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之思考题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霍俊国第一章名词解释1,文艺学:(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这个学科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俄文中翻译过来,实际上应为文学学,但文学学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人们普遍接受文艺学这个概念;(3)国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近年来,童庆丙等以为以上三个分支学科尚不能构成关于文艺学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文艺学有五个分支学科的观点,加入了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两个分支学科。
他们对文艺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作了一个图解:一般↑共时←—————————————→历时↓特殊2,文学活动文学是文学理论的核心研究对象。
而“文学”是多维的,多维的文学并不是仅仅指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文学活动。
美国著名的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这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刘若愚后来发展了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
但当代学者将四要素发展为六要素,即文学活动还应包括传播媒介和批评家两种要素。
文学活动反映了一种文学研究的发展观念,即文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单个元素逐渐向整体深化,也就是从对世界、作家、作品和欣赏者的单个研究到研究由这四要素构成的创作活动系统。
这是一种发展的文学观念。
3,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一词,顾名思义,是关于文学的理论,是对于文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各种阐释。
从学科归属上来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通过横向审视,探讨研究文学的普遍或一般规律,对文艺学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但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以文艺学其它学科的研究为基础;从研究对象上看,文学理论主要研究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等。
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上)
文学理论的性质:具有实践性、人文性和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文学理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吸纳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文学研究方法,有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心理学
的方法、语言学的方法、价值学的方法、信息论的方法、文化学的方法。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一切文学现象,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
客观规律,具有
。(实践性、人文性、科学性)
4.文艺学包括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它们是 ,
,
。(文
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二、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它与文学发展史、文
学批评一起共同构成文艺学(或称文艺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
文学理论的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
4、“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 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各种社会关系在有 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 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 关系,因此也对人的本质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文学理论教程思考与练习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填空1、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是 ________________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3、文学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5、孟子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 ”说,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社会学。
二、名词解释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艺心理学三、简答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填空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 O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类型。
3、文学的党性原则是由_______________ 提出的。
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在 __________________ 中提出的。
5、提出艺术“只是真正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_ o二、名词解释1>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简答1、试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2、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怎样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一、填空1>提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 O2、《尚书》中提出的______________ 命题被朱自清先生称为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
3、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o5、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 o二、名词解释1>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2、文学本体论3、文学起源的劳动说4、文学艺术起源的巫术仪式说三、简答1>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2、简述马克思所说的人脑掌握世界的几种不同方式。
《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标准标准答案
(0023)《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一、选择题1艾布拉姆斯提出地“文学四要素”出自 BA 《理想国》B 《镜与灯》C 《诗学》D 《摹仿论》2 “诗言志”说出自: DA 《文心雕龙》B 《毛诗序》C 《文赋》D 《尚书·尧典》3 “观物取象”说出自: CA 《诗经》B 《论语》C 《易经》D 《孟子》4 《金枝》地作者是: AA 弗雷泽B 哈丽逊C 普列汉诺夫D 弗莱5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地是: DA 德谟克利特B 斯宾塞C 谷鲁斯D 康德6 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范畴地是: AA 歌德B 席勒C 马克思D 谢林7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地时间是: BA 1951年B 1956年C 1966年D 1978年8、马克思在以下哪本著作中称文学创造为“艺术生产”: CA 《德意志意识形态》B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C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D 《共产党宣言》9 文学地本质是它地人际交往性质,尤其不能脱离读者地创造性,这种观点地主要代表是:BA 英美新批评B 接受美学C 俄国形式主义D 后现代主义10 《诗学》地作者是: AA 亚理士多德B 贺拉斯C 钟嵘D 陆机11 “诗是强烈感情地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地情感”,这句话出自: BA 叶芝B 华兹华斯C 艾略特D 斯达尔夫人12、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DA 表现情感B 认识情感C 投射情感D 传达情感13 “童心说”地提出者是: BA 庄子B 李贽C “公安三袁”D 司空图14 “陌生化”和“文学性”这两个概念地提出者是: BA 新批评理论家B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C 结构主义者D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15 “艺术家不应该在他地作品里露面,就象上帝不应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这句话出自:DA 巴尔扎克B 雨果C 但丁D 福楼拜1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符合 BA 历史真实B 艺术真实C 细节真实D 科学真实17 中国意境论地集大成者是: DA 刘勰B 皎然C 王昌龄D 王国维18 “在我看来,现实主义地意思是,除细节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地典型人物.”这句话出自恩格斯地: AA 《致玛·哈克奈斯》B 《致敏·考茨基》C 《致斐迪南·拉萨尔》D 《致保尔·恩斯特》19 “叙述内容”主要包括: BA 事件、情节、情景B 故事、结构、行动C 故事、人物、事件D 结构、行动、人物20 我们一般将叙事作品中地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地重复关系称为 BA 时距B 频率C 视角D 标记21、我们一般将叙事作品中地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地形成地关系称为 BA 时距B 时序C 视角D 标记22 叙事地构成主要包括: AA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B 叙述内容、叙述时间、叙述动作C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视角D 叙述事件、叙述话语、叙述动作23 故事地主要构成是 AA 事件、人物、情节、场景B 时间、地点、人物、情节C 视角、动作、话语、人物D 时序、频率、节奏、动作2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主要采用地抒情修辞方式是 CA 歧义B 夸张C 比喻D 象征25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出自 AA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B 钟嵘《诗品》C 王国维《人间词话》D 刘熙载《艺概》26 “宛转娥眉马前死”中地“娥眉”主要用地抒情修辞方式是: CA 比喻B 夸张C 借代D 象征27 “风格即人”观点地提出者: DA 钱钟书B 扬雄C 但丁D 布封28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风格分为: AA 典雅、远奥、精约、显附、壮丽、新奇、轻靡B 夸张、简约、雄奇、含蓄、浑厚、新奇、轻靡C 典雅、凝练、精约、含蓄、壮丽、新奇、轻靡D 典雅、远奥、宏大、显附、壮丽、瑰丽、轻靡29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阐述了风格地 CA 社会性B 民族性C 时代性D 地域性30 关于文学消费地性质,下列说法错误地是: BA文学消费既遵循商品消费地一般规律,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B 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性质,与一般商品消费在本质上没有区别;C 文学消费既是有形地实物形式地损耗,又是无形地精神文化地享受;D 文学消费既是产品地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地再生产与再创造;31“召唤结构”这一概念地提出者是: AA 伊瑟尔B 姚斯C 英伽登D 海德格尔32 将文学文本分为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示化面貌、再现地客体等层面地理论家是 CA 黑格尔B 但丁C 英加登D 艾布拉姆斯33“期待视野”这个概念地提出者是 DA 伊瑟尔B 皮亚杰C 韦勒克D 姚斯34 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本文地“对话”之中,作品地意义与作者个人地体验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本文地“对话”中生成地,这个看法出自: AA 伽达默尔B 伊瑟尔C 姚斯D 海德格尔35“知人论世”说出自: CA 《论语》B 《庄子》C 《孟子》D 《老子》36 社会历史批评地奠基人是: AA 维科B 丹纳C 狄德罗D 斯达尔夫人37 丹纳认为影响文学创作和发展地“三因素”是: AA 种族、环境、时代B种族、历史、地理C 遗传、环境、历史D 地理、传统、基因38 对于文学创作地规律,有地学者认为文学创作是由个人或集体地深层心理,即无意识内容决定地,这种说法地代表人物是: CA 弗洛姆与马尔库塞B 康德与谢林C 弗洛依德与荣格D 达·芬奇与莎士比亚39 “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地一定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地一般发展成比例地”.这个著名地论断出自马克思地: AA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B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神圣家族》40 西方“移情”论地代表是 CA 黑格尔B 康德C 立普斯D 杜夫海纳41 叙事性文学地高级形象形态是 CA 意象B 意境C 典型D 象征意象42、对现代西方叙事学影响最大地理论流派是 AA 结构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女权主义D 解构主义43、认为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地理论家是 BA 华兹华斯B 克罗齐C 科林伍德D 托尔斯泰44 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地叙述是 DA 省略B 减缓C 场景D 概括45、对艺术起源于巫术地说法影响较大地著作是 BA 亚里斯多德《诗学》B 弗雷泽《金枝》C 柏拉图《理想国》D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地信》46、生活在鲁迅所说地“文学地自觉时代”地作家是 CA 屈原B 杜甫C 曹植D 李贽47、“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段文字出自: BA 《周易·系辞》B 《周易略例·明象》C 《庄子·外物》D 《庄子·天道》48、在恩格斯看来,批评文学地“最高标准”是: DA 政治地标准与艺术地标准B 真、善、美地标准C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地标准D 历史地观点与美学地观点49 《民间故事地形态学》地作者是 AA 普洛普B 托多罗夫C 列维-斯特劳斯D 格雷马斯50 《结构人类学》地作者是 CA 普洛普B 托多罗夫C 列维-斯特劳斯D 格雷马斯51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玛卓夫兄弟》:“我仅请求读者不要匆忙嘲笑我地年轻主人公地纯洁心肠.我并不是由于他年轻、他在学业上取得地小小地进步,或什么类似地原因,而要来为他辩护,或证明他天真地信仰是正当地.相反,我必须申明,我真正尊重地是他地心灵地品质.”这段文字中地“读者”是 BA 真实读者B 叙述接受者C 隐含读者D 隐含地叙述者52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句名言出自: CA 弗洛伊德B 弗莱C 荣格D 弗雷泽53、巴尔扎克说文学是“庄严地谎话”,这句话地意思是: BA 文学是说谎,无真实性可言.B 文学在假定中透露真实性.C 由于文学不是对生活本身地记录,是一种虚构地,因此作为“谎话”,它无法传达生活地真实性.D 之所以说是“庄严地谎话”,是因为作家说谎话地态度是真诚地,作家在一本正经地说假话,无真实性可言.54 “诗人地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地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地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判断可能发生地事”这段论述出自: BA 柏拉图《理想国》B 亚理士多德《诗学》C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D 卡西尔《人论》55 “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地形式之创造”,此语地作者是: AA 苏珊·朗格B 弗莱C 荣格D 弗雷泽56 不属于艺术灵感地特征是: CA.突发性B. 迷狂性C.对象性D. 创造性57 艺术具有“净化”人地灵魂地价值,这种观点最早见于: AA 亚理士多德《政治学》B 亚理士多德《诗学》C 柏拉图《理想国》D 柏拉图《会饮》58 对于艺术本质论中地摹仿说,下面地说法正确地是: AA.柏拉图提出了“理式摹仿”说;B.康德最早提出“艺术摹仿自然”地论点;C.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不仅对物象外表进行逼真摹仿,还应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D.马克思认为艺术摹仿绝对精神.59 关于文学地界定,以下论断错误地是 AA 从社会结构地角度来看,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B 从作家地角度来看,文学是作家对生活地评价和情感地流露;C 从读者地角度来看,文学是读者进行再创造地艺术空间;D 从作品地角度来看,文学是语言艺术;60 关于文学意境,以下描述错误地是 AA 清代王夫之说:“文学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地形象特征;B 王国维是意境理论地集大成者;C 在意境地结构处理上要注意“虚实相生”,对此,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提出:“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E 关于意境地审美魅力,刘勰提出了“境生于象外”说,钟嵘提出了“滋味说”,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观点.61 “……于是他就把他地伤心事详详细细地讲给我听了.——三年前一个冬天地晚上,站长正在新登记簿上面划线,他地女儿在壁板后面给自己缝衣服,一辆三驾马车到了……”.从叙事学地角度看,以下说法错误地是 DA 在整体上叙述视角是第一人称叙述B 采用了间接引语方式C 存在从第一人称向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地转换D 在整体上叙述视角是第三人称叙述62 关于叙述视角,下面说法正确地是: BA 叙述视角又称叙述动作,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地特定角度.B 在叙述视角中加入人称地交替变换,往往可以增加叙述地自由度,使叙述更加生动.C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由于视点可以自由游移,叙述者仿佛无所不知,故又称为无焦点叙述,有时又称内在式焦点叙述.D 传统地叙事作品中最常见地视角是第一人称.63 恩格斯以下著作中提到“历史地观点与美学地观点”地是 AA 《诗歌和散文中地德国社会主义》B 《致敏·考茨基》C 《致玛·哈克奈斯》D 《致保尔·恩斯特》64 持客观说,强调文学地本质在于文学作品地内在语言结构关系地理论流派不包括: CA俄国形式主义 B 英美新批评C 接受美学D 结构主义65 关于艺术真实,以下错误地说法是: AA艺术地真实是因为艺术直接展现了社会生活本身.B 毕加索认为“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地假想”,因此,艺术是一种假定地真实.C 杜甫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符合客观地真理,但符合作家地情感愿望,所以具有很强地真实性.D 艺术作品“不是向我们提出有关世界地一种真理,而是为我们打开作为真理源泉地世界”.从艺术地角度看,世界对于我们来说首先不是一个知识地对象,而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意义玩赏地对象.66 以下作者与著述搭配正确地是 DA 叶燮《艺概》B 贺拉斯《诗学》C 鲁迅《论小说与群治地关系》D 钱钟书《谈艺录》67 关于文学语言,以下描述错误地是 BA 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最直接和最基本地存在方式;B 文学语言组织主要包括言、象、意三个层面;C 文学语言地审美特征主要有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等;D 文学语言组织是一个封闭地整体,这是由其“有机性”特征所决定地;68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认为,“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据此,我们可以说“情节”与“故事”是有着较大区别地两个概念,以下说法错误地是CA故事主要是一种按照时间关系组织起来地一组事件;B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地一系列事件;C只有故事,没有较强地情节处理,这样地叙事作品是失败地作品;D 情节组织方式比故事组织方式更能见出叙述人地意图.69 以下关于文学风格地描述,正确地是 CA 没有个性就没有风格,作家地日常个性是风格呈现地外在标志.B 布封“风格即人”地意思是说,风格与人品是统一地,即中国人常说地“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C 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后表现出来地总体特色;D 风格是独特地言语形式.70 关于抒情问题,以下阐述错误地是: CA. 认为抒情即表现情感,持这种观点地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和科林伍德.B. 认为抒情就是传达情感,持这一观点地代表人物是托尔斯泰.C.“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言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情本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刘勰地这些论述清晰地表明了情感抒发与媒介地关系,符合情感表现论所描述地状况.D. 艺术中传达出来地情感之所以能引起人地共鸣,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地公共地普遍地情感.苏珊·朗格认为,艺术作为情感地形式,它所表达地正是人类地普遍地情感.71 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地是: CA 司空图《诗品》B 陆机《文赋》C 王国维《人间词话》D 樊志厚《人间词乙稿》72 受希尔特地启发,把“特征性原则”作为艺术创作地重要原理加以提倡地是: AA 黑格尔B 康德C 席勒D 马克思二、名词解释1、文本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地单个文学作品本身.(P177)2、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地科学统称为文艺学.(3)3、游戏发生说认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一种非功利性地纯粹审美地生命活动,艺术起源于人类为摆脱物质和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地游戏本能.代表人物有康德、席勒、斯宾塞等.(42)4、灵感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地思维方式之一,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地心理现象,其外在形态是对问题突如其来地顿悟.具有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难以捕捉等特征.(125)5、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文学创作地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造地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地东西地认识与感悟.(141)6、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它以强烈地主观态度、热烈奔放地情感力量、无拘无束地幻想精神、奇特神秘地艺术色彩,将理想型文学发展到极至.(165-166)7、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19世纪初,强调按照生活地本来面目进行创作,倡导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再现生活地真实.(166)8、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强调艺术是一种心灵状态,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暗示性、象征性.(167)9、诗、小说、剧本、散文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地文学体裁.(170)其他参(171)(172)(174).10、文学形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地具体可感地动人地生活图景.(180)11、“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指那种情感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地意境;“无我之境”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地意境画面;(199)12、审美意象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地,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地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地表意之象.(204)13、叙事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207)14、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地一系列事件.(212)15、时序文本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形成地关系.(218)16、叙述频率指文本话语与故事内容地重复关系.(219)17、视角作品中对故事进行观察和讲述地角度.(220)18、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即作品中讲故事地人,声音指叙述者讲故事时地口气和态度.(222)19、比喻与象征比喻:借他物(喻体)来表现某物(喻本)地修辞方式.(注意比喻地几种类型)象征:以具体事物(形象)来间接表现思想情感地修辞方式.(240)20、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地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地一个既成心理图式.见(289)21、“隐含地读者”相对现实读者而言,指本文自身设定地能够把本文提供地可能性加以具体化地预想读者.(294)22、净化指在文学阅读中,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达到地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地状态.(304)23、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地理性分析、评价与判断.(309,或参考视频讲授)24、伦理批评又称道德批评,以一定地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地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313)25、审美批评着眼作品地美地结构和价值地一种批评方式,具体见(316)26、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地关系,认为文学地价值主要在于它地社会认识功能和历史意义,因此,它要求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放到作品产生地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地生活经历中来考察.(314,或参考视频讲授)27、心理批评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来对作家地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地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317)28、美学地观点与历史地观点美学地观点,主要是从美地创造规律出发,对文学作品作出整体评价.艺术创造地过程是作家审美理想审美愿望实现地过程,也是对生活提炼艺术化地过程,所以批评必须按照艺术审美地规律来衡量作品,从美学地角度探讨其创作中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作家情感地关系,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结合程度,作品给人地审美享受以及读者地审美心理等等.注重艺术审美特征,把审美价值作为衡量作品价值地一个标准.历史地观点,即是从作者生活和创作地整个时代,从历时和共时地交错中来考察他地作品,揭示其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地本质规律,从而探讨作品地价值大小.(322,或参考视频讲授)29、印象式批评这种批评方式主要记录批评者鉴赏作品过程中地感觉印象和体验,不作过多地分析,往往是有判无证.(参考视频讲授)30、新批评新批评盛行于本世纪二十至五十年代地英美批评界.狭义地形式主义批评即指英美新批评(简称“新批评”),又称本体批评、文字批评、美学批评、纯批评等.称其“新”,主要是它区别于19世纪流行地学院派传统批评,称其为“形式主义”,是因为它只注意作品地形式,称其为“本体批评”,是因为它把文学作品看成是独立自主地,不须借助外力以存在地本体;称它“文字批评”是因为它认为批评地任务就是对作品地文字进行分析;称它为“美学批评”,是由于它专注于作品自身地美学结构,称它为“纯批评”是因为它抛弃了政治、经济、社会学、作家传统地外围因素地影响.(参考视频讲授)31、话语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地具体行为或活动,即一定地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地沟通活动.(59)32、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地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地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地审美想象空间.(194)33 文学典型文学话语中显示出特征地富于魅力地性格.(185)34、文学风格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地相对稳定地整体话语特色.(249)三、简答题:1、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地基本特征现实型文学地基本特征:(1)再现性;(2)逼真性,适当阐述,略(159-160)理想型文学地基本特征:(1)表现性;(2)虚幻性,适当阐述,略(161-162)象征型文学地基本特征:(1)暗示性;(2)朦胧性,适当阐述,略(162-164)2、现代主义文学地基本特征答案要点:(1)反对模仿、再现现实,强调非理性地现实、心理化地现实、梦幻地现实、超现实;(2)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表现手段,突出虚幻性和假定性(169)3、文学意蕴地三个层次答案要点:(1)历史内容层;(2)哲学意味层;(3)审美意蕴层.具体参(183-184)4、文学叙事地基本构成答案要点:(1)叙述内容;(2)叙述话语;(3)叙述动作.具体参(209-210)5、文学风格地主要特征答案要点:(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具体参(254-256)6、如何理解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之间地区别答案要点:(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纯属一种精神文化活动;(2)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行为地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地精神行为;(3)二者地主客观条件不同;(4)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地多视角地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具体参(280-282)7、审美批评地基本特点答案要点:(1)情感性评价;(2)超功利性质;(3)直觉批评.具体参(316-317)8、文学批评地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答案要点:(1)思想标准:(1)高度地真实性,(2)进步地倾向性,(3)健康地情感性;(2)艺术标准:(1)形式地完美程度,(2)艺术形象地评价,(3)意蕴批评.具体参(324-325)9、文学理论地基本性质(1)作为科学地文学理论(2)作为思想史地文学理论(3)作为意识形态话语地文学理论(4)文学理论作为一种方法(参考视频讲授)10、如何理解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地互动关系(1)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2)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学生产具体阐述略,参(273-274)11、文学批评地主要内容文学批评地基本内容:阐释、评价与创造(参考视频讲授)12、中国古典批评地主要模式印象式批评,这是感想式地鉴赏式地批评,或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或以诗论诗、用形象比喻表达感受;诠释式批评,这是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地批评方法;评点式批评,指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地批评方式.(参考视频讲授)13、文学风格地主要特征;要点: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254-255)14、叙述视角地主要类型;(1)第三人称视角;(2)第二人称视角;(3)叙述视角和人称地变换.(220-221)15、简述文学消费地二重性;(1)它既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又是商品消费;(2)既是有形地实物形式地损耗,又是无形地精神文化地享受;(3)既是产品地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地再创造与再生产;(4)既遵循商品消费地一般规律,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总之,文学消费既有商品消费地属性,但又不同于一般地商品消费,它是一种特殊地文化审美产品地消费,是既享用又创造地一种精神活动.(P275-277)16、简述艺术构思地主要方式;艺术构思方式主要有:(1)艺术综合(2)突出与简化(2)变形与陌生化.具体解释略,(P128-130)17、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地基本关系;首先,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地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地关系.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地存在而存在;其次,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互动性关系.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地基础,而且还逼迫人物地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地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对环境具有反作用.(参考教材第190-192页)四、论述题:1、文学地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要点:(1)文学既是无功利地,也是有功利地;(2)文学既是形象地,也是理性地;(3)文学既是情感地,也是认识地;总之: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双重性质.(65-71)2、艺术真实地基本特征(一)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地认识和感悟. (1)艺术真实是内蕴地真实;(2)艺术真实是假定地真实;(二)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地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艺性.(1)艺术真实是主观地真实;。
《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绪论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基本概念]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文艺学、文学理论[思考题]1、文艺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处于何种位置?2、谈谈你对文学理论教材的建构原则及本书体例的看法。
3、什么是文学理论的双重意义和三种功能?第一章文学本质特征[基本概念]文学、文学形象、艺术媒介、语言艺术[思考题]1、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理解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性?3、为什么说“文学是心学”?4、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为什么不同于人文科学?5、如何正确理解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6、为什么说艺术媒介的不同是艺术分类的重要原则?7、如何才能阐明语言艺术的特征?8、汉字对汉语文学的影响何在?第二章文学作品结构[基本概念]文学作品内容、文学作品形式、文学作品层次、文学语境、文学语体、陌生化、文学典型、文学意境、文学象征、文学意蕴、文学主题[思考题]1、文学作品的“二分法”与“层次论”有什么区别?2、中西作品层次论异同何在?3、文学语言的审美要素包括哪些方面?4、文学语言的组织要素包含哪些要素?5、文学语言区别于科学语言的审美特征何在?6、以一部经典小说为例,说说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
7、以一首唐诗或宋词为例,说说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8、以一部(篇)经典作品为例,说说文学象征的基本特征。
9、文学意蕴和文学主题有何关系?10、把文学主题区分为三种形态有何意义?第三章文学作品类别[基本概念]文学体裁、叙事文学、叙述者、隐含作者、抒情文学、客观对应、戏剧文学、戏剧情境、戏剧冲突、戏剧结构、影视文学、蒙太奇、影视结构[思考题]1、文学体裁的研究有什么意义?2、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是一种什么关系?3、心理性人物观和功能性人物观各有什么特点?4、传统情节观和叙事学情节观各有什么特点?5、以一部小说为例说说叙事话语的基本特征。
6、艺术情感和日常情感有何区别?7、抒情文学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8、以中西诗歌为例,略述中西抒情文学的表现手法。
文学理论思考题
文学理论思考题1、文学语言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语言?2、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在当前图像化时代,文学形象的间接性面临什么样的挑战?3、题材能够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吗?不同题材的价值是否相同?4、情节在叙事作品中能够取消吗?如何看待非情节性小说?5、结构的意义就在形式,此说正确吗?为什么?6、风格即人的说法对不对?是否存在两者相违的情形?7、技巧主要是一个形式方面的,如何理解萨特说的作家运用什么技巧跟他的哲学观有关?8、文学技巧创新的语义依据是什么?9、现代叙事技巧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是什么?10、隐喻的心理机制是什么?11、象征和隐喻的异同辨析。
12、幽默除了能够为作品带来喜剧元素,还具有什么人性的价值?13、新批评理论认为一切文学语言都是悖论语言,此说是否合理?14、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能否使文学叙事真正还原了心理的现实?15、艺术形态划分的认识价值是什么?16、黑格尔的艺术形态划分的哲学依据辨析。
17、尼采的日神艺术和酒神艺术之分是否对全球艺术具有普遍意义?18、诗歌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是什么保证了一首诗是好诗?19、散文能够虚构吗?如果能虚构,它的限度在哪里?如果不能虚构,它的文学性体现在什么地方?20、小说创作无技巧才是最高的技巧,此话应怎样理解?21、为何说冲突是戏剧的灵魂?22、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区别在哪里?两者是同一种艺术吗?23、有人说网络文学将是传统文学的终结者,如何看待此观点?24、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25、作家的创作谈能够说明创作过程的真相吗?26、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到底是意识还是无意识(灵感)起着根本的作用?27、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意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8、艺术家的观察生活与一般人的观察有无不同?29、作家写作的动机必须都是合乎艺术需要的吗?30、在整个构思过程中,作家的想象活动都是一样的吗?如果不同,那么不同在哪里?31、创作传达仅仅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吗?32、人类有着哪些文学艺术的创作传统?这些创作传统有无价值上的高低之分?33、在历史和现实中我国文学创作有无某种创作传统的主潮?是否应有主潮?34、应该如何理解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35、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吗?36、艺术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一种现象还是一条基本规律?37、为何要研究艺术的起源?艺术只有一种源头吗?38、如何理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文学有边界吗?39、科学对文学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电脑能够代替人脑进行文学创作吗?40、大众文化在今天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41、何谓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欣赏?42、我们进行文学欣赏时除了感性的感悟还需不需要理性的参与?43、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文学欣赏能力?44、为什么只有一流作品才能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形成健全的欣赏趣味?45、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关系是什么?缺乏欣赏能力能够进行文学批评吗?46、批评方法对文学批评的价值和作用是什么?47、关于批评标准的二律背反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8、应该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49、各个时期和各国人们对文学的观念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50、为什么说人类对文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因而永远也不会有终极的文学观念?51、能否认为现代的文学观念总是比古代的文学观念更进步、更正确、更有价值?为什么?52、我们今天应该如何面对各种文学观念并存的理论局面?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与其他文学观念的关系?。
《文学概论》复习思考题.doc
《文学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概念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活动二、思考题1、文学科归属、对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那些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3、文学理论的主要分支学科有哪些?目前学界对文艺学学科分支的认识有哪些不同?第一章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一、名词、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特色当代性文学四要素说文学本体论文学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话语话语蕴藉二、思考题1、试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整体观是怎样的?3、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4、如何在新时期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5、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6、文学概念有哪几种含义?如何理解这些不同含义的文学概念?7、如何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8、如何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9、文学的双重性质应该如何理解?10、为什么说文学一种活动?11、什么是文学话语?文学话语的构成要素是哪些?12、文学的社会作用主要有哪些?13、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主要特征?第二章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一、名词、概念文艺起源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世界文学文学发展规律二、思考题1、文艺起源的主要说法有哪些?你认为它们各自的合理和不足之处是什么2、为什么说劳动说比其他原始文艺起源学说有更多的合理成分?3、文艺的原始发生与人类原始思维有哪些密切联系?4、为什么继承与革新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5、文学发展的动因有哪些?6、世界文学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民族文学的消亡?如何理解文学的民族化与世界化的关系?第三章文学创作的心理能力与创作过程一、名词、概念审美知觉力审美想象力艺术情感审美体验创作动机审美意象素材艺术构思艺术表达二、思考题1、审美知觉力的特征是什么?2、审美想象力的特征有哪些?3、艺术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与何不同?4、审美体验与生活经验有哪些差别?为什么只有生活经验并一定成为作家?5、中国古代文论中“无理而妙”的含义是什么?6、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特点?7、从审美意象的角度看,一般可以将创作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在意象形成,I •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第四章文学的创作方法一、名词、概念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二、思考题1、作家创作方法的选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为什么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会受到人们的批评?4、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是什么?它可以分为哪些种类?这种分类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5、现代主义的产生根源以及主要特征是什么?6、现代主义主要流派简介。
文学概论思考题 参考答案.doc
文学概论思考题、名词解释1、表现说:文艺归结为作家心灵或本能的表现,主张创作从主观自我出发。
忽视客观社会生活,不全面2、4、说:侧重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社会生活环境的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的具有虚构性的文学体裁3、陌生彳匕:诗人作者或人物似乎都从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板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4、艺术直说: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意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5、文学象征:以表达观念或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表现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6、文学经典: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并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受考验而获得公认地位的伟大文本7、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8、意境: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9、悲居!| :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10、艺术想象: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11、创作动因: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内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
12、文学典型:作品中呈现的、显示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13、感兴批评方法: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批评方法,侧重挖掘和鉴赏作家在作品中得艺术直觉和审美体验。
14、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15、叙事学:关注叙事作品的结构方法的研究叙事艺术理论和批评方简答题简述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艺术综合,是作家对各种材料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完整艺术形象的过程。
艺术简化,是作家对材料进行简略化处理的过程艺术变形,是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不同的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2、简述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作用。
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
文学理论思考题(1--9章)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答题要点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品格。
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以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
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
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
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这就是说,文学理论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形态(如图所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内容提要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概而言之,以下五个基本观念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1)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性是“自由自觉”。
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与展示。
(2)文学反映论。
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运用于文学活动中,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并非刻板的反映。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基本概念文艺学:以文学为研究对象,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品格。
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有赖于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
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
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
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这就是说,文学理论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形态。
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上)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真实地再 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文学理论的性质:具有实践性、人文性和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文学理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吸纳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文学研究方法,有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心理学
的方法、语言学的方法、价值学的方法、信息论的方法、文化学的方法。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一切文学现象,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
。(生产关系)
3.“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
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上层建筑)
4.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在精神上掌握世界的方式至少有四种,即
、
、
和
。(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的)
5.
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
6.“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的总和。”
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以美学的(审美的)和历史的批评作 为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美学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作品当作艺术品,一种艺术家所创造 的美,按照文学本身的规律来加以认识和评价。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要要求把文学看作一 种社会现象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放到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考察,而不能脱离具 体的历史环境,孤立地就作品而论作品。作为文学批评原则,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缺一不可。
3.学习文学理论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一,马克思主义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把文学放到人类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历史进程中去 把握,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特殊的意识形态, 从根本上揭示了文学的本质。 第二,马克思主义为分析和考察文学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即用全面的观点、发展 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把文学活动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文 化语境中具体分析。 第三,马克思主义从人类改造自然和求得自身全面解放的社会实践中来认识文学的价值
文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文学是语言艺术1、文学的主体性文学的主体性:主体自身的各种条件,尤其是他的人生经验和他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与理解,必然会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对生活的把握,由此形成的文学的这种社会意识的一个特点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主体性。
文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1、文学源于生活;这种关系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所规定。
2、文学高于生活;这有两个涵义:其一是,文学对生活的反映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摹写的层面上,文学还需要寻找和揭示隐藏在生活现象背后的各种动因,对生活作出艺术概括。
所以,文学所表现的生活要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带有普遍性。
其二,文学不仅仅是生活的反映,而且也是作家人生感悟和理想追求的表现,后者实际上会对前一种活动发生深刻的影响。
(也就是说,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决定着他反映什么样的生活和怎样反映生活。
因此,无论作家自觉与否,他都会在反映生活的同时或鲜明或隐蔽地表现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并以此给读者以精神上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
)2、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按照文学对生活的特点来检验其意识属性的一中尺度它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测试,并以此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1、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反映测度强调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须源于生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或情感的逻辑,从而使人们能够通过虚构的文学世界加深对现实人生的感受和理解。
这是艺术真实的最基本的要求。
2、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表现测度所检验的是创作主体是否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状态。
3、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
心理测度所检验的是文学作品能否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
这是以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假定性”作为接受的基础和前提的。
但是,文学的虚构与想象除了要服从生活与情感的逻辑外,不需要注意各种体裁和语境对接受心理的规定。
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使其能够认同文学的虚构与想象,是艺术真实的又一规定。
文学理论教程思考题答案
第九章【基本概念】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7.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问题】1.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
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试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
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3.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答: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开拓,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然而,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倾向,同时又过分强调非理性、自我表现,散布着悲观、绝望、颓废的情绪和危机感。
文学概论思考题
名词解释:一、原型:原型,是人类长期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一种“原始意象”。
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现象,然后在不同时代通过无意识激活为艺术形象,这些原始意象及原型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这个载体。
二、延留:所谓延留,是闻讯接受进入高潮阶段之后的一种心里延留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三、内聚焦,外聚焦,零度聚焦①内聚焦:叙述者只能在某个人的感知范围内进行叙述,只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通常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
这种可表示为“叙述者=人物”②外聚焦:叙述者只介绍人物的表情,对话和外部动作,而不进入他们的内心。
叙述者所获得的信息必然少于人物,即"叙述者小于个人”。
③零度聚焦:以第三人称的叙事,没有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叙述者比作品中任何人知道的都要多,能不加限制地讲述,叙述者可以介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能把自己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议论纳入故事,也就是说叙述者所获得的信息超过文本中任何一个人物甚至所有人物总和,这种可以表示为“叙述者大于人物”。
四、叙述学:叙述学是指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理论,主要研讨作者与叙事人的关系,叙事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作品的人物特性,叙事视点,叙事方式和结构,作品叙事与外部世界的相关性,等等.其中,叙事视角与结构占有突出的地位,是当代叙事学理论关注的重点.五、象征:在诗歌语言中,象征往往表现为多个复杂意象构成的意象群落作为诗人重要情感暗示的符号。
隐喻:诗中某意象代表或是暗示了某种不可见的内在东西,即言外之意。
六、期待视野: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示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
七、召唤结构:是指文学的文本召唤读者在作者创造的第一文本预留下大量的等待着读者从阅读中发现的空白点,并加以填充,在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八、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①第一文本:作者创造中的文本;②第二文本:读者参与第一文本生出无数不同的接受和理解(九)俄底浦斯情结:俄底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用来命名男孩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妒嫉、仇恨的心理简答题:。
文学理论教程思考与练习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填空1、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5、孟子提出的“______________”说,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社会学。
二、名词解释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艺心理学三、简答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填空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类型。
3、文学的党性原则是由______________提出的。
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
5、提出艺术“只是真正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简答1、试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2、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怎样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一、填空1、提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题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第三章
基本概念: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
第四章
基本概念:
1.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从属于物质生产或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精神生产总是受到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并随之发展。
答: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的区别: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言语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比日常言语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6.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感情体验的心理特征,文学创造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总是以情观物,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去发现自身与对象的情感关系。一旦主体与客体发生某种诗意情感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热情。
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主体不以概念为中介而以形象为中介去连接客体。不扬弃客体的个别性。客体始终以具体形象向主体展现自身。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只是一个机缘,使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体验的契合;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直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形象与理性。文学直接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某种理性。这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的显现。
情感与认识。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则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这说明,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
思考问题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3.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
答: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
文学创造于宗教的本质区别: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力量。宗教是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通过对神的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的彼岸,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
2.文学创造与科学的本质区别: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的情绪,情感的形象形态,科学认识的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已被情感化、诗意化、及审美化了。
7.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的反映客体,即主动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
8.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
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者体验过后选择的;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都是由作为主体的作者完成的。
答: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动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现在通行的含义是 审美的语言作品。
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
思考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答:特点: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原因: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当它处于自在状态时,仍不能成为文学创造的真正的现实客体,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比任何别的体验更具主观性。经过体验的生活才成为主客观统一的具体生活材料。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的原因:文学创造属于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并且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作品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所以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答:因为文学创造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文学创造的主体特征很明确,对于文学创造来说,真正的材料是那些进入了作家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刺激和信息。因为只有这些刺激和信息可以直接参与艺术构思,并通过无意识地“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的进入未来的文学作品中。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思考问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答: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位置: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从作家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
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
答:不能说。因为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
理解: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的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也是一种观念活动,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即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
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有三种代表性观点:无功利与功利。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地指向某种权利。确切地说,无功利是直接的,功利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这一点正从目的的层面上显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