渭南市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中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南市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中的
重大问题研究
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永秀智库经济管理研究院
二:一六年九月
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
义 (1)
,一,研究背
景 (1)
,二,研究意
义 (2)
二、关中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3)
,一,关中城市群建设现
状 (3)
,二,关中区域基础设施协同现状 (4)
,三,关中区域产业发展协同现状 (5)
,四,关中区域科技发展协同现状 (6)
三、渭南市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中的条件分析 (7)
,一,区位条件分
析 (7)
,二,资源条件分
析 (7)
,三,基础设施分
析 (8)
,四,产业发展分
析 ........................................................... 9 四、渭
南市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中的总体要求 (9)
,一,战略定
位 .................................................................. 9 ,二,发展思
路 ................................................................ 10 ,三,发展目
标 ................................................................ 10 ,四,发展路
径 (11)
五、渭南市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中的重点任务 .........................
12 ,一,基础设施建设协同..................................................
12 ,二,产业发展布局协同..................................................
13 ,三,科技创新服务协同..................................................
20 ,四,基本公共服务协同..................................................
23 ,五,生态环境建设协同..................................................
26 ,六,加速西渭一体化进程 ..............................................
27
六、推进渭南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中的措施 .............................
32 ,一,构建六大创新生态体系 ..........................................
32 ,二,加快产业园区互建共建 ..........................................
32 ,三,搭建协同创新发展平台 ..........................................
33
,四,创新协同发展合作方式 ..........................................
33
七、关于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向省政府的建议 .............................
34
,一,加强制度创
新 (34)
,二,加强机制创
新 (35)
,三,加强模式创
新 (37)
为有效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渭南市与关中各市,区,间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融入大关中经济圈发展,实现协同发展与共同繁荣,特开展本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协同创新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2014年8月国务院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相应办公室以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目前~三省市在环境保护、产业转移、通关便利化和交通路网连接等领域已经启动实质性合作~在产业、交通、生态一体化等方面效果明显~协调创新发展的优势开始凸显。

《中共中央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包括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在内的八大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建设首次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此外~广东、山东、甘肃等省份也在省内跨地市的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抱团取暖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陕西明确提出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战略。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强调要突出特色~提升各市综合竞争力~推进产业合作布局优化~
1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构筑关中生态格局。

从全省看~陕西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势能潜能加速释放~但关中城市群在发展中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地区发展不平衡、内部结构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未能完全显现。

所以~关中区域发展需要发挥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杨凌国家级高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各类创新基地、平台、团队的协同联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共享~协同互动~把关中打造成全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策源地。

渭南处于协同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若干意见》指出~渭南市是陕西省向东开放的战略门户~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陕西省将凝聚各方力量~把渭南打造成现代开放、文明靓丽、活力创新的陕西东大门~并在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给予渭南市大力扶持。

西渭一体化融合发展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致力于加速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举措。

目前渭南已经与西安就交通、网络、教育、旅游等
协同发展达成一致~西渭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形成~有助于共同打造大关中中心城市群增长极。

(二)研究意义
有助于渭南融入关中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圈。

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同类型资源要素进一步整合~差异性资源要素进一步优化配臵。

参与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有助于渭南明确发展定位和方
2
向~更高效吸引和整合相关资源要素~实现快速发展~提升地位~使渭南真正成为关中城市群主要的支点城市。

有助于渭南加快推进西渭一体化进程。

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有助于充分发挥西安辐射带动作用和渭南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推动两市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输气管网、通信网络全面对接~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引导西安高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纺织等产业向渭南有序转移~推动渭南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加速西渭一体化进程。

有助于落实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战略部署。

渭南是陕西向东开放的战略门户~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战略部署。

参与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有助于加深渭南与关中区域重点城市~尤其是西安的深度融合~增强自身发展实力~提升联动中原的战略地位~真正将渭南建设成为陕西向东发展的形象之门、开放之门、繁荣之门。

二、关中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一)关中城市群建设现状
关中城市群是指以大西安,含咸阳,为中心、宝鸡为副中心,包括渭南、铜川、商洛,北部商州、洛南、柞水等区县,地理气候划分属陕南地区,及杨凌示范区的城
市群。

区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85.06万人,生产总值达12274亿
元,2015年,。


3
区域为陕西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
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科技产业带,是西北乃至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区域。

形成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密集且能够辐射西北经济发展的产业密集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关中城市群之间协同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西咸一体化、西渭一体化、西铜一体化加速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协同度不断提高。

但是,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全国主要城市群协同建设相比,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不仅经济总规模较小,而且城市等级不连续,特大城市缺位,城市群综合功能弱,特别是城市群中各个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缺乏整体规划而呈现出无序发展的状况,与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所处区位及应有发展潜力存在较大差距。

(二)关中区域基础设施协同现状
关中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互联互通的良好局面。

在交通设施方面,西安地铁1号线延伸段,3、4、5、6号线以及临潼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西安北客站-咸阳机场、西安-富平-铜川等关中城际铁路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形成覆盖关中区
4
域的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

在城市管网建设方面,关中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4%,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5%,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65%,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引汉济渭等骨干水源工程及关中供水网络加快建设,缓解了关中大中城市、重点工业区用水安全问题。

在城市电网方面,建成关中750千伏环网网架,西安市形成了330千伏环网网架,其他城市强化了330千伏支撑网架,建成110千伏双回电源结构,
增强了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关中区域积极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

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方面,关中区域积极推进示范城市建设,推动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西安、宝鸡等设区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7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达到90%以上,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三)关中区域产业发展协同现状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中将大关中城市群定位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全国统筹科技资源的改革示范基地、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十二五”期间,关中地区围绕建设先
5
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了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新能源、
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分工协作格局逐步形成。

但在产业协同发展上,关中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严重,有效协作缺乏,未能形成具有层次结构的产业集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西安为优势产业,而在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杨凌等城市发展水平和层次较低,难以与西安对接,也难以实现向周边小城市和城镇辐射。

关中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还需创新发展思维,加快构建区域性产业优势,打造同构相关多样化的综合立体分工体系。

(四)关中区域科技发展协同现状
关中经济圈内有着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科教综合实力堪称西部之首,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然而关中经济圈经济总量却长期在全国排名靠后,科教优势与经济滞后形成巨大落差。

究其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高校、科研院所大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科技成果难以走出“象牙塔”,转化成产品、生产线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也造成了创新能力薄弱、渴望
摆脱代工生产模式、创建自有品牌的企业找不到创新力量这一“靠山”的困局。

为有效破解这一困境,关中地区于2011年筹
6
备组建了西安科技大市场这一创新性载体,截至目前,西安科技大市场已经整合各类科技服务机构资源、加盟合作机构超过522家,可提供以技术交易、设备共享、政策服务和合作交流为核心的11大类,包括法律、知识产权、市场调研、资产评估、财税管理等115项服务,有效支撑了关中区域协同发展。

三、渭南市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中的条件分析
(一)区位条件分析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中原的交汇区~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是新欧亚大陆的重要地段~是陕晋豫三角经济合作区、关天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

包西铁路穿越南北~陇海铁路、侯西铁路、西合铁路、郑西客专、大西客专、连霍高速横贯东西~关中环线穿境而过~便利的交通使渭南处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黄河金三角地区一个半小时经济圈之中~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二)资源条件分析
渭南的资源禀赋优越。

在农业资源方面~渭南的粮食、油料、水果、大家畜及禽蛋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5-1/7~棉
7
花播种面积占全省的4/5~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6和1/5。

在矿产资源方面~渭南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50多种~其中煤、钼、金、石为优势矿种,渭北煤田年产煤炭千万吨以上~开发利用规模居全省之首,钼矿已探明储量100
万金属吨~居全国第二位,金矿石探明储量21.7万金属吨~占全省48.4%~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资源丰富。

在旅游资源方面~这里出过6位皇帝、80多位宰相、300多位将军~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诞生于此~丰富的历史遗存与壮丽的山河~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现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区1200余处~西岳华山、洽川湿地、太史祠、党家村、仓颉庙、渭北帝王陵墓群享誉海内外。

(三)基础设施分析
大西高铁建成运营~黄韩侯铁路全线贯通~渭蒲高速、渭玉高速、西潼高速改扩建和国道108渭南至大荔段等20个国省道改造项目建成~新改建各类公路1709公里~县乡村公路成网通达~通行能力明显提高。

秦岭7、8号机组建成投运~新增火电装机120万千瓦,建成750千伏洛川-信义-西安南线路~完成咸林输变电工程等5项330千伏电网建设项目~供电保障能力达到400万千伏安。

渭河综合整治主体项目基本完成~整体防洪能力大幅提升。

抽黄供水工程输水管道全面建成~渭南市中心城区、渭北煤化工业园区、卤阳湖开发区供水保证率达95%。

关中环线渭南段、韩城-渭南-西安、华县-潼关等输气管线建成~新增高压管线245公里~县城以上气化率达到50%以上。

8
(四)产业发展分析
“十二五”期间~渭南市的农业增加值由2010年128.9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13.92亿元~粮食、蔬菜及果业的种植面积、产量都显著提升,市级以上农业园区由55个发展到155个,其中40个为省级以上园区,~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快速提高。

2015年渭南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75.94亿元~工业发展总体特点鲜明~以重工业为主~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坚实的发展基础~能够参与关中产业分工、较好的承接西安市的产业转移。

渭南的3D打印孵化器是中国第一个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发展空间广阔。

四、渭南市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中的总体要求
(一)战略定位
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

融入大西安~连接陕晋豫~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提升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能源工业~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将渭南建设成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和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

关中东部区域中心城市。

立足大西安和黄河金三角融合区域~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加快西渭一体化进程~提升渭南的城市影响力~形成“一核,西安,两
9
极,宝鸡、渭南,四支点,杨凌、咸阳、铜川、商洛,”的关中城市群~将渭南建设成为关中东部区域的中心城市。

(二)发展思路
紧抓陕西省推动关中地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契机~遵循关中一盘棋发展的要求~落实陕西省东大门建设的相关决议~确立“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的区域发展新理念~以西渭一体化为抓手~加强与关中其他城市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科技创新服务、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构建六大创新生态体系~加快产业园区互建共建~搭建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创新协同发展合作方式~提升渭南综合竞争力~将渭南打造成为关中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

(三)发展目标
——通过协同创新,提升渭南创新能力。

科技和产业的协同创新是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要充分利用西安科技创新资源,通过构建跨区域、跨行业、多
领域、多机构的协同创新体系, 增强区域的自主创新、技术传导和产业协作能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发创新集聚区。

——通过协同创新,构建高效便捷、现代化、立体式、综合的交通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对现有交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多
10
种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提高交通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区域内人流、物流自由流动。

——通过协同创新,打造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体系。

明确各县,区,功能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促进人口、产业和功能有序迁移和合理布局,通过优化环境增强新城及中小城镇的吸纳力,打造若干个县域经济副中心,以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布局。

——通过协同创新,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和谐共生的宜居之城。

通过协同创新中建立的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联防联控,扩大环境容量和绿色空间,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合理布局,改善渭南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之城。

——通过协同创新,提升渭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与关中各地市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推进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养老等社会政策的有效对接,提升渭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四)发展路径
主导路径为复合协同创新路径,即推动整个关中城市群由共同设立协同创新发展办公室,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
11
共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全面协同创新发展,同时建设及完善各类发展平台,资金平台、人才平台、信息平台、产业平台等,,保证协同创新发展的各类要素供给。

辅助路径为双边协同路径,即渭南与关中城市群其他城市之间两两协作,设立协同创新发展办公室,可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任意一个或几个方面开展协作,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五、渭南市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中的重点任务
(一)基础设施建设协同
1.加强公路铁路互联互通。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实现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力争到2020年实现“五个一体化”:公路网络一体化、交通运输枢纽一体化、交通运输管理一体化、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物流发展一体化。

完善交通网络~加快渭南与西安、铜川、咸阳、宝鸡之间的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着重推进西渭城际铁路、西韩城际铁路和西富城际铁路~并以建设西安-富平城际铁路为契机~推进高速铁路贯通全市计划。

推动轻轨项目、快速干线项目的尽早实施~努力实现西渭轨道交通公交化运营。

加快断头路、瓶颈路的连接、改造升级工作~着重推进西咸北环线与渭南东风街的连接、西渭城际铁路向华山的延续工作~实现基础设施的全面对接~充分利用咸阳机场、西安交通
12
枢纽和我市铁路公路便捷的有利条件~构筑以航空港、铁路枢纽为主的区域客货运枢纽。

通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同城重大通道、快速干线等区域快速通道的对接~打造渭南、西安市主城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新丰站等重要节点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

2.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协同。

统一规划、集约建设宽带化、智能化、网络化、综合化的网络基础设施~促进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渭南与关中其它地区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以及业务应用融合工作。

推进西渭电信同城化~着重推进阎富的智慧化工程建设~逐步缩小两地区的信息化差距~扩大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建设“应急联动”和阎富“一卡通”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3.开展电力基础设施协同共建。

主要推进阎良富平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的一体化。

在明确两地现有电网的基础上~统一制定电力规划~加快输变电、变电所、电网线路的新建和线路整治工作~同时统筹推进两地城乡电网的改造升级工作~运用高科技实现操作智能化、自动化~实现两地电力调控与监控的一体化。

(二)产业发展布局协同
基于“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分工对接”的理念,通过“强点、成群、拉链、结网”,推进关中产业协同创新,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发展优势产业集聚区,搭建跨区域
13
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与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1.编制关中城市群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特色及环境承载能力、能源结构、土地资源储备等,突破区域壁垒和利益界限,以关中产业协调发展和建成世界级的产业创新中心为总目标,结合各城市的发展定位,确定各城市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从总体上编制关中地区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及具体的各市、各地区的主要发展任务,从空间上布局各地重点发展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带、高科技园区等,从总体上实现关中产业发展的融合和对接,形成产业在产业链上梯度有序分布,不同产业集群在空间价值链上错位发展。

2.编制产业协同创新路线图及重点行动计划。

在产业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编制产业协同创新路线图及行动计划。

由政府牵头,各地工信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产业园区组织部门,连同相关行业专家、软科学研究机构要不断接洽和深入调研商讨,根据各地创新要素分布情况、重要创新节点的对外辐射情况、不同产业和区域创新需求情况、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创新协同情况,制订产业协同
14
创新的前期行动方案和后续推进计划。

谋划建立协同创新的示范体,如西渭创
新共同体、西渭科技新干线、阎富科技城、西渭共建创新园区等,以示范体为引领,带动辐射周边。

绘制出重点产业及重点技术协同创新的路线图,在此基础上凝练出重点协同的创新产业链、重点攻关项目等。

3.搭建跨区域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由关中各城市政府组织,由省级领导和各
城市市级领导牵头,由具有较强推动能力的机构共同构建,汇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服务中介等搭建关中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作为科技研发与产业转化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其组织结构包括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工作组、产业规划建设工作组、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工作组、重大科技项目及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审批组。

建立协同创新服务网站,线上汇聚科技资源、科技服务、科技政策、科技成果、对接需求、技术交流等信息,具有重大项目申报与审批、信息资讯发布、创新资源与服务机构搜索、专家咨询等功能。

根据若干重大产业组建相应的关中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专家团队和服务团队,推动创新。

4.设立产业创新引导基金。

由关中各城市共同出资,联合设立产业创新引导基金。

创新基金主要用于创新水平高、竞争力强的符
15
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关中产业规划的产业技术项目,或是在主导产业、新兴
产业领域面临的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的原始性创新项目,或是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创新基金主要投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环保、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资助对象包括关中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等。

5.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

研究、建立跨区域、跨机构的产业协同创新政策,打破关中各城市利益分割,建立市场化的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流动机制,形成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