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经济
2010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一、回暖基础夯实,内生动力仍显不足2010年我国经济回暖基础将进一步夯实,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
三大需求中,投资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4万亿政府投资带动下,去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40%,“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特征明显。
政府投资和国有资本对民间投资和社会资本的挤出效应导致国进民退,国有资本纷纷进入地产、运输、矿产等领域,不利于市场活力的提高,社会投资受到融资、准入等方面的约束增长乏力,2009年过去了,但仍未出现增长动力由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转换的趋势,这使2010年中国经济缺乏足够的内生增长活力。
消费是去年的一大亮点,在家电和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汽车购置税减免及一系列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刺激下,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为1985年以来最高值,汽车消费实现了24.5%的快速增长,住房销量创建国以来新高,为经济快速回稳奠定了坚实基础。
扩大内需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将促使消费成为拉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尚难形成。
进出口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直接、影响最显著的领域,去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为15578.2亿美元,同比下降20.9%。
去年下半年,随着外部需求缓慢回升,出口降幅出现收窄迹象, 2010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将促使我国出口形势有所好转,内需强劲以及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将拉动进口回升加速,但外贸领域政策空间缩小。
去年我国经济出现回暖,主要依靠政策刺激,缺乏脱离振兴措施实现内生增长的活力,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又引发的诸多问题,比如过度投资引发的产能过剩,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金融风险和通胀预期。
过度的刺激政策在2010年会有所收敛,2010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微调的可能性较大,届时部分刺激政策时效也将随之结束,这又对经济走势带来不确定性。
2010年中国的经济
2010年我国经济有望全面复苏,在新一轮周期中城市化率的提高和相应的房地产业特别是住宅业的发展推动下,以及在政府扩大投资的强力拉动与全球景气回升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快速摆脱了下滑局面,进入巩固复苏的阶段。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经济继续震荡调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政府转向市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提高的格局下,2010年我国经济出现相对温和的增长。
虽然我国经济慢慢复苏,逐渐回升,但我们不可疏忽大意,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当前的经济现状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首先,主要是房地产市场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急剧升温,房价增长过快、过高的。
房地产是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基本生活与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持续高速发展,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同时又因政府管理不完善、政策欠缺、开发商过度逐利、消费者消费理念失当和投资者的投机行为等存在着诸多隐患,如果政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调节措施,必将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国内房价快速飙升,房地产市场利益越来越不平衡,国内房地产市场所聚积的风险不断上升。
房地产发展20年,产业早就渗透与中国经济主体中,开发商资金多来与银行贷款,购房者多通过银行贷款消费,房地产直接或间接的与银行捆绑在一起,如果房价降价出现不保值的预期,很多贷款消费者会出现恐慌和抗议而引发社会危机;情况继续恶化就会发生还贷者不还贷引发的新的次贷危机;而房屋开发商最后会拿房屋抵贷,让银行成为房屋的所有者,迫使银行破产,另外,各级政府财政尽一半以上来至于出让土地收入,房地产经营的不好,政府财政也要面临挑战。
近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投机炒房的政策,但远没有涉及房地产销售的核心内容,不足以也不可能短时间内降低房地产价格,反而能在短期内形成涨价的市场激励。
其次,是国内通货膨胀,物价过高。
近段时间以来,不得不承认物价上涨过快、过高,而且物价问题也成为了民生问题的一个热点。
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工[3]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
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全年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加13680亿元,增长23.0%。
中国经济有多少个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有多少个世界第一用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多少个世界第一,来描述中国今天的强盛程度,也许是相当贴切的。
因为无论对任何好的和有意义的事情,取得第一的成绩都表明在这样一个特定的领域、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时点上,你是最棒的。
因此,无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如何,只要中国经济发展的哪项指标能够占到世界第一的位置,那绝对是真实地表明中国在这个方面实现了超越和达到强盛的过硬指标。
世界第一工业大国2010年,中国就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为10万亿美元。
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为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但如果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为1.78万亿美元,那么中国制造业产值高出美国就不只是0.4%,而是高达15.2%。
当然,其实中国比美国高出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美国从1895年直到2009年,已经在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上稳坐了114年,而中国制造业能够在产值上一举超过美国,这无疑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今天,我们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他们居然发议论说,中国现在的成就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中国有13多亿人,就应当有这样大的制造业产值贡献。
他们实在是太无知了。
所以我们还要给他们算另外一笔账,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知道中国这30多年来创造了怎样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发展奇迹。
改革开放刚开始的1978年,中国人口9.6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但工业总产值仅为1607亿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折算,仅为1074.1亿美元,在全球排名远落后于人口比中国少得多的美日德英法意加等发达国家,也大大落后于某些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
但是,到了2010年,在不到两代人的32年时间里,中国的人口仅增长了不到40%,但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却增长了18.1倍,试问在世界经济史上,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再从人均水平看,1978年按当时中国9.6亿人口计算,人均工业产值仅为168.1元人民币(每月只有14元人民币),折合美元为111.9元(每月只有9.3美元);而到了2010年,按此时中国13.41亿人口计算,人均工业产值已达到1528.7美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
n 微观方面: n 1)在市场化竞争体制中,一批主导产业形成了。如中
兴、华为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已经活跃在 世界经济的舞台上。
n 2)经济集群化发展态势的出现。 n 中国经济集群化发展特征明显,比如珠三角形成了电
现人民共同富裕。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
年代尺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计划经济 1953年
市场经济 1992年
1949年 过渡时期
1978年 过渡时期
目前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n (一)计划经济之殇
1. 定义:所谓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 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 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型 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型经济”。
n 因此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下,甚至出现了诸如“大 炼钢铁”“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甚至“文化大革命”这一幕幕 闹剧和悲剧。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
n (一)计划经济之殇
n 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经济已至崩溃边缘,社会经济事业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经济安全问题
席卷全球的金融 危机让中国大多 数劳动密集型企 业遭受到了严重 “创伤”,据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最新统计, 中国1.3亿农民 工中,有2000 万人因金融危机 失业返乡。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经济遏制了急剧下滑的势头,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我国经济的稳定回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呈高速增长趋势的同时我国的消费也在稳步提高;工业生产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的调整;物价下降势头得到遏制,价格环比水平开始上涨表明扩内需一揽子政策已经消除了通货紧缩;我国宏观经济下滑势头得到遏制并形成企稳回升态势,全年GDP增长8.7%,保8%的目标已经实现。
作者认为,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第一,产业结构将逐步改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消费低迷;农业的劳动力就业数量庞大,40%—50%的劳动力数量只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服务业创造的产值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还要低;产业结构不均衡,制造业发展比重过大;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失衡。
现在只有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我国经济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增长效率才会更高,经济才会又快又好地高速发展。
09年12月上旬我国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更是突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祝宝良表示:“中央提出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未来的政策着力点将从总量增长转向效益和质量提高与结构改善上,支出结构也将更多投向完善消费刺激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稳定外需等方面。
”2010年,我国第一次产业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下降,第二次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第三次产业的比重有所增长。
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的分配将逐渐趋于合理。
我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走完工业化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必然在各个发展阶段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重叠,阶段性特性不明显,因而要求制定的产业政策要更具有灵活性、准确性和层次性。
第二,经济发展更注重资源和环境目前我国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在调整中回归稳健——2010年回顾及2011年展望
当 前 、 着 眼 长 远 ,综 合 施 策 、 重 点 治 理 , 好 过 。为 了更 好 地 应 对 内外 经 济 环 境 变 化 保 障 民生 、稳 定 预 期 ” 的 宏 观 调 控 原 则 , 带 来 的 挑 战 , 中国 经 济 对 结 构 进 行 了 适 应
以及 “ 极 稳 健 、审 慎 灵 活 ” 的 宏 观 调 控 性 调 整 ,并 在 调 整 中逐 渐 回归 到 平 稳 增 长 积 基 调 ,我 们 认 为 , 中国 经 济 仍 可 保 持 平 稳 的 轨道 ,总 体 运行 态 势 较 好 。 较快增长。
全年 居 民消费 价 格 指数 CP 将 会稍 环 境 仍 不 乐 观 。 作 为 新 的 五 年 规 融 危机 冲 击 后 的恢 复 时期 。 I 俗话 说 , 高于 3 %。 回 顾 历 史 ,l 7 - 0 9 划一 一 “ 二五 ”规 划 的开 局 之 年 , “ 来 如 山倒 ,病 去如 抽 丝 ” 受历 9 9 2 0 十 病 。 年 CP I的 年 均 上 涨 率 为 5. %I 5
骖
中国经济在
2 1 O
_ 郑京 平
过去 3 0多 年 审 国 经 济 之 所 以 能 够 持 续 较 快 发展 ,形成 了所 谓 “ 国发展 奇 中 迹” ,关 键 是 得 益 予 “ 大 红 五 利” ;朗 体 制 转 换 红 利 全球 化 红 剽 人 【结构 = 】 红 利 、靥发 展级 利 翻 县 级 政 府 阔 竞 争 发 展 模 式红幂。 唾
Hale Waihona Puke 也会 较 常 年 有所 差 别 。但 分析 推 动 史 罕见 金 融 危 机 的影 响 ,世界 经 济
l 9 -2 0 9 1 0 9年 的 年 均 上 涨 率 为 中 国 经 济 持 续 较 快 发 展 的 主 要 因 刚刚 经 历 了一 场 大 病 。尽 管 在 信息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
NT R RIS M N G M NT ,3■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一、对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2010年中国经济在2009年中期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向好。
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再次达到10%以上的水平。
在一些人看来,这意味着200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调整已经结束,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
我们认为,经济增长率重回10%,并不是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源于以下两大短期因素:一是2008年底和2009年国家采取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的结果,特别是超量的货币发行和超强的信贷投放产生很强的短期刺激效应。
二是2010年全球各国经济均步入或强或弱的复苏期,拉动了我国出口的强劲回升,从前个月的经济运行看,年内需的实年展望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际增长是有所放慢的,因此,经济增长的加速主要是靠强劲的出口增长推动。
2009年中期以来经济强劲回升,并不是一种正常状态,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过程并没有结束,同时,我国经济面临诸多深层结构矛盾,因此,未来二三年中国经济增长适度调整、保持“调整型增长”态势,才是内在的趋势,也才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目标实现。
仍沉浸在金融危机前的高增长思维,对于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国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不利的。
因此,我们对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有两点基本判断:(1)2009年中期以来经济强劲回升属于“非常态”,回调到正常增长水平是内在要求。
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近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合适水平是7-9%,超过这个区间或是偏快或是偏慢。
(2)2010年不是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起始年。
经济的强劲增长是短期强力政策刺激的结果,不具有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自2008年步入调整期(长周期、中周期和短期的交汇点),调整过程被全球金融危机及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所打断,未来仍需要“补调”,以此来解决新的内在增长动力问题。
二、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1.经济增长继续回升,但面临内在调整压力预计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E E P E A A E E 12011110201020109.22NT R RIS M N G M NT ,一、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2011年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不过,我国面临的出口环境会明显好于年。
统计局: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亿元 约合604万亿美元
统计局: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亿元约合6.04万亿美元(1)2011年1月21日 8点54分来源:燕赵晚报相关标签:GDP[下一页]第 [1] [2] [3] [4] 页昨日,备受瞩目的2010年宏观经济数据公布。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全年CPI上涨3.3%,符合市场前期预测。
12月份CPI高位回落,同比上涨4.6%。
业内认为,在翘尾因素以及季节因素、恶劣天气的影响下,短期通胀压力将有增无减。
数据发布GDP 2010年增长10.3%国家统计局昨发布数据,初步测算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201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平稳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出口增长31.3%。
CPI 2010年上涨3.3%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3%。
其中,12月份CPI上涨4.6%,涨幅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此间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2010年市场物价同比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4)新增就业:止跌回升步入良性循环 2009年我国全年新增就业达到1102万 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下岗失 业人员再就业达到51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 就业人数达到1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 制在4.3%。
(二)国家财力日益雄厚。 2009年中国GDP为4.91万亿美元,而 日本GDP约为5.08万亿美元,美国国内生 产总值为14.2587万亿美元
(五)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一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仍处于初始阶段 二是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改善 三是消费升级、投资较快增长增大对制造业产品 的需求 四是直接融资体系的提速将继续扩大企业的资金 来源 五是自主创新力度的增强将提高工业企业的技术 层次, 六是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的缓解有助企业效 益持续增长 七是税制尤其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制的改革推进亦 将客观上推动企业利润的增长。
2009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1、美国 14.8万亿 2、中国 5.2万亿 3、日本 5万亿 4、德国 3.5万亿 5、法国 2.5万亿 6、意大利 2.2万亿 7、英国 2万亿 8、加拿大 1.5万亿 9、西班牙 1.4万亿 10、印度 1.3万亿
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477亿 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 人均4000元。
(一)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投资结构严重失衡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资金流向结构严重失衡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失衡 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失衡
(三)投资高位增长,消费拉动不足
(四)CPI由负转正,通货膨胀压力显现。
(五)收入差距问题依然突出,扩大内需 面临困难。 200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与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将相差4-5个 百分点。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 收入实际增长8.4%,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几 乎持平,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7年的3.33: 1下降到2008年的3.31:1。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摘要:08年以来,伴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演化,其波及范围已经从美国扩散到了全球,逐步演变成为了金融危机,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长进入低迷期。
2009年,我国政府实施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
在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下,中国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进入稳态增长。
2010年,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较高的增长,国内外经济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各项经济指标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我国经济稳步回升,预计全年的GDP增长率为9.9%。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
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季低0.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10.6%,增速比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季节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略高于上季。
10%左右的GDP增长率,可能促使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可以带来之喜,显而易见。
但更应看到由其带来之忧。
总量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人均的第二大经济体,也绝非第二经济强国,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转折关头,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CPI关于通胀预期,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国家的物价水平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从治理通胀到警惕通缩再到通胀预期的加剧,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短期内出现了很频繁的变动,我们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字上来看,在今年呈现一个逐季上升的态势,第一季度是2.2%,第二季度是2.9%,第三季度上升到了3.5%,今年CPI预计上涨3.2%。
这个数字的变化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今年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引起的,受农业基础地位薄弱以及灾害性天气诸多因素的影响,像粮、肉、蛋、菜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经济增长对能源、铁矿石、棉花这样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了,价格大幅度上升,国内资源性价格产品的改革还有环境成本的上升、职工工资提高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成为推高工业品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中国前期的经济增长过热主要源于投资的过度增长,而投资的过度增长又是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过热。
近期不可放松对投资的调控,特别是对房地产的调控。
原因在于房地产过快增长带动了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膨胀,产能过剩必然大量出口,由此产生巨大的顺差。
房地产需求必然下滑,投资也将下滑,中国房地产业将从10年繁荣期进入中期性不景气,并将持续3-5年。
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博士导师陈东琪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去年二季度见顶下行,逐渐减速和降温,这番与全球经济同步进行的调整,可能走U或L 型的路线。
经济困局使得中国工业、消费、房地产、股市、企业等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他表示,调整期分为两个阶段,2010年经济有望回归。
是日,“经济困局中的政府调控与企业资本战略论坛”在上海举行,陈东琪做了题为《中国宏观经济展望》的演讲。
3小时中,他从宏观角度及不同领域就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剖析。
全球同步经济放缓由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带动的全球经济降温,在新兴经济体制造业下降、外需减少等不利条件推动下,形成继2001年科网股泡沫破裂后的第二次调整。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可能呈现U或L型的调整轨迹。
其态势为先外需减速、后内需减速;先投资减速、后消费减速;先东部调整、后东南西北都调整。
工业降温景气交叉工业增加值增长回到2002年下半年水平,快速滑坡成为拉动GDP减速的主动力,制造业在生产、PMI、新订单及新出口订单各方面,均连续滑落。
在结构性方面,出现景气交叉变化:中西部(尤其是灾后重建区)快速增长,长三角、珠三角则接近衰退边沿。
中小工业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就业。
消费见顶拉动下行消费延续加速增长趋势,但显现见顶迹象,随着收入增长(实际)减速,财富效应衰减,下半年消费增长将放慢。
通胀侵蚀国民收入和储蓄,实际购买力将下降,此效应下半年初显,明、后年将突显消费减速拉动经济下行。
房价下行变化不一房价自今年1月见顶后减速,连续回落6个月,涨幅过大城市下跌幅度大,中西部二线城市继续上涨,总体上从卖方市场转到了买方市场。
2010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进口方面,资源类大宗商品进口额急剧增加推动进口快速上涨。
一季度,铁矿砂、原油及成品油、初级形状塑料、钢材、氧化铝及原
铝、原铜和大豆合计进口758.67 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5.1%,同
比增长84.1%,远高于同期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
% 季节调整后环比名义增速
季同比(名义)
季同比(实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
4
城镇投资季环比折年率为27.7%。
一季度,民间投资
(非国有及国有控股投
资)增长30.4%,比前两
个月高4.3 个百分点,创
出2008年12月以来累计
增速的新高;国有及国有
控股投资增长21.1%,民
② 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
图5 消费名义增速稳定,实际增速回落
-10
-5
05
10152025
2005Q32005Q42006Q12006Q22006Q32006Q42007Q12007Q22007Q32007Q42008Q12008Q22008Q32008Q42009Q12009Q22009Q32009Q42010Q1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7.9%,比上季提高1.3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
2.9 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
环比增速为 5.5%,比上季
提高2.4 个百分点;剔除价
格因素后,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实际增长15.4%,比上
季低1.0 个百分点,比上年
同期低0.5 个百分点,实际
增速和名义增速的差距反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我国的经济形势我国经济的运行情况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走势良好一、2009、2010年的中国经济全球经济运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稳固和加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2009年,任务非常明确—应对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2008年底中央出台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到正常轨道,并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的困难程度不如2009年,但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是最复杂的一年。
现在回头看,这些问题还是很好地应对过来: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中国积极作出努力,维持了欧元区的经济稳定,虽然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脆弱状态,但是二次探底没有出现。
在房地产问题上,遏制了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2010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一年,为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正在恢复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
可以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战胜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经济较快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而且基本上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做好经济工作的有利条件1.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2.“十一五”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
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投资的适度增长是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
2010年国内形势综述.
www,
四大因素导致: 2010年中国宏 观经济形势最 为复杂
结构性失衡是困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源
最为复杂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矛盾最 为复杂,因此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选择也更加复杂。
现在中国宏观经济仍然失衡,总量失衡的矛盾和结构 性失衡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特别是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不 仅是深刻的存在,而且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 源。
www,
7.采购经理指数(PMI)
采购经理指数是一套综合性指标体系,因所选指标具有先导性,成 为经济运行监测的先行指标。
制造业PMI体系包括PMI综合指数和其他扩散指数,PMI综合指数由生 产、新订单、产成品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五个主要 扩散指数加权而成,其他扩散指数包括采购量、积压订单、新出口 订单、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等。PMI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 比上月增长,低于50%表示比上月下降,与50%的距离表示增长或下 降的程度。
www,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来看,2009年6月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增 长趋势结束,开始震荡下降。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幅由2009 年5月的43.7%降至2010年3月的16.0%,5月增至23.9%;其他投资同 比增幅由2009年5月的35.2%经三次震荡下降和提高,至2010年3月达 到33.6%,2010年5月回落至26.6%。
☆
形
势二
政 策
○ 一 ○
年
国
内
经
济
社
会
形
势
综
述
www,
Diagram
2010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
ADD YOUR TITLE
8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 投资出口回落 三季度GDP增速10%以内
2010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
2010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按新闻发生时间顺序排列)1、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
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到40%。
4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规定,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到50%,同时强调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
9月29日,有关部委宣布,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调整到30%,三套及以上房贷暂停。
此外,今年北京等多个城市发布限购令,规定居民按家庭只允许新购一套商品住房。
2、中国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开启“做空”时代 2月20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至此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制度已全部发布。
3月31日,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启动。
4月16日,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在中金所上市交易。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标志着中国股市开启“做空”时代。
3、吉利收购沃尔沃 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沃尔沃总部所在地瑞典哥德堡签署收购协议。
吉利以18亿美元价格将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纳入旗下。
4、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 4月30日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于10月31日闭幕。
据统计,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超过7300万人次,创历史纪录。
5、国务院发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意见 5月1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指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意见》明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特点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特点点击154次盛高咨询(北京)总经理/李鑫一、2010年我国经济走势:1. 由保增长到调结构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会持续在9-10%,但是增长方式会发生显著变化。
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由主力变为次要地位,内需增长开始逐步唱主角,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升值会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加速转变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1)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加速我国经济由原来靠出口拉动增长的方式向内需驱动增长的方式转变;(2)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促动下,会利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效益,逐步降低关键原材料、技术等资源或产品的成本;(3)通过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产品价格变相提升带来的压力,促使外贸增长结构进一步调整,通过技术含量逐步取代劳动力低成本,从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如下图所示:人民币升值会促进投资高位回落,出口低位启稳,消费平衡增长,从而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可升级,以及内需消费的真正启动。
2. 通货膨胀在可控范围内从目前来看,美国失业率水平仍然居高不下,作为将失业率作为重要目标的历届美国政府而言,经济复苏的压力依然不小,美国经济复苏速度不会太快;欧元区经济步入慢速复苏轨道,但希腊政府信用危机提醒我们,新的挑战还会继续存在,金融危机的阴影尚存。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从而使得粮食等进口物资价格波动不会太大,不会对我国构成输入型通胀压力。
从国内来看,进口与走出去战略提速,会抑制通胀压力。
而央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预期增强,银行存款和债券资产会增大在资产配置中的比重,通胀应在可控范围内。
3. 经济支柱产业在发生转变房地产支柱地位作用在降低。
对于严重偏离市场发展规律的房市,需要政府这支有形的手采取措施来管控。
而土地收益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方式,房地产又是政绩的重要模量尺度,这一切都会促使地方政府看重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
在与中国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相冲的情况下,目前中央政府也会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进行管控,也会通过实行EVA考核等手段,对地方政府施加压力。
军事理论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分析2500字
军事理论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分析2500字经过三十年的迅猛发展,中国在2010年第二季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里程碑的到来早在意料之中,这是中国复兴的一小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虽不值得国人们欢欣鼓舞,大唱赞歌,但它仍最有力地证明,中国之崛起千真万确,世界各国必须做好准备,迎接一个新兴经济强国。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自18世纪最后一次作为亚洲经济、军事、技术和文化中心大国之后,再次立于卓越地位。
中国自1840年开始经历了一百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压迫,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体育等方面像东方巨人一样站立起来。
虽然目前中国仍然不如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富裕,但已经大大缩短了差距。
1978年中国的GDP还排在世界第十五位,人均GDP仅仅是西方国家的二十八分之一。
西方政客十几年前还在唱衰中国,危言耸听的大谈什么“中国崩溃论”,现实给这些人以响亮的耳光。
他们现在又变了腔调,别有用心的散布“中国威胁论”。
但面对汇率GDP排名世界第二,面对世界媒介的报道,面对着“中国威胁论”我们还需要一种清醒认知,必须有忧患意识。
尽管中国的GDP在世界排名第二,在人均GDP这个更具价值的指标来看,中国还是没有多少颜面的。
尽管中国有几百万富人,但低于世界平均收入水平的人还是大多数。
世界银行201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人均GDP达到了3566美元,排名世界第99位,属于世界中下游水平。
中国必须正视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找出尽快解决的方法。
一是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距,直接导致占中国大部分的农村人口远远不到人均GDP的水平。
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153元,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人均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了3:1以上的比例。
城乡差距大这个问题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社会矛盾,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必将遭遇迟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国经济六大个 两难问题” 年中国经济六大矛盾与12
• 人民币升值与不升值的冲突 • 信贷投放规模收与放的冲突 • • • • 财政赤字与税负改革的冲突 房价调控经济导向与民生导向冲突 扩大出口与重塑经济增长的冲突 投资拉动与扩大就业的冲突 • • • • • • 地方债务化解中的进与退的冲突 资源价格改革与管理通胀的冲突 短期决策与长期规划的冲突 节能减排与重化工业发展的冲突 土地商业化与保护耕地的冲突 宽松货币政策与防范资产泡沫冲突
2010年中国经济六大矛盾与12个“两难问题” 2010年中国经济六大矛盾与12个 两难问题” 年中国经济六大矛盾与12
• 矛盾一 控房价与保“支柱” • 矛盾二 保增长与控通胀 • 矛盾三 保增长与调结构 • 矛盾四 提高居民收入与增加国家、企业收入 • 矛盾五 扩大赤字与增加税负 • 矛盾六 货币的收紧与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