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影视歌曲欣赏(wwwdiyifanwencom)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 ,深藏着顿悟出世的暗示。 《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 传达出感悟人;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 奏曲”。
李叔同的《送别歌》。 长期以来,《送别歌》几乎成了李叔同的代名词,而 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的插曲或主题歌采用《送别歌》后,这首歌更是 家喻户晓。 然而对于《送别歌》,长期以来却有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宣传失误。
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确有其人。 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 目前已有的资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 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在我看来,《送别》并不 是为哪个友人 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
《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在长亭外、古道边送别 的画面;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第三 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 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 ”,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 满着彻骨的寒意。
由于人们对此歌宣传得多,研究得少,所以大多数人都以为此歌的词与曲皆 为李叔同所作。其实《送别歌》的曲子原本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J P 作,歌曲的名字叫《梦见家和母亲》。由于此曲十分优美,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 溪(1884~1905年)便采用它的旋律填写了《旅愁》。《旅愁》刊于犬童球溪 逝世后的1907年,此时正值李叔同在日本留学且又热衷于音乐,他对《旅愁》当 有较深的印象。 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歌》《送别歌》采用了《梦见家和母亲》的 旋律,但歌词却是受了《旅愁》的影响。
《旅愁》的歌词是这样写的: 西风起,秋渐深,秋容动客心。独自惆怅叹飘零, 寒光照孤影。 忆故土,思故人,高堂念双亲。乡路迢迢何处寻,觉来归梦新。
李叔同的《送别歌》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 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由此可见,《旅愁》《送别歌》两首歌不仅旋律相同,歌词意境也相近。至 于说到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的插曲或主题歌采用《送别歌》,这又是 很有意味的事了。
1、 2、 3、 4、
影片透过一个小女 孩纯真的眼光,展示了20 年代旧北京的社会和当时 那种愁云惨雾的生活。
主人公6岁的小英子 住在城南一条小胡同里。 影片围绕小英子和她身边 的故事展开。是一部表现 童年往事的影片。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1)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
江,客居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 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 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号弘一。
1、歌曲给听众留下了什么样的的感觉? 2、歌曲体现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1、请同学们下来自己搜集其它对我们有帮助的影视作品。下节课和 同学们一起欣赏。
2、熟练的唱会《送别》、《敢问路在何方》
李叔同祖籍浙江省平湖县,清光绪六年(1880年)农历九月 二十日出生在天津,父亲李世珍是名进士,与直隶总督李鸿章 同年会试,是挚友。李世珍官任吏部主事,又是天津最大盐商, 还兼营银号,家财万贯。李叔同为其三姨太所生。在李叔同5 岁那年,他父亲去世了。他是在长兄文熙和母亲教导、关怀下 成长的。李叔同7岁就有日诵五百,过目不忘的本领。9岁学篆 刻,就在这一年,他看到一个戏班演出,激起他对京剧的兴趣, 当李叔同长成青年,他在诗词歌赋、金石书画方面,已经有了 广博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