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职称考试

合集下载

2023年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2023年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2023年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主要分为笔试和实践考试两种形式。

笔试部分主要考查中医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4小时,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

实践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试内容包括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针灸、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

此外,2023年国家全面开展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分期投放工作。

技能考试分为三站,其中病例分析题分值占比40%。

第一站病例分析题有可能直接采用类似于临床、口腔这些专业的机考模式。

对于技能考试通过的难度,以往考试中很多第二天考试的考生有机会拿到第一天的考试原题,通过率较高。

但考虑到机考模式的采用,技能通过的难度可能有所增加。

总体来说,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具体考试时间和形式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建议及时关注相关官方公告。

202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报考条件

202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报考条件

202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报考条件一、报考条件1. 学历要求:作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报考者,首先要满足相关的学历要求。

根据规定,报考者应当具有中医类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

还要求学历必须属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范围内。

报考者应当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医类专业)毕业证书或者其他学历证书。

2. 专业要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报考者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要求。

要求报考者所学专业属于中医药专业。

还要求报考者学习中医类相关专业,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中医治疗技术。

3. 芳龄要求:在报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职称时,芳龄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根据规定,报考者芳龄应当在18周岁以上,没有芳龄上限的规定。

只要符合其他报考条件的情况下,符合芳龄要求的人都可以报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职称。

二、其他注意事项1. 报名材料在报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职称时,需要提交一定的报名材料。

一般情况下,需要提供个人唯一识别信息、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报考者近期一寸免冠彩色证件照等材料。

2. 报名时间报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职称的报名时间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职称的考试时间是有规定的,报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固定月份,具体的报名时间需要以当年考试院校的公告为准。

3. 考试科目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职称考试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另一部分是中医药治疗相关知识。

考试难度较大,要求报考者对中医学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4. 报考费用报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职称是需要缴纳一定的报考费用的。

具体的报考费用需要以当年考试院校的公告为准。

5.考试方式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职称的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

通过笔试后才有资格参加面试。

考试内容主要围绕中医基础理论、临床知识、中医药治疗等相关内容展开,考试难度较大,需要报考者认真备考。

6. 专业素质报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职称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具备较强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能够熟练操作中医治疗设备,并且熟悉中医诊疗 workflow。

中医全科-相关专业知识中级职称考试1

中医全科-相关专业知识中级职称考试1

中医全科相关专业知识职称考试相关专业知识(一)1, 实热证的面色表现是A A满面通红B两颧潮红(虚热证)C面青颊赤(寒热往来之少阳病)D面黄显明(湿热熏蒸)E面赤如妆(戴阳证)2, 舌体强硬, 语言蹇涩, 证属: 热入心包(成因有二: 一外感热病热入心包, 二内伤杂病)3, 心脾二经有热的舌态是: 吐舌(多属于心脾有热, 吐舌可见于疫毒攻心, 或正气已绝;弄舌多见于热甚动风先兆。

吐弄舌亦可见于小儿智力发育不全)4, 舌体瘦薄, 舌色淡白见于:气血两虚5, 哪项外表现为音哑或失音E A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C痰浊壅肺D肺肾阴虚E心肺气虚6, 外感热邪的寒热特点是: 发热中, 恶寒轻7, 长期微热, 烦劳则甚, 少气乏力, 属: 气虚发热8, 午后或入夜即低热, 感觉有热自内向外透发, 属:阴虚潮热9, 肝阳上亢头痛的特点是: 胀痛10, 肾阳不足腰痛的特点是: 冷痛绵绵不休11, 肾阳虚泄泻的特点是: 黎明前腹痛即泻12, 沉脉的脉象特征是: 轻取不应, 重按始得(伏脉: 比沉脉显现部位更深, 重按推筋着骨始得;虚脉举之无力, 按之空虚;脉来沉而细软为弱脉;按之欲绝, 若有若无谓之微脉)13, 哪项外脉象均有力E A弦脉B滑脉C洪脉D长脉E濡脉(濡脉浮而细软, 脉位表浅, 细软无力, 轻取可触之)14, 紧脉的脉象特征是:如牵绳转索(紧脉脉象脉来绷紧有力, 屈曲不平, 左右弹指, 如牵绳转索, 脉理为邪气内扰, 气机阻滞, 脉道拘急惊慌而致)15, 气滞证的主症是: 胀闷难受16, 心脉痹阻证的主症是: 伤心17, 舌尖有芒刺, 多属C A肝胆火盛(舌边有点刺)B胃肠热盛(舌中生点刺)C心火亢盛D胃阴不足E肾阴亏虚18, 桂枝汤的臣药是: 芍药(桂枝为君, 姜枣相配, 共为佐药, 甘草为佐使药)19, 导赤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木通(导赤散的组成: 生地, 木通, 生甘草梢, 竹叶)20, 小青龙汤的君药有:麻黄(麻黄, 桂枝为君, 发汗解表, 除外寒而宣肺气)21, 金锁固精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牡蛎(沙苑子, 芡实, 莲须, 龙骨, 牡蛎, 莲子)22, 川芎茶调散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薄荷(既可助君臣以祛风又可清利头目)23, 芍药在小建中汤原方中的用量是: 六两24, 实脾散和真武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白术, 茯苓, 附子(真武汤: 炮附子, 白术茯苓, 芍药, 生姜;实脾散: 附子干姜, 白术甘草, 厚朴木香, 草果, 槟榔木瓜, 茯苓, 生姜, 枣)25,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 平肝熄风26, 养阴清肺汤主治: 白喉27, 平胃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 B A苍术B茯苓C陈皮D厚朴E甘草(还有生姜大枣)28, 半夏厚朴汤主治: 梅核气29, 理中丸组成药物中不包括E A甘草B人参C白术D干姜E茯苓30, 天麻钩藤饮的功用: 清热活血31, 大承气汤原方煎服法中最终纳入并微煮的药物: 芒硝(以水一斗, 先煮二物, 取五升, 去渣, 内大黄, 更煮取二升, 去渣, 内芒硝, 更上微火一, 两沸, 分温再服。

国家中医类资格证书考试时间

国家中医类资格证书考试时间

国家中医类资格证书考试时间如下:
1. 实践技能考试:全国考试时间如下:
* 临床类别、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为6月3日至14日。

* 中医类别(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少数民族医)为6月3日至11日。

* 口腔类别为6月3日至8日。

* 公共卫生类别为6月3日至4日。

2. 医学综合考试:
* 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8月16日和17日。

* 军队考生加试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军事医学内容的考试时间为2024年8月17日上午11:05-12:05。

* 中医类别少数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时间为2024年8月19日和8月20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

* 医师资格“一年两试”综合考试时间为2024年11月9-10日。

中药学职称考试科目详细

中药学职称考试科目详细

中药学职称考试科目
中药学职称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各个科目所涉及的考试内容如下:
初级中药士各单元所包含的考试科目如下:
基础知识:中药学、方剂学
相关专业知识:中医学基础、药事管理
专业知识: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
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药剂学、中药调剂学
初级中药师各单元所包含的考试科目如下:
基础知识:中药学、方剂学
相关专业知识:中医学基础、中药药理学、药事管理
专业知识: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
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药剂学、中药调剂学
中级主管中药师各单元所包含的考试科目如下:
基础知识:中药学、中药化学、方剂学
相关专业知识:中医学基础、中药药理学、药事管理
专业知识: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
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药剂学、中药调剂学。

中医医生执业证书报考要求

中医医生执业证书报考要求

中医医生执业证书报考要求
中医医生执业证书是中医从业人员必备的证书,报考要求较为严格。

以下是中医医生执业证书报考的详细要求:
一、中医医生执业证书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品行和职业道德;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二、报考中医医生的学历要求
报考中医医生的学历要求为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为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等中医相关专业。

三、报考中医医生的专业要求
1.中医学专业: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等;
2.针灸推拿学专业:包括针灸、推拿、康复医学等;
3.中西医结合专业:包括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等。

四、报考中医医生的资格考试科目
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等科目;
2.中西医结合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
临床等科目。

五、报考中医医生的实践经验要求
具有至少一年全日制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实践岗位包括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医院等。

六、报考中医医生的年龄限制
报考中医医生的年龄限制为18-65周岁。

综上所述,报考中医医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包括学历、专业、实践经验和年龄等。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才能顺利报考中医医生执业证书。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报考条件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报考条件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报考条件一、背景介绍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是我国卫生健康系统的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是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承担着疾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工作,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报考条件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的报考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历要求:报考者须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学历,如医学本科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 专业要求:报考者所学专业必须为医学相关专业,如中医、针灸、推拿等。

3. 临床工作经验:报考者须具有一定年限的临床工作经验,通常要求具有3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

4. 学术要求:报考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术水平,并且通过相关的考试和评定程序。

5. 专业培训:报考者可能需要参加相关的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培训课程,以提升自身的综合医疗技术水平。

6. 其他条件:报考者需要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如芳龄要求、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等。

三、注意事项在准备报考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资格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不同地区的报考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考生需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具体报考条件和要求。

2. 报考前需要仔细阅读报名须知和报考指南,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并准备相关材料和证明。

3. 在报考前,需要对自己的学历和临床工作经验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总结,以免出现因条件不符合而被拒绝报考的情况。

4. 报考者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和评定。

5. 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进行体检和健康检查。

四、总结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他们承担着重要的基层医疗工作,为广大居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

报考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资格是一项重要的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之路,考生需要严格遵守报考条件和规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顺利通过考试并获得中级医师资格。

中医副高职称报考条件

中医副高职称报考条件

中医副高职称报考条件中国古代传统医药长期以来都是国人所重视和推崇的,因此中国卫生部在2009年推出了中医副高职称,以培养能够在国家医疗卫生系统中推广应用中医药的高级专业人才。

中医副高职称报考条件主要包括:首先是报考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1、能够办理中医副高职称考试的人必须是经公安机关核实的中国籍公民;2、主动申报中医副高职称的,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交流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3、报考人员年龄不小于26周岁。

其次,考生必须通过相关考试才能获得中医副高职称。

中医副高职称考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具体考试内容有:中医学临床基础、中医临床辩证鉴别、中医药诊断、中医药治疗、针灸康复、中药处方辨证配伍等。

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获得中医副高职称证书。

中医副高职称的授予实行终身制,不需要定期更新。

在通过中医副高职称考试后,报考人员如有职称升迁,须按照职称升迁规定参加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方能晋升到职称高级。

总之,中医副高职称报考条件对报考人员不仅具有一定的考试要求,也要求报考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及一定的实践能力。

中医副高职称的授予以及职称升迁均需要通过考试,以确保报考人员所拥有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质量。

此外,中医副高职称报考要求具有比较严格的年龄限制,且考试成绩有一定的保密性。

所以,想要获得中医副高职称的人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从而获得中医副高职称。

中医副高职称的授予,将使中国传统中医药技术得到再次重申,促进更多职业人士参加中国古老的中医药技术,从而推动和促进中国传统中医药技术的发展。

同时,可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优化,使患者的治疗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2024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强化训练

2024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强化训练

选择题中医内科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常选用的基础方剂是?A. 参苓白术散B. 藿香正气散C. 葛根芩连汤D. 痛泻要方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对心悸病因病机的认识?A. 心血不足B. 心阳不振C. 痰火扰心D. 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A. 头胀痛B. 眩晕耳鸣C. 面红目赤D. 腰膝酸软胸痹心痛病中,心血瘀阻证的主要治法是?A.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B.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C. 豁痰泻火,通阳散结D. 振奋心阳,温阳散寒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内科治疗中风病的基本原则?A. 急则治标B. 缓则治本C. 标本兼治D. 单纯祛邪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A.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B. 阳虚为本,寒湿为标C. 气血两虚D. 阴阳两虚填空题中医内科治疗感冒时,常根据病邪性质分为____、____、暑湿感冒和时行感冒。

胸痹心痛病中,痰浊闭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____等。

眩晕病中,肝阳上亢证的治疗原则是____,代表方剂为____。

消渴病日久,易并发多种变证,常见的有____、____、白内障、雀盲、耳聋等。

真心痛病的主要病机是____,____。

胃脘痛病中,脾胃虚寒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____、大便溏薄等。

简答题简述中医内科治疗心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胸痹心痛病中,心血瘀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病机?简述中医内科治疗感冒的辨证要点。

眩晕病中,痰浊上蒙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法分别是什么?胃脘痛病中,肝胃不和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代表方剂分别是什么?。

中药学初级职称报考条件要求

中药学初级职称报考条件要求

中药学初级职称报考条件要求中药学初级职称是中医药领域的一种职业资格认证,它对申请人的学历、工作经验、科研成果以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一定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学初级职称的报考条件要求。

一、学历要求:申请中药学初级职称的人员,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可的本科及以上学历。

通常情况下,中药学、中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是报考中药学初级职称的主要人群。

二、工作经验要求:申请中药学初级职称的人员,通常要求具有一定的从事中药学相关工作的经验。

具体的工作经验要求因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而有所差异,一般要求在中药学相关领域从事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

在申请时,需要提供单位或者所在医院的工作证明或者工作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三、科研成果要求:申请中药学初级职称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

一般要求申请人具有经过科研部门或单位认可的科研项目参与经历,并有相应的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可以包括论文发表、获奖、专利等。

四、考试要求:申请中药学初级职称的人员,通常需要参加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药学初级职称考试。

考试一般会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主要考察申请人对中药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面试主要考察申请人在实际应用中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专业知识要求:申请中药学初级职称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学相关专业知识。

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规定而有所差异,一般包括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制药技术、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中药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想要报考中药学初级职称,需要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可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一定的从事中药学相关工作的经验、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同时需要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药学初级职称考试,并具备一定的中药学相关专业知识。

这些是申请中药学初级职称的基本条件要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报考条件

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报考条件

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报考条件
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是中医行业内的一种职称,能够证明持有者拥有一定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是中医行业内的一种重要荣誉。

那么,想要报考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1. 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者同等学历
报考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的人员,应当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者同等学历,且相关专业为中医药专业。

2.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有效的中医执业医师证书
报考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的人员,应当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有效的中医执业医师证书,并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过中医执业医师职业资格考试。

3. 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满6年及以上
报考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的人员,应当具备6年及以上的中医药临床工作经验,且其中至少3年以上在临床一线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4. 具有较高的中医药学术水平
报考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的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中医药学术水平,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药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独立开展中医药临床工作。

5.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报考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的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患者的健康服务,并能够积极参与
中医药行业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

总之,报考中医执业医师中级职称的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学历和工作经历,且具有较高的中医药学术水平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够顺利通过职称评定考试。

中医内科学副高共用题干分值

中医内科学副高共用题干分值

中医内科学副高共用题干分值摘要:1.中医内科学副高考试的重要性2.考试题干的特点和应对策略3.提高答题效率的方法4.备考建议和注意事项正文:中医内科学副高考试是中医行业内高级职称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事中医内科学工作的医务人员来说,这场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场考试,本文将从题干特点、答题策略、提高答题效率以及备考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中医内科学副高考试题干的特点1.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中医内科学副高考试题干主要以临床病例和症状为基础,考查考生对中医内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综合性强:题干中涉及的病证往往涉及到多个脏腑、病理机制,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中医内科综合素养。

3.注重中医辨证论治:题干中往往会给出一定的病证表现,要求考生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法。

二、应对中医内科学副高考试的策略1.深入理解中医内科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中医内科的基本概念、病机病理、辨证论治方法等。

2.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学习:通过实际病例加深对中医内科知识的理解,提高答题能力。

3.善用答题技巧:如排除法、对比法、分析法等,提高答题正确率。

三、提高答题效率的方法1.熟悉考试大纲:了解考试范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做好时间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在考试前系统地复习完毕。

3.模拟练习:多做模拟试题和真题,熟悉考试题型,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四、备考建议和注意事项1.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中医内科学副高考试虽然综合性强,但基础知识仍然是关键。

2.交流与讨论:与同行交流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3.保持良好的心态:考试前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调整心态,避免焦虑影响考试表现。

总之,中医内科学副高考试是对考生中医内科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积累临床经验,并善于运用答题技巧。

中医职称考试条件

中医职称考试条件

中医职称考试条件关于中医职称考试条件中医职称是非常难考的,下面店铺整理了相关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关于中医职称考试条件1、参加主治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2)遵守,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3)具备良好的和;(4)已实施的医疗机构的医师须取得该培训合格证书。

2、参加主治的人员,除具备上述所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医学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7年。

(2)取得医学,从事医师工作满6年。

(3)取得医学本科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4年。

(4)取得临床医学,从事医师工作满2年。

(5)取得专业学位。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4)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5)省级规定的其他情形。

参加主治的人员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在报名时提交相应专业执业书。

因工作岗位变动,需报考现岗位专业类别的人员,其从事现岗位专业工作时间须满两年。

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院校毕业的学历或学位;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上述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

工作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

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不受单位性质和户籍的限制,均可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工作选择报考专业类别参加考试。

有关说明:1、报名人员必须在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外科学工作的人员;2、报名参加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人员,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学历;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上述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

工作年限计算截止到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

所学专业须与报考专业对口(或相近),例如学药学类专业的,只可报考药学类资格,不可报考护理类资格,如此类推。

3、《暂行规定》所规定的有医疗事故责任者等情况不得参加考试。

2023年中医高级职称考试真题

2023年中医高级职称考试真题

1、中医诊断中,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主要见于哪种证候?
A. 肝火上炎
B. 脾肾阳虚
C. 心火亢盛
D. 胃热炽盛
(答案)B
2、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是“肺主宣降”功能的直接体现?
A. 运化水谷
B. 疏泄气机
C. 通调水道
D. 主藏精血
(答案)C
3、在治疗外感风寒表证时,常选用哪味中药作为主药?
A. 黄芩
B. 麻黄
C. 黄连
D. 大黄
(答案)B
4、中医经络学说中,下列哪条经络被称为“阴脉之海”?
A. 任脉
B. 督脉
C. 冲脉
D. 带脉
(答案)A
5、关于中药的配伍禁忌,下列哪一组药物属于“十八反”中的内容?
A. 甘草与海藻
B. 人参与五灵脂
C. 乌头与贝母
D. 藜芦与细辛
(答案)C
6、中医内科学中,治疗痰热壅肺型肺胀,应首选的方剂是?
A. 麻黄汤
B. 清金化痰汤
C. 小青龙汤
D. 桑菊饮
(答案)B
7、在中医养生中,下列哪个时段被认为是“子午觉”中“子觉”的最佳睡眠时间?
A. 上午9-11点
B. 中午11-1点
C. 晚上9-11点
D. 凌晨1-3点
(答案)D
8、中医妇科学中,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多的首选方剂是?
A. 四物汤
B. 归脾汤
C. 八珍汤
D. 圣愈汤
(答案)B。

中医全科副高考试题分数比

中医全科副高考试题分数比

中医全科副高考试题分数比
中医学副高级职称考试题量和分值分别是:1.单选题:20题约占10分2.多选题:10题约占10分3.共用题干单选题:约35题约占20分。

4.案例分析题:约35题约占60分。

全部采用人机对话形式,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

中医学高级职称人机对话考试案例分析题评分规则:
案例分析题目前仅用于西医临床专业和计划生育专业中的“专业实践能力”科目,以人机对话方式进行。

这是一种模拟临床情境的串型不定项选择题,用以考查考生在临床工作中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涉及其对循证医学的了解情况。

考查内容包括急诊、初诊、复诊、住院过程中,采集病史、体格检查、选择辅助检查项目并解释检查结果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提出可能的诊断、鉴别诊断、评价病情的严重性、分析病因及发病机制、处理病情、评估预后及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等医学全
案例分析题题干为一个模拟临床情境的病例,根据临床实际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内容提出若干问题。

问题之间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随着病程的进展,不断提供新的信息,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

考生应根据题干描述和提示信息,选出每问的全部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可能为1个或多个,根据选项的重要性而得
分权重不同。

选对得分,选错扣分,扣至本问得分0为止。

在人机对话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答题过程是不可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卫表证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痛,或身重脘闷,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解表退热。

方药: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肺热证症状:壮热胸痛,咳嗽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口干,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

·胃热证症状:壮热,口渴引饮,面赤心烦,口苦口臭,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

治法:清胃解热。

方药:白虎汤。

本方以生石膏配知母,清胃泻火;粳米、甘草和胃生津。

·腑实证症状:壮热,日晡热甚,腹胀满,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燥有芒刺,脉沉实有力。

治法:通腑泻热。

方药:大承气汤。

·胆热证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或胁肋肩背疼痛,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胆。

方药:大柴胡汤·脾胃湿热证症状: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胸腹胀满,纳呆呕恶,口渴不欲饮,或目身发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运脾和胃。

方药:王氏连朴饮。

·大肠湿热证症状:发热,腹痛,泄泻或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葛根芩连汤。

·膀胱湿热证症状:寒热起伏,午后热甚,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黄赤,或腰腹作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利膀胱湿热。

方药:八正散。

第三节湿阻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

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

【病因病机】1.感受湿邪长期阴雨,空气潮湿,或久居卑湿之地,或涉水作业,或工作于潮湿之处,或冒雨露雾湿,湿邪则易袭人而病2.脾虚生湿生活不节,如嗜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饥饱不匀,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津液不得运化转输,停聚而生湿。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湿阻的辨证要点在于分清寒热,即寒湿证与湿热证治疗原则治疗本病,一是祛湿,一是运脾。

分证论治·湿困脾胃症状:肢体困倦而重,或头重如裹,胸闷腹胀,纳食不香,口中粘腻无味,便溏,或有形寒,舌苔白腻,脉搏濡滑。

治法: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

·湿热中阻症状:脘痞闷似痛,纳呆,大便不爽,口中苦而粘腻,渴不欲饮,四肢困重,或有身热不扬,汗出而热不退,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王氏连朴饮。

·脾虚湿滞症状:四肢困乏,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苔薄腻或舌质胖淡。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香砂六君子第四节痢疾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诊断】1.夏秋流行季节发病,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或有接触疫痢患者史。

12.具有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下痢赤白粘冻或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主症,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等症。

3.实验室检查:大便中可见大量红细胞,脓细胞,并有巨噬细胞或新鲜大便中发现有阿米巴滋养体、阿米巴辨证要点1,辨实痢、虚痢“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景岳全书·痢疾》)。

2.识寒痢、热痢痢下脓血鲜红,或赤多白少者属热;3.治疗原则1.祛邪导滞痢疾的基本病机是邪气壅滞肠中,2.调气和血调气和血即是顺畅肠腑凝滞之气血,3,顾护胃气“人以胃气为本,而治痢尤要”。

总之,痢疾的治疗,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

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赤多者重用血药,白多者重用气药。

始终把握祛邪与扶正的辨证关系、顾护胃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分证论治·湿热痢症状: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

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荡热去滞,通因通用;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肉桂辛温,反佐芩、连。

大黄之苦寒,共成辛开苦降之势,以散邪气之结滞凉血止血。

湿热痢,也可用成药香连丸治疗。

·疫毒痢症状:发病急骤,腹痛剧烈,里急后重频繁,痢下鲜紫脓血,呕吐频繁,寒战壮热,头痛烦躁,精神极其痿靡,甚至四肢厥冷,神志昏蒙,或神昏不清,惊厥抽搐,瞳仁大小不等,舌质红绛,苔黄腻或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

临床亦可下痢不重而全身症状重者,突然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呕吐,喘逆,四肢厥冷,舌红苔干,脉弦数或微细欲绝。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清肠。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疫毒痢(或湿热痢)可用白头翁汤加大黄等,煎水保留灌肠配合治疗,以增强涤泻邪毒之功效。

若厥脱、神昏、惊厥同时出现者,则最为险候,必须采用综合性抢救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挽其危急。

·寒湿痢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本方以藿香芳香化湿;苍术、厚朴、法夏运脾燥湿;陈皮、木香、枳实行气导滞;桂枝、炮姜温中散寒;芍药、当归和血。

寒湿痢亦可用大蒜烧熟食用治疗。

·虚寒痢症状:久痢缠绵不已,痢下赤白清稀或白色粘冻,无腥臭,甚则滑脱不禁,腹部隐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或虚坐努责,便后更甚,食少神疲,形寒畏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两方以人参或党参、白术、粳米益气健脾;干姜、肉桂温阳散寒;当归、芍药和血缓急止痛;木香行气导滞;赤石脂、诃子、虚寒痢,也可配合成药理中丸、归脾丸治疗。

·休息痢症状: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常因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或劳累而诱发。

发作时,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带有赤白粘冻,腹痛,里急后重,症状一般不及初痢、暴痢程度重。

休止时,常有腹胀食少,倦怠怯冷,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

也可用成药乌梅丸治疗。

发,症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一白,脉沉者,治宜温中导下,方用温脾汤加减。

若久痢伤阴,或素体阴虚,阴液亏虚,余邪未净,阴虚作痢,痢下赤白,或下鲜血粘稠,虚坐努责,量少难出,午后低热,口干心烦,舌红绛或光红,治宜养阴清肠,方用驻车丸加减。

,第五节疟疾疟疾由感受疟邪,邪正交争所致,是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

【病因病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疟邪具有的特点是:①舍于营气,伏藏于半表半里。

②随经络而内搏五脏,横连募原。

③盛虚更替。

④与卫气相集则引起发病,与卫气相离则病休。

在上述典型发作的基础上,由于寒热的偏盛、感邪的轻重、正气的盛衰及病程久暂等不同,而有正疟、温疟、寒疟、瘅疟、劳疟等不同病类的区别。

【诊断】1.寒战、高热、出汗,周期性发作,间歇期症状消失,形同常人,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2.居住或近期到过疟疾流行地区,在夏秋季节发病,可作为参考。

23.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涂片检查疟原虫,若查到疟原虫则为诊断疟疾的确切依据。

治疗原则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

在诊断为疟疾后,即可截疟。

在此基础上,根据疟疾证候的不同,分别结合和解表里、清热保津、温阳达邪、清心开窍、化浊开窍、补益气血等治法进行治疗。

分证论治·正疟症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栗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间隔一日,又有相同的症状发作。

故其症状特点为:寒战壮热,休作有时。

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方药:柴胡截疟饮。

方中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导邪外出;常山、槟榔祛邪截疟;配合乌梅生津和胃,以减轻常山致吐的副作用。

,·温疟症状:寒少热多,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疼,口渴引饮,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

方中以白虎汤清热生津,桂枝疏风散寒。

·寒疟症状:寒多热少,口不渴,胸脘痞闷,神疲体倦,舌苔白腻,脉弦。

治法: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

·热瘴症状:寒微热甚,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

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

治法: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方药:青蒿素合清瘴汤。

·冷瘴症状: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神昏不语,苔白厚腻,脉弦。

治法: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方药:青蒿素合不换金正气散。

·劳疟症状:倦怠乏力,短气懒言,食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遇劳则复发疟疾,寒热时作,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方药:何人饮。

·疟母症状:久疟不愈,胁下结块,触之有形,按之压痛,或胁肋胀痛,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软坚散结,祛瘀化痰。

方药:鳖甲煎丸。

.第二章肺病证第一节咳嗽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病因病机】咳嗽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病因为外感六淫之邪;内伤咳嗽病因为饮食、情志等内伤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内生病邪。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均是病邪引起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

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2.辨证候虚实外感咳嗽治疗原则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

外感咳嗽,应分别采用疏风、散寒、清热、润燥治疗。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根据病邪为“痰”与“火”,祛邪分别采用砝痰、清火为治,正虚则养阴或益气为宜,又应分清虚实主次处理。

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

外感咳嗽一般均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分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

·风热犯肺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

·风燥伤肺症状: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