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唐末农民起义(陈老师国学)

合集下载

唐末农民战争的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唐末农民战争的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唐末农民战争的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唐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三次大起义之一(另两次为秦末和明末)。

唐末农民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呢?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首先,这次起义明确地提出了“均平”的口号。

早在起义之初,王仙芝就已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1,后来黄巢又自称为“天补大将军”2。

唐末农民领袖“均平”口号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针当时封建社会财富极度不均而提出的反封建的革命性的口号。

王仙芝、黄巢提出的“均平”、“天补”具有三方面的经济要求:(一)起义农民农民虽还未认识到封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造成社会贫困死亡的罪魁祸首,因而他们希望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来达到“天补均平”的目的,推翻腐朽的唐王朝。

(二)唐末农民的“均平”愿望,还表现要求在征收赋税和差役方面能够平均地摊派,以改变地主豪绅通过各种途径逃避赋役的不合理现象。

(三)“均平”口号也反映了在晚唐时代由于土地占有严重不均而引起的无地少地农民的不满情绪。

虽然他们对平均土地的愿望还很模糊,但唐时这个口号的提出,可认为是后来李自成等“均田”政策的起步。

王仙芝、黄巢起义提出的“均平”口号,是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其意义是深远的。

更重要的是,在起义中黄巢等农民领袖们还有某些均平的实际行动,例如他们进入长安城内,坚决剥夺达官贵人的财产,“富家皆跣而驱”,称之为“淘物”3。

在洛阳,义军也把一些贪官污吏“财产摽掠俱尽”4。

他们还在农村驱逐地主,没收土豪劣绅的土地,所以唐大臣郑畋曾辱骂黄巢起义军“广侵田宅,滥渎货财”5。

而对一些贫苦百姓,黄巢则赈济之,“见穷民,抵金帛与之”。

黄巢在长安统治的三、四年间,长安城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统(黄巢大齐政权的年号)二年(881年),有人在尚书省门前贴了这样一首诗:“自从大驾去奔西,贵落深坑贱出泥。

邑号尽封元谅母,郡君变作士和妻;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吃斎。

唯有一般平不得,南山依旧与天齐” (无名氏《都堂南门帖诗》)6。

016东汉末年起义(陈老师国学)

016东汉末年起义(陈老师国学)

皇权衰落
宦官横行
苍天已死
董卓作乱
黄天当立
把持朝政
张角创道
群雄割据
黄巾军起
谁拥汉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安七子:陈琳,孔融,阮瑀,应玚,刘桢,徐翰,王璨
黄巾军起义:张角,(张梁),(张宝)
创立“太平道”
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结果:失败,由于缺乏作战经验,指挥不得力, 朝廷的大批镇压,起义用了9个月的 时间就失败了。
影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有理 论纲领的农民战争。 张角等农民起义领袖和 群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后人所传颂。
外戚,宦官专权 宫廷中侍奉 皇帝或后妃 的人。
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 鸡,割复鸣。吏不必可 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七哀诗
(王璨)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次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董卓:甘肃人,凉州军阀。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董卓作乱:A:镇压羌族人民,黄巾军起义 B:发兵洛阳篡权 C: 关东军讨伐董卓 D: 王允,吕布计除董卓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苏轼《郿坞》
评价董卓:历史上穷凶极恶,篡权专横的乱世奸雄。
稚童为皇
外戚当政

第七章 五代十国:北方名都

第七章  五代十国:北方名都
• 在这短短的 53 年间,中原地区先后更换了八姓 14 帝,每位皇帝在 位时间平均不足 4 年。这些政权的建立都是起家于方镇武将,他们依靠 了弑其父、弟杀其兄、臣代其君、养子夺生子之位等各种不正常手段获得 君位。
(一)后梁( 907-923 )
• 907 年,朱全忠(朱温)废唐哀帝自立,国号梁、史称后 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都,立国 17 年,五代的历史从此 开始。
但是,伶人中也有个别忠直的,敬新磨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不但忠直,而且很机智。李存 勗喜欢和伶人们一起演戏,还给自己起了个艺名“李天下”。有一次,他玩得竟乱喊道:“李天 下!李天下在哪儿?”敬新磨走上去便给了他一个耳光,李存勗被打得直发蒙,其他的伶人见了, 顿时变了脸色,敬新磨却斥责道:“李天下只有一个,你又叫谁呢?”说得大家笑了,李存勖也 转怒为喜,重赏了敬新磨。 李存勖喜欢打猎,但又常常踏坏庄稼。一次在外围打猎时当地县令上前劝谏:“陛下,凡是拥 有国家的人都应该爱民如子,以民为立国之本。不应该为图一时快乐而践踏农田,伤害民心。陛 下如同万民父母,怎么能这样做呢!” 李存勖听了大怒,命人将他绑了起来,想砍头问罪。敬新磨和其他伶人见状赶忙上前扭住县令, 佯装斥责道:“你身为县令,对下可以驱使百姓。既然知道陛下喜欢打猎,就应该多多留出空地, 怎么又让百姓在这里锄地劳作,妨碍陛下的鹰犬飞走呢?现在犯了错又不能自责,反而敢对陛下 乱说,我看你是该死啦!” 众伶人听了都跟着笑了,李存勖知道是自己的错,听了这种反话,怒气消了大半,一会儿又下 令释放了县令。
李存勖[xù](885年-926年),亦作李存勗,沙陀 族,山西应县人,本为朱邪氏,小名亚子,唐末河东节 度使、晋王李克用的长子,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建立者。 李存勖于 923 年 4 月即帝位,建国号唐,灭后梁后 以洛阳为都,史称后唐,立国 14 年 。 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继承父志,在北面打败了契丹, 东面灭掉了长期割据幽州的刘仁恭父子,西南攻打四川。 自以为血战二十年而得天下,心满志骄。变得荒淫无道。 在位三年即引起魏州兵变,李存勖派李克用的养子、沙 陀人李嗣源前往平变,但李嗣源却利用叛兵,南下洛阳, 自立为帝,史称明宗。(由于李存勖已死于流矢。)李 嗣源关心农事,发展生产,在位 8 年。明宗死后,他的 养子(从珂)夺生子(从厚)之位,后来,养子又被其 女婿杀害。这样后唐历四帝, 3 姓 14 年,灭亡。

2020-2021大连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一模试卷带答案

2020-2021大连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一模试卷带答案

2020-2021大连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一模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灜。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A.天竺B.朝鲜C.日本D.越南2.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A.皇族的后代B.外戚C.朝政大臣D.掌握重兵的武将3.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4.“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下列与唐高祖有关的是( )①开通运河②统一全国③长安称帝④重用魏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统一C.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D.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6.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汉7.“19世纪70年代以后,所有西方政府都引进了公务员考试制度来测试申请政府工作者的才能,而不是依据人际关系或者家庭出身来录用人员,这其实是不知不觉的模仿了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的事物。

”这“事物”是指()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科举制8.最近热播的《隋唐英雄传》说到这样一位皇帝——他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请问这位皇帝是()A.秦始皇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唐末农民起义()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10.“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唐未农民战争 唐帝国虚弱的根基因此轰然倒塌

唐未农民战争 唐帝国虚弱的根基因此轰然倒塌

唐未农民战争唐帝国虚弱的根基因此轰然倒塌【“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唐末农民战争,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埋葬唐王朝的一场革命狂飚,从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浙东起义开始,到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起义失败结束,历经25年,席卷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经过汝州之战、广州之战、潭州之战、洛阳之战、长安之战、莱芜之战,沉重地打击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世族门阀势力和唐未藩镇势力,唐朝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势力衰微,各地藩镇势力兴起,唐廷与地方藩镇之间进行了长期集权与分权斗争。

朝廷内部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地方藩镇争战扰攘。

然而,不论是中央政权统治,还是藩镇割据势力统治,同样都很黑暗。

地方藩镇与朝廷宦官、大臣相勾结,形成不同政治派别,相互倾轧,政局动荡混乱,更加深了人民的痛苦。

唐朝末年社会已是百孔千疮,凋敝不堪,人民大众煎熬在死亡线上,只有起来反抗,才有生存的希望,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风暴就要来临了。

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在浙东爆发,咸通九年(868年),又爆发了桂州(今广西桂林市)庞勋起义。

这两次起义虽然被唐朝镇压下去,但却开启了更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先声,为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的到来举行了奠基礼。

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在山东长垣聚众起义。

次年,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荷泽市西南)率众响应,举行起义。

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黄巢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这表明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比以前历次农民战争大大前进了一步,一开始就提出了改变现状,以推翻唐王朝为目标的口号。

起义爆发后,义军势力蓬勃发展,迅速遍布10余州,进而发展到淮南地区。

唐朝统治集团惊恐万状,急忙调兵镇压农民起义军,除唐王朝直接控制的禁军外,各地节度使在镇压农民起义方面与唐中央利益一致,因此唐朝统治集团上下一致共同镇压起义,在军事力量方面远远占居优势。

世界军事战争史——唐末农民战争

世界军事战争史——唐末农民战争

世界军事战争史——唐末农民战争一、历史背景①政治腐败。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沉迷酒色娱乐,不理朝政,苛捐杂税严重,致使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臣党争,整个社会千疮百孔,民不聊生。

②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皇帝和官员荒淫纵侈腐朽贪婪,致使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的利益完全掌握在统治阶级及地主阶级的手中。

农民负担沉重,统治阶级的腐朽制度的改变,加之战争连年不断,大多数农民的居住地变成一片废墟,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即使战火没有危急的地方,统治阶级为了支持战争机器的运转,无情压榨农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得纷纷起来反抗。

二、黄巢起义(一)裘甫起义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在江南东道的浙东一带,发生了以裘甫为首领的农民起义,揭开了推翻唐王朝农民战争(参见唐末农民起义战争)的序幕。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十二月,浙东人裘甫聚众起义,攻占象山(今属浙江)。

次年正月,屡败明州城(今宁波)官兵,进逼剡县(今浙江嵊县),众至数千人;二月,大败浙东唐军于三溪(今浙江嵊县西南),打死官兵3位将官,百姓纷至投奔,队伍增加到3万人。

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建元罗平(铸印称天平)大聚资粮,购良工,治器械,声振中原;三月,义军分兵攻打衢、婺、明、台等州(治今浙江衢州、金华、宁波、临海),夺取唐兴、上虞(今浙江天台及上虞东南一带地区),随后又向东南沿海地区发展。

浙东官兵屡战屡败,唐廷急调前安南都护王式为浙东观察使,统领诸道兵前往镇压。

义军又北上余姚(今属浙江),杀县丞和县尉,东破慈溪,进占奉化,抵达宁海(今属浙江),杀掉县令而占据之。

裘甫面对义军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没有采纳副将刘某提出的迅速攻取越州(治今浙江绍兴),沿浙江(今富春江、钱塘江)筑垒拒守,伺机向外扩展的正确方略,而犹豫不决,坐失良机。

四月,王式率兵进屯越州,旋即分兵两路向东、南方向齐进,起义军连战皆败,失掉宁海城,于宁海西南的南陈馆又丧失万余人,沿天台山黄罕岭向西北方向逃遁;六月,起义军退守郯城,王式率官军集中兵力攻城,不惜起用龙陂监的牧马,借助吐蕃、回鹘的数百名骑手轮番进攻,三天交战83次,裘甫、刘某等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斩。

2023部编教材第10课 唐朝农民大起义教案

2023部编教材第10课  唐朝农民大起义教案

2023部编教材第10课唐朝农民大起义
教案
2023部编教材第10课唐朝农民大起义教案
教案目标
- 了解唐朝农民大起义的背景和原因
- 掌握农民起义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1. 唐朝农民大起义的背景
- 群雄割据导致民生困苦
- 农民遭受压迫和剥削
2. 农民起义的主要事件
- 黄巢起义的发生和影响
- 黄巢起义的失败和原因
- 其他农民起义的兴起和发展
3. 农民起义对唐朝的影响
- 对唐朝政权的冲击
- 社会秩序的动荡和重建
- 对农民地位的影响
4. 学生活动及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探讨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了解不同观点
- 角色扮演:学生根据历史人物身份进行角色扮演,感受历史事件
- 图片分析:使用图片展示起义的主要事件,学生分析事件的影响
5. 教学资源
- 教材相关章节和内容
- 角色扮演卡片
教学评估
- 学生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理解深度
- 角色扮演的表现和角色互动
- 图片分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参考资料
1. 教材《2023部编教材》第10课相关章节
2. 互联网上关于唐朝农民起义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教案备注
- 请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 引导学生思考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影响,并展开讨论-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课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2. 了解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3. 通过对黄巢起义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述唐末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通过黄巢起义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农民起义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

同时,通过探究黄巢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巢起义的过程和影响。

难点:唐末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四、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盛衰变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唐朝衰落的原因,进而引出唐末农民战争的主题。

2. 讲解新课:(1)背景介绍:唐朝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藩镇割据严重,为农民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2)黄巢起义过程:讲述黄巢起义的爆发、发展、失利等过程,通过历史地图和图片展示起义军的行军路线和战斗场景。

(3)起义影响:分析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强调农民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重要事件,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黄巢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农民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收集有关黄巢起义的其他史料,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史料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黄巢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历史文献:介绍与黄巢起义相关的历史文献,如《新唐书》、《旧唐书》等,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史料和观点。

3. 影视资料:收集有关唐末农民战争的影视资料,通过视觉冲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4.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阅读历史书籍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黄巢起义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唐末农民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唐末农民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唐末农民起义和唐朝的灭亡阶级矛盾的激化唐朝后期正值土地制度发生剧变的阶段,土地兼并空前严重,大土地所有制恶性发展,贫富不均成为阶级矛盾趋向极度尖锐化的总根源。

强藩巨镇遍布各地,藩镇战争连年不绝,不但在战火中生灵涂炭,庐舍为墟,即使在和平的年代,也由于大量养兵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节度使对本辖区的人民则施以“繁刑暴赋”,肆意压榨。

土地和财富的集中使地主阶级趋向奢靡腐化,从皇帝到各级官吏的荒淫纵侈更属惊人。

唐懿宗不但亲迎佛骨,大造浮图、宝帐和幡盖,而且为其女同昌公主的婚事大肆铺张。

宰相路岩的亲吏边咸,其家财据说可供全国两年的军费开支。

唐王朝为增加财政收入,垄断食盐贸易,严禁私人贩运,违者治罪,对武装反抗的私盐贩处以死刑。

但由于盐价过高,私运有利,实际上武装贩盐的商人大有人在,他们具有同官军进行武装斗争的经验。

唐朝后期盐价逐渐提高达几十倍,广大群众困于高估,有的只好“淡食”。

农民在土地兼并、赋税繁重的情况下无以为生,纷纷背井离乡,转化成逃户。

统治者把逃户的课役分摊给邻伍负担,这种办法叫做“摊逃”。

进行“摊逃”的结果大大加重了未逃户的负担,迫使他们也先后成为逃户。

这种情况虽然在唐朝前期就已经存在,但到中叶以后日益严重。

逃户的增加为农民的武装斗争准备了群众基础,所以,唐朝末年出现了“所在群盗,半是逃户”的状况。

唐僖宗时翰林学士刘允章在《直谏书》中进一步罗列了农民的“八苦”,描绘了他们“冻无衣,饥无食”的悲惨遭遇,说明广大劳动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

裘甫起义和庞勋起义东南一带素来阶级矛盾就比较尖锐,早在安史之乱行将结束之际,就爆发过浙东袁晁起义和宣歙方清、陈庄起义。

唐朝后期,中央的财政主要依靠搜刮东南各道,当地农民遭受的苦难特别深重。

于是,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终于爆发了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

裘甫发动起义后连续攻克象山、剡县(今浙江嵊县)等地,农民纷纷参加起义,义军很快就扩充到三万人。

唐末的一系列农民起义是唐亡的根源吗?唐末农民战争造成了什么影响?

唐末的一系列农民起义是唐亡的根源吗?唐末农民战争造成了什么影响?

唐末的一系列农民起义是唐亡的根源吗?唐末农民战争造成了什么影响?本文导读:咸通十年(869年) 起义被镇压。

但它给唐朝以沉重的打击,《新唐书》认为:“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这一点也不错,可知庞勋起义作用巨大。

裘甫起义,改元“罗平”,铸印“天平”,都含有铲除不平的要求,庞勋起义,从桂林北上进行流动作战,对黄巢领导的唐未农民大起义有着重大的影响唐朝镇压了庞勋起义后,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更为变本加厉。

咸通十四年(873年),关东地区大旱,麦收仅半、秋收全无,农民以蓬子面和槐树叶充饥,饿死者众多。

唐政府不仅不予救济,还派官吏到地方催交赋税,对人民“动加捶挞”,人民“撤屋伐木,雇妻鬻子”,仅够供官吏酒食之用,依然不能交纳赋税,农民被逼得无路可走懿宗年间,曹州(今山东定陶西)流传歌谣:“金色虾螟争怒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乾符元年(874年)底,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工仙芝领导数千人在长垣(今属河南)起义,他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內诸豪都统”,传檄诸道,痛斥唐朝官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

王仙芝义军不久攻占濮州、曹州。

乾符二年(875年)初,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聚众数千人起义,响应王仙芝王仙芝、黄巢都是“贩盐白丁”,黄巢善骑射,爱结交豪侠之士,粗涉书传,屡试进士不第。

黄巢既是失意士子,又是受唐政府打击的私盐贩,他看到唐政府的极端腐朽和人民的普遍不满,从而产生了推翻旧皇朝、建立新世界的宏大抱负。

黄巢起义后,与王仙芝合兵,转战山东,义军获得较大发展。

以后,又转入河南、湖北、安徽,沉重地打击了官军。

唐皇朝见军事镇压奏效不大,便采用招降手法。

乾符三年(876年)九月,王仙芝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发生动摇,准备接受唐朝的招降、封官遭到黄巢的反对。

黄巢“因殴仙芝,伤首”等条约。

众将士也表示反对,王仙芝才未降。

于是,黄巢与王仙芝分手,王仙芝留在湖北,黄巢率部回河南山东。

乾符四年(877年)王仙芝再次向唐朝请降,未成。

唐末农民起义:史上规模最大的三次农民起义之一

唐末农民起义:史上规模最大的三次农民起义之一

唐末农民起义:史上规模最大的三次农民起义之一唐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爆发的最大的三次农民起义之一,这次农民起义规模巨大,深究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黄巢画像第一是唐朝昏暗腐朽的政治。

唐末宦官执政,朋党之争不断,使得唐朝内部的统治开始分裂,统治者只知道聚势敛财,官员的贪污现象非常严重,地主也在大肆掠夺百姓的财产,不顾百姓死活,在腐朽的统治下,农民为了生存、维护自己的权益便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朝廷内部的斗争为农民起义埋下了种子,成为唐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第二是沉重的赋税。

唐末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大地主和官员们为了谋取私利大力掠夺百姓的土地,使得唐末的很多农民都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这批落到地主手中的土地被他们当作敛财的工具,哪怕庄稼还没有熟,他们就已经让农民交钱了。

除了粮食,官员们还定下了很多其他赋税,吃盐、住房、甚至喝水都要交钱,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农民在长期的压迫下选择了反抗,这是唐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

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还包括长年的自然灾害。

那个时候连年大旱使得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到处闹饥荒,人们啃食树皮也不能保证基本的温饱,很多人被活活饿死。

而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官府仍然催逼赋税,有的百姓甚至卖了房子和孩子都不能按时交钱,被逼到绝路的人们最终发动了农民起义来反抗官府的暴行。

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和失败经过唐末政治昏暗腐朽,连年大旱导致庄稼颗粒无收,苛捐杂税严重,官员不顾百姓死活,很多农民被逼上了绝路,最终选择了起义,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

但这场起义最终还是以农民的失败为结局,下面介绍一下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和失败经过。

黄巢画像唐朝后期,官府对农民的欺压主要集中在东南一带,这直接导致了公元859年唐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

农民起义首先发生在浙东地区,那里生灵涂炭,官员只知道搜刮农民财产,浙东起义一发生就得到了很多农民的响应,起义军的人数达到了三万多,他们攻下了唐兴、慈溪等地,气势格外庞大。

起义

起义
苗民起义
张秀眉
李文学
杜文秀
1855年(咸丰五年)
1856年(咸丰六年)
贵州
云南哀牢山
1855年,贵州苗民在张秀眉领导下起义,汉、布依、侗等族人民纷纷参加。1856年,云南哀牢山区彝族人民在李文学领导下起义。同年,杜文秀领导回民起义,攻克大理,建立政权。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由于没有统一的领导,结果在清军残酷镇压下,先后失败。

23年,绿林军在昆阳以八九千人击溃号称百万的王莽军。并乘胜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樊崇
公元18年(天凤五年)
莒县(今属山东)

25年,豪强地主刘秀夺取农民胜利果实,建立了东汉政权。


黄巾军起义
张角
184年(灵帝中平元年)2月
洛阳

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几十万农民组织成三十六“方”。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和弟子秘密约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由于叛徒告密,提前于当年二月起义。
唐僖宗逃到四川,集中残军和地方武装反扑。黄巢部将投敌,884年6月,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余部继续战斗多年后,才最后失败。


北宋农民起义
王小波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
青城(四川灌县南)

993年,王小波、李顺在四川青城起义,提出“均贫富”口号;第二年,占领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控制四川部分地区,坚持斗争到995年春,最后失败。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洪秀全
1851年(咸丰元年)1月
金田村(今广西桂平境内)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1月1日在金田村起义,9月占领永安,分封诸王。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为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发动北伐、西征。捻军、小刀会起义响应,形成第一次革命高潮。

高三历史必修一唐朝历史唐末农民战争

高三历史必修一唐朝历史唐末农民战争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三历史必修⼀唐朝历史唐末农民战争》的⽂章,供⼤家学习参考!1. 起义背景⼟地兼并唐朝后期,⼟地兼并⽇益严重,⾄唐朝末年,已出现“富者有连阡之⽥,贫者⽆⽴锥之地”的局⾯。

地主官僚的⼤⼩庄⽥遍布各地,⼤者有⽥上万顷,⽽⼤量农民却失掉⼟地。

⼟地兼并是当时阶级⽭盾尖锐化的基本原因。

赋税繁苛唐后期,由于对藩镇和边疆各族战费的⽀出,官僚机构膨胀以及统治集团⽣活奢侈等原因,政府的财政⽀出⽇增,不断加重赋税。

初⾏两税法时,规定定税计钱,折钱纳物;但由于铜钱的流通额不能满⾜社会需要,致使钱价不断上涨,物价不断下跌,即使税额不变,纳税者的实际负担也在增加。

地⽅官更是任意增加税额。

在不断提⾼的两税之外,政府还巧⽴名⽬,横征暴敛,收取各种杂税,如漆、⽵、⽊、⾦、银、蔬菜、⽔果、⽊炭、⾷粮、布绢、牲畜等都要收税,⼏乎是⽆物不税。

另外,还通过盐、茶、酒的专卖来榨取⼈民。

其中对⼈民危害的是榷盐。

开元⼗年(722年),唐朝政府开始征收盐税。

当时的盐价是每⽃⼗⽂。

乾元元年(758年),实⾏榷盐政策,盐价猛增到每⽃⼀百⼀⼗⽂。

⾄德宗时(780—805年),⼜增到每⽃三百七⼗⽂。

以⾄民间有⽤数⽃⾕⼦换⼀升盐的情况。

官盐价过⾼,⼈民或被迫淡⾷,或买价钱较低的私盐。

政府为垄断盐利,严禁贩卖私盐,致使⽭盾更加激化。

唐朝政府还通过“和籴”、“和市”等,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买⼈民的粮⾷、布帛,有时甚⾄不给钱。

懿宗以后,政府的财政危机严重,经常向农民预征两三年的赋税,使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有些地主把他们的赋税以各种⽅式转嫁到农民头上,甚⾄兼并了农民⼟地,仍要农民交纳赋税。

破产逃亡户的赋税也被官府强加到未逃户⾝上,这就使未逃户也⾛上破产逃亡之路,阶级⽭盾⽇益激化。

统治集团腐朽贪残唐末的皇帝都是昏庸之辈,⽣活上极端奢侈,只管游乐挥霍,以⾄府库空虚,政治⿊暗。

官僚们贪污受贿成风,懿宗时的宰相路岩⽣活豪奢,擅权纳贿,仅他的亲信边咸的家产便可供两年军饷。

唐末农民起义简述

唐末农民起义简述

唐末农民起义简述一、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可归纳为三点:①政治黑暗混乱②唐朝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尽犹嫌窄。

”③唐朝末年,水旱灾害频繁,而官府照旧催租。

杜荀鹤《山中寡妇》二、起义经过时间:(875-884)领导人:王仙芝、黄巢爆发地点:山东、河南战争第一阶段:(875-878)在山东、河南爆发后,王仙芝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

斥责唐朝吏贪赋重,赏罚不平。

王仙芝、黄巢都曾贩私盐,黄巢从小练过武艺,善于击剑骑射,攻读经史,多次不第,遂写诗《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表明了推翻唐朝的决心。

起义兵从山东转战到河南、安徽以及湖北一带,发展到数万人。

878年王仙芝在湖北黄梅战死。

起义军由黄巢统一指挥,人数发展到十多万,黄巢称冲天大将军。

第二阶段:(878-880)黄巢带领起义军在山东、河南一带作战,受唐军阻遏,黄巢采取“避实击虚”的方针,避开藩镇力量强大的中原地区,长驱南下,渡过长江,攻入皖南、江西、浙东,又辟山路跃仙霞岭,进入福建、广东,后又自广东北上,进入广西、湖南长沙,又东下从采石渡江,过淮河,攻入洛阳,进潼关,是最后进军长安。

第三阶段:(881-884)在长安建大齐政权,采取革命措施,镇压一批人民痛恨的大贵族、大官僚。

真是“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

但大齐政权没有乘胜追击唐朝残余军队。

唐反扑,883年,农民军被迫撤出长安。

884年,黄巢在泰山战败自杀,起义失败。

三、唐末农民战争的意义和教训1.意义①瓦解了唐朝的反动统治,使唐朝的反动统治,使唐王朝名存实亡。

②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进一步摧垮了魏晋以来的腐朽制度,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回忆士族制度的发展:魏晋以来形成――东晋得到发展――南朝末年,士族势力逐渐衰落――隋时,科举制度的创立使士族地位进一步下降――唐末农民战争过程中,七年间转战于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起义军势力扩及到今12省的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彻底催毁了腐朽的士族势力,土地高度集中现象有所缓和,许多奴婢成为平民,农民的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唐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唐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唐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唐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一、教案背景
唐末时期,社会经济危机加深,农民生活日益困难,税赋加重,官员腐败,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末农民大起
义的爆发成为了历史的重要事件。

本教案旨在介绍唐末农民大起义
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背景;
2. 掌握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和动因;
3. 分析唐末农民大起义对社会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1. 唐末社会经济危机
- 农业生产困难和灾害频发;- 社会收入差距加大;
- 官员贪污腐败;
- 税赋加重。

2. 农民起义的原因
- 经济困难和生活压力;
- 官员的欺压和腐败;
- 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

3. 农民起义的爆发
- 黄巢起义;
- 赵匡胤起义。

4. 农民起义的影响
- 对唐朝政权的冲击;
- 社会秩序动荡;
- 为北宋建立奠定基础。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介绍唐末社会背景、起义的原因和爆发过程;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唐末农民起义对社会和历史的影响;
3. 小组展示:各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结论,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小组讨论的表现和发言;
2. 学生对起义原因和影响的理解和分析。

六、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历史时期的农民起义;
2. 比较唐末农民起义与其他历史起义的异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历史纲要》- 《中国历史教材》。

国学农民起义教案

国学农民起义教案

国学农民起义教案教案标题:国学农民起义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 理解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3. 掌握相关国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农民起义的定义和特点;2.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农民起义;3. 分析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影响;4. 学习相关国学知识,如《水浒传》等。

教学难点:1. 理解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探究农民起义的原因和背景;3. 学习国学经典作品,如《水浒传》的故事和主题。

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历史教材、国学经典作品等;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学习资源: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农民起义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农民起义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农民起义,如黄巢起义、红巾军起义等;2. 分析农民起义的原因和背景,如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因素;3. 探究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社会变革、政权更迭等。

三、国学知识学习(20分钟)1. 介绍国学经典作品《水浒传》的背景和主题;2. 分析《水浒传》中的农民起义背景和故事情节;3.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以加深对农民起义的理解。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农民起义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启示。

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2. 总结农民起义的重要性和意义;3. 鼓励学生对国学和中国历史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加深对农民起义的理解;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国学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对农民起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学生对国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小思想家历史故事篇问题答案

小小思想家历史故事篇问题答案

小小思想家历史故事篇问题答案1、9.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单选题]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正确答案)2、71、“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单选题] *A.甘英出使大秦B.鉴真东渡日本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正确答案)3、28.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单选题] *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正确答案)D.战乱长期不息4、1278年,文天样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图2诗。

作此诗时()[单选题] *A.蒙古正和南宋结盟夹击金朝B.南宋与元朝的对峙局面形成C.忽必烈即将把都城定于大都D.元军已经攻占南宋都城临安(正确答案)5、下列不属于中共七大内容的是()?[单选题] *A. 确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 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C. 制订了党的政治路线D. 发出了“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正确答案)6、25.历史学家们曾用诗歌上“盛唐气象”这种说法来说明唐朝的繁荣。

从文明史的角度看,“盛唐气象”形成的根基是[单选题] *A.专制与跋扈B.颓废与反抗C.开明与开放(正确答案)D.任性与狂妄7、3.广州地区,秦朝时属天下三十六郡之一的()[单选题] *A.渔阳郡B.南海郡(正确答案)C.云中郡D.右北平8、岳飞《满江红》中有词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词中的“胡虏”最有可能是指()[单选题] *A.契丹B.女真(正确答案)C.党项D.蒙古9、漫画《日出处天子》以大化改新前的日本为背景,以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圣德太子从少年到青年的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各种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爱恨情仇的故事。

历史三二作业本答案

历史三二作业本答案

历史三二作业本答案1、25.“安史之乱”使唐朝难现往日的繁华。

下列对“安史之乱”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发生在唐玄宗后期B.是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C.使唐朝日趋衰落D.是一场农民起义(正确答案)2、6.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联系。

当时的唐朝皇帝是()[单选题] *A.唐高祖B.唐太宗(正确答案)C.唐高宗D.唐玄宗3、26.成语故事很多都来自历史事件。

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单选题] *A.②①④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正确答案)4、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北宋引以为戒而采取的措施是()[单选题] *A.定都东京B.设置刺史C.重文轻武(正确答案)D.削弱相权5、75.明朝时,童谣唱道:“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抗。

”此童谣称赞的是()[单选题] *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正确答案)D.郑成功收复台湾6、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由此可见()[单选题] *A.民族交融推动女真部落的发展(正确答案)B.女真部落完全舍弃本族文化C.女真势力壮大源于南宋的帮助D.女真经济发展超越中原地区7、88.唐朝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有一位诗人的诗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诗仙”的美誉。

他是()[单选题] *A.杜甫B.杜牧C.白居易D.李白(正确答案)8、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单选题] *A. 五四运动戊戌变法B. 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正确答案)C.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D.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9、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唐末农民起义()[单选题] *A.平定了安史之乱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正确答案)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10、4.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
十国:前蜀和后蜀,吴,
南唐,吴越,闽,
楚,荆南,南汉,
北汉。
后周:第二个皇帝周世宗柴荣是 个明君,但英年早逝,由七岁儿
子继位。后大权落在后周大将手
中。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A.960年,后周禁军最高将领赵匡胤带兵抵御外敌。
B.他和弟弟却在暗中策划兵变。 C.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D.960年,废掉后周皇帝,改
国号“宋”,史上称“北宋” 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在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
总结:宋太祖经过改革,为国家统一作出贡献,但也使
军队战斗力降低,只重视京城防守,忽略了边防。
黄巢冲天
百花肃杀
香透长安
满城金甲
兴者盛唐
五代十国衰者彷徨陈源自兵变千古更替黄袍加身
何必感伤
D.没留防守。 E.四周官军反扑造成灾荒。
作用:历时10年虽失败了,但全国从南到北都有它的
足迹,起义风暴席卷今天12个省的广大地区,
虽没推翻,但瓦解了唐朝的腐朽统治。使唐王
朝无法再生存下去。
唐的灭亡: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加速 了唐走向衰亡。经过唐末农民起义,唐名存实亡。 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史 称后梁。
唐末农民起义:
黄巢,山东人,世代作盐
商。后推崇他为王,号称
“冲天大将军”。
题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880年,黄巢60万大军进攻长安,在长安大明宫称帝,
国号大齐。
失败:A.由于没有乘胜追击剩余势力。 B.新政权没规划,胜利面前陶醉。
C.内部矛盾。
杯酒释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