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混凝土技术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选题推荐

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选题推荐

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选题推荐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质量和应用对工程项目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推荐几个适合进行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毕业论文选题。

第一部分:混凝土材料的优化配比研究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方向作为混凝土材料优化配比研究的选题:1. 混凝土配合比中粉煤灰掺量的研究:通过调整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研究其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抗裂性等方面的影响,以实现混凝土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矿渣粉在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应用研究:矿渣粉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掺合料,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持续性。

可以对不同种类和掺量的矿渣粉进行研究,分析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 混凝土掺合料替代比例研究: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对水泥的使用,降低混凝土的碳排放量。

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掺合料,研究其替代水泥的比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第二部分:混凝土耐久性与养护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土木工程中关注的重要参数之一。

以下是几个适合进行混凝土耐久性与养护研究的选题:1. 外加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研究: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和掺量的外加剂,研究其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耐化学侵蚀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养护是混凝土浇筑后的重要工序,合理的养护条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可以选择不同的养护方式和时间,研究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 环境因素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混凝土工程常常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例如海洋环境、高温环境和高寒环境等。

可以选择特定的环境条件,研究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为工程项目提供相关建议。

第三部分:混凝土结构的创新与应用研究混凝土结构的创新和应用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织物加强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

织物加强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

织物加强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一、织物加强混凝土的定义与研究意义织物加强混凝土,顾名思义是利用纤维增强材料将钢筋与混凝土连接,提高混凝土的延伸性能并增强其抗震、抗震动、间歇性荷载等力学性能。

它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混凝土加强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道路桥梁、工业设备等领域。

织物加强混凝土的研究意义在于,传统的混凝土加固方式从根本上不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引进,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已有的加固方案无法解决的局面下,织物加强混凝土的出现,部分解决了建筑加固的难题。

二、织物加强混凝土的分类根据加强混凝土所用的织物材料不同,现在常用的织物加强混凝土有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等。

1、玻璃纤维织物玻璃纤维是一种自然质量轻的维度材料,玻璃纤维织物具有抗碱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高,成硬硬化迅速等优点。

在应用中玻璃纤维织物常被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2、碳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是一种高刚度、高强度的材料。

它的重度、刚度、阻燃性、高温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电化学和化学性能是其成功应用的基石。

在建筑领域中,它主要应用在水泥板、钢筋混凝土板、加强梁和柱等方面。

3、芳纶织物芳纶是一种以脲醛为主的高分子材料。

它的高强度、刚度、抗热性佳,是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优质纤维材料。

三、织物加强混凝土的应用1、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织物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方法,是将织物贴附在梁体的下方,通过预张力将其固定在梁体的两侧,形成预张的力,从而强化混凝土梁的承重性能。

织物的使用能使得钢筋混凝土梁的质量轻了不少,但是其结构稳定性能保持不变,极大地提高了使用寿命。

2、混凝土柱的加固混凝土柱由于其长期受压作用,在使用时间长了之后,势必会出现柱体结构的破坏甚至崩塌的风险。

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织物加强混凝土技术,将织物缠绕在整个柱体的外部,形成强化层。

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原有的缺陷,还可以大大提高柱体承载能力,从而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3、桥梁结构的加固桥梁结构是城市交通的重要一环,但是随着经年累月的使用,桥梁的承载能力会逐渐减弱,对交通带来不良影响。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技术研究》范文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技术研究》范文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混凝土(HP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使其成为现代桥梁工程建设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就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桥梁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用建议。

二、高性能混凝土概述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能的新型混凝土。

其特点包括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施工性能、高耐久性和长寿命等。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三、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1. 桥梁主梁建设高性能混凝土因其高强度和高耐久性,在桥梁主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大跨度桥梁的承载要求,同时其良好的施工性能使得桥梁建设过程更为便捷。

2. 桥梁墩台建设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墩台建设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高耐久性可以抵抗恶劣环境对桥梁的侵蚀,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此外,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有助于减少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裂缝问题。

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是现代桥梁工程中的重要形式,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性能使得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更为便捷,同时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四、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1. 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关键。

通过优化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针对不同的桥梁工程需求,应进行针对性的配合比设计,以满足工程要求。

2. 施工工艺研究施工工艺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应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如泵送、振动、养护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3. 耐久性研究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性能之一。

针对桥梁工程中的恶劣环境,应进行耐久性研究,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渗、抗冻等性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改进与应用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改进与应用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改进与应用研究摘要:随着近年来交通运输量及车辆轴载的不断增加,公路桥梁难以适应交通发展需求,很多干线桥梁及公路都出现裂缝、老化等情况,这对道路交通运行十分不利。

高性能混凝土因其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与耐久性,且能确保工程质量与工程效益,常被应用到各大工程建设中。

从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应用情况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有必要合理改进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使其得到良好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改进;应用1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良特性1.1耐久性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表现,主要是其在材料质量控制上较为严格,材料的基本性能较好,使得其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表现,耐久性增加之后,结构体的合理使用年限显著提升,对于部分重要道路桥梁结构物、不便于经常需要加固返修的道路桥梁结构等,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结构受力较为复杂的位置,利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取得较高的耐久性表现。

1.2抗压强度大高性能混凝土最为显著的性能特点就是抗压强度大,其往往能具备较好的结构科学施工效果,能做到在特殊荷载施工中,发挥出较高的结构性能表现效果。

利用高性能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能有效控制构建的截面尺寸,节约使用空间,同时能提升结构体的安全性,使得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具备更高的使用性能表现。

1.3稳定性高高性能混凝土的稳定性高,能具备较高的环境适应能力,优势是在施工中,通过各种有效外加剂的辅助工艺技术,能在高性能混凝土稳定性的提升方面具备较高的稳定因素、湿度因素等管控作用,更好地解决高性能混凝土内外温差、施工温度带来的各种问题。

较好的稳定性表现,能使得各种工程结构的性能不断提升,比较全面科学地规避不良的结构风险隐患问题。

1.4性价比高高性能混凝土虽然在单位材料成本上比普通混凝土价格略高,但是其具备较高的抗压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特征表现,在使用过程中具备较高的使用功能满足能力,减少不良结构问题的返工返修次数,提升了其使用的实际年限,从这一方面看,高性能混凝土的实际成本范围被一定程度上控制。

混凝土加固技术发展与趋势

混凝土加固技术发展与趋势

混凝土加固技术发展与趋势混凝土加固技术发展与趋势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建筑物的老化,对混凝土加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混凝土加固技术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抗震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一、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基本原理:混凝土加固技术是指对已经损坏或衰老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强化和修复的方法。

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加入新的材料或施加外部力,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应用领域:混凝土加固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修复。

混凝土加固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复。

二、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发展历程1. 传统加固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的混凝土加固技术主要包括钢筋加固、预应力加固和喷射混凝土加固等。

这些方法通过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韧性,提高了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新型加固材料:随着科技和材料技术的进步,新型加固材料的应用逐渐成为混凝土加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材料等可以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强化和修复的作用。

3. 智能加固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加固技术成为混凝土加固领域的热点。

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嵌入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提高加固效果和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加固技术的趋势和前景1. 绿色环保:在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发展中,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使用可再生材料和低碳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2. 精确施工:随着加固施工技术的提升,精确施工已经成为混凝土加固技术的一个关键词。

通过使用先进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确化,提高加固效果和施工效率。

3. 数字化设计:在混凝土加固领域,数字化设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软件,可以对加固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和优化设计,提高加固效果和经济性。

混凝土工程新技术研发方案

混凝土工程新技术研发方案

混凝土工程新技术研发方案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碎石和水混合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它具有耐久性好、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传统的混凝土工程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容易开裂、强度不够等,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改进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二、现状分析目前,混凝土工程的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发更加环保的混凝土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研发更加环保的混凝土成为了当务之急。

目前,一些学者已经提出了使用工业废弃物来替代部分水泥的方案,以减少水泥生产的碳排放。

此外,还有利用大量再生混凝土来减少混凝土资源的浪费等方法。

2.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在一些特殊的工程中,比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研发高强高耐久的混凝土已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各种添加剂的应用、改进混凝土配合比等都成为了研究的方向。

3. 混凝土工程材料的性能改造除了混凝土本身的性能改进,一些混凝土工程材料也在不断进行改造和创新。

比如,改进橡胶混凝土、玻璃纤维混凝土等,以满足一些特殊工程的需要。

综上所述,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是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下面,我将提出一些可行的混凝土工程新技术研发方案,以期推动混凝土工程技术的进步。

三、混凝土工程新技术研发方案1. 开发更加环保的混凝土配方首先,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工业废弃物来替代部分水泥,比如使用粉煤灰、粉煤矸石等,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和碳排放。

此外,可以尝试使用可再生资源来替代部分混凝土骨料,比如使用再生混凝土骨料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降低混凝土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2. 强化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其次,我们可以研究一些新型的添加剂和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比如,可以尝试使用纳米材料来改进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还可以研究一些新型的外加剂,比如使用氯化镁、硅酸钠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研究及应用探索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研究及应用探索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研究及应用探索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中的材料,然而由于长期使用、疲劳、环境影响等原因,混凝土结构可能会出现损坏、裂缝,甚至崩塌的风险。

为了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1. 研究现状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强度测试和性能评估。

针对混凝土结构的不同问题,研究者们开展了多种加固措施的研究,包括纤维增加剂的使用、碳纤维布的加固、钢筋加固和预应力加固等。

目前,纤维增加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技术。

纤维增加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发展。

碳纤维布作为另一种常用的加固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2. 应用探索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地震易发区,加固已有混凝土结构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使用碳纤维布和钢筋加固等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此外,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老化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和维护。

许多建筑物和桥梁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裂缝和损坏等问题。

通过使用纤维增加剂和其他加固材料,可以修复和加固老化混凝土结构,延长使用寿命。

在新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也可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预应力加固技术,能够预先施加张力,使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更加稳固。

这对于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结构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加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方法需要仔细考虑,以确保加固效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其次,加固过程中可能会对现有结构造成损害,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结构评估和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

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原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久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隧道等领域。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混凝土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因此,对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混凝土的研究现状1.组成材料的研究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是水泥、砂、石子和水等,这些材料的品质和配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的研究:包括水泥种类、水泥的化学成分、水泥的颗粒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2)砂石子的研究:主要研究砂石子的品质、颗粒形状、粒度分布等特性,以及砂石子的配合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3)水的研究:主要研究水的质量、用量、用水温度等参数对混凝土的影响,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冻融性能。

2.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研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强度的研究:主要研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指标,以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2)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主要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耐久性与环境的关系、混凝土材料的老化机理等问题,以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混凝土结构是应用混凝土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研究涉及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监测、检测等方面。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参数等问题,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等问题,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中应用纳米技术的研究

混凝土中应用纳米技术的研究

混凝土中应用纳米技术的研究一、前言纳米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混凝土领域。

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中应用纳米技术的研究。

二、纳米技术在混凝土中的应用1. 纳米粒子增强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纳米粒子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

例如,通过添加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氧化铝等纳米颗粒,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2. 纳米材料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纳米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例如,通过添加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氧化铝等纳米颗粒,可以填补混凝土中的微小孔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水性。

3. 纳米技术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纳米技术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例如,通过添加纳米硅酸钠等纳米颗粒,可以使混凝土中的孔隙更加细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4. 纳米技术改善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纳米技术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例如,通过添加纳米氧化铁等纳米颗粒,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一种自愈合材料,使混凝土在受损后自行修复。

三、纳米技术在混凝土中的研究现状1. 纳米颗粒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纳米颗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已经在混凝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硅酸钠等纳米颗粒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纳米钛酸锶、纳米碳纤维等新型纳米颗粒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 纳米技术改善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纳米技术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将纳米氧化铁、纳米二氧化硅等纳米颗粒应用于混凝土自愈合材料的研究中。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rete)是一种适应新时代潮流,符合现代建筑风格和经济形势的新型建筑混凝土,其建筑特点最显著的就是耐久性,面对不同使用使用情况,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性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1研究背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渐严峻,中国建筑行业难免面临一些窘境,建筑材料高强度材料造价太高、造价低的建筑材料使用性能又不符合标准、材料源的采集合成过于复杂等等一些建筑行业前后两难的问题,所以必须尽可能解决建筑行业的建筑原材料问题,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应运而生。

随着国外与国内乡村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民娱乐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对疫情的警惕与防止,混凝土应用在百姓眼中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在发展混凝土的同时一定要对其性能把握准确。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对材料源,质量检验,配合比,坍落度,施工条件的要求比一般混凝土的要求更苛刻。

2研究生产材料高强度混凝土是我们根据普通混凝土研究比对,加之一定科学理论的基础提出的新概念。

顾名思义,就是要适应太空中极端的恶劣环境,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的新型混凝土。

高强度混凝土是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创新性新能源材料,虽然都是混凝土,但在成分比例功能上却大不相同。

我们以研究普通混凝土的结构性质等为基础,深度挖掘一种可以利用生物资源制成的新型材料。

通过比对二者之间的结构和性质,得出了太空混凝土这一大胆设想。

废旧建筑中具有丰富的资源,若能应用新型原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将会极大地将增强我们在建筑原地中“自给自足”的能力,减少对原生材料的依赖。

而高强度正是完美的利用这一概念。

如果能重复利用建筑场地的砖瓦,钢筋,木材,岩石等材料,加建筑垃圾和建筑土壤组成的,利用原建筑中的原位资源与原生材料的进行二次有机结合,其结果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因此,高强度混凝土的成功研制将为人类的有机住房打下建筑基础和具体可操作性,也为建筑产业的振兴计划做出重大贡献。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它以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耐久性,成为了大型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特点、应用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高性能混凝土,即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

它是指在保持混凝土基本性能和施工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在原材料、配合比、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久性、抗裂性和变形性等指标,进而满足特殊工程要求的一种特殊混凝土。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与传统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抗压强度高:高性能混凝土经过优化设计,在相同配比下能够获得更高的抗压强度,可以承担更大的荷载。

2. 耐久性好:高性能混凝土采用优质材料、合理的配合比和特殊的工艺技术,具备出色的抗渗透性和抗冻融性,能够保证混凝土的长期使用寿命。

3. 抗裂性强: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内部微裂纹数量较少,抗裂性能更好,可以更好地抵抗开裂和变形。

4. 施工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在保持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通过细化骨料、添加减水剂等手段,改善了其流动性和可泵性,提高了施工效率。

5. 环保性高:高性能混凝土采用了更多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替代材料,减少了对天然资源的开采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类重要工程中,包括桥梁、隧道、高层建筑、核电站、大型水利工程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超高层建筑: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满足超高层建筑对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2. 桥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满足大跨度、大荷载和复杂工况下的结构要求。

3. 隧道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好,能够很好地抵抗地下水侵蚀和冻融循环的损害,是隧道工程的理想材料。

4. 水利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可用于水利工程中的堤坝、水闸等设施,具备良好的抗渗透性和耐冲刷性。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是对传统混凝土技术的突破。

本文就高性能混凝土在技术上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钢筋混凝土基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钢筋结构施工的主体。

我国每年的混凝土使用量约为十亿立方米。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现在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兴起和建筑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建筑工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建筑工业的高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建筑技术知识的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前言在21世纪初,快速发展的建筑技术不断进步,并大大改善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新的混凝土技术不断出现在不同的现代大型建筑中。

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我国经济和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现今高性能的混凝土及施工技术正处在研究阶段。

但我相信,其未来肯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许多施工优点:(1)能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2)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压力,施工相对安全;(3)能减小建筑施工的噪音。

(4)能缩短建设工期。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方式方法:浇筑速度不能过快,以确保连续不断浇筑,直接滴落不超过3米,同时合理地分配管道,防止过早干涸。

1.高性能混凝士的特性人们又称高性能混凝土为三高混凝土,即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力学性能: (1)良好耐久性:这种具有高性能的混凝土必须具备较好抵抗掺杂和防止介质冲击腐蚀的能力。

且具有高弹模、低收缩、低涂层改变和温度应变,在采用硬化工艺的过程中具有较为稳定的体积和腐蚀特性,细观外形结构致密,不易在空气中产生宏观和微观裂缝,抗掺耐腐蚀能力好。

混凝土在碳化,氯离子的作用和侵蚀,钢筋腐烂,碱性骨料的反应,冻融和破坏这几个方面都可以认为是对于建筑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大破坏。

(2)优秀的工作性:有更好的能力来填充和防范,同时可以反映出重力作用下的流动性和混凝土化合物的变形。

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高强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度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的混凝土,它由高品质的材料和适当的配比制成。

近年来,随着建筑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一、高强混凝土的特点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高强度: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60MPa以上,是普通混凝土的两倍以上,因此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

2.耐久性强:高强混凝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能够长时间承受自然环境和化学腐蚀的侵蚀。

3.施工性好:高强混凝土的流动性好,易于浇筑,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节能环保:高强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少,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

二、高强混凝土的研究高强混凝土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研究:高强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常用的材料有高性能水泥、粉煤灰、细集料、超细颗粒材料等。

2.配合比设计: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需要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材料比例和水胶比。

3.混凝土性能测试:通过对高强混凝土的试验,可以评估其强度、抗裂性、抗渗性、耐久性等性能。

4.工程应用研究: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研究是将其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其性能和可行性。

三、高强混凝土的应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以下领域:1.高层建筑:高强混凝土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因此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

2.桥梁工程:高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强,能够承受苛刻的自然环境和化学腐蚀,因此可以用于桥梁工程的主体结构、墩台、桥墩等部位。

3.水利工程:高强混凝土的抗渗性好,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渗漏,因此可以用于水利工程的隧道、堤坝、水库等部位。

4.地下工程: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能够有效地防止地下工程的塌陷和变形,因此可以用于地铁、地下车库等部位。

四、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的质量控制:需要对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新技术推广应用经验总结

混凝土新技术推广应用经验总结

混凝土新技术推广应用经验总结
1. 积极开展科研与技术创新:混凝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不断进行科研研究和技术创新,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 建立混凝土新技术推广平台:建立专门的技术推广平台,集中资源进行混凝土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同时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以提高推广应用的效率和质量。

3. 加强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推动混凝土新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同时提供财政扶持和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和推广。

4. 开展示范工程和技术示范:选取一些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工程项目,应用混凝土新技术进行建设,展示其在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和成本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工程师参与推广。

5. 加强混凝土新技术的培训和人才培养:组织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进行技术培训和经验分享,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素质,推动混凝土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6. 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混凝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与材料供应商、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等相关行业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新技术的应用,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推广应用的效果和效率。

7. 建立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制定与混凝土新技术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对新技术进行验证和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和质量保证,为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8. 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加大对混凝土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形成良好的市场需求和推广氛围。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技术,能够达到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领域。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方法、原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等方面。

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及其对工程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一、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C50的混凝土,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磨性等,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以及机场跑道等工程领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技术。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更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在特殊的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并阐述其设计方法、原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等方面。

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及其对工程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C50的混凝土,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磨性等,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以及机场跑道等工程领域。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 较高的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通常比普通混凝土高出30%以上,甚至达到了100MPa以上。

这种强度优势使得高性能混凝土可以用于需要承受大荷载和极端条件下工作的工程项目中。

2. 良好的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好,其表面不易开裂和龟裂,能够抵御化学侵蚀和冻融循环等自然作用,更长时间地保持其强度和美观度。

这种优点使得高性能混凝土可以用于需要长寿命和高要求的建设项目中。

3. 良好的耐磨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出色的耐磨性,其表面能够承受很高的摩擦力而不会出现磨损。

混凝土加固技术应用研究

混凝土加固技术应用研究
No. 2 2, 011
现 代商贸 工业 Mo enB s es a eId s y d r ui sTrd n ut n r
2 1 第 2期 0 1年
混 凝 土 加 固 技 术 应 用 研 究
陈 之 茂
( 东省 兖 州 市 大 统 矿 业 有 限 公 司 , 东 兖 州 2 2 0 ) 山 山 7 10
件 承 载 力 、 度 或 抗 裂 性 能 , 进 行 结 构 或 构 件 的 整 体 性 能 缀 板 焊 接 一 缀 板 间 隙 处 理 一 进 行 封 缝 一 灌 注 粘 钢 胶 。 刚 可 ( ) 工 要 点 : 参 照 图 纸 设 计 尺 寸 在 待 加 固 柱 上 放 2施 ① 的静 力 实 荷 检 验 。对 某 些 重 要 建 筑 和 大 型 的 公 共 建 筑 还 可
摘 要 : 过 混 凝 土 加 固技 术 的 应 用 , 决 了原 有 砼 强度 等 级 较 低 的 难 题 , 高 了原 有 砼 的 强度 等 级 , 足 了砼 构 件 的 通 解 提 满
使 用功能 。
关 键 词 : 强度 ; 固 ; 板 ; 筋 ; 纤 维 布 砼 加 缀 植 碳
中图分类号 : TB
进 行 结 构 的动 力 测 试 。其 中 静 力 实 荷 检 验 可 分 为 使 用 性 能 线 。② 对 预 灌 面用 丙 酮 进 行 清 洗 。③ 根 据 设 计 尺 寸 对 所 用 并 打 检 验 、 载 力 检 验 和 破 坏 性 检 验 。 使 用 性 能 的 检 验 主 要 用 钢 材 下 料 , 对 预 粘 面 用 角 向 磨 光 机 进 行 打 磨 , 磨 方 向 应 承 直 于 验 证 结 构 或 构 件 在 规 定 荷 载 的 作 用 下 不 出 现 过 大 的 变 形 垂 直 于 受 力 方 向 , 至 打 磨 出 金 属 光 泽 。 ④ 按 设 计 要 求 焊 接 缀 板 , 板 间 距 、 缝 质 量 、 接 长 度 均 符 合 设 计 及 有 关 缀 焊 焊 和损 伤 , 构或构件 经过检测 后还 必 须满 足 正常使 用 要求 ; 结 承 载 力 检 验 主 要 用 于 验 证 结 构 或 构 件 的 设 计 承 载 力 ; 坏 破 性 检 验 主 要 用 于 确 定 结 构 或 模 型 的 实 际 承 载 力 。 对 混 凝 土 规范规 定 。为 避免 局 部 过 热 , 板 应 先点 焊再 分 段 施 焊 。 缀 ⑤ 缀 板 焊 牢 后 , 原 子 灰 进 行 封 缝 并 留 灌 浆 嘴 , 凝 固后 利 用 待

石墨烯增强混凝土应用研究

石墨烯增强混凝土应用研究

石墨烯增强混凝土应用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基本的材料之一,而石墨烯的发现和应用则是近年来科技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石墨烯增强混凝土则是将这两种材料结合起来,旨在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石墨烯增强混凝土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石墨烯的特性1. 基本特性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结构,具有单层厚度、高度的强度和刚度、优异的导热和导电性质以及高的比表面积等特性。

石墨烯的强度和刚度远超过其他材料,可以承受高强度的拉伸和压缩,同时具有优异的韧性和弹性,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地工作。

2. 应用特性石墨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电子、光电和磁学等领域。

同时,其在纳米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也广泛。

在混凝土领域,石墨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三、石墨烯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1. 混凝土原料的选择石墨烯增强混凝土的制备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水泥、砂、骨料等原料,并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进行调配,以达到最佳的性能表现。

2. 石墨烯的添加方法将石墨烯添加到混凝土中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机械混合、超声波分散、化学还原等方法。

其中,机械混合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混合机、搅拌器等设备进行混合。

超声波分散可以提高石墨烯的分散度和均匀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化学还原是一种较新的方法,通过还原剂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并将其添加到混凝土中。

3. 石墨烯掺量的选择石墨烯掺量的选择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工程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石墨烯掺量在0.1%~2%之间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掺量过高会导致石墨烯的聚集和团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四、石墨烯增强混凝土的性能提升1. 力学性能提升石墨烯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国内外混凝土应用技术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混凝土应用技术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混凝土应用技术的比较研究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业中最为重要的建材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并且在建筑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对国内外混凝土应用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混凝土应用技术的概述混凝土是一种人工制造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子和水。

混凝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筑结构、道路、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

混凝土的应用技术也非常多样化,根据不同的结构和用途,采用的混凝土配方和施工技术也有所不同。

三、国内外混凝土应用技术的比较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应用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国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采用经验公式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工程用途和地区气候条件,选取不同的配合比。

而在国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则更多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根据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施工条件来进行配合比的确定。

此外,国外还采用了更加科学的混凝土材料设计方法,如自密实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自愈合混凝土等。

2.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混凝土应用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国内,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采用手工浇筑和机械化浇筑的方法。

而在国外,混凝土施工技术则更多采用自动化施工的方法,如混凝土泵送技术、喷射混凝土技术等。

此外,国外还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如无模板施工技术、预制混凝土构件等。

3.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是混凝土应用技术中最为基础的一环。

在国内,混凝土材料主要采用本地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子等。

而在国外,混凝土材料则更多采用进口原材料,如高性能水泥、高性能石子等。

此外,国外还采用了更加绿色和环保的混凝土材料,如再生混凝土、生态混凝土等。

4.混凝土设计理念混凝土设计理念是混凝土应用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国内,混凝土设计理念主要是以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主要考虑因素。

混凝土生产及应用研究

混凝土生产及应用研究

混凝土生产及应用研究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沙子、石头和水混合而成的材料。

由于其结构坚实,耐用性好并可进行各种形状的设计,因此混凝土是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的生产及其应用研究。

一、混凝土生产1.材料准备混凝土的生产需要准备材料,如水泥、砂子、石子、水和添加剂等。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成分,它能够将混凝土均匀地黏合在一起;砂子和石子是混凝土中的骨架,它们能够使混凝土更加稳固;水是混凝土的润滑剂,它可以让混凝土更加易于施工。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比如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

2.混凝土生产混凝土的生产需要一个混凝土搅拌机。

搅拌机可以将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搅拌在一起形成浆糊。

添加剂在搅拌机中被加入,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混合,因为当混凝土开始固化时,就不再能进行搅拌。

二、混凝土应用研究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建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同时,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包括新型的混凝土技术和施工工艺等。

这些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率、质量和硬度,进而延长混凝土的寿命和维护间隔。

2.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优化混凝土结构设计可以优化施工,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硬度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可以减少因压力和震动而产生的损害。

研究混凝土结构的模型和应力分布也可以为混凝土的施工和维护提供更好的指导。

3.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众所周知,混凝土生产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都对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优化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总的来说,混凝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材料,在其生产和应用研究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混凝土的生产和结构设计,并注重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

新型水泥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

新型水泥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

新型水泥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材料之一,而水泥则是制作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坚固程度和耐久性,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参数。

但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使人们对水泥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新型水泥混凝土的类型新型水泥混凝土体系广泛,常见的主要有氯离子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超高强度混凝土、钢纤维加强混凝土、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等。

氯离子混凝土是以氯化钙为主要掺合物,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流动性,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高强度混凝土是指强度达到50兆帕以上的混凝土,其主要的混合料是高岭土和高品位铝土矿。

超高强度混凝土则是指强度达到150兆帕以上的混凝土,其主要的混合料是硅酸盐、磷酸盐等。

钢纤维加强混凝土是指将高强度钢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制成的混凝土,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

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体系,主要考虑的是混凝土的耐酸、耐碱性能、耐久性;在结构设计时,更注重混凝土的致密性和空气渗透性的防控等问题。

二、新型水泥混凝土的技术原理新型混凝土技术能够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和性能,让其达到前所未有的优异表现。

例如,钢纤维加强混凝土,其原理在于将钢筋传递的拉应力通过钢纤维分散到混凝土体中,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

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则通过牺牲一部分强度、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从而达到更高的品质标准。

三、新型水泥混凝土的应用新型混凝土技术的出现,使建筑工程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改进的性能也愈加醒目。

例如,钢纤维加强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和隧道建设中,由于其强度稳定、防火等特点,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超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特别重要的公路桥梁、核电站等重要工程领域。

而氯离子混凝土和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则可以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维修性、减少使用成本等。

四、新型水泥混凝土的发展前景虽然新型混凝土技术的出现,改善了混凝土性能,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混凝土技术应用研究强化混凝是在常规混凝的基础上,基于新型混凝剂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水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胶体杂质、总磷和藻类等污染物质[1]。

关于强化混凝,有强化混凝、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和强化絮凝等多种提法,本文统称之为强化混凝。

强化混凝技术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权威的解释,笔者认为,强化混凝技术是对常规混凝中药剂、混合、凝聚和絮凝任一环节或多环节的强化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水中污染物,包括低分子溶解性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强化混凝作用机理与常规混凝并无太大差别,主要包括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沉析物网捕作用和特殊混凝作用等[2]。

向污染水体投入混凝剂后,一方面通过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胶体扩散层被压缩,ξ电位降低,胶体脱稳;另一方面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析物网捕等作用使脱稳后的胶体相互聚结成大的絮体并沉淀,最终固液分离。

新型高分子混凝剂的使用使以上作用得到强化,它不仅具有以絮凝体吸附水中非溶性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物理吸附作用;又能对水中溶解性低分子有机物产生很强的化学吸附和强氧化等多种净化效果,从而可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

但是,要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还和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混凝剂品种、混凝剂投加量、水质、水力条件、水温、碱度和pH等。

只有优化这些反应条件,使混凝剂在最佳条件下起作用,才能达到强化混凝提高常规混凝效果的目的。

1强化混凝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1.1 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英国[3]早在1870年就开始应用混凝技术,但很快被生物处理所取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型高效混凝剂的不断问世,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水中有机物和磷的去除率,强化混凝技术开始应用于实际工程。

美国对于强化混凝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较多[4],但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也有报道[5]。

美国落杉矶市的Hyperion污水处理厂采用一种阴离子高聚物(0.15 mg/L),与10 mg/L 的FeCl3复配处理城市污水,连续运行6 a,SS和BOD5的一级处理去除率稳定在83%和51%左右,同时对磷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也很好,而其基建费和运行费却只有二级处理厂的30%左右。

南加利福尼亚4大污水处理厂通过对传统一级处理的工艺进行改进,投加FeCl3混凝剂和部分助凝剂,处理效果大幅度提高。

改进后的一级处理工艺,SS去除率达到了85%,BOD5的去除率增加到50%以上。

Mete等[6]认为,从经济和技术上来讲,强化混凝法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水处理技术,能有效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胶体杂质等。

此外,以色列[7]、埃及[8]、日本[9]和挪威等国[10]对强化混凝的研究和应用均有较多成功的实例。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强化混凝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Harleman等[11]在香港最大的一座CEPT污水处理厂建造之前,曾做了强化混凝工艺和常规一级处理工艺的比较试验。

试验表明,10 mg/L的FeCl3和0.15 mg/L的聚合物能使SS 的去除率从71%提高到91%,BOD5的去除率从42%提高到80%,且可节省30%沉淀池体积。

台湾的Chen Chiuyang研究了城市污水排海前的强化混凝处理,投加硫酸铝和PAC各30 mg/L,沉淀1 h,SS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70%和60%,比强化处理前提高了25和35个百分点。

王东海[12]、任洁等[13]采用无机絮凝剂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当PAC投加量为30~50 mg/L时,COD Cr去除率达70%以上,达标排放。

强化混凝处理生活污水在国内外均有很多成功的实例,北欧大型湖泊周边城镇和南欧地中海沿岸城镇经常采用强化混凝技术作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可以说强化混凝是仅次于生化处理的生活污水处理主流技术。

在强化混凝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国内外均注重于现有常规混凝剂及絮凝剂的组合或复配,以求达到低成本和高去除率的统一。

相对于常规生化处理工艺,强化混凝技术可以节省工程投资,减少水处理成本费用和节约用地面积,特别是该技术对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元素之一的总磷的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是很多常规生物处理技术不可比拟的。

因此,强化混凝技术是解决我国城镇由于资金不足导致污水处理率低的出路之一。

上海市在建的两个超大型污水处理厂:竹园污水处理厂(一期)与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分别为170万m3与130万m3)也采用以强化混凝为主的处理工艺流程。

随着强化混凝技术在我国的普及,2003年颁布的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 189118-2002)中对该工艺技术的排放标准进行了规定。

1.2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强化混凝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预)处理,特别是在化工废水、染整废水和造纸废水的预处理中更为普遍。

阮湘元等[14]用PAC、PAM预处理富含有机染料的染整废水,联合氧化絮凝床,出水可达工业污水排放标准;朱虹等[15]研究表明,新型絮凝剂聚磷硫酸铁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染整废水处理絮凝剂。

另外,强化混凝在染整废水的脱色处理中应用较多,这方面,李春华等[16]做过比较详细的综述。

此外,强化混凝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较多,李福仁[17]用PAC与PAM复配预处理,联合气浮工艺处理高浓度CTMP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张学洪等[18]比较了多种混凝剂对造纸废水的处理,发现PAC最为合适,不必调节pH,出水达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强化混凝在其他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国内常有报道。

姚文娟等[19]研究表明,PAC、壳聚糖、膨润土和PAM等絮凝剂对酒精槽的离心废液有较好的絮凝效果,SS去除率为86.57%~89.62%,COD Cr去除率为58.2%~59.2%;相波等[20]用Na2S、FeCl3、PAM复配对铜酞菁废水预处理,联合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取得良好的效果,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吴敦虎等[21]研究表明,用聚合氯化硫酸铝和聚合氯化硫酸铝铁混凝剂处理COD为1000~4000 mg/L的制药废水,去除率达80%。

与生活污水的强化混凝技术相比,工业废水的强化混凝技术研究更注重于针对不同种类废水或污染物,开发处理效果更佳的新型混凝剂或含有新型混凝剂的复配混凝剂,以及强化混凝与其他工艺的联合使用,而对经济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宽松。

这是由于一些工业废水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进行生物处理的原因。

因此,研究更多更有效的新型混凝剂将推动强化混凝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是治理工业废水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1.3 在污染地表水处理中的试验近几年,强化混凝在污染地表水处理中的应用渐渐受到关注。

中科院王曙光等[22]采用聚合氯化铁(PFC)为混凝剂,对深圳市的龙岗河、观兰河、燕川河、大茅河水体进行了强化混凝处理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当PFC投加量为50 mg/L时,观兰河(原水COD Cr=48.0 mg/L)的COD Cr去除率达70%以上,浊度去除率达91%,TP的去除率达到95%,TN的去除率达41%;大茅河(原水COD Cr=84.0mg/L)的COD Cr去除率达到50%以上,浊度去除率达78%,TP的去除率达96.5%,TN的去除率达41.6%,对重金属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处理后水质达到或接近地面水水质标准。

孙从军等[23]以多种混凝剂,对数条严重污染的苏州河支流水体进行强化混凝实验室研究。

结果表明,硅藻土较为有效,在最佳投药量为200 mg/L的条件下,COD Cr去除率为43%~59%,P去除率为92%~100%,但NH3-N几乎没有去除。

Cheng Wenpo等[24]用Al2(SO4)3、PAC、FeCl3和PFS等混凝剂处理水库水。

结果表明,PFS比FeCl3有更好的溶解性有机物(DOC)去除率和更少的铁残留;Al2(SO4)3对浊度、色度和细菌的去除效果最好,但是对DOC的去除效果不够理想;当PFS和Al2(SO4)3联合使用时,处理效果最佳,DOC、浊度、色度都能得到很好的去除。

污染地表水是介于污水和清洁地表水之间的那部分水,特别是小型封闭水体,包括污染的城市景观水体。

这部分水体的治理,是强化混凝技术应用的新领域,国内已开始研究。

由于其污染物浓度较小,相对去除率较低,但是磷的去除相当可观,能有效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常可以采取建造构筑物或直接投撒的方式来实现污染水体的强化混凝处理。

上海佛欣河道公司应用投撒混凝剂来压制藻类的泛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某些混凝剂的安全性令人担忧,特别是一些新型高效混凝剂和生物混凝剂的应用,在考虑到其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的同时,更应考虑其安全性。

2 强化混凝技术>研究新进展2.1 混凝剂研究新进展2.1.1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无机高分子混凝剂(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IPF)以其投药量少、无毒或低毒、价廉和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给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的主流混凝剂[25],被称为第二代混凝剂。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还是聚铝、聚铁两大系列,如PAC、PAFC等,但是新型的聚硅、聚磷和聚硫也不断面世,并显现出不凡的混凝效果,如聚硅酸铝、聚磷酸铁等。

因此,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呈现多品种、多组份和多功能的发展趋势,但品种繁多,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在今后的研究应用中,应优化混凝剂的制备工艺,改进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根据特定的水质成分开发相应的混凝剂品种和配方,并结合高效混合反应器和智能化投药监控技术,进一步提高混凝效果。

2.1.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高分子混凝剂主要是通过其链状分子的吸附-架桥而起作用,它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絮体颗粒尺寸,絮体颗粒直径要比单一投加PAC形成的颗粒直径大3~5倍[26],所以在强化混凝中得到广泛应用。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分子量大,分子链官能团多的结构特点,在市场上占绝对优势,其中以聚丙烯酰胺系列最为广泛,由于其残留单体具有毒性,限制了其在某些水处理领域的发展。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无毒,易于生物降解等特点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电荷密度小,分子量较低,且易发生生物反应而失去絮凝活性,使其用量远小于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经过改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能克服以上缺点,特别受到关注。

其中,淀粉改性絮凝剂的研究开发尤为引人注目[27]。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安全、可生物降解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2.1.3 其他混凝剂除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两种主流混凝剂外,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s MBF)近年来受到研究者极大关注[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