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笔者将在职业学校从事《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作一总结,在此与同行交流。

一、上好第一次课,激发学习兴趣
技校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为防止他们破罐子破摔,克服厌学的毛病,首先,
第一节课应给他们“打气”,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告诉他们:只要你们肯下工夫,就能学好这门课,然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比如,已知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为28.005mm,基本尺寸为28mm,求孔的上偏差。

解: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28.005mm-28mm=0.005mm。

其次,讲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课打基础的,专业图样的一系列的公差标注知识都是本书介绍的,所以要想看懂图样就要学好这门课。

然后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

第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双边互动的过程。

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感情基础,我们都曾经是学生,也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喜欢哪个老师就喜欢上他(她)的课,不喜欢哪个老师就讨厌他(她)的课,所以想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就先让他们喜欢你这个老师。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乐趣
对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这样一门多概念、多术语、多公式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教师平铺直叙地讲,久而久之则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就完全不同。

例如,在讲解完有关尺寸的概念后,学生通常很容易理解:判断零件是否合格的方法就是比较实际尺寸与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是零件尺寸合格的判断条件。

紧接着给出学生一个问题:如果给出已知条件:实际尺寸=基本尺寸,能否判断出零件是否合格?这时不少学生会轻率地给出“合格”的结论。

教师就在实际尺寸=基本尺寸的基础上增加条件: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这时学生自然又会得出“不合格”的结论。

这样两个结论就自相矛盾了,教师再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如果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基本尺寸,工件不一定合格。

另外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现场参观、亲手操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形象,可以把枯燥的、抽象的知识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讲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所以很难理解,当利用多媒体演示时,可以将公差带的形状立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

在讲形位公差的检测时,学校没有所用的检测仪器,教师在讲台上比划半天,学生也是一脸的茫然。

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形象地展示整个检测过程,学生一看,原来如此,很容易理解。

学生听懂了,明白了,自然增加了对学习的兴趣。

三、内容处理恰当、重点设置得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