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现状与发展趋势教程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传感器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现状与发展趋势
1 研究背景
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无线通信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发展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方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大量的应用方案开始采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通信。
微机电系统和低功耗高集成数字设备的发展,使得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的传感器节点得以实现。
这样的节点配合各类型的传感器,可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开创了新的应用领域的新兴概念和技术。
广泛应用于战场监视、大规模环境监测和大区域内的目标追踪等领域。
传感技术、传感网络已经被认定为最重要的研究之一。
因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而且数量大、更换非常困难,所以低功耗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最重要的设计准则之一,因此,它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嵌入式应用开发进行更新和改进,需要精心设计的软硬件系统,以使其可靠而耐用。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WSN被列为第一;美国《今日防务》杂志更认为WSN的应用和发展将引起一场划时代的军事技术革命和未来战争的变革。
可以预测,WSN是信息感知和采集的一场革命,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2]。
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便是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
此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是计算机应用的扩展,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嵌入式技术,使用智能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
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但过去的研究有的只考虑低功耗而性能不高,有的性能高但是功耗太大。
因此,在无线传感技术应用如此广泛的今天,在保证无线传感模块性能的同时又能实现其低功耗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当前对于无线传感技术的研究仍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低功耗就是其发展方向之一,而低功耗与高性能的结合实现还不完全。
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无线传感模块的功能,增加模块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对无线传感节点的硬件功耗的分析,确定无线传感模块各单元的基本功率消耗,并进行相应比较,确定需重点降耗的单元,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对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芯片完成对低功耗无线传输模块的自主设计和制作。
并辅助软件开发人员完成各子模块的驱动编写,实现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的整体通信功能。
2.2研究意义
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开创了新应用领域的新兴概念和技术。
当前,传感技术、传感网络已经被认定为最重要的研究之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稳定运行是整个网络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其功能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现有的众多研究中,将性能和低功耗相结合的较少,有的只考虑低功耗而性能不高,有的性能高但是功耗太大。
本文综合了性能和低功耗的共同需求,经过深入的分析和对芯片的数据比较,提出了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的硬件设计思路。
其次,增加无线传感模块的应用。
无线传感模块应用已非常广泛,除去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外,无线传感技术还广泛的应用于环境监测,如车间温湿度、压力等;短距无线通信等。
实现了无线传感模块的低功耗,其对电能的需求就会更小,应用的范围将会进一步的扩大。
3 相关概念界定
①无线传感模块:是指由处理器模块、无线模块、电源模块和传感模块组成的无线通信自治系统,它采用一定的频率和编码方法实现与其它模块的通信,属于无线技术的一种。
②无线传感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 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具有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能力的微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电通信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里被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测者[3]。
③PCB:是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缩写,中文意为印刷电路板,是搭配电子零件之前的基板,被誉为“电子系统产品之母”或“3C产业之基石”。
4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无线传感模块是新兴的下一代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它是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部分。
最早的代表性论述出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题为“传感器走向无线时代”。
传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般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等几个阶段。
一般传感器,是最早产生的传感器,只能实现数据采集;智能传感器则是在一般传感器的基础上将处理计算能力与传感器相结合,使得传感模块不但能够实现数据等信息采集,还能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和处理;无线传感器则是在智能传感器的基础上再集成无线功能模块,使得传感器不再是单独的感知模块,而是一个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信息交换和控制的有机整体。
为了实现随时随地与任何人或任何设备的互联互通,无线通信技术获得了蓬勃发展。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入多出(MIMO)等基础技术支持下,多种无线技术如蓝牙、Wi-Fi、WIMAX、超宽带和无线局域网获得了长足发展。
作为蓬勃发展的无线技术,近几年正是其大变革时期。
随着几种重要基础技术的推广和实际应用,无线通信的速度也将得到大大提高。
无线传感模块属于无线技术中较为底层的一个分支,由于越来越多的应用方案开始采用无线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和通信。
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的无线传感网络,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
而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稳定运行是整个网络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无线传感模块的设计,传感技术、传感网络已经被认定为最重要的研究之一。
当前国内外出现了多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平台。
典型的节点包括Mica系列、Telos、IRIS和Imote2 等。
各平台的主要区别是采用了不同的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有些节点具有高性能但功耗较大,如Imote2节点,不适用于能量受限的应用环境。
其他一些节点,如Telos、Mica等,由于设计时间较早,其性能已经落后于当今的集成电路工业设计水平[4]。
因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而且数量大,更换非常困难,所以低功耗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最重要的设计准则之一。
IT P(美国再生能源办公室工业技术计划)在2002年发布的报告“21世纪工业无线技术”第一页中引用了总统科技顾问的断言:无线传感器可将能源利用率提高10%,将能源损耗减少25%[5]。
后来的研究,如Intel ( r) Mote的研究项目则注重了三个方面的要求,包括低功耗操作、系统级集成和硬件的重新配置,希望做到平衡功耗与性能的矛盾,但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定的努力。
M IT 发展的模块化平台对于具体的传感器有不同的硬件设计,他们的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数据收集,采用垂直连接器来使不同的处理层整合到一起,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个通用的系统来取代单一的硬件系统[7]。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并且会有更多的结构新、功能强、耗能低的传感器用运于各种实际的无线网络当中,以高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稳定性服务于更加广泛的领域。
4.2 发展趋势
正是由于低功耗无线传感节点在如此广范围内的应用,使得它受到了来自军事、工业和商业以及学术专家的极大关注。
其发展方向必然是无线通信的网络化,即通过自组网的方式形成动态、自适应的无线传感网络。
而无线传感网络( WSN) 是当前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
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
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
我国迫切需要提升对此的认识程度,并尽快推动其发展。
因此,以无线传感模块为基础,实现传感网络的无线互联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另外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稳定运行是整个网络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在不同的应用中,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组成不尽相同。
已有的节点,有的只考虑低功耗而性能不高,有的性能高但是功耗太大。
因此,无线传感模块的发展必然是趋向与低功耗的。
即在保证所需要实现功能的基础上,尽量的实现整个模块的低功耗,甚至在不影响整体性能的情况下适当减少部分功能来实现降低功耗的目的。
除开以上所讲两种发展趋势之外,无线传感模块的应用和发展还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方向。
当前对无线传感模块的应用都是静止性的,就目前存在的无线传感网络(WSN),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都是被固定的安放在一个地方,要实现对整个环境的检测,就需要向环境中投放大量的无线传感节点。
这样一来成本就会非常的高。
若实现无线传感模块对信息的移动式采集,则在同一个环境内投放更少的节点,就能实现对环境的全面检测。
正是由于当前能耗对无线传感模块的影响,低功耗研究才上升为一个热点领域,不论是使用电源或者电池供电,在实现低功耗后,无线传感模块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自生能源式的。
利用太阳能、振动能量、地热、风能等实现无线传感模块的电能供应对于全面提高无线传感模块的能力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最后,基于能力存储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容量越来越大,再加上低功耗的实现,无线传感模块的适用寿命不断增加将会成为一个绝对趋势。
未来的无线传感模块必将是集稳定性与安全性、扩展性与灵活性、微型化与低成本等特点为一体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