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二)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秋季运动会开始了,学校要为每个运动员准备比赛号码条。

以下是各年级段的参赛人数。

(1)学校大约要印制多少个号码条?
(2)从001开始顺次编号,最后一名运动员的编号是多少?
2.体育馆第一层有268个座位,第二层有316个座位,609名观众观看足球比赛,座位够吗?如果够,多多少个座位?如果不够,少多少个座位?
参考答案
1.(1)145+219+158=522(个)
答:学校大约要印制522个号码条。

(2)答:第一位运动员的编号是001,第二位运动员的编号是002,以此类推,一共有522人,那么最后一位运动员的编号是522。

2.268+316=584(个) 584个<609个
答:座位不够。

609-584=25(个)
答:少25个座位。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解决问题(2)第6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2.使学生能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找数量关系。

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导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根据题意,看图写出代数式。

(1)苹果有akg,西瓜的质量比苹果轻。

西瓜比苹果轻()kg,西瓜重()kg。

(2)鸡有b只,鸭的只数比鸡少。

鸭比鸡少()只,鸭有()只。

指名汇报,并让其他的学生指出应把什么看作单位“1”。

2.根据题意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

(1)六(1)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

六(1)班有多少人?(2)小明的体重是35kg,是爸爸体重的,爸爸体重多少千克?二、自主探究1.创设情境,引出例5。

(将上题中第(2)题第二个条件变为“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其他不变,即为例5)2.审题。

(1)看例题的插图,获取信息。

独立填写“阅读与理解”,复述题意,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分析题意,说说你对“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的理解。

(3)理解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图表示父子两人体重的数量关系。

3.分析、解答。

(1)出示线段图。

(2)说说数量关系。

(3)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5)阅读课本例5的“分析与解答”过程。

4.改变例5。

“回顾与反思”:看看小明的体重是否比爸爸轻,怎样检验?课件出示,爸爸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根据题意改变线段图。

(2)根据图意解答。

(3)启发学生与例5进行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上面用方程解答例5的思路与分数乘法问题的思路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好好理解、运用它。

三、实践应用1.看图口头编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观察分析线段图,然后独立做,最后指名尝试编,集体订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6课时解决问题(连加和估算)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6课时解决问题(连加和估算)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连加和估算)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连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连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行整数加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具模型、练习题。

2. 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连加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与发现- 学生观察PPT上的图片,找出连加的问题。

-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总结。

- 活动二:动手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教具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连加问题。

- 学生分享操作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 活动三: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连加问题的解决方法。

-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践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连加问题的解决方法。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连加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学会了整数加法的估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提高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五个分数四则运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运算顺序的掌握不熟练,对运算规律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帮助学生深化对运算规律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运算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理清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规律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练习法。

引导发现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现和总结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合作交流法是指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运算思维。

练习法是指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提高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五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合作交流: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后,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总结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练习巩固: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提高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主要是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进一步巩固。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涵盖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各种情况,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这两个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如何正确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小组合作学习资料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回顾和复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知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用。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解题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解答。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如何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应用到其他学科或生活中。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情课境后导作入业
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爸爸的体重轻 8 ,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5
自学教材第36页,完成以下填空。
阅读与理解
小明的体重是__3_5_k_g__。 8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___1_5__。 要求的是_小___明__爸__爸___的体重。
分析与解答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
x
=35
x =49
答: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49页。
(教材P38 练习八T8)
2.在通常情况下,体积相等的冰和水,冰的质量
比水的质量少
1 10
。现有一块重9kg的冰,如果
有一桶水的体积和这块冰的体积相等,这桶水
有多重? 解:设这桶水重x千克。
x-
1 10
x
=9
9 10
x
=9
答:这桶水有10千克重。 x =10
8 15
,小明的体重是
爸爸的几分之几呢?该怎么画线段图?
如果把爸爸的体重平均分成15份,小明
的体重相当于其中的(15-8)份,也 就是说,小明的体重相当于爸爸的175 。
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 8 ,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5
?kg
爸爸:
是爸爸的体重的几分之几?
小明:
8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15
35kg
方法一
爸爸的体重×(1-
8 15
)=小明的体重
解:设小明爸爸的体重是xkg。
(1-185 )x =35 7 x =35 15 x =35×15 7 x =75

_(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第6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2)-

_(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第6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2)-

三、 1.解:设返回时每小时行 xkm。 5x=50×6 x=60
2.解:设钢材的长是 xcm。 12.56x=62.8×60 x=300 300cm
= 3m
3.解:设 x 天可以完成。 (40+20)x=40×30 x=20
4.解:设需要 x 块。 0.42×300=0.52x x=192
5.解:设比原计划可以多烧 x 天。 (3-0.6)×(x+36)=3×36
3.一项工程,如果 40 人做, 30 天可以完成,如果每个人的工 作效率不变,增加 20 人,多少天可以完成?
4.用边长 0.4m 的正方形砖铺一间教室的地,需要 300 块;如果 改用边长为 0.5m 的正方形砖铺地, 需要多少块? (教材 P64 第 12 题变 式题 )
5.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 3t,可以烧 36 天。由于采取了节能环 保措施,每天节约用煤 0.6t。这堆煤,比原计划可以多烧多少天?
第 6 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 (2)(教材 P62,例 6)
一、 (新知导练 )填一填。
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 20m,18 天修完,如果每天修 24m,x
天可以修完。
1.已 知 条件 中 相关联 的两 种 量是 (
)和
(
)。
2.根据“修一条路”可知, (
)是一定的,因此这两
种相关联的量成 (
)比例关系。
x= 9
四、 解:设这架飞机最多顺风飞行 x 小时就应该返航。
600x= 480× (6-x)
8 x=3
600× 83= 1600(km)
3.用等式把题目中的条件表示为:
(
)× (
)=(
)×(
)
二、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理解并按照问题要求解题。

2.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小板书、实物道具。

3.活动准备:提前准备好问题解决所需的实际情境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具体的生活问题导入本节课,引起学生兴趣。

例如:一个小学生每天早饭吃两个鸡蛋,一个星期有几天不吃鸡蛋?2. 学习活动•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

•第二步:让学生自由探讨解题思路。

•第三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解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活动设计•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相互学习提高。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

•让学生分享解题感悟,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1.布置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加强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祝各位老师授课顺利,学生学习愉快!。

六年级上册数学.3 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3) (2)

六年级上册数学.3 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3) (2)

爽爽文库汇编之第6课时解决问题(3)课题解决问题(3)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抓住重点语句分析题意,厘清数量关系。

教学中,在学生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数学条件,从而厘清数量关系式,找到解题思路。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列式解答。

在学生厘清数量关系后,放手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关系式,根据关系式独立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整个教学都是在师生合作、探索交流、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完成的,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学习目标1.理解单位“1”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倍数或分数关系,会用方程法解答此类问题,并能将这样的关系转化成各个部分与单位“1”之间的分数关系,即各个部分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能够正确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能熟练地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导入新课。

(7分钟)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你们知道一场篮球比赛一共多长时间吗?这些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呢?2.导入新课。

师:篮球比赛的分数中也蕴涵着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解决。

1.交流对篮球的喜爱之情,汇报自己对比赛时间分配问题的认识。

2.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1.列式计算。

(1)35的2/7是多少?答案:35×2/7=10(2)比35少2/7的数是多少?答案:35-35×2/7=35-10=25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20分钟)1.课件出示例6。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阅读与理解。

(1)根据“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怎样表示两个半场得分的关系呢?(2)根据上半场与下半场的得分关系厘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第六单元第六课 解决问题(二)(教案)

第六单元第六课 解决问题(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小组合作: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分析与解答。

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分步做:列综合算式:)回顾与反思答:需要48元。

2、做一做。

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小组合作: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要先算什么?答:30元可以买5个同样的碗。

示。

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18÷3=6(元)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

6×8=48(元)18÷3×8=6×8=48(元)买8个碗48元,48÷8=6,一个碗6元,3个碗18元。

对了!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18÷3=6(元)再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30÷6=5(个)30÷(18÷3)=30÷6=5(个)通过分析与解答,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回顾与反思,可以使学生养成检验的学习习惯。

(2)分析与解答。

6×6=36(元)36÷9=4(个)列综合算式:6×6÷9=36÷9=4(个)(3)回顾与反思。

答:可以买4个。

5、做一做。

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4天可以读完。

(1)如果每天读8页,几天可以读完?(2)如果他3天读完这本书,平均每天读几页?小组合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6×4=24(页)表示。

根据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可以算出总价钱。

知道了这笔钱有多少,再求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多少个。

4个9元的碗是36元,6个6元的碗也是36元,总价钱一样。

正确。

已知条件是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4天可以读完。

所求问题是如果每天读8页,几天可以读完。

先求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归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先求总数,再单一量或份数。

24÷8=3(天)列综合算式:6×4÷8=24÷8=3(天)答:3天可以读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设计

第6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笔记▶教学内容教科书P98 例6,完成教科书P98“做一做”和P100“练习二十三”第5~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装有5块糖的不透明盒子、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出示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开动你的脑筋,如果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在这个魔盒里抓礼物。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抓出2块糖,教师告诉学生盒子里还剩3块糖。

(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还剩的数量)师:你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块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数的过程;有的学生是算出来的,教师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算的过程,重点描述清楚2块、3块和5块各表示什么意义。

师小结:要求原来有多少块糖,就要把拿走的糖和剩下的糖两部分合起来。

教师将拿走的糖和剩下的糖放到一起,并将糖发给积极发言的学生。

师: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经验,为探究新知打好基础。

◎教学笔记二、自主探究,寻找解题策略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8例6情境图一部分。

师:领走了7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可能有多少个哨子?【学情预设】学生结合图示可能会说出:如果桌子上的哨子拿完了,那么原来是7个;如果桌子上的哨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8个、9个、10个……(教师追问:哨子的个数有没有可能少于7个?学生回答:不可能少于7个,至少是7个。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导学案
6.根据数量关系式自主解答例题。
7.同教师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2.一瓶油吃了3/5,正好是300g,这瓶油重多少克?
300÷3/5=500(克)
答:这瓶油重500克。
3.写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1)红花有20朵,比黄花多1/4,黄花有多少朵?
黄花的朵数+黄花的朵数1/4=红花朵数的
(2)一批货物,运走了3/10,还剩下7/10t,这批货物重多少吨?
教师点评和总结:
原货物的质量-原货物质量的3/10=7/10t
4.妈妈每月的工资是3800元,比爸爸的工资少1/5。爸爸每月的工资是多少元?
解:设爸爸每月的工资为x元。
x-1/5x=3800
x=4750
答:爸爸每月的工资为4750元。
5.一种药品现在的售价是12元,价格比原来降低了5/6。这种药品原价是多少元?
解:设这种药品原价是x元。
学习目标
1.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含义,能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求解这个数的值,并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能独立分析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学习难点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刻度尺
x-5/6x=12
x=72
答:这种药品原价是72元。
三、训练深入。(9分钟)
教材第40页第8题。(引导学生先找出单位“1”,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独立思考并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6.有两袋米,第一袋重21kg,比第二袋少4/7,第二袋重多少千克?
解:设第二袋重x千克。
方法一:(1-4/7)x=21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6双批发,3双零售。 9+3×2=15(元)
二、解决问题
5.《少年百科知识》零售价每本14 元,批发购买7 本 需要84 元。批发比零售每本便宜多少元?
14-84÷7=2(元)
二、解决问题
8. 怎样买合算?
买6 盒牛奶,在哪个商店买更便宜?
1. 找规律,说一说。
(1) (2)
2. 找规律,填空。
(3)如果每6个装1盒,可以装多少盒? 96÷6=16(盒) 答:可以装16盒。
4. 谁骑得快?
方法一:
方法二:
王强:45÷3=15(km) 45÷3=15(km)
李刚:56÷4=14(km) 15×4=60(km)
15 > 14
60 > 56
答:王强骑得快。
答:王强骑得快。
5. 三(1)班48人分组做实验。
(1)10,14,18,( 22 ),26。 (2)1,3,9,27,( 81 )。 (3)64,32,( 16 ),8,4,( 2 )。
3. 装蛋糕。
(1)如果每2个装1盒,可以装多少盒? 96÷2=48(盒) 答:可以装48盒。
(2)如果每4个装1盒,可以装多少盒? 96÷4=24(盒) 答:可以装24盒。
答:包船比较合算。
怎样租船比较合算?
16×6=96(元) 87 < 96
87÷6=14(元)……3(元) 14 < 16
答:包船比较合算。
一、列式计算
买3盒牛奶要花15元,平均每盒几元? 15÷3=5(元)
买1盒牛奶要花4元,买3盒要花多少元? 3×4=12(元)
买1盒牛奶要花4元,24元可以买多少盒牛奶? 24÷4=6(盒)
二、解决问题
1. 有35台电视机,每次用小车只能运4台。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问题解决(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问题解决(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问题解决(2)第6课时问题解决(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二第6~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红玫瑰种植面积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并画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理解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分析分率句,找出单位“1”的量和其他相关信息。

(1)三峡工程的5/7发电量用在了东南沿海地区。

(2)学校总面积的2/9是绿地。

2.分别说出两个分数的单位“1”的量。

全校的4/7是男生,一年级男生占全校男生的2/9。

教师出示第1、2题。

学生观察后,独立思考。

抽学生回答,第1题让学生找出单位“1”的量和几分之几对应的量,根据分率句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分析信息,弄清题意。

教师出示例2,学生齐读题目。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并提问:从题中我们发现这里有两个分数,这两个分数的单位“1”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呢?抽学生回答,强调:3/4是把20公顷土地看作单位“1”,而3/5是把玫瑰种植面积看作单位“1”。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20公顷土地,你能画图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吗?学生画图,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全班反馈,集体订正。

2.尝试解决,发现方法。

教师提问:要求种了多少公顷红玫瑰,该怎么解决呢?结合图,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方法,并指导学困生。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先算种玫瑰的面积,再算种红玫瑰的面积。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1比确照画2减一。第。8班(等少1于)得4题,4面的三,方班吗么。?
一班
三班 三班比一?班面少得4面。 少4面
12-4=8(面)
哦,我知道了, 应该用减法计算。
口答:三班得了( 8 )面。
03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鸭蛋 鹅蛋
我们不希望自己是什么天才。没有从天而降的成功,每从跌倒里站起来一次,成功就近了一寸。也没有平白无故的威信。每正确一次,威信就 增加一分。 永远不要试图嘲笑那些有缺陷的人。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牵你的手,静静的教你一支舞。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现在不努力,将来拿什么向曾经抛弃你的人证明它有多瞎。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43
02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你知道了什么?
这二是班一比班的一。班多得3面。
(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 3 面。
二班得了多少面?
一班得了(12)面小红
要求二班得了 多少面。
旗,二班比一班多得 了( 3)面。
探索与发现
(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
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说怎说样为解什答么? 用加法算。
把知道的先画出来。
一班
二班 二班比与一一班班多同得样3多面的。12面
?面 一看就知道求二班 的小红旗就是要把
12+3=15(面) 和一班同样多的与
多的3面合起来。
探索与发现
(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
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二)精品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二)精品教案
(5)检验:这个结果和复习题,以及你们假设的道路长度,最后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
2.尝试练习:
教材第43页“做一做”。提醒:这批货物的总量我们可以看作1。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45页第7题。(提醒:该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行程问题中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课后作业】
教材第45页第6、8、9题。
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和倍问题”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并熟练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画线段分析图。
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一场篮球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例6篮球比赛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分数工程问题
例7: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 + )
=1÷
= (天)
答:两队合修,需要 天。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整个年级对数学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优秀等级,这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孩子们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不过从期末时老师们提供的试卷分析和抽样情况来看,孩子的计算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有部分孩子应用题的读题解题方面还得加强,还有在操作题上孩子也时常出现遗漏,这些方面平时在教学时需要强调。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适当做出调整,在能确保孩子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应向学生倾斜,摒弃满堂灌,让学生多参与多交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家长满意的,高效的。当然,为了能够让学生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