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与实验报告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声音1听听声音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然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对声音问题的思考记录表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记录表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这些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请在表格中写出你的看法,再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共同讨论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记录表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模拟鼓膜的振动。
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
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模拟“鼓膜”振动实验记录表5声音的强与弱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6声音的高与低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
观察钢尺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即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
可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进行实验;再按照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地听到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
如此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进行记录和描述。
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音高变化柱形图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选取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思考有哪此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并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检验你的预测是否准确。
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2呼吸与健康生活测量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做有可能改变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活动,然后再测量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并记录下来。
比较安静状态和运动之后分钟的呼吸次数,我的发现:人在比较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缓,次数较少;运动之后,呼吸会变快,运动越是剧烈,呼吸越快。
3测量肺活量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标准一: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
物理中考基础篇第2讲简单声现象(附强化训练题)附答案
第2讲简单声现象2.1 学习提要2.1.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怅的振动产生的,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郁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成为声源。
声音从声源处传播到耳中,引起鼓膜振动,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1.2 声音的传播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不妨先看一下这种现象,如图2 _ 1所示。
水平悬挂的长弹簧,原先每一圈弹簧的间距是相等的,当推动它的右端后,可以见到弹簧每一圈的间距发生了变化,弹簧中出现的疏密相间的形状会从右端逐渐传向左端,我们看见的是弹簧形成的疏密。
当发声物体振动时,附近的空气分子就会形成像弹簧中一样的疏密。
这些疏密相间的形状.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就形成了声波,如图2-2所示,是用橡皮锤击打音叉,音叉推动周围的空气形成声波过程的示意图。
但要注意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传播的尽是疏密相间的形状和能量,振动的空气分子并没有随声波向前移动。
图2-1 图2-2 图2-3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介质),在没有传声物质的空间(真空)中是无法传播的。
如图2 - 3 为真空铃实验装置,当接通电源可清楚地听到铃声。
在用抽气机抽出玻璃罩里面空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里面闹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
当玻璃罩里面的空气被抽光时,声音就无法传播出来了。
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人玻璃钟罩内,铃声将会重新出现。
这一实验研究说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速不同,如表2-1所示。
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 气体。
声速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如: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气温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增加0.6 m/s。
表2-1 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象,它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人耳能分辨出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一般为0.1s以上,所以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大于0.1s如人就觉得有回音。
例如北京天坛回音壁先滑圆型墙壁能使声音发主多次反射,这样就能听到另一端人的讲话声。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 探究声音特征的影响因素实验汇总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征 探究声音特征的影响因素实验汇总 1 / 9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一章声现象 第二节声音的特征探究声音特征的影响因素实验汇总实验探究题1. 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实验步骤将钢尺紧压在桌边,伸出一定长度,用手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第一次用较小的力,第二次用较大的力,听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发现第二次声音响度大 结论物体振动时,振幅越______,响度越大. 拓展延伸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试验.注意保持实验中波动钢尺的力度相同.还可以研究音调与______的关系,这里运用了______法.2.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利用钢尺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和响度大小的因素时,做了以下实验:(1)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小华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_____有关。
(2)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时,小华又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声音的大小,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拨动钢尺的力度越大,钢尺振动幅度越______,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
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______有关。
(3)在实验中小华还发现:同桌的小红在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
请指出小红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______。
3. 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在这个实验中,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______,频率越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如果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增大拨动的力度,钢尺振动幅度变______,响度变______大.4. 实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过程方法 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声现象(提升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声现象(提升篇) 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2019北京,6,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考点2 乐音和噪声2.(2022北京,3,2分)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琴弦,没有振动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3.(2020北京,7,2分)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速度基础练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2022朝阳二模,4)关于声的知识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D.教室里不大声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2.(2022海淀一模,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校园内植树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正在发声的音叉,其叉臂在振动C.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D.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3.(2021大兴一模,5)关于声现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据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分辨出是什么乐器B.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改变声源振动的幅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D.射击运动员戴上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2021丰台一模,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的音色不同B.敲击鼓面发声,是因为鼓面正在振动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面对面交谈是因为真空可以传声5.(2021房山二模,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鼓面,鼓面发声的音调会不同6.(2020海淀二模,7)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声音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是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能听到各种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用同样的力击打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大音叉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3、用不同的力击打同一个物体,轻轻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音量弱,重重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音量强。
4、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5、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的振动就没有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7、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
)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例如锣面虽然停止敲击,但是锣面还在振动,)。
8、声音有强弱、高低、长短的不同。
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
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9、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字母dB表示。
10、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用字母Hz表示。
它表示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11、小常识:①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②振动的物体有松有紧,(如:橡皮筋)紧的声音高,松的声音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如:橡皮筋)用力拨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③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如:琴弦)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④振动的物体有长有短,(如:钉子)短的声音高,长的声音低。
⑤振动的物体有大有小,(如:碗)小的声音高,大的声音低。
声音的特性ppt课件
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 时,猫或者狗却突然表 现得非常警觉?
影响物体振动频率的因素 音调 反映 声音的高低 决定于
物 体 的 振 动 频 率
音调
长短 粗细 厚薄 松紧
(低)(高)
五线谱中不同位置的音符表示声音的什么不同?
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不同
针对训练
下表为某女高音歌手和男低音歌手分别发出do、re、mi三个音阶时用软 件采集到的声音的频率数据,则其中第2组数据表示的是__女__高__音__(选填“ 女高音”或“男低音”)歌手发出的声音.
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 验 3 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 1、将皮筋套在大小合适的空盒子上。 2、拨动绷紧的橡皮筋,观察它振动的幅度,
同时听它振动发声的响度。 3、改变拨动橡皮筋的幅度,重复上述过程。
比较每次橡皮筋振动幅度的大小和发声响度的大小,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橡皮筋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大___。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1. 乐音: 人们把悠扬、悦耳,让人感觉舒服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是发声体规则振动发出的。
2. 三种乐器
种类 示例
改变音调的方法
改变响度的方法
打击乐器 鼓 弦乐器 二胡
改变鼓皮的绷紧程度 改变弦长、粗细、松紧
改变力度
管乐器 笛子 改变振动空气柱的长度
编钟的钟体越大,音 调越_低___;钟体越小
音阶
1
2
do
109.2 Hz
261.2 Hz
re
115.4 Hz
279.0 Hz
mi
120.5 Hz
282.8 Hz
2.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后,则发出的声音 的音调( C )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及例题.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课堂笔记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话时声带振动,风吹树叶哗哗响是树叶在振动,敲鼓时鼓面振动,风声是空气振动,雨声是水振动,读书声是声带振动。
二、实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现象: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逐渐变大。
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推理法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一般,人听到的声音是从空气传播的。
月球没有空气,宇航员靠无线电交谈。
三、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四、声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五、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ºC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更快,在固体中最快。
一般情况下:V固>V 液>V气。
(传播速度和介质密度有关,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介质的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五、回声声音传播出去遇到障碍物反射来就形成回声。
1.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慢0.1秒以上。
(障碍物距离人至少17米远)2.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小于0.1秒,使原声加强。
3. 应用:测海底的深度或者测障碍物距离,公式:s=vt/2六、习题举例: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听觉的形成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
我们用录音听自己的声音感觉和自己听自己说话声音不同,就是因为传播方式不同,自己说话是有骨传导传到听觉神经,听录音是由空气传播。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一、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频率决定音调的的高低。
女生的音调高,男生的音调低。
小孩的音调高,大人的音调低在键盘乐器中,越是右边的音,音调越高,越是左边的音,音调越低。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声音复习思维导图
2.声音是怎样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产生的 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声 音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变化与应用
向鼓面上放泡沫球的目的是? 为了更清楚地视察鼓面振动
声音的 产生
--思维导图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 声音的 音 传播
3.声音是 怎样传播 的
产生
声 声音的 音 传播
怎样传播 的
耳的结构 模拟耳郭
4.我们是 怎样听到声音的Fra bibliotek模拟鼓膜
外
听
结耳耳鼓 小 耳
听 觉大
构郭道膜 骨 蜗 神 脑
产经
声音的变化与应用 听觉形成
收传产
气球皮上放细沙(小纸屑)的目的是? 作 集 递 生
为了更清楚地视察“鼓膜”振动
用声声振 音波动
传 递 振 动
生 声 音 信 号
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设计 制作 测试
--单元结构
声音的产生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 音
声音的传播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的变化 与应用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声音 的产生
1.听听声 音
--思维导图
按产生来源分类: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 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4.我们是 怎样听到
声音的
声音的变化与应用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通常固体 传播声音的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气体最慢、 效果最差。
声音是以波的情势向四周传播的。 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细梳理
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1 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声源的频率高低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管乐器的音调由发音部分的气体体积大小决定,体积越小,音调越高.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2.响度: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在声学中,人们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15~4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应不超过50dB;为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2.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如两个发声体即使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但人耳仍能分辨出来,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其振动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的特色也就不同.[参考资料]:音调和响度理解音调和响度这两个概念时,要注意生活中的语言与物理学中的语言是有区别的。
在生活中所说的声音高低,有时指音调;如唱歌时说音起得太高,唱不上去;有时指响度,如说某人说话太低,听不清.但在物理学中指音调时说高低,指响度时说大小,二者不能混淆。
“音调高就是响度大,音调低就是响度小”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又如日常生活中所说“高声大叫”、“低声细语”中的“高、低”实际指的是响度大小,而“高音歌唱家”、“低音歌唱家”才是指音调高低.知识点2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参考资料]:我们是怎样听到他人的声音的?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首先,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即传播物质,假如声源处与人耳处之间是真空,则人耳听不到声音(宇航员在太空中就不可能直接交谈);其次,人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20次到20000次,所以当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低于每秒20次或高于20000次时,人耳也听不到此声音;第三,人耳能否听到声音还与声音的响度有关,若发声体振幅太小,或距离人耳太远,人耳也不能听到声音.(1)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发声体振动,发出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响度足够的声音;2.具有能传播声音的介质;3.人耳具有正常的听觉.(2)人耳听到声音的具体过程如下:发声体振动引起周围的介质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以发声体为中心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播到人耳处,引起人耳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形成听觉,这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探究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的关系:考虑让人与声源的距离相同,使声源的振幅不同,看在声源的振幅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探究2)响度与人离声源距的离大小关系考虑让声源的振幅相同,使人离声源距离不同,看在人离声源的距离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选一只鼓,在鼓上放一小纸屑,让人离声源的距离0.5米(不变)(1)第一次轻轻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 厘米),听到一个响度不太大的声音;(2)第二次重重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 厘米),听到一个响度很大的声音。
结论:人离声源的距离相同时,声源的,声音的。
探究2)的实验过程与上类似结论是:声源的振幅相同时,人离声源的,人听到的声音。
5、自我评估:这两个结论经得起验证。
如,我们要让铃的声音很响,我们可以去打铃;汽车鸣笛,我们离汽车,听到的声音越响。
6、交流与应用如果我们声音小了,听众可能听不见我们的说话声,我们可以考虑:1)让说话的声音大一些(声带的大了);2)与听众的距离一些。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组次: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一、提出问题:二、猜想或假设:三、进行实验:(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
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
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海波逐渐温度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
实验现象:(1)开始加热时,海波物态,温度计示数逐渐(2)在一定的海波开始融化,熔化过程中热,但温度计示数,海波处于态。
(3)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
实验结论:水的沸腾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组次: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插入水里。
中班科学: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中班科学: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导言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听到很多声音,比如上学时老师讲的课、妈妈叫你吃饭、小伙伴之间的交谈等等。
有时候你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声音过小听不清楚。
那么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在学习如何使声音变大之前,我们先要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声音是物体振动所引起的,其传播需要依靠媒介,常见的媒介有空气、水、固体等。
当物体振动时,会产生波动,这些波动通过媒介传播,最终到达我们的耳朵,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通常我们用单位分贝来表示声音的大小,分贝的值越大,表示声音越大。
2. 如何使声音变大2.1 靠靠近声源在我们听声音时,距离声源的远近会影响声音的大小。
如果距离远了,声音就会减弱。
所以,我们可以试着靠近声源,这样能够使声音变大。
比如,如果老师在讲台上讲话,我们应该坐在靠近讲台的位置上,这样能够更清楚地听到老师的讲话。
2.2 靠将声音反射回来声音在传播时遇到墙壁或其它反射物时,会发生反射,这样将会再次传回来,形成声音的回响,产生共鸣效应,从而可以使声音变大。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声音变大,可以考虑到一个封闭的房间内,这样房间内的反射会使声音变大,让我们更容易地听到声音。
2.3 靠使用放大设备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放大设备,帮助声音变大,让我们更好地听到声音。
比如耳机、音箱等。
2.4 降低周围噪音当我们处在一个噪音密集的环境中时,周围的噪音会干扰我们的听力。
所以,如果我们想听到更清晰的声音,可以减少周围噪音,这样就能够更容易地听到声音。
比如,在教室里上课时,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嬉闹声,保持安静。
总结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声音的大小与距离、反射、放大设备、周围噪音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想要听到更大的声音,可以采取以上多种方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提高我们的听力能力,更加愉快地生活。
听到回声的条件距离和时间
听到回声的条件距离和时间1. 回声的奇妙世界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在山谷里大喊“我在这里!”然后听到那声“这里!这里!这里!”的回声?真是太酷了吧!回声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份特殊的礼物,它不仅能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更有趣,还能让我们体验到声音的魔力。
不过,要想听到回声,可是有讲究的哦,不是随便喊一嗓子就行的!1.1 距离的重要性首先,咱们得聊聊距离。
你想想,如果你在家里对着墙壁大喊一声,那个墙壁可不太给力,根本听不见你那声“你好啊!”所以,听到回声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距离。
一般来说,声音需要在空气中传播,至少要有几个米的距离才能反弹回来。
你在空旷的地方,比如说山谷、峡谷,或者大海边,声波能飞得更远,回声就会听得更清楚。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山顶上大声喊“我爱你”,那声波就会像小鸟一样,飞过山谷,撞到对面的岩石上,然后再飞回来,仿佛山谷在替你应和。
但是,如果你站在繁忙的街道上,周围车水马龙,声音被各种噪音淹没,回声就难得见面了。
所以,距离真的是回声的好朋友,距离远了,回声自然也会来得欢快。
1.2 时间的秘密再来说说时间。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有速度的,通常是每秒大约343米。
这意味着,如果你大声喊了一声,声音得花点时间才能到达那个“墙”并反弹回来。
简单来说,喊完话后,等一等,如果你立刻就听到回声,那就说明离得不远;如果你等了好几秒才听到,那可就说明你离得不近了,声音可是在做长途旅行呢!所以,回声的“迟到”可不是故意的,而是声音在路上的奔波。
比如,你在大山里喊话,可能要等一两秒才能听到回声,但在空旷的地方,你甚至能在一瞬间就听到回声。
时间就像是个调皮的小孩,喜欢捉迷藏,等你耐心地等着它,它才会回来,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2. 听到回声的最佳场合那么,在哪些地方我们能听到回声呢?这可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别急,让我来告诉你几个有趣的地方。
2.1 山谷与峡谷山谷和峡谷是听到回声的绝佳选择。
在这些地方,四周的高山和悬崖可以让声音完美地反射回来。
幼儿园身边的科学回音壁
幼儿园身边的科学回音壁
价值取向:
当我们去大山玩的时候,面对峭壁高喊一声,过一会我们的声音就会传回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回声。
在空旷的大房间里还会听到声音变大了,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声音是可以被反射的,而且声音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大是因为回声发射的速度快,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声音挺起来变大了。
材料设计:
1、1块机械表或一个闹钟;
2、2张手工纸;
3、1本厚字典。
玩法提示:
1、将两张手工纸卷成相同大小长度的纸筒,然后把它们成直角放在桌子上,字典立在距离它们十厘米左右的后面;
2、在其中的一个纸筒一端放一块机械表或闹钟,贴近另一个纸筒一端听;调整两个纸筒的夹角角度,直到能听到最清晰的声音;
3、测量一下两个纸筒与字典形成的夹角,他们的角度是一样的。
指导要点:
指导幼儿将两个纸筒放的角度基本相同,听回声的时候尽量周围的同伴不发出声音,以免受到影响。
中班科学教案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中班科学教案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1.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胆实践,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培养成人归纳思维,通过比较,了解在固体和空气的传播是不一样的,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
3.知道把声音拢恨不得后,声音放大了。
4岁幼儿。
幼儿2~4人一组,每组钟表1个、方纸筒4个、带盖的铁盒1个、观察记录表一人一张。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幼儿探究活动一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恨不得使桌上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幼儿讨论:我用什么方法听?试一试。
(1)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2)在桌边听完钟表的声音。
记破门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我的发现。
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钟表声音比在桌边听到的钟表声音大。
幼儿探究活动二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盒子里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幼儿讨论:我可以用什么工具听?试一试。
(1)把耳朵贴在盒盖上才。
(2)贴近盒盖听钟表的声音。
(3)把耳朵放在木头桌子上。
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我的发现。
(1)耳朵贴在盒盖上耳朵听钟表的声音,比贴近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更清楚。
(2)在木头桌子杯子上和盒盖上听到的钟表声音,比空气中听到的钟表声音愈清楚。
玩一玩。
游戏:“纸筒里的钟表声”。
(1)耳朵靠近纸筒口听一听,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和不中其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声线一样吗?(2)再往上加一个纸筒,钟表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个纸筒,听听钟表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4)讨论结果:纸筒拢住声音,使钟表的音调听得更清楚。
1.钟表嘀嗒声一定要明显,听得清楚。
2.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外部环境,以便辨听。
3.听声音作比较时,幼儿要在同一位置和相同的距离去辨听。
1.在科学角里提供大量有关固体传播和空气传播的图片、记录卡及操作材料。
2.到大自然、社区、家庭去了解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以及声音拉高拢起来后可以放大声音的原理。
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而即使一切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一旦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
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全国通用
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一、背景本次教学活动是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的一节课,主题为“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二年级学生处于语言表达和听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为以后语文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语音、声音的特点;2.掌握用不同力度说话的技巧;3.了解吸气的重要性;4.能够讲出简单的故事。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2.发掘学生表达意愿,培养自信;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听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认真听讲、自主思考的意识和习惯;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和发言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声音的特点通过运用现代教育设备,对声音的寿命进行图像演示,引导学生发现声音存在时间的特点,同时讲解声音强度、音调和音色等特点,使学生了解声音的多方面特性。
第二部分:运用不同力度说话技巧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发声的技巧,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分组交流。
学生将用不同的说话力度发声,并记录下自己的体验和听到的声音强度变化。
通过组内探讨和展示,让学生了解哪种方式说话更能够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第三部分:开展小组活动在了解声音的特点,掌握说话技巧后,学生将分成小组开展讲故事的活动。
每个小组自主选择一段简短的故事,并自行分工,训练会说话的小组员讲述故事。
讲故事的小组员要全力以赴,根据讲故事内容的情节变化和重要性,采用适当的声音强度和音调,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
一边讲故事,一边挖掘学生的表达意愿,培养自信。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录音、观看视频、分组交流、小组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语音和声音的感知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课前播放有关声音、语音、声波等方面的视频。
2.提出问题:老师问学生,你们听到的声音,是否会有大、小之分?为什么?引发学生对声音大小和声音波动的思考。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全:怎样使听
xxxx科学教案大全: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胆实践,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归纳思维,通过比较,了解声音在固体和空气的传播是不一样的,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
3.知道把声音拢起来后,声音放大了。
二、适用对象4—5岁幼儿。
三、活动所需资源幼儿2~4人一组,每组钟表1个、方纸筒4个、带盖的铁盒1个、观察记录表一人一张。
四、活动内容及过程幼儿探究活动一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桌上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幼儿讨论:我用什么方法听?试一试。
(1)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2)在桌边听钟表的声音。
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我的发现。
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钟表声音比在桌边听到的钟表声音大。
幼儿探究活动二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盒子里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幼儿讨论:我能够用什么方法听?试一试。
(1)把耳朵贴在盒盖上。
(2)贴近盒盖听钟表的声音。
(3)把耳朵放在木头桌子上。
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我的发现。
(1)耳朵贴在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比贴近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更清楚。
(2)在木头桌子上和盒盖上听到的钟表声音,比空气中听到的钟表声音更清楚。
玩一玩。
游戏:“纸筒里的钟表声”。
(1)耳朵靠近纸筒口听一听,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和不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声音一样吗?(2)再往上加一个纸筒,钟表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个纸筒,听听钟表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4)讨论结果:纸筒拢住声音,使钟表的声音听得更清楚。
五、注意事项1.钟表嘀嗒声一定要明显,听得清楚。
2.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辨听。
3.听声音作比较时,幼儿要在同一位置和相同的距离去辨听。
六、拓展思路1.在科学角里提供大量相关固体传播和空气传播的图片、记录卡及操作材料。
2.到大自然、社区、家庭去了解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以及声音拢起来后能够放大声音的原理。
七、背景资料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而一切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一旦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
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三要素一、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音调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其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关系是: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例1、(天津中考题)一物体在1min内振动了1800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Hz。
声音能传递信息,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音调逐渐_________。
解析: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1 Hz表示1秒内振动1次。
则物体振动的频率为180000/60s=3000 Hz。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声音的声源是水面上方的空气柱。
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空气柱变短,振动加快,频率变大,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尖锐高亢,音调逐渐升高。
答案:3000 升高点拨:声源振动的频率与声源本身的材料、形状等诸多因素有关。
如弦乐器主要靠改变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来改变音调,弦越短、越细、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而管乐器主要靠改变空气柱的长短来改变音调,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例2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解析】我们已经知道用细棒轻轻敲装有水的玻璃杯,由于杯中的水量不一样,其振动频率不一样,音调是不同的。
题中已提示我们,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时,腹部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因为一个腹部有积水的病人,当“叩诊”时腹部振动发出的声音和正常人腹部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是不同的。
因而其音调不同。
例3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的问题: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桌上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而一切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一旦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
声音并不是一定要依靠空气传播,如果有其他媒质,声音也可传播。
如果有人把耳朵贴在桌面,当你打击桌面的另一处,他能清楚地听到打击的声音。
用两只冰淇淋纸杯,杯底用一根线穿起来,制成一个。
当你绷紧细线,一个人对一只纸杯口说话,另一个人把另一只纸杯口贴着耳朵,就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这种传话器就是依靠细线作媒质来传播声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