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
3.鼓励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如何改变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等,引发他们对声音特性的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声音提示器、制作一个声音屏蔽器等,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关注和兴趣。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声音实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声音的特性。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
3.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实验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声音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所学内容,巩固和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2.总结声音特性的关键点和影响因素,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认知框架。
3.强调声音特性的实际应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第2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3节第4节第5节编辑整理:第6节第7节第8节第9节第10节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11节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12节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3节第14节声音的特性(共2课时)第一课时音调与响度【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3.知道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了解超声波、次声波.【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重点】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知识点一音调【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2-34,完成以下问题:1.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2.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高低,振动频率越高,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声音音调越低。

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到20 000Hz;人们把高于20 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如下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和发声频率范围.【合作探究】演示一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实验一: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尺按在桌面上,露出桌面一定的距离,用力拨动塑料尺,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听发出的声音;缩短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长度,再以大致相同的力拨动塑料尺,仔细观察塑料尺的振动快慢,听发出的声音.并回答以下问题.1.观察上图可知,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长度越长,物体振动越快?还是露出桌面的长度越短,物体振动越快?答:露出桌面的长度越短,物体振动越快.2.塑料尺振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有什么特点?答: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实验二:在水平桌面上放一铁制容器,不断往铁制容器中倒水,同时用同样的力敲击铁制容器发声,倾听声音的变化.1.随着容器内水量的增多,听到的声音有没有变化?答:有变化.2.容器中水越多,水振动的快慢如何?答:水越多,水振动得越慢.3.听到的声音和水的振动快慢有什么关系?答:水振动得越慢,听到的声音的音调越低.思考: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如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和发声频率范围.1.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答: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次~600次,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答: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教师点拨】1.与音调有关的因素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声音知识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通过声音传播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噪声污染的危害,提高他们积极参与噪声治理的自觉性。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1.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归纳: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声音特性的应用。
3.巩固: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声音的特性》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4.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探索声音领域的未知问题,为我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为基础,紧密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用性,旨在提高学生对声音特性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声音已有初步的了解,能够辨别声音的基本特性,但在深入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逐步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声音特性,使学生在探究中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

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

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运用钢尺,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我们可以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如果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观到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此时,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如果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结论: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教师总结: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教案
强调音调的高低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
板书:
2.决定因素:振动频率
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ppt8】
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或计算机上展现出来。这里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声音的波形图。
播放视频,对比两个波形图,初步了解波形的稠密与稀疏对应音调的高低
【ppt9】展示图片
其实声音的大小,从我们的感觉来讲呢声音的强弱,反映的是声音的另一特性,物理中我们称为:响度
板书:
二、响度
1.声音的强弱
【ppt12】设计实验
提问:比如老师敲桌子,越用力,声音越大,也就是响度越大。同一个物体不同情况下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那么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呢?
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为大家演示实验
一、音调
1.声音的高低
【ppt5】设计实验
提问: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组织同学利用手边的器材设计实验(可以参照课本),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验,并尝试总结归纳
【ppt6】
同学们进行实验后一起观看实验视频,对比自己的实验现象,给出最终的结论
【ppt7】
介绍频率的概念、单位
【ppt16】展示图片
生活中有时我们虽然看不见某人,但是可以凭借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是谁
互动实验:一位同学站在讲台上背向大家,判断是哪位同学在讲话
板书:
三、音色
1.声音的品质
【ppt17】音色相关知识的讲解
板书:
2.决定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
【ppt18】展示图片
介绍音色的应用,可以让同学们联系生活举例
【ppt19-21】随堂练习

台儿庄区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

台儿庄区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产生声音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2)组织不同学生利用各种乐器发声及本人参与发声来认识音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乐趣。

(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和体会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考点梳理】1.音调;2.频率与音调的关系;3.超声波与次声波;4.响度;5.响度与振幅的关系;6.音色;7.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叉一个、乒乓球一个、细线、铁架台、麦克风一个、示波器或计算机、长笛、钢尺、硬卡片、鼓、碎纸屑、课件等学生准备:1.完成助学中三个知识点的预习,带着问题在课下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各组小组长检查课前预习。

2.器材准备:音叉一个、乒乓球一个、细线、铁架台、钢尺、鼓、碎纸屑、课件等5组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用力鼓掌和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哪次发出的声音大?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2)振动会发出声音,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是因为蚊子声大吗?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

二、新课讲授【总结并过渡】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探究一: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学生分组】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力度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声音的特性》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声音的特性”,属于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理解声音特性的物理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其物理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分析声音特性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其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声音特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记录,评价其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综合应用评价:通过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将声音特性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来源和传播,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特性。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解释其物理含义。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改变音源的频率、振幅等因素,观察并记录声音特性的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

4. 归纳总结: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声音特性的相关知识。

5. 拓展延伸: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声音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语言沟通、听觉检测等。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声音特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声音特性的变化规律。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第2节《声音的特性》

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第2节《声音的特性》

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特性》这一节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的重点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辨别不同声音的特性,并能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反射等基础知识,对物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声音的概念和特性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辨别不同声音的特性。

3.培养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辨别。

2.教学难点:声音特性的运用和解释。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实例法和生活情境教学法,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等。

2.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3.生活实例:音乐、电影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特性。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用实验和实例进行解释。

1.音调:音叉的振动频率影响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振幅的大小影响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气球等器材,观察和记录不同振动方式下的声音特性。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讨论交流,巩固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音乐的演奏、电影的配音等。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运用。

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声音的特性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

声音的特性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一、使用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二、实验器材自制发音齿轮(减速电机,有机玻璃齿轮),自制演示用六孔横笛,风筒,饼干盒(马口铁,不同规格),薄厚不同的橡皮膜,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吸管,透明胶,剪刀,钢钢板尺,啤酒瓶,示波器,竹筷子。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一)创新点(1)授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自制教具,丰富了实验内容。

(2)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使实验更加贴近学生,使实验具有延伸性,学生喜闻乐见,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科学理念。

(3)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设了大量的开放性实验,由浅入深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

(二)不足之处(1)因为实验过于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有部分同学的实验最终目的和教师设计的教学目的有差距。

(2)由于课时限制,有的实验小组对教师准备的实验用品没有完全用到,另外学生展示时间不充分。

(三)改进方法(1)实验前先让学生讨论一下用桌面上的器材可以做成哪些小“乐器”,给学生一个总体方向。

(2)应该不拘泥于课时限制,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放到第一位,必要时可以增加半课时。

四、实验原理与设计思路将实验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作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通过发现、设计甚至是创造实验器材来来养学生生的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帮助他们树立“身分处处有物理”的意识,鼓励学生养成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进行科学探究的好习惯五、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了解音色与发声体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演示、观察、探究、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力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间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和“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学习新课一、音调1. 音调(1)探究声音的特点【演示】播放ppt中的两段声音:①牛与蚊子发出的声音;②一位男低音与一位女高音两位歌唱家分别发出的声音。

让学生听声音,比较两次声音有什么不同?【小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声音的不同:牛发出的声音低沉、粗壮,蚊子发出的声音尖细、刺耳;男低音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女高音发出的声音婉转高亢。

【探究归纳】我们接触到的声音,有的听起来尖细,声音高,音调高;有的听起来低沉,声音低,音调低。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高。

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音调的高低。

(3)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提出问题】声音的音调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只改变钢尺伸出的长短(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实验步骤】①把钢尺紧压在桌上,使钢尺的3/4伸出桌面外,用手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②再分别把钢尺的1/2、1/4伸出桌面外,仍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表:振动钢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钢尺长度的3/4 慢低钢尺长度的1/2 快高钢尺长度的1/4 更快更高【实验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

(4)频率①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振动快,则频率高;振动慢,则频率低。

②定义: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用符号f表示.③单位:赫兹,符号是Hz.如物体1s内振动了50次,则这个物体振动的频率f=50 Hz.(5)音调和频率的关系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4.通过团队合作、讨论分享,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实现全面发展。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声音世界,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声音已有初步的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使他们对声音有一定的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学习将更具挑战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时,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使用鼓和锣等乐器,展示响度的变化,讲解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分析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符时的音色差异,阐述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的关系。
-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结合实例讲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声音特性的含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分组讨论声音特性的应用和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列举出生活中与声音特性相关的现象,如电话铃声、汽车喇叭声等。
1.对声音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音调、响度和音色等概念。
2.对声音传播的原理了解不够,可能难以理解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不足,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消极态度。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生动实例、形象比喻和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规范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声音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不同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八年级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八年级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钢尺,梳子,示波器,音叉、乒乓球
教学过程
课题: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材简析: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提出问题: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猜想
设计实验并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3、自学频率
4、反馈练习1
分2: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播放一段音乐,并通过音响音量旋钮改变声音的大校。引导学生明白物理学中,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2、提出问题: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教师演示:音叉弹开乒乓球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自学,声音响度还和发声体距离有关
4、反馈练习2
分3:音色
1、游戏,让后排同学敲击桌面物品,前排同学猜测发声体是什么?
2、通过观察刚才发声体,学生分组讨论影响音色的因素
3、阅读P35音色部分,观察声音的波形图
自我修改

引入新课:播放男女歌唱家的歌声,让学生体会两个人声音的不同,
提出问题

人教八上物理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八上物理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八上物理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掌握声音的特性,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音色和特定声音的效果。

3.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特性与其它物体或媒介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声音的特性的概念和特点。

2.声音的特性与其它物体或媒介的关系。

教学难点1.声音的特性与其它物体或媒介的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备课笔记、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本相关内容,上课带上笔记本、铅笔和尺子。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5分钟)1.引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让声音传播出来?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的特性。

理论讲解(15分钟)1.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色和特定声音的效果。

2.逐个解释声音的特性,让学生了解每个特性的定义和特点。

3.通过实例让学生联想和理解不同的声音特性。

实验探究(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组实验。

2.实验1:改变物体的振动方式,观察声音的变化。

3.实验2:用不同形状的容器接收声音,比较声音的音量和音色。

4.实验3:用不同材质的板材敲击,观察声音的变化。

5.实验结束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规律和结论。

深化拓展(20分钟)1.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特性与其它物体或媒介的关系。

2.提出问题:在水中传播的声音和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回答问题,并互相交流思考。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声音特性与媒介的关系。

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进行知识归纳,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将归纳内容整理到笔记中,带回家中进行复习。

五、课后作业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小初高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 2.3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小初高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 2.3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声音的特性教师 Nhomakorabea年级
八年
学科
物理
第1课时
课题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课型
预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速的因素
3、了解回声
重点
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难点
了解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速的因素
环节
学的设计
导的设计
课前预习
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 、。
2、音调:指声音的,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它表示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符号是: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到。我 们把频率小于的声音叫 次声波,把频率大于叫超声波。
3、响度:指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它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此外响度还与
有关
4、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和,不同 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不 同,因此我们能 很好的辨认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学习导航】
1、音调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尖),有的声音听起来音 调低沉(细),如:警笛声,尖、刺耳。歌曲《珠穆朗玛》最后一句音调太高,一般人唱不上去,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整首歌音调低沉,再如:蚊 子的叫声、女生的声音一般尖细,牛叫声、鸭子叫声、男 生的声音一般低沉,这些都是形容音调的高低,所以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探究:
步骤一:每组把尺子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尺子,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步骤二:使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尺子振动发声时振动的快慢及音调的高低
步骤三:使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尺子所 用的力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尺子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的高低.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3. 情境感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声学知识的情境感知能力。
4. 美育涵养:通过辨识不同乐器的音色,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提升美育素养。
5. 团队协作: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的关系。
(5)实物模型:展示发声体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音色与发声体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声音的特性》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同声音的特性?”比如,我们如何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或者为什么同样的歌曲由不同乐器演奏听起来不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声音特性的奥秘。
9. 声音与生活实际
-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警报、音乐、语音通信等。
- 噪音污染及其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10. 声学实验
- 利用共鸣管、音叉等实验器材观察声音特性的变化。
-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它们与振动频率、振幅和发声体结构的关系。我们通过实际案例、实验活动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了声音特性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声音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与响度的因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有条件的老师或学校)学生准备:钢尺、鼓、音叉(256Hz和512Hz)和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对精彩回答掌声鼓励,然后乘势提出问题:刚才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导入新课】可见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听老师总结,步入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二、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音调1、音调【创设情境】播放男低音演唱的《送别》和女高音发出的《海豚音》。

让学生感受两首歌曲中声音有什么差别?【提出问题】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高有的低,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探究实验】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强调:两次实验要用相同大小的力)欣赏音乐,说出感受:男歌手的声音比较低沉、浑厚;女歌手的声音比较尖细、清脆。

听讲,思考提出的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沉,音调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与响度的因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有条件的老师或学校)学生准备:钢尺、鼓、音叉(256Hz和512Hz)和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振动会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声音吗?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对问题很感兴趣,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鼓励学生对精彩回答掌声鼓励,然后乘势提出问题:刚才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导入新课】可见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2.2声音的特性(设计意图: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听老师总结,步入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二、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音调1、音调【创设情境】播放男低音演唱的《送别》和女高音发出的《海豚音》。

让学生感受两首歌曲中声音有什么差别?【提出问题】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高有的低,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探究实验】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强调:两次实验要用相同大小的力)欣赏音乐,说出感受:男歌手的声音比较低沉、浑厚;女歌手的声音比较尖细、清脆。

听讲,思考提出的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沉,音调越低。

——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钢尺振动越快,声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代表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填写记录表格(答案见附件1)钢尺伸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伸出5cm伸出10cm伸出15cm(设计意图:简单易操作,直观易感知,学生很容易将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联系在一起,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学,并思考下列问题:1、物理学中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什么?怎样定义的?单位是什么?2、如果一个物体的振动频率是100 Hz,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你认为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多少?5、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6、阅读小资料说明:为什么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觉?根据实验现象完成表格。

认真自学,回答问题:1、物理学中用物体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即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单位:Hz2、表示这个物体在1s内振动了100次。

3、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4、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5、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3、超声波与次声波【演示实验】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或计算机上展现出来。

分别把两个不同的音叉(256Hz、512Hz)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注意听音调上的差别以及观察声音在的波形上的区别。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通过观察波形图,易于把频率与音调关系密切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回眸】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在2min内振动了600次,蚊子在飞行时,翅膀振动在1min内振动了21000次,则它们的发声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听到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

6、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要大,能听到人所听不到的声音,如:超声波、次声波。

仔细听不同频率声音音调的高低,同时观察不同频率声音波形图的疏密。

小组内讨论并总结:频率低,波形图稀疏,频率高,波形图密集。

思考,回答:5 Hz 350 Hz 蚊子探究问题二:响度1、响度【教师演示】分别轻轻敲击鼓面和用力敲击鼓面。

请学生辨别声音的变化。

点拨:物理学上把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实验,你猜想什么因素决定声说出声音的特征变化:强弱发生变化学生讨论,提出猜想:2、影响响度的因素的响度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探究实验】你的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乒乓球的作用是什么?点拨:物理学中在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叉的振动的幅度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乒乓球摆动的幅度可以间接反映出音叉振幅的大小,这样我们就把音叉微小的振动给放大了,也便于我们直接观察,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得出结论】现在你能说出响度和振幅之间的关系吗?鼓励学生回答,总结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渗透转换法。

)【情境演示】将手机铃声调到合适音量后,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再返回讲台。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得出结论】上面实验说明了什么?生活中如何增大声音的响度?引导学生发言,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

)——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可能与振动的幅度有关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小组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用力越大,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

倾听老师的讲述,理解记忆。

组内讨论,回答: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注意倾听声音的变化,回答:声音的响度会变化,思考,组内讨论回答:说明声音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生活中经常用喇叭减少声音的分撒。

3、音调与响度的区别【反馈练习】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剖析: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而响度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

牛叫的声音较低沉,即振动频率低,音调较低;蚊子声音尖细,即振动频率高,音调较高,但牛的叫声明显比蚊子大,即响度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D探究问题三:音色1、音色2、与音色相关的因素【播放声音】多媒体播放钢琴、二胡、笛子等一些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乐器发出的。

提问:你是是怎样分辨出不同声音的?仅仅是根据音调和响度吗?点拨:音色就是指声音的品质。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容易形成音色的概念,同时体现课堂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教师演示】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

音叉波形图钢琴波形图长笛波形图【提出问题】针对上图,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从波形图上能得出哪些信息?聆听声音,判断是何种乐器,并说出依据:是根据它们音色的不同来分辨的。

仔细观察三个波形图,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板书设计】§2.2声音的特性【教学反思】一、亮点之处:1、本课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以问题为主线,在新课导入和引导学生探究“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知识点时,都是首先创设问题情景,进而提出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二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设计探究方案,并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本节的名词、术语比较多且比较抽象,教学时以听声为导引,以生活为背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根据生活经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易于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课堂的趣味性和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二、不足之处:1.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不够多,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如笛子、吉他的声音,有的学生根本没听过,生活经验的薄弱与物理知识的脱节会对本节教学有影响。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又由于本节课物理概念比较多,导致某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有些现象和结论能意会却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附件1:钢条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钢尺伸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伸出1/5最快最高伸出1/3较快较高伸出1/2慢最低附件2:课堂检测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轻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小3.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取走。

这里的“声纹” 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4.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当划得快时,纸片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调________,当划得慢时.纸片振动得_______,产生的音调_______。

如图所示,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产生的音调比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产生的音调___________。

5.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6.蜜蜂1min振动21000次,则蜜蜂发声频率是____,当它都从你耳边飞过时,你_______(“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7.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

通过对被形的分析,可知________音叉的音调高。

参考答案:1.A 2.A 3.C 4.高、慢、低、高5.音调响度6.350 Hz 能7.乙附件3:作业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试着制作一件乐器,和同学们一起举办小小音乐会,看看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的好,说说你的乐器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