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课件高二《2.2.1条件概率》.pptx
合集下载
人教a版数学【选修2-3】2.2.1《条件概率》ppt课件
2 有 2 个红球,5 个蓝球,故第二次取到红球的概率为 P1=7. (2)第一次取到蓝球后不放回,这时口袋里有 3 红 4 蓝 7 个 3 小球,从中取出一球,取到红球的概率为7. (3)第一次取到蓝球后不放回,这时口袋里有 3 红 4 蓝 7 个 4 小球,从中取出一球,取到蓝球的概率为 P3=7.
第二章
2.2
2.2.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3
条件概率
思维导航
在 10 件产品中有 9 件产品的长度合格, 8 件产品的质量合 格,7件产品的长度、质量都合格. 令A={任取一件产品其长度合格 },B={任取一件产品其 质量合格 } , AB = { 任取一件产品其长度、质量都合格 } , C =
{任取一件产品,在其长度合格的条件下,其质量也合格},试
讨论概率P(A),P(B),P(AB),P(C)的值,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章
2.2
2.2.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3
新知导学 1.条件概率
PAB PA 一般地, 设 A、 B 为两个事件, 且 P(A)>0, 称 P(B|A)=_______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3
通过实例,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能利用条件概率的公式 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二章
2.2
2.2.1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A版 · 数学 · 选修2-3
重点:条件概率的定义及计算.
难点: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
成才之路 · 数学
人教A版 · 选修2-3
(条件概率)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教学课件(第2.2.1课时)
解:将该事件分为两步:第一步抽取产品:设D={抽取的产品是工厂A的产品},则D={抽取的产品是工 厂B的产品};第二步在抽取的产品中检查次品,即令C={抽取的产品是次品}
P(D/C)
P(D)P(C/D) P(D)P(C/D) P(D)P(C/
D)
0.6 0.01 0.6 0.01 0.4 0.02
第二问:若目标被击中两次,A表示事件“第一部分至少被击中1次或第二部分被击中2次”,求 P(A). 解:
设Ai:第一次击中的第i部分 Bi:第二次击中目标的第i部分 P(A)=P(A1×B1)+P(A1×B1)+P(A1×B1)+P(A2×B2)
=0.1×0.9+0.9×0.1+0.1×0.1+0.3×0.3=0.28
B.P(A|B) ≠P(A|B)
C.P(AB)=P(A)P(B); D.P(AB) ≠P(A)P(B);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课堂练习
3.解答题
(1)一批零件共100个,次品率为10%,每次从其中任取一个零件,取出的零件不再放回去,
①求第三次才取得合格品的概率; ②如果取得一个合格品后,就不再继续取零件,求三次内取得合格品的概率.
n(Ω)
n(Ω)
其中n(
)中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所以,
n(AB)
P(B | A) = n(AB) =
n(Ω)
n(Ω) n(A)
= P(AB) P(Ω)
n(Ω)
因此,可以通过事件A和事件AB的概率来表示P(B| A ).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新知探究
知识要点 1.条件概率
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称
课堂小结
P(D/C)
P(D)P(C/D) P(D)P(C/D) P(D)P(C/
D)
0.6 0.01 0.6 0.01 0.4 0.02
第二问:若目标被击中两次,A表示事件“第一部分至少被击中1次或第二部分被击中2次”,求 P(A). 解:
设Ai:第一次击中的第i部分 Bi:第二次击中目标的第i部分 P(A)=P(A1×B1)+P(A1×B1)+P(A1×B1)+P(A2×B2)
=0.1×0.9+0.9×0.1+0.1×0.1+0.3×0.3=0.28
B.P(A|B) ≠P(A|B)
C.P(AB)=P(A)P(B); D.P(AB) ≠P(A)P(B);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课堂练习
3.解答题
(1)一批零件共100个,次品率为10%,每次从其中任取一个零件,取出的零件不再放回去,
①求第三次才取得合格品的概率; ②如果取得一个合格品后,就不再继续取零件,求三次内取得合格品的概率.
n(Ω)
n(Ω)
其中n(
)中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所以,
n(AB)
P(B | A) = n(AB) =
n(Ω)
n(Ω) n(A)
= P(AB) P(Ω)
n(Ω)
因此,可以通过事件A和事件AB的概率来表示P(B| A ).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新知探究
知识要点 1.条件概率
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称
课堂小结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课件《2.2.1条件概率(二)》
(1)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1
1
3、设P(A|B)=P(B|A)=,P2(A)=,求P3(B).
例1一张储蓄卡的密码共有6位数字,每位数字都可从0—
9中任选一个。某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取钱时,忘记了 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求:
(1)求摸到的都是白球的概率;
(2)在已知它们的颜色相同的情况下,求该颜色是白色 的概率。
例6如图所示的正方形被平均分成9个部分,向大正
方形区域随机的投掷一个点(每次都能投中),设 投中最左侧3个小正方形的事件记为A,投中最上面 3个小正方形或中间的1个小正方形的事件记为B, 求P(A|B)。
例7盒中有球如表.任取一球
例3某种动物出生之后活到20岁的概率为0.7,活到
25岁的概率为0.56,求现年为20岁的这种动物活到25 岁的概率。
解设A表示“活到20岁”(即≥20),B表示“活 到25岁”(即≥25)
则 P( A) 0.7, P(B) 0.56
由于B A故A B B,
所求概率为
P(B A) P( AB) P(B) 0.8
0.56 0.7
BA
P( A) P( A)
5
例4设100件产品中有70件一等品,25件二等品,规定
一、二等品为合格品.从中任取1件,求(1)取得一等品
的概率;(2)已知取得的是合格品,求它是一等品的概
率.
解 设B表示取得一等品,A表示取得合格品,则
(1)因为100件产品中有70件一等品, P(B) 70 0.7 100
高中数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数学新人教选修2-3:2.2.1 条件概率 课件
n() n( A)
P( AB) P( A)
(适用于一般的概率模型)
n()
1、定义:设 A 和 B 为两个事件, P在 P( A)
事件 A 已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 P(B | A) 读作 A 发生 的条件下 B 发生的概率.
等,若已知摸到的是一个木球,问它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4、对以往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机器调整良好时,产品的合格率为 95% ,而 当机器发生某种故障时,其合格率为 55%,每天早上机器开动时,机器调整 良好的概率为 98%,试求:
③若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过 2 次就按对的概率.
引申提高题: 1、甲乙两市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多年的记录知道,一年中雨天的比例,
甲为 20% ,乙为18% ,两市同时下雨的天数占12% . 求:
① 乙市下雨时甲市也下雨的概率;② 甲乙两市至少一市下雨的概率.
2、一盒子装 5 只产品,其中 3 只一等品, 2 只二等品从中取产品两次, 每次取一只,作不放回抽样,设事件 A {第一次取到一等品},事件 B {第二次取到一等品},试求条件概率 P(B A) .
②可列可加性:如果是两个互斥事件,则
P(B UC | A) P(B | A) P(C | A) .
3、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公式法-P(B A) n( AB) n( A)
.
缩减样本空间法-P(AB) P(B | A) P(A)
布置作业,评价反馈: 1、在某次外交谈判中,中外双方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互不相让,这时对方有
个外交官提议以抛掷一颗骰子决定,若已知出现点数不超过 3 的条件下再出现
点数为奇数则按对方的决议处理,否则按中方的决议处理,假如你在现场,你 会如何抉择?
高二数学人教版选修2-3课件:2.2.1条件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3)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理 科题的概率。
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为 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3)由(1)(2)可得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
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
3
P(B
|
A)
P( AB) P( A)
n() A52 20
根据分步乘法计算原理,n( A) A31 A41 12
于是,P( A) n( A) 12 3 n() 20 5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求
(1)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二、自我反馈
1.有一对夫妇生育了二个小孩。求: (1)二个小孩中有一个是男孩的概率; (2)二个小孩都是男孩的概率; (3)已有一个是男孩,另一个也是男孩的概率。
(1)P 3 4
(2)P 1 1 1 22 4
(3)P 1 2
三、形成能力
例题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 回地依次抽取2道。求
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为 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2)因为,n( AB) A32 6所以
P(AB) n(AB) 6 3 n() 20 10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求
(1)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2)如果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过2次就 按对的概率。
i 解:设第 次按对密码为事件 Ai (i 1, 2) ,
(3)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理 科题的概率。
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为 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3)由(1)(2)可得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
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
3
P(B
|
A)
P( AB) P( A)
n() A52 20
根据分步乘法计算原理,n( A) A31 A41 12
于是,P( A) n( A) 12 3 n() 20 5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求
(1)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二、自我反馈
1.有一对夫妇生育了二个小孩。求: (1)二个小孩中有一个是男孩的概率; (2)二个小孩都是男孩的概率; (3)已有一个是男孩,另一个也是男孩的概率。
(1)P 3 4
(2)P 1 1 1 22 4
(3)P 1 2
三、形成能力
例题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 回地依次抽取2道。求
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为 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2)因为,n( AB) A32 6所以
P(AB) n(AB) 6 3 n() 20 10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求
(1)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2)如果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过2次就 按对的概率。
i 解:设第 次按对密码为事件 Ai (i 1, 2)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课件:2.2.1条件概率(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课件
数学 选修2-3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条件概率的性质
1.条件概率具有概率的性质,任何事件的条件概率都在0 和1之间,即_____0_≤_P_(_B_|_A_)_≤_1____.
2 . 如 果 B 和 C 是 两 个 互 斥 事 件 , 则 P((B∪C)|A) = _____P_(_B_|A__)+__P_(_C_|_A_)____.
数学 选修2-3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3.P(B|A)=PPAAB可变形为 P(AB)=P(B|A)·P(A),即只要知 道其中两个值就可以求得第三个值.如已知 P(A),P(AB)可求 P(B|A),已知 P(A),P(B|A)可求 P(AB).
数学 选修2-3
数学 选修2-3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1)设 x 为掷红骰子得的点数,y 为掷蓝骰子 得的点数,则所有可能的事件与(x,y)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由 题意作图如图所示.
显然:P(A)=1326=13, P(B)=1306=158,P(AB)=356. (2)方法一:P(B|A)=nnAAB=152.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解析: 记“第一个人摸出红球”为事件 A,“第二个人 摸出红球”为事件 B.则 n(A)=C16C19=54,n(AB)=C16C15=30, P(B|A)=nnAAB=3504=59.
答案: C
数学 选修2-3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解析: 由题意知 P(A)=145,P(B)=125,P(AB)=110,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教学课件:2.2.1条件概率
1 4 2 C5 C C C 10 10 10 10 + 6 , P(AD) = P(A) , P(BD) = P(B) , P(E|D) = 6 C20 C20
P(A) P(B) P(A∪B|D) = P(A|D) + P(B|D) = + = P(D) P(D)
5 1 C6 C C 10 10 10 6 C20 C6 20 + 5 1 4 2 6 5 1 4 2 C6 10+C10C10+C10C10 C10+C10C10+C10C10 6 C6 C 20 20
[点评]
事件 B=“两颗骰子点数不同”的概率 P(B)
30 = ,问题(2)就是在 B 发生条件下 A 发生的概率.因为 36 事件 A· B 中去掉基本事件(6,6),只有 10 个基本事件,从 10 而 A 与 B 同时发生的概率 P(AB)=36, 从而可求(2). 故解 决条件概率问题的关键是求得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及作 为条件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解析]
(1)对两颗骰子加以区别, 则共有 36 种不同情
况,它们是等可能的. 设 A=“至少有一颗是 6 点”, 则事件 A 共包含 11 种 11 不同情况,∴P(A)=36. (2)由(1)知,共有 36 种不同情况.又设 B=“两颗骰 子点数不同”,则事件 A· B 共包含 10 种不同情况. P(A· B) 10/36 1 ∴P(A|B)= P(B) =30/36=3.
13 13 =58.故所求的概率为58.
• [点评] 解此类题时利用公式P(B∪C|A)= P(B|A)+P(C|A)可使求有些条件概率时更为 简捷,但应注意B,C互斥这一前提条件.
• 一、选择题 • 1.P(B|A)的范围是
• ( • A.(0,1) • C.(0,1] • [答案] B B.[0,1] D. 1 )
P(A) P(B) P(A∪B|D) = P(A|D) + P(B|D) = + = P(D) P(D)
5 1 C6 C C 10 10 10 6 C20 C6 20 + 5 1 4 2 6 5 1 4 2 C6 10+C10C10+C10C10 C10+C10C10+C10C10 6 C6 C 20 20
[点评]
事件 B=“两颗骰子点数不同”的概率 P(B)
30 = ,问题(2)就是在 B 发生条件下 A 发生的概率.因为 36 事件 A· B 中去掉基本事件(6,6),只有 10 个基本事件,从 10 而 A 与 B 同时发生的概率 P(AB)=36, 从而可求(2). 故解 决条件概率问题的关键是求得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及作 为条件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解析]
(1)对两颗骰子加以区别, 则共有 36 种不同情
况,它们是等可能的. 设 A=“至少有一颗是 6 点”, 则事件 A 共包含 11 种 11 不同情况,∴P(A)=36. (2)由(1)知,共有 36 种不同情况.又设 B=“两颗骰 子点数不同”,则事件 A· B 共包含 10 种不同情况. P(A· B) 10/36 1 ∴P(A|B)= P(B) =30/36=3.
13 13 =58.故所求的概率为58.
• [点评] 解此类题时利用公式P(B∪C|A)= P(B|A)+P(C|A)可使求有些条件概率时更为 简捷,但应注意B,C互斥这一前提条件.
• 一、选择题 • 1.P(B|A)的范围是
• ( • A.(0,1) • C.(0,1] • [答案] B B.[0,1] D. 1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课件:2.2.1《条件概率》
本问是在第一位同学没抽到奖的条件下求最后一位 同学抽到奖的概率------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
对任意事件 A 和事件 B ,在已知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
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则称此概率为A已发生的条
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记作P(B|A). 已知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最后 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呢? 在这个问题中,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 券,等价于知道事件A一定会发生,导致可能出现的
1.如果一个试验同时具有两个特点:
(1)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
; 只有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则称 机会均等 这样的概率模型为 ,简 古典概率模型 称 古典概型 . 2.如果一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基本事件)数是n, p m n 其中事件A包含的结果 (基本事件 )数为m,则事件A发 生的概率是 .
问题:在一个抽奖箱中三张奖券,其中只有一张能中奖,按下 列不同方式抽取。 (1)每位同学抽取后,将抽出的奖券放回抽准奖箱,问第 一位同学与最后一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是多少? 由于奖券放回,故每位同学抽取时基本事件是3个,抽到奖券 基本事件只有一个,所以每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都是1/3。 (2)每位同学抽取后,将抽出的奖券不放回抽准奖箱,问 第一位同学与最后一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是多少? 第一位同学抽取时基本事件是3个,抽到奖券基本事件只有一 问题思考:上述两问中,第一位同学抽到奖券与否,对第三位 个,第一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都是1/3 同学抽到奖有没有景响? 第一问中,由于是放回,第一位同学抽到奖券与否,对第三位同 最后一位同学抽到奖券事件发生是第一位没抽到第二位没抽到 学能否抽到奖没有景响;三位同学都可能抽到,也可能都没抽到。 第三位抽到这三个事件同时发生,故第三抽到奖券的概率是 2 1 1 1 p 第二问,由于是不放回,第一位抽到奖,第三位一定抽不到奖,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课件《2.2.1条件概率》
解:∵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的概率即P(B| A) AB都发生,但样本1,2), (1,3), (1,4), (2,1),(2,3),(2,4) , ,(4,1),(4,2),(4,3)},
A {(1, 2),(1, 3),(1,4),(2,1),(2, 3),(2,4),(3,1),(3, 2),(3,4)},
AB {(1,2), (1,3), ( 2,1), ( 2,3), ( 3,1), ( 3,2)}, 由条件概率的公式得 P ( B A) n( AB ) 6 12 2 . 9 12 3 n( A)
P ( AB ) 为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 事件 B P ( B | A) P ( A) 发生的条件概率 .
注:⑴ 0 ≤ P ( B | A) ≤1 ; A AB B ⑵几何解释 : ⑶可加性: 如果 B和C 互斥, 那么 P ( B C ) | A P( B | A) P(C | A)
6 5 (2) P ( AB ) P( A) P( B A) 0.33 10 9 4 6 0.27 (3) P ( AB ) P ( A) P ( B A) 10 9
思考二.一批产品中有4%的次品,而合格品中一等品占 45%.从这批产品中任取一件,求该产品是一等品的概 率. 解:设A表示取到的产品是一等品,B表示取出 的产品是合格品,则
条件概率
引入 引入问题 条件概率及 思考一 本课小结 思考二
条件概率
我们知道求事件的概率有加法公式: 若事件 A 与 B 互斥,则 P( A B) P( A) P( B) . 那么怎么求 A 与 B 的积事件 AB 的概率呢 ?
注: 1.事件 A 与 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叫做 A 与 B 的和事件,记为 A B ( 或 A B ); 2.事件 A 与 B 都发生的事件叫做 A 与 B 的积事件, 记为 A B (或 AB ); 3.若 AB 为不可能事件,则说事件 A 与 B 互斥.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课件高二《2.2.1条件概率》
高中数学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学科网
知识回顾
1.古典概型 P( A) m n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2.几何概型
P( A)
d的测度 D的测度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探究一
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无放回地 抽取,求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
A522
52 51
P(B | A) P(AB) 3 1 P(A) 51 17
例题2
解法二(缩减样本空间法) 例题讲解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不放回
的抽取2次,每次抽1张。已知第一次抽到A,
求第二次也抽到A的概率。
解2:设A表示“第一次抽到A”, B表示“第二次
抽到A”。因为第一次一定要抽到A,故第二次去
p( A)
A33 A44
1 4
(2)事件B:乙站在排尾的概率; p(B) (3)事件A、BZ.同x.x.k 时发生的概率;p( A
A33 A44
B)
1
4
A22 A44
1 12
★已知甲站在排头,求乙站在排尾的概率?
1
p(B |
A)
A22 A33
1 3
n( A B) n( A)
事件B发生的概率就叫做的条件概率。
2、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P(B
A)
n( AB) n( A)
P( AB) P( A)
3. 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1)减缩样本空间法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学科网
知识回顾
1.古典概型 P( A) m n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2.几何概型
P( A)
d的测度 D的测度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探究一
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无放回地 抽取,求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
A522
52 51
P(B | A) P(AB) 3 1 P(A) 51 17
例题2
解法二(缩减样本空间法) 例题讲解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不放回
的抽取2次,每次抽1张。已知第一次抽到A,
求第二次也抽到A的概率。
解2:设A表示“第一次抽到A”, B表示“第二次
抽到A”。因为第一次一定要抽到A,故第二次去
p( A)
A33 A44
1 4
(2)事件B:乙站在排尾的概率; p(B) (3)事件A、BZ.同x.x.k 时发生的概率;p( A
A33 A44
B)
1
4
A22 A44
1 12
★已知甲站在排头,求乙站在排尾的概率?
1
p(B |
A)
A22 A33
1 3
n( A B) n( A)
事件B发生的概率就叫做的条件概率。
2、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P(B
A)
n( AB) n( A)
P( AB) P( A)
3. 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1)减缩样本空间法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课件条件概率1
P(A1A2 Am ) P [( A1A2 Am1)Am ] P(A1A2 Am1) P(Am | A1A2 Am1)
P(A1) P(A2 | A1)P(Ai | A1A2 Ai1)P(Am | A1A2 Am1)
我们看到,运用乘法公式求复杂事件的概率 时,关键在于如何将事件依次划分成‘适 当’事件之积,使得前面事件都发生的条 件下后一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便于计算.
四、贝叶斯公式
在公式(1-10)、(1-11)和(1-12)的条件 下,若,则立即有
, (1-13) P(Ai
|
B)
P( Ai B) P(B)
P( Ai ) P(B | Ai )
n
P( Ak ) P(B | Ak )
i 1, 2,, n,
k 1
上式称为贝叶斯公式以纪念英国统计学家
贝叶斯 (T. Bayes)对概率论的贡献.
这一公式最早发表于1763年,当贝叶斯已 经去世,其结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后来, 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了这个著名概率公式的 重要性. 现在,贝叶斯公式以及根据它发展 起来的贝叶斯统计已成为机器学习、人工 智能、知识发现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贝叶斯公式给出了‘结果’事件B已发生的条 件下,‘原因’事件 A的i 条件概率 i 1, 2,,n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个“执果索因” 的条件概率计算公式.相对于事件B而言 , 概
率论中把称为先验概率(PriorProbability)
,而把称为后验概率
(Posterior Probability),这是在已有附加 信息(即事件B已发生)之后对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做出的重新认识,体现了已有信息 带来的知识更新.
《条件概率》PPT课件_OK
一般地,在已知另一事件A发生的前提下,事件B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一定再是P(B).
原因:条件的附加意味着对样本空间进行压缩.
2
引例:
掷红、蓝两颗骰子。 设事件A=“蓝色骰子的点数为3或6” 事件B=“两颗骰子点数之和大于8” 求(1)P(A), P(B)
(2)在“事件A已发生”的附加条件下事件B发的概率?
高二数学 选修2-3
2.2.1条件概率(一)
1
探究:
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由三名同学无 放回的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 否比前两名同学小。
思考1?
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 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
已知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最后 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呢?
例 3 设P(A|B)=P(B|A)=
1 2,P(A)=
,求1 P(B). 3
6
例4 盒中有球如表. 任取一球
红 蓝
总计
玻璃
2 4 6
木质
3 7 10
总计
5 11 16
若已知取得是蓝球,问该球是玻璃球的概率.
变式 :若已知取得是玻璃球,求取得是篮球的概率.
7
1.某种动物出生之后活到20岁的概率为0.7,活 到25岁的概率为0.56,求现年为20岁的这种动 物活到25岁的概率。
定一、二等品为合格品.从中任取1 件,求 (1) 取得一
等品的概率;(2) 已知取得的是合格品,求它是一等品
的概率.
解 设B表示取得一等品,A表示取得合格品,则
(1)因为100 件产品中有 70 件一等品,P(B) = 70 = 0.7 100
(2)方法1: 因为95 件合格品中有 70 件一等品,所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1)条件概率的取值在0和1之间,即0≤P(B|A) ≤1 ( 2 )将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变形,
可得概率的乘法公式:P(AB)=P(A)P(B|A)
继续思考:你知道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
影响最后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吗? 分析:
若不知道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则样本空间为、
基本事件空间
P(A B) P( A)
12 1
缩小了样本空间,基本事件总数减少了! 4
分析:求P(B|A)的一般思想 因为已经知道事件A必然发生,所以只需在A发生
的范围内考虑问题,即现在的样本空间为A。 因为在事件A发生的情况下事件B发生,等价于事
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即AB发生。
故其条件概率为
P(B | A) n( AB) n( A)
P( A) 3 6 3
例题1 解法一(条件概率定义法)
例题讲解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不放回
的抽取2次,每次抽1张。已知第一次抽到A,
求第二次也抽到A的概率。
解1:设A表示“第一次抽到A”,
B表示z.xx.“k 第二次抽到A”。
所以:P(A)= c14 c511 4 ,
A522
52
P(AB)= c14 c31 4 3
p( A)
A33 A44
1 4
(2)事件B:乙站在排尾的概率; p(B) (3)事件A、BZ.同x.x.k 时发生的概率;p( A
A33 A44
B)
1
4
A22 A44
1 12
★已知甲站在排头,求乙站在排尾的概率?
1
p(B |
A)
A22 A33
1 3
n( A B) n( A)
所以求条件概率还有另一种方法——缩减样本空间法
例如,掷一颗均匀骰子,A ={掷出偶数点}, B ={掷出2点}, P(B|A)=?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 3,事件B包含基本事件数为1
掷骰子
于是P(B|A)=
1/3.
P(B|A)=
P( AB) P( A)
P(AB )=1/6,
P(A)=3/6,
P(B|A) P( AB) 1 6 1
X
1
X
2Y,X
2
X
1Y,X
1YX
,
2
X 2YX1,YX1 X 2,YX 2 X 1
若知道了第一z.xx.k名同学的没有中奖,则样本空间变成
基本事件空间
X
1
X
2Y,X
2
X
1Y,X
1YX
,
2
X 2YX1
但因为最后一名中奖的情况只有两种
缩小了样本空间,基本事件总数减少了,故概率会发 生变化。
高中数学课件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学科网
知识回顾
1.古典概型 P( A) m n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2.几何概型
P( A)
d的测度 D的测度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探究一
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无放回地 抽取,求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
A522
52 51
P(B | A) P(AB) 3 1 P(A) 51 17
例题2
解法二(缩减样本空间法) 例题讲解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不放回
的抽取2次,每次抽1张。已知第一次抽到A,
求第二次也抽到A的概率。
解2:设A表示“第一次抽到A”, B表示“第二次
抽到A”。因为第一次一定要抽到A,故第二次去
事件B发生的概率就叫做的条件概率。
2、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P(B
A)
n( AB) n( A)
P( AB) P( A)
3. 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1)减缩样本空间法
(2)条件概率定义法
P(B A) P( AB) P( A)
(1)P( A B) P( AB) 0.12 2 P(B) 0.18 3
(2)P(B A) P( AB) 0.12 0.60 P( A) 0.20
练习:
课堂练习
据统计,大熊猫由出生算起活到10岁的概率为
0.8,活到15岁的概率为0.6。如果现在有一只大
熊猫10岁了,问它能活到15岁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
X
1
X
2Y,X
2
X
1Y,X
1YX
,
2
X 2YX1,YX1 X 2,YX 2 X 1
用B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用A表示事件:“第一名同学没抽到中奖奖 第 券一 。名”同学没中的条件下最后一名同学抽到
奖券的概率记为P(B | A)
P(B
|
A)
n( AB) n( A)
1 2
抽时只剩下51张扑克牌,而且51张扑克牌里只有3
张A.所以:
P(B | A) 3 1 51 17
例3、甲、乙两地都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多年的气象 纪录,知道甲、乙两地一年中雨天占的比例分别为 20%和18%,两地同时下雨的比例为12%,问:
(1)乙地为雨天时,甲地也为雨天的概率是多少?
(2)甲地为雨天时,乙地也为雨天的概率是多少? 解:设A=“甲地为雨天”, B=“乙地z为.xx.k 雨天” 由题意知P(A)=0.20 ,P(B)=0.18 , P(AB)=0.12
基本事件空间 X1X2Y,X2X1Y,X1YX2, X2YX1,YX1X2,YX2X1
学.科.网
用B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P(B) 2 1 A22 6 3 A33
再问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无放回
地抽取,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 么最后一名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多少?
为了把条件概率推广到一般情形, 不妨记原来的样本空间为,则有
P(B | A) n( AB) / n() P( AB) n( A) / n() P( A)
新课讲授 所以得到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 条件概率P(B|A)的计算公式:
P(B A) P( AB) P( A)
Zx.xk
帮我算算吧
解: 设A表示“能活到10岁”, B表示“能 活到15岁”。
由已知P(A)=0.8P(AB) P B 0.6。
从而所求的概率为
P(B A) P( AB) 0.6 0.75。 P( A) 0.8
z.xx.k
小结:
1、条件概率的定义: 设A,B为两个事件,则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
注:P(B|A)表示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的定义:
新课讲授
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
则 P(B A)
称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
一般把P(B|A)读作A发生的条件下B发 生的概率。
探究二
四位学生站成一排照相,求:
(1)事件A:甲站在排头的概率;
可得概率的乘法公式:P(AB)=P(A)P(B|A)
继续思考:你知道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
影响最后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吗? 分析:
若不知道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则样本空间为、
基本事件空间
P(A B) P( A)
12 1
缩小了样本空间,基本事件总数减少了! 4
分析:求P(B|A)的一般思想 因为已经知道事件A必然发生,所以只需在A发生
的范围内考虑问题,即现在的样本空间为A。 因为在事件A发生的情况下事件B发生,等价于事
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即AB发生。
故其条件概率为
P(B | A) n( AB) n( A)
P( A) 3 6 3
例题1 解法一(条件概率定义法)
例题讲解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不放回
的抽取2次,每次抽1张。已知第一次抽到A,
求第二次也抽到A的概率。
解1:设A表示“第一次抽到A”,
B表示z.xx.“k 第二次抽到A”。
所以:P(A)= c14 c511 4 ,
A522
52
P(AB)= c14 c31 4 3
p( A)
A33 A44
1 4
(2)事件B:乙站在排尾的概率; p(B) (3)事件A、BZ.同x.x.k 时发生的概率;p( A
A33 A44
B)
1
4
A22 A44
1 12
★已知甲站在排头,求乙站在排尾的概率?
1
p(B |
A)
A22 A33
1 3
n( A B) n( A)
所以求条件概率还有另一种方法——缩减样本空间法
例如,掷一颗均匀骰子,A ={掷出偶数点}, B ={掷出2点}, P(B|A)=?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 3,事件B包含基本事件数为1
掷骰子
于是P(B|A)=
1/3.
P(B|A)=
P( AB) P( A)
P(AB )=1/6,
P(A)=3/6,
P(B|A) P( AB) 1 6 1
X
1
X
2Y,X
2
X
1Y,X
1YX
,
2
X 2YX1,YX1 X 2,YX 2 X 1
若知道了第一z.xx.k名同学的没有中奖,则样本空间变成
基本事件空间
X
1
X
2Y,X
2
X
1Y,X
1YX
,
2
X 2YX1
但因为最后一名中奖的情况只有两种
缩小了样本空间,基本事件总数减少了,故概率会发 生变化。
高中数学课件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学科网
知识回顾
1.古典概型 P( A) m n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2.几何概型
P( A)
d的测度 D的测度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探究一
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无放回地 抽取,求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
A522
52 51
P(B | A) P(AB) 3 1 P(A) 51 17
例题2
解法二(缩减样本空间法) 例题讲解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不放回
的抽取2次,每次抽1张。已知第一次抽到A,
求第二次也抽到A的概率。
解2:设A表示“第一次抽到A”, B表示“第二次
抽到A”。因为第一次一定要抽到A,故第二次去
事件B发生的概率就叫做的条件概率。
2、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P(B
A)
n( AB) n( A)
P( AB) P( A)
3. 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1)减缩样本空间法
(2)条件概率定义法
P(B A) P( AB) P( A)
(1)P( A B) P( AB) 0.12 2 P(B) 0.18 3
(2)P(B A) P( AB) 0.12 0.60 P( A) 0.20
练习:
课堂练习
据统计,大熊猫由出生算起活到10岁的概率为
0.8,活到15岁的概率为0.6。如果现在有一只大
熊猫10岁了,问它能活到15岁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
X
1
X
2Y,X
2
X
1Y,X
1YX
,
2
X 2YX1,YX1 X 2,YX 2 X 1
用B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用A表示事件:“第一名同学没抽到中奖奖 第 券一 。名”同学没中的条件下最后一名同学抽到
奖券的概率记为P(B | A)
P(B
|
A)
n( AB) n( A)
1 2
抽时只剩下51张扑克牌,而且51张扑克牌里只有3
张A.所以:
P(B | A) 3 1 51 17
例3、甲、乙两地都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多年的气象 纪录,知道甲、乙两地一年中雨天占的比例分别为 20%和18%,两地同时下雨的比例为12%,问:
(1)乙地为雨天时,甲地也为雨天的概率是多少?
(2)甲地为雨天时,乙地也为雨天的概率是多少? 解:设A=“甲地为雨天”, B=“乙地z为.xx.k 雨天” 由题意知P(A)=0.20 ,P(B)=0.18 , P(AB)=0.12
基本事件空间 X1X2Y,X2X1Y,X1YX2, X2YX1,YX1X2,YX2X1
学.科.网
用B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P(B) 2 1 A22 6 3 A33
再问3张奖券中只有1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无放回
地抽取,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 么最后一名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多少?
为了把条件概率推广到一般情形, 不妨记原来的样本空间为,则有
P(B | A) n( AB) / n() P( AB) n( A) / n() P( A)
新课讲授 所以得到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 条件概率P(B|A)的计算公式:
P(B A) P( AB) P( A)
Zx.xk
帮我算算吧
解: 设A表示“能活到10岁”, B表示“能 活到15岁”。
由已知P(A)=0.8P(AB) P B 0.6。
从而所求的概率为
P(B A) P( AB) 0.6 0.75。 P( A) 0.8
z.xx.k
小结:
1、条件概率的定义: 设A,B为两个事件,则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
注:P(B|A)表示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的定义:
新课讲授
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
则 P(B A)
称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
一般把P(B|A)读作A发生的条件下B发 生的概率。
探究二
四位学生站成一排照相,求:
(1)事件A:甲站在排头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