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暴露后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处置工作规范

合集下载

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处理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处理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处理原则
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

接触到病毒后,病毒
会侵入神经系统并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最终导致死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狂犬
病暴露的分类和处理原则。

一、狂犬病暴露分类
根据狂犬病暴露程度的不同,可将暴露分为三级。

1. 一级暴露:指轻微划伤、轻微碰伤或被舔抚(没有伤口)的情况,不会导致狂犬病感染的可能性。

3. 三级暴露:指深度咬伤、抓伤或磕碰,可能导致狂犬病传染的风险很高。

如曾被
无证狗咬伤、抓伤或磕碰的情况,切勿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

1. 一级暴露的处理原则:清洗伤口,涂抹消毒药膏(如碘伏、酒精等)。

2. 二级暴露的处理原则:清洗伤口,涂抹消毒药膏,接受疫苗接种。

接种原则为 0、
3、7、14 天,第 28 天随访。

3. 三级暴露的处理原则:清洗伤口(如有流血暴露者尽量用清水冲洗伤口),立即进行狂犬病抗体和抗毒素的注射。

接着进行进一步的预防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疫苗接种预防,再次受到狂犬病病毒暴露时,
预防措施与二级暴露的处理原则相同。

总之,狂犬病是一种高度危险的传染病,一旦暴露,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处理时,应该根据暴露程度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原则,该做的一定要及时做到位。

如果您不
确定暴露的程度,请尽快就医寻求专业意见和帮助,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狂犬病暴露分级和处置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级和处置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级和处置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级和处置原则是根据暴露者与患病动物的接触情况、狂犬病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等因素制定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狂犬病的暴露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高危、低危和没有危险。

1. 高危(类别Ⅰ)暴露:
暴露者面部、颈部和手部被动物的唾液或神经组织污染,如受骨折、抓伤、咬伤等。

处置原则:
-立即清洗伤口:用流动水和肥皂或碘酒清洁伤口至少15分钟。

-尽早注射疫苗:尽早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一般为0、3、7、14、28日共5次。

-使用免疫球蛋白: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早期注射效果更好。

-监测患者:监测暴露者的任何症状和体征,确保及时诊断和
治疗。

2. 低危(类别Ⅱ)暴露:
暴露者被动物轻轻地触摸,没有破损皮肤。

或者暴露者与病犬的周围环境有密切接触。

处置原则:
-观察动物:观察动物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清洁伤口: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患处,注意观察感染情况。

-接种疫苗:根据暴露风险的不同,酌情接种疫苗。

3. 没有危险(类别Ⅲ)暴露:
暴露者与动物没有直接接触,暴露可以排除狂犬病传播风险。

处置原则:
-观察动物:观察动物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注意自慰: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其他细菌、病毒的
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处置原则仅供参考,具体的处理方式应根据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和建议进行。

同时,任何暴露情况下,及时就医和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动物的情况都是非常重要的。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
表 l
31 首次 暴 露 后狂 犬 病 疫 苗 接 种 .
原 则上 是 越早
越好 。但对 已暴露 一段 时 间而一 直未接种 狂犬病疫 苗者 也可按接 种程 序接 种疫 苗 。一旦不 能排除伤人
动物 为可疑狂 犬病 ,孕 妇和 哺乳期 妇女也 应按规定
程序 注射狂犬 病疫 苗 。
接 种程 序 :一般 咬 伤者 于 0 ( 注射 当天 )3 7 、、、
1 、8天 各注 射狂 犬病 疫 苗 1 剂 量 ( 42 个 儿童 用量 相
同 ) 。
注射部位 : 臂三 角肌肌 内注射 。 幼儿可在 大 上 婴
腿 前外侧 肌 肉 内注 射 。禁止 臀部 注射 。
32 再 次 暴露 后 疫 苗 接 种 全 程 接 种 符合 效 价标 . 准的疫 苗后 1 内再 次 被动 物致 伤者 ,应 于 0和 3 年
【 文献 标 识 码 】 B 【 图分类号】 52 9 中 R 1. 9 【 文章 编 号 】1 8 - 8 6 0 0 - 2 6 4 3 8- 0 6 0
为规范 我 国医疗 卫生机 构对 狂犬病 暴露人 员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彻 底 冲洗 用 肥 皂 水 或 清水 彻 底 冲洗伤 口至 . 少1 5分钟 。
中国 农村 医学 杂 志 2 1 00年 1 月 第 8卷 第 6期 C iee ora o ua M dcn oe e 0 oV l o 1 hn s Junl f rl e i eN vmbr l o8 N . R i 2 … 6

政 策 法规 ・
狂 犬 病 暴 露后 处 置 工作 规 范 ( 行 ) 试
露, 接种 疫苗 的 同时要 在 伤 口周 围浸润 注 射动 物 源 性抗 血清或人 源免疫 球蛋 白。 41 过 敏试 验 注射 动 物 源性 抗 血 清 前必 须严 格 .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23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CATALOGUE目录•狂犬病暴露定义与分类•狂犬病暴露预防措施•狂犬病暴露处置原则•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流程•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01狂犬病暴露定义与分类•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皮肤或者粘膜破损处,导致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可能导致感染的情况。

狂犬病暴露定义狂犬病暴露根据暴露程度分为三级:一级暴露、二级暴露和三级暴露。

一级暴露是指与狂犬病宿主动物接触或被舔舐皮肤,但无咬伤或抓伤;二级暴露是指被咬伤或抓伤,但无出血;三级暴露是指被咬伤或抓伤,伴有出血。

狂犬病暴露分类1狂犬病暴露的危害23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狂犬病暴露的危害极大。

一旦发生狂犬病暴露,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能迅速扩散,导致发病甚至死亡。

狂犬病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和心理障碍,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严重影响。

02狂犬病暴露预防措施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以减少病毒的残留。

伤口处理彻底冲洗用手指挤压伤口周围,排出瘀血和分泌物。

挤压排毒使用2%至3%碘酒或75%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减少局部感染。

消毒处理接种程序一般采用五针法或四针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接种。

及时接种在暴露后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越早越好。

被动免疫对于严重的咬伤或部位,还需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增强免疫效果。

免疫接种高危人群对于经常接触动物或从事动物相关工作的人员,应提前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定期进行抗体检测。

禁忌人群对于疫苗成分过敏或患有某些严重疾病的人群,应避免接触动物或减少暴露机会。

特殊人群预防妥善保留对于暴露现场的物品和环境,应进行消毒处理,并妥善保留被咬伤的衣物和相关物品。

报告和记录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记录暴露和处置情况,以便后续追踪和管理。

暴露现场处理03狂犬病暴露处置原则评估伤口的部位、大小、深度、污染程度等信息。

了解受伤部位的神经分布和肌肉情况,判断病毒可能进入体内的途径。

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置规范

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置规范
中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推荐使用5针肌肉注射法
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
再次暴露
接种过程 中
完成免疫 接种
一年以内
一至三年 内
三年以上
完成接 种无需 加强
无需再 次免疫
0,3天各 接种一

0,3,7天 个接种 一剂
全程接 种
小结
狂犬病致死率极高 多项指南和规范要求
及时的伤口处理 正确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全程接种疫苗
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的部位
所有伤 口无论 大小均 应进行 浸润注 射
剩余 不足
头面部、上肢、胸部以上躯干 暴露部位同侧背部肌肉群
下肢、胸部以下躯干 暴露部位同侧大腿外侧肌群
黏膜暴露者 滴/涂在黏膜上
生理盐水稀释到足够体积
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的操作视频
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
首次暴露
经典5针肌肉注射法(Essen)
狂犬病介绍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文件
09版规范
16版指 南
WHO建 议
三份规范文件都明确的暴露分级
暴露类型 I级
II级 III级暴露
接触方式
暴露程 暴露后预防处置 度
接触或喂养动物
完整皮分 泌物或排泄物

无伤
接触方式可靠则不 需要处理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谢谢
轻度
处理伤口
无出血接种狂犬病疫苗
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 严重
处理伤口
破损的皮肤被舔舐 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唾液污染 暴露于蝙蝠
注射狂犬病被动免
出 疫制剂 血 注射狂犬病疫苗
暴露等级的辨识
II级暴露
III级暴露
II级暴露按照III级暴露处置的情况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局部浸润
在伤口周围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 白或狂犬病疫苗,以增强机体免疫 力。
预防接种
根据暴露程度和风险评估,进行狂 犬病疫苗接种,一般需要接种5针。
暴露后预防处置的时限要求
1
伤口处理应尽快进行,最好在受伤后立即进行 。
2
预防接种应在暴露后24小时内开始,并尽可能 早地进行。
3
对于严重暴露或高风险人群,被动免疫制剂的 应用也应尽早进行。
02
根据暴露程度和风险评估,给予狂犬病疫苗接种,以预防狂犬
病的发生。
被动免疫制剂应用
03
对于某些高风险暴露人群,可以考虑使用被动免疫制剂以增强
免疫效果。
暴露后预防处置的步骤
伤口清洗
使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对伤口进行 清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彻底清 除污物和细菌。
消毒处理
使用碘伏、酒精等消毒剂对伤口进 行消毒处理,以减少感染风险。
了解患者狂犬病暴露史、既往免疫接种史、 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
免疫接种情况
评估患者的伤口情况、免疫状态、其他疾病 等。
了解患者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判断免疫效 果。
风险评估的结果分析与处理
风险分析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分析患者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的风险。
处理措施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强免疫接种、使用免疫球蛋白等 。
果。
加强培训教育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教育,提高 预防处置技能和水平。
对未来狂犬病预防工作的展望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进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 。
开展科学研究
积极开展狂犬病预防控制科学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预防技术和 方法。
提高公众参与度

狂犬病暴露后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处置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后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处置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后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处置工作规范(试行)为规范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狂犬病暴露人员的处理工作,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一、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根据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以下三级,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置原则。

分级与宿主动物的接触方式暴露程度处置原则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接触或喂养动物2.完好的皮肤被舔无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轻度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I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2.破损皮肤被舔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严重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医疗卫生机构在判定暴露级别并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二、伤口处理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伤口处理。

(一)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二)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三)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

1.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2.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3.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它感染。

三、暴露后免疫(一)首次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

原则上是越早越好。

但对已暴露一段时间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可按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一旦不能排除伤人动物为可疑狂犬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按规定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暴露后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处置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后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处置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后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处置工作规范(试行)为规范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狂犬病暴露人员的处理工作,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一、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根据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以下三级,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置原则。

分级与宿主动物的接触方式暴露程度处置原则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接触或喂养动物2.完好的皮肤被舔无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轻度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I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2.破损皮肤被舔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严重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医疗卫生机构在判定暴露级别并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二、伤口处理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伤口处理。

(一)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二)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三)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

1.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2.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3.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它感染。

三、暴露后免疫(一)首次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

原则上是越早越好。

但对已暴露一段时间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可按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一旦不能排除伤人动物为可疑狂犬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按规定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
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传染病防治
【发文字号】卫办疾控发[2006]176号
【失效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宣布失效第三批委文件的决定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6.10.08
【实施日期】2006.10.08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6]1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疫情持续上升,疫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狂犬病暴露人员的处理工作,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部组织制定了《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现予印发。

请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做好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本规范得到有效落实,并将执行中存在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我部。

特此通知。

附件: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
二○○六年十月八日附件: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
为规范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狂犬病暴露人员的处理工作,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一、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
根据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以下三级,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置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处理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处理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处理原则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

在狂犬病暴露事件中,根据接触情况和伤口情况,将暴露程度分为三级,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级暴露:指皮肤或黏膜暴露于狂犬病病毒污染物质,如狂犬病病毒悬液或唾液,但未造成伤口或抓痕。

处理原则: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伤口或接触部位,随后使用酒精或碘伏消毒。

之后需加强观察,如出现狂犬病症状需立即就医。

二级暴露:指狂犬病病毒通过动物的牙齿、爪子等器官伤及皮肤表面,但未出现出血情况。

处理原则: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洁伤口,去除伤口周围的毛发和污物,随后使用酒精或碘伏消毒。

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加强观察。

三级暴露:指狂犬病病毒通过动物的牙齿、爪子等器官伤及皮肤表面,造成出血情况。

处理原则: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洁伤口,去除伤口周围的毛发和污物,随后使用酒精或碘伏消毒。

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并及时进行手术,清除伤口血块和污染物。

总之,在狂犬病暴露事件中,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和预防,是保障健康的关键。

- 1 -。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理。
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加强预防接种教育
公众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社区活动、学校讲座等,普及狂犬病预 防知识,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预防接种宣传
鼓励公众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疫苗,并强调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暴露后处理宣传
宣传暴露后应如何正确处理,如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前往医疗机构 就诊等。
不良反应类型
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乏力、 头痛等。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严 重者可对症治疗。
暴露后狂犬病发病与处理措施
发病原因
发病处理措施
狂犬病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 入体内,导致发病。
立即就医,隔离治疗,使用镇静剂、 解痉剂等减轻症状,同时进行免疫治 疗。
发病表现
03
预防接种与免疫程序
疫苗选择与接种程序
疫苗类型
狂犬病疫苗可分为动物源性和人 源性疫苗,其中人源性疫苗包括 VERO细胞、CHO细胞和MDCK
细胞等。
接种程序
暴露后预防接种应尽早开始,一般 是在发生暴露后的24小时内开始接 种,接种程序包括注射免疫球蛋白 和狂犬病疫苗。
接种剂量
根据暴露程度和疫苗类型,接种剂 量和接种次数有所不同,一般需要 注射3-5针,其中暴露程度较高的需 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舔舐、接触等其他暴露类型与风险评估
舔舐
被感染的动物的唾液舔舐人体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如眼睛、口腔、生殖器等部位,存在一 定的传播风险。
接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感染病毒的动物直接接触,如拥抱、亲吻等行为,虽然较为罕见,但仍有可能导致病毒 传播。
风险评估
对于舔舐和接触等其他类型的暴露,应根据接触的频率、持续时间、接触部位以及被暴露 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风险的暴露,应尽快就医并接受预防处置;对 于低风险的暴露,仍需及时就医并接受预防处置。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暴露分级与处置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暴露分级与处置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暴露分级与处置1. 暴露分级I 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接触或喂养动物;(2)完好的皮肤被舔;(3)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II 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用)。

III 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贯穿”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或皮下组织);(2)破损皮肤被舔舐(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3)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如被舔舐);(4)暴露于蝙蝠(当人与蝙蝠之间发生接触时应考虑进行暴露后预防,除非暴露者排除咬伤、抓伤或粘膜的暴露)。

注:a.暴露于啮齿类动物、家兔或野兔时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

b.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美国CDC 明确指出: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患狂犬病。

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不属于哺乳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c.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的咬伤属于III 级暴露。

(WHO 推荐:由于头、面、颈、手和外生殖器部位神经丰富,建议这些部位的暴露属于III 级暴露)d.暴露于蝙蝠属于III 级暴露。

e.暴露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

如果伤人动物在10 日观察期内保持健康,或经可靠的实验室使用恰当诊断技术证明该动物未患狂犬病,则可以终止免疫接种。

2.暴露后处置2.1 暴露后预防处置的内容包括:①尽早进行伤口局部处理;②尽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③需要时,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2.2 判定暴露级别后,应根据需要尽早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详见表3)。

狂犬病暴露分级标准及处理流程(一)

狂犬病暴露分级标准及处理流程(一)

狂犬病暴露分级标准及处理流程(一)狂犬病暴露分级标准及处理一、暴露分级标准1级暴露•暴露方式:被犬类(狗、猫等)舔舐未破损皮肤或未破损黏膜。

•处理措施:观察犬类动物14天,若表现异常或死亡则进行疫苗接种。

2级暴露•暴露方式:被犬类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

•处理措施:立即清洗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根据接种史决定需不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级暴露•暴露方式:被犬类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且存在狂犬病感染的危险因素。

•处理措施:立即洗伤口,进行深表皮或皮下部位的缝合,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二、处理流程1. 暴露发生后的紧急应对•1级:观察动物14天。

•2级:立即清洗伤口。

•3级:立即清洗伤口,并进行缝合。

2. 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2级:接种狂犬病疫苗,根据接种史决定是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级: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 随访和观察•1级:14天观察动物表现。

•2级和3级:进行密切观察,记录症状变化。

三、注意事项•暴露后,立即采取清洗伤口措施。

•严格按照暴露分级标准进行处理。

•根据医生建议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保持随访和观察,注意记录症状变化。

以上就是狂犬病暴露分级标准及处理的详细流程。

请大家在与犬类动物接触时保持警惕,并遵守相应的处理措施。

狂犬病暴露分级标准及处理一、暴露分级标准1级暴露•暴露方式:被犬类舔舐未破损皮肤或未破损黏膜。

•处理措施:观察犬类动物14天,若表现异常或死亡则进行疫苗接种。

2级暴露•暴露方式:被犬类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

•处理措施:立即清洗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根据接种史决定需不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级暴露•暴露方式:被犬类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且存在狂犬病感染的危险因素。

•处理措施:立即洗伤口,进行深表皮或皮下部位的缝合,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二、处理流程1. 暴露发生后的紧急应对1级: - 观察动物14天。

狂犬病暴露后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后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工作规范

狂犬病表露后表露分级及处置准则处事典型之阳早格格创做为典型尔调理卫死机构对付狂犬病表露人员的处理处事,落矮狂犬病的收病率,呵护民寡民寡身体健壮,特造定本典型.一、表露分级及处置准则根据表露本量战宽沉程度将狂犬病表露分为以下三级,并分别采取分歧的处置准则. I级切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交触或者喂养动物2.完佳的皮肤被舔无确认病史则没有需处置.II级切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裸露的皮肤被沉咬2.无出血的沉微抓伤或者揩伤沉度坐时处理伤心并交种狂犬病疫苗III级切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处或者多处贯脱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2.破坏皮肤被舔3.粘膜主动物体液传染宽沉坐时处理伤心并注射狂犬病疫苗战狂犬病主动免疫造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黑).两、伤心处理人被犬、老鼠、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是没有克没有及决定伤人动物为健壮动物的,应坐时举止受伤部位的真足荡涤战消毒处理.局部伤心处理越早越佳,便诊时,只消伤心已愈合便应按以下步调举止伤心处理. (一)真足浑洗用肥黑火或者浑火真足浑洗伤心起码15分钟.(两)消毒处理真足浑洗后用2-3%碘酒或者75%酒粗涂揩伤心.(三)浑洗战消毒后伤心处理.1.只消已伤及大血管,尽管没有要缝合,也没有该包扎.里容时,确需缝合的,正在干完浑创消毒后,应先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黑做伤心周围的浸润注射,数小时后(没有矮于2小时)缝合战包扎;伤心深而大者应搁置引流条,以好处伤心传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3.伤心较深、传染宽沉者酌情举止抗破伤风处理战使用抗死素等以统造狂犬病以中的其余熏染.三、表露后免疫(一)尾次表露后狂犬病疫苗交种. 准则上是越早越佳.但是对付已表露一段时间而向来已交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可按交种步调交种疫苗.一朝没有克没有及排除伤人动物为可疑狂犬病,孕妇战哺乳期妇女也应按确定步调注射狂犬病疫苗. 交种步调:普遍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女童用量相共).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婴幼女可正在大腿前中侧肌肉内注射.克制臀部注射.(两)再次表露后疫苗交种. 齐程交种切合效价尺度的疫苗后1年内再次主动物致伤者,应于0战3天各交种一剂疫苗;正在1-3年内再次主动物致伤,且已举止过上述处置者,应于0、3、7天各交种一剂疫苗;超出3年者应交种齐程疫苗. 别的,对付表露前后所用的疫苗效价无法证据者及免疫回忆应问无法确认者仍应举止齐程免疫.四、主动免疫造剂使用对付于Ⅲ类表露及免疫功能矮下者Ⅱ类以上的表露,交种疫苗的共时要正在伤心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黑.(一)使用剂量.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黑200IU/10kg.(两)注射要领战央供.1.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黑应取尾针疫苗交种共时举止(表露后尽早真施).7天内注射仍灵验.尽管预防正在交种疫苗前一天以上注射.2.注意没有要把狂犬病人免疫球蛋黑战狂犬病疫苗注射正在共一部位;克制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黑取狂犬病疫苗混同正在一个注射器内使用.3.如解剖教结构可止,应按推荐剂量将主动免疫造剂局部浸润注射到伤心周围,共时应预防多次沉复针刺进伤心.假若脚指或者脚趾需要浸润注射,必须留神举止以预防引起隔断概括征.当局部伤心举止浸润注射后尚有结余免疫造剂时,应将其注射到近离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伤心宽沉或者有多处伤心(特地是幼女),按惯例剂量缺累以浸润注射伤心周围的,可用死理盐火将主动免疫造剂适合密释到脚够体积再举止浸润注射.4.疫苗注射应当正在荡涤伤心战使用主动免疫造剂后举止.5.对付于粘膜表露者,应将主动免疫造剂涂抹到粘膜上.附:支费尺度1、注射狂犬病疫苗:支费355.00元/人份(含荡涤费40元).2、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黑:支费320.00元/支,一支为200IU.3、农活补偿尺度为:只.处圆书籍写模板如下:R:狂犬疫苗 1盒*5支注射用火 2ML*5支用法:按步调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黑 200IU*6支用法:肌注,坐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暴露后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处置工作规范(试行)为规范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狂犬病暴露人员的处理工作,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一、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
根据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以下三级,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置原则。

分级与宿主动物的接触方式暴露程度处置原则
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接触或喂养动物2.完好的皮肤被舔无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
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轻度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2.破损皮肤被舔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严重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
医疗卫生机构在判定暴露级别并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二、伤口处理
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伤口处理。

(一)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二)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三)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

1.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2.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3.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它感染。

三、暴露后免疫
(一)首次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

原则上是越早越好。

但对已暴露一段时间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可按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一旦不能排除伤人动物为可疑狂犬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按规定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

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儿童用量相同)。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

禁止臀部注射。

(二)再次暴露后疫苗接种。

全程接种符合效价标准的疫苗后1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者,应于0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且已进行过上述处置者,应于0、3、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接种全程疫苗。

此外,对暴露前后所用的疫苗效价无法证实者及免疫回忆应答无法确认者仍应进行全程免疫。

四、被动免疫制剂使用
对于Ⅲ类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类以上的暴露,接种疫苗的同时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

(一)过敏试验。

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前必须严格进行过敏试验。

方法是使用抗血清1/10~1/100稀释血清0.1mL 做皮内注射,30min后皮丘红晕小于1cm为阴性,可全量注射。

若为阳性,可逐步加量脱敏注射,用完全量或改用人源免疫球蛋白。

(二)使用剂量。

人源免疫球蛋白20IU/kg。

动物源性抗血清40IU/kg。

(三)注射方法和要求。

1.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应与首针疫苗接种同时进行(暴露后尽早实施)。

7天内注射血清仍有效。

尽量避免在接种疫苗前一天以上注射抗血清。

2.实施动物源性抗血清注射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具备对过敏反应的抢救能力。

3.注意不要把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将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与狂犬病疫苗混合在一个注射器内使用。

4.如解剖学结构可行,应按推荐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同时应避免多次重复针刺进伤口。

假如手指或足趾需要浸润注射,必须小心进行以防止引起间隔综合征。

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免疫制剂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

伤口严重或有多处伤口(特别是幼儿),按常规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伤口周围的,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
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

5.疫苗注射应当在清洗伤口和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后进行。

6.对于粘膜暴露者,应将被动免疫制剂涂抹到粘膜上。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