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的特征及其在法语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莫里哀喜剧《女学究》中的悲剧性人物
浅析莫里哀喜剧《女学究》中的悲剧性人物作者:吴若娴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1期摘要:法国人常常形象地把法语称为“莫里哀的语言”。
因其在继承古希腊喜剧创作特点的同时,还融合法国风俗剧及意大利即兴喜剧。
集合了创作及演出经验,创造了“性格喜剧”。
这一切使其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世界伟大的喜剧大师。
喜剧以其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以及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而莫里哀作品特点更在于针砭时弊,引人发笑的同时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今年莫里哀的喜剧《女学究》作为“第22届法国活动月”特别呈现剧目,并登上了中国多地的舞台。
这是部妙趣横生又充满机关,荒谬现实而极富警示性的作品。
有些人仅仅是把戏剧作为一种放松娱乐的方式,而忽视了背后的隐喻。
也有人疑惑为什么莫里哀笔下的女性都存在着各种缺陷。
他是真正的男性沙文主义拥护者,进而通过这部剧来讽刺女性吗?本文结合了我自己的演出感受以及各位评论家的分析,对《女学究》这部喜剧中的悲剧性人物进行剖析,然后进一步反观其讽刺意义对女权运动的启示。
该分析无疑会对女性们带来一定的启发,理性的运用知识来进行自我武装与抗争关键词:喜剧;深层含义;悲剧性人物;女权运动莫里哀作为和莎士比亚比肩齐名的戏剧大师,更被誉为讽刺性喜剧的天才。
在焦菊隐的作品《论莫里哀》写道:莫里哀喜剧的特点是在剧本中布满了“哀”的元素,他用真实的笔触描绘人生,在观赏悲剧的同时,观众也会发笑.在我国,莫里哀是最早被引进和最受欢欢迎的西方古典戏剧家之一,对莫里哀的引进及研究高潮集中在改革开放时期,但是研究《女学究》的学者为数不多,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深入探讨这部作品的价值及意义,如何看待作品中的悲剧性人物?其作品是现实主义还是古典主义?在路易十四的帮助下,他是完全服务于封建主义亦或是反封建的精神领袖?为什么莫里哀笔下的女性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这部剧目意欲讽刺妇女吗......在此,我想通过这篇论文探讨的是莫里哀通过喜剧作品《女学究》展现出的悲惨性人物以及对现代女权运动的启迪作用。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2019年文档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沙龙,于17世纪出现在法国,并在启蒙时代开始盛行。
“沙龙”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装饰有艺术品的足够大的房间”,但后来我们发现它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者时事的社交场所,是文学艺术及重要思想的萌生之地,因而也被称为“文明社会的摇篮”。
一、新型文学的“土壤”17世纪,沙龙对法语的纯化以及文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它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新的理念。
也正是因为沙龙,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即我们所说的“典雅文学”出现了,而这种文学形式追求的是一种精炼、高雅、华丽的宫廷趣味,也正符合了沙龙对文化的定位。
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斯居黛莉小姐的沙龙都因为能决定当时文学及风气的典雅基调而享有盛誉。
事实上,典雅文学是伴随着宫廷文学出现的,但是正因为沙龙,这种文学形式受到全国性的关注。
在某种意义上,典雅文学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沙龙中的“雅女”们。
在小说方面,典雅文学可分为三类:田园小说,历史小说及心理小说。
德·斯居黛莉每年都会出版其长篇小说的一卷或几卷:《伟大的西吕斯》,《克雷里》……《克雷里》可以说是典雅文学小说的典型。
该作具有巴洛克式的风格、高雅的语言、细致的情感以及强烈的内在性。
正如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作展现了一个典雅的、浪漫的社会,描绘了她的世俗理想以及她的关于生活及恋爱的艺术理念。
拉法叶夫人的《克莱夫公主》则是法国最早的关于历史分析的作品之一:该作以亨利二世统治后期的瓦卢瓦宫中的生活为故事背景。
因此该书也可被视作历史小说。
二、启蒙思想家的“圣殿”如果说17世纪的沙龙是供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的场所,那么18世纪的法国沙龙则开始趋向于哲学性质。
法国沙龙宣扬的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一个报业受到监视,人们却具有言论自由的国家中,它就成为了思想家等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的进步,沙龙中文人们开始探讨特权的基础、社会等级的不平等,并在当中找到了大批的听众和拥护者。
浅析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沙龙贵族们的特征
浅析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沙龙贵族们的特征作者:韩璐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7年第02期摘要:古典主义时期的法国沙龙文化是法国沙龙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的独特的“雅风”现象和“雅女雅士”的特殊人群不仅影响了整个十七世纪,而且对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影响深远。
本文通过对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沙龙中的雅女雅士们在装扮、爱情观和语言方面特征的初步总结,希望对法国文化尤其是沙龙文化的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沙龙贵族;装扮;爱情观;语言【DOI】10.19312/ki.61-1499/c.2017.02.102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沙龙中的风雅贵族们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与普通人相区别的需求。
沙龙贵族们在外表、爱情观和语言等方面都希望与众不同,以他们独特的行为举止和审美来突显其贵族身份和优雅品味。
一、与众不同的装扮沙龙贵族们的特立独行首先体现在着装打扮一定要与众不同。
十七世纪的风雅贵族普遍认为衣着可以决定以个人:“只具备干净这一条远远不够,还必须穿着变化多样和华丽的衣服,因为现在几乎到处是以衣取人,按衣着排等次,穿丝绸的排在只穿羽纱的前面,传羽纱的排在只穿哗叽的前面。
”贵妇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布料是否考究,尤其要看是否有精美的花边。
从展示十七世纪四十年代法国贵妇人的精美肖像的版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宽大的翻领及衣袖,精美的花边是社会地位的标志。
优雅的女士们几乎把整个上午都花在梳妆打扮上,仅仅是梳头发就需要整整一个小时。
有些贵妇“在额前留一些小发卷,在脸的两边做大发卷,头上顶着一个大大的用缎带和珍珠装饰的发垫”,当时引领时尚潮流的讷韦尔公爵夫人(La duchesse de Never)则更加夸张,她“把头发全部分开,用上百张卷发纸做成自然的发卷,这个发式害得她整晚痛苦不堪。
整个脑袋成了一个圆圆的小白菜,四周没有任何饰物,头发全都支楞着”。
那个时代女士的发型是不断变化的,“曾经有一个时期,发髻高耸如云,使得女士的脸孔处于整个身体的中段。
启蒙时代:法国沙龙的作用
第30卷第5期2018年10月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Vol.30No.5Oct.2018启蒙时代:法国沙龙的作用李国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启蒙运动是近代欧洲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欧洲的沙龙文化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7到18世纪,与启蒙运动相重合。
沙龙对于启蒙运动的作用十分突出,从启蒙运动的兴起,到启蒙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再到启蒙群体的壮大等,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法国沙龙;启蒙运动;作用中图分类号:K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5X (2018)05-0058-05DOI:10.16595/j.1671-055X.2018.05.011Enlightenment:the role of the french salonLi Guoqiang(School of History and Political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The enlightenment was a great ideological liberation movement in modern Europe ,which provid ⁃ed a powerful ideological weapon for the European bourgeoisie revolution.Europe ’s salon culture flourished during the Renaissance and flourishe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and coincided with the enlightenment.And Sharon for the role of the enlightenment is very outstanding ,from the rise of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for ⁃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lightenment ,to group the growth of the enlightenment ,etc.,which has the important rol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Key words :French Sharon ;The Enlightenment ;action收稿日期:2017-11-21作者简介:李国强(1995-)男,山西晋中人,主要从事东南亚史研究。
浅析十九世纪法国艺术沙龙
浅析十九世纪法国艺术沙龙作者:王将伟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0期摘要:在法国政府和学院派艺术家的共同管理下,十九世纪的法国艺术沙龙发展的极其迅速,对法国艺术乃至全球艺术发展起到了一个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但不能否认在法国政府和学院派的掌控下,客观上也制约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思路的发展。
当一些有关社会底层的发声,一些有关现实生活的题材,一些有关个性表达的艺术形式出现时,这些有异于保守的法国政府和学院派艺术的观点往往是受到打压。
关键词:法国;艺术;沙龙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067-01“沙龙”一词是意大利语,原意为大客厅。
流入法国后被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就是贵族在客厅接待名流雅士或各界精英的聚会。
第一次举办文学沙龙的是德.朗布依埃伯爵夫人,出于不愿参加很多繁琐的宫廷交际,又不愿拒绝社交,于是邀请一些各界朋友在家举办起了这么一个有意义的聚会。
参加沙龙的不仅仅是一些艺术家、文学家、音乐家、哲学家、评论家、政治家等等。
在这个书籍不普及,宣传又不发达的时代,他们朗诵着自己的作品,弹奏着典雅的音乐,共同探讨这一些共趣的话题,常常会在各界精英的交流中碰撞出异样的火花。
他们之间的话语既不造作又不是典雅,话题广泛,无所不包。
与此一时,她的沙龙声名鹊起。
到了十八世纪末,沙龙的性质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们谈论的话题也开始更加广泛,不仅仅是局限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也不仅仅是一些学术交流和互相的融通,更有一些跨越古今的激进的思想言论,当时的沙龙在时代的变迁中发展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温床,法国社会伴随着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而不安动荡,资产阶级为了宣传革命有沙龙派生出了只讨论政治问题的俱乐部,显然在这么一个精英齐聚的环境中,革命的气息感染者每一个爱国人士,艺术家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下,通过绘画作为宣传革命的有力武器,还有许多文学宣扬和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
沙龙是什么
=
沙龙是什么
沙龙是法语Salon的音译,原本指的是法国上层人物住所的会客厅,17世纪起,法国巴黎的名人常将客厅变成社交场所,沙龙也成了小型的非正式交流会议。
前往沙龙的人多是戏剧家、小说家、音乐家、画家、诗人、哲学家等,他们志趣相投,汇聚一堂,常常一边喝饮料,欣赏音乐,一边就共同兴趣抱膝长叹,或朗诵自己的新作。
第一个举办文学沙龙的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在她的沙龙里,话题无所不包,学术、政治、时尚或流言等都有人讨论。
二十世纪时,我国也出现了沙龙。
浅谈法国贵族沙龙文化
浅谈法国贵族沙龙文化作者:董晓光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4期摘要:被誉为“优雅社会的摇篮”的沙龙,兴盛于17世纪的法国。
在当时绝对君主制社会背景下,沙龙大都由贵族妇女主持,以社交谈话为基本内容,造就了大批“正派人”,他们热衷于“典雅语言”,具有强烈的文化气息,这些特征不仅对整个17世纪法国文化形态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法兰西民族文化气质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贵族;沙龙;法国文化形态;典雅语言;沙龙生活中图分类号:K5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99-01“沙龙”(salon)一词一般意为较大的客厅。
“沙龙”源于意大利语,指的是装点有美术品的屋子。
后传入法国,最初为卢佛尔宫画廊的名称。
日后逐渐流行一种在欣赏美术的同时,谈论艺术、玩纸牌和聊天的风尚。
法国的文人、艺术家常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里高谈阔论。
“沙龙”这个词便变为不是指陈列艺术品的房间,而更多的是指这种聚会谈论的场所了,沙龙经常在下午举行。
沙龙看起来不仅疏远宫廷和虚荣,也远离中产阶级的低级趣味,那里聚集着一群“经过挑选的文学界的男男女女”。
一、17世纪贵族沙龙兴盛的背景17世纪法国文化的形态,与贵族,尤其是和巴黎大贵族的生活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早在16世纪,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国贵族就开始重视社交活动。
巴黎是王宫所在地,又有大批王公显贵,社交活动当然更加频繁。
贵族社交活动有两个场所,一是宫廷,一是贵族沙龙。
贵族沙龙虽然并不始于17世纪,但是它成为贵族文化生活的一个中心,对贵族阶级的文化形态产生极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却是从17世纪一二十年代开始的。
1610年,朗布耶公馆的沙龙也开始招待客人,很快声誉鹊起,成为巴黎最吸引人的社交中心。
公馆的女主人原名卡特琳娜·德·维弗纳,她的丈夫德·朗布耶侯爵是孔契尼党,孔契尼遭诛,侯爵随之失宠。
沙龙作为公共社交场合,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最为兴盛
学 年 论 文近代法国的沙龙与女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近代法国的沙龙与女性【摘 要】 沙龙作为公共社交场合,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最为兴盛。
沙龙要求有一位才 华出众的女主人的参与和协调引导,并制定文雅庄重的礼仪规范,正因为如此,在沙龙这个,而女性地位在沙龙盛极一时的时代也得到 小宇宙中,沙龙女主人成为了“未加冕的女王”提高。
本文从女性成为沙龙女主人,寻求教育,积极创办沙龙,参与沙龙内部社交活动,并 成为沙龙各种礼仪、 活动的仲裁者等方面分析了女性对沙龙文化传播的贡献和女权思想的萌 芽、女性地位的提高。
但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大革命的爆发,政治文化方面的谈话演讲转 入到公共场所,沙龙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女性地位也随之下降。
【关键词】 沙龙 沙龙女主人 女性地位一、国内外研究概况关于近代沙龙与女性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主要有德国学者哈贝马斯 (Habermas)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沙龙是从宫廷公共领域转“资产阶级公 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桥梁,而那些公爵夫人的城堡便成了艺术中心,共领域可以理解为私人集合而成的公共领域” ① ,而在近代法国,沙龙作为“文学批评中心” 和“政治批评中心”便是一种私人集合的公共领域。
在此基础上,德纳·古德曼(Dena Goodman)在1989年第22卷第3期的《十八世纪研究》(EighteenthCentury Study)上发表学 术论文《启蒙时代沙龙:女性聚会和哲学家抱负》(Enlightenment Salons: The Convergence of Female and Pilosophic Ambitions) ,同一年在第16卷第1期的《法国历史研究》(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上发表 《沙龙里的子女反叛:荞芙琳夫人和她的女儿》(F ilial Rebellion in the Salon: Madame Geoffrin and Her Daughter)前者探讨了沙龙、沙龙女主人与启蒙运动 的关系,后者主要分析了沙龙内部子女的反叛,作为沙龙女主人的女儿,她们并不打算继承 母业,而是要做回自己,尽管他们中有不少成为沙龙女主人,但往往是一名沙龙女主人的女 儿成为另一沙龙女主人的学徒或继承人,这其中或许有对“渎职”母亲的不满和反叛。
爱情的风采:沙龙的亮点
爱情的风采:沙龙的亮点爱情,作为人类最深情的情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探讨和传递爱情的情感。
而这其中,沙龙作为一个特殊的交流平台,对于传播爱情故事和情感体验有着独特的亮点。
沙龙,起源于法国18世纪晚期的智囊会议,是一种以小组讨论为核心的社交活动。
而沙龙的亮点之一,就是它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让人们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对于爱情的理解、感悟和思考。
首先,沙龙是一个时尚前卫的平台,吸引了许多有趣、有才情的人前来参与。
沙龙组织者通常会邀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或者有一定经验的社会人士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历。
这些嘉宾往往以他们的独特视角和见解,给与参与者全新的思考角度和启发。
正如奥尔波·爱德华所说:“智慧的碰撞,激起了智慧的光芒。
”沙龙通过这种智慧的碰撞,让人们深入了解爱情,并从中获得独特的收获和体验。
其次,沙龙以其自由开放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礼仪和约束,使得参与者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在传统的正式场合中,人们常常受限于形式和规范,无法自由地表达关于爱情的真实思绪。
而沙龙的亮点在于,它摒弃了这些束缚,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
在沙龙中,参与者可以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故事,甚至表达一些在传统社交场合里被视为“禁忌”的情感体验。
这种自由的交流氛围,让参与者对于爱情的思考更加广泛深入,也让人们能够找到心灵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爱情的风采。
最后,沙龙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爱情是全球共通的话题,不受国界、种族和文化的限制。
沙龙的亮点之一,在于它促使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借鉴和学习。
在沙龙中,可以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共同聚集,分享心得和见解。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不仅扩大了人们对于爱情的视野,也丰富了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感知。
综上所述,沙龙作为一个特殊的交流平台,在传播爱情故事和情感体验方面有着独特的亮点。
2024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10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目标检测卷十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觉”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起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两个大陆相遇”。
下列对哥伦布“发觉”美洲的相识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时代发展而渐渐趋于全面B.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C.各种观点都须要新的史料佐证D.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2.下面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简况表。
这些物种的传入是( )A.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B.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C.新航路开拓的客观影响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3.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人奴隶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详细状况见下表。
据此可知,奴隶贸易( )A.变更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为英国供应了资本原始积累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4.1492年,哥伦布“发觉”了美洲大陆,各种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仅马铃薯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1900年增长25%,使欧洲城市化率由27%增长到35%,并催化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据此可知( )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B.新航路开拓给欧洲带来深远影响C.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更D.开拓新航路是为了获得高产农作物5.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拓后,“财宝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在一边”。
其中“意大利被晾在一边”的主要缘由是( )A.世界性商业危机爆发B.意大利经济衰退C.贸易中心转移D.意大利发生金融危机6.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千克。
1521—1544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 900千克,白银30 700千克,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 500千克和24.6万千克。
十八世纪法国沙龙文化
⼗⼋世纪法国沙龙⽂化沙龙⽂化与⼥性⼴义来说,沙龙(salon)是以「谈话」(conversation)为主,由⼀位沙龙⼥主⼈(Saloniere)来凝聚不同的社会阶层或⽣活圈⼦的⽂⼈雅⼠或贵族,这些沙龙客⼈会定时来参加聚会,沙龙谈论的主题从早期的教育、教化与⽂学讨论,⾄18世纪转⽽以哲学、科学、宗教的思考为中⼼主题,来进⾏交流。
欧洲⾸座沙龙诞⽣于16世纪的法国,由德.洪布耶夫⼈(Madame de Rambouillet1588~1665)建⽴,为沙龙⽂化奠下基础。
她因⾝体孱弱与丈夫失势后,便搬离宫庭,在巴黎住所中邀请中产阶级出⾝的⽂⼈墨客和贵族中的社会名流来餐叙,让他们共聚⼀室,谈论诗⽂,其中德.洪布耶夫⼈的「蓝屋」(les bas-bleues)最负盛名。
随着德.洪布耶夫⼈的「蓝屋」时代的过去,形成于1620年代的法国著名沙龙由斯居戴黎(Madeleine de Scudéry1608~1701)组成,更在国王路易⼗四提倡下,盛极⼀时。
18世纪时法国沙龙⽂化的风⽓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
沙龙是巴黎思想活动的中⼼场所,平常有上百位的⼥主⼈经营她们的沙龙,每⼀位沙龙⼥主⼈都赋予沙龙⾃⼰独特的风格与魅⼒。
孟德斯鸠(Montesquieu)曾提起⽶兰的沙龙时,说它们有个⾼贵处,就是供应着巧克⼒与饮料,宾客玩牌可以不⽤付钱,看出沙龙⾥的多彩多姿的⽣活。
沙龙主要就是在进⾏交谈,每个沙龙都会有⾃⼰独特的宾客与谈话内容,这些是由⼥主⼈决定。
有些著名的沙龙常客被当成是巴黎社交、学识与艺⽂界的精英或领导⼈,他们与开放贵族和聪慧优雅的沙龙⼥主⼈的聚会,让巴黎成为整个欧洲的中⼼。
沙龙⽂化从⽂艺复兴时期萌发,法王路易⼗五时代(1715~1774年),沙龙风⽓⼤盛,扩及欧洲各国,⼗⼋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为沙龙⽂化的⿍盛时期。
法国⼤⾰命爆发,贵族四处逃亡,沙龙进⼊黯淡时期,直⾄⼗九世纪时沙龙才⼜活跃起来,例如如瑞卡⽶耶夫⼈(Madame Recamier)和吉哈丹⼩姐(Mme de Girardin)的沙龙,在这些沙龙⾥,浪漫主义逐渐成形。
沙龙: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教育的重要场所
沙龙: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教育的重要场所曾咏柳(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摘要]沙龙作为各种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心,在启蒙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沙龙女主人作为沙龙的组织者,是整个沙龙的核心人物。
沙龙的场所由女主人提供,宾客和话题由女主人决定,女主人甚至对当时男性的事业及社会地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作为沙龙中的倾听者和协调者,她们通过观察和倾听沙龙中的讨论提升思维能力和礼仪修养,通过和有识之士沟通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识与能力。
女主人们通过沙龙这一媒介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法国语言、文学和思想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揭开了女性社会角色的新篇章。
同时,沙龙作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促进了法国女性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沙龙文化;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女性;女子教育[作者简介]曾咏柳(1982—),女,湖南邵东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法系讲师,主要从事法国教育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48-0017-04[收稿日期]2021-09-16德娜·古德曼在《法国启蒙运动文化史》中指出:“法国启蒙运动文化史同时也是男女平等的历史,因为它挑战了把智力活动当作男性专有才能的观点。
启蒙文学界主要的活动是文雅谈话和书信,最能对其进行说明的社交机构是巴黎沙龙。
”[1]沙龙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7世纪传入法国,18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9世纪慢慢衰落。
沙龙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交场合,成为启蒙思想传播的有利空间。
“在那个时代,妇女像男子一样活跃,有着一样的追求,使用同样的武器,这武器就是巧妙的言谈,迷人的风度,若隐若现的魅力,体察入微的感知,对时机准确的辨识,以及取悦、索求和获取的技巧。
”[2]18世纪的法国素来被称为“女性至高无上的时代”[3],沙龙女性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
一、沙龙在法国的兴起沙龙文化于17世纪传入法国,最初的沙龙由法国贵族女性举办,宾客皆为贵族名流,主要讨论话题为古典文学和贵族法语。
法国的沙龙文化
法国的咖啡文化一、曾听说法国一度由于咖啡缺货而少喝了咖啡,马上就见打盹的人多起来。
说来好象夸张,但法国人嗜咖啡倒是千真万确。
l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法国也是参战国一,国内部分老百姓担心战争影响日用品供应,纷纷跑到超级市场抢购。
此事连电视台也惊动了,当镜头对着满抱紧缺物资的顾客时,却发现他们拿得最多的竟是咖啡和糖。
此事一度成为当时的大笑话。
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似乎不在于味道,而是环境和情调,大多不愿意闭门独酌,偏偏要在外面凑热闹,即使一小杯的价钱足够在家里煮上一壶。
他们也还不是匆匆喝了拉倒,而是慢慢地品,细细地尝,读书看报,高谈阔论,一泡就是大半天。
在科技博览会上,我走过六七个大展厅,都见在角落处设有咖啡座,方便到会各方面人士交流洽谈,整天都是座无虚席。
二、法国人养成这种喝咖啡的习惯,自觉不自觉地表达着一种优雅韵味,一种浪漫情调,一种享受生活的惬意感。
可以说这是一种传统独特的咖啡文化。
正因如此,法国让人歇脚喝咖啡的地方可说遍布大街小巷,树荫下、马路旁、广场边、河岸上,以及游船上、临街阳台上,甚至埃菲尔铁塔上……。
而形式、风格、大小不拘-格,有咖啡店、馆、厅、室,这些都附属着建筑物而存在,有屋顶盖着。
而最大众化、充满浪漫情调的,还是那些露天咖啡座,那几乎是法国人生活的写照。
好多的露天咖啡座都占据不少公众地方,如广场圈了一角,街头占点人行道,甚至在人潮熙来攘往的香谢丽舍大道也是如此,那花花绿绿的遮阳伞成了点缀巴黎的独特街景,看来市政当局对此还特别宽容。
咖啡座的椅子几乎全是朝向马路排列,明摆着是有心设置的观众席,那面前的马路便是剧目永不重复的大舞台。
看那些形形色色的座上客,任凭街上喧嚣嘈闹、车水马龙,太阳伞下一杯在手,悠然闲适。
拿份当地报纸漫无目的流览也行,叨着香烟吞云吐雾亦可,还可以把大街上的五光十色细细欣赏。
这里,会有亮丽的时装闪过,会有醉人的香氛飘来,也会有炯娜多姿的女郎走过,还常有街头音乐家给您送来段段美妙的旋律。
近代法国贵族沙龙与女性教育
近代法国贵族沙龙与女性教育詹娜(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近代法国对女性教育较为忽视,而贵族沙龙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对知识的渴求,给予她们受教育的机会,成为一所非正式的女子大学。
在沙龙里,女性与众多优秀的文人学者相互交流探讨,培养了她们高尚优雅的道德礼仪、丰富广博的知识面,以及机智精辟的谈吐、流畅达练的写作。
同时,沙龙打破了男女和等级的隔阂,使教育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阶层,促进了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运动。
此外,女性还在主持和参与沙龙的过程中成为启蒙思想的捍卫者和传播者,推动了沙龙的繁华和法国社会思潮的进步,对后来的大革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近代法国;贵族沙龙;女性教育中图分类号:K565,G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11)07-0181-04沙龙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上流社会人士的重要社交场所。
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沙龙生活的中心也从意大利转到了西欧,尤其以法国巴黎最为突出,成为近代史上一道绚丽的色彩,它不仅促进了法国文学的长足发展,更将新思想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
国内外学术界对沙龙问题也较为关注,成果颇丰,如斯蒂芬·凯勒(Steven Kale)对旧制度到1848年革命期间沙龙与法国政局关系的分析;[1](p13)费斯·伊芙琳·比斯利(Faith Evelyn Beasley)突出女性在法国沙龙文学上的重要影响力;[2](p17)琼·兰德斯(Joan Landes)考察大革命时期女性在沙龙公共领域中发挥的巨大潜能;[3](p31)德娜·古德曼(Dena Goodman)认为沙龙是政治自由批判的中心,是反对王权与专制的前沿,并突出考察女性在沙龙中对启蒙思想的倡导作用;[4](p5)艾米丽亚·基尔·梅森(Amelia Gere Mason)对著名沙龙女主人辉煌一生的追溯;[5](p2)瓦·托尔尼乌斯用文学手法描绘沙龙当年的盛况[6](p3)等。
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
西南民族大学2014-2015年第 2 学期期末论文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课程:外国文化通论班级:汉语国际教育1301班学生:李侠学号:201330403076题目:《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指导老师:韩林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摘要】本文介绍了兴盛于17、18世纪的法国,汇聚了时代最显赫的名仕淑媛的法国沙龙文化。
通过沙龙文化从文学娱乐主导到哲学政治主导地位的转变,探讨法国女性在沙龙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如何成为启蒙思想的传播者和捍卫者,打破等级制度,建立男女平等的地位。
推动社会思潮的进步,对法国大革民的爆发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法国沙龙文化;女性;教育沙龙是法语salon(客厅)的音译,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兴盛于17、18世纪的法国巴黎,贵妇们常把这里作为上流社会名门贵族的重要社交场所。
在沙龙里,名门淑媛们积极主持参与,并与优秀的文人作家相互交流探讨,培养了她们高尚优雅的礼仪和机智精辟的谈吐,并极大地拓宽了她们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对知识的渴求。
从17世纪以朗布依埃夫人为代表的“蓝色沙龙”,到18世纪大革命时代罗兰夫人的沙龙俱乐部,沙龙文化在法国的发展长达两个世纪之久,沙龙的性质也由最初的文学娱乐逐步向哲学政治转变。
一.17世纪的法国沙龙17世纪的法国沙龙以文学为主导,重在培养高雅的礼仪,是贵族们休闲娱乐的社交模式。
17世纪上半叶,许多封建教主在宗教内战结束后,来到巴黎和凡尔赛投靠国王,并常常在沙龙里高谈阔论,附庸风雅。
为显示自己的特权地位,他们极其注重服饰礼仪、言谈举止的高雅,谈论的内容也大多是文学艺术,因而一种虽矫揉造作但优美典雅的“贵族语言”诞生了。
这一阶段的沙龙通常在贵妇们的家中举办,参加的宾客也具有局限性,除了王公贵族之外,只有少数艺术家参与其中。
17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沙龙核心人物就是朗布依埃侯爵夫人。
(Mme de Rambouillet) 朗布依埃院更是享有“优雅社会摇蓝的美誉”,因为其在装饰为蓝色背景的客厅纳客,而已“蓝色沙龙”著称。
沙龙欢迎词范文沙龙这个词的由来
沙龙欢迎词范文沙龙这个词的由来"沙龙"一词最早源于意大利语单词"Salotto",是法语SaLon 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
从17世纪起,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
进出者,多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
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夹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抱膝长谈,无拘无束。
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1、定期举行;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通常都是名流;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话题很广泛,很雅致,自由谈论,各抒己见;5、一般都有一位美丽的沙龙女主人。
我们在欧洲电影、小说和戏剧中经常会看见富丽堂皇或典雅精致的沙龙场面。
现代沙龙延伸到会议方面,主要指规模较小、议题简要、非正式化的,由行业内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的会议,一般备有酒水糖茶,或有歌舞表演的活动。
发现新旅程,就在尺步间这是我的观点,望可以帮你谢谢应该写一下.此次沙龙的主题.参与人员.实际成果.客户反映.总结不足,下次需改进的.社交场合沙龙是法语salon的译音。
原义为客厅。
17世纪末和18世纪,法国文人和艺术家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谈论文学、艺术。
后因称文艺家等聚会谈论的场所为“沙龙”。
到了17世纪下半叶起法国官方每年在巴黎定期举行的造型艺术展览会,也被称为了“沙龙”。
现在多为指高雅的聚会场所等等,比如什么艺术沙龙、美食沙龙等等。
Salon,中文意即客厅,在欧洲的中世纪的时候,这个Salon是上流社会中名门望族、社会名流等人相互交流、铺撒关系网、交际劝的中心之地。
在Salon文化的范畴内,主导各位显赫权贵、或是富豪、大思想家、大文豪们的不是什么权威之人,而是一些女性。
沙龙文学名词解释
沙龙文学名词解释
沙龙文学是一种文学形式,它起源于法国,最早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兴起。
沙龙(Salon)最初指的是法国贵族或上层社会女性家中举办的文艺聚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文学讨论和交流的场所。
沙龙文学的特点是以文学作品的朗诵、讨论和交流为主要活动形式。
在沙龙文学中,参与者可以聆听朗诵者朗读自己的作品,或者进行文学作品的互相交流和评论。
沙龙文学的目的是促进文学创作的交流和艺术的鉴赏,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文学爱好者们相互交流的平台。
沙龙文学还有一些特定的名词和概念,例如:
1. 沙龙女主人:沙龙的举办者,通常是一位具有文学素养和交际能力的女性。
2. 文艺酒会:沙龙的一种形式,参加者在酒会上品味文学作品和进行文学交流。
3. 朗诵:参与者将自己的作品或其他文学作品朗读出来,供大家欣赏和评论。
4. 文学批评:参与者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评价,包括对作品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分析和解读。
5. 文艺杂志:沙龙文学活动中出版的文学刊物,收录参与者的作品和评论。
总之,沙龙文学是一种集文学创作、朗诵和讨论为一体的文学活动形式,通过交流和互动,促进作品的产生和艺术的发展。
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训练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有学者提出:在16世纪前半期西欧物价上涨率最高;16世纪中叶西欧金银流入量不断扩大,但这个时期西欧的物价却并未随之持续上涨;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西班牙金银输入量最大,但其物价是相对稳定的。
这一认识( )A.表明“商业革命”刺激了货币需求B.否定了贵金属流入欧洲的影响C.反映了“价格革命”成因的复杂性D.证实了欧洲对美洲殖民的残酷2.17世纪后半期,英国的书籍、报纸、杂志、戏剧、音乐、绘画等各种文化品消费不断增加。
到18世纪,文化艺术不再是宫廷的文化消费,而是成为分散在咖啡馆、画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大众化消费品。
这一变化( )A.标志着英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B.源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C.为英国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D.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下移3.1787年宪法自诞生之日起,一方面确实成了全体美国人的“共同纲领”,另一方面形成了以南北地域为分野和各自表述的宪法之辩。
发生在费城的那场奇迹,并未终结“辩论”,正相反,它成了后世所有政治斗争的根源所在。
这说明1787年宪法( )A.并未加强中央集权B.激化了南北方矛盾C.具有种族歧视色彩D.存在制度性的缺陷4.1543年出版的《人体的构造》一书,搭配有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的构造,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B.自然科学已摆脱神学束缚C.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D.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5.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 )A.人身自由B.推翻专制C.思想自由D.主权在民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5 年2 月 中旬 刊
外语. 外 文
德. 朗布依埃侯 爵夫人 沙龙 的特征及 其在 法语外语教 学 中的应 用
赵 丛
( 湘潭大学外 国语 学院 湖 南 湘潭 4 1 1 1 0 0
学发展 的又一个重要 内容。 目前 . 语料库的深] w_ T - 受到 了世界 各 国学者们的普遍重视 .很 多国家都在 深入探 索语 料库标注、 语料库分析 、 扩展语料库类型等技 术。不仅 欧 美国家的英语语 料库 蓬 勃地发展 .俄 罗斯 国家也认识 到这个 学科 的重要性 2 0 0 7年在俄 罗斯首都莫斯科举 办 了“ 俄语 国家语料库 和人 文教 族 宾Biblioteka 与 文人 雅 士和 谐 相 处
从德 ・ 朗布依埃侯 爵夫人 所创建沙龙 的整体特征 来看 . 首 先 完善 的礼 仪 及 其 实现 方 式 不容 小觑 德 ・ 朗布 依 埃 侯 爵 夫人 1 . 德・ 朗 布依 埃 侯 爵夫 人 沙 龙 的特 征 制 定的一套礼仪准则让来 自不同阶层 的参 与者文明相待 . 彼此 德・ 朗布依埃侯 爵夫人 .原名凯瑟琳 . 德. 维伏 恩( ca 出e i f n e 尊重与 包容 , 就文 学、 哲 学、 政 治等 问题 平等地发 表 自己的观 d e Vi v o n n e ) . 1 5 8 8年 生于罗马 ,十六岁 时嫁给德 ・ 朗布依 埃侯 点 . 互相激发 各 自的灵感与表现欲 . 以实现 沙龙活动有条 不紊 爵. 因不耐烦 宫廷 的“ 嚣嚷 ” 。 加 上虚弱 多病, 很 少涉足 宫廷 , 但 的展 开 而 且 , 这 种 看 似 刻板 的规 矩 通 过 沙 龙 女 主人 营 造 的柔 又耐不住寂 寞, 开始在 家招待 宾客 . 于是其 沙龙初具雏形 。 和 的交际氛 围, 不仅 没有给人 以压迫 感 . 反 而让宾客们很 乐意 从德 . 朗布依埃侯 爵夫人 这位沙龙女 主持人 的个人 能力特 接 受 以借 此 拉 近彼 此 的 距 离 。其 次 . 优 雅 且 高超 的说 话技 巧备 点来看 .此 沙龙 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德 ・ 朗布依埃侯 爵夫人 对于 受推 崇。社 交谈话是沙龙生活的基本 内容 . 而雅 风则是对沙龙
课 堂 的理 想 状 态
亲。 落落大方. 理智公 正” 在 沙龙活动 中她还力 图纠正许 多在 此之 前盛行 的恶习 , 身体 力行地倡 导文雅 的礼仪 . 让 众人 臣服 于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再者。 德・ 朗布依埃侯 爵夫人 爱慕 贤能 .
她 既会 吸 收 很 多“ 天生粗放不羁” 的 才子 到 沙龙 中 来 . 也 会 为 一 个 落魄 文 人 安 排 一 种体 面 的 方 式 以帮 助 他 寻找 到 可 能 的 赞 助 最后 .德 ・ 朗布依埃侯 爵夫人的聪 明 圆滑可 以让挑 剔 固执 的贵
育” 国际 学术会议 ( Me ) 王 ( 册 I a p o 皿 H a 丑 K o H e p e H I l H Ⅱ 《 Ha I o H a J I b
思路。
【 关键词】 德・ 朗布依 埃侯 爵夫人沙龙的特征 法语外语教 学 可能性 应用 【 中图分类号】 G 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 章 ̄ 1 2 o 9 5 — 3 0 8 9 ( 2 0 1 5 ) 0 2 — 0 1 1 1 - 0 2
德. 朗布依埃侯 爵夫人 于 1 7世纪创立 了第一家由女 性主 持 的法 国文 学沙龙 . 从 此之后此 类沙龙如 雨后春 笋纷纷涌现并 获得极 大成功 .对法 国文学和思想界 产生 了相 当深远的影响 。 这种 成功与影 响主要 体现在 沙龙模 式培养 了大批 引颌法 国文 学与思想潮流 的学者们 . 古典主义的繁 荣、 启 蒙思想的孕 育都 离不开此模 式的支持 游刃有余掌控沙龙进展 的女主持人 . 活 跃 且有节制 的沙龙气氛 。 思维开 阔渴望表 现的参加 者 . 广泛而 深 远 的创 造 性 的 社 会 价 值 . 这 一切 恰 恰 让我 们 想起 了现代 外 语
【 摘要 】 本 文将德 ・ 朗布依 埃侯 爵夫人 的沙龙与现代课 堂联 系起来 , 在分析 它们 的相似性 与借鉴 的可能性前提 下 , 从整体上将
沙龙的优势经验应 用到外语课 堂 , 尤其是 法语 外语教 学中。这与从前就单个因素的探 索大不一样 , 不仅有利 于教学 中各 因素之 间 的协调与整合 , 而且有助 于在法语课 堂教 学中实现语言文化的一种主动渗 透, 为开辟创 造性 思维的法语外语教学提供 了一条全新
沙龙 的热情 。 因为她并 不满足 于 简单 的家庭 生活 , 希望开创 一 语 言形式的概括。宾客 既想博得女主人的青睐, 又想在 其他人 种 享受 自我 的活动 。 一旦愿 望得 以实现 。 其压抑许 久的热情 就 眼 里显 示 自己的 高贵身份 与修养。自然无不在讲 话的艺术上下
将 沙龙 活动 变成 了她的一种精神 寄托 其次 . 她 的个人修 养与 功 夫 .因 此说 话 艺 术 不 仅 被 视 为 个 体 之 间 完 美 沟 通 的 必 要 手
也 被 誉 为各 种 才 智之 首 再 者 就是 沙龙 中讨 论 的 内容 丰 富 优 良品质使其 沙龙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从德 . 莫特 维 尔夫人和 段 . 诗人 塞格雷对她 的描 述 中就可 以感受得 到 : “ 她 受人 尊敬和 爱 多样 。虽然沙龙创 立之初 只是为 了满足德 . 朗布依埃侯 爵夫人 戴, 是集风度 , 智能, 知识和 温柔可爱 于一 身的典型 ” ; “ 和蔼 可 自己对精神世界 的向往 和对 文学的追求 . 但 随着时间的推 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