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综历史(九)(解析版)
最新历史高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仿真模拟考试文综(附答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仿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读右图,若图1圆圈表示晨昏线且A点是夜晚,按要求完成1~3题。
1.图1中所示情景,地球应处在图2中地球公转轨道的()A.①B.②C.③D.④2.若图1中A所在的经线是70ºW,此时北京时间应是()A.11时20分B.12时40分C.23时40分D.0时20分3.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的是()A.淮河流域进入一年一度的防汛抗洪期B.北印度洋海区自波斯湾向马六甲海峡航行顺风顺水C.中国南极科考队正在准备登上南极冰穹A点D.东非大草原的动物正由赤道以南向赤道以北大迁徙2018年3月1日,中国钢铁企业被迫与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以及澳大利亚哈默斯利公司达成“天价”协定:自2018年4月1日起,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扬71.5%。
据此回答4-6题。
4.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除从上述两国进口铁矿石外,中国还从下列哪个国家进口铁矿石()A.美国B.加拿大C.印度D.瑞典5.美国东北部因有五大湖区的铁、阿巴拉契亚的煤而发展起钢铁工业,下列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与其不相同的是()A.鞍钢(辽中南)B.首钢C.攀钢(攀枝花)D.宝钢6.铁矿石涨价,钢铁产品的价格势必上涨,受冲击较大的行业是()①房地产②石化③家用电器④汽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下图是以120千米为半径划定的圆圈,读图完成7~9题。
7.连接图5、图6中心城市的铁路干线是()A.京沪线B.京九线C.京广线D.焦柳线8.武汉与郑州均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工业部门大部分相同,武汉市的优势产业部门是()A.纺织工业B.食品工业C.机械制造工业D.钢铁工业9.目前,争夺我国经济“第四极”的较量竞争异常激烈,而经济实力是重要酬码,能源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历史(九)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九)本试题卷共26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拥有自己的武装,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地扩充实力向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控制其人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
这主要表明分封制A.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中央王朝尚未实行权力高度集中B.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建立国家大一统局面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解析】A、B与材料表达的主要意思不符;C项不符合分封制;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诸侯王进行武力兼并的同时,对被兼并的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故选D。
【答案】D25.《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
”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A.重大改革推动发展B.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D.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解析】按照材料的意思秦“富厚”是在得蜀后,蜀有重要水利工程都江堰,即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造成秦“富厚”,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大改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与民休息政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知识点:唐中期中央集权的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
材料中只是提与《墨子》中关于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记载,并未体现出其它学派的思想主,故A项错误;《墨子》中有关于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子》中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贵族阶层是不太可能去研究科学的,故D项错误。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知识点:唐中期中央集权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藩镇。
不向朝廷上供或少上供的藩镇数量多,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并且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供,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政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
2018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 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学%科网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精校版)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4.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5.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6.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文科综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 精编版 (历史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文 科 综 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歧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 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少地面振动影响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 与歧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 防渗水B 防噪声C 防坍塌D 防地震3 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A 增强保密程度B 保证产品品质C 满足战备需要D 集约利用土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 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 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5 该直辖市是 A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重庆市 图2示意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流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能力测试(附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能力测试1.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B. 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C. 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D.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法系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主要是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注重礼刑结合,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影响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故A项正确。
材料强调古代中国法系的基本思想和价值取向,与宗法制无关,排除B。
C项是中国古代法系的特点,与设问原因不符,排除。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2. 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表中历史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
”属于史实陈述,故A排除;“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
”属于历史解释,故B正确;“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功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属于历史评价,故C排除;“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属于史实陈述,故D排除。
故选B。
3. 有学者指出:“由于人的种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与支配,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的外在体现,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基本没有体现,从而从一个重要角度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
材料说明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A. 常常受到人为因素干扰B. 实际效果背离设计初衷C. 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D. 是王朝盛衰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基本没有体现”说明古代王朝统治机器运行机制不确定性,比如唐朝比较稳定,汉代、明朝和清朝比较随意,C正确;A和B与材料主旨不符合;D中根本原因属于君主专制,排除。
湖北省2018届高考仿真模拟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
这主要说明“周礼”A.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B.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C.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D.现实导向和继往开的特点25.图8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治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26.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
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B.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27. 1727年,清政府推行开豁贱籍的政策,宣布取消山西乐户、浙江惰民、微州伴当(仆人)、宁国府世仆等“贱民”的贱籍,户口统一编入正册,使“俾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
这一举措A.是对传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彻底否定B.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统治秩序稳定C.减轻了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D.改变了传统“因业而贱”的职业观28.从1895--1898年,据初步统计,中国约有76个学会组织。
一般而言,学会这种组织并不需要相当的人力与物力才能实现,它只要一群知识分子有此意总就可以成立,当时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的意愿是很普遍的。
这表明当时的学会A.建立成本低因而组织成分复杂B.具各早期政党组织的某些特征C.受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出现D.有利于西方新思想的传播扩散29. 图9是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关于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的油画作品,据此可知该作品A.以详实的史料和数据分析为基础B.革命艺术价值高于历史研究价值C.真实地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场景D.是研究抗日战争历史的必要史料30.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知识点:唐中期中央集权的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
材料中只是提及《墨子》中关于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记载,并未体现出其它学派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中有关于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子》中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贵族阶层是不太可能去研究科学的,故D项错误。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知识点:唐中期中央集权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藩镇。
不向朝廷上供或少上供的藩镇数量多,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并且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供,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政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汉朝“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sǒu)”。
这表明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25.从1959年在山西侯马的XXX二年(1076年)XXX坟墓里发现的一座戏台模型看来,当时的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上边五个角色正在“作场”,末、旦、丑、净全有,神态逼真。
这说明A.考古资料可以完全复原历史场景C.山西是当时戏曲的繁荣之地B.宋朝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时期D.宋朝时期舞台戏曲已有相当规模26.XXX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
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
……于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中国古代A.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C.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27.清朝乾隆年间,画家XXX在《题画梅》中写道,“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作者的创作A.体现了当时写意画的艺术价值取向C.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独特的审美情趣B.寄托着画家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D.折射出当时士大夫孤芳自赏的心态28.第二次雅片战役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的消息传到上海,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与英、法等国驻上海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XXX。
上海XXX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
XXX在给XXX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XXX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自主性增强B.地方官员主动顺应国际外交XXX缺乏现代国家观念29.中共北方区委机关报《政治生活》上的一篇评论指出,(1925年)XXX自从XXX产党、XXX加入以后,“已经走上了一条政治的轨道,已经有比较严密的构造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了民众的同情与崇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显长足的进步,而且与帝国主义、军阀站在绝不相容的位置”。
2018届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仿真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仿真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1.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谈及西周的政治制度时曾指出:“每个诸候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它成为地区上神圣之殿宇,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众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
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即主持国政的卿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
”黄仁宇此观点的主旨是A.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制度B. 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加强统治C.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紧密结合的整体D.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坐大,形成割据【答案】C【解析】材料“每个诸候的疆域内,必有宗庙……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反映了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保障贵族的特权,巩固政权。
故C项正确。
ABD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材料主旨强调二者的关系,故ABD排除。
点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每个诸候的疆域内,必有宗庙”。
2. 董仲舒曾对汉武帝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又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寄以谴告之,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上述观点A. 迎合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B. 体现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需要C. 融合佛道思想形成儒学新体系D. 完全背离民本思想走向消极反动【答案】A【解析】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它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
B项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C项指的是宋明理学;D项走向消极反动说法错误。
故BCD排除。
3. 葛金芳教授认为:若从产业演进角度观察社会经济形态的嬗递轨迹,我们发现中国三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其间发生了两次转折,第一次是在两宋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开始跨入近世农商社会阶段。
最新-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历史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答案:D解析:经部收儒家经典。
经部是以“十三经”为主和附以解释经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
“十三经”即《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解释经书的著作如《经典释文》;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如《说文解字》;史部收史学著作。
史部是记述历代史实、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著作及历史评论。
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刘知几的《史通》,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郦道元的《水经注》等;子部收诸子百家及宗教著作。
子部包括儒家(孔子、孟子除外)、法家、道家、兵家、名家、墨家、释家(佛经除外)、农家、医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及天文、术数、艺术、器物、茶酒、花鸟虫鱼等方面的著作;集部收文学作品。
集部主要收历代作家诗文集(包括别集、总集)及诗文评论。
因此本题汉代乐府民歌属于属于集部。
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条鞭法”,题干描述的现象:“佃户拖欠地主地租导致地主不能按时向官府纳税,于是地主借贷纳税后就上火生病”。
这一现象主要体现了“佃户——地主——官府”之间的关系,能同时对三者关系产生影响的只有D选项。
题干没有体现“商业的发展”信息,A错误;B、C只体现佃户和地主之间关系,不全面。
14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美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瀛环志略》1844年,徐继畬完成书的初稿,1848年秋《瀛环志略》刊行,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沿革,政情民俗,经济状况。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解析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 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曲解文意,原文第 一段表明了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 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 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 记忆伦理的意义”。并没有关涉到对抗的问题。】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 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后者的方法论本身就 属于“数字化记忆霸权”,是一种侵占行为,这样就 成悖论了。原文最后一段可推知“数据控制者选择和 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的行为本身属于数字化 记忆霸权,而且明确表示“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 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论述类文本阅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 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 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已经带来了】带来 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时间 涵盖范围错位设误。“可能”错误,文章分析的是已 然发生的问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新闻材料由非连续性材
料构成的,几个新闻材料有共同的主题,但 是每个材料又有各自的强调侧重点。既体现 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考查重点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这三 个层级。
实用类文本阅读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A.2011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 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 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 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 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 弹;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 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图片显示 2015年与11、12年相比是下降的。】
最新-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新课标卷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新课标卷,解析版)【总评】:本套试题,必修部分考查内容较广,但没有涉及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和世界近现文学艺术的考点。
选修部分涉及选修一至选修四。
本套试题最大特色是大量采用材料型试题(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与归纳。
在新史观方面突出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较易排除A、B两项;D项所指在当时主要是指盐铁专卖、中央收回铸币权等;只有C项把题中材料的抑制豪强大族与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问题(土地兼并)相联系。
【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的土地问题。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答案】:D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答案】:B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最新-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天津卷,解析版)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①大都--北京②汴梁--开封③临安--苏州④益州--成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B 本题考查古今地名对照,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用排除法,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③即可。
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2.A 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3.C 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
4.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
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佛手影响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4.D 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意在考查考生正确分析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注意“1878年”这一关键信息,而兴民权、倡新学思想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故D项与邮票的设计理念无关。
邮票既体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要素,又是西学传入的结果,所以其他三项都能体现邮票的设计理念。
5.《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2018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全国
已被突破, D 项正确;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没有改变, 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 ABC项错误。
1985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承
【答案】 D
20.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 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 。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
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答案】 A
22.1941 年 6 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 说几句好话” ’。这反映出丘吉尔
‘“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
因此 D 项不正确,选 B 项。
而且杜
【答案】 B
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 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 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 物税率,中国重新挽回这项主权。
【答案】 A
18.1931 年初, 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 码,这一成功
1932 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最新 2018年高考最后一卷试题历史(九)(附答案) 精品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历史(九)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为了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实现中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维护“大一统”的局面,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1~4题。
1.汉朝重视西北边疆的稳固,其主要措施有①帮助西域政权抵御匈奴威胁②设立西域都护进行有效管辖③保护商旅和维护商路的通畅④发展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结合两汉时西北地区与内地关系的史实,可知答案为D项。
2.唐太宗在降服东突厥后,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决定A.对原来的地区实行移风易俗B.派汉族官员负责东突厥地区的行政事务管理C.归还其首领颉利可汗的家属,并赐以良田美宅D.与东突厥实行和亲政策答案:C解析: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政策,对东突厥地区保留原有的部落和风俗,并仍以其贵族为都督、将军,并对首领颉利可汗给予特殊优抚措施,归还家属,赐以良田美宅。
和亲政策并未对东突厥实行。
3.如果你到云南丽江木氏土司府去游玩,你一定会从当地人的交流中知道,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施“改土归流”的皇帝是A.明成祖朱棣B.清康熙帝C.清雍正帝D.清乾隆帝 答案:C解析:“改土归流”政策开始于明成祖时期,清康熙帝时期的平定“三藩之乱”为后来雍正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但不包括A.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B.实现了民族的平等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D.废除了少数民族地区数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答案:D解析: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废除是通过土地改革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九)本试题卷共26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拥有自己的武装,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地扩充实力向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控制其人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
这主要表明分封制A.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中央王朝尚未实行权力高度集中B.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建立国家大一统局面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解析】A、B与材料表达的主要意思不符;C项不符合分封制;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诸侯王进行武力兼并的同时,对被兼并的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故选D。
【答案】D25.《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
”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A.重大改革推动发展B.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D.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解析】按照材料的意思秦“富厚”是在得蜀后,蜀有重要水利工程都江堰,即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造成秦“富厚”,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大改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与民休息政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26.西汉《二年律令•户津》规定“受田宅,予人若卖宅,不得更受”,且规定买卖土地要由基层官吏严格按照程序登记造册,并办理手续。
这些规定说明西汉A.对市场加强控制B.承认私有产权的合法性C.遏制了土地兼并D.力图维护小农的稳定性【解析】材料主要是西汉政府对土地产权的制度规定,故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CD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B27.李贽在其《童心说》中说:“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乃道学之口实……断断乎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其主要用意在于A.批判封建道学的虚伪性B.反对史官和臣子褒赞儒学C.批判道家学说的欺骗性D.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解析】“乃道学之口实……断断乎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表明李贽反对史官和臣子褒赞儒学,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答案】B28.1939年11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出:“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不在于中国4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而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的抗日意志。
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
”冈村宁次意在强调A.日军始终把国民党视为抗战的主要力量B.此时国民党中央军的抗战意志十分顽强C.中共军队在抗战初期尚未进行积极抵抗D.中国并没有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解析】依据材料中日军司令认为抵抗敌军的主要力量是“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的抗日意志”可知,体现了国民党中央军的抗战意志十分顽强,故B项正确。
A项中的始终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C项表述错误,应排除。
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在1937年就已经建立,故D项错误。
故选B。
【答案】B29.《上海洋场竹枝词》称:“欲将生意扩充谋,任职人员选女流,自古招牌宜用活,尽将蜂蝶共追求。
”这说明当时A.男女平等深入人心B.崇洋媚外渐成风尚C.新旧观念出现冲突D.儒家伦理遭到否定【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女子受到一定的重视,并不能体现出男女之间的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扩充生意,没有说到崇洋媚外的风尚,故B项错误。
从材料中自古招牌已用火,可以看出,当时新事物对旧有观念构成冲击,要求旧事物在新时代要有新的表现,要活用,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到伦理道德,也和儒家思想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C30.据统计,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
由此可知A.“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B.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C.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D.沿海工业仍占居主导地位【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国内地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只能说明内地工业沿海工业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出工业化速度的问题,故A项错误。
内地工业产值没有超过50%,国民经济重心不在内地,故B项错误。
大跃进是1958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从材料可以看出,内地工业只占30%左右,而沿海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D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别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这可以表明人民政协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B.具有开放和包容性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解析】材料中主要是讲政协的组成,可以按照级别来分,没有表述政协的参政议政的职能,和监督的职能,故A项错误。
从代表们的意见发表的方式可以看出,有个人意见,也有团体意见,还有跨团体意见,这表明政协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看出政协具有人大职能,也体现不出政协的人大权力,故C项错误。
材料主要是讲的政协的提案权的规定,没有说政协是否受到人民的监督和管理,故D项错误。
【答案】B32.根据公元6世纪的罗马法,有关奴隶解放的限制有所放宽,奴隶的处境也有较大的改善,奴隶不能再被随意处死;妇女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妇女从丈夫的独裁权力的支配下慢慢地被解放出来。
这一规定A.蕴含着自然法精神B.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C.保证了妇女的权益D.是农耕经济发展的结果【解析】材料中的内容说明作为无政治地位的妇女、奴隶在法律上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说明受到自然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故A项符合;材料中是公元6世纪,与罗马帝国建立时间上相差太大,故B排除;材料上只是说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并不是说妇女的权益得到保证,故C排除;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
【答案】A33.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时间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600含银量50% 39% 11% 17% 18% 5%A.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B.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C.引发了1789年的法国革命D.促成了西欧的“价格革命”【解析】16世纪随着法国的不断向外殖民扩张,法国用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货币进行海外贸易,是对被殖民国家的更为残酷的掠夺,促进了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故A正确;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的是新航路开辟,故B错误;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材料中的现象距法国大革命爆发差200年左右时间,二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C错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西欧的“价格革命”,故D错误。
【答案】A34.1766年卢梭在法国受迫害而赴英国避难,其间与帮助他的英国人休谟误会不断。
休谟写成《对卢梭休谟之争的真诚又简略的描述》并在熟人间传阅,但这事很快就有私人事件演变为影响广泛的公共事件。
休谟对此评价道:“一个私人事件,我只告诉一个朋友,竟能传遍王国,英国国王向法国国王宣战,也不会比此事更快成为话题。
”这反映当时A.英法两国竞争激烈B.法国启蒙思想影响深远C.英国人民缺乏理性精神D.英国的公共舆论存在缺陷【解析】“一个私人事件,我只告诉一个朋友,竟能传遍王国,英国国王向法国国王宣战,也不会比此事更快成为话题”表明英国的公共舆论存在缺陷,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答案】D35.美国在20世纪先后有两次美元与黄金的脱钩,而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又明确指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其政策调整A.均是因为经济危机而引发的B.均是为了保持美国经济优势C.均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体现了通货管理制度的灵活【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不是由于经济危机导致,故A项错误。
美元与黄金挂钩主要是为了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保持美国经济的优势,也是为了维护美国的经济力,选项B不是最根本的目的,故B项错误。
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有利于维护美国国家的利益美国就实行,反之就会废除美元与黄金挂钩,故C项正确。
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体现出,美国通过管理体制灵活变动的特点,它是由国际社会共同协商产生的结果,故D项错误。
【答案】C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 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平等关系秩序。
然而这一新的国家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家秩序”。
西方将暴力强权贯注到条约形式之中,用有悖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条约制度,不断将更多的国家纳入新的“世界国际秩序”之中。
18世纪末英国商人和政府开始谋划与中国建立条约关系;1816年带着“将公司贸易建立于安全、稳固和平等的基础上”的使命来到中国的英国代表阿美士德却连嘉庆的面都没有见到便被送回。
此时英帝国开始放弃长期实行的和平协商方式,用武力与中国建立条约制度的舆论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普遍形成。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材料二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
”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
60年代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提出警告。
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