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最新版】[0287]《教育经济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287)《教育经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87)《教育经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1:[论述题]一、概念解释:1.教育需求2.教育投资体制3. 需求弹性4. 教育私人成本二、简答:1.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2.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有哪些?三、论述1.谁应当为高等教育付费?请你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1.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社会为满足教育需求,通过教育投资,组织人、财、物等因素举办的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好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教育产品。
2.个人教育需求:是指个人为了增进知识技能,并在未来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获得较高收入的意愿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3.教育规模经济:教育资源投入,以单位学生成本计算,产出则以学生(在学或毕业)人数计算。
如果学校淘汰及耗损比例特别大,在学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教育规模经济。
4.供给弹性:厂商提供的物品数量对价格变化的灵敏度即供给价格弹性,简称为供给弹性。
二、简答1.简述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答: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也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重要方面。
教育对收入分配的作用,体现在教育在提高个人收入中的作用和教育在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两个方面。
(1)教育对个人收入水平的作用:教育对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又积极作用;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而提高个人收入;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分配效益”;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的“无形收入”增加。
(2)教育在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中的作用: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普遍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来缩小个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2.研究教育成本有何意义?答:第一,教育成本是衡量教育培养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消耗的尺度。
第二,教育成本是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第三,教育成本也是计量和测算未来劳动者报酬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四,教育成本也是进行教育宏观调控,即规划、管理、监督和决策的依据。
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教育经济学》在线作业及考试
答案+我名字英国的学生资助模式属于()。
)供给型学生资助模式)需求型学生资助模式)借贷型学生资助模式)混合型学生资助模式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2(2.0分)西方经济学中,“人口论”提出者是()。
)李嘉图)马尔萨斯)配第)亚当•斯密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3(2.0分)丹尼森提出了教育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中的()。
)余数分析法)劳动简化法)现值折算法)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4(2.0分)教育投资内部比例是指()。
)教育人力结构)教育投资结构)教育级别结构)教育类别结构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5(2.0分)学生已满劳动年龄因上学而失去的收入部分属于()。
)个人直接成本)个人间接成本)社会直接成本)社会间接成本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6(2.0分)教育经济学产生的理论根源为()。
劳动价值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供需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7(2.0分)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代表人物是()。
)舒尔茨)丹尼森)斯特鲁米林)贝克尔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8(2.0分)“一树百获者,人也”这一教育经济思想的提出者是()。
)孔子)管仲)墨子)荀子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9(2.0分)《人力的资本观》这篇论文的作者是()。
)沃尔什)布劳格)韦锥)希恩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10(2.0分)中国教育经济学产生的年代是()。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11(2.0分)教育程度结构又称为()。
)教育人力结构)教育投资结构教育级别结构)教育类别结构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12(2.0分)教育经济学萌芽于()。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13(2.0分)“教人耕者其功多”这一教育经济思想的提出者是()。
)孔子)管仲)墨子)荀子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14(2.0分)教育经济学产生于()。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学作业答案
第四,受教育水平较高者达到最高收入能力的年龄要比受教育水平较低者晚,而且他们到退休时的收入水平也比较高。
第五,由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图是就一国或地区的平均水平而言的,其性状会因国家或地区而异,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时期,其性状也会不同,这说明教育作用力的发挥要受到其他许多条件,比如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等的制约。
(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以利于调剂和合理配置各地区各部门的劳动力,充分发挥各种劳动力的专业技术特长;
(4)用于国外移民入境、智力引进、国际人才吸引和流动的费用,以增加本国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数量,提高吸入国的人才智力水平;
(5)提高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精神,以便使经营管理者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动态格局作出最佳决策,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5.集中模式:指由中央政府或较高级别的政府在教育资源的筹措与分配中承担较多的责任。
二、简答题
1.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
答: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用于教育和训练的费用,以培养和提高未来劳动力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度;
(2)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费用,以保证劳动力的必要数量和在职劳动力的健康水平;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教育供给?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答:教育供给:(1)从广义上讲,教育供给是一定社会为满足教育需求,通过教育投资,组织人、财、物等因素举办的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和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教育产品。(2)从狭义上可以说,教育供给使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和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教育产品。
第六,教育与收入之间的正相关性不是即时的。不仅如此,若从短期来看,二者还可能负相关,教育与收入之间的正相关性必须放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也即与年收入相比,教育与终身收入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完整版)教育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之配套练习一、选择题1.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不包括( A )A.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B.精神生活的需求C.物质生活需求D.社会地位需求2.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B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3.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 C)决定的。
A.教育体制B.教育需求C.教育供给D.教育结构4.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在总量上主要表现为( B)A.供大于求B.供小于求C.供求平衡D.供过于求5.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B )A.科学技术市场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D.服务市场6.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D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B.政治制度制约C.生产力水平制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7.揭示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阐释(D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B.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C,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D.教育与国民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8.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A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9.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 C )A.扩大再生产理论B.人力资本理论C.社会再生产理论D.劳动价值学说10.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A)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11.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D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二、简答题12.简述教育供求矛盾调节的方式。
(完整版)教育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之配套练习一、选择题1.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不包括( A )A.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B.精神生活的需求C.物质生活需求D.社会地位需求2.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B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3.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 C)决定的。
A.教育体制B.教育需求C.教育供给D.教育结构4.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在总量上主要表现为( B)A.供大于求B.供小于求C.供求平衡D.供过于求5.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B )A.科学技术市场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D.服务市场6.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D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B.政治制度制约C.生产力水平制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7.揭示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阐释(D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B.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C,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D.教育与国民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8.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A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9.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 C )A.扩大再生产理论B.人力资本理论C.社会再生产理论D.劳动价值学说10.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A)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11.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D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二、简答题12.简述教育供求矛盾调节的方式。
成人教育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复习题参考答案
X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学试卷(A)学年:学期:年级:专业:学习形式:层次:(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论文是()。
A.斯特鲁米林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B.沃尔什的《人力资本观》C.布劳格的《教育经济学导论》 D.舒尔茨的《教育与经济增长》2.以下理论中可以较好地解释用人单位重视名校毕业生现象的是()。
A.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B.社会化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 D.筛选假设理论3.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的需求。
A.意愿 B.计划C.支付能力 D.选择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创造性 B.复杂性 C.迟效性和长效性 D.独立性和自主性5.教育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包括教育纯收益、教育收益率、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教育对生产率的贡献和()。
A.教育对个人收入的贡献 B. 教育对学历的影响C.教育对技术革新的影响 D. 教育毛收益6.在生产函数Y=AKαLβT中,T变量表示的含义是()。
A.资本投入量 B.技术进步 C.常数 D.劳动投入量7.学校资本经营中最为活跃的模式是:()A.兼并收购模式 B.联合模式 C.托管模式 D.租赁模式8.贝克尔教育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A.43411(1)(1)t tt tt tB iC i---==-+>+∑∑ B. 01(1)ni iiiY XC Xr=-+=+∑C.ne nKP rY∆=∆D.11(1)(1)n nt tt tt tb Ci i===++∑∑9.出国留学属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形式中的()。
A.跨境交付 B.商业存在 C.境外消费 D.自然人流动10.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个人天赋能力 B. 学杂费的高低C.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 D. 个人教育未来收益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机会成本2.教育投资3.教育经济学4.教育供给5.教育结构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
西南大学19年6月(0287)《教育经济学》第一套限时随机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A.B.C.D.A.B.C.D.A.B.C.D.A. B. C. D.A. B. C. D.A. B. C. D.A. B.C.D.A.B.C.D.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A.B.C.D.教育资源配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教育产品属性和_______的影响。
教育成本分担原则2.家庭教育支出、_______以及第三部门教育投入是教育经费构成的三个主要渠道。
政府教育预算支出3.教育的其他社会性收益表现在________、人口发展、社会内聚力等方面。
社会就业4.在中国的消费阶层体系内,_______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分界线。
教育5.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主要有税收、_______、转移支付等多种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6._______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教育7.教育机会市场实现均衡的过程也是教育收费与_______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育供求关系8.教育资源投入最终源于_______,是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果,其货币表现形式是教育经费。
国民收入9.需要和_______是驱动人类行为的基本要素。
动机10.上级政府对教育服务供应最低标准的偏好,主要是基于公平和_______两方面的考虑。
效率三、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道题10.0分,共40.0分)1.论述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
(一)压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不应给学生过重的压力,但也不能不给压力。
不然,不仅不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惰性因素个人的行为具有理性的方面,能确定和坚持标准,通过计算和注意细节,努力追求效用最大化,同时又有不理性的方面,具有不关心标准,不注意计算和细节,不努力追求效用最大化。
(三)同群因素同群是指由相同或相似地位的人所组成的一种平等关系的群体,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因素,其所产生的结果表现为同群效应。
同群效应(Peer Effects) 是学生学习的效率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取决于同伴的平均能力。
2020秋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87]《教育经济学》平时作业辅导标准指导资料
单项选择题1、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 B. 教育投资.教育分配.教育成本.教育收益2、教育投资只有通过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再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说.周期性长特点.长效性特点.间接性特点.弹性大特点3、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4、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来.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社会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水平制约.政治制度制约5、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投资与收益的比例.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6、下列各项不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静态指标的是(). E. 社会总产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总支出.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7、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8、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不包括().政策导向.物质生活需求.社会人口状况.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9、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人力资本理论.计量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教育资本10、教育经济学在中国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世纪80年代11、教育事业经费含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经费项目中,最终构成().教育基本建设经费.社会消费基金.社会积累基金.教育事业经费1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劳动力人数和(). C. 劳动技术装备.劳动力教育程度.劳动力能力.劳动力熟练程度判断题13、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于1955年提出收入差距的“倒U型”假说。
. A.√. B.×14、结构效应是指教育规模扩展使高学历群体规模相对缩小。
《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经济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25)一、填空1、某学生接受4年高等教育的学费共计20000元,因上学而失去就业机会放弃的收入为26000元,则该学生所付出的教育()成本共计()元。
(第十一章——第一节——三、教育成本类别——(一)教育社会成本与教育个人成本——2、教育个人成本)2、在假设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师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第十五章——第一节——三、教师劳动效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 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和()的程度。
(第十二章——第一节、研究教育效率的意义——一、基本概念)3、义务教育又称()教育、()教育或()教育,具有显著的特点,即()和()。
(第十章——第一节——一、概述——(一)义务教育概念及沿革——1、义务教育概念)4、教育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和()的总和。
(第八章——第一节——一、教育投资概念)5、一定时期内,教育社会需求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应该对教育的社会需求作出规划。
(第四章——第一节——一、教育的社会需求)6、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动因包括精神生活的需求、()和社会地位需求。
(第四章——第一节——二、教育的个人需求——(一)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7、细致划分教育结构包括:教育人力结构、教育投资结构、教育级别结构、教育类别结构以及()、()、()和()。
(第七章——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教育结构)8、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以()颁布为界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十章——第一节——四、理论分析)9、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同教育所得到的(),做出数量上的对比。
(第十四章——第一节——一、基本概念)10、教育人员成本主要包括:教育人员工资、()、奖金、福利费、()、奖学金以及其他人员的经费开支。
(第十一章——第一节——三、教育成本类别——(三)教育物质成本与教育人员成本——2、教育人员成本)11、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主要是指科学变为物质生产技术的程度和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
(0287)《教育经济学》西南大学2012机考部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 只能选择一个选项1.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A.科学技术市场 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 D.服务市场2.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3.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不包括()。
A.社会人口状况B.政策导向C.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D.物质生活需求4.教育经济学在中国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的时间是()。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A.经济分析法B.教育研究法C.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D.调查研究法6.下列各项不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静态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B.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C.财政总支出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教育事业经费含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经费项目中,最终构成()。
A.教育基本建设经费B.教育事业经费C.社会消费基金D.社会积累基金8.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计量经济学B.人力资本理论C.劳动价值理论D.教育资本9.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是()。
A.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某准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B.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C.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D.平均劳动简化=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简化比×各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按教育程度)10.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劳动力人数和()。
A.劳动力熟练程度B.劳动力教育程度C.劳动力能力D.劳动技术装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4.0分,共40.0分)1.______途径是政府职能的主要实现途径。
成人教育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复习题参考答案
X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学试卷(A)学年:学期:年级:专业:学习形式:层次:(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论文是()。
A.斯特鲁米林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B.沃尔什的《人力资本观》C.布劳格的《教育经济学导论》 D.舒尔茨的《教育与经济增长》2.以下理论中可以较好地解释用人单位重视名校毕业生现象的是()。
A.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B.社会化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 D.筛选假设理论3.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的需求。
A.意愿 B.计划C.支付能力 D.选择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创造性 B.复杂性 C.迟效性和长效性 D.独立性和自主性5.教育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包括教育纯收益、教育收益率、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教育对生产率的贡献和()。
A.教育对个人收入的贡献 B. 教育对学历的影响C.教育对技术革新的影响 D. 教育毛收益6.在生产函数Y=AKαLβT中,T变量表示的含义是()。
A.资本投入量 B.技术进步 C.常数 D.劳动投入量7.学校资本经营中最为活跃的模式是:()A.兼并收购模式 B.联合模式 C.托管模式 D.租赁模式8.贝克尔教育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A.43411(1)(1)t tt tt tB iC i---==-+>+∑∑ B. 01(1)ni iiiY XC Xr=-+=+∑C.ne nKP rY∆=∆D.11(1)(1)n nt tt tt tb Ci i===++∑∑9.出国留学属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形式中的()。
A.跨境交付 B.商业存在 C.境外消费 D.自然人流动10.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个人天赋能力 B. 学杂费的高低C.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 D. 个人教育未来收益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机会成本2.教育投资3.教育经济学4.教育供给5.教育结构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
《教育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教育投资:指一个国家、地区和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贷“货币表现。
2. 教育费附加:①是扩大地方教育投资来源的主要措施;②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③是财政拨款之外的第二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3. 教育成本分担:①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分别承担教育费用;②刺激了多主体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了教育投资总量。
4. 教育供给:①指某一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受教育的机会②教育供给也包括非正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机会,教育供给的形成,是指教育机会的现实构成。
5. 学生资助:学生资助就是社会各方用财物来帮助学生,它表现为一种经济上的支持而非道义上的帮助,包括助学金、奖学金和贷学金等。
6.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7. 教育纯收益:①指由于投资教育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的总和②具体计算方法是用一定时期内的教育收益总额减去该时期教育成本总额。
8. 教育需求:①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②教育需求的主体分为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有支付能力的需要③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是无限的。
9.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①是西方七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教育理论②认为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会受到不同的待遇③教育具有把劳动者分配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10. 教育投资经济效益:①教育经济学学科的主要概念和研究的核心课题②指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③教育投资经济效益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
11. 教育经济学: ①是20世纪60年代所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的科学③数量统计与计算是其主要方法之一。
《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经济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25)一、填空1、某学生接受4年高等教育的学费共计20000元,因上学而失去就业机会放弃的收入为26000元,则该学生所付出的教育()成本共计()元。
(第十一章——第一节——三、教育成本类别——(一)教育社会成本与教育个人成本——2、教育个人成本)2、在假设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师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第十五章——第一节——三、教师劳动效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 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和()的程度。
(第十二章——第一节、研究教育效率的意义——一、基本概念)3、义务教育又称()教育、()教育或()教育,具有显著的特点,即()和()。
(第十章——第一节——一、概述——(一)义务教育概念及沿革——1、义务教育概念)4、教育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和()的总和。
(第八章——第一节——一、教育投资概念)5、一定时期内,教育社会需求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应该对教育的社会需求作出规划。
(第四章——第一节——一、教育的社会需求)6、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动因包括精神生活的需求、()和社会地位需求。
(第四章——第一节——二、教育的个人需求——(一)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7、细致划分教育结构包括:教育人力结构、教育投资结构、教育级别结构、教育类别结构以及()、()、()和()。
(第七章——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教育结构)8、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以()颁布为界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十章——第一节——四、理论分析)9、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同教育所得到的(),做出数量上的对比。
(第十四章——第一节——一、基本概念)10、教育人员成本主要包括:教育人员工资、()、奖金、福利费、()、奖学金以及其他人员的经费开支。
(第十一章——第一节——三、教育成本类别——(三)教育物质成本与教育人员成本——2、教育人员成本)11、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主要是指科学变为物质生产技术的程度和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87]《教育经济学》第一次作业[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需求2.教育投资体制3.教育规模经济4.智力投资5.集中模式二、简答1.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2.简述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3.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主要采取什么手段?三、论述1.论述教育收益率的分布和演变规律和特征。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教育需求:教育需求是指人们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获得教育服务的愿望与对教育的支付能力的统一。
2. 教育投资体制:是指在筹措、投入和管理教育资源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和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管理方法。
3.教育规模经济:教育资源投入,以单位学生成本计算,产出则以学生(在学或毕业)人数计算。
如果学校淘汰及耗损比例特别大,在学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教育规模经济。
4.智力投资:是指一切用于培养、开发人的智力的费用,教育投资是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但除此之外还包括用于发展各种文化事业,用于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普及等各种不同于教育投资的开支。
5.集中模式:指由中央政府或较高级别的政府在教育资源的筹措与分配中承担较多的责任。
二、简答1. 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答: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用于教育和训练的费用,以培养和提高未来劳动力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2)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费用,以保证劳动力的必要数量和在职劳动力的健康水平;(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以利于调剂和合理配置各地区各部门的劳动力,充分发挥各种劳动力的专业技术特长;(4)用于国外移民入境、智力引进、国际人才吸引和流动的费用,以增加本国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数量,提高吸入国的人才智力水平;(5)提高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精神,以便使经营管理者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动态格局作出最佳决策,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2. 简述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答: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也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重要方面。
教育对收入分配的作用,体现在教育在提高个人收入中的作用和教育在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两个方面。
(1)教育对个人收入水平的作用:教育对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又积极作用;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而提高个人收入;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分配效益”;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的"无形收入”增加。
(2)教育在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中的作用: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普遍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来缩小个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3.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主要采取什么手段?答:政府调节的主要手段包括:为教育供求提供信息;制定和调整教育规划;对教育机构的财政拨款;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
三、论述1.论述教育收益率的分布和演变规律和特征。
第一,所有的教育收益率都为正。
第二,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而且,经济越落后,教育层级越高,两者之间的差距就越大。
第三,无论是个人收益率还是社会收益率,都是发展中国家比中等发达国家高。
第四,就私人收益率而言,在三级教育中,小学教育的收益率最高,大学教育的收益率次之,中学教育的收益率最低。
第五,竞争部门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高于非竞争部门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
第六,教育收益率的长期演变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
第二次作业[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国家教育投资总量2.个人的教育需求3.企业教育需求4.教育经常成本5.国家教育投资总量二、简答1.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有何联系与区别?2.什么是教育经济效率?影响教育经济效率的因素有哪些?3.决定和制约教育投资体制的因素有哪些?三、论述1.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教育规模的现状及对策。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集中模式:指由中央政府或较高级别的政府在教育资源的筹措与分配中承担较多的责任。
2. 个人的教育需求:是指个人为了增进知识技能,并在未来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获得较高收入的意愿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3.企业教育需求:是指企业为适应技术不断创新,追求更高经济效益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4.教育经常成本:是指财政年度内由教育的经常支出而发生的成本。
5.国家教育投资总量:国际上一般称为"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它包括公共教育经常费和公共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在我国,主要指预算内教育经费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二、简答1.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有何联系与区别?答: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
其相似性表现在: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作用的结果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对人投资形成人力资本,对物投资形成物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均具有资本的性质,均具有带来利润的作用,均可带来剩余产品。
其区别在于:物理资本的所有权可以被转让或被继承,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一般不能被转让和继承;人力资本比起物力资本来说,本身还有许多特征。
2.什么是教育经济效率?影响教育经济效率的因素有哪些?答:教育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社会的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效果,教育资源的占用和消耗程度。
可用公式表示:教育经济效率 =教育经济效率与教育成本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育成本与教育资源的消耗呈正相关,与教育成果的数量呈负相关。
影响教育经济效率的因素:无关费用所占的比重;学校人员的构成;学校的领导管理水平;学校物质设备条件;合格工作量在总工作量中的比重。
3.决定和制约教育投资体制的因素有哪些?答:社会经济投资体制是决定和制约教育投资体制选择和建立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性因素。
教育投资体制的选择和建立,首先应根据当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对整个投资体制的基本框架来具体进行,应以当时的社会经济投资体制为基本前提,并决定于当时社会经济投资体制所采取的具体类型和模式。
教育与教育投资的自身特点和属性也是决定和制约教育投资体制选择和确定的另一重要因素,可视为内在性因素。
三、论述1.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教育规模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教育规模现状:我国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的教育规模普遍偏小,教育规模不经济;从地区分布来看,城市>县镇>农村;从专业分布来看,综合类>工业类>师范类>……>体育、艺术类。
为减少甚至消除由于规模过小而造成的不经济弊端,可以采取两大策略:调整中小学布局,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网点要重新调整;调整大、中专院校的专业结构。
联系实际:略.第三次作业[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公共成本2.教育经费总支出3.教育公共成本4.一般性转移支付5.专项转移支付二、简答1.什么是教育供给?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有哪些?2.决定和制约教育投资体制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三、论述1.根据"教育、年龄、收入”图,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育公共成本:即教育的社会成本,它指国家和社会培养每名学生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社会直接成本和社会间接成本。
2. 教育经费总支出:即教育投资总量,是指国家、政府各部门、经济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投入到教育的,以货币表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3.教育公共成本:即教育的社会成本,它指国家和社会培养每名学生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社会直接成本和社会间接成本。
4.一般性转移支付:是一种不带约束条件,不事先指定用途的转移支付。
主要作用在于平衡地区间的财政水平差异,以保证各地均可向当地的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5.专项转移支付:是一种用于特定项目的补贴性转移支付。
通常都有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使用方向,并且接受者无权改变其用途,是上级政府常常使用的一种政策目的极强的财政调控手段。
二、简答1.什么是教育供给?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有哪些?答:从广义上讲,教育供给是一定社会为满足教育需求,通过教育投资,组织人、财、物等因素举办的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和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教育产品。
从狭义上可以说,教育供给使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和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教育产品。
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社会对教育的认识;教育供给的经济来源即教育投资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教育的单位成本。
2.决定和制约教育投资体制的因素有哪些?答:社会经济投资体制是决定和制约教育投资体制选择和建立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性因素。
教育投资体制的选择和建立,首先应根据当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对整个投资体制的基本框架来具体进行,应以当时的社会经济投资体制为基本前提,并决定于当时社会经济投资体制所采取的具体类型和模式。
教育与教育投资的自身特点和属性也是决定和制约教育投资体制选择和确定的另一重要因素,可视为内在性因素。
3.研究教育成本有何意义?答:第一,教育成本是衡量教育培养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消耗的尺度。
第二,教育成本是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第三,教育成本也是计量和测算未来劳动者报酬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四,教育成本也是进行教育宏观调控,即规划、管理、监督和决策的依据。
第五,教育成本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对教育部门进行经济监督,以提高教育投资利用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对教育投资的不同负担,科学确立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有利于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及改变教育部门是消费部门,忽视成本核算的错误观念。
三、论述1.根据"教育、年龄、收入”图,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教育与收入正相关,在任何年龄上都是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所挣的收入就越多。
第二,不管受教育水平高低,所有人的收入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直到某一年龄达到最大,尔后曲线变平或者开始下降。
这种先增长后下降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由不成熟到成熟再到衰退这一人类生命周期过程的体现。
第三,教育水平较低者相比,受教育水平较高者的年龄―收入曲线更陡。
第四,受教育水平较高者达到最高收入能力的年龄要比受教育水平较低者晚,而且他们到退休时的收入水平也比较高。
第五,由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图是就一国或地区的平均水平而言的,其性状会因国家或地区而异,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时期,其性状也会不同,这说明教育作用力的发挥要受到其他许多条件,比如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等的制约。
第六,教育与收入之间的正相关性不是即时的。
不仅如此,若从短期来看,二者还可能负相关,教育与收入之间的正相关性必须放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也即与年收入相比,教育与终身收入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第四次作业[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人均教育投资量2.教育纯收益3.教育边际成本4.供给弹性5.需求弹性二、简答1.概括说明教育成本的类别。
2.教育投资有哪些来源渠道和投资主体?3.估算教育预期收益率的指标主要有哪些?三、论述谁应当为高等教育付费?请你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