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走一步,再走一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主旨,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并运用文中的叙述手法和修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培养他们勇于尝试和逐步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文章中对主人公解决问题过程的描写及其所蕴含的启发。
学生对面对困难时积极应对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分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激发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运用文中的策略。
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著名作家和心理学家,以其励志作品和对人类行为的深刻洞察著称。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其根据个人经历创作的励志文章,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冷静分析,分步克服。
教学准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PPT课件,包含莫顿·亨特的生平简介、作品特点和相关文学背景。
描述问题解决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分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作业本、笔、情景模拟卡片、小组讨论记录表、“我的一小步”行动计划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莫顿·亨特的照片和简介,简要介绍其生平和文学成就。
2. 通过描述问题解决过程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分步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
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莫顿·亨特的生平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重要词汇,如“犹豫”、“决断”等,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主人公如何分步解决问题。
深入探讨(15分钟)1. 叙述手法:分析文中的叙述手法,如使用第一人称、时间顺序等,举例说明如何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第1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的朗读课文2、通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并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二、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感悟人生哲理三、教学难点:掌握复述的方法,学会具体地复述故事情节四、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
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还是迎上去?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课文后,能从中得到一些人生方面的启迪。
(二)词语教学(检查预习)训诫(jiè)耸(sǒng)立啜(chuò)泣纳罕(hǎn)嶙(lín)峋(xún)峭(qiào)壁目眩(xuàn)颤(chn)抖(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故事情节默读要求:(1)不出声,不回读,不指读(2)注意速度,要从每分钟300字提高到500字,本文约1500字,要求4分半钟看完。
(3)了解课文内容大意,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数字2、教师提问,学生抢答(1)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义?后来又为什么跟着小伙伴们爬山了呢?(4)“我”在爬山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5)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6)“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具体指什么?(四)结合以上问题的要点,复述故事情节1、边讨论边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投影出来,2、复述要求:a、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b、其余部分,把握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来组织c、口齿清楚,声音响亮3、复述步骤:a、把课文分成“爬上悬崖”和“爬下悬崖”两部分,然后分组复述b、给学生3分钟时间准备c、在四人小组内复述d、请两名学生在全班复述e、请其他同学点评(五)感悟道理,体验人生问题设计:1、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明确: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去解决,终将战胜巨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实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它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回忆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并蕴涵着生活的哲理的散文。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设想作为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有较强的归纳领悟能力,预习能比较到位,但方法欠佳。
针对学生实际,安排一课时,按“引入新课——知内容——明主旨——拓思维——展联想——联实际”模式进行教学的,主要进行内容的复述,主旨的提炼,多角度阅读。
首先通过抢答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思考文章的主旨,并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中多角度分析课文人物,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重要启示。
”根据该单元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的内容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我确定了本文的目标和重难点,即: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感知文章内容与主旨,并从中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展开多角度阅读,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能力。
情感目标: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进行挫折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默读、复述故事;提炼文章主旨;多角度阅读训练,重在整体感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词语;2.默读感知内容;3.品味心理描写;4.探讨人生经验。
一、导入有个叫莫顿·亨特的人接受了一项驾驶飞机从英国到德国的侦察任务,他很忐忑,觉得自己无法完成这项任务。
但是他最后还是顺利完成的任务。
他的执行过程是这样的:飞机起飞时,他告诉自己目前要做的就是起飞;飞机升到两万五千米的空时,他告诉自己需要做的按照地面无线电的指导完成飞行;下一个目标是飞越荷兰;最后是飞临德国完成任务。
他在完成任务受到奖励时说:“我之所以可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莫顿·亨特小时候这段经历,让我们走进《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展示目标这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四个目标,一起来读一遍。
积累重点词语;默读感知内容;品味心理描写;探讨人生经验。
三、作者简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擅长写励志类文章,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家。
四、预习检测1.字音(1)一个学生一个词语,读完一个展示一个正确读音。
重点读音:附和;参差不齐。
闷热训诫耸立迂回悬崖晕倒凝视纳罕屡次瘦骨嶙峋啜泣畏惧怦怦附和参差不齐(2)齐读词语2.书写:诫、畏、啜3.成语(学生解释,全部回答完齐读)参差不齐:泛指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惊慌失措:指吓的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五、整体感知(把握时间5)(一)我们用5分钟时间默读课文,默读时解决两个问题: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
2.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概括其大意。
(二)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
1.请学生回答,注重引导2.展示答案:“我”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摆脱困境。
点明如何概括:什么人、什么事、结果如何。
(三)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概括其大意。
(说明概括依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启示;板书:一爬崖的起因;二爬崖的经过;三爬崖的结果;四得到启示)一(1-5):写“我”去爬悬崖的原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走一步,再走一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精彩开篇词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
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还是迎上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学习目标1.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适当。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培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英格兰的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国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这简直是几乎无法完成任务。
但是,第二天,他依然驾机滑行在跑道上,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飞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飞行的一路上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奖励时。
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的一段经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上尉飞行员,也是一位著名作家莫顿•亨特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他小时候经历了怎样的事而让他成为“孤胆英雄”的。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灼人(zhuó)抽噎(yē)恍惚(huǎng)哄堂大笑(hōng)晕眩(xuàn)突兀(wù)呻吟(shēn)参差不齐(cī)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恍惚)(2)一吸一顿地哭泣。
(抽噎)(3)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
(突兀)(4)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哄堂大笑)(5)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七年级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投影仪课文导入:心理学家曾做一个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鳞鱼和一群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刚开始,鳞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还毫不气馁。
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地进攻,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
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玻璃挡板拿开,鳞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最后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同学们,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明确】同学们的说法各有所不同,但都说明了当失败和挫折接踵而至时,不要放弃不懈努力,否则,难以求得生存或取得事业成功这个道理。
而放弃最后的努力,也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机会,这是一个失败的事例。
但在我们身上刚刚发生了一个成功的事例,那就是这次的军训,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照片定格的是我们的笑容,那是回头看困难时得意的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XX的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也是一个成功的事例。
(二)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泛读课文,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老师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法练习读准音。
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投影提示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三)研读和赏析自由泛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1.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
《相信梦想》,导入
课文。
学生跟着哼唱
以境生情,拉近
学生与课文的
距离。
2.默读课文1.出示默读要求:
快速默读全文,勾画
出文中标志事件发
展的语句。
2.各根据事件的发
展,划分课文段落
提示:文中“我”的
经历可以分为几个
阶段?
3.再次默读课文,要
求勾画出“我”不同
阶段心理活动的语
句。
1.快速阅读课
文,筛选课文信
息,并在草稿本
上写下复述内
容。
2.学生交流自
己勾画的语句
并复述故事内
容。
3.把握作者思
路理清结构层
次。
4.先自主、勾
画、批注;然后
展示。
继续练习默读,
并通过复述来
检查学生默读
的效果,把握故
事情节。
在整体把握文
意的基础上,从
文中获取信息,
汲取力量。
3.感悟课文教师:
1.你有过文中“我”
一样的经历吗?
是怎样克服
的?
2.文中爸爸帮
“我”脱险的做法对
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忆往事
并畅谈感受。
让学生从生活
中感悟,受到启
迪,是课文语言
符号真正成为
学生“感于内而
发于外”的现实
语言,培养积极
的人生态度,提
高学生的人文
品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预想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师:比如:老师让你把《春》背下来,你会不会想:那;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来,一起读明确了目标,教学目标: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激发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预想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困难?师:比如:老师让你把《春》背下来,你会不会想:那么长的文章怎么背下来?升入初中以来,你觉得自己比较努力,但成绩总和别人有差距;你很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总是遭到同学的误解究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学后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师:板书课题、作者。
请同学们读出课题及作者。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来,一起读明确了目标,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文章,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做到眼到、手道、心到。
要求:1、圈点出不认识读不准的字词。
2、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还有小组不能解决的字词吗?你可以提出来。
(课件出示字词,检测读音)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学习的情况。
(课件出示抢答题)抢答:1、(时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地点)故事发生在哪里?3、(人物)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4、(起因)我们去爬山的原因是什么?5、(经过)“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6、(结果)我是怎样脱险的?(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2 )、地点:费城的悬崖上(3)、人物:“我”,内德、杰利五个小男孩、父亲(4)、起因:无聊,决定爬悬崖(5)、经过:小伙伴爬下了悬崖,我害怕得在悬崖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本文的主旨,掌握生字词,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是否有过攀爬的经历,引发学生思考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
2. 讲授新课:首先介绍作者及背景,然后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心理变化。
3. 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攀爬经历,或者讲述身边人的勇敢故事。
4.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包括生字词填空、简答题等,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归纳小结:总结文章的主旨,强调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教师即时批改反馈。
2.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攀爬经历的短文,或者描述身边人的勇敢故事。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练习题的正确率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提供清晰的课文结构和重点内容展示。
2. 相关视频资料:展示一些攀爬或冒险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参考书籍和资料:推荐一些关于勇气和攀登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参考。
七、结论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对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克服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新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人物情感,体会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从而感悟生活哲理。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1、在细节描写中感悟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感情。
2、感悟人生哲理,指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
教学过程一、联系童年,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在童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解决了吗?解决的过程是困难还是容易?(学生回答)美国作家莫顿与我们分享他的童年中所碰见的“困难”和“解决的对策”,也许能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吧!让我们走进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二、初读(限时速读)(课件展示生字词)请同学们在5分钟内快速读完本文1留意并圈点出模棱两可的生字词。
2将你认为重要的语句勾画出来。
多媒体展示生字词,抽一学生朗读。
学生齐读一遍。
大家都看完了吗?老师这里有一组小问题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抓住了哪些内容?1、学生抢答:①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②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里一个酷热的日子)③故事中包括“我”在内一共有几个孩子?都有谁呢?谁跟我最要好?(一共有6个孩子。
内德和杰里。
杰里是“我最好的朋友”。
2、学生快速把握文意: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教师在学生归纳的时候顺势板书故事情节)决心爬崖—遇上困难—终于解决—事后有感教师明确:“我”爬悬崖被困,在父亲的帮助下逐渐脱险的故事。
顺势梳理本文的思路:三、再读(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哪一部分最重要呢?把第一部分缩减为“费城7月的一天,我和我的5个小伙伴一起决定爬悬崖”,大家看可以吗?教师点拨:不可以。
原文中交代了天气的酷热,让人更加烦躁,所以小伙伴们想去寻求一种新的刺激。
还交代了身体方面自小的病弱及母亲的警告。
一系列的问题,会如同“钩子”一样,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所以第一部分的作用是“引发悬念,激发兴趣”四、细读学生快速默读“遇上危险”这一部分(提出思考题)默读的同时,完成两个任务:1、用一句话概述“我”所遇见的“困难”,再尝试用3个字来概括文中“困难”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掌握相关的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4、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2、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三、教学准备:1、通过预习初步掌握字词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
2、品味文中优美语句,领悟其深刻含意。
3、借助于投影仪、小黑板、等辅助性教学用具。
四、教学设想:使学生从作者在那座悬崖上学到的如何克服困难、战胜苦难的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领悟人生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波折,要着眼于克服困难的那一小步,要勇于跨出那一小步,人生才能跨出一大步。
让学生积极思考一小步是成就一大步的基石,使学生从一小步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把跨出一小步作为教学的重点加以体会和领悟,帮助学生端正克服困难的态度和树立坚强的个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策略:浅显的故事,深刻的人生启迪,是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也是此文的可学之处。
怎样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的精髓,我认为应以学生读为主,以学生说为主,在读、说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味,提高学生对挫折、困难的认识程度,提升他们在生活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精选10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精选10篇)《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使用工具书,解释新词;2.朗读并复述故事,把握文章内容;3.理解故事蕴含的哲理,得到人生启示。
一、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①啜泣()②嶙峋()③眩目()④纳罕()⑤训诫()⑥凝视()2.解词:①纳罕:②小心翼翼:③训诫:④头晕目眩:⑤瘦骨嶙峋:⑥灰心丧气:⑦心惊肉跳:⑧高不可攀:3.作家作品介绍莫顿·亨特(1927~1998)(MortonHunt),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
其中《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已被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2013新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七课。
4.预习质疑二、课堂探究三、课后反馈阅读理解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
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十五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速读,把握记述文六要素,训练学生准确地复述课文的能力。
学习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生活哲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化解困难的智慧。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化解困难的智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观看视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相信你看完后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
这真是一只迎难而上的小猪!面对困难不退缩,想办法。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和战胜困难有关。
2. 板书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课文学完了,相信你会有正确的答案。
3.认识作者。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文章的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师讲述他做空军飞行员时化解困难的故事)。
他在65岁时把小时候这段经历写成了我们今天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激励许多遇到困难的人,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二、初读感知(一)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初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
凹凸训诫峭壁迂回嘲笑啜泣暮色屡次高不可攀瘦骨嶙峋头晕目眩灰心丧气3.请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4.理解成语意思。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教师小结: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
希望同学们积累下来,活学活用。
(二)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
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运用六要素的概括方法)。
(1)首先回忆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引导学生概括本课的六要素:时间:作者八岁时的一个夏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怕它,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脚下做起,就能个个击破、战胜它的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故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2、训练学生能准确地复述课文的能力;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4、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人生哲理并能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2、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课文中作者所阐述的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并能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
2、学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面对大的困难是要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教学重难点1、复述故事情节。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课前准备朗诵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回忆往事,激趣导入记得我们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童年趣事》,同学们写得妙趣横生,再现了童年的欢乐那我们再想一想,除了趣事,有没有冒险的经历还留在我们脑海中呢?回忆一下,一分钟后将你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学生回答时可追问父母当时的表现)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情况又会是怎样的?美国作家莫顿;亨特与我们分享了一次童年的冒险经历,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2、学习字词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训诫(jiè) 耸立(sǒng) 迂回(yū) 凝视(níng)啜泣(chuò) 纳罕(nà) 瘦骨嶙峋(lín xún)心惊肉跳(jīng)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翼(yì)②字词训练。
3、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15走一步,再走一步名师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
15*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1.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准确复述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侣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闲难的决心与勇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复述故事情节。
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难点:领悟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小说,记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悬崖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走下悬崖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克服恐惧、坚定信心,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从脚下做起,就能个个击破、战胜困难。
文章通过一个故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深沉而令人信服。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故事导入(本文前传)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來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 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 达荷兰的素文岛。
这个,不难做到。
接下来的航程中,他又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 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 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培养正确人生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生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
在困难面前,有的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
这样,世界也就有了弱者与强者之分。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身体瘦弱、胆小怯懦的孩子,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后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2.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1927~1983),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宇宙间》等,是文化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
莫顿•亨特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三、检查预习训诫(jiè) 耸立(sǒng) 迂回(yū) 凝视(níng)啜泣(chuò) 纳罕(nà) 瘦骨嶙峋(lín xún)心惊肉跳(jīng) 头晕目眩(xuàn))小心翼翼(yì)二、默读全文,整体感知,了解“写了什么”1、默读要求:注意速度、内容(记叙文的六要素)2、就故事情节要素组织学生抢答,以巩固识记。
3、整合要点:费城七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一群孩子攀爬悬崖,我在悬崖边上不去下不来,最后在爸爸的引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爬下了悬崖,并且得到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2018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5 走一步,再走一步 配套教案
15 走一步,再走一步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
2、掌握灌、峭、嘲、纳、翼、遥、攀等7 个字。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2、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教学难点:记叙文中如何以实寓虚,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我”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坚毅精神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语言揣摩法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1945 年1 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 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二、简介作者莫顿·亨特(Morton Hunt)(1927~1983),美国作家。
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等等。
精选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走一步,再走一步
15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导学目标】1.领悟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2.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导学重难点】1.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内容,获得教益。
【导学方法】1.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2.设疑研讨法。
通过有创意的设疑,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研讨,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朗读质量。
【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多媒体出示课题,同时板书课题、作者。
)相信每个同学都有登山的经历。
我想问一问,你登山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展示:疲惫、成就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家登山后的感受各有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也是关于他小时候登山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积累词语课前让大家做一下预习,下面我检查一下词语积累情况。
(多媒体出示词语,学生在笔记本注音,正音,齐读。
个别词语释义。
)三、泛读课文,梳理情节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提醒课前准备好课本、课堂笔记本、钢笔的学习用品)。
我想让大家尽量快速浏览课文,圈划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情节。
我给大家3-5分钟时间。
开始!(教师板书环节:泛读情节)请同学们合上书本:教师提问: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天)2、故事发生在哪座城市?(美国费城)3、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我、5个小伙伴(提到名字的:内德、杰里)、父亲】4、故事情节。
起因:厌倦了玩弹珠、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就去寻觅爬悬崖。
教师板书情节:冒险登崖后来:困在悬崖上,小伙伴们回家了-----成语:骑虎难下教师板书情节:骑崖难下后来呢?让学生试着概括教师板书情节:悬崖脱险四、精读细节1、这个故事过去了多长时间?(56年)我们来看这一段:(媒体出示第一段)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并思考:为什么这件事过去了56年,“我”依然记忆犹新呢?甚至连那天的酷热还至今难忘?(难忘的冒险经历、这件事给予自己的教益终身受益)冒险经历中的什么感受让他终身难忘?(恐惧感)2、精读体会心理描写(多媒体出示:关键词——恐惧)细读“骑崖难下”这个情节研讨:文章哪些地方写出了“我”的恐惧?请同学们对细节处、关键词圈点勾画,做好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在今后的学中,我会继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课堂讨论的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维品质。
首先,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例如,在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精神”时,我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在面对困难时,他们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其次,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写作练习中运用修辞手法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进行一些针对修辞手法的专项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4.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5.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精神,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勇敢面对困难、逐步克服的精神,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主题,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学习利用细节品评人物。
教学重难点学习利用细节品评人物。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
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这节课我们有三个学习目标:第一步说一说第二步品一品第三步悟一悟二、初步学习多角度品读文章。
一篇文章角度很多,关键在于你的想象。
我刚才就说了一种,它就是一篇记叙文,它就是一篇故事。
那它到底是一篇什么文章呢?答案不止一个。
现在就请大家仔细的想一想,然后就把你的想法旁批在课本上。
学生批注,交流发言,师总结。
抒写“我”童年故事的记叙文——回忆性先叙事再述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叙事的部分写的波澜起伏的文章——曲折性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深刻性三、品一品——训练我们的品读能力、欣赏能力。
1、齐读朗读课文脱险部分。
2、读出特色(1)读出安慰的口吻: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
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
”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2)读出鼓励的语气:“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3)读出心理的变化:我做不到!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我做到了。
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成就的感觉。
3、品析这个部分的其他精彩之处。
总结归纳:精彩在于暮色苍茫的场景中表现人物。
精彩在心理感受的描写贯穿“始终”。
精彩在语言描写成功地表现了父亲的形象。
精彩在每一处的细节描写都非常生动。
精彩在仅仅只用一笔就表现了杰利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走一步,再走一步
1.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适当。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重点)
3.培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重点)
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难点)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英格兰的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敌军——德国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会被敌军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但是,第二天,他依然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是这样告诫自己的: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飞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飞行的一路上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奖励时。
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上尉飞行员,也是一位著名作家莫顿•亨特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看看他小时候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而让他成为“孤胆英雄”的。
二、学习指导(一)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训诫.(jiè) 耸.(sǒng)立迂.回(yū) 嶙峋
..(lín xún)
凝.视(níng) 啜泣
..(chuò qì)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yì)翼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告诫、教导。
(训诫)
(2)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谨慎、严肃的样子。
(小心翼翼)
(3)形容人瘦削。
(嶙峋)
(4)惊奇、诧异。
(纳罕)
(5)使眼睛昏花。
(炫目)
(6)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啜泣)
3.文体知识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为特点,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融于一体,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本文是叙事散文。
4.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早年曾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也被收入我们的课本。
三、学习指导(二)
(一)整体感知
1.从“我”的角度:体弱、胆怯的“我”为什么要去爬悬崖?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我”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
【点拨】体弱胆怯的“我”去爬山是因为好朋友杰利呼唤“别做胆小鬼”刺激了“我”的自尊心、好胜心,于是冒险去爬悬崖。
“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看伙伴爬悬崖,几乎晕倒”等体现了“我”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
2.从父亲的角度: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点拨】(1)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我”通过“走一步再走一步”下山。
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
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会让他更加娇气,永远都软弱无能。
只有在磨炼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炼的只会是锈铁。
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2)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
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可能变得非常懦弱。
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来。
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
从此,世上多了一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
3.从杰利的角度: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点拨】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
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利帮“我”,而杰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
所以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想,这也说明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
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
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
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
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4.从四个孩子的角度:
【点拨】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这四个孩子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种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才对。
(二)语言品析
这篇文章语言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富有哲理。
请细细品味下面的语言。
1.“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其中“巨大”一词,是否用的重了?
【点拨】不重,对一个很胆小的孩子来说,确实不容易。
这是战胜自己恐惧心理后取得的成功,“巨大”恰好表达了“我”当时真实的心理感受。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中的“瘦骨嶙峋”有什么表达作用?
【点拨】再次表明“我”身体的病弱,与前文“八年来一直有病”照应,也为后文“我”战胜困难后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作铺垫。
3.朗读“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这三句话时重音应放在哪个字上?这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点拨】重音应该放在“能”上,第一句是鼓励的语气,第二句是半信半疑的语气,第三句是信心十足的语气。
(三)写法探究
本文为突出主题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点拨】本文写的是“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小心翼翼地走一步,再走一步,终于战胜了陡峭的山崖这件小事,但作者却从这件小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这个道理让作者受益终生。
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说明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四、板书设计
走一步,起因:别出花样去爬悬崖
再走一步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分解困难
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赢得胜利
五、拓展延伸
1.请从所学知识中找出几句关于困难与挫折的名言警句。
【交流】①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
②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④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2.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都是怎样克服的?请写一则300字左右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