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各章节试题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各章节试题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A.15世纪中叶产生的B.16世纪中叶产生的C.17世纪中叶产生的D.19世纪中叶产生的2.政治经济学研究研究的是A个人的经济行为B家庭的经济行为C厂商的经济行为D社会的经济行为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C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与其相连系的经济机制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C.经济体制及经济运行方式D.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5.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家庭关系B.生产关系C.宗教关系D.政治关系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为两个对立阶级的利益服务的B.为某几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C.为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科学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唯物主义8.19世纪中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 )A.封建主义生产关系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共产主义生产关系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A. 分工学说B. 货币学说C. 资本积累学说D. 剩余价值学说、10马克思并不是孤立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他同时分析和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力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A简单协作、机器大工业、工场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简单协作、机器大工业C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D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简单协作二、多项选择题1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来看A政治经济学为各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B政治经济学是具有鲜明阶级性的学科C揭示客观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性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科学性E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2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劳动者的劳动B社会产品分配C劳动的分工协作D物质资料的生产3.劳动对象是指()A.人们用来传导劳动的物件B.人们把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C.劳动过程中各种必要的物质条件D.劳动过程中除生产工具以外的其他要素4生产资料是指A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之和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C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和D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之和5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资料D劳动工具6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生产工具D生产要素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标志是()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劳动者D.原材料8.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B.生产资料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10.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为()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改善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11生产力状况包括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变化B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布局C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发展D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水平12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或能力是A劳动能力 B 劳动效率C 劳动生产率D劳动速度13人类最早出现的和最简单的分工是A社会分工B性别分工C 年龄分工D自然分工14许多劳动者共同参加同一生产过程,或分别参加彼此有密切联系的生产过程进行协同劳动是( ) A分工B协作C劳动D分配15.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包括()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协作16社会生产关系又称( )A行政关系B经济关系C政治关系D宗教关系17分配、交换同生产之间的关系是A分配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交换不是B交换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不是C分配、交换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D生产、消费是联系分配和交换的中间环节18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节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A分配 B 生产C消费D交换19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生产关系性质,从而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的是( )A生产资料B生产资料所有制C生产工具D生产力20社会生产方式是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B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C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2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可概括为A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反作用C生产关系永远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二者不会发生矛盾2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A.生产关系B.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A生产资料B生产关系C生产工具D生产力24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的是A经济本质B经济规律 C 经济现象D经济过程25.产生经济规律的主要经济条件是指( )A.由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水平B.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C.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关系D.在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劳动交换方式26.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是指人们( )A.不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B.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余地D.必须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27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能够A创造经济规律B利用经济规律C消灭经济规律D改造经济规律28.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A.体现一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有本质B.体现几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共同本质C.决定各个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区别D.决定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29.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意味着人们( )A.只能接受经济规律的摆布B.无法改变经济规律作用的后果C.认识和不认识经济规律都一样D.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30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之一在于A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不具有客观性B自然规律能够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不能够被人们认识和利用C自然规律大多数是经常变动的,D经济规律大多数是长久不变的31.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32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是A价值规律B社会基本经济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3.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 )A.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B.生产关系的历史进程C.自然经济的历史进程D.上层建筑的历史进程34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必须联系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D、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35.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即起着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D.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二、多项选择题1.劳动资料的内容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A.生产工具B.各种容器C.原材料D.燃料、辅助材料E.厂房、仓库等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过程中,除了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外,新加进来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的有( )A生产工具B科学技术C经营管理D经济信息E生产知识2社会生产力是A社会活动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B由生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C由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所构成D社会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E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3.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是( )A.生产的主体B.首要的生产力C.起着最重要和主导作用的因素D.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E.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4生产工具是A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因素B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C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集中表现D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E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5.科学技术( )A.是第一生产力B.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C.是生产关系的标志D.推动了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E.在发展中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6在人类古代社会,出现了三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大分工是( )A畜牧部落和其他原始部落之间的分工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C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分工D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层7社会分工如果从生产领域的空间范围划分,可分为( )A生产单位内部分工B国家内部分工C第二次社会分工D国际分工E第一次社会分工8 生产关系是指A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B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C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D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本的关系E社会生产中生产的社会形式9.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是指()A.生产关系B.分配关系C.交换关系D.消费关系E.信贷关系10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A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C分配对其它三个环节有决定作用D分配和消费是中间环节E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 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E.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1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A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并发挥作用B经济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D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E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1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说明A人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B人们不能违反经济规律C人们不能消灭经济规律D人们不能改造经济规律E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14共有经济规律和特有经济规律的密切联系是A共有经济规律为特有经济规律发生作用创造条件B特有经济规律为共有经济规律的作用开辟场所C各个社会形态以自己的特有经济规律相互分开D各个社会以共有经济规律互相联系E二者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都同时存在和起作用15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都包括( )A.共有的经济规律B.特有的经济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D.价值规律E.剩余价值规律16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能够A创造经济规律 B 消灭经济规律C利用经济规律D改造经济规律 E 认识经济规律17.人们要利用经济规律来为社会谋福利,就要做到( )A.深刻认识经济规律B.为某些经济规律提供发挥作用的场所C.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D.改造或废除某些经济规律E.选择有利于某种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实现形式第三章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一、单项选择题1.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B.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2.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A.商品的再生产B.物质产品的再生产C.劳动资料的再生产D.简单再生产3.按照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扩大再生产可划分为( )A.生产关系再生产和生产力再生产B.劳动力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C.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4.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 )A.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B.没有积累的扩大再生产C.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扩大再生产D.靠增加生产要素实现的扩大再生产5.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属于()A.外延扩大再生产B.内涵扩大再生产C.质量型扩大再生产D.效益型扩大再生产6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实质上是A生产力发展的反映B消费生活资料的反映 C 物质资料消费的反映D把社会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7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具有综合性和重大影响的比例关系是A综合性比例B部门之间的比例C部门内部的比例D地区之间的比例8.构成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的生产部门是( )A.工业B.农业C.建筑业D.交通运输业9.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商业和服务业属于A.第一和第二产业B.第二和第三产业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10既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是A经济发展B经济增长C经济过热D经济形势11一定时期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发展变化的速率被称为A经济发展速度B经济增长速度C经济过热速度D经济趋势12社会总产品是A当年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合B当年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C当年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D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合13.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就是()A.社会总产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国内生产总值14.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就是()A.货币资本的价值B.流通资本的价值C.商品资本的价值D.社会总产值15.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国外净要素收入后的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构成(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净值C.国内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16社会总产品扣除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那部分产品价值是A工农业总产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民收入17.反映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的基本经济指标是()A. 国有收入B. 社会总产值C. 国民生产总值D. 人均国民收入18.为了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当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来比较不同时期国民经济量的变化时要用( )。

《政治经济学》历年论述与简答试题集

《政治经济学》历年论述与简答试题集

《政治经济学》历年论述与简答试题集《政治经济学》历年论述与简答试题集简答题(每题5分)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怎样决定的? 2、简述垄断价格出现后,并不意味着垄断可以废除价值规律? 3、应该怎样全面认识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的意义? 4、社会主义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论述题(每题10分)1、试论述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以及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影响?2、试论述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99年4月简答题1、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2、简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4、简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论述题1、试论述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持续迅速发展的原因?2、试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中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内容?99年10月简答题1、简述价值规律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的作用?2、简述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有什么不同?3、应该怎样全面认识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中的含义?4、简述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核算的客观必然性?论述题1、试述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实质。

2、为什么说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4月简答题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2、银行信用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4、社会主义消费有什么重要作用?5、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需要加强宏观调控?论述题1、论述优化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性与原则方向。

2、什么是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说资本的循环既是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月简答题1、简述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的原因及认识经济规律客观性的意义。

2、简述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及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

3、简述资产阶级国家对私人垄断资本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方式。

政治经济学(大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大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 物资资料的生产B . 人口的生产C . 精神产品的生产D . 劳动力的生产正确答案:A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

A . 生产资料B . 劳动对象C . 生产工具D . 上层建筑正确答案:C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政治和经济B . 生产力C . 生产关系D . 生产方式正确答案:C4.生产关系是指()A .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B . 人与人的自然关系C . 人与自然的关系D . 都不是正确答案:A5.由抽象到具体是指()。

A . 由理论到实践B . 由特殊到一般C . 由本质到表象D . 由宏观到微观正确答案:C6.价值规律是()。

A . 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B . 所有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 . 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D . 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正确答案:C7.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是()。

A . 创立了劳动价值论B .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C . 创立了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理论D .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确答案:C8.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是()A .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系的矛盾B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 . 经济基础和经济体系的矛盾正确答案:B9.交换价值的基础是()A . 货币B . 使用价值C . 价值D . 商品正确答案:C10.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 .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C .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D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正确答案:A11.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换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A . 商品的生产B . 商品的交换C . 商品的价格D . 商品的购买正确答案:B12.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的尺度是()A 简单劳动B . 复杂劳动C . 个别劳动D . 具体劳动正确答案:A13.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形式是()A . 优胜劣势记住B . 商品机制B . 生产机制D . 价格机制正确答案:D14.构成一切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1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1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9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张连城,马方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经济学教程》(第三版),张连城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

一、政治经济学部分(一)资本主义部分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商品拜物教3、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4、资本和剩余价值(1)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3)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与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变化(5)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5、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2)资本的有机构成及资本的集聚与集中(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6、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资本的循环(2)资本的周转7、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2)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3)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8、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9、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成本价格和利润(2)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3)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10、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2)商业利润(3)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4)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11、借贷资本与信用(1)借贷资本的形成和特征(2)利息与利息率(3)资本主义信用形式(4)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2、资本主义地租(1)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和地租(2)级差地租(3)绝对地租(4)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5)土地价格13、垄断资本主义(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4、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1)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2)资本的社会化和经济的虚拟化(3)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二)中国经济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及其发展。

政治经济学试题库

政治经济学试题库

政治经济学试题库《政治经济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政治经济学是在17世纪初出现的,是由法国重商主义理论家XXX在他的著作《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的。

2.资本主义生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

3.预付资本总周转由固定资本的周转和流运资本的周转的平均周转构成。

4.年剩余价值率是可变资本与年剩余价值量的比率。

5.利息率是利息对借贷资本的比率。

6.级差地租形成的实体是社会生产价格超过个别生产价格,绝对地租形成的实体是农产品价值超出生产价格。

7.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XXX、XXX、XXX、XXX。

8.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这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9.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10.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11.个别资本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增大的。

12.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断起性两个条件。

1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货币施展阐发,它的现象1则施展阐发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货币施展阐发。

15.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__国家政权__和__私人垄断资本相联合的资本主义。

1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主要通过参与制,在政治上主要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其统治。

18.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生产成本)加均匀利润。

19.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主要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调节经济主要手段是国家财政调节国家货币调节、国家收入调节、国家计划调节。

2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一无一切,二是劳动者有人身自在。

二、单项挑选题1.布料与缝纫机在服装厂的劳动进程中所处的地位是(B)A.二者都是劳动对象B.前者是劳动对象,后者是劳动资料C.二者都是劳动资料D.后者是劳动对象,前者是劳动资料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是(B)A.生产、运输、交换、消费B.生产、分派、交换、消费C.生产、运输、分派、消费D.生产、流通、分派、消费3.在任何社会形态中,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A)2A.使用价值B.货币C.价值D.商品4.劳动二重性是指(A)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D.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该种商品的(B)A.必要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劳动生产率D.个别劳动时间6.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C)A.另一种商品上B.货币上C.其他一系列商品上D.使用价值上7.经由过程对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两种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到(D)A.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作为流通的媒介,成为资本B.在资本流通中商品作为流通的媒介,成为资本C.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在不断运动,从而转化为资本D.在资本流通中货币在运动中带来剩余价值,从而转化为资本8.从解决资本总公式冲突条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D)A.G—W阶段的货币上B.W—G′阶段的商品上C.G—W阶段的商品的价值上D.G—W阶段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9.资本主义生产进程的二重性是指(B)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3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进程和价值增殖进程D.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10.在价值增殖进程中工人在残剩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用字母透露表现为(C)A. vB. v+mXXX11.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形态是(C)A.商品资本B.商业资本C.生产资本D.货币资本12.一个资本主义企业总资本有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C:V为4:1,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可变资本一年可周转5次,这个企业的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为(D)A.20万,100%B.40万,200%C.80万,400%D.100万,500%13.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C)A.使用价值补偿和交换价值补偿B.实物补偿和劳务补偿C.价值补偿和什物补偿D.有形补偿和无形补偿1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B)A.Ⅰ(v+m)=ⅡcB.Ⅰ(v+ v+)=Ⅱ(c+c)C.Ⅰ(v+m)>ⅡcD.Ⅰ(c+v+m)=Ⅰc+Ⅱc1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A.部门之间合作的成效B.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合作的成效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下降的结果41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具有较高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部门利润率平日(B)A.更高B.更低C.相同D.不变17.生产价格形成后(C)A.各部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被均匀化B.各部门中每个企业的利润率会不再变化C.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D.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因此会被固定下来18.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商业资本成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C)A.只有需要性,没有可能性B.只有可能性,没有需要性C.既有需要性,也有可能性D.既无需要性,又无可能性A.纯粹的商品买卖B.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差额C.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0.本能机能资本家使用借到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谋划活动,他所获得的利润会分割成两个部分,它们是(A)A.利息和企业利润B.利息和平均利润C.利息和商业利润D.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21.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A.股东会B.董事会5C.监事会D.职工代表大会22.下列关于垄断价格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D)A.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分为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两种C.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价格D.它增加了价值总量23.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以坚持企业的保存和发展,属于(B)A.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B.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联合C.国家直接把握的垄断资本D.国有经济的私有化24.金融资本是(D)A.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B.工业垄断资本和商业垄断资本融会生长的资本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是(D)A.资本输出量逐渐减少B.私人资本输出逐渐成为占主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C.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逐渐萎缩D.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大幅度提高26.下列组织中不属于所谓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的组6织是(A)A.XXXC.XXX27.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D)A.生产全球化B.商业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资源配置的国际化28.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资条件,这主要是指(A)A.生产全面社会化B.产品的商品化C.产品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29.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C)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发达国家必须经历而落后国家不必经历的时期C.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都必须经历的时期D.过渡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时期30.下述关于“按劳分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A.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是生产的成果B.按劳分配的对象,也要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C.按劳分配既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又是生产资料的分配方式D.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是消费资料3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C)A.需要劳动B.残剩劳动C.抽象劳动D.具体劳动32.利润率反映的关系是(D)7A.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B.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C.资本的亏损程度D.资本的增殖程度3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指(A)A.同一劳动进程的两个分歧方面B.分歧劳动进程的两种劳动C.生产商品的两次劳动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3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B)A.能使自身的价值转移B.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C.能转移资本的价值D.能保存资本的价值35.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C)A.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B.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C.价值周转方式不同D.价值形成方式不同36.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D)A. I(V+m)=ICB. I(V+m)>ICC. I(V+m)>IICD. I(V+m)= IIC37.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叫(A)A.价格B.交换价值C.成本价格D.生产价格38.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B)A.土地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B.土地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C.土地的等级差异D.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39.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C)8A.经济危机B.资本输出C.垄断D.向外扩张和掠夺40.垄断利润是(D)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成B.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C.超额利润D.超过均匀利润的高额利润二、不定项选择题:1.在生产力中起最根本作用的是(C)A.生产资料B.科学技术C.人的劳动D.生产工具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BD)A.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C.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没有联系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3.竞争是(BC)A.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范畴B.商品经济的普通规律C.和商品经济同时存在D.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范畴4.残剩价值是由(BD)A.不变资本产生的B.可变资本产生的C.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5.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是(AD)A.竞争B.联合C.吞并D.信用制度6.资本的周转时间是(B)9A.劳动时间加上流通时间B.生产时间加上流通时间C.生产时间加上购置时间D.生产时间加上贩卖时间7.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BCD)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的周转速度D.不变资本的节省8.生产价格就是(AB)A.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B.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C.不变资本加平均利润D.可变资本加平均利润9.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垄断与合作的关系是(BD)A.垄断消灭合作B.垄断产生合作,合作产生垄断C.竞争减弱D.竞争更加剧烈10.资产阶级国家推行经济计划(AD)A.是资产阶层国家调节经济生活的一种形式B.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相一致的C.是对私人资本具有约束力的一种经济计划D.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本质1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D)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必有价值B.价值的存在是以使用价值存在为条件C.凡是存在价值的东西都不存在使用价值D.使用价值的存在可以不以价值存在为条件12.资本是(AD)A.能带来价值的价值B.用来投资的货币C.从事生产活动资料D.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1013.两个在本质上没有区别的价值形式分别是(CD)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普通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14.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ABD)A.流通中的商品数量B.商品的价格水平C.商品被消费的快慢D.货币流通速度15.商业利润是(CD)A.从流通范畴中产生的B.从贱买贵卖中得来的C.产业工人创造的残剩价值的一部分D.从产业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16.在平日的条件下,利息率是(AB)A.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B.一般要比平均利润率低C.一般要比平均利润率高一点D.一般要和平均利润率相等17.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BCDA.残剩价值率的高低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的周转速度D.稳定资本的节省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CD)A.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企业外部的联合B.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企业内部的联合C.国家直接掌握和经营资本D.国家经由过程各类渠道干预经济活动19.资产阶级国家推行经济计划(AD)11)A.是资产阶层国家调节经济生活的一种形式B.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相一律C.是对私人资本具有约束力的一种经济计划D.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本质20.影响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作用因素是(ABCD)A.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B.百姓经济储蓄率和投资增长程度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感化施展的情形D.经济危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21.相对残剩价值的生产是由于(D)A.提高部门的劳动生产率B.把工资下降到劳动力价值以下C.减少残剩价值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的比例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22.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是(AD)A.合作B.联合C.吞并D.信用制度2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C)A.资本集中B.资本积聚C.残剩价值D.资本家省吃俭用24.资产阶层国家奉行经济计划(AD)A.是资产阶层国家调节经济生活的一种形式B.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相一致的12C.是对私人资本具有约束力的一种经济计划D.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本质25.跨国公司是(A)A.一种国际性的垄断组织B.国际XXXC.在流通范畴结成的国际垄断同盟D.新科技反动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2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ACD)A.表明生产关系必然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客观规律B.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C.人类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D.要求人类任何社会的生产关系都应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经济规律27.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C)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施展阐发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质28.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B)A.货币具有使用价值B.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C.货币是金银D.货币能够分为多少等分29.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BCD)A.残剩价值的高低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的周转速度D.稳定资本的节省1330.在通常情况下,借贷利息率是(AB)A.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B.一般要比平均利润率低C.一般要比平均利润高D.等于平均利润率3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孕(ABCDE)A.科学的抽象法B.逻辑的方法C.历史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E.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32.价值形式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ABDE)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相对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3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化情况有(ABDE)A.当物价不变时,名义工资提高,实际工资也相应提高B.当物价稳定时,名义工资下降,实践工资也相应下降C.当物价上升时,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也不变D.当物价上升时,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会下降E.当物价上升时,名义工资提高赶不上物价上升速度,则实际工资会降落34.经由过程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BCDE)A.是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工资,资本家养活了工人B.工人工资是再生产进程中自己创造的,而且还创造了残剩价值C.包孕稳定资本在内的全部资本,迟早都是残剩价值转化的14D.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需要条件E.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资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35.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包括(ABDE)A.高涨阶段B.萧条阶段C.滞胀阶段D.危机阶段E.复苏阶段36.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E)A.残剩价值率B.资本有机构成C.资本周转速度D.稳定资本的节约E.原资料价格的更改37.下列流通费用中属于地道流通费用的是(ADE)A.商业店员的工资B.包装费C.保管费D.建筑费E.广告费38.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是(A)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土地天文位置的差别C.土地的租种面积大小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E.土地私有权的垄断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ABC)A.国家直接把握的垄断资本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联合C.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联合15D.设立国际垄断同盟E.设立国际经济组织4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贸易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是(ABCDE)A.新兴产业的大量涌现所导致的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化B.新科技反动推进下的高效率、多量量生产的请求C.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D.更便捷、更灵活的贸易方式的出现E.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1.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四川大学16秋《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2-1答案

四川大学16秋《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2-1答案

一、单选题:1.资本积聚是通过( )。

(满分:3)A. 许多分散资本合并成大资本,扩大个别资本总额B. 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C. 资本主义企业内部通过剩余价值不断地资本化,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D. 组织股份公司,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正确答案:C2.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满分:3)A. 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 获取劳动力价值D.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正确答案:D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

(满分:3)A.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D.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正确答案:C4.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 )。

(满分:3)A.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B. 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C. 劳动者创造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D. 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正确答案:B5.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 )。

(满分:3)A. 不能从流通中产生B. 能从流通中产生C. 不能离开流通产生D. 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正确答案:D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或关键是( )。

(满分:3)A.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B. 存在商品经济C. 劳动力成为商品D. 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基础上产生了货币正确答案:C7.资本积累率是资本家消费和积累占( )的比例。

(满分:3)A. 不变资本B. 可变资本C. 总资本D. 剩余价值正确答案:D8.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

(满分:3)A. 简单再生产B. 扩大再生产C. 物质资料再生产D. 劳动力再生产正确答案:B9.资本主义工资是( )。

(满分:3)A.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 工人的劳动报酬D. 可变资本正确答案:B1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题号:980
《政治经济学》
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做以下要求: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来源及学习方法
2.价值的本质、价值量的决定、货币的职能、价值规律机制
3.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
4.利润平均化理论、剩余价值分割形式
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6.垄断理论、国家资本主义论、
7.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理论与模式
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9.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与运行
10.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二、参考书目
1.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人民出版社,最新版
2.古书堂,《政治经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3.吴易风,《英国古典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82。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了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

2.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2.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价值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 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3.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竞争与垄断- 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4. 政治经济学的政治体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比较5. 政治经济学的国际视野-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观点。

2.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和问题。

3. 小组研究:组织学生参与小组研究项目,提高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

4. 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实际运用的理解。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政治经济学导论》2. 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案例分析》- 《政治经济学概论》六、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与作业表现(占总成绩15%)。

2. 期中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30%)。

3. 课程论文:撰写一篇政治经济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占总成绩25%)。

4. 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30%)。

七、教学团队主讲教师:XXX助教:XXX八、其他要求1. 学生参加课程前需提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课程作业和论文需按时完成,不得抄袭或剽窃。

3. 学生应保持课堂纪律,不得影响他人学习。

以上为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安排仅供参考,教学团队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知识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知识

1.政治经济学的重点知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是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全国统考课程之一.参加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民办高校各科类专科专业的学生参加本课程考试.本课程的考试成绩是对这些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定,同时也是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检测的重要依据.本课程考试大纲是依据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制订的.本课程考试属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其及格标准为应用性、职业型大学专科专业的合格标准.一、考核目标本课程考试在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分为“识记”、“掌握”、“运用”三个层次.识记:能对有关的名词、概念和定义进行准确说明和解释.掌握:能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经济规律进行正确说明和分析.运用:能正确认识重要的理论知识和经济规律,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评价.二、考核内容本课程考核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导言和基础理论部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部分.导言和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一些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借鉴意义的经济理论知识.社会主义部分主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理论知识.(一)导言和基础理论部分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规律.2.商品和货币(1)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二)资本主义部分3.剩余价值的生产(1)货币转化为资本.(2)剩余价值的生产.(3)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4)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剩余价值率.(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基本形式.(6)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4.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2)资本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3)社会资本和社会总产品,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5)商业资本及其职能,商业利润的来源.(6)借贷资本,利息和利息率,股票价格.(7)资本主义地租及其本质,土地价格.5.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战后的进一步发展.(3)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和竞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垄断资本的国际化,资本输出,跨国公司,新殖民主义.(4)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6.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特点.(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性、局限性及历史过渡性.(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特点.(三)社会主义部分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的含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3)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个人收入的非按劳分配方式.(4)共同富裕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市场机制及其主要特点.(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内涵,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4)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5)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方式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6)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9.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性,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3)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手段和政策,*** 经济职能的转变.10.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1)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3)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3.考试时间:150分钟.4.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5.试卷内容比例:导言和基础理论部分约20%,资本主义部分约40%,社会主义部分约40%.6.题型比例:选择题(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约40%,非选择题(含简答题、论。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考点手册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考点手册

《政治经济学》导论与第一章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考情提要✧逐题击破一、单选题1.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的是()A.重商主义学说B.古典政治经济学C.庸俗政治经济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在西方,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A.斯密B.色诺芬C.李嘉图D.亚里士多德3.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A.斯密B.李嘉图C.马克思D.蒙克莱田4.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技能的提高B.劳动对象的改善C.分工协作的加强D.生产工具的变革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创立者()A.斯密B.李嘉图C.马克思D.蒙克莱田6.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A.生产方式B.生产资料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7.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交换关系D.消费关系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体制D.经济运行机制9.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时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0.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A.生产方式B.经济体制C.社会经济制度D.资源配置方式11.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方式B.生产资料所有制C.社会分工D.上层建筑1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动力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供给和需求的矛盾1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系统方法B.数学方法C.唯物辩证法D.归纳和演绎法14.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15.与按性别、年龄分工相适应的经济形式是()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16.推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科技革命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B.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C.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D.核能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17.自然经济建立的基础是()A.国际分工B.个别分工C.社会分工D.自然分工18.以下物品属于商品的是()A.腐烂变质的食品B.阳光C.木工做的家庭自用的小木凳D.联想公司生产的电脑19.商品经济生产生()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末期C.封建社会末期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20.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2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2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性是指()A.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为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同时占有B.使用价值由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由具体劳动形成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D.有价值的物品未必有使用价值23.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A.价值B.使用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2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26.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A.关系不确定B.无关C.成正比D.成反比27.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A.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价值制约B.商品价格总是与价值保持一致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商品价格总是低于价值28.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A.成正比B.成反比C.关系不确定D.没有关系29.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价格标准和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和国际货币30.价值形成发展中发生质变的阶段是()A.简单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31.在1只绵羊=2把斧头的简单价值形式中,等式左端的"绵羊"()A.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B.是表现价值的商品C.处于等价形式上D.处于被动地位32.货币经历了非金属货币、金屈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这说明货币()A.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B.本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C.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流通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3.由于流通中的货币量相对不足而引发的经济现象是()A.生产过剩B.信用膨胀C.通货膨胀D.通货紧缩34.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清偿债务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5.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A.成正比B.成反比C.时而正比时而反比D.无关36.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用货币()A.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B.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C.充当贮藏手段D.清偿债务37.观念上的货币可以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38.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是()A.纸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足值的金属货币39.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会出现()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金属货币贬值D.金属货币升值40.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定期付款的保证书是()A.期票B.汇票C.支票D.债券41.最早出现信用形式是()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企业信用D.消费信用42.随着经济繁荣期生产的发展,商业信用规模()A.扩大B.萎缩C.不变D.不确定二、多选题43.以下属于企业信用的是()A.个人住房贷款B.银行贷款C.国库券D.企业债券E.企业股票44.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表现在()A.增加投资机会B.加快商品流转速度C.加深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减缓资本的积聚和集中E.刺激投资引发信用危机45.按照主体不同,信用可分为()A.商业信用B.市场信用C.消费信用D.国家信用E.企业信用46.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A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 B.商品价格水平C.货币流通速度D.通货膨胀率E.利息率47.金银作为货币是由于()A.它天然就是货币B.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C.它具有质地均匀,便于分割的特点D.它体积小、价值大E.它不易腐烂变质、便于永久保存48.价值形式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相对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49.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C.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D.促使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劳动转化为私人劳动E.将商品价值转化为价格50.四个生产者织一批相同的布,甲用10小时,乙用9小时,丙用8小时,丁用7小时,而当时大多数生产者用8.5小时。

2012湛江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2012湛江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本课程为非省统考科目,由我校主持命题。

考生达到当年省规定的录取分数线,方可具备录取资格。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概念: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经济规律、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货币、价格、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纸币、通货膨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资本、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经济周期、经济危机、利润、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利息、股票价格、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价格、垄断、垄断组织、垄断价格、垄断利润、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宏观经济调控、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增长、粗放型增长方式、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外经济关系、对外贸易(二)问题: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3、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如何?4、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如何?6、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如何?7、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8、商品经济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9、市场经济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10、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11、价值规律有何作用?12、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13、剩余价值生产是如何生产出来的?14、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是怎么回事?15、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16、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孙跃纲-16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

政治经济学孙跃纲-16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

要点回顾1、什么是生产成本?什么是生产价格?2、什么是利润?什么是利润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3、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

本讲教学要求⏹识记: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借贷资本与利息、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股票与股息、领会商业利润的特点、利息的特点、银行利润的特点、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态。

七、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份资本、农业资本等多种具体形式,与此利润、利息、银行利润、股息、资本主义地租等分配形式。

思考?商业部门、银行等非生产性部门的劳动者创不创造剩余价值?为什么投资商业和银行的资本家能赚到钱?非生产性部门的资本家和劳动者的收入只能是从产业部门所创造的财富中转移或分配过来的。

从财富的构成W=c+v+m来看,产业资本家只会有条件地转让一部分剩余价值,而不会将成本转让。

(一)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投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

2、商业资本家掌握商业资本的资本家。

——3、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品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5、商业利润的特点。

(与工业、银行业等部门竞争的结果)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

(即是产业资本家让渡过来的剩余价值)6、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商业资本家承担了本来由产业资本家承担的商品销售职能,因此,产业资本家不能独吞全部的剩余价值,而必须让一部分从事商业活动,可以为产业资本家节省流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

7、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途径产业资本家将商品按低于价值(生产家;商品再按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的价格对社会销售。

思考?商业流通领域中的商品包装、保管、运输等活动,会不会增加商品的价值?•商业流通领域中的广告、支付店员工资、的价值?(二)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家、农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使用2、借贷资本家——掌握借贷资本的资本家。

3、借贷资本的形成⏹未到更新期的固定资本折旧基金;闲置的流动资本;⏹用于积累但尚未投资的积累基金。

(2)需求⏹商品尚未卖出就补充原材料、支付工资需借入资本;资本。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一、参考教材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5 月出版。

二、考试要求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揭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考试内容第一篇导论识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第二篇商品与货币第一节商品1、识记:商品;价值;商品的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用价值;劳动生产率2、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第二节货币1、识记:货币;价值形式;价格;价值尺度2、理解:货币的产生;货币流通量的决定;货币流通规律3、运用:货币的本质及职能第三节价值规律1、识记:价值规律2、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表现形式3、运用: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的作用第四节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1、识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买方市场;卖方市场2、理解: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经济与经济的关系3、运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市场机制及其作用第二篇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1、识记:资本总公式 ; 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2、理解: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3、运用:资本的总公式的其矛盾及其解决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识记:劳动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运用: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第三节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识记: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2、理解:资本的本质;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3、运用:剩余价值率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第四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1、识记: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规律2、理解: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3、运用: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第五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1、识记: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2、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3、运用: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关系第四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识记: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2、理解: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3、运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第二节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1、识记: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相对人口过剩2、理解: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3、运用: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1、识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3、运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第五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第一节资本的循环1、识记:产业资本;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2、理解: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3、运用: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第二节资本的周转1、识记: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时间; 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磨损;固定资本折旧;折旧费; 折旧率; 年剩余价值率2、理解:、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3、运用:资本总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第三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识记:社会总产品;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 外延扩大再生产; 内涵扩大再生产2、理解: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3、运用:生产资料生产要优先增长第四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识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2、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3、运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特点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和具体形式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1、识记:利润; 利润率;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 生产价格2、理解: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 价值转化成生产价格;3、运用:生产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识记:商业利润; 商业流通费用2、理解:商业资本的形成; 商业资本的作用3、运用:商业利润的来源和产生的具体途径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1、识记:借贷资本;利息;利息率;银行利润; 股份公司; 股票; 股票价格2、理解:借贷资本的本质; 利息的本质; 银行利润的形成和来源; 股票的价格决定3、运用: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1、识记:资本主义地租; 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2、理解: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 ;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3、运用:资本主义土地价格的决定第三篇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1、识记 : 垄断; 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2、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运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局限性第八章垄断资本全面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1、识记 : 国际卡特尔;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2、理解:经济全球化及主要表现形式;经济一体化及其主要组织形式;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3、运用: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九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1、识记 : 食利阶层; 食利国; 货币信用制度危机2、理解: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实现其统治的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多种危机交织并存; 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1、识记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3、运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1、识记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3、运用: 认识和把握混合所有制经济; 分析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性质及地位和作用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1、识记 :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资源配置; 市场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作用;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3、运用: 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1、识记 :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2、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3、运用: 正确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相互关系; 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社会成员的个人收入分配1、识记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2、理解:我国现阶段非按劳分配形式; 先富和共富的关系3、运用: 我国现阶段的几种非按劳分配形式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商业和金融1、识记 :生产要素市场; 产权市场;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渠道;金融体系2、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特征;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运用: 我国现阶段怎样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现阶段怎样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二十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1、识记 :对外开放; 自力更生外汇; 外汇汇率; 经济特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保税区2、理解 :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引进先进技术的必要性3、运用: 我国要实行和怎样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1、识记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均衡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2、理解 :我国财政政策的经济职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及用段3、运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第二十二章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1、识记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2、理解 :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差别3、运用: 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运的必然结果四、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政治经济学考试时间为90分钟,在综合课考试满分150分值所占比例50%即75分,具体题型和分值如下:1.单项选择题:15×1分=15 分2.多项选择题:10×2分=20 分3.名词解释:2×5分=10分4.简答题:3×5分=15分5.论述题:1×15分=15 分试题难易适中,其难易比例为:较容易题约40%,中等难度题约50%,较难题约10% 。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政治基础知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物质和意识3.唯物辩证法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5.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4.统一战线5.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6.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7.思想政治工作8.政策和策略9.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三)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社会主义改革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7.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1.“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12.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1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五)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十八大知识1.十八大报告精神2.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3.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4.党章知识5.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经济学知识(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商品与货币2.经济制度及其类型3.资本与剩余价值4.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2.市场经济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1.微观经济2.宏观经济三、法律基础知识(一)法理学(二)宪法1.宪法2.立法法(三)行政法法律制度1.行政法2.行政处罚法3.行政许可法4.行政复议法5.行政诉讼法6.国家赔偿法(四)民事法律制度1.民法2.合同法3.知识产权法律制度4.婚姻法5.继承法6.物权法(五)劳动法律制度(六)刑法(七)诉讼法律制度1.诉讼法的基本理论2.民事诉讼法3.刑事诉讼法四、科技与人文知识(一)科学技术1.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2.科学技术常识3.高新技术(二)历史1.中国古代史2.中国近代史3.中国现代史4.中共党史5.世界历史(三)文学常识1.中国文学常识2.外国文学常识五、事业单位概况1. 事业单位的基本概念2.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类别和等级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和聘用制度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等次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制度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8.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作用、原则、种类和权限9.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10.聘用合同六、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基础概述2.计算机应用七、公文写作与处理(一)公文概述(二)公文写作要则(三)常用公文的写作1.决定、通知、通报、批复、通告的撰写2.请示、报告的撰写3.函、会议纪要的撰写(四)公文处理八、职业道德知识(一)公民道德建设1.公民道德建设2.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二)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概述2.职业道德的作用3.职业道德规范4.职业道德的培养九、国情、省情、市情和时事政治1.国土、人口和国力2.陕西省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3.渭南市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4.重大政治话题:2015年1月以后的重大国际国内事件。

西安交通大学政治经济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西安交通大学政治经济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题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 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简答题 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辨析题 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论述题 1个小题,共20分
二、考试内容和范围
主要系统考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主要内容,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流通与社会再生产理论,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和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等。

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参考书目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2011年版),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

1。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doc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doc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次考试是全日制经济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政治经济学部分。

本考试是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关于考生在理论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的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

三、考试基本要求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

考生用中文答卷。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形式,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内容参见考试大纲。

总分为50分。

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政治经济学”一词,开始是由法国的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提出来的。

重商主义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理论探讨。

他们反对古代思想家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维护自然经济、反对货币财富的观点,把经济学的中心放在研究商品货币关系上。

这是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但是,由于重商主义把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仅仅描述了经济过程的表面现象。

法国的重农主义学说是最早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农业看成是生产“纯产品”(剩余价值)的唯一生产部门。

重农主义对“纯产品”的研究,已使他们开始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上起了重大作用。

英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到大卫.李嘉图最终完成。

古典政治经济学克服了重商主义的缺陷,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等重要观点,并接触到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立的。

2023公基考试大纲

2023公基考试大纲

2023公基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 1. 政治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 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 - 市场经济与国家经济 2. 管理学 -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 组织与管理 - 领导与管理 - 经营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企业战略与竞争 - 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 3. 法律基础 - 宪法基本原理 - 行政法与行政管理 - 经济法与经济管理 -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 - 合同法与合同管理 -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4. 信息技术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网络与通信技术 - 数据库管理与数据挖掘 - 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 - 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二、考试形式 1. 选择题:涉及各学科基础知识,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分析题:通过案例或实际问题,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论述题:提供较为宽泛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并结合学科知识进行自由发挥和论述。

三、考试要求 1. 理论联系实际:考生要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意识。

2. 综合运用能力:考生要具备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思维能力:考生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考生要具备获取和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包括从文献、网络等渠道获取所需信息,并进行合理整理和分析。

5. 表达和交流能力:考生要具备清晰、准确、流畅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清楚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四、备考建议 1. 熟练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重点理解和掌握各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多做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3. 注重拓宽知识面,了解当前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热点问题。

4. 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际问题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1.教材:《政治经济学》,版本:第三版,编著者:张维达,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8年2.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编著者:逄锦聚、洪银兴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2年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导论1.知识点: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

2.考核要求:把握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规律与现实改革开放相结合。

第二章商品1.知识点: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考核要求:理解基本概念;掌握相关基本原理并能够实际应用;能够用基本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

第三章货币1.知识点: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形式及其演变。

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形式和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考核要求:掌握基本概念;了解货币的发展变化的历史必然性;能够用基本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知识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

成本价格和利润;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考核要求: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掌握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明确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掌握成本价格的重要意义;理解参与剩余价值平均化的各项资本的作用;能够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案例的计算;理解资本有机构成下降同利润量上升同时存在的原因;掌握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后果。

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1.知识点:生产集中引起垄断;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国有制的性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2.考核要求:理解垄断产生的基本动力;掌握垄断的基本特征;能够分析国家垄断的性质和作用;掌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坚定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知识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即社会主义的选择;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与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国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合作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按劳分配和两极分化。

2.考核要求:扎实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解分析中国贫富差距同外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区别;能用基本原理进行事实材料分析评价;掌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势,掌握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区别。

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知识点: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向未来共产主义阶段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考核要求: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理解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客观必然性;理解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现实意义;正确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八章市场经济体制1.知识点:资源配置方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构建。

2.考核要求:理解资源的构成及其特点;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不足;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完整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必须选择市场经济之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及其具体内容。

第九章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1.知识点:市场的买方与卖方;市场需求:需要和市场需求及其弹性;市场供给:生产和有效供给及其弹性;资源配置与效率。

价值和价格;公共品价格和市场竞争价格的形成;价格调节机制和价格管理政策。

市场竞争及其功能;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市场竞争和风险;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反不正当竞争。

市场体系构成;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市场秩序和规则;市场组织。

2.考核要求: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理解与实用;以提高效率为目标配置资源;公共价格与市场竞争价格在形成上的区别;价格管理;掌握并应用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意义;了解市场体系的结构;把握消费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

第十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知识点: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财产所有制、财产所有权、产权;产权制度和微观经济运行;产权的可交易性。

企业财产制度;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企业的资本筹集和运用。

企业资本形态和资本循环;企业资本周转;资本保值增殖和企业再生产。

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企业经营机制;资产重组和企业兼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农户的经营目标和经济行为;中国农村集体和农户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居民的收入行为;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

2.考核要求:把握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区分财产与财富、资本与资产、财产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产权与物权等基本概念;掌握股份制经济的作用;理解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全面掌握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系统理论;准确计算企业资本周转的次数;理解农户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十一章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1.知识点: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国经济建设的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

世界市场价格与国际价值;世界货币和汇率;国际收支和关税。

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利用两种资源和开拓两种市场;对外进出口贸易;资本、技术、劳务在国际间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2.考核要求:掌握国际分工的特点;理解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方法和意义;分析中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科学内涵。

了解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的一般理论;理解汇率的基本理论和我国汇率变化的积极作用;理解利用两种资源和开拓两种市场的意义。

第十二章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1.知识点:社会总产出;社会总产出结构;社会总供给及影响因素。

社会总需求的内涵;社会总需求的形成;社会总需求结构;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因素。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非均衡及其成因分析;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加强政府监管。

2.考核要求:理解社会总产出、社会总需求等基本概念;分析影响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需求的因素;掌握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原因及其条件。

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重点掌握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1.知识点: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两大部类和三次产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标准;社会再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财富、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和要素生产率;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方式类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市场经济和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社会主义经济的周期性;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和基本途径。

2.考核要求:掌握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的科学含义;理解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划分和价值划分;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理解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理论。

能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和现实情况。

第十四章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知识点: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科教兴国战略。

二元经济的涵义;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逐步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和实现新兴工业化。

产业划分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的外部性;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考核要求:区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理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能够分析科教兴国的主要意义。

掌握中国经济二元结构转变的必然性;理解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