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历史(定)
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高三历史2024.4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下图展示的玉龙龙首向前,张口露齿,口内穿孔并呈环形齿状,鼻微凸,“臣”字形眼,圆睛微凸,宝瓶形双角后伏,身躯与龙尾弯卷,呈两重内外并列圆弧蟠状。
据此判断,该玉龙()A. 表明了时人尚武的风气B. 反映了手工业技艺精湛C. 显示了民众厚葬的观念D. 体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2. 东汉明帝打算分封皇子,将众封国领地减少一半。
马皇后说:“诸子裁减食邑数县,依据祖制不是已经俭省了吗? ”明帝回应:“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乎? 岁给二千万足矣。
”这说明,东汉时期()A. 中央对王国拥有控制权B. 母族势力影响君主决策C. 皇室节俭之风盛行已久D. 地方政治制度发生质变3. 魏晋南北朝,女性日常阅读的书目不仅有女教典籍与儒家经学,还包括诗歌文学、书法绘画、老庄之学等。
这折射出当时()A. 封建礼教的强化B. 社会思想的活跃C. 三教合一的趋势D. 门第观念的盛行4. 玄奘流传后世的《大唐西域记》不仅为官方编撰《西域图经》提供参考,还作为礼物赠送西州刺史和供出使西域的官员使用。
江西省南昌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含答案解析
3.据云梦秦简记载:采矿两次评为下等,“赀 (罚)啬夫一甲,佐一盾”;三年连续评为下等,“赀啬夫二甲”,并撤职永不叙用;“大(太)官、右府、左府、右采铁、左采铁课殿,赀啬夫一盾”。这说明秦代( )
A.突破“工商食官”格局B.实行严格的什伍连坐制
C.强化经济指标考核制D.设置专吏管理民营作坊
A.是对基层治理模式的有益尝试B.旨在协调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C.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适应了过渡时期的历史需要
10.1987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了放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的决定,随后全国各地出现抢购风潮。1988年8月,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这一过程( )
A.说明市场调节机制的固有缺陷暴露
A.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扩大
C.社会革命得到普遍的支持
D.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形成
8.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发表宣言:“尽量的组织民众,一心一德的拿铁和血与敌人作殊死战。”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1936年5月通过了《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并申明此会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联合救国阵线。”上述现象反映了( )
1844
7047.65
2604
1845
2394827
1850
7743
21548
1852
2503599
1853
10122.7
62896
1860
5318036
1859
11091.52
67874
A.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扭转了对外贸易格局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传统手工业仍具优势
7.1921年5月1日,在江西革命团体改造社的组织下,南昌召开第一次庆祝劳动界大会。改造社首倡者袁玉冰担任大会主席,向劳动群众作了《劳工神圣纪念日》的报告,宣传五一劳动节的到来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历史作用。据此可知,当时( )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年中考模拟检测试卷(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这一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 早期国家的建立B. 暴政导致亡国的教训C. 礼乐制度的瓦解D. 战争导致的消极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夏桀本是亡国君”“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都是因为末代君主实行残暴统治导致灭亡,可以得出,歌谣主要反映了暴政导致亡国的教训,B项正确;题干主要讲的是夏商周的灭亡,不是建立,排除A项;礼乐制度的瓦解准确的说是在西周结束以后,礼崩乐坏就越来越明显,材料中没有提到礼乐制度瓦解,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夏商周的灭亡,没有体现战争导致的消极影响,排除D项。
故选B项。
2. 根据史书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田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
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 政治稳定与商业发展B. 劳动人口增多C. 生产工具和方式革新D. 水利设施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材料“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田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
”并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耕地面积不断扩大,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兼并和争霸战争不断,政治不稳定,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劳动人口没有增多,排除B项;水利设施完善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不是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C项。
3. 下面两位人物的共同贡献是()A. 均促进了中外交流B. 均维护了国家统一C. 均推动了民族交融D. 均实现了科技创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片“鉴真”“郑和”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传播佛教,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他们的共同贡献都促进了中外交流,A 项正确;题干图片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体现的是中外的交流,未涉及维护国家统一,排除B 项;题干图片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体现的是对外的中外的交流,未涉及国内的民族交融,排除C 项;题干图片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体现的是中外的交流,未涉及科技创新,排除D 项。
高三高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战国时代的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也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这反映()A.诸子思想出现相互交融B.统一具有一定社会基础C.中央集权得到普遍认可D.战乱催生专制主义思想2.(4分)王莽改革时“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新政的蓝本。
例如王莽依据周礼实行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男丁8 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给邻里乡党,结果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说明()A.周礼已不再具有现实价值B.王莽已具有超越时代的经济思想C.地主土地所有制遭到破坏D.生产关系调整应适应生产力水平3.(4分)如图反映的是元朝的漕运和海运路线图,据图可推知()A.南北经济差异导致长途贸易兴盛B.全国主要财赋集中在江南C.蒙元政府开始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北方经济相对于南方更具优势4.(4分)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
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咨询机构,俗称“内阁”,主要工作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到了清朝,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的文书了。
内阁职能变化说明()A.内阁制度威胁皇权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内阁失去存在意义5.(4分)《时报》于1911 年11 月、12 月登载了《女子军》、《金戒指助军饷》、《女子革命军赴前敌》几幅纪事画。
这些画作反映出()A.媒体注重宣传保护女性的权利B.政治革命使女性平等地位确立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6.(4分)1920 年5 月以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者》、《劳动音》、《劳动界》等刊物,《劳动音》的创刊宗旨中指出“要排除那帮不劳动而食的人,阐明真理,增进一般劳动同胞的知识,研究些方法以指导一般劳动同胞的进行,以解决这不公平的事情,改良社会的组织”这些刊物的创办说明()A.五四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社会主流思想出现变革C.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中共成立的条件已成熟7.(4分)1954 年12 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直属国务院。
2023年云南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云南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 某学者对如图描述道:“我们今天可以看到这种更大集体的范围就是一栋房子。
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每个套间面积相近,内部结构设施也大体相同,有独立的火塘和用于炊爨饮食的器具。
很多套间之间没有门道沟通。
”,根据如图及其描述可以推测,当时已经出现()A. 明显的社会贫富分化B. 较大的氏族部落联盟C. 原始的家庭生活方式D. 普遍的财产私有观念2. 东晋南朝时期,如果让南方的士人与当地庶民易服交谈,听几句就能从语音上分辨他们的身份;北魏统一北方几十年后,如果隔墙听士大夫与北方的平民交谈,很难断定谈话者的身份。
这反映了()A. 文化习俗融合的差异B. 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C. 地域特点影响的强弱D. 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3. 据文献记载,东晋十六国时期,僧人释慧常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将佛经“寄互市人康儿(胡商),展转至长安”,长安胡僧安法华收到后“遣人送至互市,互市人送达襄阳(今湖北襄阳),付沙门释道安”。
从佛经的辗转传送中可以看出()A. 社会动荡促进宗教传播B. 北民南迁带动文化交流C. 跨域经济联系普遍存在D. 传统丝路贸易依然活跃4. 明太祖编订《大诰》,宣布“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
建文帝时下诏,官民犯罪一律“依《大明律》科断”,废除《大诰》。
明成祖即位后为打击异己,恢复《大诰》,不久后又废止。
《大诰》的兴废变化()A. 印证了皇权高于一切B. 说明了法治观念牢固C. 体现了中央集权重要D. 反映了社会进步趋势5. 明初,在西南地区沿袭土司制度,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朝廷只是“稍与约束”,后来规定“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指皇宫)受职”。
新规定意在()A. 消灭割据B. 制约藩镇C. 笼络土官D. 彰显集权6. 1858年清政府在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五款中提出了保留条款,即“铜钱不准运出外国”“凡米谷等粮,不拘内外土产,不分由何处进口者,皆不准运出外国”。
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黄山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西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古国阶段晚期代表性遗址。
考古发掘出土了彩陶、漆木器、玉器等器物,其中鼍鼓、石磬、土鼓等在大墓中随葬的数量、组合和布设位置都是固定和统一的。
即使几座大墓的入葬时间至少相距百年,上述规制也无明显变化。
据此可知A.神权在陶寺社会中占据主导B.中原核心的文明格局基本形成C.古国阶段晚期初步形成礼制D.陶寺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2.魏晋时期的察举采取考试方法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高门子弟很少屈尊接受察举。
但在南朝时期,他们态度发生转变,纷纷参加考试,秀才一科充斥着高门才子。
由此可知当时A.中枢机构遭到士族垄断B.选官缺乏选贤任能精神C.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停滞D.专制集权程度有所强化3.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之乱之后,宪宗命其撰写《平淮西碑》,但不久之后该碑被磨。
现存文人笔记中对韩碑被磨有三种说法(见表1)。
据此可知元和中,有老卒推倒《淮西碑》。
帝怒,命缚来杀之。
【唐】丁用晦《芝田録》囚至,曰:“碑中只言裴度功,不述李愬力,微臣是以不平。
”命放罪,敕段文昌别撰。
石烈士名孝忠,猛悍多力,尝为李愬前驱。
一旦,熟【唐】罗隐《说石烈士》视裴碑,大恚怒,因作力推去其碑。
吏执之诣前,孝忠云云,上因得淮西平贼之本末,命段学士更为之。
【宋】孔平仲《续世说》等退之《淮西碑》多归裴度功,李愬妻唐安公主不平,诉之于帝,谓愈文不实,遂斲其碑,更命段文昌为之。
表1A.段文昌所撰碑文可信度高于韩碑B.时人质疑韩碑过度美誉裴度C.韩碑被弃原因在于宪宗听信谗言D.文献互证即可还原历史原貌4.宋代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商业性农业比种植粮食作物获利更多。
一些地方将田地改成桑田或改种酿造酒曲用的糯米、制糖用的甘蔗等,甚至还出现了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
甘肃省定西市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定西市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3月22日,甘肃礼县四角坪秦代礼制建筑遗址被列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该建筑群呈典型的中心突出、对称格局,体现出较强的礼仪性。
据此推断,材料中的“礼仪”是指()A.皇权至上B.分封天下C.以德治国D.休养生息2.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在这里,游客既能欣赏古印度犍陀罗艺术余晖,又能目睹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的“秀骨清像”。
这说明古代甘肃()A.继承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并发扬光大B.是中外文明交流和民族交融之地C.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中心D.保留了石窟进入中国的最初样貌3.北宋的吕蒙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出身的宰相,他读书中状元,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这反映科举制度()A.导致文官地位超过武宫 B.消除了人们的门第观念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4.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成立东厂,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明清的这些措施()A.维护了国家统一B.削弱了地方权力C.抵御了外敌入侵D.加强了君主专制5.下面是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会议的旧址。
这次会议()A.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C.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D.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6.“硝烟弥漫战旗翻,雄兵百万夺雄关。
屯兵那惧徐州险,横扫敌军凯歌还。
”根据诗句判断,该诗作歌颂的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南京解放7.2024年1月31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外交部2024年新年招待会上的致辞中提道:过去一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中国一中亚举行首次峰会;中方积极促成沙特伊朗复交。
这说明我国()A.致力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B.践行着不结盟外交政策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是处理国际事务的中坚8.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古代民主与法制成就简表。
广东省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含答案
★启用前注意保密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历史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的“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代礼制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狗,朔月才能食用羊。
战国时期,鸡、猪、狗、羊、鱼类成为各阶层主要的肉食来源。
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A.耕作方式发生变革B.社会等级结构瓦解C.贵族阶层已经消失D.商品经济趋于繁荣2.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昭帝年仅8岁,外戚霍光以大将军身份秉政,领尚书事。
西汉后期如外戚王莽等,也都是以大将军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身份执掌中央大权。
上述现象反映出()A.军功阶层长期把持朝政B.汉匈之间战争绵延不绝C.中央行政中枢权力调整D.外戚宦官交替执掌政权3.前秦都城长安与前凉都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东晋阳之间均有贸易往来。
活跃其间的“互市人”不仅有汉商,还有为数众多的来自中亚地区的商人。
据此可知()A.丝绸之路贸易恢复发展B.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矛盾呈现加剧倾向D.前秦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4.在唐代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离开本县本州,无论是投亲访友或行医治病,还是经营生计,都必须持刑部所制定的纸质文件“过所”才能通过朝廷设置的关卡。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遗址房屋排列整齐,同时期裴李岗遗址墓葬秩序井然。
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尚未发现坚固的城堡,距今五六千年的良渚古城,城垣宽而低矮,主要功能应是防水而非军事防御。
青铜在亚欧草原主要用于制造武器和工具,在中国则主要铸造礼器。
以上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在起源阶段()A.崇尚秩序与稳定B.避免冲突与战争C.追求集权与礼制D.从事游牧与渔猎2.“见义勇为”源自《论语》中的“见义不为,无勇也”。
云梦秦简《法律答问》规定“捕亡(亡:逃亡的盗贼),亡人操钱,捕得取钱”,汉律亦有“盗贼群攻乡邑及入人家者,杀之无罪”的条文。
由此可知()A.秦朝已经开始律令儒家化进程B.秦汉律法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C.政府制定乡约以加强基层治理D.传统美德在古代普遍具有法律效力3.北宋元祐四年,苏辙出使辽国,发现苏氏兄弟的文集在辽国广为传诵。
辽国人对于苏辙的到来非常欣喜,不断打听苏轼的情况,于是有了苏辙的名句“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由此可推断()A.党项族人普遍仰慕中原文化B.绍兴和议带来宋辽长期和平C.辽国境内多元文化共同发展D.辽国全盘继承中原典章制度4.如图是中国部分时期人口变化图。
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①盛唐时期的实际人口数超过一亿②番薯引进促进了宋元时期人口增长③清朝赋役改革导致隐匿人口减少④战乱与灾疫是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以下出自中华典籍的言论,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③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6.如表为1862-1872年从澳门运出华工人数一览表,导致华工出国人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年代186218631864186818701872人数2536666010712122061340721854①不平等条约签订,清政府允许华工出国②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全球劳动力市场形成③洋务运动展开,提升了华工的劳动技能④黑奴贸易被限制,殖民者寻找廉价劳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如表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唱的民歌。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历史2024.5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由此可以推断,北京人()A.掌握了人工栽培水稻技术B.已经学会使用火C.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D.会制作各类工具2.有学者认为:商鞅虽死,但新法在秦长期行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秦国亦因而得以长期保持强盛的国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该观点说明了商鞅变法()A.实施的背景B.失败的原因C.内容的全面D.深远的影响3.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
当时经这条道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丝织品、漆器、铁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
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石榴等,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也传入中国。
这说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示意图①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②促进了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③有利于我国大一统局面形成④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对以下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A.唐朝前期政治开明,民族关系和睦B.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C.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D.中央政府不断加强对新疆的有效管辖5.以下是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1894年1905年1907年1912年1月成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筹划领导广西起义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A.洋务运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戊戌变法启蒙民众思想C.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D.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6.下图是1919年发表在《新申报》上的漫画《长蛇猛兽动起来冲破和平正义塔》。
漫画中是一座即将倾倒的塔,塔身自上而下写着“公道”“和平”“正义”“平等”字样。
塔的旁边立有一碑,上面写着“凡尔赛和会”。
漫画作者意在()A.颂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B.讽刺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C.揭露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D.说明二战结束后联合国作用不断增强7.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中第一条内容是: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
东北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东北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础B.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C.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剥削的基础D.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统治的基础2.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废除丞相制B. 建立东厂C. 推行科举制度D. 实行“三司分权”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4. 五四运动中,学生的主要诉求是什么?A. 反对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D. 反对军阀割据5.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主要采取的战术是什么?A. 游击战B. 阵地战C. 城市战D. 海战6.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戊戌六君子”?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林旭7.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C.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 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与“文化大革命”无关?A. 大跃进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红卫兵运动D.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9.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十二届三中全会C. 十三届三中全会D. 十四届三中全会10.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____。
12.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________。
13.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________。
14. 清朝末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
1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学生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周王朝在打击殷商残余势力后,着手建立各区域统治据点,“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王室子弟占绝大多数。
周统治者实施以上政治措施的目的是()A. 开创王位世袭制度B.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C. 确立地方郡县制度D. 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时期的历史地图,发生在该时期的历史事件是()A. 武王伐纣B. 商鞅变法C. 大泽乡起义D. 楚汉之争3下侧示意图梳理了汉代史事,其中①处应填写().A. 汉高祖建立汉朝B. 汉文帝休养生息C.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 汉光武帝实现中兴4.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历史现实。
以下反映我国古代科举选官制度的是()A.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 惟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
D. 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5. 史书《楮币谱》记载,北宋时期“蜀民以钱重难以传输,始制楮(纸)为券”。
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A. 交子诞生的原因B. 活字印刷技术的应用C. 四川驿站的管理D. 商帮与长途贩运兴起6. 某历史小组开展项目式学习,设计“中国历史上的大科学家”系列盲盒,首先需要将科学家与其成就对应。
以下选项对应准确的是()A. 祖冲之——造纸术B. 蔡伦——圆周率C. 李时珍——《本草纲目》D. 徐光启——《齐民要术》7. 某同学绘制“我国历史上对新疆地区的治理”时间轴(下图),其中①处应填写()A. 市舶司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D. 伊犁将军8. 以下选项对《马关条约》签订后的中国历史描述正确的有()①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达到鼎盛②统治阶级分化,部分官员推行洋务运动③清廷暴露无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④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等上书要求变法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9. 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着装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大礼服,以西服或长袍马褂为常礼服;所有服饰用料均应使用本国纺织品。
2023北京高三二模历史汇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章节综合
2023北京高三二模历史汇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章节综合①议会的选举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②国家元首有权解散参议院①引发北美独立战争③增强国家治理能力7.(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文化与自由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选自恩格斯《反杜林论》依据材料,确定一个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不少于3个史实),史论结合,遐辑清晰。
三、材料分析题8.(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艺术赞助人制度”与欧洲近代绘画材料一15世纪以来,罗马教廷和意大利的一些大商人,都有对文化事业的爱好,他们乐于充当文化赞助人。
艺术家把作品卖给赞助人,买家也会委托艺术家制作特定作品。
有学者称其为“艺术赞助人制度”。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富商约稿所绘,米开朗琪罗应教皇要求创作了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西斯廷圣母》则是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祭坛画。
此后三个世纪,欧洲画家们也多依宫廷贵族的委托进行创作。
画家被委托人和贵族阶层供养,几乎等同于显贵家族的仆人。
这段时间盛行祭坛画、肖像画,风景画普遍遭到鄙夷。
材料二19世纪之后,新一代艺术家们不再依附教皇和贵族,画家们的创作目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法国画家库尔贝宣称:“(我)一时一刻也不违背我的良心,一分一寸也不画仅仅为了取悦于人、易于出售的东西。
”雷诺阿的名言是:“如果画一个东西不能给我乐子,我画来干吗呢?”他们相信自己可以画一切事物。
随着照相术的发明,传统的“画得像”失去了意义,“风格”变得至关重要。
1872年,莫奈创作的《日出·印象》标志着一个新画派——印象派问世。
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相传周公制礼作乐,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荀子认为“礼别异,乐和同”,礼主“分”,使社会井然有序,乐主“和”,使人人和谐共存。
荀子意在强调礼和乐()A.导致了阶层固化B.根植于历史传统C.维护了君主专制D.功能上相互补充2.银雀山汉墓的下葬年代在汉武帝前期,墓中出土了《孙子兵法》《相狗》《曹氏阴阳》等书籍。
在汉武帝的孙子海昏侯刘贺的墓中,出土了5000多枚简牍,内容涉及儒家经传、诸子、诗赋、数术、医学等。
这体现了当时()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思想文化的多样性C.儒学独尊地位确立D.郡国并行制的延续3.786年,唐德宗实行财政改革,试图将财政大权还职尚书户部,遭到江淮转运使韩滉反对。
最终德宗终止改革,后来还加授韩滉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执掌全国财政大权。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格局影响政府决策B.租庸调制难以继续施行C.藩镇割据危及中央统治D.三省六部制度已经瓦解4.在元代纂修宋辽金三史过程中,撰述诸臣围绕三个政权的“正统性”问题争论不绝,主A.强调了传统的华夷之辨B.造成了国家的长期分裂C.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D.反映了汉法治国的策略5.《天工开物》在列举了各种油料植物出油率后,还说明以上只是大致情况,“其他未穷究试验,与夫一方已试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
”这()A.与近代科学的精神相契合B.开启了“中学西渐”的进程C.源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D.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6.晚清时期,地方督抚不设属官。
曾国藩、李鸿章等出于地方军务需要,自设善后、厘金等局,招募官员、幕友入局办事形成幕府,幕府逐渐掌握了部分军事权、财政权和人事权,实际上行使省一级政权的职能。
这一现象()A.遏制了列强侵略的势头B.反映了晚清政治的现代化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变革D.体现了政治权力结构变动7.据传,Coca-Cola原译为“蝌蝌啃蜡”,在1928年悬赏征名活动中,旅居英国的蒋彝教授因首创“可口可乐”而获得奖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开卷) (二)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70分,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你仔细审题,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今年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200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主题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
下列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 、为政以德
B 、有教无类
C 、兼爱非攻
D 、道法自然
2、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台湾歌星周杰伦演唱的歌曲《本草纲目》的得名与我国古代哪位医药学家有关
A 、华佗
B 、李时珍
C 、张仲景
D 、孙思邈 3、从下左图《中国文物流失概况简图》可以看出近代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三次高潮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抗日战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200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举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举世瞩目。
你知道与我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创建有关的事件吗?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辛亥革命
5、上右图反映的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要大力发展科技
B 、要提高合作意识,实行集体劳动
C 、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D 、要敢于创新
6、台湾诗人余光中写到“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目前指导我国解决诗人“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一国两制
C 、民众公投
D 、国际裁决
7、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火车司机一空姐一网络管理员 B 、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一空姐 C 、网络管理员一火车司机一空姐 D 、空姐一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
8、当代印度史学家说:“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
”这里的“她”是
A 、圣马丁
B 、尼赫鲁
C 、章西女王
D 、释迦牟尼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第3题图 第5题图
9、20世纪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下列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 、同盟国←→协约国 B 、轴心国←→反法西斯同盟 C 、北约←→华约 D 、轴心国←→协约国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政治实力
B 、军事实力
C 、经济实力
D 、人口多少 二、组合列举(本题有4小题,共14分)
1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开创了许多的制度,请写出以下我国古代开创的制度。
①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_________。
②西周时产生众多诸侯的制度__________。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的制度_____________。
④隋朝时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_____________。
12、2009年1月,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美国历史上相对应的总统。
①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____________。
②领导独立战争,开创民主先河___________。
③挽救经济危机,实行新政______________ 。
④带领美国,实行冷战_________________。
13、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
你知道与下列图片有关的纪念日吗?(只填写序号)
①国庆节_______ ②青年节_______ ③建军节_______
14、第四届中博会安徽展区以马头墙为代表的徽派建筑,展示出安徽深厚的徽文化底蕴。
请写出下列内容:
①被誉为“宋画第一”的画家_____________。
②清代形成的散文流派_____________。
③有“东方芭蕾”之称的地方戏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3分)
15、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碑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将全部确定。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1)你知道中俄两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吗?(2分)
(2)近代中俄两国关系经历了风雨历程,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三件中俄外交史实。
(3分)
(3)根据材料二,说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有
图① 图② 图③
过哪些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怎样失败的教训?(4分)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分别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其结果如何?(2分)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1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一个“和”字,贯通天下。
和谐的大国关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关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所示的连接亚欧的商路通常被称作什么?(1分)图2中,马可·波罗离开威尼斯来到中国,后根据他的见闻口述著述成一本什么著作?(1分)这两幅图片主要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种方式?(1分)
(2)根据材料二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归纳历史上影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3分)
(3)根据材料三,请你以近现代法德两国关系为例,论证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2分)
(4)通过上述材料,请谈一谈你心目中的 “和谐世界”是怎样的?(2分)
图1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图2 马可·波罗一行离开威尼斯
图3 关押在船舱里的黑奴 图4 巴以冲突 图5 “9·11”事件
四、分析与探究(本题共13分)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在这100年中,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
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艰难探索——醒过来
(1)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中,中国人在困境中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的历程。
请分别写出与下列图文资料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4分)
图1:____________ 图2:___________ 图3:____________ 图4:___________ 步骤二:浴血奋战——站起来
(2)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
请结合所给材料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5分)
步骤三:改革开放——富起来
今天,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科技飞速发展、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外交事业进入崭新时期……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3)领导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的是谁?举一例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2分)
步骤四:感悟历史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2分)
图1“师夷长技” 图2变法图强 图3三民主义 图4民主科学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