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规范-TOD协议规范(接受修订)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723告警功能验收24
724信令软采和MR功能开启能力验收27
725设备网管与安全功能验收27
7.3网络结构初步验收28
7.4性能测试验收29
7.4.1相关概念及约定29
7.4.1.1测试区域与路线选择29
7.4.1.2测试网络基本配置29
7.4.1.3测试设备需求30
7.4.1.4终端要求30
7.4.1.5信道条件定义31
7.4.1.6覆盖测试中判断小区边界的原则31
7.4.1.7终端移动速度31
7.4.1.8测试其他约定32
7.4.2单小区性能测试项目32
7.4.2.1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和小区平均吞吐量测试32
7.4.2.2单用户峰值吞吐量测试33
7.4.2.3单用户Ping包时延测试34
7.4.2.4控制面时延测试34
要求)19
6.6.3室外交流电源箱(盒)安装验收19
7.工程初验19
7.1初验测试总体要求19
7.2设备验收20
7.2.1TD-LTE基站检查验收20
7.2.2TD-LTE基站设备硬件验收测试22
7.2.2.1电源测试22
7.2.2.2硬件功能测试22
7.2.2.3倒换和再启动测试23
7.2.2.4传输中断测试24
8.2.3网络质量指标要求46
8.2.4SON功能指标要求46
9.工程终验47
9.1工程竣工验收技术文件47
9.2验收要求和内容48
10.编制历史4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TD-LTE(Time-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无线设备安装工程
的施工验收标准,供TD-LTE网络无线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交工验收使

1pps +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1pps +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中国移动关于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功能、性能和时间接口技术规范(修订稿)1.1TD无线系统的同步功能要求1.1.1时间同步总体要求➢不同基站间空口同步信号相对时间误差小于3us。

➢基站空口载波频率偏差优于+/-0.05ppm。

➢基站输入抖动容限不小于±200ns(3情况下)。

➢BBU+多级RRU串连级联时空口相对传输输出接口的时间偏差小于±300ns(3情况下)。

➢基站应提供1PPS+TOD输入/输出时间接口和1588 v2 FE输入端口。

➢在时间输入接口应具备时延补偿功能,补偿范围10ns~10us,补偿步长不高于10ns;输出口补偿功能可选。

➢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TOD时间接口、1588 v2 FE端口以及内置卫星接收机模块等多种方式获取时间同步,不同方式间能够相互备份,实现基站时间源的冗余保护。

1.1.2基于1PPS+TOD方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信号和TOD信息输入,获得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TOD信息波特率默认为9600,无奇偶校验,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应在1PPS 上升沿1ms后开始传送TOD信息,并在500ms内传完,此TOD消息标示当前1PPS上升沿时间。

TOD协议报文发送频率为每秒1次。

)➢对于1PPS秒脉冲,采用上升沿作为准时沿,上升时间应小于50ns,脉宽应为20ms~200ms。

➢1PPS和TOD信息传送采用422电平方式,物理接头采用RJ45或DB9,其电气特性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线序要求如下:1.1.3基于以太网接口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应支持1588V2时间解析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接口恢复出时间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对于NODE B的1588v2同步功能应至少支持Slave状态。

时间同步和时钟同步原理及配置方法介绍

时间同步和时钟同步原理及配置方法介绍

28
28
时间同步网管参数配置
单步时钟时,将只使用SyncMessage报文来计算主从路径延迟,而不需要 FollowUpMessage来携带SyncMessage报文的发出时间戳,SyncMessage报文的发 出时间戳(EgressTimeStamp)会夹带在SyncMessage报文自己的originTimeStamp 字段中
26
26
时钟同步网管参数配置(TIMA)
输出时钟源QL值、时钟导出配置: 作用: 主要是配置从TIMA单盘导出的外时钟的相关特性
27
27
时间同步网管参数配置(ONU)
本地时钟配置: 作用: 主要配置IEEE1588V2 MASTER相关参数
主要参数说明: 1. 时钟ID1、时钟ID2:PTP时钟ID(8字节),配置为本地MAC(3、4字节插入
( Boundary clock )
E2E透传时钟
P2P透传时钟
( End-to-end transparent clock )( Peer-to-peer transparent clock )
8
8
1588V2时钟模型
➢ 普通时钟
OC(Ordinary Clock)是网络始端或终端设备,只有一个1588 端口,该端口作为Slave 或Master。
2字节 0x01
消息头
2字节 0x0010 消息域长度 23 BYTES
16字节
1字节
载荷域
校验域
14
14
时间同步实现机制---1PPS+TOD
TOD信息波特率默认为 9600,无奇偶校验,1 个起始位(用低电平表示),1 个 停止位(用高电平表示),空闲帧为高电平,8 个数据位,应在 1PPS上升沿 1ms 后开始传送 TOD信息,并在 500ms 内传完,此 TOD消息标示当前 1PPS 上升沿时 间。TOD协议报文发送频率为每秒 1 次。

中国移动TD-LTE无线接入设备规范

中国移动TD-LTE无线接入设备规范

修正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T D-LT E无线接入设备规范T D-L T E R A N S u b-s y s t e mD e v i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4.无线网基本功能要求 (3)4.1 带宽配置 (3)4.2信道类型与配置 (3)4.3 参考信号 (4)4.4 物理层功能及关键技术 (4)4.5 MAC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5)4.6 RLC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6)4.7 PDCP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6)4.8 RRC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6)4.9 DRX (7)4.10 移动性管理 (7)4.11 无线资源管理 (7)4.12 QoS机制 (8)4.13 测量功能 (8)4.12 多天线技术 (8)4.13 无线承载 (9)5.基站产品类型要求 (9)6.BBU硬件要求 (9)6.1 BBU硬件通用要求 (9)6.1.1 容量 (9)6.1.2 系统带宽 (9)6.1.3 子帧配比 (9)6.1.4 多天线 (9)6.1.5 下行调制方式 (9)6.1.6 上行调制方式 (9)6.1.7 用户数 (9)6.1.8 峰值吞吐量 (9)6.1.9 同步源 (10)6.1.10 传输接口 (10)6.1.11 尺寸 (10)6.1.12 功耗 (10)6.1.13 板卡备份 (10)6.2 BBU供电要求 (10)6.2.1 供电方式 (10)6.2.2 直流备电 (10)6.3 BBU操作维护要求 (10)6.3.1 操作维护接口 (10)6.3.2 状态指示灯 (10)6.3.3 告警接口 (10)6.3.4 故障定位 (10)6.4 BBU可靠性要求 (10)6.5 BBU环境要求 (11)6.5.1 温度湿度 (11)6.5.2 防尘防水等级 (11)6.6 BBU电磁兼容性要求 (11)6.6.1 电磁兼容 (11)6.6.2 接地 (11)6.7 BBU安全要求 (11)6.7.1 安全能力 (11)6.7.2 抗震能力 (11)6.8 Ir接口要求 (11)6.8.1 拓扑结构 (11)6.8.2 星型连接 (11)6.8.3 链型连接 (11)6.8.4 级联技术 (11)6.8.5 接口数据 (12)6.8.6 接口带宽 (12)6.8.7 单模光纤 (12)6.8.8 光纤长度 (12)7.RRU硬件要求 (12)7.1 RRU射频指标 (12)7.1.1 发射关断功率 (12)7.1.2 EVM (12)7.1.3 接收动态范围 (12)7.1.4 总体说明 (12)7.2 RRU频段和带宽 (12)7.2.1 工作频段 (12)7.2.2 系统带宽 (12)7.3 RRU硬件通用要求 (12)7.3.1 射频通道 (12)7.3.2 多天线 (13)7.3.3 下行调制方式 (13)7.3.4 上行调制方式 (13)7.3.5 输出功率 (13)7.3.6 功率效率 (13)7.3.7 射频功率分配 (13)7.3.8 重量 (13)7.3.9 体积 (13)7.3.10 远程电调 (13)7.3.11 共天线 (13)7.4 RRU供电要求 (13)7.4.1 直流供电 (13)7.4.2 交流供电 (13)7.5.1 操作维护接口 (14)7.5.2 故障定位 (14)7.5.3 状态指示灯 (14)7.5.4 驻波比告警 (14)7.5.5 防盗防水告警 (14)7.6 RRU可靠性要求 (14)7.6.1 正常工作环境 (14)7.6.2 高温环境 (14)7.7 RRU环境要求 (14)7.7.1 温度湿度 (14)7.7.2 防尘防水等级 (14)7.7.3 散热方式 (14)7.7.4 承受风阻 (14)7.7.5 安装方式 (14)7.8 RRU电磁兼容性要求 (14)7.8.1 电磁兼容 (14)7.8.2 防雷 (15)7.8.3 接地 (15)7.9 RRU安全要求 (15)7.9.1 安全能力 (15)7.9.2 抗震能力 (15)8.S1/X2接口功能要求 (15)8.1 S1接口功能要求 (15)8.1.1 S1接口管理 (15)8.1.2 E-RAB管理 (15)8.1.3 UE上下文管理 (15)8.1.4 UE能力传递 (16)8.1.5 移动性管理 (16)8.1.6 NAS消息传递 (16)8.1.7 寻呼 (16)8.1.8 位置管理 (16)8.1.9 负载管理 (17)8.1.10 接口数量 (17)8.2 X2接口功能要求 (17)8.2.1 X2接口管理 (17)8.2.2 移动性管理 (17)8.2.3干扰协调 (17)8.2.4位置管理 (17)8.2.5 接口数目 (18)9.传输功能要求 (18)9.1 物理层接口要求 (18)9.2 L2功能要求 (18)9.3 L3功能要求 (18)9.5 负载分担和冗余保护 (19)9.6 同步要求 (19)10.升级要求 (19)11.编制历史 (20)前言本规范将在TD-LTE设备选型、网络规划、工程设计、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提供技术依据。

1pps +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1pps +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中国移动关于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功能、性能和时间接口技术规范(修订稿)1.1TD无线系统的同步功能要求1.1.1时间同步总体要求不同基站间空口同步信号相对时间误差小于3us。

基站空口载波频率偏差优于+/-0.05ppm。

基站输入抖动容限不小于±200ns(3?情况下)。

BBU+多级RRU串连级联时空口相对传输输出接口的时间偏差小于±300ns(3?情况下)。

基站应提供1PPS+TOD输入/输出时间接口和1588 v2 FE输入端口。

在时间输入接口应具备时延补偿功能,补偿范围10ns~10us,补偿步长不高于10ns;输出口补偿功能可选。

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TOD时间接口、1588 v2 FE端口以及内置卫星接收机模块等多种方式获取时间同步,不同方式间能够相互备份,实现基站时间源的冗余保护。

1.1.2基于1PPS+TOD方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信号和TOD信息输入,获得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TOD信息波特率默认为9600,无奇偶校验,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应在1PPS 上升沿1ms后开始传送TOD信息,并在500ms内传完,此TOD消息标示当前1PPS上升沿时间。

TOD协议报文发送频率为每秒1次。

对于1PPS秒脉冲,采用上升沿作为准时沿,上升时间应小于50ns,脉宽应为20ms~200ms。

1PPS和TOD信息传送采用422电平方式,物理接头采用RJ45或DB9,其电气特性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线序要求如下:1.1.3基于以太网接口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应支持1588V2时间解析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接口恢复出时间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对于NODE B的1588v2同步功能应至少支持Slave状态。

对于NODE B的1588v2同步功能支持边界时钟(Boundary)模式。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A-XXX-2011T D-L T 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定A c c e p t a n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n W i r e l e s sE n g i n e e r i n g A c c e p t a n c e f o r T D-L T E S y s t e m版本号:1.0.0x x x x-x-x x发布x x x x-x-x x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前言本规定主要包括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设备验收、安装验收、工程参数验收、网络性能测试验收、工程试运行、工程终验的相关要求。

本规定旨在规范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的设备验收、安装验收、工程参数验收及网络性能的测试验收,重点给出验收要求和标准,为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建设制定基本参考规范。

本规定需与企业标准编号《企业标准名称》配套使用。

本规定附录为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参考文件列表。

本规定由中移xxxx号文件印发。

本规定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技术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规定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本规定主要起草人:江苏公司:董巍吴振海侯晓明李剑许准集团设计院:汤利民张新程赵旭淞胡恒杰徐德平史辛宁朱强王星白承灏程日涛刘群韩云波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验收总则 (8)5.TD-LTE无线子系统参考连接示意图 (10)6.施工安装工艺验收 (11)6.1 机房环境检查验收 (11)6.2 BBU安装验收 (13)6.2.1 落地安装方式验收 (13)6.2.2 挂墙安装方式验收 (14)6.2.3 19英寸标准机柜安装方式验收 (15)6.2.4 室外型设备安装验收 (16)6.3 RRU安装验收 (17)6.3.1 抱杆安装方式验收 (18)6.3.1.1 独立抱杆安装验收 (18)6.3.1.2 共抱杆安装验收 (20)6.3.2 挂墙安装方式验收 (20)6.3.3 增高架安装方式验收 (21)6.3.4 塔上安装方式验收 (22)6.4 线缆安装验收 (23)6.4.1 线缆安装总体验收要求 (23)6.4.2 BBU与RRU连接光缆安装验收 (25)6.4.3 电源线安装验收 (26)6.4.4 接地线缆安装验收 (27)6.4.5 传输线安装验收 (28)6.4.6 馈线安装验收 (29)6.5 天线安装验收 (31)6.5.1 基站天线安装验收 (31)6.5.2 GPS天线安装验收 (32)6.6 防雷箱/电源箱(盒)安装验收 (34)6.6.1 直流室内防雷箱(盒)安装验收.. 346.6.2 直流室外防雷箱(盒)安装验收.. 356.6.3 室外交流电源箱(盒)安装验收.. 367.工程初验 (36)7.1 初验测试总体要求 (36)7.2 设备验收 (37)7.2.1 TD-LTE基站检查验收 (37)7.2.2 TD-LTE基站设备硬件验收测试 (42)7.2.2.1 电源测试 (42)7.2.2.2 硬件功能测试 (42)7.2.2.3 倒换和再启动测试 (43)7.2.2.4 传输中断测试 (44)7.3 性能测试验收 (44)7.3.1 相关概念及约定 (44)7.3.1.1 测试区域与路线选择 (44)7.3.1.2 测试网络基本配置 (45)7.3.1.3 测试设备需求 (45)7.3.1.4 终端要求 (46)7.3.1.5 信道条件定义 (47)7.3.1.6 覆盖测试中判断小区边界的原则 (48)7.3.1.7 终端移动速度 (49)7.3.1.8 测试其他约定 (49)7.3.2 单小区性能测试项目 (50)7.3.2.1 单用户多点吞吐量和小区平均吞吐量测试 (50)7.3.2.2 单用户峰值吞吐量测试 (51)7.3.2.3 单用户Ping包时延测试 (51)7.3.2.4 控制面时延测试 (52)7.3.3 全网覆盖测试 (52)7.3.4 网络质量测试项目 (53)7.3.4.1 连接建立成功率与连接建立时延测试 (53)7.3.4.2 寻呼成功率测试 (55)7.3.4.3 掉线率测试 (56)7.3.4.4 切换成功率测试 (57)7.3.4.5 切换时延测试 (57)7.3.4.6 用户平均吞吐量测试 (58)7.3.5 SON功能测试项目 (59)7.3.5.1 PCI自配置测试 (59)7.3.5.2 PCI自优化流程与控制测试 (60)7.3.5.3 PCI冲突检测和解决测试 (60)7.3.5.4 PCI混淆检测和解决测试 (61)7.3.5.5 自由模式ANR功能测试 (62)8.工程试运行 (63)8.1 试运行要求 (63)8.2 试运行观察项目及指标标准 (63)8.2.1 单小区性能指标要求 (64)8.2.2 网络覆盖指标要求 (64)8.2.3 网络质量指标要求 (64)8.2.4 SON功能指标要求 (65)9.工程终验 (66)9.1 工程竣工验收技术文件 (66)9.2 验收要求和内容 (67)10.编制历史6711.附录(工程验收文件参考列表)。

中国移动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标准QB-A-XXX-2023T D-L T 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定A c c e p t a n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n W i r e l e s sE n g i n e e r i n g A c c e p t a n c e f o r T D-L T E S y s t e m版本号:1.0.0x x x x-x-x x发布x x x x-x-x x实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前言本规定重要涉及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设备验收、安装验收、工程参数验收、网络性能测实验收、工程试运营、工程终验的相关规定。

本规定旨在规范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的设备验收、安装验收、工程参数验收及网络性能的测实验收,重点给出验收规定和标准,为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建设制定基本参考规范。

本规定由中移xxxx号文献印发。

本规定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技术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规定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本规定重要起草人:江苏公司:董巍吴振海侯晓明李剑许准集团设计院:汤利民张新程赵旭淞胡恒杰徐德平史辛宁朱强王星白承灏程日涛刘群韩云波目录1.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1pps +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1pps +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中国移动关于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功能、性能和时间接口技术规范(修订稿)1.1TD无线系统的同步功能要求1.1.1时间同步总体要求➢不同基站间空口同步信号相对时间误差小于3us。

➢基站空口载波频率偏差优于+/-0.05ppm。

➢基站输入抖动容限不小于±200ns(3σ情况下)。

➢BBU+多级RRU串连级联时空口相对传输输出接口的时间偏差小于±300ns(3σ情况下)。

➢基站应提供1PPS+TOD输入/输出时间接口和1588 v2 FE输入端口。

➢在时间输入接口应具备时延补偿功能,补偿范围10ns~10us,补偿步长不高于10ns;输出口补偿功能可选。

➢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TOD时间接口、1588 v2 FE端口以及内置卫星接收机模块等多种方式获取时间同步,不同方式间能够相互备份,实现基站时间源的冗余保护。

1.1.2基于1PPS+TOD方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信号和TOD信息输入,获得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TOD信息波特率默认为9600,无奇偶校验,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应在1PPS 上升沿1ms后开始传送TOD信息,并在500ms内传完,此TOD消息标示当前1PPS上升沿时间。

TOD协议报文发送频率为每秒1次。

)➢对于1PPS秒脉冲,采用上升沿作为准时沿,上升时间应小于50ns,脉宽应为20ms~200ms。

➢1PPS和TOD信息传送采用422电平方式,物理接头采用RJ45或DB9,其电气特性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线序要求如下:1.1.3基于以太网接口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应支持1588V2时间解析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接口恢复出时间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 对于NODE B 的1588v2同步功能应至少支持Slave 状态。

1pps+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1pps+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中国移动关于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功能、性能和时间接口技术规范(修订稿)1.1TD无线系统的同步功能要求1.1.1时间同步总体要求➢不同基站间空口同步信号相对时间误差小于3us。

➢基站空口载波频率偏差优于+/-0.05ppm。

➢基站输入抖动容限不小于±200ns(3σ情况下)。

➢BBU+多级RRU串连级联时空口相对传输输出接口的时间偏差小于±300ns(3σ情况下)。

➢基站应提供1PPS+TOD输入/输出时间接口和1588 v2 FE输入端口。

➢在时间输入接口应具备时延补偿功能,补偿范围10ns~10us,补偿步长不高于10ns;输出口补偿功能可选。

➢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TOD时间接口、1588 v2 FE端口以及内置卫星接收机模块等多种方式获取时间同步,不同方式间能够相互备份,实现基站时间源的冗余保护。

1.1.2基于1PPS+TOD方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信号和TOD信息输入,获得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TOD信息波特率默认为9600,无奇偶校验,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应在1PPS 上升沿1ms后开始传送TOD信息,并在500ms内传完,此TOD消息标示当前1PPS上升沿时间。

TOD协议报文发送频率为每秒1次。

)➢对于1PPS秒脉冲,采用上升沿作为准时沿,上升时间应小于50ns,脉宽应为20ms~200ms。

➢1PPS和TOD信息传送采用422电平方式,物理接头采用RJ45或DB9,其电气特性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线序要求如下:1.1.3基于以太网接口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应支持1588V2时间解析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接口恢复出时间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 对于NODE B 的1588v2同步功能应至少支持Slave 状态。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1P P S +T O D 接口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2011-4-8发布 2011-4-8实施QB-B-016-2010C h i n a M o b i l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1P P S +T OD T i m e I n t e r f a c e f o r P r e c i s i o n T i m e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版本号:1.0.0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概述 (1)5. 基于1PPS+TOD方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 (2)6. 1PPS+TOD接口中TOD的协议规范 (3)6.1 TOD帧定义 (3)6.2 TOD消息定义 (4)6.2.2 时间信息消息 (5)6.2.3 时间状态消息 (6)7. 编制历史 (7)附录A (TOD状态信息和1588v2等级对应关系附录) (7)前言本标准的目的: 随着TD-SCDMA、TD-LTE系统高精度时间地面传送需求的出现,要求网络设备和基站设备等提供各种类型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接口。

此标准提供了1PPS+TOD高精度时间同步接口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PPS+TOD时间接口互通时的基本功能要求、TOD协议格式。

对于通过1PPS+TOD时间接口互通的性能要求和网管要求参见《中国移动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总体技术要求》分册。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 QB-B-015-2010 中国移动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总体技术要求[2] QB-B-016-2010 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1PPS+TOD时间接口规范[3] QB-B-017-2010 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1588v2时间接口规范[4] QB-B-018-2010 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技术规范[5] QB-B-019-2010 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测试规范本标准由中移技﹝2011﹞105号印发。

1pps+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1pps+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中国移动关于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功能、性能和时间接口技术规范(修订稿)1.1 TD无线系统的同步功能要求 1.1J时间同步总体要求>不同基站间空口同步信号相对时间误差小于3us。

>基站空口载波频率偏差优于+/-0.05ppm。

>基站输入抖动容限不小于±200ns(3o情况下)。

>BBU +多级RRU串连级联时空口相对传输输出接口的时间偏差小于±300ns(3o情况下)。

>基站应提供1PPS十TOD输入瀚出时间接口和1588 v2 FE输入端口。

>在时间输入接口应具备时延补偿功能,补偿范围10ns - 10us,补偿步长不高于10ns ;输出口补偿功能可选。

>基站能够支持通过lpps + TOD时间接口、1588 v2 FE端口以及内置卫星接收机模块等多种方式获取时间同步,不同方式间能够相互备份,实现基站时间源的冗余保护。

1.1.2基于1PPS+TOD方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信号和TOD信息输入,获得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TOD信息波特率默认为9600,无奇偶校验,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应在1PPS 上升沿1ms后开始传送TOD信息,并在500ms内传完,此TOD消息标示当前1PPS 上升沿时间。

TOD协议报文发送频率为每秒1次。

Time (sec) t - 1 tIPPS f~ L _______________ Jy -------------- < ISerial Dat a / .I \ _______ / I (Time & Pulse)1I_____ JI 500ms :>对于1PPS秒脉冲,采用上升沿作为准时沿,上升时间应小于50ns,脉宽应为20ms ~ 200ms o>1PPS和TOD信息传送采用422电平方式,物理接头采用RJ45或DB9,其电气特性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线序要求如下:1-1-3基于以太网接口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 基站应支持1588V2时间解析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接口恢复出时间同步定时信息, 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中国移动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规范-1588_v2协议规范(讨论稿)-接受修订

中国移动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规范-1588_v2协议规范(讨论稿)-接受修订
6.3 PTP报文传输承载方式 ............................................................................................................................. 17 6.3.1 PTP over IEEE802.3/ Ethernet.............................................................................................................. 17 6.3.2 PTP over UDP over IPv4....................................................................................................................... 19
6.1 PTP系统中的数据类型和在线格式 .......................................................................................................... 4 6.1.1 简单PTP数据类型(Primitive data type) ...................................................................................... 4 6.1.2 派生数据类型(Derived PTP data type ) ..................................................................................... 5 6.1.3 在线格式(On-the-wire formats) .................................................................................................... 9

pps-+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pps-+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pps-+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作者:————————————————————————————————日期:中国移动关于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功能、性能和时间接口技术规范(修订稿)1.1TD无线系统的同步功能要求1.1.1时间同步总体要求➢不同基站间空口同步信号相对时间误差小于3us。

➢基站空口载波频率偏差优于+/-0.05ppm。

➢基站输入抖动容限不小于±200ns(3σ情况下)。

➢BBU+多级RRU串连级联时空口相对传输输出接口的时间偏差小于±300ns(3σ情况下)。

➢基站应提供1PPS+TOD输入/输出时间接口和1588 v2 FE输入端口。

➢在时间输入接口应具备时延补偿功能,补偿范围10ns~10us,补偿步长不高于10ns;输出口补偿功能可选。

➢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TOD时间接口、1588 v2 FE端口以及内置卫星接收机模块等多种方式获取时间同步,不同方式间能够相互备份,实现基站时间源的冗余保护。

1.1.2基于1PPS+TOD方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能够支持通过1PPS信号和TOD信息输入,获得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TOD信息波特率默认为9600,无奇偶校验,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应在1PPS上升沿1ms后开始传送TOD信息,并在500ms内传完,此TOD消息标示当前1PPS上升沿时间。

TOD协议报文发送频率为每秒1次。

➢对于1PPS秒脉冲,采用上升沿作为准时沿,上升时间应小于50ns,脉宽应为20ms~200ms。

➢1PPS和TOD信息传送采用422电平方式,物理接头采用RJ45或DB9,其电气特性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线序要求如下:P IN 信号定义说明1 NC默认态为悬空(高阻)2 NC默认态为悬空(高阻)3 422_1_N1PPS4 GNDRS422电平GND5 GNDRS422电平GND6 422_1_P1PPS7 422_2_NTOD时间信息8 422_2_PTOD时间信息1.1.3基于以太网接口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应支持1588V2时间解析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接口恢复出时间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时间同步和时钟同步原理及配置方法介绍演示文稿

时间同步和时钟同步原理及配置方法介绍演示文稿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时钟同步网管参数配置(TIMA)
时钟基本配置(常用) 主要作用:配置时钟的工作模式,和相关门限值 常用配置参数: 时钟工作模式: 可配置为自动/保持/自由振荡, 一般配置为自动 时钟使能选择: 根据应用场景配置, 需根据ESMC协议选源需要配置为使能; 外时钟SSM门限:保留默认值即可(超过这个门限值才会进行导出) 系统时钟SSM门限:保留默认值(超过这个门限值才会锁定) 时钟等待恢复时间: 源恢复后等Nmin然后再去锁定,使能后才有效
帧头
2字节 0x01
消息头
2字节 0x0010 消息域长度 23 BYTES
16字节
1字节
载荷域
校验域
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时间同步实现机制---1PPS+TOD
TOD信息波特率默认为 9600,无奇偶校验,1 个起始位(用低电平表示),1 个停止位(用高 电平表示),空闲帧为高电平,8 个数据位,应在 1PPS上升沿 1ms 后开始传送 TOD信息,并在 500ms 内传完,此 TOD消息标示当前 1PPS 上升沿时间。TOD协议报文发送频率为每秒 1 次。 对于1PPS秒脉冲,采用上升沿作为准时沿,上升时间应小于50ns,脉宽应为20ms~ 200ms。
▪ 最优时间源算法BMC(Best Master Clock )是1588时间同步的应用层技术,能
够自动选择时间同步网中的最优时间源,自动选择同步路径,在时间源故障和
链路故障时,自动实现时间源和同步路径的切换。
Announce报文
Priority1
ClockClass
ClockAccuracy Priority2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时间同步网管参数配置(TIMA)

中国TD系统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技术规范

中国TD系统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B-018-2010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技术规范版本号:1.0.02011-4-8发布2011-4-8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符号和缩略语 (1)4. 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定义及构成 (2)4.1. 定义 (2)4.2. 构成 (2)5. 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的功能要求 (2)5.1. 定时输入功能 (2)5.1.1. 时间同步输入基本要求 (2)5.1.2. 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 (2)5.1.3. 地面时间输入 (3)5.1.4. 频率输入(可选) (3)5.2. 本地时钟功能 (3)5.3. 定时输出功能 (3)5.3.1. 时间输出接口功能 (3)5.3.2. 频率输出接口功能 (4)5.4. 监控管理功能 (4)5.4.1. 时间输入信号的告警监测 (4)5.4.2. 时间输入信号的性能监测(可选) (4)5.4.3. 网管功能 (4)6. 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的性能要求 (5)6.1. 频率同步性能 (5)6.2. 时间同步性能 (5)6.2.1. 时间精度要求 (5)6.2.2. 时间稳定度要求 (5)6.2.3. 守时精度的要求 (5)6.2.4. 时间源倒换的性能要求 (6)7. 可靠性及环境要求 (6)7.1. 可靠性要求 (6)7.2. 环境要求 (6)7.2.1. 电源要求 (6)7.2.2. 温度要求 (6)7.2.3. 湿度要求 (6)8. 编制历史 (7)前言本标准的目的:随着TD-SCDMA、TD-LTE系统高精度时间地面传送需求的出现,要求网络具有时间同步设备,用于提供各种类型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接口。

此标准是高精度的时间同步设备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定义及构成、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和设备环境要求。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 QB-B-015-2010 中国移动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总体技术要求[2] QB-B-016-2010 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1PPS+TOD时间接口规范[3] QB-B-017-2010 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1588v2时间接口规范[4] QB-B-018-2010 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技术规范[5] QB-B-019-2010 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测试规范本标准由中移技﹝2011﹞105号印发。

1pps +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1pps +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中国移动
关于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功能、性能和时间接口技术规范
(修订稿)
TD无线系统的同步功能要求
时间同步总体要求
不同基站间空口同步信号相对时间误差小于3us。

基站空口载波频率偏差优于+/-0.05ppm。

基站输入抖动容限不小于±200ns(3?情况下)。

BBU+多级RRU串连级联时空口相对传输输出接口的时间偏差小于±300ns(3?情况下)。

;输出
上升沿
~200ms。

基于以太网接口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
基站应支持1588V2时间解析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接口恢复出时间同步定时信息,使基
站与传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对于NODEB 的1588v2同步功能应至少支持Slave 状态。

对于NODEB 的1588v2同步功能支持边界时钟(Boundary )模式。

从Iub 接口获取的时间同步信号精度在不同的传输网络负荷下应能够得到保证,特别是采
用IP 包进行同步消息传递时。

消息长度字域计算的有效范围只包括消息的净载荷(payload ),不包含帧头,消息头,
消息长度本身和校验和域。

(4) 载荷域
消息内容,由若干字节组成。

(5) 循环冗余检验(FCS )域
循环冗余检验码的生成多项式为:1)(458+++=x x x x G
TOD 消息定义 时间信息消息
数据类型定义以上数据类型定义如下:。

1pps+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1pps+TOD接口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

1pps+TOD接⼝物理电器特性及TOD协议格式规范中国移动关于TD⽆线系统⾼精度时间同步的功能、性能和时间接⼝技术规范(修订稿)1.1TD⽆线系统的同步功能要求1.1.1时间同步总体要求不同基站间空⼝同步信号相对时间误差⼩于3us。

基站空⼝载波频率偏差优于+/-0.05ppm。

基站输⼊抖动容限不⼩于±200ns(3σ情况下)。

BBU+多级RRU串连级联时空⼝相对传输输出接⼝的时间偏差⼩于±300ns(3σ情况下)。

基站应提供1PPS+TOD输⼊/输出时间接⼝和1588 v2 FE输⼊端⼝。

在时间输⼊接⼝应具备时延补偿功能,补偿范围10ns~10us,补偿步长不⾼于10ns;输出⼝补偿功能可选。

基站能够⽀持通过1pps+TOD时间接⼝、1588 v2 FE端⼝以及内置卫星接收机模块等多种⽅式获取时间同步,不同⽅式间能够相互备份,实现基站时间源的冗余保护。

1.1.2基于1PPS+TOD⽅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能够⽀持通过1PPS信号和TOD信息输⼊,获得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空⼝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TOD信息波特率默认为9600,⽆奇偶校验,1个停⽌位,8个数据位,应在1PPS 上升沿1ms后开始传送TOD信息,并在500ms内传完,此TOD消息标⽰当前1PPS上升沿时间。

TOD协议报⽂发送频率为每秒1次。

)对于1PPS秒脉冲,采⽤上升沿作为准时沿,上升时间应⼩于50ns,脉宽应为20ms~200ms。

1PPS和TOD信息传送采⽤422电平⽅式,物理接头采⽤RJ45或DB9,其电⽓特性满⾜相应标准要求,线序要求如下:1.1.3基于以太⽹接⼝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基站应⽀持1588V2时间解析功能,能够通过以太⽹接⼝恢复出时间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输⽹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空⼝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对于NODE B 的1588v2同步功能应⾄少⽀持Slave 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企 业 标 准QB-X-XXX-XXXX1pps+ TOD 时 间 接 口 规 范╳ ╳ ╳ ╳ -╳ ╳ -╳ ╳ 发 布征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意见 稿- xur o版 本 号 : 1.0.0中 国 移 动 TD 无 线 系 统 高 精 度 时 间同步技术规范ng╳ ╳ ╳ ╳ -╳ ╳ -╳ ╳ 实 施发布QB-X-XXX-XXXX 目1 2 3 4 5 6录范围 ........................................................................................................................................................................ 1 引用标准 ................................................................................................................................................................ 1 符号及缩略语 ........................................................................................................................................................ 1 概述 ........................................................................................................................................................................ 1 基于 1PPS+TOD方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 ........................................................................................................... 2 1PPS+TOD接口中TOD的协议规范 .......................................................................................................................... 3 6.1 6.2 6.2.1 6.2.2 6.2.3 TOD帧定义...................................................................................................................................................... 3 TOD消息定义.................................................................................................................................................. 47编制历史 ................................................................................................................................................................ 7征求意见 稿- xur ong时间信息消息 ....................................................................................................................................... 4 时间状态消息 ....................................................................................................................................... 5 数据类型定义 ....................................................................................................................................... 6QB-X-XXX-XXXX前言中国移动 TD 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规范共分以下三个分册: 1)中国移动 TD 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规范-总体要求 2)中国移动 TD 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规范-1pps+TOD 时间接口规范 3)中国移动 TD 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规范-1588v2 时间接口规范。

本分册为 1pps+TOD 时间接口规范部分,主要规定通过 1pps+TOD 时间接口互通时 的基本功能要求、TOD 协议格式,对于通过 1pps+TOD 时间接口互通的性能要求和网管要 求参见《中国移动 TD 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规范》的总体要求分册。

本标准由中移 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标准提出并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计划部、中 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荣 本标准解释单位:征求意见 稿- xur ongQB-X-XXX-XXXX1 范围TD-SCDMA 是一个精确时间同步系统,现有的基于 NTP/SNTP 的同步机制(毫秒级) , 无法保证 TD 的同步精度要求。

目前 TD 基站的同步通过在每个基站安装 GPS 接收设备来解 决。

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并且单一的同步方式会带来安全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 研究和规范多种(卫星、地面)时钟同步方式,尤其需要规范通过传输网进行时间同步传递 来替代基站内直接使用 GPS 同步的情况下,对 TD-SCDMA 系统设备的相关同步功能和接 口要求,以保证整网的稳定、可靠工作。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移动 TD 无线系统时间同步的 1pps+TOD 时间接口规范。

供中国移 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EEE 1588(V2) 3GPP TR 25.836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 NodeB 同步(TDD)要求3符号及缩略语1PPS FCS TOD1 Pulse per Second Fame Check Sequence Time of Day征求4概述在 TD 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案中, 在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设备之间可能存在以下 5 种时间对接场景,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1) 2) 3) 卫星定位系统与时间同步设备之间; 时间同步设备与承载设备之间; 不同厂家的承载设备之间;1意见 稿- xur o秒脉冲 帧校验序列 日时间2引用标准ngQB-X-XXX-XXXX4) 5) 承载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 卫星定位系统与基站设备。

以上 5 种应用场景均有可能会涉及到 1pps+TOD 时间接口的互通。

北斗/GPS等 卫星定位系统1RNC 时间同 步设备 2 承载环A33意见 稿- xur o基站 4 BBU 基站 RRU级联4承载环B基站图 1 TD 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解决方案架构示意图5基于 1PPS+TOD 方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¾基站能够支持通过 1PPS 信号和 TOD 信息输入,获得同步定时信息,使基站与传 输网络上游时间服务器之间实现满足空口时间和频率精度要求的同步。

¾TOD 信息波特率默认为 9600,无奇偶校验,1 个起始位(用高电平表示) ,1 个停 止位(用低电平表示) ,8 个数据位,应在 1PPS 上升沿 1ms 后开始传送 TOD 信息, 并在 500ms 内传完,此 TOD 消息标示当前 1PPS 上升沿时间。

TOD 协议报文发送 频率为每秒 1 次。

征求ng5北斗/GPS等 卫星定位系统2QB-X-XXX-XXXX¾对于 1PPS 秒脉冲, 采用上升沿作为准时沿, 上升时间应小于 50ns, 脉宽应为 20ms~ 200ms。

¾1PPS 和 TOD 信息传送采用 422 电平方式,物理接头采用 RJ45 或 DB9,其电气特 性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线序要求如下:PIN 1 2 3 4 5 6 7 8征求61PPS+TOD 接口中 TOD 的协议规范 TOD 协议应采用二进制方式进行编码,具体帧定义和消息定义见 5.1 节和 5.2 节。

6.1TOD 帧定义 TOD 帧结构如下图所示:意见 稿- xur o信号定义 NC NC 说明 422_1_N GND GND 1PPS 422_1_P 1PPS 422_2_N 422_2_P TOD 时间信息 TOD 时间信息默认态为悬空(高阻) 默认态为悬空(高阻)RS422 电平 GND RS422 电平 GNDng3QB-X-XXX-XXXX帧校验序列的生成多项式为: G ( x ) = x + x + x + 18 5 4注:检验码初始值设置为 0xFF,无需取反。

6.2TOD 消息定义 6.2.1时间信息消息消息名称 描述 类型 注视 消息结构 载荷内容: 字节 数据征求时间信息消息 时间信息 每秒周期上报 -类型0x01意见 稿- xur o编号0x20TOD 消息使用完整的 8bit 一个字节的数据进行传输,采用校验和保护,使用消息类型 和消息 ID 两级的方式对消息进行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