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本必须有“厚”“薄”“观”
把书读薄,把文读厚.doc
把书读薄,把文读厚——叙事散文教学的两点浅见江西省安远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刘玲玲叙事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并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最终达到读懂散文,与文中主人公共鸣,是叙事散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笔者以为,要达到这种教学目标,在散文阅读指导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沿“线”概“形”“抓“神”——“把文读薄”叙事散文根据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它们都有有着散文的共性:“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
“形散”指的是写的内容很宽泛,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也可以是以人物为中心,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的勾勒等。
“神不散”、“神聚”,指的是不管写了哪些事都只表达同一个主题。
这些宽泛、琐碎的内容往往由一条线贯穿,犹如一根银线串彩珠。
在教学叙事散文时,我们可以根据散文的特点,让学生沿“线”透过“形”抓住“神”,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做到整体感知,“把文读薄”。
例如在教学《老王》时,学生初读了文章,我问学生,“我”与老王交往过程中,了解到了他哪些事情,老王做了哪些事?作者有什么感受?学生沿着“我”与老王的交往这根线,很快找到了答案:“我”了解到老王的职业是蹬三轮,有生理缺陷,看到他居住条件差等方面感受到老王的“苦”与“不幸”。
马上概括出了老王所做的几件事,即老王送冰,送默存去医院,给我送鸡蛋和香油等。
透过这件事,学生初步感受到老王的“善”。
当“我”知道老王死了以后,“我”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里不安“,“我”心生愧怍。
学生初步能从中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即“我是一个幸运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回想起来,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内心深感愧疚,同时也发人深思,到底应该怎么去对待社会中的不幸者。
又如:在教学《背影》时,指导学生沿着“背影”这根线概括出:开头回忆,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抒怀,照应背影。
文章的“厚”与“薄”
文章的“厚”与“薄”读书作文,人生之大事。
读书是一个由薄到厚,再由厚及薄的过程。
其实,写文章也有厚薄之说。
文章的厚薄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意境厚重与单薄;二是指文章的长短。
是写厚,还是写薄,各有评说。
文章意境该厚还是该薄,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有过一段论述。
袁枚以诗歌为例,认为其既可以写得厚重,也可以写得单薄些,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最终要以恰到好处为标准。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袁枚举例两个事物:狐狸皮做的大衣,以厚实为贵;鲨鱼皮纺的丝,以轻薄为贵。
又以一物佐证:刀背以厚为贵,刀锋以薄为贵。
进而发出了”厚的不一定珍贵,薄的不一定低贱”的感慨。
最后,他列举了杜甫之诗厚重、李白之文单薄,李商隐之诗厚重、温庭筠之文单薄,但都是名家,进一步充实了厚薄要恰到好处的观点。
关于恰到好处的智慧,古人早就有论述。
《论语·先进》曰:”过犹不及。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描写”东家之子”的美:”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生悲。
”《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腹入于矫枉过正之检。
”古人这些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描述,都在强调凡事要”恰到好处”,过了,就可能要出错了。
这里的”过”可以理解为没有掌握好分寸,在事情的拿捏上出了问题。
再来谈谈文章长短的问题。
文章就长短而言,多数人主张少而精。
”少”就是篇幅短小,”精”就是精确。
俗语说:”药灵丸不大,棋妙子无多。
”道理虽懂,不少人还是喜欢写长文章。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判冗长的文章,比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是不是文章文字越少越好呢?也不尽然。
文章意思通达,就不要多写了。
如果文字太少,不足以通达,就不合适了。
比如宋子京在修纂《唐书》时,想把它编得简略些,硬生生删除了许多句子,几乎导致文字不通顺。
读厚薄
读“厚”又读“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所以面对文本,指导学生积极运用“批注式”阅读——在语文书上圈点勾画,并静思默想,像品茶一样品出文字的甘甜芳香,然后动笔在语文书上批写注解,并在老师的组织下互动交流分享……学生的阅读批注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老师的教悄然“退居二线”,学生用自己对文本文字的解释品评,发现文本词句的温度热度,深度广度,用相互的交流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引起课堂生命体的和谐共振,实现生本教学和新课程标准都提倡的有效的自主式阅读。
在教学《如梦令》这首词中,我通过自主批注,交流反馈两个环节将课堂还原成学生自主的课堂,给予他们较宽松的时间,放飞思绪,品悟赏析。
在“读厚”一环节,教师让学生根据词语联想画面,并对学生的批注进行关键之处的点评与点拨,如对“醉”的理解,“兴尽”“藕花”“争渡”“鸥鹭”的情景想象,都是在挖掘文中有较高思想、情趣等价值的素材,引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地研读批注,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每个孩子言说的是他自己心中的风景,那风景,已不纯粹是客观的、物化的,而是主观与客观融合的结果。
这一板块设计,唤醒学生所有的器官感受词: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诵、用脑想象、用心灵感受,打开身体所有通道接收词的信息,进入词境,使学生学词的过程成为愉悦身心的过程。
“读薄”一环节,引导学生读出词眼,学生对词眼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暮、兴、醉、惊、记。
但因为前面有自主批注、交流批注做铺垫,学生能很快找到词眼,在充分品味欣赏之下,感受到“醉”字的妙处,这样的感受是有自悟与内化过程的,因此学生对这个“醉”的赏析是充分全面的。
“读厚”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种感性阅读;“读薄”培养的是学生对语言的概括能力,属理性阅读,两者都是在自主批注的前提下才能如此自如地生发,批注,让学生真正地在文本中“走个来回”,我们的古诗词显得那么有“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
引领学生读“厚”文本有五招
2017年第48期N《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如何才能真正达到这个目标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深入读文本,挖掘文本,引导学生浸润到文本中去,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读出作者蕴藏于文本中的真情实感。
把文本真正地读“厚”,即读懂文本内容,读“厚”人物形象,读出文本的特色。
一、深情熟读,是“厚”读的保证阅读教学,必须突出朗读,才能凸显语文教学的特色。
书声琅琅应当成为语文教学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
古人对读书的重要性已有深刻的认识:“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读对理解的重要性。
阅读,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多角度朗读。
在朗读中,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触动心灵,获得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情感。
教师的范读是铺路的石子,织网的梭子。
范读是一种最直接的引导。
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听出了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得到了模仿的范本,最快捷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瞧那课堂上师生对读,师生同读是一道多么靓丽的风景。
声声入心,句句入情。
教者还要适时适度地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比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分小节朗读,学生领读,默读,诵读等等,这些朗读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亲近了文本,走进了文本。
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就要给学生接触文本、诵读文本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感悟课文的情理、意趣。
通过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让他们去发现:文中的每一个词语都寄托着作者深厚的感情。
教者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玩味那些具有“点睛”意义的字词,找准读点,比如体现主题处、疑难问题处、写法精妙等处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能,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真正达到读有所悟,读有所得。
二、创设情境,为“厚”读作铺垫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谈把文本读薄与读厚!
就谈把文本读薄与读厚!杭嘉湖地区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观摩会听课有感织里实验小学潘娟晶新课程理念十分强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作为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能从这篇文章中收获许多知识,所以在教学生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总会先将文本认真阅读,通过自己的阅读来体会出文本中所蕴涵在语言文字外在和内在的方方面面的内容。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往往混淆了一点,那就是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自由思考的空间,还是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牵者着学生的思维走,或者说是让学生只能顺着老师所设计的教案依样画葫芦。
最近我参加了“杭嘉湖地区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观摩会”,有幸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精彩课堂,其中还包括现在在青年教师当中很有名气的一些名师,像余杭区临平一小的蒋军晶,湖州安吉外国语学校的王自文,嘉兴平湖叔同实验小学的张滔元,湖州东风小学的肖绍国等。
听了这些名师的课堂教学,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这些魅力来自于感人、优美的教材本身,更来自于我们教师认真,潇洒,独特的教学设计。
但欣喜的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因为听下来,有一些课实在太精细,教师的匠心可谓细致入微,但多样的环节设计却使听课的老师都跟不上,一堂课听下来让人感觉有些累,而且有些零散。
然而有些课的设计却十分简单,用我们以往的判断就是粗枝大叶不够层层推进,层层提高,可听来却清晰,温馨,因为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可以说的内容很简单也很符合学生的实际认识,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还是回到我的问题上来,那么什么是把文本读薄什么是把文本读厚?靠的是什么?最终的意图是什么?哪种方式的设计更可取?我想借用这次听到的两堂课的设计来与大家探讨。
呈现两个案例案例一:《姥姥的剪纸》一、词语引路,把课文读薄(一)一度引路,把课文读成一串声音出示两组词:啧啧赞叹心灵手巧刷刷刷刷身心入境悦耳至极喜鹊登枝清清爽爽牛驮小兔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二)二度引路,把课文读成一个词语找到一句话“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解读文本的厚与薄
解读文本的厚与薄作者:闫静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年第07期话题要从寒假里看的由汤唯主演的电影《黄金时代》说起。
其实早已过了追星的年纪,但就是欣赏萧红。
这位民国的传奇女作家、30年代文坛奇女子。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她执着于写出优质的文章,勇敢释放细腻敏感的情感,用自己的方式唤醒民众的心灵。
而身为教师的我,何曾体会教材编排者的良苦用心?何曾真正走进作者、体味文本呢?我要重拾起那一朵朵被我遗忘的美文之花。
不再只是形式上的走過场,而要真正地走近它、欣赏它。
一、以“自我”的角色进入文本1.解读作者背景。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始终要把解读文本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曾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
”这确实是一句朴素的至理名言。
要想走进文本,要从解读作者背景开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与李白、杜甫并列的盛唐三大诗人的王维。
有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还有人说,人生有四大悲事: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但是从来没有人说,如果上天把这四大喜和四大悲都降临在同一个人身上,他会怎样。
查阅资料发现他的人生就是这样地大起大落。
由此引导学生认识诗人,呈现给学生思想“清净”心灵“平静”,达到了人生最高“境界”,被世人称为“诗佛”的王维。
2.解读文章情节。
解读文本重要一环就是其精彩的情节,或刺激有趣、或跌宕起伏……拍案叫绝的小说、形散神凝的散文、意境深远的诗歌、粉墨登场的戏剧,行走于精彩情节中,增长阅历、丰富人生……我喜欢《老王》这篇文章,每读一遍都会被老王和杨绛感动的稀里哗啦。
省教研员说的一句话铭记于心: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一望无知,再望也无知的地方。
所以我决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解读老王的“善良”和杨绛的“愧怍”的可贵这一情节上。
文中写到“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浅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厚积”与“薄发”
细读文本增其厚教学文本促其薄
XIAOXUE SHIDAI ·2019年第11期(下转20页)读写结合·教之道·
19
一、细读文本的妙处
二、细读文本增其厚
1.巧读文题
2.细品语言
三、教学文本促其薄
细读文本增其厚教学文本促其薄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万丹青
(上接19页)(下转21页)
·教之道·读写结合
20
一、课堂设置疑问,培养学生英语读写教学课中的思维习惯
例如,译林新版小学
《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A new student”这篇课文中,教师可
以根据Story time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
这篇课文主要讲
Nancy is as a new student to Yang Ling’s 小学英语读写教学课中的思维发展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小学龚晓燕
XIAOXUE SHIDAI·2019年第11期。
浅谈文本品读的策略
浅谈文本品读的策略作者:刘巧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7年第7期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味又在哪里?在关键词语里,在对关键词语理解后的朗读里,即文本品读。
”品读,是让学生以心灵的触角去感知语言的内在特性,是一种细嚼,更是一种深耕。
因此,在阅读教学巾,我们要让学生在静思默品巾潜入文本,言意兼得,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于“精彩”处细凿,品语言之妙语文的魅力实际上是语言的魅力。
精妙的语言,能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世界,引领学生生命的成长。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精妙的词语、句子、语段,细品慢尝,让学生体会词句蕴含的深意,汲取语言的营养。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写林冲和洪教头两个人交手的情景写得细致。
“把火烧天”“拨草寻蛇”,几个词语就给读者展现了无限精彩的画面。
教学时,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同学们,‘把火烧天’的招式应该是怎么样呢?谁来模仿一下?”这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男生。
随后,教师追问:“这一招的威力在哪里?有谁能找出破绽?”刚恢复平静的课堂立刻又起波澜。
“林冲的‘拨草寻蛇’在对付这招的时候有什么妙用?”有学生说恰到好处,也有说正中要害……在不断品析中,学生理解了洪教头的闪悍、暴怒,也体味了林冲的内敛、沉稳,对人物形象挹握得更加深刻。
品读,不是拘泥于某词某句的生硬解释,而是结合生活经验对语言内涵的深刻剖析。
这样的阅读教学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二、于“厚重”处静思,品文意之深“丰富是一种安静”,周国平先生认为,这是阅读的一种境界。
学生对文本的品读,需要这种安静的思考,因为文字传达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物、一件事,更是让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挖掘深层次的内涵。
为此,阅读教学中,要学会适当的“点把火”,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
在《生命的壮歌》一课教学中,教师抓住“迅速扭成一团”“不见缩小”“至死也不松动”“不放弃”几个关键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蚂蚁英雄们展丌心灵的对话,从而使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
在品读中感受文本的“三个度”
在品读中感受文本的“三个度”作者:王琪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3年第10期江苏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226400)王琪语文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能力强的人,能快速地把握语言文字,产生丰富的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开展品读式阅读教学,在引导孩子们与文本深入的对话交流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打造精彩的阅读课堂。
一、替换式品读,领会文本的准度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文,选编了很多的美文。
这些文章用词精炼,描写准确恰当,是引导学生开展品读教学的优秀例文。
为了培养学生准确把握词语的意识,也为了培养他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学会推敲词语的习惯,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美文中精到的关键词,开展替换式品读。
学生在对词语进行替换阅读后,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准确用词的重要性,提高语言把握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特点,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训练,是对学生语感培养的有效方法。
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文章,文中描写天游峰的高和石梯的险,用了“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一句来形容。
为了让学生领会作者在此处比喻之妙,我这样引导孩子们进行品读。
师:小朋友们,在这里使用的是什么修辞法?生:是比喻。
师:很好!那文中将什么比做什么呢?生:将石梯比喻为一根细细的银丝。
师: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把石梯比喻为铁丝可不可以呢?……在这一片断中,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替换品读。
在比较之中,学生感觉到作者使用银丝作比喻的形象、准确,使人能形象地感受到天游峰石梯之险。
这样,学生懂得了用字用词的重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在阅读中揣摩词语的自觉性,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二、联想式品读中,感悟文本的广度语言文字是作者描写情境、表达情感的基本元素。
在优秀的文本中,作者还能在字里行间留下广阔的天地,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使读者获得更多的美的感受。
品读文本让语文课堂更有厚度
品读文本让语文课堂更有厚度摘要:语文文本中的很多语素,用在不同的用语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各具特色。
通过对这些语素的精心品味、细心赏析,可深度揣摩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其寄托于文本中的情怀。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通过对文本的细细品读,不仅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而且可丰富其内在涵养与人文积淀,来助推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
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时,应切实加强对文本品读思想的渗透,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赏析、品味、感知文本内涵的机会。
让其在细细品读、深度感知中快速融入文本,和作者对话、和文本交心。
在“品读”中感受文本的魅力、韵味,以切实激发其语文阅读兴趣,并为其积累写作素材、拓宽认知视域、丰富内在涵养而奠基。
使建立在“品读”基础上的语文阅读指导,更好服务于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满足,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的效度,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厚度。
关键词:品读;文本;语文课堂;厚度语文课堂的厚度、深度、广度、效度,直接反馈着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艺术,而且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尤其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其开展的厚度,更是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内在涵养提升,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其写作、表达、交际等认知素养的发展。
可以说,只有以科学、高效、丰富的文本解读策略为指引,方可更好彰显语文阅读教学的育人功能,也会更好助力于学生的认知夙愿释放。
而文本品读策略的融入,则可进一步增强语文课堂的厚度,而且对学生精准挖掘文本内涵,领悟文本意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应以引领学生开展精心品读为铺垫,来教给其科学而有效的文本解析方法。
让学生品读中丰富积淀、拓宽视域、发展认知、提升素养。
并在文本品读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倾向,将其反馈至自身认识实践的各个领域,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其全面发展而奠基,为课堂厚度强化而助力。
一、引领学生在还原语境中品味文本意蕴,来丰富其认知积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很多文本,大都是名家名作,或经典片段。
“薄厚”得当,助力阅读教学
“薄厚”得当,助力阅读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阅读是一种基础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媒体的普及和新技术的兴起,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阅读能力逐渐下降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成为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薄厚得当,能够有效助力阅读教学,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和阐述。
“薄厚”得当,首先要理解其含义。
所谓“薄厚”,就是指阅读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阅读内容的薄厚不仅仅是指文字的密度,更多的是指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薄有其薄的好处,也有其厚的好处。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合理选择薄厚得当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对于“薄”,可以选择一些简短而精华的文章或故事。
这样的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
短小精悍的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初期能力的培养。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和解释,引导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的基础。
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在教学中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从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而对于“厚”,则主要是指一些内容丰富、知识深厚的书籍和文章。
这样的内容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在选择“厚”内容时,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来合理选择,避免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吸收,从而影响到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引导学生阅读“厚”内容时,老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薄厚得当的内容选择至关重要。
一方面,合理选择“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阅读“厚”内容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薄厚”得当,助力阅读教学
“薄厚”得当,助力阅读教学【摘要】在现代社会,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薄厚”得当则可以助力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
本文首先解释了“薄厚”的含义,然后探讨了薄厚得当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接着讨论了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薄厚”原则的重要性,以及薄厚策略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结论部分总结了薄厚方法的有效性,带来的阅读教学效果,并探讨了未来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薄厚”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有助于未来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阅读教学、薄厚、意义、提升、策略、影响、方法、有效性、效果、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现代社会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
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和书籍,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社会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喈。
只有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1.2 薄厚适当,对阅读教学的意义薄厚适当在阅读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薄厚适当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态度。
在阅读教学中,过于薄或过于厚的教学内容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而通过薄厚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挑战和成就,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薄厚适当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薄-厚-薄”阅读法
“薄-厚-薄”阅读法作者:孙婷婷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2020年第03期有人说,读书要把书读“薄”,也要把书读“厚”。
怎样把书读“薄”,又怎样把书读“厚”?到底是应该把书读“薄”,还是应该把书读“厚”?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中学生。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一次讲话中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巾,如果你对各章节又做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添加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
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
”(引文有校改)从这段文字巾,我们能大致了解到把书读“厚”和把书读“薄”的含义。
华罗庚先生认为,渎书应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经常用这样的方法读书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笔者认为,这里面有三个过程:首先,要把书读“薄”;其次,把书由“薄”读“厚”;最后,再把书由“厚”读“薄”。
下面以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介绍一下这三个过程。
一、把书读“薄”要将书读“薄”,最常用的方法是概读。
概读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使读者理解作品描述的历史大环境,有助于读者更精确、深入地解读作品的多重意义。
了解作者的详细信息,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的风格。
掌握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对读者掌握作品描述的主要内容很有帮助。
一般来说,作品的封面、前言、目录等内容,会有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主要内容的介绍。
在精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前,可以通过阅读本书的封面、前言、目录等内容进行概读。
通过概读,可以知道:本书是一部描写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无产阶级战士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各种敌人及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优秀小说;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此书是作者双目失明后历时3年创作而成的,是一部自传性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共18章,主要讲述的是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参加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故事。
“把文本读“厚”,把教材教“薄”
“把文本读“厚”,把教材教“薄”-----------<<巧妙搭配>>搭配问题是排列组合的初步知识,也是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接触到最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设计本课前我们级段老师本着“把文本读“厚”,把教材教“薄”的理念,仔细阅读教材。
我们思考:“本节课教学的目标在哪里?它的下线目标如何定位,上线目标如何延伸?二上与三上两册知识的联系点又如何展现?”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进行了两次对比。
一、解读教材:(1)教材编排的对比二上教材通过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三个小朋友两两握手,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猜一猜、动一动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本册教材(以3个例题为平台,通过搭配衣服、四个球队两两踢球的组合数及用3个数摆出不同的三位数的排列数)继续让学生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原型。
从两种教材的内容上不难看出二上教材简单基础,三上教材更系统更全面地介绍了排列、组合。
重点都是向学生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教学目标的对比二上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上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对比两册目标发现目标1、二上多了个最。
说明二上要求更基础,孩子建立在具体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操作方法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数。
三上却把二上的2、3两个目标归为目标2。
同时增加3、4两个目标,增加的目标是对学生思维的提升与突破。
关于文本解读“单薄”与“厚实”的问题
关于文本解读“单薄”与“厚实”的问题曾经有一个外国哲学家说,这个世界是由“单薄”与“厚实”构成的。
这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的说法,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可以作如此解释。
比如,物质是由内容与形式构成的;世界是由理念与具体的实践构成的;世界是由“一”与“多”构成的……等等,这样说都可以跟“单薄”与“厚实”联系起来。
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语文教学的事情。
说到语文教学,自然就肯定会考虑到文本解读。
我们也经常谈到关于把文本读“厚”和读“薄”问题。
是不是文本也有一个“厚”与“薄”构成呢?确乎如此,比如关于鲁迅的《故乡》,我们或许可以将之读成对于农民的劣根性的问题,然后再读厚了,小说描写了哪些典型人物和场景来反应这样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的。
然而,我们似乎还可以这样读“薄”,鲁迅小说语言的独特性(古文、白话文以及外国语言的杂糅),然后读“厚”,鲁迅在《故乡》中是如何体现这样的一种语言的独特性的,有哪些典型的语言现象?也就是无论如何,我们似乎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样一篇文本。
而且似乎这样,我们也尊重了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了。
然而事实上,如若以这样读厚读薄的方式解读文本,其实还是一种思维束缚。
也就是我们还是基于一种理性思维来解读文本的。
比如,权威说,鲁迅的小说都是反应国民的劣根性的,权威说,鲁迅小说的语言是诗化的,权威说,鲁迅对于生活是一种倔强的呐喊……然后,我们便来寻找证据。
或许,对于经典的解读,似乎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
但,若是这样,我们可能真的忽略了文本写作的实践性了。
文本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一个时间性的实践序列。
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体现作者不同的实践取向,以及不同的构思取向。
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虽然可以教孩子一些什么,但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了孩子基于自我知识背景的阅读实践。
也许,在文本的某一个阶段,孩子会发生自我的理解。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文本的解读,应该是没有所谓的“薄”的,文本的解读自然是关于作者写作实践的“厚”以及孩子阅读实践的“厚”。
“薄厚”得当,助力阅读教学
“薄厚”得当,助力阅读教学在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点。
而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个教师都面临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薄厚”得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从“薄厚”是什么、为什么要“薄厚”、如何“薄厚”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薄厚”是什么?“薄厚”一词源于古代,原指厚薄得当,现在常用来形容事物适度的程度。
在阅读教学中,“薄厚”通常指的是教材的选择和教学的深度。
教材的“薄厚”是指所选用的教材的内容丰富程度和深度,教学的“薄厚”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文本内容展开的深度和广度。
教材和教学的“薄厚”得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和能力。
1.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由于年龄、精力、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复杂和深度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
在阅读教学中,教材和教学的“薄厚”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激发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选择和设计“薄厚”得当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薄厚”得当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和能力。
适度的厚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而适度的薄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1.选用适合的教材2.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
只有在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后,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的内容。
4.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四、结语“薄厚”得当,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和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希望本文对于阅读教学有所帮助,也希望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和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薄厚”得当,助力阅读教学
“薄厚”得当,助力阅读教学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核心能力之一,也是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在中小学教育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们关注和重视的焦点。
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掌握“薄厚”得当的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阅读教学不能过“薄”。
要帮助学生获得深入理解和发展思维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阅读材料。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和思想内涵,并与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进行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
阅读教学也不能过“厚”。
过于复杂和晦涩的阅读材料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厌恶情绪,从而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阅读能力水平,确保阅读材料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分层次教学的方式,将阅读内容分解为一系列有机联系的阅读任务,逐步引导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增加阅读的乐趣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文章;还可以安排阅读角落,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动力。
“薄厚”得当是有效的阅读教学的关键。
教师要合理选择阅读材料,确保其难度和挑战性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要通过问题导向和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阅读材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探索欲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薄厚”得当,助力阅读教学
“薄厚”得当,助力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薄厚”是指教师在选择教材和设计阅读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阅读能力,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适度的挑战对学生的阅读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薄厚”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并介绍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选择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阅读能力。
对于初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都有限,如果给他们使用过于复杂的教材,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困惑,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薄教材,适当降低难度,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
选择厚教材可以挑战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逐渐增加教材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和批判性的阅读。
通过阅读较难的材料,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和学科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和活动来鼓励学生思考和分析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
除了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将课堂分为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任务。
在预读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标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的背景知识。
在阅读阶段,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速度和声调朗读文本,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和理解力。
在后阅读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或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书籍和文章,让他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和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
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阅读反馈,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教师可以使用电子书籍、网络文章和多媒体资源来增加学生的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来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练习和自我评估,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文本必须有“厚”“薄”“观”
作者:华卫菊周莉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5年第01期
讲坛
一、审题时的“厚““薄”观
读一篇文章,一般都会先读文章的题目,有的题目就很好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读题目对文章的内容也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
比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小稻秧脱险记》……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就要把它读“薄”。
这里的读“薄”,一般指的是能找到“题眼”。
“题眼”是文章中心所在,不会找“题眼”,就不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抓住“题眼”,才能确定文章的中心,才能让读者围绕“题眼”,进一步深入地研读文本,不断去反问,去思考,去探究,这其实已经把课题转为读“厚”了。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题眼”应该是…发愤‟,围绕“发愤”,学生自然会追问:“为什么要…发愤‟?”“他是如何…发愤‟”的?“结果有没有写成《史记》?”这样,既引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也提出了阅读文本时的关注点。
上海的戴建荣老师执教的《揠苗助长》一课,在学生理解题目时,他通过抓字眼“揠”,把课题读“薄”:他让学生关注“揠”这个字,知道它的意思就是“拔起”,就是拉出来,这是直接释义法。
然后,又引进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拓展、联想、比较、迁移等方法,明确“揠”与“拔”之间细微的区别,把课题读“厚”,进一步准确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为此,他先讲了《水浒传》鲁智深倒拔杨柳的情景,体会“揠”就是离开了泥土;再让学生联想拔河的画面,知道“拔”是要拉过那条线。
而“揠”呢?就是轻轻地提,不把它拔出来,这是山东地方的方言,“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山东这个地方。
继而追问:“揠苗”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指导学生读好课题,读出节奏。
可见,在“薄”与“厚”的来回中,既精准地“品”好了“揠”这个字,也轻松地理解了“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二、品文中的“厚”“薄”观
对整个文本的解读来说,也应经历一个由“薄——厚——薄”的过程。
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书要能从薄读到厚,还要能从厚读到薄。
”把文章读“薄”,就是要学会概括,也就是抓住文章的精髓,不管多长的文章,都可以读成几句话,读成几个词,甚至几个字。
把文章读“薄”容易,将文章读“厚”就难了。
读“厚”最重要的是读出文章的趣味,读出对文章的感觉,这就需要精读,精读才能将文章读“厚”。
初读全文时,首先就要试着把文本读“薄”,此时的读“薄”,从表面上看,只是对文本的初步研读,学生的收获很少,然而这又是必不可少的、具有重要的阶段意义。
如苏教版六上《詹天佑》这篇课文,学生初读文本后,教师铺垫必要的背景及修筑京张铁路的“内幕”,再让学生了解文本表达的思路:先总写詹天佑是个怎样的工程师,再分写修筑铁路的三件事,最后总结
竣工后的相关情况。
主题灵魂也很好把握,开头的第一句就是文本中心句,这一阶段的读“薄”,就使接下来的文本研读有了“统帅”。
读“薄”是先导,读“厚”是锤炼语言、丰润语文素养的过程和平台。
文本的语文价值需要在学生的心里得到重构,才能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潜在能力。
在反复诵读文本的感悟中,理解语言文字的“题外话”,触摸到语言的“温度”;在文本话题的延伸对话中,通过表达来反馈、巩固对文本的语言基本功的体会。
比如在品读《船长》一课时,就可以对船长和船员的对话,采用读“薄”与读“厚”穿插进行,而对重点词句、段加以解析、推敲,有所侧重,适时将读、说、写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