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分册 中国近代史部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提纲

中国近代史提纲

中国近代史提纲一、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1898年)1. 戊戌政变的背景和动因2. 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派的主张和实施3. 百日维新的推进与失败二、义和团运动与庚子拳争(1899-1901年)1. 上海文汇学堂学生起义2. 八国联军入侵与庚子拳争3.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三、辛亥革命与共和中国的建立(1911-1912年)1. 武昌起义2. 辛亥革命的推进与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3. 中华民国的宣告与袁世凯的接管四、北洋政府与国民党的崛起(1912-1927年)1. 袁世凯复辟与护国战争2. 出生于蒋介石的革命事业3. 北洋政府的衰弱与国民党的兴起4.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第一次国共内战五、国共内战与解放战争(1927-1949年)1. 南京政府与共产党的对立2. 长征与抗日战争的开展3. 国共内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毛泽东时代(1949-1976年)1. 社会主义改造与“三反五反”运动2.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3. 文化大革命与四人帮的崛起4. 中美关系的变动与中苏交恶5. “九十条方针”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实施七、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的崛起(1978年至今)1.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四个现代化的建设2.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确立3.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对外经济合作4.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经济政策调整与新时期的中国八、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与地区影响(1978年至今)1. "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的回归2. 对台政策的演变与两岸关系的发展3.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亚洲、非洲的合作4.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定位与地区影响九、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问题(1978年至今)1.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2. 城镇化与农民工问题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观念变迁4. 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十、中国近代史的反思与未来展望1.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2. 民主政治与现代中国的发展3. 中国的历史与国家认同的建立以上提纲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主题来组织的,旨在提供一个框架和思路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专题一、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二、近代社会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三、不平等条约的比较四、近代中国农民阶级的反抗(一)太平天国运动1、时间:1851年-1864年。

开始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

领导人:洪秀全。

由盛转衰的标志:天京事变。

2、前期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

(二)义和团运动1、口号:“扶清灭洋”。

2、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五、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六、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1、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2、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将同盟会政治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的地位: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4、领导辛亥革命。

5、建立中华民国(1912.1.1),被尊称为“国父”。

公元某某年=1911年+民国某某年6、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第13课五四运动一、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二、经过:(一)开始:1919年5月4日口号: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三、结果:胜利。

具体表现为: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四、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意义: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六、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2.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军,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接着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分别向沈阳城内和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发起进攻。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

3.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

当夜,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

日军借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县城,攻击卢沟桥。

日本全面侵华由此开始。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三大法宝: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2.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主义专政。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1.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2.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经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5.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感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五册复习提纲

第五册复习提纲

近代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第五分册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B)19世纪中期中西方世界现状中国:清王朝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虚骄自大,对外闭关锁国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进行全球扩张,中国成为欧美国家侵略目标2、(A)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其意义是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3、(B)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史称“鸦片战争”,1842年8月,中国被迫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内容有: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4、(C)《南京条约》签订对中国的影响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开创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⑵社会性质方面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⑶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变化:主要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反帝反封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⑷社会经济方面: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客观条件。

⑸思想文化方面:出现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的新思潮。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A)1856年,英国、法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B)1858年,清王朝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增开南京等10为通商口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内容3、(B)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并迫使清王朝签订《北京条约》,其内容有: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司给英国;赔款800万两4、(B)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进一步打开中国门户,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一、总述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以为起点,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终点,以为分界线分为和两个时期。

2、社会性质:社会。

它的含义:政治上有主权但是主权不完整,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存在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思想方面存在封建思想的同时还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无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相同点:A、所处的社会形态相同:都处于;B、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C、性质相同:都属于民主革命。

不同点:A、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为指导,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为指导,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目标;B、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C、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最终没有完成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充分发动群众最终取得胜利;D、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基本知识脉络本单元涉及到了自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使中国2、相关知识要点:⑴《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内容是:。

⑵我国近代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中同时又是我国现代对外开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的是。

⑶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领土面积最大的是《》。

⑷《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

⑸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3、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与现代对外开放的不同点:⑴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是,现代的对外开放是主动进行的。

⑵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是对中国主权的破坏,现代的对外开放是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进行的。

⑶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是为了满足列强侵华的需要,对中国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而现代的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民族经济,对中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

第5分册中国近现代史会考复习

第5分册中国近现代史会考复习
秋收起义:1927年9月,受挫后,毛泽东决定到敌 人力量薄弱的山区立足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从城市转 向农村,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壮大:1928年4月,井冈山会 师,壮大革命武装,为各地“工农武装割据”树立 榜样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1年 江西瑞金,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影响: 1.是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 2.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 局面。
1901年 《辛丑条约》 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2.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
3.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 略要地驻兵;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时期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共十年对峙 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时期
五四运动
时间:1919,5、4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 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经过:6月3日以前:北京为中心,学生为主力 6月3日以后:上海为中心,工人为主力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译署”,由奕 忻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 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求强” ①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 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 ②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 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2、整顿海防,筹建新式海军: 70年代起,初步建成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 福建水师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北洋舰队。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整理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整理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整理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一、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3、开始:1840年6月英军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清政府战败的原因: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上军事装备及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的态度,最终清政府战败。

6、《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西方学习: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影响: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二、虎门销烟1、鸦片的危害:罪恶的鸦片走私,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大批官僚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2、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史称“虎门销烟”。

3、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4、启示:我们要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1856-1860年英法为了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历史复习大纲

中国近代历史复习大纲

中国近代历史复习大纲第一章: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经过;
2.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3. 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戊戌维新
1. 戊戌变法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与失败原因;
3. 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章:辛亥革命
1.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经过;
2.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3.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与意义。

第四章:北洋政府
1. 北洋政府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条件;
2. 大总统制度的实行和各项改革;
3. 北洋政府的缺陷和失败。

第五章: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1.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经过;
2. 新文化运动的起源和主要内容;
3.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六章:国共合作与反帝抗日
1. 国共合作的背景和历史进程;
2. 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和中共在抗战中的地位;
3.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第七章: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
1. 解放战争的背景和历史进程;
2. 新中国政府的成立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 新中国的建立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意义和影响。

第八章: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1. 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建设和政策方针;
2.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实践和教训;
3.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和政治变革。

总结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和事件,这些事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事实的记忆和历史事件的联系,同时也要把握历史事件对当今时代的启示和指导。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含四六)线索复习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含四六)线索复习

德、日先后走上法西斯道路 成为战争策源地 (时间、德国纳粹体制特征)
英法等国家实行绥靖政策 (《慕尼黑协定》) 苏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1939—1945年) (爆发时间和标志、 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过程 二战结果)
二战后(二十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演变 (第六分册) 冷 雅尔塔体系 两大阵营 第三世界兴起 战 ( 分 结 ( 化 合 日本和西欧崛起 束 联合国 冷战 ) 国际政治格局 作 ( ) 标 美苏争霸势力消长 志 布雷顿森林体系 )
——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欧美各国先后扫除现代化障碍(1860年代: 美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德国统一、日本明治维新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垄断阶段,掀起瓜分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终确立
二、世界近现代史回顾: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引发的国际冲突与国际秩序的 建构(冲突与秩序) ——重点:第五、六分册 核心内容: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世界
现代化:政治上民主化 经济上工业化 思想上科学化 社会生活城市化
技术变革(或器物变革戌变法(君主立宪制)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
再到 思想变革
——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
中国现代化进程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回顾西方)
每一个重要史实都要把握清楚背景、时间和进程、成就
知识结构: 20世纪初一战(1914—1918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20世纪初,欧美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 过程:1919年巴黎和会
但欧美列强发展不平衡; 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点燃导火线) (进程:1914年—1918年以同盟国失败宣告结束)
(内容和结果)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 (内容和结果) 1920年国际联盟 (背景、时间和作用)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一、鸦片战争 1840—1842年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结果:清政府失败,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2)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率,须同英国商定。

(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影响: 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要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促进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觉醒,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4、向西方学习: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影响: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爆发的背景:①日本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实现其“大陆政策”而蓄意发动。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

③朝鲜东学党□□□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

④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不认真备战。

⑤日不宣而战。

2、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1894)、黄海战役(1894)、辽东战役(1894)、威海战役(1895)。

将领:A、黄海海战(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B、威海卫之战(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爱国将领邓汝昌)3、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A、时间:1895年4月B、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最终版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最终版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最终版上篇1、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㈠自身问题---①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②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社会: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但后期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主张严刑峻法。

(二)外部原因---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入侵(19世纪末20世纪初)2、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政治:半殖民地⏹经济:半封建⏹思想文化:多元化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4、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极其相互关系1)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任务的关系:两者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一、二章1、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怎么看待?①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②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③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④文化渗透: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互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对待: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一、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1.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中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3.农民起义的兴起与失败4.思想启蒙与维新运动的兴起5.甲午战争及戊戌变法的重要性二、洋务运动与变法1.洋务派与自强运动的背景2.光绪的目标与成果3.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与影响4.变法失败后的政治动荡与军阀混战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1.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推翻清朝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与宪政运动3.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4.北洋政府与国共合作的局限5.资产阶级对革命的掌控与民主发展的矛盾四、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1.袁世凯的权力控制与帝制复辟2.护国战争与国际影响3.北洋政府的独裁统治与国共合作4.冯玉祥、张作霖等军阀的崛起与争斗五、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1.“五四运动”的起因与影响2.背景下的思想解放与文化3.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早期发展4.王明路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5.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支持六、南京国民政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1.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北伐战争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诞生与发展3.长征与红军的战略转移与生存困境4.抗日战争爆发与国共军队的统一抗战七、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中的各个阶段与重要战役2.八路军、新四军与我军的战略部署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4.解放战争的发展与国共内战的形势1.新中国的建立与初期国内经济形势2.社会主义改造与土地3.三大改造与五年计划的实施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5.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与影响九、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开放的背景与目标2.经济体制与外资引进的推进3.国际援助与开放政策的成功4.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5.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冲突问题的处理十、和谐社会与国际地位提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科学发展观2.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治理3.推进经济发展与深化4.参与国际事务与提升国际地位5.未来的挑战与发展方向以上提纲仅为复习中国近代史提供一个参考,具体内容与细节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补充和拓展。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
华版
一、晚清时期(1840-1911)
1. 鸦片战争(1840-1842)
- 内因和外因
- 结果和影响
2. 中外交往的逐步打开(1842-1894)
-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维新派的出现
3. 戊戌变法(1898)
- 自强运动和变法思潮
- 变法运动的失败
4. 辛亥革命(1911)
- 各种反清起义
- 辛亥革命胜利的原因
二、民国时期(1912-1949)
1. 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1912-1927)- 袁世凯和袁世凯
- 国共合作和双十协定
2. 北伐战争(1926-1928)
- 国共联合抵抗北洋军阀
- 北伐战争的成果
3. 南京国民政府(1928-1937)
- 南京政府的建立
- 南京政府的施政措施
4. 抗日战争(1937-1945)
- 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
- 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三、新中国的建立(1949-现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 人民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社会主义改造和(1949-1966)- 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 和人民公社
3.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 运动和造反派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影响
4.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 的改革开放政策
- 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挑战
四、总结与展望
1. 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 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推动因素
2. 近代史的启示与经验
- 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
- 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中国近代史复习纲要

中国近代史复习纲要

综述及第一章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及其特征。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下。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一、中国近代史概述
B.近代史的特点:帝国主义侵略、民族独立运动、政治革命、社会变革
二、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A.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三、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A.戊戌变法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B.辛亥革命的发生和推动因素
C.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意义
四、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A.五四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B.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C.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活动
五、北伐战争与国共内战
A.北伐战争的发动和胜利
B.国共内战的转折点和结果
六、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和成就
C.开放的背景和重要举措
七、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开放
A.中美关系的变化和中苏关系的破裂
B.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成果
八、文化大革命与开放后的中国
A.文化大革命的发起、进展和结束
B.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九、综合评价与展望
A.近代中国历史的成就和困难
B.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以上仅为中国近代史复习的大纲提纲,具体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详细阐述。

中国近代历史纲纲目复习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代历史纲纲目复习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代历史纲纲目复习重点(完美版)中国近代历史纲目复重点(完美版)
1. 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
-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四五运动及五四运动
- 四五运动的发生背景和主要诉求
- 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 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
-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结果
4. 南京国民政府和抗日战争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特点
- 抗日战争的发展和影响
5. 中国在解放战争中的领导
- 解放战争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 中国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初期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和原因
- 初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发展
7. 社会主义改造和
- 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 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8. 文化大革命
-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目标
- 文化大革命的主要阶段和影响
9.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 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主要内容
- 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成就
10. 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和发展方向
- 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 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以上为中国近代历史纲目复的完美版,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历史复习提纲上编综述:1.两大历史任务和两对主要矛盾2.鸦片战争为什么是近代史的起点第一章:1.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手段2.几个重要条约如《马关》、《辛丑》等的关键内容3.如何评价帝国主义的侵略4.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第二章:1.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失败的原因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4.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第三章1.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导火线,大致经过2.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历史意义3.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的原因4.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内容第四章: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兴起标志。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标志,国民大革命的教训3.五四运动导火线、口号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意义(为什么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诞生后带来新局面,新在哪里?)第五章:1.八七会议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第六章:1.日本侵华的几个重要的事件:九一八、七七卢沟桥2.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3.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4.抗战胜利的基本经验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6.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意义第七章:1.国民党政府不得人心的原因2.重庆谈判综合:1.中国近代史中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2.中国近代史中的革命史,有哪些,最终胜利的原因3.中国近代史中学习西方的历史,哪些阶级从哪些方面学习西方,各自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4.中国近代史中的国共关系经历了哪些阶段和变化,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题型与分值:单选题15*1,多选题5*2,判断题10*1,简答题5*5,论述题3*10注意:各位老师,此提纲仅供教师复习课参考,不可给学生传、阅、抄。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一、晚清时期(19世纪晚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特点、结果
-洋务运动:背景、内容、影响
-义和团运动:背景、原因、结果
二、辛亥革命与孙中山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与原因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势与军事局势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内涵
-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与行动
三、北洋政府与五四运动
-北洋政府的建立与发展
-五四运动的起因与影响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四、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土地革命与农村根据地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经过与结果
五、中华民国时期(1930年代至1949年):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过程
-重要抗战战役与抗战胜利的原因
-解放战争的爆发与过程
六、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与启示
-近代史的特点与意义
-近代史对中国的启示与反思
七、相关重要人物的思想与贡献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与骚乱廉使派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黄兴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与胡适
-解放战争时期的朱德与刘少奇
这个提纲仅是简单列举了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复习的
时候可以结合教材和其他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和扩展。

在复习过程中,重要
的是掌握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思
想变革的大致过程。

此外,还需要关注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贡献,从中领悟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与启示。

高二历史第五分册会考知识提纲

高二历史第五分册会考知识提纲

高二历史第五分册会考知识提纲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虎门销烟(1)鸦片走私的危害摧残身心健康;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2)时间:1839年6月(4)领导人:林则徐(5)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2.《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时间:1940年6月(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2100万元洋银;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3)《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开创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中国开始沦为班殖民半封建社会。

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革命阶段也发生变化。

3.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1)鸦片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对华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和农产品;破坏自然经济的基础的同时也促进中国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2)鸦片战争对思想文化领域影响:开始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56年10月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内容:《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金田起义(1)时间1851年1领导人洪秀全(2)《天朝天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一个纲领性文件2. 天京陷落(1)天京变乱:1856年(2)《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方案,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

中国近代史复习整理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整理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侵略与反抗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开埠通商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3、制造大屠杀: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虎门销烟(1839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的领导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1839年6月历史意义:将中国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2)《南京条约》:(3)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1.社会性质变化:《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并开创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此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国民经济大受打击,鸦片为患,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社会矛盾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成为最主要的矛盾3.革命任务变化: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4.经济结构:五口通商使外国大量对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农产品,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也促进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5.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思潮,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明清之际讲求“经世之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译《四洲志》;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从此,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56.10 英军炮轰广州城,后法国加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借口: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发动战争;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出兵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2)《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定《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分别签定《北京条约》: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

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治国纲领):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2)天京陷落:1856年天京事变——使天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资政新篇》:1859 洪仁玕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坚持抗清斗争十多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苦境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

第4课洋务运动(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1)总理衙门的设立: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深受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为维护清朝统治,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自强。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中央——弈 、文祥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总理衙门:1861年设立,是办理外交、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2)从“自强”到“求富”1.“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增强军事实力——“官办”,封建衙门式的管理2.“求富”: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官督商办”3.创办近代海军,整顿海防,增强军事实力4.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3)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但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改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运动在经营管理上以为存在着很多弊端。

第5课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1)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产生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外商企业的刺激受到洋务运动的诱导1869年, 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2)西学传播1.主要渠道:办学兴教、翻译西书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几十所新式学堂,培养了洋务事业所需的各种人才。

江南制造局附设的译书局。

上海广方言馆等学堂附设的翻译机构,编译出版了不少西书。

(3)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家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1)黄海海战根本原因: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随甲午战争的原因着国力逐渐增强,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急剧膨胀,积极推行“大陆政策”(国策),将侵略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借口保护使馆和侨民,趁机出兵朝鲜,并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起攻击,蓄意挑起甲午战争(2)《马关条约》 1895年4月,李鸿章、伊藤博文《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马关条约》的影响对中国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它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战后所签定的《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也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对日本:增强日本的经济实力,使其战后完成工业革命,大大推进现代化进程,开始跻身帝国主义强国行列第7课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2)《时务报》:1896年“变法图存”为宗旨《天演论》:1897年严复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优胜劣汰”“适者生存”(3)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政治:广开言路,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法,澄清吏治,废除旗人寄生特权(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地主参与政治,打击封建官僚制度)主要内容经济: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文教:废八股,兴西学,开办京师大学堂,派留学生等(有利于西学传播)军事: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有利于提高军事战斗力,抵御侵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任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和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的意义(影响)想,有力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打下基础;②它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变革之路由器物层次向更深入的制度层次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促使中华民族觉醒;③它的失败也让另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看到和平改良行不通,毅然走上民主改革之路第8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1)瓜分狂潮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攫取侵略权益的主要方式①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纷纷以中国为宰割对象,竞相通过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倾销商品等方式,加大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②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首开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恶例。

③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内容: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既得利益,主张各国“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一个开放市场影响:列强先后接受,它既扩大了美国在华利益,又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2)八国联军入侵时间:1900年6月,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在华利益,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国家:英、法、俄、德、美、日、意、奥(3)《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39年还清;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各国派兵驻守沿线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是继《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有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是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9课清末新政(1)变法上谕的颁布新举措: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鼓励工商,发展实业改革军制,扩编新军评价: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国同盟会:兴中会的成立时间:1894年建立者:孙中山口号:振兴中华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同盟会的成立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组织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总理:孙中山机关刊物:《民报》同盟会成立的意义同盟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新阶段:②同盟会所确立的“三民主义”纲领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革命思想,不断发动武装起义,沉重打击清政府统治,推动革命深入发展(2)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起义军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建立《临时约法》:1912年3月颁布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意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从法律上确立民主共和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辞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革命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民国空有其名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②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③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局限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