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如何避开设计中87个坑
结构工程师面试题及答案
结构工程师面试题及答案1.请介绍一下您的结构工程师背景及经验。
答:我持有结构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具有超过10年的结构工程实践经验。
曾在ABC公司担任主管工程师,负责设计和管理多个大型建筑项目,如XYZ大厦和LMN桥梁。
我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使我对结构工程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
2.在结构设计中,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答:我首先进行详尽的结构分析,考虑各种荷载情况,包括静态和动态荷载。
通过使用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我能够模拟和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承载能力,并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仍保持稳定性。
此外,我会考虑使用不同的结构材料和梁柱布局,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在设计高层建筑时,您是如何处理风荷载的影响?答: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我会进行风荷载分析,考虑风对建筑的侧向和竖向影响。
采用风洞试验和CFD模拟来评估风荷载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并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采用风阻削弱装置或增强结构连接点,以确保建筑在强风条件下的稳定性。
4.在项目中,您如何平衡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答:我始终将经济性和安全性视为结构设计的双重目标。
通过充分了解项目的需求和预算,我能够优化结构设计,使其在保持安全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如最优设计理论,确保在结构性能和经济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5.请描述您在使用BIM软件方面的经验。
答:我在BIM软件的使用方面具有广泛的经验,能够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有效地利用BIM技术。
通过BIM,我能够创建三维模型,进行协同设计,检查结构的一致性和冲突,并实时调整设计。
这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更好地支持项目的施工和管理阶段。
6.在处理复杂结构时,您是如何应对不同材料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答:处理复杂结构时,我会进行材料力学性能的深入研究,考虑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工具,我能够模拟和评估混合结构的性能,确保各种材料在不同荷载下协同工作。
举例而言,我曾成功设计了一座混凝土和钢结构相结合的桥梁,通过充分考虑两种材料的特性,实现了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
结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结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摘要】使结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是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和责任。
但现在有些结构设计很难说安全合理,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方面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结构设计概念设计安全系数电算指标结构构造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而工程质量的好坏主要由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两个方面来衡量。
相对而言,结构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发生结构设计的种种概念和方法上的差错,这些差错的产生,有的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结构设计引起高度重视,盲目参照或套用其他的设计的结果;有的则是由于设计对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缺乏理解;还有的是由于设计者的力学概念模糊,不能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式,对结构电算结果也缺乏判断正确与否的经验。
为了避免或减少类似的情况发生,确保设计质量能上一个台阶,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注意以下常见问题:一、概念设计抗震设计中,影响整个结构抗震能力的因素很多,如: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非结构构件的材料性能及提供的强度储备;结构的连接构造;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整体性能在经受第一次地震后多次余震反复作用下的抗破坏能力。
目前只对第一种因素作了计算,其它因素尚无法进行计算,靠概念设计和结构构造做到结构体系具备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能力吸收及耗能能力,也就是具有足够的延性。
对复杂结构,七分计算三分构造,更重要的是概念设计。
为此,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及早介入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否则,将会导致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给以后的结构设计带来难度。
二、结构计算1、荷载要准确结构设计中,荷载是最主要的设计参数之一。
荷载计算不准确,会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要做到以建筑、设备条件图及有关荷载设计规范为依据,正确、合理地计算荷载,不能人为地增大荷载或减小荷载。
在设计梁、柱、墙及基础时,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楼面活荷载折减;在计算填充墙的重量时,要考虑墙顶梁高的因素,要考虑门窗洞口的因素,按实扣除等等。
结构设计实际工程易犯错误总结
结构设计实际工程易犯错误总结在结构设计的实际工程中,由于设计师的疏忽、计算错误或者材料质量问题等原因,易犯错误屡见不鲜。
下面就结构设计实际工程易犯错误进行总结如下:1.计算错误:在结构设计中,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设计师需要根据受力分析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计算,但常常发生计算错误。
这可能是由于设计师对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的不熟悉,或者是计算过程中出现的疏忽,导致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
2.材料选择问题:在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错误的材料选择可能导致结构的承载能力不足或者会导致结构过于笨重,浪费材料,增加施工难度和费用。
因此,设计师应该对各种材料的性能有足够的了解,并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3.施工工艺和过程问题:一个合理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但很多设计师忽略了这个问题。
这会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问题,使得结构的质量无法保证。
设计师应该与施工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设计出适合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4.结构模型简化问题:在结构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和分析复杂结构,常常对结构进行简化处理。
但如果简化过度,可能导致模型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对结构的简化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得简化后的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5.设计图纸的错误:设计图纸是结构设计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的错误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问题。
常见的错误包括尺寸和距离的错误、标志符号的错误、工艺、中心线、尺寸的错误等。
设计师应该对设计图纸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考虑不周全:有时候设计师可能只关注结构设计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问题。
例如,在考虑结构的强度时,可能忽略了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设计师应该对结构设计进行全面的考虑,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
7.预留孔洞的问题:在结构设计中,预留孔洞是常见的需求。
但设计师在考虑预留孔洞时,往往会忽略结构的安全性问题。
结构设计实际工程易犯错误总结
2021/10/10
1
结构平面 柱墙配筋 楼梯坡道 模型参数 制图规范
2021/10/10
梁配筋图 基础底板 节点详图 计算文件 文字说明
2
结构平面
1.电梯基坑与建筑图仔细核对,被主梁挡住的基坑及时向建筑反馈 2.设备开洞比较隐蔽,往往最后几天才会在建筑图上反映 3.建筑物周边的线条要根据建筑平、立、剖以及墙身大样综合 起来考虑,绝不能简单比着描一遍完事。
2021/10/10
9
计算文件
1.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未提供框架倾覆比计算信息; 2.未提供超配筋信息文件 3. (0.2VQ0)调整分段包括地下室及顶部小塔楼 4. 周期未按计算回填 5. 整体电算呈扭转,外围框架梁柱截面未加强(多见于框架结构) 6. P-△效应未考虑(应按计算结果回填) 7. 是否考虑风荷载1.1倍;是否考虑横风向 8. 顶部小塔楼内力放大 9. 是否考虑刚性楼板
础底板
1.后浇带穿过竖向构件的区域宜上下对齐,尤其是地下室外墙处 2.基础底板的计算书比较多,而且大部分都涉及强条,检查有无遗漏 3.集水坑、电梯基坑应进行多次校对,以避免遗漏,无锡绿地教训。 4. 详图应注意与平面图的关系对应(尺寸、定位) 5. 后浇带尽量避开集水井 6. 确定桩长时,部分桩端未进入持力层。
2021/10/10
4
柱墙配筋
框架柱节点核芯区箍筋计算值容易被遗漏;角柱定义计算前复查
各框架柱应复核是否满足当前抗震等级的体积配箍率 特别注意短柱(柱净高小于4倍截面宽度)体积配箍率1.4% 墙变截面时正好处于降板区,墙顶标高未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者 变截面墙体不应设置此处。
2021/10/10
5
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其预防措施0.引言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结构设计至关重要,与建筑工程居住舒适度以及整体安全性密切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的功能以及类型越来越复杂,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全面把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难点,并应用先进的设计方式,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因此,亟须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结构设计常见问题预防措施1.结构设计中常见的设计问题1.1基础设计问题在整个建筑结构当中,地基基础设计是最基本的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建筑物最终的安全和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基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基础设计时,要更多、更详细的进行现场勘查,尽可能掌握相关报告,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
但实际情况是,很少有设计部门对这些报告加以搜罗,更不要说进行现场的亲自勘察,他们都是参考附近建筑物或者凭借业主方给他们提供的一些口头资料便开始设计,不具备科学性,建筑结构设计也就没有安全性可言了。
面对不良地基,设计单位需要设计一些方法加以处理,例如设计换层等措施,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经验理所当然做出决定,因此,在后期的施工中难免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安全。
1.2抗震设计问题我国受地震危害比较严重,因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很有必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作为整个工程的基础与发起端,其抗震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抗震性能。
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建筑设计单位轻视建筑物抗震的重要性,在一定层面上也影响了结构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和抗震设计工作,导致建筑缺乏抗震能力。
并且因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复杂,建筑人员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经常不考虑当地具体情况便以偏概全,照搬其他地域的设计规范,严重降低了建筑的安全稳定性。
1.3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经验、理论方面存在欠缺,意识上没有从传统建筑过度到现代建筑的结构设计,致使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出现不符合安全性要求的情况。
小心设计陷阱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避免的常见错误
小心设计陷阱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避免的常见错误小心设计陷阱: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避免的常见错误建筑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结构强度、功能需求、环境友好等。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常见的设计错误。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避免的常见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设计师们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
错误一:设计不合理的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建筑设计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避免出现功能空间之间的冲突。
例如,将厨房与起居室相连,会导致烹饪气味和噪音扩散到生活空间中。
解决方案:在空间规划过程中,设计师应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其需求和使用习惯。
同时,应遵循空间功能性的基本原则,如功能分区、通道设计等,确保各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和互不干扰。
错误二:忽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建筑的结构安全是设计的核心考虑因素之一。
设计师需根据建筑类型和规模,合理选择结构材料、布置结构构件,确保建筑的整体结构稳定和强度满足要求。
然而,一些设计师在追求美观和创新时,忽视了结构的安全性。
解决方案:设计师应具备扎实的结构知识,并密切与结构工程师合作,进行结构选型和计算。
此外,使用现代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和验证,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错误三:忽视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随着社会对环境友好型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强,设计师在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更加重视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
然而,许多设计师仍然忽视了节能、水资源管理等关键问题,导致建筑的环境性能不佳。
解决方案:设计师应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在设计中,应考虑采用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隔热性能等措施,以提高建筑的环境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错误四:不合理的施工设计不合理的施工设计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设计师在施工图设计时,应考虑到施工方便性、材料可行性等因素,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
设计行业最全雷区大全(建筑、结构、施工、电气)
设计行业最全雷区大全(建筑、结构、施工、电气)1【建筑篇.64个雷区】1.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机房之间隔墙上门洞未设甲级防火门。
2.地下车库出入口处的防火分区墙上未设甲级防火门,并用人防门代替甲级防火门。
3.地下车库出入封闭楼梯间门未设置乙级防火门。
4.汽车坡道出入口处未设防火卷帘。
5.地下室设喷淋系统后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仍超过1000平方米。
(非车库用房)6.地下自行车库防火分区面积超过500平方米。
7.柴油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未设甲级防火门,且未采取防止油流散的措施。
(以上原因是对规范规定采用甲、乙、丙级防火门的条文内容不够熟悉)8.设备用房门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
9.防火门开启方向朝向变形缝。
10.楼梯电梯间合用前室外窗开启面积小于3.0平方米,不满足高规。
11.复式楼梯及公共楼梯的护栏采用横栏杆;教学楼梯、阳台、平台、低窗所选栏杆形式易攀爬,不符合规范要求。
12.对特殊建筑物规范的条文内容不熟悉,设计执行不到位(如体育建筑等)。
13.卧室、厨房上层为卫生间时,未采取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14.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要在门窗说明中说明采用安全玻璃。
15.厨房窗开口的上方应设置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应满足《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第3.3.11条的规定。
(餐厅) 。
16.楼梯净宽是指外墙外到扶手中心的宽度,高层中不能小于1200mm。
17.高层建筑疏散门保证净宽900,所以门洞至少要有1050宽度(因为门框占150)。
厨房的上方不应设置洗手间(复式住宅除外)。
另外再继续加以下内容,这些都是审图公司归纳的,希望大家能好好理解。
建筑设计部分1.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的未设消防车道。
2.位于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消防车道未用防火墙分隔。
3.地下室内安全疏散最大距离超过60米。
4.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室内安全疏散距离越过20米。
5.安全疏散出口穿过其他房间方能到达。
6.安全疏散门采用了弹簧门、卷帘门。
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性问题分析与对策
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性问题分析与对策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如设计不合理、工程质量不达标等。
本文将针对几个常见的技术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是导致建筑结构问题的原因之一。
设计者在进行结构计算和分析时,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如荷载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能等。
这可能导致结构设计的强度不足或者不稳定。
对策:设计者应该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详细分析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并确保结构设计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还应该进行全面的力学计算和分析,包括荷载计算、应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等。
使用专业的设计软件和工具,可以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材料选择不当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如果选择的材料不适合结构的要求,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强度不足、耐久性差等问题。
对策: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高温环境下需要使用耐高温材料,在潮湿环境下需要使用耐腐蚀材料等。
还应该进行材料性能的测试和评估,确保材料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三、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能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结构连接不牢固、施工误差等问题,可能导致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达标。
对策: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要求。
施工人员应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还应该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定期检查和测试施工质量。
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性问题是导致建筑结构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者应该进行全面的力学计算和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研究建筑结构设计中几个常易忽略的问题
研究建筑结构设计中几个常易忽略的问题研究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有一些问题常常容易被忽略。
这些问题虽然看似细枝末节,但却可能对建筑的结构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就研究建筑结构设计中常易忽略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个问题是设计过程中对材料性能和特性的充分了解。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我们常常会选择各种材料来构建建筑的主体结构,比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很多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往往只看重价格和外观,而忽略了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事实上,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热性能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充分了解其性能和特性,以确保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合理应用。
在选用混凝土时,需要考虑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收缩性能、耐久性等指标;在选用钢材时,需要考虑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延伸性能等指标。
只有对材料性能和特性有充分了解,才能做出合理的材料选择,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二个问题是对结构荷载的合理分析和计算。
结构荷载是指建筑结构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对这些荷载进行合理分析和计算,以确保结构可以承受这些荷载的作用,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有些设计师在进行结构荷载分析和计算时往往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地震荷载的影响、荷载的组合效应等。
这些因素如果被忽略,可能导致结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在进行结构荷载分析和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荷载的作用,对结构的荷载承受能力进行充分评估,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个问题是对结构连接及细节处理的重视不足。
结构连接及细节处理是建筑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有些设计师往往忽视了对结构连接及细节处理的重视,导致结构连接处存在隐患或者细节设计不合理。
如何避免建筑结构设计中常遇的问题
如何避免建筑结构设计中常遇的问题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结构安全性、经济效益及施工可操作性等方面要求的日益严格,如何根据不同工程情况选择适合的设计软件,建立模型并剔除计算结果中具有缺陷的部分有了全新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地震灾害过程中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情况,以及最近今年出现的一些设计人员过度依赖设计软件结果的现象,提出了如何如何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选择设计软件,建立模型,通过掌握一定程度的建筑结构知识来对计算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和判断并对相应的设计结果进行优化和深化设计。
关键词:建立模型;概念设计;深化设计;计算软件;刚度控制如何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选择设计软件,建立模型,通过掌握一定程度的建筑结构知识来对计算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和判断并对相应的设计结果进行优化和深化设计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从概念设计、选择计算软件和对结构整体刚度及构件的相对刚度控制三个主要的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一问题。
选题背景地震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二十世纪以来,震级在8级以上的震源深度在300km以内的地震共发生47次,直接死亡人数超过了100多万[1]。
我国的地理位置是位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重叠交汇处,因此导致我国地质内部构造十分复杂,从而导致我国某些地区地震灾害频繁发生。
我国是在当今世界中处于大陆架上且地震发生非常频繁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仅自1900年至1995年这前九十多年的地震数据显示,全世界由于地震而死亡的人数约150万人,其中有61万人是死亡在我国本土上,占全世界因地震死亡总人数的五分之二,其中一次地震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的两次大地震都发生在我国境内[2]。
表1.1列出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发生的7级以上并且所造成较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1-3]。
表 1.1国际上近年来7级以上地震并造成较大规模损伤的地震Tab. 1.1In recent years,over 7 magnitude and causeing heavy damage of earthquake on international时间地点震级伤残人数死亡或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美元)1960.5 智利8.3 - 1万 5.5亿1970.05 秘鲁西部7.8 10万 6.7万-1985.09 墨西哥湾8.1 - 3.5万-1990.06 伊朗7.7 20万5万100亿1995.01 日本阪神7.2 3.4万0.5万1000亿2010.01 海地7.0 300万22万-2010.02 智利8.8 200万750 300亿2011.03 日本福岛9.0 - 27475 1220~2350亿建筑物无法正常使用和房屋倒塌是地震过程中导致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
结构专业设计问题交流汇总
结构专业设计问题交流汇总结构专业设计问题交流汇总第二次内审在各所交流沟通时,各所提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将其汇总,并予回答。
1、抗震的不利地段结构应该怎么处理?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什么样的有效措施?答:按《抗规》第3.3节、4.1.7条、4.1.8条、第4.3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场地和地基基础的稳定性。
2、桩的持力层下有溶洞的时候,基础如何处理?答:1)场地勘察时,应进行岩溶专项勘察,对岩溶稳定性进行分析判定。
2)桩基施工前,应先进行施工勘察,保证桩底3d或5.0m深度范围内无溶洞。
3)施工勘察要求:桩径d<1200时,每桩一孔;桩径d=1200~1500 时,每桩两孔;桩径d>1500时,每桩三孔。
3、地梁抬挡土墙,那么地梁的是否是转换梁,其截面宽度及配筋是否按转换梁进行考虑?答:1)当挡土墙上部无剪力墙时,挡土墙竖向可按深梁设计,可不设地梁,另外应注意墙底平面外的弯矩与底板弯矩平衡。
2)如有上部剪力墙落下,则应设地梁抬墙,梁按转换梁设计,可按非抗震设计构造。
4、PKPM计算剪力墙轴压比时,相互连接的墙肢轴压比相差较大,门窗边的短肢轴压比经常超限,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这一现象在框支转换层的上一层剪力墙出现尤为明显,请问如何解决?答:一般情况下,每片墙肢的轴压比宜满足规范要求,如特殊情况,可考虑组合墙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
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结构(混凝土结构)》中2.6.5条关于裂缝控制的措施条文怎么解读,并结合湖南本土工程进行实际合理的运用?答:按规范执行,裂缝宽度控制在0.3mm以内。
6、双向板消防车荷载取值按板跨大小来划分35KN/m2和2.0KN/m2,而不是按照柱网大小来划分?因为这样可能导致柱距大的荷载小,柱距小的反而荷载大。
答:按《荷载规范》第4.1.1条、第4.1.2条设计,院正在组织编写消防车等效荷载取值的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设计容易踩坑的条文
以下这些规范强条,在设计中经常容易被忽视甚至违反,提醒结构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尽量避免。
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第4.2.8条,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不得小于0.5kN/m²,计算钢屋架时取0.3kN/m²,不满足此条规定。
●第4.2.10条,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取构造措施加以防止。
●第4.2.12-1条,设计屋面板、檩条、钢筋混凝土挑檐、悬挑雨篷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
●第4.2.12-2条,对于轻型构件或较宽的构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应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
●第4.2.12-3条,计算挑檐、悬挑雨篷的承载力时,应沿板宽每隔1.0m 取一个集中荷载;在验算挑檐、悬挑雨篷的倾覆时,应沿板宽每隔2.5m~3.0m取一个集中荷载。
●第4.5.2条,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应按照100年重现期雪压和基本雪压的比值,提高其雪荷载取值。
●第4.6.5条,当采用风荷载放大系数的方法考虑风荷载脉动的增大效应时,风荷载放大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主要受力结构的风荷载放大系数应根据地形特征、脉动风特性、结构周期、阻尼比等因素确定,其值不应小于1.2;2、围护结构的风荷载放大系数应根据地形特征、脉动风特性和流场特征等因素确定,且不应小于1+0.7/√μz,其中μz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2、《钢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6-2021●第2.0.4条,钢结构及构件在设计工作年限内的使用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应改变设计文件规定的功能和使用条件。
2、对可能影响主体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及可能造成公众安全风险的事项,应建立定期检测、维护制度。
3、按设计规定必须更换的构件、节点、支座、部件等应及时更换。
4、构件表面的防火、防腐防护层,应按照设计规定和维护规定等进行维护或更换。
结构设计过程中容易忽略的要点
结构设计过程中容易忽略的要点1在设计中要作正常使用状态的验算变形过大比构件破坏“更常见”。
实际工程常常出现变形过大(包括裂缝)的事,谁看了都胆战心惊。
一个工程的楼板厚度不足,虽不会破坏,但在未装修地面时,人一跺脚就颤。
2重视地基承载力、沉降等计算,做好地基处理,基础设计时不必过分放大地基沉降比基础破坏“更常见”。
由地基沉降造成的建筑物倾斜、开裂等现象很多,但好像没几个人见过基础破坏的事故吧。
3遇到湿陷性黄土一定要认真处理湿陷性黄土比液化“更可怕”。
湿陷性黄土一旦遇水就玩完,实际情况是常常会漏水。
液化只有在地震情况下才有问题。
4柱设计多考虑安全性,梁板设计多考虑经济性柱坏了比梁板坏了“更可怕”。
柱一旦坏了会造成大面积倒塌,而且不好补救。
梁板坏了一般不至于大面积倒塌,也容易补救。
5重视构造构造不正确比构件配筋不足“更可怕”。
构造不正确往往会造成隐性的、极大的薄弱环节。
配筋稍有不足,一般不会出问题。
6重视填充墙的构造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出问题比承重构件出问题“更常见”。
许多人全身心地投入承重构件的计算,忽视了填充墙的拉结、砌筑、抹灰等问题。
结果工程还没完工就出现了墙裂缝,抹灰空鼓等现象。
工程还没完就让设计人现眼。
这一点在2010版的抗规中专门增加内容进行了强调,所以在设计是一定要按照新版抗规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
7混凝土结构悬挑构件要加强悬挑构件比其他构件“更可怕”。
悬挑梁一旦出问题,往往就从高空落下去了。
超静定结构的梁坏了,一般出现大裂缝,很少会掉到地上。
8单独算一次正常使用情况下的配筋正常使用下的破坏比地震破坏“更可怕”。
正常使用下结构坏了,肯定会有人找您的麻烦。
9概念一定要清晰,考虑施工的方便性(1)概念错误比计算错误“更可怕”。
概念错了就全错了,而且下次还会错。
计算错了往往是局部错,好补救,下次就不会错了。
(2)施工不到位比设计时少配一根钢筋“更可怕”。
施工不到位(如节点处混凝土不密实),您的设计全部白搭,出事的机率很大。
结构工程师都知道的设计要点!
结构工程师都知道的设计要点!来源:非解构作者:Tangtang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结构安全无小事,新手设计师如何在重大责任面前轻装上阵,快速融入设计工作,下面就一般性项目的基本要点过一遍流程,希望可以对新人攻城狮的迅速成长提供一些帮助。
01结构规则性判断首先,拿到建筑平立剖之后,需要根据建筑高度(结构理解的建筑高度按《抗规》第6.1.1条要求)判断高层还是多层,判断标准见《高规》第2.1.1条。
如果是多层,要根据《抗规》第3.4.2条针对其平面规则性,竖向规则性进行判断,如果超限,需要与当地审图单位联络,有些地区需要开专项抗震审查会;如果是高层,超限条文主要可以参考《建质[2015]67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如果超限的话,需要上会论证,准备超限报告的时间一般较长,如果常规住宅项目的话,开发商基本会要求建筑做适当的方案调整,规避超限审查这一关。
一般来说,这项工作在方案时期专业负责人会解决掉。
02结构布置根据建筑使用要求、结构刚度以及荷载、抗震要求等条件、综合考虑后确定竖向构件,水平构件的布置。
采取必要的结构和施工措施尽量避免设置各类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当必须设置时,应符合《抗规》第6.1.4条,保证必要的缝宽,防止地震时发生碰撞导致破坏。
03绘制结构模板图第一版的结构模板图需要与建筑平面图进行核对,如果有些梁柱墙布置与建筑功能冲突的话,需要沟通调改;根据建筑立面确定好结构外圈梁的高度,根据室内净高的要求确定好内部梁的高度,一般来说,住宅项目梁尽可能与墙同宽,半砖墙除外。
公建项目一般因为柱跨大,梁受力比较大,为了尽可能减少多排钢筋对梁有效高度的影响,梁截面做宽是共识。
04恒活荷载确定一般这是专业负责人的工作,整个项目要有统一的标准,楼地面荷载,墙体荷载,各项功能的房间活荷载等等。
但具体到梁上荷载,因为层高、开洞的尺度不同等原因,梁上荷载要根据建筑具体楼栋分别计算,这便是具体设计人的份内之事了。
工程结构设计中86个坑
工程结构设计中86个坑
一、建筑防火
1、多层建筑的墙体宽度和厚度不够,导致火灾时墙体受损严重;
2、屋面结构的屋面吊架结构安装不牢固,屋面吊架之间的中空部分容易堆积积水和火苗等,使火势往上发展;
3、屋架结构中,梁柱连接处设计不当,没有限制住火灾时屋架的滑移,使火势得以向上发展;
4、屋顶天棚下强度不足,容易受火势的破坏,形成火线连通,火势向上发展;
5、多层建筑的楼梯吊顶隔热材料设计不当,容易导致火势抵达楼道顶部;
6、防火门的位置不当,如夹在两个建筑单元之间,使火势能够很快向上发展;
7、抗火墙具有较小的抗火时间,无法在满足防火性能的前提下,分隔火源和可燃材料;
8、建筑内的可燃物品没有得到妥善存放,容易发生火灾;
9、楼宇安全出口不足,或受到外围环境的堵塞,使得逃生困难;
10、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不当,如消防水管管径太小,消防栓位置不当,灭火装置安装不完全等,使得消防水源无法及时到达火灾现场;二、建筑结构
1、框架结构的梁和柱的设计和竖向关节的紧固不足,使框架结构容易变形;。
结构工程师必知的100个设计要点
方案阶段1.建设场地不能选在危险地段。
由于结构设计在建设场地的选择中一般是被动的接受方,因此,在结构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应特别注重对建设场地的再判别。
对不利地段,应根据不利程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山地建筑尤其需要注意总平布置。
山区建筑场地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 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 边坡附近的建筑基础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
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 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
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 其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其值可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 在1.1~1.6 范围内采用。
此条为强条; 台地边缘建筑地震力放大系数也意味着单体建筑成本的增加。
实际上, 有时边坡支护的费用可能远远大于边坡上单体的费用。
曾经有的方案设计单位布置总平时将 18~33层的高层布置在悬崖边缘或跨越十多米高的边坡,这些都是对结构及地质不了解才会产生的错误。
3.是否有地下室。
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对无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应满足规范对埋置深度的要求。
4.高度问题室内外高差是多少,房屋高度是多少,房屋高度有没有超限。
5.结构高宽比问题设计规定,6、7度抗震设防烈度时,框架-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高宽比不宜超过 6。
高宽比控制的目的在于对高层建筑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主要影响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对超高层建筑,当高宽比大于7时,结构设计难度大,费用高)的宏观控制。
6.结构设计应与建筑师密切合作优化建筑设计和结构布置。
采取必要的结构和施工措施尽量避免设置各类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当必须设置时,应符合现行规范有关缝的要求,并根据建筑使用要求、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的情况、地基情况、基础类型、结构刚度以及荷载、作用的差异、抗震要求等条件、综合考虑后确定。
结构人员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结构人员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结构人员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结构人员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根据建设部要求2003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规范,相应的89系列规范废止。
为正确理解、有效执行各有关2000系列规范,提出以下要点,请各结构设计人员予以注意:一.一般规定1、设计说明应注明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选用的建筑材料,应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2003年签订合同的设计项目,一律采用与新规范配套的软件作计算分析,TBSA 用6.0版,SATWE用2003.1及以后的版本。
3、用新版本软件计算结果用钢量将会提高,我院规定用新版本软件计算梁、柱主筋,钢材优先采用HRB400。
一级柱箍筋优先采用HRB400.4、风荷载取值,南京地区设计周期50年,w0=0.40Kpa,设计周期100年w0=0.45,对风荷载敏感的建筑以及6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按w0=0.45取值。
5、基本雪压,南京地区设计周期50年,取0.65Kpa,设计周期100年取0.75Kpa。
6、对小塔楼的界定应慎重,当塔楼高度对房屋结构适宜高度有影响时,小塔楼应报院结构专业委员会确定。
7、施工图涉及到钢网架、电梯及其它设备予留的孔洞、机坑、基础、予埋件等一定要写明:“有关尺寸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得到设备厂家签字认可方可施工。
”8、砌体结构不允许设转角飘窗。
9、钢结构工程设计必须注明:焊缝质量等级,耐火等级,除锈等级,及涂装要求。
10、砌体工程设计必须注明设计采用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一般采用B级)。
11、砌体结构不宜设置少量的钢筋混凝土墙。
12、砌体结构楼面有高差时,其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梁高(一般不超过500mm)。
超过时,应将错层当两个楼层计入总楼层中。
二.结构计算13、结构整体计算总体信息的取值:(1)混凝土容重(KN/m3)取26~27,全剪结构取27,若取25,对于剪力墙需输入双面粉层荷载。
(2)地下室层数,取实际地下室层数,当含有地下室计算时,不指定地下室层数是不对的,请审核人把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结构计算问题(10个坑)1.结构两个方向刚度相差不宜过大,需注意控制两个主轴方向第一振动周期的比值,一般可按周期比不小于0.8控制。
位移比超限未计算双向地震。
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位移比大于1.2为扭转为不规则,应计算双向地震。
考虑扭转藕联、按照双向地震计算时位移比不应超过1.5。
如超过1.5,应重新调整结构布置。
2.扭转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的假设下计算。
配筋计算应考虑实际刚度情况。
3.长宽比控制:进行结构计算时,各系数应合理取值。
⑴周期折减系数应根据不同的结构体系、填充墙品种(考虑到有可能变化)和填充墙数量综合确定,不应为了配筋方便不顾实际情况少折减或不折减。
高规第3.3.17条:填充墙为砖墙时,框架结构可取0.6~0.7,框剪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应注意短肢剪力墙结构)⑵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连梁不致开裂。
必要时应进行二次计算,以避免正常使用情况下连梁开裂。
4.某些构件不宜进行折减计算机计算时,软件对所有构件的扭矩都按照输入的扭矩折减系数进行了折减。
这会使得存在扭矩的折梁或曲梁扭矩也进行了折减,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这些构件扭矩不应进行折减。
角窗的连梁(折梁)应充分考虑到结构软件无法完全按照荷载规范第4.1.2条的要求进行折减。
对软件折减幅度大的构件,应手算复核。
此外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⑴计算主裙楼连为一体的结构的墙、柱与基础时,对于裙房部分,折减时计算层数有误。
此种情况应特别注意。
⑵错层结构或中间有楼层缺失的情况,当计算楼层数与实际相差较大时应另行计算。
⑶特殊房间荷载折减5.应注意层高变化较大时(如设备层),结构软弱层的刚度比以及抗剪承载能力的比值符合规范要求。
6.楼层抗剪承载力低于上层的80%时,应强制指定薄弱层,并使抗剪承载力比值不小于65%。
楼层不能既是薄弱层又是软弱层。
7.应保证计算的振型数,使质量参与系数不小于90%。
(钢结构屋盖与空旷结构等复杂结构。
高层结构计算振型数不应小于9;考虑扭转藕联时不应小于15;多塔结构不应小于塔数目的9倍。
8.大跨度简支次梁应进行挠度与裂缝验算,特别是跨高比大的梁。
要求跨高比不要太大。
大跨度楼板计算应综合考虑支座约束情况,协调相邻板厚、标高和支座配筋量。
作为支座的梁应大于两倍板厚。
8.对大板支座梁应考虑受扭问题9.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应注意提高第二道防线的抗震能力。
外框的0.2Q0内力调整系数不能自定取最大值2倍,宜按实际比值取用。
保证外框承担的剪力不小于底部剪力的20%和计算楼层最大剪力1.5倍的较大值(注意此处不是二者的较小值)。
10.底框结构,二层与一层刚度比,6、7度都不应大于2.5,8度2.0。
都不应小于1。
底框二层结构,下两层刚度应接近。
三层与二层刚度比,6、7都不应大于2.0,8度1.5。
但都不应小于1.0。
两个方向都应布置剪力墙,最好的结果是接近,过大过小都不好。
刚度接近,破坏不会集中于一个楼层。
主要目的是减少底部的薄弱程度,防止底部结构出现过大的侧移而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但是,若底层的混凝土墙过多,其刚度可能大于上部砖混结构刚度。
这样,地震下可能使薄弱层转移至过渡层。
而过渡层是砌体结构,其延性不如底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易产生脆性破坏。
因此,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过渡层和底层的侧向刚度比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注意逐层检查柱计算长度系数,特别是另一方向只有挑梁的情况,程序经常将悬挑梁当作普通框架梁考虑,而引起错误。
二.荷载问题(7个坑)1.对厕所的蹲位、卫生间的浴盆、厨房等均应仔细折算荷载;对书库、资料库应根据实际布置取用荷载。
2.自选商场等有超市性质的商店,应根据具体情况取用活荷载,不宜全为3.5,必要时应与甲方协商。
3.荷载应根据建筑做法取用,不能无限加码。
(荷载增大并非完全安全)4.结构外墙应考虑建筑节能要求,增加的荷载应予以充分考虑。
5.荷载规范表4.1.1第8项的消防车荷载,系指消防车直接行使于顶板上,其轮压折合成的荷载。
若下面有浮土或其它填充物时,应按照覆土厚度折算,不宜直接取用20KN/m2。
考虑覆土厚度对消防车荷载折减时,荷载折减的不宜太小。
有资料介绍,折减以后不应小于10KN/m2。
消防车荷载在计算梁柱和板时应取不同的数值。
可以考虑频遇组合。
对板,应取大值。
对梁柱可以折减。
梁板柱配筋大多数由可变荷载控制,部分覆土较厚的情况可能由永久荷载控制。
6.填充墙荷载取值时,应注意外墙是否有干挂石材,有干挂石材时除本身填充墙重量外,尚有石材及龙骨的重量,一般每平方米不小于1.0KN。
7.恒荷载较大的情况下,注意荷载效应可能由恒荷载控制,分项系数1.35应考虑到。
这往往在屋面和地下室顶板有覆土时出现。
三.地基基础(28个坑)1.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基础过大,边长达五六米,宜改变基础形式。
基础坡度太陡,不应大于1:3(垂直与水平之比),应注意矩形基础的短边。
对边长较大的基础总的厚度应适当加大,以保证基础本身的刚度,减小基础受弯变形。
2.独立基础或独立承台拉梁应该通到柱子上。
基础拉梁的作用是加强基础刚度,平衡柱底弯矩。
独立基础或承台较大时可能不需要借助于基础拉梁。
但柱基或承台较小时,特别是单桩或两桩承台,需要借助于拉梁。
此时拉梁在柱底受拉。
应将拉梁纵向钢筋伸入柱内。
3.地基承载力很大时,建议基础应增加抗剪承载力计算。
地基规范第8.1.1条附注4:“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应力超过300kPa的混凝土基础,尚应进行抗剪计算”8.2.7条扩展基础的条文说明:“阶梯形独立柱基及锥形独立柱基其斜截面受剪的折算宽度,可按照本规范附录S确定”。
对独立柱基,特别是非正方形独立柱基应验算抗剪承载力。
抗剪验算时应注意考虑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4.地基的抗震验算注意地震作用组合下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地震组合作用下,竖向荷载加大,但地基承载力并非全部提高的足以满足要求。
对地耐力150KPa以下的部分土,承载力调整系数只有1.0、1.1。
按照非抗震考虑满足要求,并不能保证地震组合下满足要求。
特别是我省有部分地区地基承载力不高,但是地震烈度较高。
5.高层主楼基底标高高于裙房(车库)基底标高的情况,应尽量避免,必要时应设置结构架空层。
确实避免不了时,应保证主楼基底标高不高于裙房地下室底层地面标高,并且主裙楼基底水平间距大于2~5倍基底标高差(按土质不同)。
6.成片住宅小区,主楼之间设置地下车库时,可能出现地下车库基底标高低于主楼基底标高的情况。
7.高层建筑基础埋深问题。
8.地基承载力修正问题与抗倾覆问题。
9.地基承载力修正应考虑折算荷载,折算是活荷载不应考虑。
主楼四周不同时,可综合考虑或加权折算。
但应有一定的富裕。
10.抗倾覆应考虑最不利情况。
基础埋深1/15,1/18。
只有在地基为岩石时才可以不遵守此要求。
但应验算倾覆与滑移(大震之下)。
注意两面高差不同情况。
11.高层规程第12.1.7-2条规定,“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和第12.1.6条的前提下,基础埋深可不受1/15的限制”。
此时应注意验算在大震下建筑物的倾覆与滑移,以保证“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
.12.高层建筑基底标高有可能高于相邻基础或河道。
应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不宜小于3倍高差。
结构设计时,基础埋置深度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取值,并充分考虑到周围建筑管沟等(如车库入口、地下广场)对埋置深度的不利影响。
13.底板后浇带大样下部应低于底板底一定距离,以保证底板混凝土的有效高度。
并且应配钢筋。
14.采用片筏基础时,基础是否外挑,可参照《建筑设计技术细则》(北京院)第3.8.5条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部分第3.8.5条第17款的要求。
当片筏基础按照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时,应将边跨跨中弯矩和第一内支座弯矩乘以1.2的系数(地基规范8.4.11条)。
15.用于地基承载力修正的深度D,应该采用折算深度。
即D=P/r,其中P为裙房地下室底面的平均压力(不是相应基础的基底压力),r为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16.采用桩基时,当桩端标高与探孔深度的关系,应注意钻孔深度是否符合勘察规范的要求,必要时应补勘。
1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4.9.4条规定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2)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3)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时,可适当减小;4)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18.《高层建筑勘察规范》4.2.3规定:对于端承型桩,当以可压缩地层(包括全风化和强风化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时,勘探孔深度应能满足沉降计算的要求,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深入预计桩端持力层以下5一l0m或6d~l0d(d为桩身直径或方桩的换算直径,直径大的桩取小值,直径小的桩取大值),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端下3—5m或3d~5d;4.2.4条规定:对于摩擦型桩,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进入预计桩端持力层或预计最大桩端人土深度以下不小于3m;2)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群桩桩基(假想的实体基础)沉降计算深度以下1~2m,群桩桩基沉降计算深度宜取桩端平面以下附加应力为上覆土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或按桩端平面以下(1~1.5)b(b为假想实体基础宽度)的深度考虑。
桩身深度范围内存在液化土层时,应根据深度和标贯数值折减摩阻力,详桩基规范5.2.12条。
宜对地质勘察报告中的折减系数进行复核。
要求试桩时的承载力加上折减掉的承载力以及承台底面以上部分的摩阻力的极限值。
大于600mm的灌注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桩长的三分之二。
有液化的地区应伸至液化土层底面以下。
19.中间夹有软弱土层的情况要注意。
20.设计桩筏基础时,应考虑布桩位置对筏板内力的影响。
21.桩筏基础的桩的布置不能采取方格网布桩的形式,那样只能作到总体大平衡,未能作到局部平衡,且桩的承载总合力与作用力重心之间的偏心会增大,对桩的受力不利,对筏板的承载力要求太高。
设计上如果实在避免不了时,一定要相当程度的增大筏板的刚度,否则将造成筏板剪弯破坏,所以一定要注意作到局部平衡。
22.当桩围绕柱墙布置时,基本能保证桩群重心与结构重心一致。
23.当桩的端承力大于桩承载力的50%时,即为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
桩身钢筋应有部分或全部通长。
特别应注意在采用后压浆技术时,本来是摩擦为主有可能变成端承为主。
对阶梯形承台和锥形承台,应注意抗剪计算宽度的取值。
2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以下条件不应使用:⑴对钢结构和混凝土有强腐蚀性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