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13 牛郎织女》优课导学案_9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13 牛郎织女》优课导学案_14
13 牛郎织女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第十三课:牛郎织女二、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
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
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
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
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想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三、学情分析: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
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
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他们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牛郎、织女和老牛之间的真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特点并受到美好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牛郎、织女和老牛之间的真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特点并受到美好熏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牛郎织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这篇课文是个民间故事。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复述这个故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
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王母娘娘知道后,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拆散了他们。
牛郎得知消息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却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的天河隔开。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教案三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教案三篇导读:本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导入揭题1、读题。
2、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板书:老牛、王母找找几个人物之间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相机板书:牵手分离相会二、感受人物形象1、自读课文1—6小节,思考:牛郎织女的牵手与哪些因素有关?圈画批注,写写感受。
交流:老牛的撮合——“老牛跟他也很亲密……”让我们有一种错觉,老牛是他的亲人,亲人变成了媒人,撮合一对姻缘。
第三小节牛郎——善良、心眼儿好(板书)(1)照看老牛很周到(总是,,最干净)——“也很亲密”牛郎对老牛好,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
(2)身世反衬——不抱怨,不怀恨,吃苦耐劳。
(3)坦白,诚实,不隐瞒。
织女——勤劳善良:喜欢牛郎的心眼儿好,能吃苦。
渴望自由和真正的幸福:天庭和人间比较:一样辛苦冷漠无情真情温暖禁锢身心自由对自由的渴望对真实的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勇敢:“决心”,意味着想了很多,想了些什么?可怕的责罚,天庭的冷漠和不自由,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在权衡。
留在天庭,有锦衣玉食,没有真情和自由;人间,艰辛坎坷,但自由,有真情。
冒着很大的风险,她应该知道后果,但全然不顾,因为自由、爱情实在是太动人了,“生命诚可贵,爱情、自由价更高。
”(相机板书: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
到这里,对两人是不是想说点什么?赞叹、钦佩、祝福2、分离——王母自读课文9—10,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交流: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仙人掌花。
但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牛郎织女 苏教版-最新教育文档
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心急发焚”、“霎时间”造句。
4、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磁带、投影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问题导入)二、初读指导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1、生字词的认读。
2、朗读课文。
3、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四、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第一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牛郎织女的“日子过得挺美满的”?①师生讨论。
②教师板书。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4、思考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五、讲读第二段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①衰老的牛又讲话,老牛讲了什么?②老牛讲话时的神态怎样?2、小组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讲的话。
4、老牛死了,牛郎织女的性情怎样?5、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肃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六、作业1、完成文后的习题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讲读课文第三段1、牛郎和织女过着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候也发愁,她愁什么呢?2、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后怎样?3、读课文3-5节,画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①王母娘娘更是气得……②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③王母娘娘狠狠一推……④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王母娘娘的句子。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13 牛郎织女》优课导学案_12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文中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2.凭借语言文字,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
3、读懂文中表现的情感,古代人民借民间故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过程】一、回忆情节,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2.昨天我们已经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按照上一节课所写的小标题来进行复述)3.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故事中的人物。
在这个故事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老牛、牛郎、织女、王母娘娘)。
二、走进故事,品评人物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走进这个故事,说说你对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可以在书上圈画,写批注。
结合文本内容,用词语概括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以小组为单位)2.学生自读圈画思考。
3.组织交流:预设一:牛郎(1)身世凄苦。
第一小节。
(总结提升:哥哥嫂嫂把牛郎当牛看,当然苦不堪言。
)(2)心地善良。
第二小节。
(追问:把牛照顾得很周到怎么看出他的心眼好?牛郎把老牛当人看,一个细节足可以看出牛郎的心眼好。
)急中生智、勤劳、忠于爱情……预设二:织女(1)心灵手巧:织得一手好彩锦。
(2)美丽善良、不势利、不贪财:看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追问:那么她看中的是什么?)引导提升:A看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留在人间,为什么还要加个决心?姐妹们,你能好好劝劝织女吗!B织女拿定主意,她舍弃的是什么?承受的是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预设三:老牛知恩图报:指点牛郎找到织女,死后留下牛皮以备急用。
预设四:王母娘娘:(1)心狠手辣:抓回在人间生活幸福的织女。
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
(2)自私自利:逼着织女没日没夜地织彩锦。
(3)不近人情:拔下玉簪往背后一划,……引导提升:她划断了什么?三、跳出文本,创意发现1、你觉得牛郎织女他们在一起合适吗?他们生活得怎么样?出示: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1)请一位同学读。
生答师板书:美满(2)你能想象出牛郎织女美满生活的画面吗?2、如此美好的一段姻缘,王母娘娘为什么一定要狠心拆散他们呢?(1)出示天条内容。
苏教版小学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小学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牛郎织女》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人物(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牛郎织女二〉。
板书课题。
二读读课文,说说人物1、读读课文,找准理由。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文中人物性格鲜明,适合让学生评论。
让学生尝试做人物评论员,评论文中人物。
请学生读课文,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可把想法写在课本的空白处,以供交流。
(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评论人物的有效形式之一)(2)学生阅读课文,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可适当在书上加上批注。
(还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看人物,这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3)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思考。
2说说人物,有理有据以教材文本为中介,以学生的批注“成果”为话题,师生间展开交流。
(1)学们,你们认真阅读,仔细批注课文,一定有许多见解,谁来评论文中的人物。
(2)学生各抒己见(教学没有预设性,却有生成性。
人物评论可催生出好多精彩片段的解读,如重点词语的破析,关键词句的赏析,人生哲理的透析等。
)三、主题阅读学生拿出课前发放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让学生任选一篇阅读。
读后三言两语,可说主要内容,可说文中人物,也可直接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等。
(建设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在主题的统率下,有机整合课程资源,扩大阅读的量,提高阅读的质。
四、作业(1)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
(2)把我国的民间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篇:小学语文六年级《牛郎织女》教学实录牛郎织女(二)教学目的: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13 牛郎织女》优课导学案_10
《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文3—12自然段【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个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
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
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故事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和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表达了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有趣,透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特点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此课时的教学,我没有特别引导学生去探究总结民间故事的特点,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透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从而引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3.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牛郎织女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研读文本,抓住关键词句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方法】品读感悟情境创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直接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学习了第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与老牛相依为命。
)3.过渡:那么,牛郎和织女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二、研读文本(一)学习3—5自然段出示读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牛郎和织女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导学案导学案一:《牛郎织女》导学案一、课前准备1. 准备课文《牛郎织女》的课本和教辅材料。
2. 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图片、PPT或其他教具。
3. 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如节日故事的特点、人物描写等。
二、导入1. 使用图片或故事背景介绍怀念牛郎织女的节日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了解学生的前期知识。
三、整体理解1. 阅读课文《牛郎织女》,并让学生根据阅读理解问题回答。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和情节转折等,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四、重点理解1. 导引学生认识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述说自己对其中一个人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情感描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寓意,让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意义。
五、拓展延伸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2. 通过课外阅读或研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牛郎织女的更多相关故事、传说或习俗。
3. 提供绘画或写作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相关的作品。
六、课堂小结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2. 鼓励学生对于故事、人物及情节的思考和提问。
3. 提醒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如预习下节课文。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课文,做好相关笔记。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作文题,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
导学案二:《牛郎织女》导学案一、活动准备1. 准备课文《牛郎织女》的课本和教辅材料。
2. 制作PPT或其他教具,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课文内容。
二、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人物、地点和情节。
2. 提问学生对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背景和起源有什么了解,了解学生的前期知识。
三、整体理解1. 阅读课文《牛郎织女》,并让学生跟读课文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教案Teaching plan of Niulang Zhinv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教案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教学目的: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绿洲学校的王新。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牛郎织女》,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课文内容符合小学毕业生的认知水平,便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衔接。
本文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民间故事的知识及产生的历史背景,体会人物形象;积累词语,学会本课生字;培养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解决生字词;感受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学生善良的品性和对恶势力憎恶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情境表达; 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材处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晰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最后进行联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说教法在处理教材时,让学生谈对人物喜欢与否,角度开放,学生也敢于发言;设置问题讨论人物形象代表的社会阶级。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背后的壮美而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设疑启思1.文中有哪些人物?中心人物是谁?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怎么样?(书写理由,自由发言)2.文中人物的特点有哪些?(书写理由,自由发言)3.织女牛郎、王母分别代表什么阶级?(结合文章写作背景,进行思维锻炼)五、板书设计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王母娘娘普通劳动人民封建阶级恶势力勤劳善良勇敢凶狠残暴。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 牛郎织女|苏教版
13 牛郎织女【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故事在汉代以前产生和形成,有它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表现了当时小农生产者和小手工业者要求改善生活、争取婚姻自由和人身解放的理想和愿望。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段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它以完整曲折的情节、朴素自然的语言、奇幻的神话色彩、积极进步的主题,深深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本文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讲诉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
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并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
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的天河隔开。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资料链接】叶圣陶: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早年试验新式教学。
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和《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鲁迅曾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道路。
”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
这些故事大都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民间故事,大都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和修改。
有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也有的被歪曲和篡改。
中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13 牛郎织女》优课导学案_7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在故事情节和语言环境中感受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体会牛郎、织女之间的真挚情感,感受民间故事对真善美的传颂与向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一、回顾故事情节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故事的脉络,谁能和我们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妇,过上了美满(男耕女织)的生活。
后来,他们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隔着天河遥遥相望。
最后他们化成了牛郎星和织女星,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
)评价:很好,这是简约版的牛郎织女。
2.知道了故事的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用我们的慧眼来品评人物,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齐读课题二、感受人物形象故事的主人人物有(牛郎、织女)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同学们先大声朗读1-5小节,然后圈画出相关的词句,在旁边简要写上自己的感受。
(评:会听;感受写得简洁。
)(一)交流牛郎的人物形象首先我们来交流对牛郎这一人物的理解。
(板书:牛郎)1.贫苦可怜。
(哥哥嫂子把牛郎当牛看)2.心眼儿好(心地善良)(1)出示: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
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①说说你的感受。
(尽管只是一头牛,牛郎却把它当亲人悉心照顾,吃苦耐劳,心眼多好!)②和老师一起读。
引读:每天放牛——,老牛渴了——。
夏天天气热——(他把老牛牵到树林里休息)。
冬天天气冷——(他就让老牛在山坡上晒太阳)。
平时,他总是把老牛的身子——(刷得干干净净),牛棚里也收拾得——(清清爽爽)。
③牛郎对老牛的照看真是周到,无微不至,心眼儿真好。
(2)出示: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
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
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牛郎。
除了感受牛郎的贫苦可怜,细心读一读,你还有什么感受?(哥嫂对他很不好,但是牛郎没有一句怨言,任劳任怨,这就是心眼儿好。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板书课题:13 牛郎织女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三、检查读书。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5分钟)看看还有哪些字、词还不认识或哪个句子还读不好,及时找帮对。
师:时间到。
每小组的4号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帮对针对出现的错音、停顿不当、读的不流畅的句子等要及时纠正。
(还有感情表达不当的句、段如标点符号、提示语等老师要直接评价)师:(读得不好时)指出错误后,师鼓励:这次能不能把它读准确?来。
师:嗯,同学们预习的不错,出现的问题不多,刚才在读书的时候我们都纠正了,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读书,相信你会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而且还会读的更有味道。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穷小子牛郎在神奇的老牛的帮助下,偷了下湖洗澡的织女的衣服,然后织女就爱上他了,俩人生了一男一女。
王母娘娘生气了,就拆散了人家,并派天兵天将将织女抓走。
牛郎携儿女披着牛皮上天追织女,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银河让牛郎织女相隔两岸,俩人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七月初七搭成鹊桥让两人相会。
)师:好,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
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课后生字,想想怎么记住它,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四、写字师:好,同学们,课文我们已经读正确、读流利了,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课后生字,想想怎么记住它,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师:好了,同学们,请看“嫂衰”这两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以往写作教学经常教所谓的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些知识固然不错,却无法运用它们写出好故事。
美国作家杰里·克利弗发现写好一个故事需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元素:冲突,而形成冲突的基本流程为:愿望+障碍=冲突。
笔者以为这是写好故事的关键性知识,因而尝试通过《牛郎织女》的教学,引导学生提炼出故事写作公式:愿望+障碍+行动+结局=故事,然后据此创编故事并且拓展阅读。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文中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3.提炼故事写作公式,尝试仿写。
4.认识民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提炼故事写作公式,尝试仿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神话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一扇通向古代文明的后窗。
这节课,胡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次走进——(齐读)《牛郎织女》,去品味人物形象,去感受情节的魅力,去揣摩故事的写作特色,如果能够提炼一个故事写作公式,那就更好了。
二、整体入手,自读自评1.首先,你知道这个故事有哪些主要人物吗?预设:牛郎织女老牛王母娘娘2.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牛郎、织女、老牛还有王母娘娘呢?请划出有关词句,并用一两个关键词在作业纸上写出你对他们的评价。
(课件相机呈现作业纸)【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本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时间,便于学生走进语言文字,自主探究,从整体上把握人物形象,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品词析句,走进人物(集体交流,屏幕相机出示相关段落)(一)牛郎1.(屏显第一段)“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
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
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牛郎。
”师:你觉得牛郎怎么样?抓住关键词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等师:能读出你们的感受吗?2.(屏显第二段)“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
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预设:心眼儿好,善良等3.(屏显第四段第一句话)“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来到湖边的树林里。
”预设:能吃苦(师相机板书:翻山)师:你翻过山吗?什么感觉?此刻,牛郎一定和陈香救母中的小沉香一样,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可是,他一点儿也不在乎,真能吃苦啊。
(二)老牛1.生读第3自然段预设:这是一头知恩图报的老牛。
2.生读第7自然段预设:无私奉献(三)织女1.生读“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我觉得织女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
师:原来,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呀!天上的生活怎么样?预设:吃香的,喝辣的;穿的是绫罗绸缎,戴的是金银珠宝。
师:而牛郎吃的是——,穿的是——破衣裳,织女和牛郎的差距实在太大了,简直是——(板书:一天一地)!2.(屏幕相机显示第5自然段)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预设:心眼儿好,能吃苦,不嫌贫爱富师:(板书:决心)你还从“决心”读出了怎样的织女?预设:勇敢,不畏权贵师:众仙女会怎么劝织女呢?织女会怎么说?(创设情境,表演体会织女的性格特点)师:是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好执着坚定的织女啊,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她的决心!3.配乐引读第6自然段师: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美满生活(课件播放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师:同学们的眼睛亮亮的,那你们亮亮的眼睛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预设:牛郎在耕地,织女在家里纺织。
中午,牛郎回到家,织女已经做好了饭菜;他们有了一儿一女,团坐在桌前,你帮我夹菜,我帮你装饭;晚上,织女给孩子们讲天上的故事……师:是的。
牛郎织女,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虽然生活很辛苦,但是就像歌词中唱的——(生齐说:夫妻恩爱苦也甜)【设计意图】课堂资源开发在背景还原、难点启发、情境创设、情感态度的延伸拓展等环节有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
此环节,教者通过播放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创设了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情境,与下文王母娘娘出现后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利于学生感受到情节的跌宕起伏以及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同时,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也能得到训练,综合素养有望提升。
(四)王母娘娘师:可惜,这样美好的生活是那样短暂,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谁来了?(板书:王母阻挠)你又从哪儿读出了怎样的王母娘娘?1.“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预设:这是一个很暴躁、残暴的王母娘娘。
师:“暴跳如雷”什么意思?想象一下,此时暴跳如雷的王母娘娘会有怎样的动作、表情、语言?谁来演一演?能读好这句话吗?(生有感情地齐读)2.“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预设:奸诈狡猾,趁牛郎不在,闯进牛郎家里。
师:面对王母的反对与破坏,织女和牛郎分别有什么行动?(相机板书:挣扎、追)(指导读出“心急如焚”)师:同学们,织女越挣扎,牛郎越心急如焚地追,王母娘娘就越心狠手辣。
你能读好这段文字吗?3.“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我觉得王母娘娘冷酷无情,一划,牛郎就飞不过去了。
4.配乐引读第11自然段。
师:天河很宽,波涛汹涌,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就像一首诗中写的:(生感情朗读课件出示的诗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师:他们的爱感动了天地,感动了万物,看,喜鹊来了。
喜鹊在天河上架起了一座鹊桥,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桥上相会了。
(板书:鹊桥相会)(课件呈现喜鹊搭桥的插图)【设计意图】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
随着王母娘娘的冷酷一划,牛郎再也飞不过去了。
他们只能隔河相望,时间久了,就成了天河两边的天牛星和织女星。
纵有千言万语,却也只能无语凝噎,真正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其中的惆怅、哀怨、无奈、凄美是六年级学生无法想象的。
运用声音与图片,再加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营造出一种绝美的情境,使得学生瞬间触及主人公内心的愁肠百结,领悟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四、探究写法,提炼公式1.师:同学们,本来,故事在隔河相望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又安排一个鹊桥相会的情节呢?预设:劳动人民希望他们圆满。
师:是的,表达了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板书:幸福生活)2. 师:(指板书)在这里,“追求幸福生活”是牛郎织女强烈的——愿望(师板书:愿望)师:可是,(指板书)牛郎织女身份地位悬殊极大——一天一地,王母阻挠师:这些,都是阻碍愿望实现的——障碍。
(板书:障碍)师:在强烈愿望的驱使下,小说主人公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板书:行动)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有了一个——鹊桥相会的结局。
(板书:结局)。
师:咦,咱们似乎可以提取一个故事写作公式了。
那就是——愿望+障碍+行动+结局=故事,你能把这个公式记住吗?再读一遍!3. 师:这个故事一共安排了几个障碍?师:如果没有王母娘娘的阻挠,牛郎织女就一直这样幸福地生活下去了,好吗?加上王母娘娘的阻拦呢?师:是的,故事的情节就变得更加吸引人了(板书:曲折生动),这是民间故事的一大写作特色。
【设计意图】以往写作教学经常教所谓的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些知识固然不错,却无法运用它们写出好故事。
美国作家杰里·克利弗发现写好一个故事需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元素:冲突,而形成冲突的基本流程为:愿望+障碍=冲突。
这是写好故事的关键性知识,本环节引导学生提炼出故事写作公式:愿望+障碍+行动+结局=故事,为下面的创编故事奠定基础。
五、读写结合,续写故事1.师:如果让你给这个民间故事写个后续,你打算接着安排一个什么障碍呢?他们又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获得谁的帮助?结局如何?(课件显示作业纸)师:请大家发挥想象,四人一小组交流交流,然后合作完成作业纸的填写,好吗?开始!2.小组交流(学生各抒己见,现场气氛浓烈)3.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故事创编公式就像一个习作支架,撑起了学生无限想象以及自由表达的天空。
借助神话人物,天马行空地自由嫁接,一个个神奇而合理的故事在课堂绽放。
可以想象,有了这个故事写作公式,以后每一次的编故事于学生而言,都将是下笔如有神。
六、课外拓展,读讲故事师:同学们,其实,我国古代人民就像你们刚才这样,创作了许多民间故事呢。
其中有四篇最具有代表性,被称为四大民间故事。
(课件出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它们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课后,请大家试着读一读另外三个故事,想一想,在那三个故事中,愿望、障碍、行动、结局又分别是什么呢?师:建议大家选择一两个民间故事,或者自己创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可以精讲,也可以略讲。
下节课,我们就来举行讲故事比赛,好不好?下课!【设计意图】故事写作公式既是编故事的支架,也是读故事的法宝。
本环节由《牛郎织女》引出另外三个民间故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既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借助故事写作公示自读文本,把握故事脉络,读懂故事情节,品味人物形象。
在此过程中,知识必然转化为能力,语文素养也必然得以提升。
板书设计:(民间故事)牛郎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