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学问》
【小学课件】包装的学问
两盒糖果包成一包,可以有三种方案。
完整版ppt
5
拓展练习
将三盒这样的糖果包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包装纸?(接口处 不计)
包装方法
草图
减少的面和面积/ cm2 表面积/大小
方法一 方法二
4个上或下面 小
20×15×4=1200
4个前或后面 中
20×5×4=400
方法三
4个左或右面 15×5×4=300
完整版ppt
大
6
小小设计师
包装一瓶茅台酒的盒子是一个小长方体,每4小盒 装成一大盒,你能想出几种包装方法?
(1)如果小长方体长5cm,宽3cm,高2cm;哪种包 装最节约包装纸?
(2)如果小长方体长4cm,宽2cm,高1cm;会有怎 样的结论吗?
(3)如果小长方体长10cm,宽7cm,高2cm;结论呢?
完整版ppt
7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调查
到超市中调查,看看哪种商 品的包装不节约包装纸,为它 设计一个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 方案,并思考:厂家为什么要 这么包装?
完整版ppt
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包装的学问
完整版ppt
1
包装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节约、美观、便于携带等。
将一盒糖果包成一包, 需要多少包装纸?(接
口处不计)
完整版ppt
2
说一说
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有几种包法?
哪种包装才能节约包装纸?(接口处不计)
完整版ppt
3
包装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草图
完整版ppt
表面积/cm2
1300 1700 1750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9篇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9篇《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1这节课的主要亮点:1、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
这一课的内容很多,包括课前准备、课中的观察讨论、课后的实践等等。
教师不可能将包装袋上的学问全部讲透、讲完,教师能够根据生活中的需要与年龄特征作出取舍,真正构建面向学生生活的、回归学生现实生活的开放的课堂,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
2、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注重讨论研究,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周老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重点探究了包装袋上的商标、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因为这对于学生生活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通过设计“鉴别食品包装袋活动”,引发生活情境问题,让学生置身其中,去判断、去选择……加深学生的体验,将做一个聪明消费者的教育潜移默化。
3、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
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思想是指导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
周老师努力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教学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探寻教育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实践中来、社会中来,最后指导学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实践中、社会中,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
4、温馨提示突出重点。
本节课增加了温馨提示,这个环节在我们研讨的时候是没有的,但是我认为这几个温馨提示更能突出本课的重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能够很好的掌握购买商品时应该注意包装上的标识要齐全,并且知道要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高的商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1、教学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时间的把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此方面应该加强。
2、本节课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各个区消协的投诉电话,可是由于教师当时比较紧张,没有把屏幕让开,学生根本没有看清楚投诉电话,失去了本环节的意义。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2邓老师设计的教学策略放手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闪光点一:让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感受,发现刺激其思维的运转和语言的表达,大胆的猜想,有根据的猜想,并验证猜想。
《包装的学问》教案
《包装的学问》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包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包装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学生对包装环保意识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 包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包装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 包装制作的技巧4. 包装的环保意识5. 包装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包装的基本概念、作用、设计原则、制作技巧和环保意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包装案例,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应用和实际效果。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设计并制作包装,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包装设计基础》2.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剪刀、胶水等。
3. 素材:各种包装设计案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典型的包装案例,引发学生对包装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包装的基本概念、作用、设计原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包装案例,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应用和实际效果。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设计并制作包装,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对于实践活动,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完成任务。
3. 在讲解案例时,要注重分析包装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技巧,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包装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设计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设计作品,包括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研究报告、设计草图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反馈等,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八、课后作业:1. 研究一种产品,分析其包装设计的特点和作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包装问题,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如何下手,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包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包装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包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4.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包装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对所学的包装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6.课堂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巩固所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包装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实际案例的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利用最少材料,使包装体积最小”的包装方法。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包装礼物为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空间几何图形的重叠、组合,以及如何用最少的材料进行包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包装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包装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最少材料,使包装体积最小”的包装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包装的方法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包装材料,如纸盒、彩纸等。
2.准备一些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包装礼物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包装方法,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哪种包装方法用的材料最少?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不同的包装方法,并计算所用材料的大小。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包装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明白如何用最少的材料进行包装。
《包装的学问》数学好玩
通过循环利用包装材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 率。
06
总结与回顾
主要观点回顾
介绍了包装的学问中 涉及的数学概念和技 巧,如测量、计算、 比较等。
分析了不同包装方法 的优缺点,如单个包 装、组合包装、整体 包装等。
强调了包装过程中需 要考虑的因素,如体 积、形状、重量等。
学习收获总结
最优解法的应用
线性规划
运用线性规划求解最优解 ,实现包装成本最低、效 益最大化的目标。
动态规划
通过动态规划方法,优化 包装过程,降低包装成本 ,提高效率。
整数规划
整数规划用于解决资源分 配问题,确定最优解,使 得资源利用率最高、成本 最低。
04
包装的实践案例
实际产品包装案例
电子产品包装
通常会采用充气包装或泡沫包装 来保护产品,同时附带说明书、
保修卡等。
食品包装
根据食品的类型,包装会有所不同 。例如,面包类食品通常采用真空 包装或充气包装,而脆皮类食品如 薯片则采用充氮气包装。
玩具包装
玩具包装通常会使用鲜艳的颜色和 图案来吸引儿童,同时也会附带说 明书和保修卡。
环保包装案例
可回收材料
使用可回收材料制作包装,如纸 质袋子、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包装的学问 • 数学在包装中的应用 • 包装的实践案例 • 包装的未来趋势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包装的学问是数学中一个有趣且实用的主题。 01
在日常生活中,包装问题随处可见,如礼品包装 02 、商品包装等。
了解包装的学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优化 03 和解决与包装相关的实际问题。
了解了包装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如如何计算包裹的体积和面积,如何选择 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式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包装的学问”的概念,掌握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包装的基本方法,如包裹、装箱、排列等。
2. 学习如何利用包装纸最大化利用空间,减少浪费。
3. 学习如何设计美观、实用的包装方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包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利用包装纸最大化利用空间,设计美观、实用的包装方案。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包装材料,如包装纸、剪刀、胶带等。
2. 学生准备空白纸、彩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商品包装,引导学生关注包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包装的基本方法,如包裹、装箱、排列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包装。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包装作品,讨论如何利用包装纸最大化利用空间,减少浪费。
6.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包装方案,可以是商品包装或礼物包装。
7.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评价他人的作品,给出改进意见。
9.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包装技能,如包裹、装箱、排列等。
3. 创新能力:评价学生在设计包装方案时的创新思维,是否能提出独特而实用的设计。
4. 作品质量:评估学生的包装设计作品,包括美观性、实用性、创意等方面。
七、作业设计:1. 设计一份产品的包装方案,要求包括外观设计和内部结构设计。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和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
八、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包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2. 组织学生参观包装工厂或设计工作室,了解包装的制作过程和设计理念。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篇6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本课是组织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节约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学生每人准备一盒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播放图片。
(课件出示常用的生活用品的包装盒)。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包装。
其实呀,包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最先吸引我们的注意,那么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
这些都是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情境引入,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为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与知识基础,另外,教师随机渗透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二、组织新课,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明确求磁带的包装面积就是求磁带盒的表面积。
师:老师现在很想知道,如果要包装这盒磁带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接口处不计)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用(长×宽+长×高+宽×高)×2的方法解决所求问题,因为学生已有这样的学习经验。
《包装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包装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来探讨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包装的学问》。
通过这个课题,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如何计算不同形状物体的表面积,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五章《体积与体积单位》的第三节《包装的学问》。
在这一节中,同学们将学习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如何通过比较表面积的大小来优化包装设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3.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难点在于如何让同学们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计算器、白纸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同学们展示一些实际的包装案例,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些包装设计是否合理。
2. 理论知识讲解:接着,我会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解释这些公式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同学们一起解答,从而加深对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同学们发放练习题,让同学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计算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并填写在表格中。
长:10cm,宽:6cm,高:4cm2. 计算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填写在表格中。
边长:5cm答案:1. 表面积:240cm²2. 表面积:150cm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包装设计可以优化?如何才能使包装更加美观又经济实惠?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包装方案,并与同学互相交流分享。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中的学问》
《包装的学问》茂名市官山学校吴亚三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82页、83页“包装的学问”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本课是组织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节约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糖果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播放图片。
(课件出示常用的生活用品的包装盒)。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包装。
其实呀,包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最先吸引我们的注意,那么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这些都是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探索活动一媒体出示:儿童节快到了,淘气要给台湾的小朋友寄糖果,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最节约包装纸? (接口处不计)同桌合作摆一摆,想一想:(1)把2盒完全相同的糖果盒包装在一起,有哪几种包装方式?(2) 猜猜看,哪种方案最节约包装纸?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明确要求,合作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3、汇报交流以上两个问题15cm 20cm5cm 15cm 20cm 5cm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第一步,但是既然是猜测,我们就要怎么样?(板书:验证)师:怎么验证你们的想法就是否正确呢?分组分别计算出三种包装的表面积。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9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篇5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80页《数学好玩》中的第三课“包装的学问”,教材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学习目标: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2、通过解决包装中的相关问题,体会棱、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与同伴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渗透节约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最节约的包装策略。
难点是: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方案。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对一些组合图形有了一定的表象,能根据要求合并、分割简单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具备初步的猜测归纳能力。
但是,对于涉及一个立体图形由什么图形组成,特别是由文字呈现时,全班近一半学生感到困难,要借助实物操作、观察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主要采用个人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的方法,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利用任务单为学生搭建支架、明确学法,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反馈回来的信息要适时进行引导、合理利用。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自备长方体纸盒2—4个(餐巾纸、牛奶盒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首先吸引我们的注意。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淘气要给台湾的小朋友寄糖果,如果是一盒糖果就好说了,包装精美、漂亮就行,可淘气是要寄两盒一样的糖果,两盒糖果要包成一包,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用纸……这些都是包装的学问。
今天我们就帮助淘气来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5篇)
《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5篇)《包装的学问》教学反思1《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同学把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外表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已有阅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反思整个课堂,我努力创设情境,主动组织引导,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制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材的呈现方式是包装糖果盒,同学不仅没有糖果盒,更不能人手一个。
假如让同学做一个长方体盒子,不仅费时,规格又很难统一。
自从国家实施蛋奶工程以后,同学奶的盒子是随处可见,同学能通过测量、摆一摆的活动,亲身经受包装的过程,这样从同学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提消失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让同学感受的数学就在身边,到达返璞归真的效果。
二、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本课从包装一个长方体引入复习旧学问,揭示课题;要包装两个、三个、四个相同的长方体,探究新知。
从而渐渐完成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削减最多的面积,从而削减包装面积,节省包装纸。
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同学的学习不只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加其中,乐在其中,学问技能、过程方法、情感看法的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自主参加,开放探究空间“自由是创新的源泉。
”自己就又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宽阔的空间,同学的学习和进展才有基本保障。
为了保证探究的实效,而不是走过场;为了不把同学当“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
我充分开放课堂,让同学去猜测,并自己想方法验证猜测,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在有限的时间内,主动猎取、发觉、稳固、深化尽量多的学问。
老师在此时只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或指导,起到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
同学也在这一过程中稳固熟悉,进展思维,体验胜利。
培育了乐趣。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评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评课稿一、课程概述《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教材内容。
本课程通过探索包装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
本文档将对这门课程进行详细评价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包装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包装的常用材料和制作方法;•学会设计简单的包装方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和创新思维。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结合实际物品,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和展示成果;•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态度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包装的艺术价值和创造力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装的意义与目的、包装的材料与制作方法、包装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1.1 包装的意义与目的•包装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装的历史和发展;•包装的目的和意义。
3.1.2 包装的材料与制作方法•常用的包装材料和特点;•包装的分类和用途;•包装的制作方法。
3.1.3 包装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包装方案的策划与实施;•包装效果的评价与改进。
3.2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3.2.1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展示实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2.2 实践操作与观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自体验包装的过程和方法,加深对包装材料和制作方法的理解。
3.2.3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分享和展示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3.2.4 自主探索与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设计包装方案时发挥创新思维,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方法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评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表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讲解的是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组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组合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中例题和练习题都贴近生活,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立体图形的组合,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组合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组合方法。
2.教学难点:复杂立体图形的组合,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立体模型、实物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出立体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和触摸立体模型,总结立体图形的特征。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立体组合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将两个或多个立体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立体图形。
5.解决问题: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包装物品、设计建筑等。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立体图形特征和组合方法的认识。
7.布置作业: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包装的学问》教案
-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尤其是对“两倍”的理解。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地测量和计算包装纸的面积,考虑实际使用中的损耗。
-将环保理念融入包装设计,考虑实用性与环保性的平衡。
举例:
a.对于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可设计动画或实物操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需要乘以“两倍”。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包装的学问》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包装纸选用和计算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精确测量和考虑边角料的利用感到困惑。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明的语言解释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两倍”的概念。看到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积极互动,我感到很高兴。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包装的基本概念。包装是为了保护商品、便于运输和销售而进行的容器和材料的选用及设计。它是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商品的安全、美观和环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商品尺寸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以及如何计算所需包装纸的面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包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b.在计算包装纸面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测量方法和边角料的利用,如如何通过合理剪裁减少浪费。
包装的学问原创(5篇)
包装的学问原创(5篇)第一篇:包装的学问原创《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2页—第83页。
教学目标:1、联系长方体表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及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摆、讨论、想象、猜想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并发展空间观念。
3、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4盒250毫升的牛奶、3个相同的长方体(一个大面正好能与2个中面重叠)、2盒奶片(已包装好)。
学具:每位学生一盒250毫升的牛奶。
教学过程:组织老师:我们先来检查课前准备学案、当堂检测,大家看齐了没有?数学书、文具准备齐了没有?还有一样,最为重要,上课的好心情准备齐了没有?学生:准备齐了。
老师:好,我们开始上课。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老师:大家收到过礼物吗?收到过礼物的同学请举手。
说说当时是什么心情?学生1:我当时非常高兴,有人送礼物能不高兴嘛。
学生2:高兴!老师:礼物刚拿到手没打开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学生:期待!特想知道是什么,想马上拆开包装!老师:对!老师现在就是这样的心情,今天早上我收到了一份礼物,(举起包装好的礼物)这是我大闺女送给我的还没打开呢,看看,漂亮吧?帮老师猜猜里面会是什么呢?学生1:我想应该是饼干吧。
因为我妈妈买的饼干盒子就差不多这样大。
老师:xxx一定是饿了。
(全班笑)学生2:我猜是一个随身听。
因为它的包装很华丽,这个礼物应该很贵重。
老师:很有道理。
学生3:我想是项链,因为老师是女的,送项链比较合适。
老师:如果是多好,我很期待。
老师:到底是什么呢?谁帮老师拆开看看?(学生争先恐后举手)一个学生打开礼物,拿出的只是一盒优酸乳。
包装的学问
课堂总结
• 同学们,其实包装的学问很有 趣。希望通过今天的课堂交流 让同学们正确的掌握简单的包 装知识。
包装的学问
王译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 《包装的学问》。这一节内容如果 你学懂了,就觉得十分有趣。
在日常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包 装知识,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几个 相同长方体包装方法。
• 长:20cm 宽:14cm 高:1cm 高:1×2=2(cm) 表面积:
(20×14+20×2+14×2)×2
=(280+40+28)×2 =348×2 =696(cm)
• 长:20cm 宽:14cm 高:1cm 宽:14 ×2=28(cm)
表面积: (20 ×28+20 ×1+28 ×1) ×2 =(560+20+28) ×2 =608 ×2 =1216(cm)
• 长:20cm 宽:14cm 长:20 ×2=40(cm)
表面积: (40 ×14+40 ×1+14 ×1)
=(560+40+14) ×2 =614 ×2 =122 通过三种包装方法的演示以 及表面积计算得出第一种将 高扩大2倍的方法表面积最少, 最节约包装纸。
• 提示:
①第一种:将高扩大三倍,长和宽不变。 ②第二种:将宽扩大三倍,长和高不变。 ③第三种:将长扩大三倍,宽和高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一节”快到了,淘气的妈妈给他准备了一 份礼物,但在得到这份礼物之前,淘气得先解决 一个问题:
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装才 能节约包装纸?(接口外不计)
可以这样包:
可以这样包:
可以这样包:
减少了两个300平方厘米的面
长20厘米 宽15厘米 高10厘米 表面积: (20×15+20×10+10×15) ×2
哪种方案节约包装纸? (接口处不计)
长:60Cm 宽:15Cm 高:5 Cm
有几种包装 方法?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第五种
第六种
最省
最费
重合的面积越大, 表面积越小, 就越节省包装纸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A
= 1300(平方厘米)
减少了两个75平方厘米的面
B 长40厘米 宽15厘米 高5厘米 表面积: (40×15+40×5+15×5)×2
=1750(平方厘米)
减少了两个100平方厘米的面
C 长30厘米 宽20厘米 高5厘米 表面积: (30×20+30×5+20×5)×2 =1700(平方厘米)
就是算出一个长方体的 表面积,然后乘以2, 再减去重合面面积
不需要计算就能知道哪种方案最节 约包装纸,你这 样就能节约包装纸了。
试一试 将三盒这样的糖果包装成一包, 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长:20Cm 宽:15Cm 高:15 Cm
长:20Cm 宽:45Cm 高:5 Cm
你发现哪种包装最节约包装纸?
方案1
(20 × 15+20 × 10 +15 × 10 ) × 2 =1300(平方厘米)
方案2 (20× 30+2 ×5+30 × 5)×2 =1750 (平方厘米) 方案3
(40×15+4 ×5+15× 5)× 2 =1700(平方厘米)
除了这种算法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