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

合集下载

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一、引言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所共有的传统、信仰、价值观念、艺术和习俗等,而民族精神则是指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包括自尊心、自豪感、团结意识和奋斗精神等。

文化和民族精神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独特风貌和历史底蕴。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二、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塑造1. 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所拥有的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它包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

传统文化对于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孝道”、“礼仪”,这些价值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且成为了中国人独特的品格特征。

2. 现代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现代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现代社会中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它包含着这个民族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方式等。

现代文化对于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美国的现代文化中强调“自由”、“平等”、“个性”,这些价值观念深深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且成为了美国人独特的品格特征。

三、民族精神对文化的影响1. 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而形成的,而民族精神则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这种家庭观念源远流长,正是因为中国人具有团结一心、互助互爱、尊老爱幼等优良品质,才能将这种家庭观念不断地传承下去。

2. 民族精神对现代文化的创造一个民族在创造现代文化的过程中,也会受到自身民族精神的影响。

例如日本的动漫文化中强调“勇敢”、“友谊”、“努力”,这些价值观念深深地反映了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成为了日本动漫文化的重要特征。

四、文化与民族精神对国家建设的意义1. 文化与民族精神对国家凝聚力的提升一个国家如果能够传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积极创造现代文化,同时又能够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够具有更强大的凝聚力。

8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

8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

2.尊重文化多样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 )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 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 (2)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 )意义: 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化多样, 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 化繁荣的必然要 (3)原则和要求:①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 )原则和要求: 原则: 律平等的原则 。②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 ②要求:在文化交流中, 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 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 的繁荣。 的繁荣。
二、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个性。 不同民族文化有个性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 ①不同民族文化有个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 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 文化是民族的” 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 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是民族的” 。 ②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 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 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 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是世 界的” 界的” 。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文化多样性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多样性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 领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表现在: 领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表现在:

【高考领航】2014届高考政治课件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创新

【高考领航】2014届高考政治课件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创新

重点辨析各自概念,探 究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 系。 历年高考本部分常以选 择题命题。
(2)认识文化的实质
首页
专题网络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动态整合 时政生活链接 课堂达标检测 限时规范训练
上页
尾页
下页
尾页
考点解读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 政治决 定文化 文化反 作用于 经济、 政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 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 政治所决定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与 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的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 会发展③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 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 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 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①国内:文化影响国内政治文明的进步程度② 国际: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 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上页
尾页
下页
尾页
走进高考
答案解析 【解析】
例2:(2013· 广东文综)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 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在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 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 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 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走进高考
相 互 影 响
2014年高考备考中,要 全面理解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对文化的 双重作用和相对独立性 重点掌握。

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作文一(青少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中华民族可有好多好多了不起的东西!中华文化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里面藏着数不清的宝贝。

而民族精神呢,就是这个大宝藏里最闪亮的宝石!比如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会包粽子、赛龙舟,这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被欺负,宁愿投江自尽,这种爱国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还有那万里长城,它可是世界闻名的奇迹!当年修建长城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了汗水和努力,这体现的就是坚韧不拔、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里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节日等等,每一样都蕴含着民族精神。

我们学习中华文化,就是在感受民族精神,让这种精神在我们心里扎根,陪伴我们长大,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勇敢!所以呀,小朋友们,咱们要多了解中华文化,把民族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作文二(成年人)咱中国人,一聊起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那话匣子可就关不上喽!您想想,那古老的汉字,一撇一捺都透着智慧和韵味,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啊!而透过这汉字,咱们能看到古人的坚持和创新,这就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就说那中医吧,望闻问切,一套下来,神奇得很!多少代中医大家传承下来的医术和医德,不就是为了救死扶伤,为了让咱老百姓健康长寿?这背后就是仁爱、敬业的民族精神在支撑着。

还有咱过年的习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贴春联,热热闹闹的。

这团圆、和谐的氛围,不正是咱们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吗?这就是民族精神在生活中的展现。

中华文化是根,民族精神是魂。

咱们在这丰富的文化中汲取力量,让民族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一起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作文三(老年人)老伙计们,咱们活了这么多年,对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那可是深有体会啊!想当年,咱们听着戏曲长大,那一声声唱腔,那一个个故事,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像《穆桂英挂帅》,讲的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这就是咱的民族精神,勇敢、坚毅!还有那尊老爱幼的传统,逢年过节,晚辈们都来探望长辈,这就是孝道。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八 专题主线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八 专题主线

专题主线主线一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总结提升]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点(1)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华的开始阶段①主要侵华国家是英、法,其次是美、俄。

②侵略范围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侵略方式主要是武力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西方国家对中国不断加紧侵略,在继续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加紧资本输出;政治侵略方式从“中外和好”到瓜分再到“以华制华”。

(3)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以前①美日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

先是日本独霸中国,后是美国逐步确立在中国的优势地位。

②侵华的主要手段都是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主线二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各民族之间空前形成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达到了升华。

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总结提升]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主要特征(1)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

专题1、2民族精神+全面小康(答案版)

专题1、2民族精神+全面小康(答案版)

专题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核心观点】1.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始终是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③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是中国建设时期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4.我们青少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考试分析】1、民族精神的命题,主要集中在办奥运、航天工程这样的国家大事和地震这样的大灾大难时刻;2、凡是需要我们表决心、喊口号时都基本可以抄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大约2分。

3、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是本专题的重要内容。

4、民族精神常常作为一个答题要点单独出现: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真题训练】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A.勤劳勇敢B.爱好和平C.自强不息D.团结统一2.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这里的中国精神是指()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B.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C.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D.时代精神和实干精神3.“一个精神和文化富有的民族,才是一个值得尊重、具有尊严的民族。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A.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赢得世界尊重的全部内容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D.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一个国家没有高科技,一打就垮;一个国家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人教版)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人教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就是把报纸、电视台、 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 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由此可见,“媒体融 合”( ) ①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传递共享文化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能借助科技手段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能够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和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前挂后连
三个角度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从世界文化发展看: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从文化传承看: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文 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文化创新奠定根基。 (3)从民族文化发展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 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系民族的 生存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生观和价值观
塑造 人生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 广度),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力
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接受优秀文化,自觉改造或剔 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 取缔腐朽文化,全面提升个人
素质
前挂后连 文化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民族文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传统文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教育→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力量之源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魂 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满足人们多样需求 精神文明→保障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两个修养”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民族精神、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民族文化

4. 农民张正祥26年守护滇池环境,牺牲了家庭利益,更付出了身 残代价。他的感人事迹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有( A ) ①爱国主义 ②勤劳勇敢 ③爱好和平 ④保护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月”,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要是因为( C ) A.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B. 培育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C.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D.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概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 不竭力量之源 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期 丰富 和 发展
作用
新中国成 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 立后 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网民“春风化雨“的观点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传统美德?
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
强化练习
1. “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汶 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写下这一对联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是C ( ) A.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C.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 D.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2. 从2008年起,我国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 D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规定为法定节假日。这一规定有利于( ) ①引导民众从此不再过“洋节” ②博采众长,吸取外来优秀文 化 ③保护和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④挖掘本民族传统节日的 文化内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2010年3月1日,湖北省授予“信义兄弟”道德模范特别奖。2月 10 日,孙永林为兑现发放工钱给农民工过年的承诺,冒雪从天津 驾车赶回武汉黄陂途中遇车祸不幸身亡,其弟孙东林强忍悲痛 A 千方百计借钱完成了哥哥的遗愿。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信义兄弟” 的感人事迹( ) A. “信义兄弟”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 “信义兄弟”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C. “信义兄弟”在危难时刻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高中政治 知识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传承

高中政治  知识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传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指出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 ”的重要性。
命题预测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小康建设能够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提供智力支持。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小康建 设使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精神 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小康社会早日实现。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支撑、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实现文化小康,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 软实力。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战狼2》的成功;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国家宝藏节目热播; 弘扬抗战精神、红船精神;知识经济等。 ◆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推动全民阅读力度 不断加强 ◆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立 ●文化立法不断加强 :《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 馆法》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高考回顾
答案: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 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 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 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解析:本题知识范围是“文化作用”,答题的角度是“作用”,围绕的 主题是“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材料给我们的核心 信息是:“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材料实际上隐含了创新精神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个人全面发展 的作用。本问要求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答题时先结合教材理论,分析 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起推动作用,然后联系 材料具体分析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表集现植根于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3、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区别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据此,回答1~2题。

1.鲁迅所说的“民魂”是指()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2.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3.清朝时,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之后重返祖国。

这说明()①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②团结统一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证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④中华各民族没有分治的历史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现在()A.先有中华民族精神,后有中华文化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C.二者是相互区别,互不相干的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6、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7、勤劳勇敢精神()①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⑤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A、①②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8、“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九年级政治 专题八国家科技文化建设 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 专题八国家科技文化建设 鲁教版

专题八——国家科技文化建设【主要内容】1.科技与生活。

2.科技与社会。

3.培养创新能力。

4.科教兴国战略。

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仅涉及九年级第9课民族精神部分,在“道德品质”专题中,本专题不再涉及)。

【包含章节】()(7)(9)【学习重点】本知识专题的重点知识包括: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创新的重要性、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科教兴国战略一直是历年考试的热点,而在2022年——2022年这方面的大事显得非常多,因此本专题必将成为2022年中考热点中的重点。

在考查时,该专题多是通过单选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等形式进行命题。

从命题角度来看,它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考查。

宏观上,可能从“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原因”、“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原因”“国家和青少年的做法”等角度来命题;微观上,它多以会议中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事件为切入点,来考查教材知识,如考查教育公平问题等;或者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切入考查我国的科技、教育、自主创新方面现状等。

【主干知识网络】为什么怎么办【主要知识点】1.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新科技产品的问世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它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3.科技对精神文明作用。

4.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类别: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空间科学。

5.教育的地位及意义。

6.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7.创新的意义及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意义。

8.推进科技创新的措施。

9.教育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10.推进教育创新,需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11.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1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我们怎么办。

《文化生活》高考易错知识归纳整理

《文化生活》高考易错知识归纳整理

二轮复习:高考模考易错题汇总必修3《文化生活》专题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2.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4.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5.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6.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7.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8.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9.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10.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1.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12.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13.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14.“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15.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16.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17.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18.物质生活比文化生活更重要。

19.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20.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21.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22.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23.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24.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25.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26.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7.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28.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29.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30.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31.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3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3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34.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5.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36.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专题八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初改)

专题八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初改)

从命题内容看,考查的重点有: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本 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专 题 栏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保护文化遗产是命题的热点,
目 开 关
尤其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以中外文化交流为背景 材料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等知识。
【网络构建】
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

态度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本 做法 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

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 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


造或剔除
题 栏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目 开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C)
解析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
良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坦桑尼亚观众在感动中体会
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说明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
律,C 项正确。

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1.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
(2013·安徽高考,8A)
提示 ×。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不能一味认同。
本 专
2.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
题 栏 目
(2012·浙江高考,31③) 提示 ×。文化发展的关键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发展中国特色

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总目录

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总目录
专题五 改革开放谱新篇 构建命运共同体 专题六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 专题七 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专题八 加强诚信建设提升道德素质 专题九 坚持党的领导实现民族复兴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一轮总复习 教材考点全解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单元 走向未来的少年
第二轮总复习 云南中考必考题型和 时事热点专题全能夺分
第一部分 云南省中考必考题型
专题一 选择题(客观性试题) 专题二 昆明中考必考题型和 时事热点专题全能夺分
第二部分 云南省中考时事热点专题
专题一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专题二 铁腕反腐凝聚党心民心,依法治国推 进民主进程 专题三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专题四 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
第二轮总复习 昆明中考必考题型 和时事热点专题全能夺分
第一轮总复习 教材考点全解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第一轮总复习 教材考点全解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一轮总复习 教材考点全解
九年级上册

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专题八维护民族团结共享繁荣发展

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专题八维护民族团结共享繁荣发展

专题八维护民族团结,共享繁荣发展时事背景材料一:2016年7月7日,“2016·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拉萨开幕。

刘奇葆书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强调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西藏发展,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备注:2016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纪念日。

)材料二:2016年7月15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材料三:2016年8月18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整台晚会由“团结篇”“发展篇”“梦想篇”3个篇章组成,演员们热情奔放的表演,展示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涌动着中华民族文艺百花齐放的活力⑤。

热点解读1. 西藏和平解放65年来,书写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其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主要原因: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⑤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当地经济。

⑥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扶持。

⑦西藏地区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结果。

2. 当前,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促进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边疆稳定、巩固国防,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4)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作为祖国的建设者,你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①要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②在日常生活中,各族人民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反对歧视和不友好的态度及行为,坚决与一切制造民族分裂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二、我们的民族精神◆高考迁移◆1、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思路提示:传统文化(作用、态度)+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强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思想道德建设)答: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要赋予历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立足社会实践,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④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⑤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精华,传承传统美德,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思想道德建设。

⑥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强国战略。

2、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一直传承至今。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华民族精神世代相传,为何永不泯灭思路提示: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传统文化(特点)+中华文化(包容性)+民族精神(特点)答: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很难改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基本特征不变,但是其具体内涵能够顺应时代变迁因时而异,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并且能够在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

④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能够不断注入时代元素,并且能够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文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我国的文化现状二、国家的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精品专题八,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教师版

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精品专题八,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教师版

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精品专题八,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教师版从命题内容上看,第三单元考查的重点有: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作用。

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结合两岸文化交流等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2)结合我国纪念抗战胜利、英模事迹等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

第四单元考查的重点有: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结合一些地方文化建设实例,考查文化强国建设。

多以民族和地域文化、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巨大影响的事例为背景,从宏观角度切入,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通常与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等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以党和国家出台的文化新政策或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为素材,考查在文化生活中正确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知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考查重点,常与文化的作用等知识相结合进行考查。

核心考点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归纳】1.中华文化的特点见证(表现)原因源远流长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包容性:①含义: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博大精深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命题趋势考点清单专题8 8 __ 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2.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重要性①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必要性①能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民族生存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②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3.核心知识总结: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二轮复习文化生活专题八复习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整理人:史历一.教师指导:1. 从本专题的知识复习看:要明确一条主线,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特点、精髓以及中特文化的建设。

从宏观上把握“一条主线”、“两对关系”、“三项作用”、“四项措施”。

一条主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对关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与建设中特文化的关系。

●三项作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大力建设中特文化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或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四项措施: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措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特别注意:●把握三个维度,即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维度,把握三个主体,即国家、文化生产主体、个人。

明确对上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从整个文化生活的复习看:必须明确文化作用(为什么)与文化建设(怎么做)的关系,理解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理解文化创新与建设文化强国的关系。

二.核心问题:(掌握)●三项作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大力建设中特文化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或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掌握思路:理论意义:文化对社会、个人的意义+本知识点的现实意义)●四项措施: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措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三、易错易混:1.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地域可影响文化,但不能决定文化,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点拨]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点拨]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5.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点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6.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点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7.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点拨]应该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

8.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点拨]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文化,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的。

9.提高文化自觉是文化发展方向的保证。

[点拨]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保证。

10.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点拨]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1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回事。

[点拨]二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12.提高全民族素质,应当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点拨]既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又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没有先后之分。

13.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点拨]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才相互促进。

14.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需要政府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15.文艺表演应该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文艺表演应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16.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7.保护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四、纵横连接: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关系(理解)(1)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3)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文化多样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了解)(1)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是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2)文化多样化:①含义:是指社会主义性质文化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②原因: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逐渐增强,从而导致文化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3)两者关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文化的多样化是不矛盾的。

只有坚持文化的多样化,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同时只有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才不会迷失方向,文化领域才不会混乱。

(4)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民族精神与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理解)(1)民族精神对人的影响。

民族精神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2)民族精神与综合国力。

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

(4)民族精神与文化发展创新。

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特征,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5)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6)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包含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可以反过来推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7)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4、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P47 掌握)5、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掌握)①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角度看,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弘扬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②从文化与人的关系角度看,A.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呈现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B.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增强人们辨别并抵御落后与腐朽文化的能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③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动员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角度看,A.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B.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⑤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看,A.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B.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行为选择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6、关于“个人如何做”的文化生活知识汇总(理解)(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求我们自觉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要求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有者。

(5)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又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

要求我们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7)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民族之魂。

要求我们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8)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要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需要我们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要求我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10)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7、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P50 理解)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P51 掌握)9、建设中特文化的要求或措施(P49 理解)10、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11、深刻理解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和表现(掌握)五、经典试题:39.(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1)(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