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3.2比例word教案2
2019沪教版数学六上《比例》word教案
2019沪教版数学六上《比例》word教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比例的意义。
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
)“所以这两个比怎么样?”(这两个比相等。
)注意: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80:2=200:5像这样(指着这个式子和复习题的式子4.5:2.7=10:6)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
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
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例如:判断10:12和35:42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先要算出10:12=(),35:42=(),所以10:12 ○35:42 3、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巩固练习:①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3和12:6 35:7和45:9 20:5和16:8附送:2019沪教版数学六上《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word教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难点重点】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能用求因数的方法或查素数表的方法判断一个正整数是否为素数,3.熟记20以内的全部素数.【教学内容】一、新课学习:1.想一想,下列每个数各含有几个因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有一个因数的数有两个因数的数有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有思考:一个正整数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怎么分类?2.归纳概念:素数:合数:在正整数范围内,既不是素数,又不是合数。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一教学设计:3.3比例
3.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打折、配料调整等,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学会将这些实际问题抽象成比例模型,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比例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复杂情况下的比例问题。
-结合地图和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比例尺的转换,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制作缩小或放大的模型,让学生体验比例尺的变化,增强他们对比例尺的理解。
-创设真实情境,如户外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尺,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于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将实施以下教学策略:
-设计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打折、食谱调整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比例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乘除法等。
3.比例的计算:结合具体实例,讲解比例的计算方法,如比例的乘除法运算。
4.比例尺的运用: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距离和面积的换算。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以下为几个讨论主题:
-在地图上,如何通过比例尺判断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4.小组合作题: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设计一道关于比例的应用题,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各小组相互交换题目,尝试解答其他小组设计的应用题。
5.课后思考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下节课进行分享: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某商品原价10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3.3(2)比例
3.3(2)比例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的问题,2.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 能够利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的问题,2. 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 能够利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的问题,2. 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20千米,按这样的速度,3.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二、新课学习1. 思考:上述问题,还能用其他方法求解吗?2. 例题1:牛肉6千克售100元,现有250元,可以购买牛肉多少千克?3. 例题2: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为2厘米,实际距离为100千米,如果在地图上侧得乙丙两地距离是23厘米,那么实际乙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练习1:上海市地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1:200000,现在在地图上量得南京路的长度为5厘米,求南京路的实际长度为多少千米?练习2: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数学练习册习题3.3 2, 3课课精炼一、填空题1. 将比例式d :c b :a =中的比例内项改写成比例外项所得的比例式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2. 如果y x 32=,那么___________y :x =.3. 已知b 是正整数,且4是b 与16的比例中项,则_______b = .4. 如果4是2 和x 的比例中项,则_________x = .5. 面包房制作某种糕点中,可可粉与白砂糖的比是1:3,现在有可可粉6千克,那么需要加入白砂糖__________千克.二、解答题6. 兴趣活动中,参加画画的学生人数与参加体锻的学生人数的比是9:4,其中参加画画的学生有24人,那么参加体锻的学生有多少人?7.上海市地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现在在地图上量得淮海路的长度为2厘米,求淮海路的实际长度为多少千米?8.某种苹果10元钱可以买3千克,妈妈现有25元钱,可买多少千克的这种苹果?提高题:1. 65千克的人的血液约重5千克.如果每个人血液重量与体重的比总相等,那么52千克重的人的血液约重多少千克?人的体重约是自己的学业重量的几倍?2. 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一教学设计:3.2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在本章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的概念和运算,这为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基础。然而,学生对比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其对比例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对比例关系的理解较快,而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此外,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其在探索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整个教学内容与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三个不同场景中使用比的情况,并说明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什么。通过这个作业,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的概念,特别是比值的计算方法。
2.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性质简化比。
3.解决实际问题中与比有关的问题,将比的性质应用于实际情境。
(二)教学设想
1.引入环节: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的概念,如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感受到比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 3.3 比例(1)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将等积式改为比例式吗?
在12×2.5=5×6的两边同除以5×2.5,得
= ,即 = 。或12:5=6:2.5
在12×2.5=5×6的两边同除以5×2.5可以吗?不妨试一试。
由12×2.5=5×6,可得12:5=6:2.5。(或 = )。
新课探索三(3)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或 = ),那么ad=bc。
(1)由2a=3b,得 =;
由m·n=p·q,得=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一般地a,b,c,d四个量中,若a:b=c:d(也可以写成 = ),那么我们就说a,b,c,d四个数成比例。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或 = ),那么ad=bc。
如果ad=bc(a,b,c,d都不为零),那么a:b=c:d(或 = )。
(3)5:12.5=50:125=10:25=40:100;
或5:12.5=(5×8):
(12.5×8)=40:100;
(4)2.7:30=0.9:10=9:100。
课前练习三:
3.根据下列条件,求a与b的比值。
(1)a=10,b=8;(2)a=0.36,b=0.8;
(3)a=5千克,b=250千克;
新课探索二(1):
四个数12,5,6,2.5,12与5的比值是2.4,6与2.5的比值也是2.4。即12:5=6:2.5。那么我们就说12,5,6,2.5,12这四个数成比例。
一般地a,b,c,d四个量中,若a:b=c:d(也可以写成 = ),那么我们就说a,b,c,d四个数成比例(proportion)。
经测量,课桌桌面的长是1.2米,宽是0.5米。因此不可能按实际尺寸把这张课桌桌面的尺寸图画在练习本上。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3.2.2成反比例的量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42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目的: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教学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二、探究新知1、导入2、教学P42例3。
(1)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然后回答下面问题:A、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B、水的高度是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怎样变化的?C、表中两个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吗?两个相对应的数的积各是多少?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D、这个积表示什么?写出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A、学生讨论交流。
B、引导学生回答:(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面变化。
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三、巩固练习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六年级数学上册3.3比例教案沪教版五四制(最新版)
比和比率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清楚地域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教课目的掌握化简比以及求比值的方法;划分比与比率的差别。
掌握比和比率的基天性质,而且能够初步应用比的性质解决实质问题。
1. 求比值以及求最简整数比的方法; 要点、难点2. 比和比率的基天性质的掌握及应用。
考点及考试要求比和比率的意义与基天性质教课内容比和比率综合复习一、 填空:甲乙两数的比是11:9, 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 。
()()甲、乙两数的比是 3:2 ,甲数是乙数的()倍,乙数是甲数的( ) 。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日看2,这本书计划()看完。
7一根绳长 2 米,把它均匀剪成5 段,每段长是 () 米,每段是这根绳索的 ( ) 。
()( )王老师用 180 张纸订 5 本簿本,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簿本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59吨大豆可榨油 1吨, 1 吨大豆可榨油()吨,要榨 1 吨油需大豆()吨。
83甲数的 2等 于乙数的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5把甲数的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比乙数多 ( ) 。
7()()甲数比乙数多1,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 。
4()在 6 :5= 1.2中, 6 是比的(), 5 是比的(),1.2 是比的()。
在 4 :7 =48 : 84 中, 4 和 84 是比率的(), 7 和 48 是比率的()。
4 :5=24 ÷() =() :15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
此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
12 的约数有(),选择此中的四个约数, 把它们构成一个比率是( )。
写出两个比值是 8 的比()、()。
上海教育版数学六上3.2《比的基本性质》word教案
教 案 设 计3.2比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通过与分数基本性质的类比,理解并掌握比的性质;并发展学生的类比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讨论的学习方式,感悟合作学习的乐趣;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相关,增强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相互转化的意识和能力;4、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各类比。
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比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复习提问:(1) 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 学生回答 2.引出课题:提问:比具有什么样的基本性质?(学生分组讨论) 二、问题探究、解决 1.类比猜想上一章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比和分数又密切相关,请学生分组讨论,通过类比分数基本性质来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2.得到猜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3.验证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来加以验证,注重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验证方法不唯一。
三、知识点概括 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0(:::≠==k kbk a kb ka b a2.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最简整数比:最简整数比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它们互素。
3.简单介绍连比以及三连比的性质性质:(1)如果 k n m c b a k n c b n m b a ::::,::,::===那么 (2)如果kc k b k a ck bk ak c b a k ::::::,0==≠那么 四、巩固应用1.化简下列各比(学生讨论,教师小节方法并规范板演)(1)132:88 (2)35:511(3)5.1:25.0 (4)375:25.1升毫升 2.(1)已知,5:3:,3:2:==c b b a 求c b a :: (2)已知,5:4:,3:2:==c b b a 求c b a :: 五、小结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1、知识点归纳;2、学生学习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存在问题质疑。
沪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3.3比的基本性质》word精品教案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姓名年级五年级性别教学课题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并能比较熟练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整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进一步掌握分数和小数和互化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
重点难点重点:加深对分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难点: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教学过程1.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如:、、、等。
(2)单位“1”的含义。
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一条直线,也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如:一袋米、一个工厂、一车间工人等。
(3)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用字母表示:a÷b=,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写成分数的形式。
如:9厘米=米。
23分=时。
典型例题:(1)把5米长的一根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的长度是多少米?每段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2)筑路队计划10天修筑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筑这段公路的几分之几?7修筑这段公路的几分之几?【解题技巧传经】单位“1”和平均分的份数各自的含义要弄清。
单位“1”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它不是分数的分母,而平均分的份数才是分母。
如:把30个同学平均分成5组,每组是几分之几?不能写成,而应是,“30”是一个整体的单位“1”,而5组才是平均分的份数,是分母。
3.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如;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如。
典型例题:(1)在○里填上“>”或“<”符号。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3.3 比例 教案
比例【教学目标】1.明确比例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并熟练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根据不同要求,正确的列出比例式。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让学生任意写一个比,将学生写的比写在黑板上,并求出这些比的比值。
找一找有没有比值相等的比;2.写出比值是3的比。
(思考能不能将这些比用等号连接。
)二、揭示课题1.像这样的式子就是比例。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有关知识。
2.学生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比例。
判断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说出理由。
6:10和9:15;20:5和1:4。
3.比例各部分名称:学生看书自学。
关注比例的两种写法。
4.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从比例中选择一个(如:18:9=4:2),让学生仍然用这四个数,能不能组成其他的比例?一共能组成几个这样的比例?自己独立完成。
写完后想想每个比例的内、外项分别是什么。
然后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出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2×18=36,4×9=36。
老师也写一个比例:12:()=():2,让学生猜猜这个比例可能是什么?(学生一般能猜出:只要两个内项相乘的积是24就可以。
)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1.写出一个比例,使它的两个内项积是12。
2.如果5a=3b,那么a:b=():();3.a:4=0.2:7,那么a=()。
四、学习正比例的意义1.观察自己的计算,你又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一下。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发现、交流、研讨)。
2.学生代表发言,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进行引导。
学生可能说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
3.教师概括:工作时间变化,工作总量也随着变化,工作效率不变,也就是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019上海教育版六上3.3《比例》word教案
2019上海教育版六上3.3《比例》word教案授课时间:xx.11.16 授课地点:江湾初级中学306 授课班级:六<3>班授课教师:严佳琦【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有关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地进行比例的有关计算。
3. 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比例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例的有关运算。
难点:简单的比例问题中比例式的确定。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识问题:上节课学了什么知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比值不变。
..的数(0除外思考:能不能把你的课桌桌面的尺寸图画在练习本上?①经过测量,知道课桌桌面的长是1.2米,宽是0.5米。
②要把这张课桌桌面的尺寸图画在练习本上,不可能按实际尺寸画。
③根据比的基本性质1.2米:0.5米=12:5。
∴我们可以把桌面按长12厘米、宽5厘米的大小画在练习本上。
问题:除了按这种尺寸画法外,还有其它的画法吗?(长6cm、宽2.5cm)二、学习新知阅读数学书,回答问题、、、四个量①成比例:如果,那么就说、、、成比例。
(proportion)②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式)。
③比例项:、、、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比例项。
④比例外项:第一比例项和第四比例项叫做比例外项。
⑤比例内项:第二比例项和第三比例项叫做比例内项。
⑥比例中项:如果两个比例内项相同,即:=:时,那么把叫做和的比例中项。
(外项 :=:)也可以表示为,在的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可以得到。
反过来在的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就可以得到,其中、、、都不为零。
概括: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如果或,那么。
反之,如果、、、都不为零,且,那么或。
三、例题练习例题1:求下列各式中的(1)(2)解:解:(3)(4)解:解:.学生完成课后练习1例题2:牛肉6千克售100元,现有250元,可以购买牛肉多少千克?分析:单价数量=总价解法一:每1千克牛肉的价格:(元)250元可以购买牛肉:(千克)解法二:设250元可以购买牛肉千克答:250元可以购买牛肉15千克。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3.2 比的基本性质 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通过与分数基本性质的类比,理解并掌握比的性质;并发展学生的类比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讨论的学习方式,感悟合作学习的乐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相关,增强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相互转化的意识和能力。
4.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各类比。
【教学重难点】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比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复习提问。
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回答。
2.引出课题。
提问:比具有什么样的基本性质?(学生分组讨论)二、问题探究、解决1.类比猜想。
上一章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比和分数又密切相关,请学生分组讨论,通过类比分数基本性质来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2.得到猜想。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3.验证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来加以验证,注重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验证方法不唯一。
三、知识点概括1.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0(:::≠==k kb k a kb ka b a 。
2.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最简整数比:最简整数比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它们互素。
3.简单介绍连比以及三连比的性质。
性质:(1)如果 k n m c b a k n c b n m b a ::::,::,::===那么;(2)如果kc k b k a ck bk ak c b a k ::::::,0==≠那么。
四、巩固应用1.化简下列各比(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方法并规范板演)。
(1)132:88;(2)35:511; (3)5.1:25.0;(4)375:25.1升毫升;2.练习题。
(1)已知,5:3:,3:2:==c b b a 求c b a ::。
(2)已知,5:4:,3:2:==c b b a 求c b a ::。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学运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时,可能会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区分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并区分比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并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2.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和比的基本性质,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区分这些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用于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现并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2.准备对比表格,用于引导学生对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和比的基本性质。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教学案例和对比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案例中比的运算过程,让学生发现并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沪教版小学数学六上3.2比例word教案 (2)
比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理解比例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经历分析数量关系、观察和讨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比例的意义,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并能理解比例中项的意义和熟练掌握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的性质。
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会求解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探究 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新知识的探索例题巩固小结与作业布置一、情景导入问题的提出:放映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图片,比如金贸大厦,科技馆等。
然后提出问题:1.能不能把你的课桌桌面的尺寸图画在练习本上?2.能不能把金贸大厦的实际大小画在练习本上?问题的分析:通过测量,课桌桌面的长是1.2米,宽是0.5米。
学生们知道课桌相对练习本来说大了许多,要把这张课桌桌面的实际大小画在练习本上,是不可能的。
到底怎样画呢?师(启发式):现实中的很多实物也很难画在本子上,可我们却常常可以看到它们的样子,比如金贸大厦,按实际尺寸直接画在我们常见的本子上,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金贸大厦的样子描述出来让更多的人们看到它呢?问题的探究:1. 学生们会回答用照相的方法把金贸大厦展示给人们。
2. 可能会有学生回答,将金贸大厦画下来。
事实上这就是按比例将尺寸图画下来的方法。
3.可能还有其它的回答,比如学生会说让更多的人们来观光可以看到金贸大厦的实景等。
问题的解决: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不一定将实物的实际大小画下来,我们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实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画下来。
比如课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1.2米:0.5米=12:5。
因此我们可以把桌面按长12厘米,宽5厘米的大小画在练习本上。
秋六年级数学上册3.2比的基本性质(2)教案沪教版五四制(2021学年)
2017年秋六年级数学上册3.2 比的基本性质(2)教案沪教版五四制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秋六年级数学上册 3.2 比的基本性质(2)教案沪教版五四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秋六年级数学上册 3.2 比的基本性质(2)教案沪教版五四制的全部内容。
比的基本性质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 whole content ofthis article, Gorky said:"the book is the ladderof human progress." I hopeyou can 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 this ladder.Material life is 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rapid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the way of people's stu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 are nolonger eager topursue a document, but 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 such a small p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e complex world leads us to chase out, reading anarticle or doing a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 and return to ourselves. With learning, we can activate our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our belief, keep ourpure spiritual worl d 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the external world.。
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3.2 观察的范围》word教案 (2)
观察的范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活动一:做一做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好)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立在桌面上,请你将你的笔袋放到数学书的后面,请你坐直。
你能看见你的笔袋吗?为什么?师:不准移动你的数学书,不准移动你的笔袋,也不准变换自己的位置,你能想个办法看见笔袋吗?(站起来就能看见了)为什么现在就能看见了呢?师总结:刚才我们坐着的时候,视线受到了数学书的阻挡,所以我们就看不见笔袋,而当我们站起来的时候,视线没有受到阻挡,我们就能看见笔袋了。
看来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
(板书课题)活动二:画一画(贴图)秋天到了,桃子都成熟了,看!落的满地都是呢,有只小猴闻到香味赶来了,前面有一堵墙,什么都看不到了,真着急呀,没关系,爬树可是我的强项,爬到旁边的树上去看一看吧。
师: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它是从这一点进行观察的,(描出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观察点,我们把它确定为点A,那小猴在点A处能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呢?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
(鼓励学生到图上指一指)师指墙角下一点:这个位置小猴子在点A处能看到吗?为什么?生:不能看见,因为它的视线受到了墙的遮挡。
师:它到底能够看到多大的范围呢?我们在图上该如何表示呢?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沪教版六年级--比与比例教案
比和比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及性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1.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2.能正确地解答有关比例尺的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及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及性质。
教学内容:一、归纳整理1.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并完成下表:(2)说一说,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下表:(3)提问: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引导学生小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①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②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③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说法化简。
④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例2解比例 12∶x=8∶2指名学生说出解法,教师板书。
(4)做教材第96页的“做一做”①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3个零件。
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②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2.求比值和化简比学生做完后,组织学生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并整理成下表:(2)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题目,做完后集体订正。
3.比例尺(1)教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后提问:②什么叫做比例尺?这个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6000000倍)(2)完成教材第97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做完后集体订正。
(3)反馈练习 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在这幅图上量得A 、B 两地的距离是2.5厘米,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一条长48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多少厘米?二、巩固练习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一、填空题(每题3分,3×10=30分)1.一个比的前项是10,后项是9,则这个比是 .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3cm 和1dm,则这两边长的比是 .3.比的前项是43,比的后项是217,它们的比值是 .4.15cm ∶1.3m 的比值是 .6.把22∶0.25化成后项为100的比 . 7()=819∶5,()++=34232.9. 把连比化为最简整数比:2∶4∶8= ;21∶31∶61= ; 0.3∶0.15∶0.45= ;10. 化简比:120分∶1.2小时∶1小时20分钟= . 二、选择题(每题3分,3×4=12分)11.下列各数中,与3∶2不相等的是…………………………………( ) (A )1.5 (B )32 (C )23 (D )812 12.一段绳子,原长14米,一次用去了2.8米,余下的绳子长与原来的绳长的最简整数比是…………………………………( )(A )5∶1 (B )1∶5 (C )4∶5 (D )5∶41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3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天完成,丙队单独做6天完成,那么 甲、乙、丙三队的工作效率比是………………………………( )(A )3∶5∶6 (B )1∶5∶2 (C )10∶6∶5 (D )31∶51∶6114.若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2∶3∶1,则其中最大的角为 ……( ) (A )︒60 (B )︒90 (C )︒120 (D )︒150 三、解答题(满分58分)15.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每小题4分,4×4=16分) (1) 4∶36 (2) 21∶31 (3) 211 ∶ 322 (4)211 ∶ 2316.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每小题4分,4×4 =16分)(1) 1g ∶0.3kg (2) 30分钟∶1小时45分钟(3) 5天∶72小时 (4) 375毫升∶1.25升17.利用已知条件,求a∶b∶c (每小题5分,2×4=8分)(1). a∶b =2∶3,b ∶c =6∶5; (2). a ∶b =2∶3,b ∶c =4∶318. 甲、乙两人加工300个同样的零件甲10分钟内完成6个,乙在5分钟内完成6个,求:(1)甲、乙两人完成300个零件的速度比;(2)甲、乙两人完成300个零件的时间比.(6分+6分)19. 在一次植树活动中,甲组植树256棵,乙组植树320棵,丙组植树216棵.求甲乙丙植树的最简整数连比.(6分)四、拓展题(每小题5分,2×5=10分)20. 六年级有230人参加电脑、美术、健美操三个兴趣小组,已知参加电脑班的人数∶参加美术班的人数=2∶3,参加电脑班的人数∶参加健美班的人数=3∶4,问参加电脑、美术、健美操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各是多少?21.如图是某公园的设计图,其中正方形的43是草地,圆的76是竹林,求正方形与圆的面积比.比例-百分比的意义一、填空题(每题3分,3×10=30分)是 .,比例外项是 . 3. 写出外项是1和3,内项是6和2的一个比例: ..5.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驶3.5小时,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 千米6. 养鸡场的公鸡与母鸡的只数比是3∶2,已知公鸡有450只,母鸡有 只.7. 在1.34,⋅31.,10031,13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最小的数是 . 8. 把431化成百分数是 ,把25%化成小数是 . 9. 比较大小::0.34 0.34%;0.24% 241.10. 今年的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0%,今年的房价是去年房价的 % 二、选择题(每题3分,3×4=12分)11.已知yx5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2x =5y (B )xy =10 (C )25=xy (D )25=yx12.下列四组数中,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2,3,4,6 (B )1,2,2,4 (C )0.1, 0.3 ,0.5 ,1.5 (D )51,41,31,2113.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0千米,地图上的距离是5厘米,则比例尺是( ) (A )5:500 (B )5:5000000(C )1:0000000 (D )1:100 14.在832、221%、2.2、2.5%中,最大的数是…………………………………( )(A )832 (B )221% (C )2.2、 (D )2.5%三、解答题15.(每题5分,满分20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 (1) x ∶16=5∶12 (2) 6515=x (3) 3226=+x . (4) 2x ∶3=(x -1)∶4 .16.将15本厚度相同的书叠起来,他们的高度为33厘米,将40本同样的书叠起来,高度是多少厘米? (6分)17.如图,A 圆的52与B 圆的41重叠在一起,求B 圆面积与A 圆面积之比.(5分)18. 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6分)(1)100 (2)0.05 (3)85219. 把下列百分数化成整数或小数: (6分)(1)3% (2)150% (3)1.75%20 .把百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6分)(1)0.4% (2)12% (3)21.05%21. 求下列各题的商,并把所得的商化成百分比.(除不尽的保留一位小数)(9分)(1)240 ÷600(2)2÷3.2(3)5÷8.2四、附加题(10分)22.如果x能与4,5,6,这三个数组成比例,求x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理解比例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
经历分析数量关系、观察和讨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比例的意义,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并能理解比例中项的意义和熟练掌握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的性质。
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会求解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问题的提出:
放映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图片,比如金贸大厦,科技馆等。
然后提出问题:1.能不能把你的课桌桌面的尺寸图画在练习本上?
2.能不能把金贸大厦的实际大小画在练习本上?
问题的分析:
通过测量,课桌桌面的长是1.2米,宽是0.5米。
学生们知道课桌相对练习本来说大了许多,要把这张课桌桌面的实际大小画在练习本上,是不可能的。
到底怎样画呢?师(启发式):
现实中的很多实物也很难画在本子上,可我们却常常可以看到它们的样子,比如金贸大厦,按实际尺寸直接画在我们常见的本子上,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金贸大厦的样子描述出来让更多的人们看到它呢?
问题的探究:
1. 学生们会回答用照相的方法把金贸大厦展示给人们。
2. 可能会有学生回答,将金贸大厦画下来。
事实上这就是按比例将尺寸图画下来的方法。
3.可能还有其它的回答,比如学生会说让更多的人们来观光可以看到金贸大厦的实景等。
问题的解决: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不一定将实物的实际大小画下来,我们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实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画下来。
比如课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1.2米:0.5米=12:5。
因此我们可以把桌面按长12厘米,宽5厘米的大小画在练习本上。
除了按这种尺寸画法外,还有其它的画法吗?
当然有!
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会积极回答的。
二、新知识的探索
1.2:0.5=12:5
第一比例项第二比例项第三比例项第四比例项
其中,1.2和5叫做比例外项,0.5和12叫做比例内项。
a ,
b ,
c ,
d 四个量中,如果a :b=c :d ,那么就说a ,b ,c ,d 成比例,也就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其中a ,b ,c ,d 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比例项,第一比例项a 和第四比例项d 叫做比例外项,第二比例项b 和第三比例项c 叫做比例内项。
如果两个比例内项相同,即a :b= b :c 时,那么把b 叫做a 和c 的比例中项。
例如:4:6=6:9
6叫做4和9的比例中项
a :b=
b :
c 也可以表示为
d c b a =,在d c b a =的等式两边同时乘以bd ,可以得到a d =
bc 。
反过来在a d = bc 的等式两边同时除以bd ,就可以得到
d c b a =,其中a ,b ,c ,d 都不为零。
概括: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 :b= b :c 或d c b a =,那么a d = bc 。
反之,如果a ,b ,c ,d 都不为零,且a d =
bc ,那么a :b= b :c 或d c b a =。
例题1 求下列各式中的x 。
( 1)x :4.85:2=
1:211x :4)2 (= 41120x )3 (=
5.1:2.1x :15)4 (=
解 (1) 因为2:58.4:x =,所以8.452x ⨯=,可得 12224x =÷=。
(2) 因为1:211x :4=,所以4x 211=,可得
2114x ÷=; 由
2114x ÷=,可得234x ÷=,即324x ⨯=,38x =。
(3) 因为41120x =,所以20114x ⨯=,可得
42011x ⨯=; 所以55x =。
(4) 因为5.1:2.1x :15=,所以5.1152x .1⨯=,可得 1215
15x ⨯=;
475
x =。
在本例题中,第一个小题可以作为例题讲解,其它的三个例题可以作为练习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再师生共同分析。
我们可以用一些激励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看谁掌握得快
求下列各式中的x 。
2:58.4:x )1 (=
在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老师以讲解为主,强调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和解题的格式。
然后再次激励学生。
看谁的运算能力强。
求下列各式中的x 。
给出后三个练习。
1:211x :4)2 (= 41120x )3 (=
5.1:2.1x :15)4 (=
注意:四个练习要一个一个的出现,这样一道一道的讲解,可以把四个基本类型讲解清楚。
同时要求学生把练习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这样可以随时把学生出现问题的本子拿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一下(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然不要忘了把学生完成好的本子也展示一下,给予学生鼓励。
例题2 牛肉6千克售100元,现有250元,可以购买牛肉多少千克?
分析: 每千克牛肉的价格是多少?
解法一:每千克牛肉的价格是
3506100=(元) 250元可以购买牛肉:
15503250350250=⨯=÷(千克) 这个解法是学生熟悉的解法。
学生很容易接受。
还有其它的解法吗?我们仍然可以用激励的语言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看谁的思路开阔
因为在小学以及进入中学以来我们渐渐的渗透方程的思想,一定有不少学生会想到列方程解本题。
老师在引导的基础上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这种方法。
解法二:设250元可以购买牛肉x 千克
由牛肉的价格与重量的关系可以得到:
250x 1006= 6250100x ⨯=
1006250x ⨯= 15x =
答:250元可以购买牛肉15千克。
在讲解第二种解法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表格
比如1002506x =或250100x 6=以及x 2506
100= 后两个方程涉及分式方程,现在不要提及,以防混淆。
我们可以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的方法解之。
三、巩固加深
课堂练习
课本84页1,2题
五、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对于今天所学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
六、作业布置
1.复习所学的知识2.预习新课
3.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