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五

合集下载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关节疼痛、肌肉拉伤等症状。

膏药有许多种类,各种膏药的配方也各不相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其中包括中药膏药和化学膏药。

中药膏药配方:1. 温经散寒型膏药配方:- 熟附子粉:10克- 细辛粉:10克- 川芎粉:10克- 红花粉:10克- 辣椒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寒邪入侵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 活血化瘀型膏药配方:- 当归粉:20克- 三七粉:10克- 桃仁粉:10克- 红花粉:10克- 白芷粉:10克- 乳香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皮肤疾病、瘀血等问题。

化学膏药配方:1. 抗菌消炎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抗菌药物:适量- 消炎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抗菌药物、消炎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皮肤创伤、感染等情况。

2. 缓解肌肉疼痛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镇痛药物:适量- 消肿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镇痛药物、消肿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肌肉拉伤、炎症等症状。

以上仅为部分常见膏药配方,具体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还需遵循医师的指导。

在使用膏药前,请确保清洁患处,并避免过敏成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膏药只适用于外用,切勿内服。

结语:膏药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有各种各样的配方和用途。

中药膏药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特点,适用于中医理论所述的病理类型。

化学膏药则以化学合成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消肿等作用,常用于现代医学所治疗的症状。

无论是中药膏药还是化学膏药,正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在使用膏药前,务必阅读说明,并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制作膏药的原料

制作膏药的原料

制作膏药的原料
膏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外伤。

它是通过将一定比例的药材进行制备、熬制,再涂敷于患处,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调理气血等作用的。

那么,膏药的制作原料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中药原材料:
1.辅料:药贴背衬纸、石蜡、蜡黄、水泥等;
2.基础油:猪油、羊油;
3.主药材:黄柏、当归、红花、桃仁、苏叶、秦皮等。

二、制作步骤:
1.熬制基础油:将猪油或羊油加入砂锅中,用小火熬制2-3小时,待油色逐渐变黄、呈透明状时即可关火,稍晾待用。

2.粉碎药材:将所选的主药材放入研钵中,用研钵捣烂成细粉,过筛去掉杂质。

3.配制膏药:将所选的主药材粉放进熬好的基础油中,再根据所需添加适量的辅料,如药贴背衬纸、石蜡、蜡黄、水泥等,按比例混合均匀。

4.成型膏药:将调配好的药膏热熔,倒入模具中,稍加平整,待凝固后即可剪切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状。

以上就是制作膏药的主要原材料和步骤。

不过在制作中,还需注意一些细节,如药材的份量、品质、比例的控制,熬油的温度和时间的掌握,以及加入辅料等,都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制作出品质优良、功效显著的膏药,给广大患者带去健康和舒适。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1.红花膏药
红花膏药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材料包括:红花、川芎、川穹、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红花、川芎、川穹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1: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2.白芷膏药
白芷膏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材料包括:白芷、苦参、透骨草、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白芷、苦参、透骨草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3.当归膏药
当归膏药主要用于补血养血、活血化瘀。

材料包括:当归、红花、山楂、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当归、红花、山楂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制作中医特效膏药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材料选择:选择新鲜药材,无杂质,品质良好的药材;
2.配方比例:根据药效需要和临床疗效,合理搭配药材比例;
3.辅料添加:辅料的添加可以提高膏药的粘性和服用体验;
4.搅拌均匀:在混合药材和辅料时,需要充分搅拌均匀,确保药物成分充分混合;
5.保存方式:膏药制作后,可以将其保存在干燥,阴凉处,但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如下:
1. 准备材料:白芷、川芎、桂枝、熊胆、冰片、白蜡、蜜蜡、甘油、聚乙烯醇等。

2. 将白芷、川芎、桂枝等草药研磨成细粉。

3. 将熊胆研磨成细末状。

4. 准备一个容器,将白蜡和蜜蜡以3:1的比例加入容器中,加热溶化。

5. 将研磨好的草药粉末加入融化的蜡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6. 将熊胆末和冰片加入混合好的草药膏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7. 最后逐渐加入甘油和聚乙烯醇,直至达到所需的膏药质地。

8. 将制作好的草药膏倒入膏药模具中,待其凝固定型。

9. 膏药制作完成后,将其取出并存放在干燥阴凉处保存。

注意: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搅拌均匀,以确保膏药的质地和药效。

另外,制作膏药时要遵循药物浓度、比例和用量等临床要求,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1.红花膏:材料包括红花、白花油、蜂蜜等,将红花粉末加入白花油中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成膏剂。

2.步摇膏:材料包括黄连、广木香、白花油等,将黄连和广木香粉末加入白花油中搅拌,熬制成膏剂。

3.逍遥丸:材料包括川芎、丹参、红花、冰片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黄芪、丹皮等材料混合,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成膏剂。

4.熊胆膏:材料包括熊胆、雄黄、赤石脂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朴硝、黄芩煎煮浓缩后加入蜂蜜制成膏剂。

5.四绝膏:材料包括红花、麝香、防风、冰片等,将以上材料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再加入乳香、没药等材料制成膏剂。

6.红霉素膏:将红霉素加入适量的凡士林中,充分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7.金银花膏:材料包括金银花、红花油等,将金银花研磨成粉末,与红花油混合,熬制成膏剂。

8.鱼腥草膏:将鱼腥草研磨成粉末,与甘油、凡士林混合搅拌,制成膏剂。

9.灵芝膏:将连翘、野菊花、灵芝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制成膏剂。

10.黄连追风膏:材料包括黄连、追风草、红花油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红花油混合炼制,制成膏剂。

11.艾叶膏:将新鲜艾叶研磨成粉末,与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制成膏剂。

12.皂角米膏:将皂角米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制成膏剂。

13.八卦膏:材料包括细辛、白花油、石膏等,将细辛和石膏研磨成粉末,与白花油混合均匀,制成膏剂。

14.樟脑膏:将樟脑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15.龙脑膏:将龙脑研磨成细末,与植物油混合搅拌,熬制成膏剂。

16.牛黄膏:材料包括牛黄、蜂蜜等,将牛黄研磨成细末,与蜂蜜混合加热熬制,制成膏剂。

17.狗皮膏:将狗皮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18.防风祛湿膏:材料包括防风、红花油、黄柏、肉桂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细末,混合加热熬制,制成膏剂。

19.馬應龍膏:将馬應龙散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各种草药的自制配方大全-涂抹药膏

各种草药的自制配方大全-涂抹药膏

各种草药的自制配方大全-涂抹药膏本文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草药自制涂抹药膏的配方,供大家参考。

1. 马齿苋草药膏
配方:
- 马齿苋草 100 克
- 蜂蜜 50 克
- 橄榄油 50 克
制作方法:
1. 将马齿苋草冲洗干净后晾干,细细磨碎成粉末。

2. 将马齿苋草粉末与蜂蜜混合均匀,再加入橄榄油搅拌至成膏状。

3. 将药膏存放在干净的中密封保存。

2. 秦艽草药膏
配方:
- 秦艽根 50 克
- 人参片 30 克
- 大黄粉 20 克
- 黄栌叶 20 克
- 黄连粉 10 克
制作方法:
1. 将以上草药按比例混合后研磨成粉末。

2. 将药粉与适量凡士林或植物油混合搅拌至成膏状。

3. 将药膏放入干净的中储存使用。

3. 白芷草药膏
配方:
- 白芷粉末 50 克
- 甘油 20 克
- 蜂蜜 20 克
- 雪花膏 10 克
制作方法:
1. 将白芷粉末与甘油混合搅拌至均匀。

2. 加入蜂蜜和雪花膏继续搅拌,使药膏达到糊状。

3. 存放于干燥、阴凉的地方,封存好药膏。

以上就是涂抹药膏的几种自制配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记住,在使用任何草药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或草药师的建议。

11种膏药秘方

11种膏药秘方

11种膏药秘方在中医药中,膏药是一种常用的外敷方法,用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等。

本文将介绍11种常见的膏药秘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作和使用膏药。

以下是这些秘方的详细讲解:秘方一:桂枝膏药材料:桂枝粉、生姜粉、制何首乌粉、香附粉、五灵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生姜汁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二:牛黄膏药材料:牛黄粉、桃仁粉、甘草粉、苏子粉、丁香粉、水蜜梨蜜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蜜梨蜜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涂抹在疼痛部位,并轻轻按摩,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三:当归膏药材料:当归粉、白芍粉、香附粉、白芷粉、熟地粉、蜂蜜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蜂蜜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四:龙骨膏药材料:龙骨粉、牛膝粉、制何首乌粉、木瓜粉、紫河车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清水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轻轻按摩,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五:乳香膏药材料:乳香粉、没药粉、龙脑粉、丁香粉、五灵脂、花椒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橄榄油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六:玉屏风膏药材料:玉屏风粉、当归粉、白芍粉、防风粉、独活粉、丁香粉、佛手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橄榄油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七:青黛膏药材料:青黛粉、马齿苋粉、制何首乌粉、苏子粉、白芷粉、牛膝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鸡蛋清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八:白虎膏药材料:白芷粉、薄荷粉、石膏粉、知母粉、人参粉、龙脑粉、五灵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凉开水调制成膏状。

新型膏药制作配方

新型膏药制作配方

新型膏药制作配方
一、药膏基质
药膏基质作为膏药的载体,起到固定药膏形状的作用。

常见的药膏基质有天然橡胶、医用压敏胶等。

在本配方中,我们选用医用压敏胶作为基质。

二、中药成分
中药成分是膏药的主要治疗成分,根据治疗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中药。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一些常用中药成分:
1.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当归、红花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祛风除湿药:如桂枝、秦艽、防己等,适用于风湿病引起的疼痛。

3.散寒止痛药:如附子、肉桂等,适用于寒性疼痛。

4.清热解毒药:如黄连、黄柏、黄芩等,适用于炎症性疼痛。

三、透皮吸收促进剂
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以帮助药物更好地透过皮肤,提高治疗效果。

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有氮酮、薄荷油等。

在本配方中,我们选用氮酮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

四、防腐剂
防腐剂可以防止膏药变质,延长保质期。

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山梨酸等。

在本配方中,我们选用苯甲酸作为防腐剂。

五、附加剂
附加剂可以改善膏药的性能,提高使用舒适度。

常用的附加剂有保湿剂、抗敏剂等。

在本配方中,我们选用透明质酸作为保湿剂,选用苯海拉明作为抗敏剂。

总的来说,本新型膏药制作配方包含药膏基质、中药成分、透皮吸收促进剂、防腐剂和附加剂等五个方面。

通过精心选择和配比这些成分,可以制作出具有优良性能和治疗效果的新型膏药。

请注意,在使用本配方制作膏药时,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确保安全有效。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通常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肌肉疼痛、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等症状。

下面是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材料:良好的药材、净水、白蜡、橄榄油、桂皮、苏木、冰片、乳香、没药、麝香、蜈蚣、蝎子、蜜糖等。

步骤:
1.药材的准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将其洗净并晾干备用。

2.药材的熬制: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小火慢慢熬煮,直到药液变浓稠。

3.添加蜈蚣、蝎子:熬制出来的药液中加入蜈蚣、蝎子,煮沸后继续慢慢熬煮,直到药液变成黑色。

4.添加桂皮、苏木、冰片、乳香、没药、麝香等:煮沸后,将桂皮、苏木、冰片、乳香、没药、麝香等加入药液中继续慢慢熬煮。

5.白蜡的添加:将白蜡熔化,加入药液中搅拌均匀。

6.橄榄油的添加:最后加入橄榄油,继续熬煮至药液变稠糊状。

7.制成膏药:将熬制好的膏药倒入铝制或瓷制的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注意事项:
1.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药液煮沸过程中烧焦或沸腾过度。

2. 药材的选择要注意质量,确保药效。

3. 熬制好的膏药可以保存一段时间,但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4. 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各种膏药的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的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的配方范文膏药是一种贴敷在身体表面的药物制剂,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起到治疗作用。

膏药的配方根据不同的病症和药物要求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1.温通膏药:温通膏药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症状。

常用的配方包括:-蒲黄、肉桂、川芎、细辛、桂皮:具有温通经络、祛寒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桂枝、牛膝、乌恭、丁香:具有活血止痛、散寒温经的作用。

2.止痛膏药:止痛膏药主要用于减轻肌肉和关节疼痛。

常用的配方包括:-辣椒素、樟脑、松柏油、冰片:可以通过刺激皮肤局部产生麻木和冷、热感,减轻疼痛。

-痛风宁、秦艽、檀香、白芷: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作用。

3.消肿膏药:消肿膏药主要用于减轻肿胀、肌肉炎症等症状。

常用的配方包括:-硼砂、飞石、乌梢蛇、当归:具有消肿、活血化瘀的作用。

-龙胆草、槐花、薄荷脑、蛇脂、土人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疮毒的作用。

4.清热解毒膏药:清热解毒膏药主要用于治疗肤疮疖、烫伤、溃烂等症状。

常用的配方包括:-水蛭、地黄、蒲黄、黄芩、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羚羊角、雄黄、苦参、大黄: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5.滋养膏药:滋养膏药主要用于滋养皮肤,促进创伤愈合等。

常用的配方包括:-狗皮膏、牛黄、鲨胆:具有壮阳补肾、滋养肌肤的作用。

-冬虫夏草、白参、鹿茸、人参: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膏药的配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应该谨慎使用膏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它通过皮肤渗透,将药物成分输送到病灶,发挥治疗作用。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一、伤湿止痛膏伤湿止痛膏主要用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其配方通常包括:生川乌、生草乌、没药、乳香、丁香、肉桂、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等。

生川乌和生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

没药和乳香则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丁香和肉桂可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薄荷脑能带来清凉感,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水杨酸甲酯则有抗炎、止痛的作用。

二、狗皮膏狗皮膏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常见的配方包含: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青风藤、香加皮、防风、威灵仙、苍术、蛇床子、麻黄等。

羌活、独活善于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青风藤和威灵仙能祛风湿、通经络。

防风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苍术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的功效。

麻黄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三、活血止痛膏活血止痛膏主要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配方一般有: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乳香、没药、白芷、薄荷脑等。

当归和川芎为常用的活血调经药,能活血行气、止痛。

红花和桃仁能活血化瘀。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白芷可祛风止痛、消肿排脓。

四、追风膏追风膏常用于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其成分通常有:麻黄、独活、羌活、海风藤、桂枝、牛膝、木瓜、杜仲、防风等。

海风藤能祛风湿、通经络。

桂枝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牛膝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

木瓜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

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

五、黑膏药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膏药类型,其配方较为复杂。

常见的原料包括:麻油、黄丹、药材(如穿山甲、全蝎、蜈蚣、地龙等)。

麻油在熬制过程中起载体作用,黄丹则用于与麻油反应,形成膏体。

穿山甲能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全蝎和蜈蚣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的作用。

地龙能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膏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不同的病症和个体差异可能需要对配方进行调整。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民间特效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制剂,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它们可以用于缓解痛楚、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在急救或紧急情况下,膏药是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的药物,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制作自己的民间特效膏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和收藏。

1. 排毒消肿膏药配方:黄柏、五倍子、苦参、凌霄花、大黄、草果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2. 止渴解毒膏药配方:栀子、连翘、金银花、霜降石、黄芩、大青叶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舌根、咽喉处,每天使用2-3次。

3. 舒筋活络膏药配方:虎骨、何首乌、秦艽、当归、川芎、白芍、三七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4. 解热消炎膏药配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芩、桑白皮、竹叶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5. 支气管舒缓膏药配方:川贝母、百部、黄芩、苦杏仁、青皮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胸前、背部等部位,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6. 消食化痰膏药配方:陈皮、枳实、山楂、蒲公英、白芥子、苏子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脐部、胃脘等部位,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7. 止痛祛湿膏药配方:紫草、苦参、白鲜皮、秦艽、地龙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膏药是一种药物外用剂型,主要由药物成分和辅料组成。

它具有刺激性小、吸附性强、渗透性强、能够形成速效药物浓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外伤、炎症、肌肉骨髓疾病等方面的治疗。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1.复方黄连素软膏
配方:
复方黄连素0.1g
石蜡5g
液体石蜡15g
凡士林9g
制作方法:
1)将石蜡分次加热溶化,加入凡士林搅拌均匀。

2)随后加入液体石蜡搅拌均匀。

3)将复方黄连素加入膏药基质中,并搅拌均匀。

4)倒入适量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2.活络祛瘀软膏
配方:
川芎15g
丹参10g
巴戟天10g
麝香5g
冰片3g
硼砂10g
清凉油20g
膨润土100g
制作方法:
1)将川芎、红花、丹参、巴戟天研磨成细粉。

2)将麝香、冰片研成粉末。

3)将所有药材与清凉油、膨润土混合,搅拌均匀。

4)倒入适量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3.温经活络软膏
配方:
红花15g
丹参15g
川芎15g
桃仁10g
巴戟天10g
五灵脂10g
黄丹5g
红草5g
鱼腥草5g
清凉油15g
膨润土100g
制作方法:
1)将红花、丹参、川芎、桃仁、茯苓、巴戟天研磨成细粉。

2)将五灵脂、黄丹、红草、鱼腥草研磨成细粉。

3)将所有药材与清凉油、膨润土混合,搅拌均匀。

4)倒入适量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在中医药领域,膏药是一种以多种草药为主要成分,通过外用贴敷的方式治疗疾病的药物形式。

不同的膏药配方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1.云南白药膏药配方:-当归:120g-丁香:60g-干姜:60g-大戟:60g-红牛膝:60g-当归后:60g-膨大榕:60g-苦参:30g-茯苓:30g-石膏:30g-大黄:30g-硼砂:30g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酒精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2.肥皂草膏药配方:-发财草:100g-白芷:100g-苍术:100g-丁香:100g-厚朴:100g-生姜:100g-辣椒粉:100g-当归:100g-白鲜皮:100g-麝香:10g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蜡和植物油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3.洋葱膏药配方:-洋葱:500g-大蒜:500g-辣椒粉:100g-盐:适量-生姜:适量将洋葱和大蒜榨汁,加入盐、生姜和辣椒粉,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4.薰衣草膏药配方:-干薰衣草花:50g-芦荟胶:适量将干薰衣草花研磨成粉末,加入芦荟胶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5.龙胆石膏膏药配方:-龙胆草:50g-石膏粉:适量将龙胆草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石膏粉调和成膏药。

这些膏药配方都是通过将草药或草药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制成,其中的草药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通过外用贴敷的方式使药物成分渗透到患处,以达到治疗作用。

应用膏药时,要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在患处,然后覆盖上纱布或胶带固定,根据需要可以每天更换一次或两次药膏。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自制膏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家里制作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膏药自制配方,供参考:
1.防湿膏药配方:
-醋:100毫升
-麻油:100毫升
-白芷:20克
-当归:20克
-羌活:20克
-干姜:20克
将以上材料煎煮30分钟,过滤后将液体放入容器中,加入麻油和醋搅拌均匀。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蒸汽敷盖上。

2.止痛膏药配方:
-小米辣椒粉:5克
-咖啡豆粉:5克
-辣椒油:20毫升
-绿豆面粉:适量
将小米辣椒粉和咖啡豆粉混合,加入辣椒油搅拌均匀。

慢慢加入绿豆面粉,直到形成糊状。

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3.消肿膏药配方:
-鸡蛋清:1个
-阿胶:10克
-冰片:适量
将鸡蛋清、阿胶和冰片混合搅拌均匀,形成糊状。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4.清热解毒膏药配方:
-雷公藤:30克
-五加皮:30克
-野菊花:30克
-竹叶:30克
-青蒿叶:30克
-槐花:30克
-大黄:15克
-生姜:适量
将以上材料煎煮30分钟,过滤后将液体放入容器中。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5.补肾膏药配方:
-熟地黄:30克
-当归:30克
-巴戟天:30克
-金樱子:30克
-枸杞子:30克
-菟丝子:30克
-淫羊藿:30克
-黄精:30克
将以上材料煎煮30分钟,过滤后将液体放入容器中。

每天取适量涂抹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保持。

上百年的老膏药(虎方)羌活,独活,鸡血...

上百年的老膏药(虎方)羌活,独活,鸡血...

上百年的老膏药(虎方)羌活,独活,鸡血...
羌活,独活,鸡血藤,川芎,赤芍,灵仙,当归,牛膝,葛根,苍术,防风,防已,秦艽,干姜,黄芪,生首乌,川断,龟板,桃仁,木瓜,米壳,伸筋草,透骨草,红花,麻黄,杜仲,五加皮,桂枝,苏叶,白芍,川乌,草乌,半夏,马钱子,乳香,没药,蜈蚣,全虫,炮山甲,乌蛇,血竭,木香,丁香,白芥子,元胡,细辛,肉桂,三七,儿茶,薄荷冰,冰片,樟脑等。

制作方法
第一个方法:将全部的中草药粉碎后,用纱布过筛备用。

乘的粗药约小半斤入香油文火炸半小时,去掉药渣后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细药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黄丹小火。

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

离火后凉一会就可以摊膏药了。

第二个方法:草药粉碎成药粉备用。

草药水熬三次,把三次的药液合并再熬到剩一斤左右的浓缩液,也就是我们说的清膏。

加入松香煮沸至完全融化,再加入粉碎的药粉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黄丹小火一个方向搅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樟脑薄荷冰再搅10分钟就行了。

祖传老膏药,一百几十年,四五代了,它的整个家族几十人都干这行,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很多地方都有。

老膏药熬工比较独到,疗效传得神乎其神,99%的颈肩腰腿痛患者都是三四疗程治愈。

简单5味中药制膏,马钱子、川芎、蜈蚣、天南星、桂枝。外敷子宫肌瘤,散结消癥,临床效果显著。

简单5味中药制膏,马钱子、川芎、蜈蚣、天南星、桂枝。外敷子宫肌瘤,散结消癥,临床效果显著。

简单5味中药制膏,马钱子、川芎、蜈蚣、天南星、桂枝。

外敷子宫肌瘤,散结消癥,临床效果显著。

简单5味中药制膏,马钱子、川芎、蜈蚣、天南星、桂枝。

外敷子宫肌瘤,散结消癥,临床效果显著。

制备方法:
将上述中药研为细末,加入凡士林调制成药膏,用时取适量,摊涂于纱布上,制成长6cm、宽4cm的长方形,直接外敷结节患处。

具体用法:
用时可适当加热,每天一次,外敷6-8小时,4周一疗程,连续2疗程。

上述方剂中,马钱子通经止痛、散结消肿;川芎行气开郁、活血化瘀;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桂枝温通经脉、清热解毒;蜈蚣散结破瘀、行气止痛。

诸药共奏清热泻火、散结消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在门诊中,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肌瘤缩小康复的很多。

@沈氏女科传承室认为,肌瘤属于“癥瘕”的范畴,其发生与饮食水土失宜、情志内伤有关,气滞、痰阻、血瘀是基本病机。

临床中以理气疏肝、化痰破瘀、软坚散结化瘤为基本治法。

此方适用于月经量大、经期长、周期短、痛经、腰痛腰酸、出血不规律,且B超诊断小于5公分的肌瘤或囊肿患者。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熬制方法
老中医膏药是一种以草药为原料熬制而成的外用贴剂,具有温通经络、舒筋活血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病、肌肉酸痛、扭伤等症状。

下面介绍
一下老中医膏药的熬制方法。

材料准备:
1.草药:老中医膏药的主要成分为中药材,如蒲地蓝、秦艽、山楂等。

需要充分洗净并晒干。

2.植物油:选择橄榄油、花生油等,要保证品质优良。

3.蜜糖:纯蜜糖具有黏性,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起到粘结作用。

4.蜡:调节膏药硬度和密度的重要原材料,可用大黄蜡、蜂蜡等。

制作步骤:
1.将洗净并晒干的草药磨成粉末,保证颗粒细致。

2.将粉末用干净的纱布包起来,按搓法用钵或墨水瓶搓出精华,过筛
留下细粉末备用。

3.将植物油加热至温度达到150℃,加入细粉末,并不断搅拌,使其充分植入油中,保持温度不断。

一般需要熬制4-6个小时。

4.加入蜜糖和蜡,继续搅拌至溶解,并保持温度不断。

5.晾凉后将膏药放进容器中,可自行调节硬度和粘度。

注意事项:
1.草药的选材非常重要,应选择功效适合的中草药材。

2.熬制时需要不断搅拌,防止熬糊。

3.温度的掌握非常关键,要避免过高过低影响膏药的质量。

4.晾凉后一定要及时装入容器中,防止受潮污染。

总结:
老中医膏药的制作虽然较为繁琐,但是具有很好的疗效,同时也是中
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制作时要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进行,保证膏药的质量和有效性。

传统膏药的制作方法

传统膏药的制作方法

传统膏药的制作方法引言膏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旨在通过贴在患处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传统膏药的制作方法源远流长,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作步骤。

本文将介绍传统膏药的制作方法,涵盖了材料准备、研磨、混合、煎煮、过滤和包装等关键步骤。

材料准备制作传统膏药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中药材、辅料和粘合剂。

以下是常用的一些材料:•中药材:根据膏药的治疗目的选择中药材,如川芎、桂枝、羌活、白芷等。

•辅料:常见的辅料包括植物油(如橄榄油或玉米油)、蜂蜡、石蜡等。

•粘合剂:常用的粘合剂有皂土、糯米粉、蜂蜡等。

在准备材料时,需要确保中药材的质量良好,辅料和粘合剂无杂质,以保证最终膏药的质量。

制作步骤1. 研磨首先,将选好的中药材进行研磨。

将中药材放入研钵中,用研钵和研杵反复研磨,直到达到细腻的粉末状。

2. 混合将研磨后的中药粉末与辅料混合。

根据比例和需要,将中药粉末与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3. 煎煮取一锅清水,将混合好的药材与辅料倒入锅中,用文火煎煮。

煮药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火候,避免过热或煮沸。

持续煎煮一段时间,直到锅中的水分基本蒸发。

4. 过滤煎煮完成后,将药物倒入干净的容器中,使用纱布或细孔过滤网过滤掉固体杂质。

通过过滤,可以得到纯净的药液。

5. 包装将过滤后的药液倒入膏药容器中,密封好。

膏药容器最好选择耐热、耐酸碱的材质,如玻璃或塑料。

使用和保存传统膏药的使用方法与一般膏药相似。

在使用前,用温水将患处清洗干净,待干后,取适量膏药直接贴在患处。

为了保存传统膏药的有效性和质量,要注意以下几点:•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避免受潮,如膏药因入水而变软,应避免使用。

•严格按照保质期使用,过期的膏药应及时丢弃。

结论传统膏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其制作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介绍了传统膏药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准备、研磨、混合、煎煮、过滤和包装等关键步骤。

合理制作和使用传统膏药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不适感,但应注意质量和保存方法,避免因保存不当而影响疗效。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
一、丹参桂枝败毒牛黄散
【药材】丹参6克,桂枝12克,牛黄6克,生苍术12克,大黄6克,石膏6克,苍术10克,生地黄6克,熟地黄6克,石膏6克
【制备方法】将所有药材共研碎末,再将其加入清水或蜜糖中,搅拌
均匀即可。

【用法】服温水3次,每次服7克,每日3次,连服7日为一疗程,
2个疗程为一个疗程。

二、芒硝桂枝理脾汤
【药材】芒硝30克,桂枝12克,黄芩30克,茯苓30克,黄芪30克,甘草12克,大枣30克,石膏30克,石膏30克
【制备方法】将芒硝、桂枝、黄芩、茯苓、黄芪、甘草共研碎末,再
加入大枣,将研末的药材用温水调成药浆,再加入入石膏,拌匀即可。

【用法】服温水1次,每次服30克,每日2次,每4日为一疗程。

三、芍药桂枝甘草清热散
【药材】芍药30克,桂枝20克,甘草9克,生苍术12克,大黄9克,石膏9克,田七9
【制备方法】将所有药材共研碎末,再加入清水或蜜糖,搅拌均匀即可。

【用法】服温水3次,每次服7克,每日3次,连服7日为一疗程,
2个疗程为一个疗程。

四、熟地黄桂枝牛黄汤
【药材】熟地黄30克,桂枝12克,牛黄20克,党参30克,茯苓20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法及用量:1-1.5g,研末冲服,亦可用原药磨汁服。入汤剂1.5-4.5g,入煎剂宜后下。内服:煎汤,0.5~1钱;磨汁或入丸、散。
莪术,行气破瘀,消积止痛。用于腹部肿块、积滞胀痛、血阏经闭、跌扑损伤。
莪术
主要成分:莪术含挥发油,油中含20余种成分,以莪术酮含量最高,其次为莪术醇、莪术烯醇、原莪术烯醇、莪术二醇、B-蒎烯、姜烯、樟脑、1,8-桉油精、芳姜酮、芳-姜黄烯等。
性状: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5.5cm,直径1.5-2-cm表面土黄色至灰黄色,稍平滑,环节明显,两侧有芽痕和侧生根茎痕。质坚重,不易折断,击破面深绿黄色或蓝绿色,常附棕黄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气微香,味辛。
功能主治:行气破瘀,消积止痛。用于腹部肿块、积滞胀痛、血阏经闭、跌扑损伤。
用法及用量:9克,煎服。
沉香 Leabharlann 其他名称:蜜香 沉水香 主要成分:丙酮提取物(40~50%)经皂化后蒸馏,得挥发油13%,中含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等,残渣中有氢化桂皮酸、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等。霉菌感染的沉香含沉香螺醇、沉香醇、沉香呋喃、二氢沉香呋喃、4-羟基二氢沉香呋喃3,4-二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去甲沉香呋喃酮;未感染的含硫、芹子烷、沉香醇等。
性状:呈不规则块、片状或盔帽状,有的为不碎块。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班纹。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质较坚实,断面枣状。气芳香,味苦。
功能主治: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1.行气止痛 主治寒凝气滞,胸腹胀痛。2.降逆调中 适于胃寒气逆,脘痛呕吐。3.温肾纳气 可治下元虚冷,肾不纳气的虚喘及男子肾虚,阳痿早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