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的

合集下载

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贡献.doc

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贡献.doc

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贡献作者:付建成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03期【摘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历史上黄金时期之一。

这一时期,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创立了完整科学的党的建设理论体系,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稳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而使中国共产党走向全面成熟。

【关键词】延安十三年;党的建设;历史贡献【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1)03—0088—04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中,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基础的时期,因而成为党的历史上的光辉时期之一。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自身建设的许多伟大成就,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作出了基础性历史贡献。

一、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划时代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

党中央落脚陕北之前,党内多次发生“左”的和右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党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普遍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致使中国革命屡遭失败。

落脚陕北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认真反思中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划时代性命题,强调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说,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

“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

”[1](P70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划时代命题的提出,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大门。

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必然要创造出自己的伟大理论。

延安时期中共党内第一部文献集——《六大以来》编辑始末

延安时期中共党内第一部文献集——《六大以来》编辑始末
84年 2月 2 4日抵达澳 于海外传教。 裨治文是早期来华的最重要的 略作探讨 , 以探视裨治文在推动早期中美外 师。美国使 团于 14
新教福音传教士之一 , 同时也是美 国第一位 交关 系 发展 中的 重要 作用 。 来华 的传教士 。他受美 国海外传教部 总会
( 以下简称“ 部会 ” 派遣 , 13 到达 美 ) 于 80年
此时 , 出席 七大
持阶段后 , 为了克服困难 , 坚持抗战到底 , 并 的代表 已陆续 从 全 使党更好 地担负起领导抗 战走 向胜利 的重 国各 地抵 达 延 安 。 为
任 ,90年下半年 , 14 中央决定收集 党的六大 提 高代 表们 的素 质
以来 的历 史文献资料 ,为七 大的召开作准 和党性修养 ,中央利用七大召开前期时间 , 级干部学习与研究党的历史用日 。中央同意
广州 ,在那里学习中文并研究 中国文化 , 以 海军司令加 尼率领 东印度舰 队开往 中国 , 书 , 包括翻译《 南京条约》 中文本的条款。
期为将来美 国传教事业的扩展奠定根基。
裨治文是美国认识 、研究 中国的先驱 , 益” 。 … 加尼使团于 14 年 4月到达广州 , 顾盛对 自己的外交才能很 自信 , 裨治文认 82 但
备 。本着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 , 毛泽东亲 自 对到达延安 的七大代表 大多安排在马列 主 了毛泽东这一建议 。 并决定 由毛泽东主持编
审核了这批文献资料。 为进一步端正党的思 义学院和 中央党校学习。 这既是提高代表们 辑《 六大 以来》 文献集 。
想路线 ,毛泽东 向中央提 出编辑 《 大以 政治素质和思想理论水平的极好机会 , 六 也是

为 七 大准 备 材 料
这 13 9 8年 1 月 , 1 中共 六届 六中全会通过 在抗战前线 , 以及战争形势 的发展 , 党的七 土地革命 战争时期和全 国抗 日战争时期 。 了《 关于召集第七次全 围代表大会 的决议》 大一直未能如期召开。 ,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及路径探析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及路径探析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及路径探析【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时代对延安精神的传承更是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与时俱进地传承下去。

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方面,这些价值观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在激励人民前进、团结一心、敢于斗争等方面。

为了弘扬延安精神,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和文化传播方式加以传承。

延安精神永不磨灭,将继续照亮新时代的前行道路。

【关键词】延安精神、新时代、历史意义、传承、核心内涵、时代价值、弘扬路径、教育培训、文化传播、永不磨灭、照亮新时代1. 引言1.1 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是深刻而丰富的,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伟大创造。

延安是当时中国革命的圣地,被称为"红色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所在地。

延安精神的核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一种精神状态和斗争精神。

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见证了党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如何团结一致,如何发动群众,如何敢于斗争,如何勇往直前,在最困难的环境下找到出路。

延安精神对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见证了一代共产党人的牺牲与奉献,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苦道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

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缅怀,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创造的辉煌成就的继承和发扬。

"1.2 新时代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在新时代,延安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

新时代对延安精神的传承,既需要继承其革命性、开拓创新的品质,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性地发展延安精神,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延安精神的传承,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尊重和弘扬,更是对当代社会的借鉴和启示。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
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去执政 要科学的配置和运用权力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
民主执政
民主执政:根本要求是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执政成果由人民共享
执政的实质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防止人民公仆向人民主人转化,二是防止 公共权力向私人权力转化
执政方式要民主、公开、公正、公平,靠人民执政
西柏坡时期: 1948年8月,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 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是中国共 产党第三次局部执政的实践,开始了政权职能的转变, 为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作了重要准备。
一、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概况
(二)陕甘宁边区是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 “示范区”
1、 陕甘宁边区概况 2、 陕甘宁边区是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示范区”
三、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 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基本经验
2、民主法制化、规范化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
三、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 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基本经验
3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谋利 益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 确立执政为民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策观、群众观和 权力观。制定政策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为了 人民作为政策的取向,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和 切实保障人权;党与政府全部工作和活动贯彻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 正确地掌权和用权。
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
(四)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监督机制
1.加强权力结构内部的自我监督 • 坚持党的监督的核心地位 • 坚持权力机关监督的权威性
2.加强权力结构外部的监督 • 重视人民群众的监督 • 加强党外各民主党派对政权的监督
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

延安时期如何推进党的建设

延安时期如何推进党的建设

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另一
延安时期注重增强党员党性修养。

广大党员《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刘少奇的
《共产党员的权利与费中扣除,因此有“来贼不怕来客怕”的说法。

续范亭曾写诗称赞朱德:“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

”经历两次铁窗的任弼时,身体虚弱,但他有“三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

从此,延安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

图为延安宝塔山。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创办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简称“陕公”,是我们党根据抗战形势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学校。

图为毛泽东主席给陕北公学学员讲课。

年升任某团政委,拿公款购买私人奢侈品,甚至与山西
反动分子秘密往来,被开除党籍。

肖玉璧利用职务之
便贪污3050元,被依法处以死刑。

《解放日报》发文
指出:“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允许有一个‘肖玉期间,周恩来进行深刻自我解剖,
有效载体是教育活动
延安时期,
强党建的实践方式。

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向全党。

延安时期中共七大的宣传经验与启示

延安时期中共七大的宣传经验与启示

◎ 2016年度国家课题西部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经验研究”阶段性成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朱德同志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刘少奇同志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同志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

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其重大的历史贡献就是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第一次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既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今天,回顾党的七大对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及其宣传经验,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以党内重要领导人阐释为主导,发挥人际传播方面的引领作用,以此强化毛泽东思想作为理论形态的影响力毛泽东思想的确立,除了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经验和教训对党内外革命者的理性的判定之外,党内重要领导人首先接受、认同并加以积极主动地传播起了重要助推作用。

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报告上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做了系统、科学、全面的论述,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最高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我国民族的思想提到了从来未有的合理的高度”,“为灾难深重的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指出了达到彻底解放的惟一正确的完整的明确的道路”,它“是中国的,又是完全的马克思主义的”。

刘少奇同志对毛泽东思想的界定和阐释,代表了当时党内对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首次产生的完整的正确的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成果的最高认知。

这一认知,不仅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本身予以最深刻最完整地解析,而且从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革命发展对指导思想的要求方面给予了最恰当最合理最深刻的解释,从而为毛泽东思想牢牢地被人民大众所接受提供了认识论上的根据。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

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 (一)一元化领导原则是党在延安时期局部 执政的领导体制
1、一元化领导的含义 2、实现一元化领导的途径 3、如何评价一元化领导
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 (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政权模式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政权模式是一 个伟大创新。 个伟大创新。它既不同于议行合一的苏维埃 政权,也不同于国民政府的五权制度, 政权,也不同于国民政府的五权制度,还区 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而是结合各抗日 民主政权的实际和战时特点,采取了“ 民主政权的实际和战时特点,采取了“二权 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半”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
边区法院:是边区最高的司法机关。一切有关司法 边区法院:是边区最高的司法机关。 工作均由高等法院负责。 工作均由高等法院负责。 边区高等法院独立行使其司法职权。 边区高等法院独立行使其司法职权。 边区高等法院受中央最高法院管辖,边区参议会监 边区高等法院受中央最高法院管辖, 边区政府领导,院长由边区参议会选举。 督,边区政府领导,院长由边区参议会选举。 法院在行使司法职能时是独立的,在政治上、行政 法院在行使司法职能时是独立的,在政治上、 上受政府的领导。司法的这种状况, 上受政府的领导。司法的这种状况,当时被称为 半独立” “半独立”。
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方式
(二)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政权模式
1.边区政权的结构及其职能 边区政权由参议会、政府和法院三部分组成。 边区政权由参议会、政府和法院三部分组成。 边区参议会:是边区的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和民意机关。 边区参议会:是边区的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和民意机关。 边区参议会分区参议会、县参议会及乡参议会三级。 边区参议会分区参议会、县参议会及乡参议会三级。 边区政府:是边区最高行政机关。从立法地位上说,政府隶 边区政府:是边区最高行政机关。从立法地位上说, 属于参议会。政府的机构设置、编制由参议会决定, 属于参议会。政府的机构设置、编制由参议会决定,政府的 组成人员由参议会选举。边区政府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一人, 组成人员由参议会选举。边区政府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一人, 由边区参议会在边区政府委员中选举。 由边区参议会在边区政府委员中选举。政府尊重参议会的议 创制权。未经参议会议决、创制, 决、创制权。未经参议会议决、创制,由政府做了的重大事 件,还可经参议会追认。 还可经参议会追认。

延安时期党的发展与成熟.doc

延安时期党的发展与成熟.doc

延安时期党的发展与成熟作者:梁星亮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03期【摘要】本文运用历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至为关键的历史时期,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逐步发展为成熟的党;党从理论准备不足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为在全国范围执政奠定了基础;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从不稳定、不成熟发展到稳定、成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成熟【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1)03—0105—04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大发展和奠定未来走向的重要时期。

其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纷呈、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在这里,党从幼年的党发展为成熟的党,中国革命力量从小到大,人民武装力量由弱到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培育了一大批建国精英、民族脊梁和英雄群体,基本奠定了新中国的人事脉络;在这里,党总结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社会建设的丰富经验,已经为历史和现实验证是成功、正确的,依然对今天加强党的建设、国家的建设和人民军队的建设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从幼年的党逐步发展为成熟的党中国共产党作为新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之日就富有蓬勃的革命朝气。

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失败,尤其是1934年秋由于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导致武装割据的红色政权几乎全部丧失,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悲壮的大迁徙,最后退守到大西北黄土高原上,建立起一个弱小的政权,以至蒋介石断定它支撑不了多久,时人也对它不抱什么希望。

但这个弱小的政权却奇迹地生存和发展起来,并且将那块区域治理得相当不错。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成功,连一贯支持国民党政府的英美政府也不能不另眼相看。

个中原因何在?无疑是共产党的成熟和发展。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和成功,首先在于党顺应了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把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把握了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从而一步步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延安时期怎样进行党的干部教育

延安时期怎样进行党的干部教育

历史镜鉴延安时期怎样进行党的干部教育□□何□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突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成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败转胜的根本性转变。

这种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情况下,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干部教育。

正是通过干部教育造就了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高素质革命队伍。

系统梳理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设计对我们创新干部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形势需要大量高素质干部中国共产党胜利转移到陕北之后,华北事变发生了,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际成为了国共两党共同面对的矛盾。

在《中共中央为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中明确指出:“全中国人放在面前唯一救国自救的出路,只有抗日,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则做人,不抗日则做亡国奴。

”山河破碎之际、民族危亡关头,是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力挽狂澜,挺起了民族脊梁,扛起了抗日救国这面大旗,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组织者、领导者、主心骨。

要组织抗战、领导抗战必须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正如《解放日报》社论所指出的:“干部的品质,所关就已经不是一事之成败、一地之得失,而乃是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了。

”所以,瓦窑堡会议《决议》明确提出,为了适应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

”然而,当时无论是干部的数量还是干部的能力都严重不足。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但红军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和惨重代价。

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加在一起也不过3万人,干部损失近2/3。

同时,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新的抗日根据地需要大量干部组织领导全体军民进行对敌斗争和巩固革命根据地。

总的来说,延安时期,从党中央到地方,从领导机关到基层部队,从总后方的陕甘宁边区到其它根据地,干部数量严重短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及其历史经验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关键转折期。

从时间上来考察,延安时期于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落户陕北开始,至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主动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迎接革命胜利曙光为止。

从党的发展历程上考察,延安时期与井冈山时期、西柏坡时期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其中延安时期跨度长达13年,历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时间最长、斗争环境最复杂的一个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小走向强大,不断丰富理论、积累经验的重要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首先提出“党内法规”这一名称,并不断探索党内法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将党的一些抽象和高度概括的原则细致化、具体化,为建设一个富有凝聚力的强大政党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相继经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考验。

面对考验,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内法规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贯穿始终的问题。

延安时期党内法规建设的实践,也为此后党内法规建设提供了经验,不断推动着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进程。

梳理延安时期党内法规建设的相关内容,对于当前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具有一脉相承的借鉴意义。

一、延安时期党内法规建设的背景在特定歷史条件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党内法规建设有其必要性。

其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变幻发展的革命形势,需要制定符合革命斗争规律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全党思想,保障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为革命事业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历长征最终抵达陕北,开辟了西北革命根据地,挽救了革命事业。

但当时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斗争形势仍旧严峻,如何在战争胜利后带领全国人民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新的形势、新的变化需要中国共产党及时指明革命事业的目标与方向,提出科学的路线和方针,并借助党内法规的作用为建设一个强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性政党提供制度保障。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五大书记”领导集体素质结构分析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五大书记”领导集体素质结构分析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五大书记”领导集体素质结构分析文章以个体与整体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身心二元”互融等角度分析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五大书记”领导集体素质,认为他们形成了梯次搭配的年龄结构、适应工作的身体素质、丰厚坚实的经验学识、互补协作的劳动分工、协调搭配的气质类型、亲密无间的战友情谊,从而形成了政治上成熟,工作上有力,生活上团结,既合作愉快,又运转高效的领导集体,为党、国家和整个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标签:“五大书记”;领导集体素质;结构分析1945年4月,为适应急剧变动的党内外斗争局势,进一步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统一全党,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选举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來、任弼时等五人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史称“五大书记”。

从人才学、管理学的视角分析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五大书记”领导集体的素质结构,不仅可以加深对党史国史的学习,也为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阶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对“五大书记”领导集体的素质结构可以从个体与整体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身心二元”互融等角度分析,具体则包括年龄结构、身体素质、经验学识、工作分工、气质类型以及私人关系等六方面内容。

一、梯次搭配的年龄结构所谓管理集体的年龄结构,是指管理集体中核心成员自然年龄的分布状况以及各年龄段人数在全体成员中所占的比重。

1945年,当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时,毛泽东52岁,朱德59岁,刘少奇47岁,周恩来47岁,任弼时41岁,平均年龄49.2岁。

作为一级政党组织而言,其成员正处于年富力强,思维活跃,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最佳阶段。

整个组织年龄结构呈梯次分布,既有智慧长者,又有中生力量,还有后起之秀,老中青各占总人数的20%、60%和20%。

这种老中青三代相结合梯次搭配的年龄结构优长在于:处于不同年龄段的领导者可以按照各自心理特征与智力水平,发挥自身最优效能,领导者之间则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以优补劣;中青年管理者在管理集体中人数占优,可以促使领导集体保持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老中青三代相结合,既可以防止管理集体老化,又可以确保组织管理活动前后相续,后继有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经验及时代价值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经验及时代价值

I党史研究I»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经验及时代价值符蒙蒙(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00)摘要:自我革命是自我反思、自我净化、自我超越的革命行为,是自我扬弃的过程,体现了自身的使命感和危机感。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展现了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敢于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借鉴延安时期党自我革命的经验,在新时代更应保持警惕和自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关键词:自我革命;延安时期;经验总结;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是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协同推进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党只有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才能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皿纵观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党的建设事业始终与坚持自我革命紧密相连。

延安时期作为党领导革命事业的重要转折时期,虽然当时并没有自我革命的提法,但在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自我革命”实践,这不仅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当今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有益借鉴。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探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自身所处的实际,在经历了“左”倾错误的危害后不断反思,在党内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成功铸就了一个成熟而有战斗力的党。

1001-0475(2020)07-031-03(-)自我革命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联系得十分紧密,在武装斗争的环境中建设党、发展党,关系着中国革命能否取得胜利。

一方面,国共两党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来提升战斗力。

在这一时期,我党与国民党的关系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将统一性与独立性结合起来,在坚定立场和原则的同时深化国共合作。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传播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传播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传播—针对外国记者影像记录的考察郭少飞 陈玥桦【内容摘要】影像是中国共产党话语的独特记录方式,是党对外形象传播的重要表达形式。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时期的延安,一些外国记者以影像为载体,真实而深刻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英勇抗战、文艺生活、民主氛围等时代图景,传播了延安作为全中国革命模范基地的先进形象,成为永恒的政治、历史与艺术镜像。

这些影像记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党在延安时期政党理念、文明意识、文化传播在外国观察者镜头中的呈现,为新时代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提供了历史参照。

【关键词】延安时期;外国记者;影像记录;形象传播;话语体系影像是近代以来记录历史进程的重要方式,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关于历史事实的图像、声音的还原。

自1935年中共中央立足陕北,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就成为西方世界亟待了解的神秘“红色东方”。

延安时期,外国记者的影像报道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纲领和实践,起到了党的对外形象传播的重要作用。

而“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1是新时代党对舆论阵地建设的重要要求。

关于如何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通过研究延安时期外国记者的影像记录,审视和解析当时党的正面形象的传播逻辑,可以为当前我党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构建提供路径镜鉴。

作者简介:郭少飞,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陈玥桦,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度重点科学研究计划“延安时期历史记忆、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JY066);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延安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逻辑理路与经验借鉴”(项目编号:ZMCY202118);宜宾学院统战理论政策研究课题“延安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新时代的价值镜鉴研究”(项目编号:2022TZKT02)阶段性成果。

1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强调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人民日报》2022年9月24日。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新时代价值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新时代价值

㊀2020年5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陇东学院学报May2020㊀第31卷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ofLongdongUniversityVol.31㊀No.3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王㊀鹏ꎬ郝㊀琦(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陕西延安716000)摘㊀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党的根本宗旨ꎬ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ꎮ延安时期无疑是党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的历史时期ꎮ在此期间ꎬ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中央苏区提出的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的核心要义ꎬ并将其归纳升华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ꎬ以此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方针的根本遵循ꎮ党的七大又将这一思想写入党章ꎮ因此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和实践ꎬ对新时代坚守人民立场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ꎬ正确化解与人民群众的矛盾ꎻ不忘初心ꎬ牢记使命ꎬ实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的目标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ꎮ关键词:延安ꎻ中国共产党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ꎻ新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D61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 ̄1730(2020)03 ̄0001 ̄05收稿日期:2019 ̄12 ̄20作者简介:王㊀鹏(1993 )ꎬ女ꎬ陕西榆林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ꎮ㊀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ꎬ是我们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㊁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有机统一ꎮ延安十三年ꎬ中国共产党对这一思想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ꎬ并在各项工作中成功践行了该思想ꎮ学习和领会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ꎬ对于在新时代坚守人民立场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ꎬ正确化解与人民群众的矛盾ꎻ不忘初心ꎬ牢记使命ꎬ实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的目标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ꎮ一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的提出和升华㊀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立场ꎬ也是中国共产党最终能够成为全国执政党的根本原因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ꎬ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使命ꎮ1931年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成立ꎬ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局部执政ꎮ与此同时ꎬ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一种立足于中国实际的政权模式ꎬ并且对党的宗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ꎮ1934年1月ꎬ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深刻阐述了 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的深刻含义ꎬ他呼吁所有苏维埃工作人员要深入到群众中去ꎬ想群众所想ꎬ思群众所需ꎬ真心实意地解决好群众面临的具体问题ꎬ比如柴米油盐㊁吃穿住行的问题ꎻ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ꎬ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ꎬ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ꎬ才能发动群众的力量ꎮ延安时期ꎬ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中央苏区提出的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的核心要义ꎬ并将其归纳升华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ꎬ以此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方针的根本遵循ꎮ1945年在延安杨家岭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ꎬ正式将这一思想写入党章ꎮ在此期间ꎬ毛泽东同志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的深刻内涵ꎮ他指出:党与群众关系最关键的一点是党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ꎬ这同时也是党的领导机关㊁各个基层组织以及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的升华ꎬ是一个不断深入㊁逐步完善的过程ꎬ最终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上升为党的根本宗旨ꎮ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ꎬ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ꎬ的确ꎬ不真诚地为群众谋福利ꎬ何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ꎮ1二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升华的主要内容及特点㊀㊀(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升华的主要内容在延安时期ꎬ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升华的主要内容非常丰富ꎬ最基本的包括我们应当相信群众㊁我们应当相信党ꎮ1.我们应当相信群众(1)共产党基本一条ꎬ就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ꎮ延安时期ꎬ毛泽东同志曾特别强调了依靠民众的重要性ꎬ他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克服困难ꎬ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法宝ꎮ在此期间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依靠绝大多数人民ꎮ毛泽东同志指出:群众工作差ꎬ应该责令所有党政军民共同着手做好群众工作ꎬ将共同着手打敌人ꎬ共同着手搞生产ꎬ共同着手做好群众工作三者紧密结合起来ꎮ简言之ꎬ我们要依靠群众来拓宽解决问题的渠道ꎮ因此ꎬ毛泽东同志告诫广大党员干部: 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ꎬ是贫下中农给的ꎬ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ꎬ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ꎬ代表了人民群众ꎬ打倒了人民的敌人ꎬ人民就拥护我们ꎮ共产党基本的一条ꎬ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 [1]ꎮ(2)放手发动群众ꎬ把群众组织起来ꎮ延安时期ꎬ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在实践中注重放手发动群众㊁把群众组织起来ꎮ同时ꎬ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ꎮ毛泽东同志认为:人民要靠我们来组织ꎻ只有组织人民ꎬ我们才能把敌人打倒ꎻ只有与这些反动分子做斗争ꎬ他们才会投降ꎮ扫地也是一样ꎬ灰尘不扫ꎬ不会自己消失ꎮ当抗日战争进入防御阶段时ꎬ中国人民面临着人员和武器缺乏的问题ꎬ毛泽东同志认为: 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ꎬ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ꎮ [2]492因此ꎬ毛泽东同志经常批评那些缺乏群众观点ꎬ忽视群众力量㊁不组织群众的人ꎬ他强调: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ꎬ这是一种方针ꎮ而另一种错误方针就是忽视群众㊁脱离群众ꎬ不注意把广大的群众组织起来ꎬ而只关注到各组织机关的一小部分人ꎻ只是把经济工作看作是一个用于补救财政不足的临时手段ꎬ忽视了经济工作是一个广大群众的运动ꎮ(3)让群众自己解放自己ꎮ延安时期ꎬ中国共产党认为要想调动人民群众参加中国革命的热情和解决群众各方面的困难ꎬ共产党对于群众的宣传政策应该是: 引而不发ꎬ跃如也ꎮ 让群众自己解放自己ꎮ正如毛泽东同志说: 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ꎬ烈女祠㊁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ꎬ别人代庖是不对的 [2]33ꎮ毛泽东同志认为ꎬ中国共产党必须懂得在实践中如何启发群众ꎬ让群众自己解放自己ꎮ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老区完成了土地革命任务ꎬ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人民的力量ꎮ群众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ꎬ在实践中有所提高㊁有所进步㊁能认清形势ꎮ他认为:联系群众㊁动员群众必须遵守两条最基本的原则ꎬ一条是要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ꎬ而不是我们脑子里臆想出来的需求ꎻ另一条是要来源于群众的自觉ꎬ由群众自己想去下决定ꎬ而不是由我们替代群众做决定ꎮ因此ꎬ毛泽东同志鼓励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说: 自由是人民争来的ꎬ不是什么人恩赐的ꎮ中国解放区的人民已经争得了自由ꎬ其他地方的人民也可能和应该争得这种自由ꎮ [3]1070(4)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ꎬ保护群众的积极性ꎮ延安时期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ꎬ保护群众的积极性ꎬ这是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的立足点ꎮ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 只要是真正的群众运动ꎬ当我们纠正 左 的错误ꎬ 使他们在自觉与高兴的基础之上纠正他们的错误ꎬ想出补救的办法ꎬ绝不可泼冷水ꎬ绝对不可使他们感觉受了挫折ꎮ [4]毛泽东同志认为ꎬ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ꎬ他指出: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ꎬ人民群众当中有不计其数的 诸葛亮 ꎬ任何一个地方都有那里的 诸葛亮 ꎮ对于这一观点ꎬ周恩来也说过人民群众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ꎮ刘少奇也曾明确指出ꎬ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力量的源泉ꎬ与群众保持良好的关系ꎬ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对革命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因此ꎬ他再三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当检查工作的时候ꎬ我们不要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泼冷水ꎬ挫伤他们的积极性ꎬ而是要帮助他们ꎬ但是错误一经发现ꎬ就一定要指出来并及时纠正ꎮ2.我们应当相信党(1)党的性质㊁宗旨决定了我们应当相信党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详细地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ꎬ即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ꎬ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ꎬ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 ꎬ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ꎬ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5]ꎮ2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㊁中国人民㊁中华民族的先锋队ꎬ是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ꎬ它的使命就是为全体民众谋利益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ꎬ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ꎬ我们党所有思想形成和实践目的都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主的ꎮ所以ꎬ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认为ꎬ我们应该相信中国共产党ꎬ因为它是一个对人民负责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ꎻ因为它是为民族独立㊁人民解放而奋斗的政党ꎻ因为它是践行民主ꎬ给人民以真实民主权利的政党ꎻ因为它是关注民生ꎬ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实惠的政党等ꎮ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ꎬ得到了人民群众热烈的支持和拥护ꎬ正是因为相信党ꎬ才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步步走向胜利ꎬ最终在全国取得胜利ꎮ(2)相信党ꎬ是老百姓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的根本保证ꎮ毛泽东同志认为ꎬ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ꎬ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民群众坚定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并相信党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ꎮ延安时期ꎬ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①悉心倾听老百姓呼声ꎬ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ꎮ为了能够做到 相信党ꎬ是老百姓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的根本保证 ꎬ毛泽东同志主张:悉心倾听老百姓呼声ꎬ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ꎮ1944年10月ꎬ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着重强调了要切实关注群众实际需要这一重要观点ꎮ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再次强调: 当着群众还不觉悟的时候ꎬ我们要进攻ꎬ那是冒险主义ꎮ群众不愿干的事ꎬ我们硬要领导他们去干ꎬ其结果必然失败ꎮ当着群众要求前进的时候ꎬ我们不前进ꎬ那是右倾机会主义ꎮ [3]1320所以ꎬ毛泽东同志认为从根本上改变老百姓生活的前提之一是:要依据群众的觉悟程度来激发和增强群众的觉悟ꎬ并根据群众内心自愿的想法ꎬ协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ꎮ②处处为老百姓着想ꎬ给老百姓以物质福利ꎮ1942年12月ꎬ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没有价值的ꎬ必须给老百姓提供实际的物质福利ꎬ我们的首要工作是为老百姓做奉献ꎮ1943年10月ꎬ他又通过«论合作社»这篇文章进一步强调了要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重要性ꎮ这一历史时期ꎬ毛泽东特别注意结合陕甘宁边区具体实际情况ꎬ要求 处处为老百姓着想 不是对老百姓讲空话ꎬ而是要给老百姓真正的物质利益ꎮ例如ꎬ1942年10月ꎬ他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中就针对那些只讲空话不做实事的党员干部提出了非常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 我们应该不惜风霜劳苦ꎬ夜以继日ꎬ勤勤恳恳ꎬ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ꎬ生产问题ꎬ 并帮助人民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ꎮ [6]③每句话ꎬ每个行动ꎬ每项政策ꎬ都要符合老百姓的利益ꎮ为了能够做到 相信党ꎬ是老百姓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的根本保证 ꎬ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代表人毛泽东同志经常告诫广大党员干部:每一句话㊁每一个举动㊁每一项策略都应该符合人民的利益ꎮ毛泽东同志还着重强调:我们的工作有没有失误ꎬ其界限就在这里ꎬ而要做到每一句话㊁每一个行动㊁每一项政策都符合人民的利益ꎬ就必须向百姓学习ꎬ先做百姓的学生ꎬ再做百姓的先生ꎮ毛泽东同志说: 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ꎬ向群众学习 [3]933ꎬ先做好学生再做先生ꎬ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拥有这种宝贵的谦虚态度ꎬ才使毛泽东同志明确把相信党ꎬ作为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的根本保证ꎮ(3)因为相信群众ꎬ群众才会相信党ꎮ延安时期ꎬ毛泽东同志认为: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大多数群众ꎬ首先是人口众多的工人㊁农民ꎬ这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的基本原则ꎮ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人意识不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ꎬ毛泽东同志告诫他们ꎬ如果我们坚决地信任并依靠人民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ꎬ那么ꎬ任何困难㊁任何敌人我们都不会畏惧了ꎮ而在人民群众中ꎬ党具有最先进㊁最革命㊁最具科学精神等诸多优势ꎬ是人民群众的领导核心ꎬ正是因为我们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ꎬ人民群众才会相信党的领导核心作用ꎮ相信群众㊁相信党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的基础ꎬ我们只有相信群众㊁相信党ꎬ才能最终在革命的实践中紧紧地依靠群众ꎬ战胜任何困难ꎬ打倒任何敌人ꎮ所以ꎬ毛泽东提出: 我们应当相信群众ꎬ相信党ꎬ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ꎬ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ꎬ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ꎮ [7](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升华的特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升华具有鲜明㊁深刻的特点ꎬ这一思想的特点是:第一ꎬ在出发点上ꎬ一切为了人民ꎮ毛泽东同志指3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ꎬ一刻也不脱离群众ꎻ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ꎬ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ꎻ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 致性ꎻ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ꎮ [3]1094-109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解放中国人民ꎮ我们的所有干部ꎬ不管他的职位有多高ꎬ都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ꎮ第二ꎬ在实践的过程中ꎬ一切依靠人民ꎮ我们所说的为人民服务ꎬ并不是把人民当作高高在上的崇拜对象或神明而供养ꎬ而是基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㊁是历史的主人ꎮ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是真正的创造者ꎬ而我们自己常常是天真和愚蠢的ꎬ不懂得这一点ꎬ党在执政过程中就失去了力量之源ꎮ中国共产党当前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的ꎬ这正是运用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工作方法ꎮ要经过调查研究ꎬ多倾听㊁多应用群众意见ꎬ然后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工作方法ꎬ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ꎬ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人民包打天下ꎮ因此ꎬ一切依靠人民ꎬ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的基本准则ꎮ第三ꎬ在主观态度上ꎬ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ꎬ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8]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ꎬ能不能坚持这个宗旨ꎬ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是否坚强㊁作风是否良好的关键标准ꎮ第四ꎬ在客观效果上ꎬ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要求ꎮ为人民服务ꎬ不仅要有 全心全意 的主观动机ꎬ而且也要在实践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ꎮ因此ꎬ毛泽东同志指出:每一个共产党人所言所行的最高要求是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㊁得到绝大多数人民满意ꎬ在实践中ꎬ只有践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才能达到这一 最高要求 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ꎬ是贯穿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一条红线ꎬ使我们党在出发点与落脚点㊁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上达到了高度融合ꎬ从而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方针提供了根本遵循ꎮ三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的新时代价值㊀㊀以史为鉴ꎬ以古观今ꎮ进入新时代ꎬ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提出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ꎬ不仅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ꎬ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新时代价值ꎮ(一)坚守人民立场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体现之一就是始终坚守人民的立场ꎮ早在延安时期ꎬ毛泽东就把 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ꎮ [3]1094党的十八大以来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㊁国内环境面前ꎬ习近平在多个场合中强调要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ꎬ是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的再认识㊁再实践ꎬ是坚守人民立场的崭新形式ꎮ2019年5月在 不忘初心㊁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ꎬ习近平指出:为民服务解难题ꎬ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民为本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ꎬ增进与人民的感情ꎬ与人民一起努力奋斗ꎬ为民谋利ꎬ为民尽责ꎬ从而做到取信于民ꎮ系统地总结出了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 的核心要义:发展为了人民㊁发展取决于人民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ꎮ而回顾我国的发展理念ꎬ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人为本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过程来看ꎬ坚守人民立场的价值观逐步突显ꎬ呈现出从 以社会为本 到 以人为本 再到 以民为本 发展理念的逻辑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价值取向就是坚守人民立场ꎮ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是一脉相承㊁与时俱进的关系ꎮ(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ꎬ正确化解人民群众的矛盾在所有需要紧急解决的社会矛盾中ꎬ必须把与群众的矛盾放在第一位ꎮ群众矛盾不仅是社会问题ꎬ而且也是政治问题ꎮ为了正确解决与人民利益有关的一切矛盾ꎬ需要更加自觉地贯彻群众路线ꎬ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实际工作ꎮ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要想群众能真正围绕在我们身边ꎬ能真正拥护我们ꎬ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必须做好人民公仆ꎬ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要切实看到ꎬ并能解决群众的需要ꎮ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ꎬ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ꎬ其中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ꎬ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ꎬ最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群众的苦难ꎬ做到真正解决他们面对的具体问题ꎮ 一分部署㊁九分落4实 ꎮ习近平兑现自己的承诺: 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 ꎬ把为群众做实事ꎬ正确解决群众矛盾落实到弥补民生不足的方方面面:一是建立健全住房制度ꎬ政府采取措施稳定商品房价㊁租购并举ꎬ使所有人都能有房子住ꎻ二是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ꎬ解决群众的食品安全忧患ꎻ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治理ꎬ促进生态文明健康发展ꎻ四是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ꎬ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等ꎮ实践证明ꎬ只有执行群众路线ꎬ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ꎬ才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ꎬ正确解决群众矛盾ꎻ才能够激发创造和谐社会的热情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ꎻ才能够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凝聚力量ꎬ做出自己的贡献ꎮ(三)不忘初心ꎬ牢记使命ꎬ实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的目标实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我们的奋斗目标ꎮ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有着深入透彻的理解ꎬ并结合时代特征ꎬ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ꎬ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ꎬ为中华民族谋复兴ꎮ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ꎮ [9]这一阐释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提出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ꎬ并将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ꎮ在今天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的新时代内涵ꎬ就是要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㊁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㊁为了实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而不懈奋斗ꎮ习近平总书记深切感受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ꎬ那就是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㊁更稳定的工作㊁更满意的收入㊁更可靠的社会保障㊁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生活得更好 [10]ꎮ在 不忘初心ꎬ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强调:守初心就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ꎬ记使命就是有强烈的自信心为人民赢得美好生活ꎮʌ参考文献ɔ[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98:581.[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9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91. [4]毛泽东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91:1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72:264.[6]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93:467. [7]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91:423. [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86:800.[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2017:1.[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ꎬ2014:70.ʌ责任编辑㊀杨晓芳ɔTheNewEraValueoftheCPC sThoughtofServingthePeopleWholeheartedly inYan anPeriodWANGPengꎬHAOQi(SchoolofMarxismꎬYan anUniversityꎬYan an716000ꎬShaanxi)Abstract: Servingthepeoplewholeheartedly istheParty sfundamentalpurposeꎬitsfinetraditionandstyle.TheYan anperiodisthemostcrucialhistoricalperiodfor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theParty s whole ̄heartedservicetothepeople. DuringthisperiodꎬtheCommunistPartyofChinasummarizedthecoremeaningsof sincerelyservingtheinterestsofthemasses putforwardbytheCentralSovietAreaintotheideaof servingthepeoplewholeheartedly. TheSeventhNationalCongressoftheCPCputthisideaintothePartyConstitution.Tostudythethoughtandpracticeof servingthepeoplewholeheartedly oftheCPCinYan anperiodisofgreatvaluefortheneweraꎬsuchasadheringtothepeople spositionꎬadheringtothepeople ̄centereddevelopmentconceptꎬdoingpracticalthingsforthepeopleꎬcorrectlyresolvingthecontradictionsofthepeopleꎬkeepinginmindtheorigi ̄nalintentionandthemissionꎬandrealizingthegoalof people syearningforabetterlife .Keywords:Yan anꎻCPCꎻ ServingthePeopleWholeheartedly ꎻneweravalue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教育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教育

光明日报/2010年/7月/27日/第012版理论周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教育上海电机学院何小刚延安时期,具体指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3月23日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近13年时间。

这一时期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形成了一套涵盖教育组织、区域自治、经济扶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成熟理论方法,开创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建立民族团结工作教育组织建立民族工作组织机构。

1936年初,成立了以张闻天为书记,汉族、蒙古族和回族同志组成的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工委),下设民族问题研究室,负责陕、甘、宁、青、绥五省的少数民族工作,特别是回族和蒙古族团结教育工作。

西工委成立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和《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的提纲》。

这两个提纲是指导当时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区域等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大为推进了民族工作的开展。

之后,1937年7月成立了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1941年5月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北局,下设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

健全民族工作组织体系。

陕甘宁边区政府设立了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并在下属的分区、县、市等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设立民族事务科或民族事务科员。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处理少数民族问题而设置的,对于开展少数民族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形成层次明晰的民族组织体系。

民族团结教育组织体系的建立,对于开展少数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开展民族区域自治管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民族区域自治,并在陕北等地初步实施这一政策,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大团结。

形成民族区域自治管理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的最核心思想是民族平等思想。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

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一)落脚陕北(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到达吴旗镇——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二)延安岁月(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全面抗战的到来(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争取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并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三)转战陕北(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渡过黄河、前往华北)二、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创造的辉煌业绩(一)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性转变,极大地加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的进程。

两次转变:第一次: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第二次:由民族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的转变。

(二)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上的重大飞跃。

《毛泽东选集》1—4卷中收入159篇文章,有112篇是在延安时期写成的,占总数的70%以上。

七大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

”(三)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召开,27日在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延安时期《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阅读

延安时期《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阅读

2022年第4期《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的讲演,经修改整理成文,在《解放》周刊分期发表,后为迎合读者的需要整理成书出版发行。

在延安整风期间,《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被编入《整风文献》,成为干部必读的整风文件之一。

该著作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重要文献,在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党员确立信仰的指路明灯、党性锻炼的良师益友、合格党员的规矩准绳。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通过不断学习、反复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从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强化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精神力量。

信仰确立的指路明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自1939年诞生后,不断传播,各抗日根据地不断翻印、进行学习。

很多党员群众正是通过反复阅读和学习这一著作,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并逐步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继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延安时期,担任灌云县县长的孙笃生起初由于对共产主义事业不了解,未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来,看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等著作,了解到“共产主义是极其宏伟的事业”,“看到了共产主义大目标的曙光,认识到共产主义事业比抗日战争更深刻、更伟大、更重要”,故而他深刻认识到“过去不参加党组织是错误的,是觉悟低、思想不开展的表现”,于是立即提交入党申请报告,“决心为共产主义大目标奋斗终身”。

革命战争年代,有的党员同志还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当作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指南。

1939年12月25日,高鲁在日记中写道:“过去我不知道自己身上存在着一般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虽然不多)。

最近我进步了,我确信今后我还会有更大的进步”,“在政治方面,确定了我将为共产党而斗争,在生活方面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与工作领导经验”。

他认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他“朝这条路走去的指南”。

可见,《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有助于启发党员群众的政治觉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共产主义是极其宏伟的事业”,进而引领他们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泽东为老百姓送来福祉,当地的人民群众由衷地把它称作 “幸福渠”。
2、把群众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第四,在检验工作成效时,做到面对失误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发生财政经济困难的原因
1941年到1942年,由于长期战争的消耗,日 军的残酷“扫荡”与国民顽固派的经济封锁, 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非生产人员的大量增 加,使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一九四一年边区要老百姓出二十万担公粮,
还要运输公盐,负担很重,他们哇哇地叫。那年边

区政府开会时打雷,垮塌一声把李县长打死了,有
人就说,哎呀,雷公为什么没有把毛泽东打死呢?
我调查了一番,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征公粮太多,
有些老百姓不高兴。那时确实征公粮太多。要不要
反省一下研究研究政策呢?要!从1921年共产党产
一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在大生产运动中, 毛泽东积极参加生产活动,他在杨家岭窑洞对面的山脚下, 开辟荒地,亲手种植辣椒、南瓜等作物,极大地带动了党员 干部的生产热情;周恩来积极带头纺线,被评为“纺线能 手”;朱德不顾年事已高,常常像一名老农一样,亲自到地
头田间捡粪积肥。
正是有党的领导干部带头实践群众路线和党 的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 头作用,使共产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 骨,将党心、军心、民心牢牢拧在了一起。
毛泽东回顾当时困难状况时曾说:“我们曾 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 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 有被盖。”国民党“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 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1941年6月3日下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在召开县长 联席会议,主要讨论征粮问题。延川县代县长李彩 云不幸触电身亡 。
1、建立做好群众工作科学、高效的制度与机制
首先, 在政府机构设置上确保有效执行为人 民服务的理念。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 论》一文中就勾勒出了一 幅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蓝图, 认为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应 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产生,“只有民主集中制 的政府,才能充分地发挥 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 才能最有力量地去反对革 命的敌人”。
三三制原则是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在民主政 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 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 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 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事实证明,“三三制”充分代表了各抗日阶 级、阶层的意志和意愿,有效地争取了中间 力量,将他们聚集在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大 旗之下,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创造 了有利条件,从而维护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 本利益。
二是关心群众从小事、实事做起。毛泽东在枣园乡居住的时 候,有一年天旱,附近老百姓吃水困难,田地也缺乏有效的
灌溉,为此,毛泽东提议中央机关、警备团和当地群众一起, 在枣园修了一条长达6 公里的水渠,为附近150 公顷靠天吃 饭的川地引来了水,使之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田,从此,
附近的老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为感谢共产党、毛
1935年9月,刚刚落脚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与 陕甘红军会师后,在对新兵进行纪律教育时 把中央苏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为歌 曲,广为传唱。
共产党人在延安 时期始终保持人 民公仆的本色, 真正将“为人民 服务”落到实处, 获得了人民群众 广泛的支持。与 此同时,坚持不 懈地教育党员干 部树立正确的事 业观、工作观和 权力观。
2、把群众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其次,在确定工作目标时,处处照顾群众利 益。
延安时期,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维护全国 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 力量,共产党人制定了“减租减息、交租交 息和奖励富农发展生产”的政策,大大减轻 了农民的负担,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 活,使广大农民在经济和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抗日热情,使广 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参政,有力地支援 了民族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
1、建立做好群众工作科学、高效的制度与机制
其次,在选举措施上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 主”。
延安时期,边区选举条例就明文规定,凡是 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只要年满18 岁,不 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财产和 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法律 上保证了人民参加选举的权利。
另外,针对大多数群众文化程度不高的现状, 共产党人还发明了“投豆子”、“烧香洞” 等“土”办法,使人民群众真正行使自己的 选举权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参选热情。
1、建立做好群众工作科学、高效的制度与机制
第四,在发挥党外人士参政议政作用上切实 做到使其有职有权。
毛泽东曾经指出:“必须教育担任政权工作 的党员,克服他们不愿和不惯同党外人士合 作的狭隘性,提倡民主作风,遇事先和党外 人士商量,取得多数同意,然后去做。同时, 尽量地鼓励党外人士对各种问题提出意见, 并倾听他们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与党外人士进行了广 泛、深入、密切的合作,使党外人士在参政 议政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为我们党建言献 策。
当时党外人士、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 铭等11 人在陕甘宁边区二届一次参议会上提 出有关财政问题提案,建议政府对经济要有 整体的计划,要实行精兵简政,避免出现入 不敷出、经济紊乱的现象,这就是著名的 “精兵简政”政策的由来。
针对当时陕甘宁边区的某些工作人员轻视群众物质 利益的思想和做法,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 题》报告中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 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这一思想指引下, 边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实行精兵简政政策,使经 济得以发展,民生得以改善,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 歌颂党和党的领袖,唱出了《东方红》、《绣金 匾》,送来了“人民救星”的牌匾。1944年9月8日, 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的讲演中提出了“为人民服 务”。十天之后,毛泽东又在《坚持为人民服务》 讲话中指出:“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 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 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
3、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群众工作富有实效
首先,加大思想教育力度。
一是在教育党员干部 方面,毛泽东要求大 家始终坚持“为人民 服务”的根本宗旨, 他在1944 年9 月8 日 张思德追悼大会上发 表演讲,把“为人民 服务”上升到了共产 党和军队的唯一宗旨, 党的七大第一次把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思想写进了党章总纲。
当时,为了战胜困难,坚持长期抗日,缓解 军民供需矛盾,党中央经过调查研究发动了 大生产运动。朱德亲赴南泥湾对当地土壤、 水源等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多次向当 地群众请教,最终向中央建议开垦南泥湾。
大生产运动不仅实现了边区许多部队粮食、 经费全部自给,边区老百姓的负担一下子也 减轻了许多,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干群以及 军民关系。
1、建立做好群众工作科学、高效的制度与机制 2、把群众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3、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群众工作富有实效
1、建立做好群众工作科学、高效的制度与机制
为了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 党在延安时期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群众工作 制度与机制,为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提供了有力保障。
陕甘宁边区的政权是抗日人民的政权, 它的阶级基础除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外,还包括了其他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 层。
这样的机构设置确保了我们党能够科学地实 行民主集中制,有效地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 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出了有利于边 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凝聚和动员抗战力 量的良好局面。
而陕甘宁边区政府恰恰是这幅蓝图的雏 形,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参议会,参议员由 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边区、县、乡三级政府 机关的主要领导人由同级参议会选举产生。 另外,边区设高等法院,专区设高等法院分 院,县设县法院。边区和县的法院院长,由 边区和县参议会选举产生。
根据中国共产党对陕甘宁边区政权和执政方针的定义,政权 结构为:
生,到1942年陕甘宁边区开高干会,我们还没有学
会搞经济工作。没有学会,要学一下吧!不然雷公
要打死人。”
1941 年发生的“雷公案”事件,就是因为在 制定公粮上缴比例时,造成老百姓负担过重, 群众不满而引起的。毛泽东从群众的骂声中 深刻反思,采取了“精兵简政”的政策,发 动机关、学校和军队自己动手开展大生产运 动,减轻了人民负担,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 身利益。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 地主等封建剥削阶级的部分 利益,使他们不再坚决抵触 共产党所领导的政权,促进 了各根据地政治经济的稳固 和发展。
2、把群众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第三,在执行工作决定时,心中始终装着群 众。
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为人民群众谋 利益。延安时期党和政府切切实实研究解决 从“耕牛、农具、种子、肥料”到“水利、 开荒、妇女劳动、合作社”等等人民群众的 生活、生产问题。让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提高,自然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
党外人士积极参政议政,起到了传递不同方 面、不同阶级、阶层声音的作用,使我们党 的根脉真正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根植于 人民群众的心里。
2、把群众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在工作中始终将人民群 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 民,时时处处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 把党的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 实到全部工作当中去。
2、把群众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首先,在开展工作前,把调查研究作为体察 民情、了解民意和保护群众利益的根本方法。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党形成了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虚心向群众学习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延 安时期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就是在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选,既为我们党提供了深 厚的执政基础,也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 诉求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