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D.维护民族的独立2、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 )A.克里米亚B.凡尔登C.索姆河D.萨拉热窝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打出。

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

这种情况最不利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4、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一战中的某场战役时曾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

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体铺天盖地袭,简直在消灭一切……”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此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 东普鲁士战役C.凡尔登战役D. 索姆河战役5、右图是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下面叙述与之不相关的是A.英国首先使用B.和飞机同时亮相于凡尔登战役C.首次亮相于1916年,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D.首次亮相于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6、高二历史课上,关于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的讨论十分激烈。

下列四位同学说法最确切的是()A.甲:美国参战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B.乙:美国的参战时协约国集团在一战中还处于被动局面C.丙:美国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原在山东的势力范围和太平洋上的岛屿D.丁: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达到战后称霸世界的目的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列强以自身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出发点B.意大利不守信用,背信弃义C.同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D.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8、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反对任何社会变④主张以德治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2.“绝圣弃智,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一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C、道家消极倒退的思想D、法家实行法治思想3.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 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4.下列言论,属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的是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5.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

”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6.下列言论反映墨家思想主张的是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D、有人者疾以助人。

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7.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8.下图人物当初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

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

这是因为(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9.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是皇权得以神话④儒家思想包罗万象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10.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因为A、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B、他给儒学注入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新内容C、他的主张被汉武帝所接受D、他是当时的鸿儒,影响巨大1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选择(共32题,每题1。

5分,共48分)1。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论语中大约有60多处说到“仁”,意义各有不同.这说明孔子的“仁”A。

思想引领很不到位 B。

理论体系并不完善C。

是无指向的空洞理论 D。

是具体的行为规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仁”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一直引领统治思想,故A错误;儒家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B错误;儒家思想具有具体的内涵并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C错误;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说明“仁”是指具体的行为规范,D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儒家思想·孔子“仁”学说【名师点睛】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思想;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

所以,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派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哉?以不相爱生。

”为此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

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D。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天下之害”的原因是由于“国之与国之相攻”“ 不相爱”。

因此可以推断是墨子,符合墨子的观点是B项,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高二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2届高二年级10月份历史科目月考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三专题一~专题四;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徐鑫昌分卷I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2.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孔子的思想不适应春秋时期的时代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3、《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

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因果报应B. 天人合一C. 君权神授D. 天人感应4、《汉书。

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5、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 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 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 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6、从朱熹开始,宋代的陆九渊(江西人)、明代的王阳明(渐江人)等,所有划时代的大思想家皆出自南方,要找一位能和他们媲美的北方大思想家并不容易、顾炎武(江苏人)、黄宗羲(浙江人)、王夫之(湖南人)等对明末清初的思想和学术具有深远影响的先觉者,同样是南方人,材料主要反映出 ( )A.理学官方哲学地位强化 B.南方社会经济影响突出C.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政府海禁政策有所松弛7、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 B.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8、以“异端”自命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一生屡遭迫害,最后系狱,自刎身死。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1.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2.《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4.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

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源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5.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反面的B.其局限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C.都是进步的D.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6.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7.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8.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B. 唐朝实行科举制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 清朝设立东厂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A. 井田制B. 均田制C. 屯田制D. 土地私有制答案:D3. 唐朝时期,以下哪个人物不是著名的文学家?A. 李白B. 杜甫C. 韩愈D. 司马迁答案:D4. 清朝康熙年间,以下哪项政策不是康熙皇帝实施的?A. 废除海禁B. 实行摊丁入亩C. 推广种植红薯D. 推行“一夫一妻”制度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6. 明朝时期,以下哪个地方不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A. 广州B. 泉州C. 宁波D. 北京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A. 重农抑商B. 闭关锁国C. 均输法D. 科举制度答案:D8.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成就?A. 诗歌B. 小说C. 戏曲D. 科学答案:D9. 清朝时期,以下哪个地方不是重要的文化中心?A. 北京B. 南京C. 扬州D. 广州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A. 地主与农民的矛盾B. 官僚与百姓的矛盾C. 民族矛盾D. 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时期,著名的女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武则天2.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__。

答案:郑和3. 清朝康熙皇帝的年号是________。

答案:康熙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________是最早的。

答案:造纸术5.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是________。

答案:重农抑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

答案: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赋等,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 分)1. 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

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

由此可见孔、孟二人A. 宣扬复古守礼 B. 肯定汤武革命C. 追求仁政德治D. 主张重构秩序2.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举天下之万民,以法天子”,“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

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同上同于天者也”该思想家可能是A. 韩非子B. 董仲舒C. 墨子D. 李斯3.荀子按“上贤、次贤、下贤”的标准把儒者分为三个等级:“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

”这说明荀子A.制定了严格的选官标准B.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C.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D.未突破原有等级观念4.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大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大”改成了“妻子敬其丈夫”。

这种现象反映了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B.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息想C.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D.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5.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主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 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7.孔子相貌究竟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绘的:“其颡(额头)似尧,其项(脖子)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在他看来,孔子类似圣人,却又不及圣人。

而在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中,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雍容大度,双手作揖,谦卑有礼,透出圣人的智慧。

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二10月月考(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1.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古人在分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事,则巫乙匠陶;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爵位B.官名C.谥号D.行业2.(2分)2.朱熹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不知不自觉,自然醒悟”。

陆九渊则说:“读书……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

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A.明“理”的方法 B.读书的方法 C.明“理”的目的 D.读书的目的3.(2分)3.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4.(2分)4、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B. “心外无物”C.“理”D. “格物致知”5.(2分)5.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6.(2分)6.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7.(2分)7.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8.(2分)8.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晋城一中14--15学年度高二年级十月月考试题历史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答案】C【解析】考点:法家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军事力量予以清除”“商人和学者……多余”,体现了其主张用军事手段废除世卿世禄制,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歧视商人和读书等,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这一派别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重农抑商等,据此可知C符合题意。

2.2010年5月,张立版《墨子》第一次走上大银幕,观众纷纷发表不同的看法。

甲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张立版的墨子,因为他没有偶像的光环,更多的是百姓的气息。

”乙说:“我更喜欢刘德华版的墨者形象,因为他是真正的帅哥。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你的看法是()张立版墨子刘德华版墨者A.赞同甲的说法,因为墨子本身就是下层劳动者利益的代表B.赞同甲的说法,因为张立本身就没有刘德华的名气大C.赞同乙的说法,因为墨者的原型都是帅哥形象D.赞同乙的说法,因为墨者作为巨子,要帅气魁梧【答案】A【解析】考点:百家思想。

墨家代表的是下层民众的利益,反映的是他们的呼声,因此A项说法时期,BCD项都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

3.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黄宗羲【答案】C【解析】考点:董仲舒新儒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所讲的是人与天的关系,而最早将其联系起来的是董仲舒,所以答案选C。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蓝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

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

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矣。

”材料表明分封制A.构建了森严等级秩序B.利于国家长治久安C.实现了中央权力集中D.推动了文化的认同2.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3.秦始皇在原由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加刻诏书铭文,或下令让政府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并在上面刻铭文,发至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这一举措A.旨在推动工商业发展B.对国家统一有长远意义C.开启货币官铸的历史D.说明秦朝制度缺乏创新4.汉文帝时,其亲弟淮南王刘长曾称东帝,其堂弟济北王刘兴居曾举兵为乱,而文帝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失手打死吴王太子,吴王刘濞怨恨,甚至拒绝朝觐。

由此可见,当时A.封国在地方欺压百姓B.中央集权已名存实亡C.郡国并行制存在隐患D.盛世局面已不复存在5.唐前期,地方长官的朝觐由州郡代表朝集使承担,安史之乱以后则由节度使承担。

节度使的朝觐,唐肃宗至唐德宗时期表现为“不敢往,亦不敢叛”;黄巢起义后则表现为“称兵入朝,不由奏请”。

这些变化表明唐代A.外重内轻局势扭转B.中央政权权威衰退C.对边疆的控制弱化D.地方治理日益混乱6.以下是由唐朝三省六部制到宋朝二府三司制的演变示意图,从这一演变过程可知A.宰相制度走向衰亡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官员数量日益减少D.中央集权日益加强7.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曾经拍摄过一系列正面表现苏联的电影,从苏联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相对正面的刻画。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总分为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 B.“气” C.“理” D.“心”2.“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持这一观点的思想家A.开创儒学B.首创私学C.崇尚自然D.提倡仁政3.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最能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礼治为先C.礼法并重D.仁政德治4.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A.天行有常B.礼法并用C.人性本恶D.君舟民水5.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依据。

该学者应该是A.董仲舒B.孟子C.韩非子D.朱熹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和刑罚同等重要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7.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仁政理念深入人心B.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D.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学说8.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君民关系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原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9.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王守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题高二历史2022.10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礼记·王制》云:“……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

民生其间者异俗……”,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

据此可知,西周封建A.消弭了地域间的文化差异B.源于自然风土民情C.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D.以神权政治为核心2.明堂起源于西周,是对朝堂及太庙的美称。

汉武帝曾复原明堂,此后长期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

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仿汉制修建明堂,并亲赴祭祖。

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此举意在A.彰显北魏政权的合法性B.加大汉化改革的力度C.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D.缓和阶级与民族矛盾3.汉朝时期各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派员赴京报告生产、税收、财务、户口、刑狱情况,并接受考课。

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

这表明此时A.官吏升迁基本依据考课B.统治思想追求儒法杂糅C.官员选拔主要依据功绩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4.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②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③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1371年,朱元璋建立南北更调之例,即北人南用,南人北用,其后官制渐定,除学官外,不得任官本省,亦不限南北。

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1. 下图是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集簿》。《集簿》内容言简意赅,区区700字却涵盖了东海郡(即今连云港地区)的行政建置和吏员配备、农业经济、民政、财政等方面内容和22个项目的综合统计。这是汉代实行哪一制度的依据?( )
A. 察举制B. 编户制C. 刺史制D. 上计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出土的简牍《集薄》涵盖了行政建置、农业、民政、财政等方面的统计情况,而上计制是关于统计仓库存粮、垦田、赋税和户口数的制度,因此是汉代上计制的依据,D项正确。察举制是汉代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合,排除A项;编户制是统计户口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刺史制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监察地方的制度,与材料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3. 罗纳德·塞姆在其著作《罗马革命》中提到,“显贵们不仅警惕地把守着进入元老院的门槛,他们还试图垄断执政官这一职位……罗马共和国,所谓的罗马人民的公共财产,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空洞的名号。”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
A. 元老院已经名存实亡B. 政治具有贵族寡头特征
C. 公民被剥夺了参政权D. 执政官掌握了最高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共和国(西方)。根据材料“显贵们仅警惕地把守着进入元老院的门槛,他们还试图垄断执政官这一职位”可知,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和执政官都被贵族垄断,这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具有贵族寡头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老院被贵族垄断,并不是名存实亡,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公民的参政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执政官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材料不涉及周天子权力集中问题,而且据所学可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项不符史实,材料中不能体现,符合题意,选择C项;据材料“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可知,周人重视神灵,当然也包括周天子,因此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能在材料中体现,不符题意,排除A项;据材料“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可知周朝非常重视血缘关系,B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B项;据材料“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可知,周人重视以血缘关系构建等级秩序,D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高二历史10月月考卷

高二历史10月月考卷

高二历史10月月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新中国成立初期B. 改革开放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国民党统治时期A. 火药B. 造纸术C. 指南针D. 印刷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A. 《汉律》B. 《唐律疏议》C. 《大清律例》D. 《明律》A. 秦朝C. 唐朝D. 元朝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德国A. 路易十六的暴政B. 三级会议的召开C. 罗伯斯庇尔上台D. 《人权宣言》的颁布A. 蒸汽机B. 电灯C. 电话D. 计算机A. 《资本论》B. 《共产党宣言》C. 《国家与革命》D.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A. 斯巴达制度B. 雅典制度C. 斯巴达制度D. 希腊城邦制度A. �管仲C. 王安石D. 张居正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井田制D. 均田制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A. 诸葛亮B. 岳飞C. 戚继光D. 郑成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请列举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并简要说明它们对世界的影响。

3. 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建长城等。

材料二: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策。

(1)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哪些相似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影响。

材料一:英国在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等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

材料二:18世纪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精选资料)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精选资料)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庙是孔子文化的重要基地,今天我们如果想要去参观孔庙,了解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A. 《春秋》B. 《尚书》C. 《论语》D. 《道德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和《尚书》为孔子整理的古籍,与材料不符,排除AB。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中,C项正确。

《道德经》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与材料不符,排除D。

2.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 凸显出两人不同的阶级立场C.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答案】C【解析】由材料“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根据材料“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观点。

因此材料反映了两人不同的人生追求,故C项正确. 孔子与老子所处时代相同,故A项错误;孔子和老子都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都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排除BD.点睛:本题需要掌握孔子与老子的思想主张。

解题的关键是对“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的分析理解,结合孔子与老子所处时代和思想主张即可得出答案。

3.《墨子》中说,天帝经常监察人的行动,特别是统治者的行动。

他以祸惩罚那些违反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那些顺从天意的人。

这主要反映了墨子思想A. 严厉批评儒家现实主义B. 体现下层百姓精神诉求C. 构建中国最早宗教信仰D. 为统治者营造集权氛围【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帝经常监察人的行动,特别是统治者的行动。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卷(有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卷(有答案)

1.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荀子》B.《墨经》C.《老子》D.《论语》2.《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文中的“原则”不包括A.“爱人者,人恒爱之”B.“兼爱、非攻”C.“春秋大一统”D.“无为而治”3.右侧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简图。

其中,②处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和发展B.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深入人心C.独尊儒术日益成为社会主流D.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各个领域4.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

”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C.李贽 D.王夫之5.理学家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九渊强调“本心体悟,发明本心”;王守仁主张“致良知”。

他们探讨的共同主题是A.净化个人心灵B.树立独立人格C.解决百姓生计D.解释世界本源6.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7.在宋代常用“灾及梨枣”来讽刺刻印的书没有价值,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

这表明当时①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②毕昇发明的木活字被广泛使用③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④雕版印刷风行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③④8.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是A.《齐民要术》B.《授时历》C.《农书》D.《农政全书》9.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

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B.“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C.“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D.“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10.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认为,自己的创作深受《聊斋志异》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庄子2.下列对荀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B.主张“性恶论”C.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集大成者 D.主张以礼治国,反对法制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所采用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伦理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学说5.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对地理大发现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7.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8.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③经世致用思想影响④西学东渐影响⑤抗清斗争实践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给震区民众带来巨大损失。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

”温总理在地震灾区的精彩话语成为支撑我们战胜灾情最温暖的力量,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10.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有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②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1. 在某中学进行的科技文化活动中,一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模型,他将用它来演示古人如何:A.观测天象B. 指引方向 C .治疗 D.查看风水12.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1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A.荀况B.朱熹C.董仲舒D.陆九渊14.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B.造纸术C.指南针D.雕版印刷术15.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A.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C.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16.“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为A.有利于结束兼并战争,实现国家统一B.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17.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①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②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尚未取得正统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儒家学说到汉代被注入新的血液,是指A.提出了“人定胜天”观点B.取得了独尊地位C.提出了“大一统”主张D.吸收了道教思想19.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B.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D.促进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20.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多。

”这位古人应该是A.李翱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21.“礼”的思想本质上反映了A.孔子思想中有积极意义的一面B.孔子力图维护被破坏的封建等级秩序C.西周时期和谐的人际关系D.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重视22.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不包括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当仁可让于师”D.把学与思结合起来23.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下列不符合这一学说的是A.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B.统治者必须重民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人性本善说24.孟子的思想主张是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制天命而用之”④“人之初,性本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5.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26.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根本原因是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它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D.维护民本思想的需要27.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一上亡以持一统。

”对此,他向汉武帝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B.“君权神授”学说C.独尊儒术建议D.崇尚法治主张28.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以“致良知”的是A.程颢、程颐 B.朱熹 C.孟子 D.王阳明29.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吸收其A.仁政思想B.伦理道德C.性恶论D.唯物论30.对宋明理学的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B.将儒学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C.宋明理学是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而形成的D.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31.明清之际出现了一股反封建的思潮,根本原因是A.专制腐败的王朝统治B.人民的反抗C.商品经济的发展D.程朱理学的因循守旧32.李贽提出的人人可以顺其“自然之性”,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思想冲击了理学的什么观点A.四书五经B.存天理,灭人欲C.致良知D.格物致知33.针对明代八股取士、读书人只知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状况,黄宗羲等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为学应求真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改革B.把耕地按肥瘠高下分为几等,定出不同的税则来征收赋税C.“严以治吏,宽以养民”D.“工商界本”34.下列思想属于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是A.民贵君轻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法不阿贵35.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36.下列对儒学发展演变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子提出仁政学说B.董仲舒的新儒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C.唐代儒学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D.李贽的思想冲击了儒学的权威地位37.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38.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39. 仅在2008元旦前后三天,欧美亚报刊上就出现了一批醒目的大字标题:英国《卫报》──《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影响》,法新社新闻网──《中国崛起迹象随处可见》,美国《新闻周刊》──《中国一个强悍又脆弱大国的崛起》,新加坡《联合早报》──《面对中国崛起西方进退失据》……。

中国用“和平崛起”来描述自己的未来形象,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①民为贵,君为轻②人性本善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40.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

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①儒家②道家③墨家④法家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三道大题(共40分41题16分,42题16分,43题8分)41.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共16分)孔子像(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

材料中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6分)(2)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3)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①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只知道诵读经书,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②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弃农经商现象日益增多。

③君主的横征暴敛和专制统治加剧了社会危机。

简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4分)42.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回》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材料四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五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请回答:(1)材料二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思想主张?(2分)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2)材料三体现了荀子的什么思想主张?(2分)在治国方面,他的思想主张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的?(2分)(3)依据材料四,说一说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它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影响是什么(2分)。

并比较材料一和材料四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

(2分)(4)根据材料五和已学知识,列举李贽的“异端思想”。

(4分)43.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必修要面对的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华文明拥有世界上最古老、连续不断的文明,形成这种现象的众多原因中,最重要的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标准和文学、思想这方面的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