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强: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在抖音平台的营销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在抖音平台的营销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在抖音平台的营销策略目录一、内容描述 (3)1.1 背景介绍 (4)1.2 研究意义 (5)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二、乡村振兴概述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7)2.2 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8)2.3 乡村振兴的现状与挑战 (9)三、绿色农产品市场分析 (11)3.1 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12)3.2 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格局 (13)3.3 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14)四、抖音平台营销环境分析 (15)4.1 抖音平台概述 (16)4.2 抖音平台用户分析 (17)4.3 抖音平台营销特点 (19)五、乡村振兴背景下绿色农产品抖音营销策略 (20)5.1 产品策略 (21)5.1.1 严选优质绿色农产品 (22)5.1.2 注重产品品质与安全 (23)5.2 品牌策略 (24)5.2.1 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 (25)5.2.2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6)5.3 内容策略 (27)5.3.1 创作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 (28)5.3.2 制作适合抖音平台的直播内容 (29)5.4 价格策略 (31)5.4.1 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 (32)5.4.2 结合促销活动进行价格调整 (33)5.5 渠道策略 (34)5.5.1 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35)5.5.2 开展线下推广活动 (36)六、案例分析 (37)6.1 成功案例介绍 (38)6.2 案例分析 (39)七、结论与建议 (40)7.1 研究结论 (41)7.2 对策与建议 (42)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44)一、内容描述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绿色农产品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绿色食品的日益关注,绿色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抖音平台作为新兴的社交媒体营销渠道,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活跃的社交氛围,为绿色农产品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营销策略旨在借助抖音平台的优势,将绿色农产品推向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推动销售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关于培育新兴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建议

关于培育新兴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建议

关于培育新兴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建议
培育新兴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一些建议:
制定政策支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和业态。

提供财税、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新兴业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创新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

重点培养新兴产业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帮助农村人员适应新业态的发展需求。

优化产业布局: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具有农民特色的新兴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等,促进一二产业的有机衔接。

提供金融支持:设立专项资金,为农村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支持。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降低企业和创业者的融资成本,鼓励农村人员积极投身新兴产业创业。

加强农业科技与信息化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同时,加强信息化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提供农业信息化服务支持,加强市场信息的传递和农产品的销售。

建立合作体系:鼓励农民通过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形式参与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进农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有机衔接,形成农村产业发展的合作共赢机制。

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服务,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帮助。

同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支持政策。

通过以上建议,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在农村地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恭城县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恭城县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智慧农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数字要素已成为驱动全球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这为中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而作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业一直都是恭城县的支柱产业。

《恭城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主要载体,促进智慧农业生产继续向产业化、智慧化、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把数字化信息融入恭城县农业发展中,而且要以数字化赋能传统农业,促进恭城县从传统农业大县转变为农业强县。

1现状2012—2021年,恭城县地区生产总值从66.58亿元增长到90.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万元增长到3.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0.6万元增长到1.6万元。

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可以使恭城县在面临资源要素制约的情形下,闯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把劣势变为优势。

所以,智慧农业不仅是恭城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之路,也是推进恭城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

1.1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升级2020年,恭城县获批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后,开始建立“1+4+3+N ”数字乡村创新模式,分别从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四个平台、三大运营服务体系和N 个应用等方面赋能智慧农业。

2020年,恭城县农业总产值为36.94亿元,增长率达9.5%。

2017—2021年,恭城县机耕面积从3.2万hm 2上升到6.2万hm 2,增长了94%;机播面积从0.25万hm 2增长到0.52万hm 2,增长了108%;机收面积从2.5万hm 2增长到2.9万hm 2,增长了16%。

由此可见,恭城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逐年上升,“智慧农机”建设水平在逐步提高。

1.2互联网已渗透到农业全过程1)在智慧指导方面,恭城县率先在月柿产业园区建立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系统平台,这是针对月柿的“5G+智能化设备+大数据计算+精细化运营服务”的大数据精准农业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举措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农村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农村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采取一系列关键举措,以推动农村发展。

本文将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关键举措以及其对农村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了应对我国农村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问题。

同时,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导致农村社会结构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

二、关键举措1. 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一环。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条件。

2.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发展农村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培育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升级。

3. 支持农村创业创新鼓励农村居民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支持、培训和政策扶持等措施,帮助农村创业者提升创业能力,激发创新活力。

4. 加强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乡村干部队伍,推进“三治融合”,以解决农村治理中的矛盾和问题。

5. 促进农村人才流动鼓励农村人才流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

政府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教育培训和公共服务等支持,吸引有能力和有志向的人才回流农村,推动农村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对农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效率。

其次,农村产业的升级转型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此外,农村创业创新的推动激发了农民的创造力和创业激情,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同时,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和促进农村人才流动有助于提升农村社会稳定性和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人才培育典型案例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人才培育典型案例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人才培育典型案例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二、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7)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8)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要求 (9)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11)三、乡村人才培育的理论基础 (12)1. 人才培育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13)2. 人才培育的理论框架 (14)3. 人才培育的关键要素分析 (15)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乡村人才培育实践 (17)1. 政府主导下的乡村人才培育模式 (18)陕西杨凌示范区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19)浙江丽水市“三农”人才培育模式 (21)2. 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人才培育的模式 (22)中国农业大学在贫困地区的人才培育实践 (23)阿里巴巴集团在农村电商领域的人才培养 (25)3. 产学研结合的乡村人才培育模式 (27)西南大学在重庆市石柱县的科技扶贫实践 (28)清华大学在革命老区的教育支援实践 (30)五、乡村人才培育典型案例分析 (30)1. 案例一 (31)2. 案例二 (33)3. 案例三 (34)六、乡村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6)1. 人才培育供需矛盾突出 (37)2. 培育体系不完善 (38)3. 市场化程度低 (39)4. 政策支持不足 (40)七、乡村人才培育的优化策略建议 (41)1. 完善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体系 (42)2.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 (43)3. 拓展多元化培育主体 (44)4. 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与效益 (46)八、结论与展望 (47)1. 研究总结 (49)2. 研究展望 (49)一、内容概括分析乡村人才培育的现状与挑战,包括现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人才流失严重、乡村青年劳动力外流等问题。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人才培育典型案例,例如成功实施的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育等。

乡村产业振兴如何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如何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如何推动乡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产业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还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那么,乡村产业振兴究竟是如何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呢?乡村产业振兴能够促进农民增收。

过去,很多农村地区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收入有限且不稳定。

而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产品种植、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农民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以特色农产品种植为例,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发展起了有机蔬菜、水果、中药材等高附加值的作物。

通过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借助电商平台等渠道拓宽了销售市场,使得农产品能够卖出更好的价格,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乡村旅游的兴起也为农民带来了新的机遇。

农民可以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民宿,提供餐饮、娱乐等服务,或者参与旅游景区的建设和运营,从而获得可观的收入。

农村电商则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农村的特色产品能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乡村产业振兴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

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

产业振兴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

一方面,通过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规模化经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设施农业则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另一方面,产业振兴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到农业领域,推动了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

比如,智能化的农业设备、精准农业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的产出和附加值,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乡村产业振兴能够改善乡村基础设施。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而产业振兴又能够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支持产业的发展,政府和企业会加大对乡村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76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76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76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8.07.10•【文号】农办议〔2018〕63号•【施行日期】2018.07.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76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18〕63号袁延文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收悉。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尽快制定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民收入增速连续8年高于城镇居民。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

文件印发以来,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工作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在各方共同推动下,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32元,同比增长7.3%,分别高于GDP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0.4和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至2.71:1。

农民增收形势稳中向好,为实现收入倍增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统筹谋划,明确了阶段性任务目标,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5)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6)2.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要求 (7)2.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 (9)三、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0)3.1 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11)3.2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3)3.3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4)四、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15)4.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17)4.2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18)4.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19)4.4 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 (20)4.5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21)4.6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22)4.7 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23)五、典型案例分析 (24)5.1 案例一 (25)5.2 案例二 (27)5.3 案例三 (28)六、结论与展望 (29)6.1 研究结论总结 (30)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1)一、内容概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进行研究,旨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期全面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这些对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农村地区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难题。

拓展乡村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拓展乡村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拓展乡村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政策的重要导向,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基础。

在农村深远变革的背景下,如何拓展乡村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是当前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了解农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农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是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要深入了解不同农村地区的资源特点,包括土地、水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把握,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产业布局。

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农村发展的需求,需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引进和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示范企业,发展一二三产业循环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相互促进。

三、加强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方式,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推动农村产业链的全面延伸。

四、培育乡村产业集聚区乡村产业集聚区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引导一批优势企业集聚到乡村产业集聚区,提供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

五、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融合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融合发展关乎农村未来,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可以通过开办互联网课堂、拓展学校资源等方式,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六、加强乡村人才培训培养和吸引乡村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可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也要大力支持乡村人才的创新创业。

七、建设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可以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特色小镇,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八、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互联网+农业”模式是拓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农业大数据等方式,打破信息壁垒,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面向新征程和大变局的中国“三农”发展

面向新征程和大变局的中国“三农”发展

面向新征程和大变局的中国“三农”发展目录1. 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2.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分析 (6)2.1 农业发展情况 (7)2.2 农村社会状况 (8)2.3 农民生活状况 (10)3. 中国“三农”问题面临的新挑战 (11)3.1 全球化挑战 (12)3.2 信息技术挑战 (14)3.3 环境与资源挑战 (15)4. 新征程下的中国“三农”发展战略 (16)4.1 农业现代化战略 (17)4.2 农村城镇化战略 (18)4.3 农民素质提升战略 (19)5. 大变局下的中国“三农”发展对策 (20)5.1 政策建议 (22)5.2 科技支撑 (23)5.3 生态环境保护 (24)6. 国际经验与启示 (25)6.1 发达国家经验 (27)6.2 发展中国家经验 (28)7. 结论与展望 (29)7.1 研究总结 (30)7.2 未来发展趋势 (31)7.3 研究展望 (33)1. 内容概述报告聚焦当前“三农”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全球化带来的外部压力、内部结构性矛盾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等。

这些挑战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整体战略构成了威胁。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和发展路径。

其中包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以及深化农村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活力等。

报告还特别强调了科技创新在“三农”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新的变局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报告最后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三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三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1 研究背景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

农村新产业发展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新产业发展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新产业发展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推动农村新产业的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新产业发展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首先,农村新产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因此,农村新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发展新型农业企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农村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为农村新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便利,促进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

例如,建设健全的交通网络可以方便物资和产品的运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农村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另外,农村新产业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农村新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而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有新产业的带动,形成良性循环。

只有两者相互配套、相互促进,才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新产业发展方面,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农村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乡村交通、水利、电力等方面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此外,农村新产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农村新产业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拓展市场空间。

因此,农村新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同时,培养农村新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也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支持,包括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管理运营等方面的人才。

大力支持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

大力支持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

大力支持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07期3月17日,国务院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农林22条措施”)。

为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农林22条措施”的相关情况,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农业农村部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蒋建平、国家林草局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胡元辉作详细解读。

记者:近年来,大陆方面陆续出台了“31条措施”、“26条措施”和“11条措施”等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请问现在推出“农林22条措施”是出于哪些考虑?“农林22条措施”有哪些特点?朱凤莲:出台“农林22条措施”,是全面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精神,率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的重要举措。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和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

不久前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持续出台实施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让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参与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为帮助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针对台胞台企在农业林业领域发展涉及的农地林地使用、融资便利和资金支持、投资经营、研发创新、开拓内销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农林22条措施”。

大家仔细阅读“农林22条措施”全文就可以感受到,“农林22条措施”与“31条措施”、“26条措施”一脉相承,进一步为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同等待遇。

这些措施既着眼“十四五”时期大陆农业林业发展新要求,又回应台胞台企的主要诉求。

概括来说,有三大特点: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

随着大陆加快实施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台胞台企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拥有更光明的前景和更多的机遇。

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所长、研究员 孙东升孙东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国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发展新高度,也是未来我国三农工作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

只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的短腿和短板,高质量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才能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才能高质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意义重大深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这是党中央基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明确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吹响了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也一定是有其强大的农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了历史性变化、历史性成就,我国具备了迈向农业强国的基础条件,■孙东升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所长、研究员。

长期致力于农产品贸易、粮食安全、农业农村发展等研究,在《FoodPolicy》、《经济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有关研究报告获国务院领导批示10多次,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编5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学术奖励9次。

党中央适时及时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号召,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总体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9大方面33项任务,内容全面、体系完整、操作性强,聚焦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致力于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既与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一脉相承、有机衔接,又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新部署,对于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新时代乡村振兴需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突破口

新时代乡村振兴需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突破口

新时代乡村振兴需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突破口作者:赵美玲来源:《求知》 2018年第3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阶段性特征和问题。

一是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新业态、新产业、新动能有待发展壮大。

二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大、利用率低,农业废弃物量大且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低。

农村人居环境污染严重。

三是乡风文明建设亟待加强。

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严重缺乏,一些地方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不良风气蔓延,陈规陋习盛行。

四是乡村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基层政治生态亟待净化。

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为主题对“三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找准短板,精准发力。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短板是什么,以扎实的思路、举措尽快把短板补齐,避免各种各样的短板牵扯我们的工作、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依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

即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制度框架体系和政策体系;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农村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

农村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

农村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农村新产业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新产业的发展更显得意义非凡。

农村新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深远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问题。

1. 农村新产业的定义及现状农村新产业通常指的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所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当前,我国农村新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例如,农村电商、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2. 农村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农村新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新产业的发展更是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3. 农村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农村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乡村振兴需要依托农村新产业的发展来实现,而农村新产业的发展又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着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4. 农村新产业发展的障碍与挑战尽管农村新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障碍与挑战。

其中包括农村人才短缺、融资难题、市场不稳定等问题。

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推动农村新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了促进农村新产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包括加大对农村新产业的扶持力度、简化创业手续、提供资金支持等,为农村新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政策支持。

6.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是农村新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政府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优化科技服务等方式,推动农村新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7. 发挥乡村资源优势乡村有着丰富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地域优势,可以为农村新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3年第21期10月23日,國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3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曾衍德: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大力度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治理,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全年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今年粮食生产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和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一是夏粮早稻丰收到手。

夏粮产量2922.6亿斤,比上年略减25.5亿斤,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早稻产量566.7亿斤、增加4.3亿斤,连续四年增产。

二是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除局部受灾外,大部分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总体呈增产态势。

三是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

大豆面积连续2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00万亩;油菜籽面积、产量实现“双增”,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也呈稳产态势。

2.“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一是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前三季度,猪肉产量4301万吨,同比增长3.6%;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40万头,产能较为充裕,后期市场供应有保障。

二是牛羊禽肉全面增产。

牛羊禽肉产量2673万吨、增长4.4%,禽蛋产量2552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2904万吨、增长7.2%,国内水产品产量4733.6万吨、增长4.8%。

推进农村产业振兴措施

推进农村产业振兴措施

推进农村产业振兴措施
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发展特色农业。

同时,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民通过参与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方式,实现多元化收入。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民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同时,要鼓励农民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各类培训课程,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同时,要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实现产销对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建设。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推进农村产业振兴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发展特色农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民培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加强农业品牌建设等方面。

只有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农村产业的全面振兴。

新发展理念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新发展理念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新发展理念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3)2.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4)2.1 农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6)2.2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7)2.3 新发展理念对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8)3. 新发展理念在农业中的内容分析 (11)3.1 创新驱动 (12)3.2 协调发展 (13)3.3 绿色发展 (14)3.4 开放发展 (16)3.5 共享发展 (17)4.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 (19)4.1 现状概述 (20)4.2 存在的问题 (21)4.3 对策建议 (22)5. 新发展理念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 (24)5.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策略 (25)5.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6)5.3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27)5.4 完善农业开放合作机制 (29)5.5 促进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30)6. 案例研究 (31)6.1 国内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2)6.2 案例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33)7. 结论与展望 (35)7.1 研究结论 (36)7.2 对未来的展望 (37)1. 内容简述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新发展理念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方式。

在农业领域,这意味着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 以休 闲养 生 度 假 为 一 体 的高 水 平
的 “ 休 闲 农庄 ” “ 文化农庄 ” “ 田 +” 深 度 渗 透 并 融 入 农 业 农 村 发 展 农 民 生 活 、 农 村 生 态 等 自然 和 人 文 园 农 庄 ” ,使 之 成 为 具 有 当地 资 源 的 各 个 领 域 和 各 个 环 节 ,不 断 催 生 客 体 为 基础 ,依 托 农村 自然 生 态 景 优势 和 民俗 文化特 色 的 乡村 名 片。 诸 多 新 产 业 、 新 业 态 和 新 的经 营模 观 、 传 统 民 俗 建 筑 、 物 质 文 化 遗 式 ,成 为 增 加 农 民收 入 、繁 荣 农村 产 、 民 俗 文 化 活 动 、 特 色 农 业 产 经 济 的 重 要 支 撑 。 以产 业 创 新 和 业 业 、 农 村 手 工 艺 等 特 色 资 源 , 以农 态 创 新 培 育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新 的增 长 村 休 闲 游 和 农 业 体 验 游 为 基 本 形 点 , 已成 为 当 前 我 国 深 入 推 进 农 业 式 ,拓 展 生 成 的集 旅 游 观 光 、 休 闲
业 体 系 深 度 融 合 和 创 新 的 产 物 ,遵 出 乡土 、 田 园 、 休 闲主 题 ,强调 亲 借 助 互 联 网等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通 过 循着 一二三产融合 、产业链延伸 、 近 自然 、体 验 农 业 、感 受 民 俗 、 品 集 约 化 管 理 和 市 场 化 运 作 ,在 网上 农业 多 功 能 拓 展 的创 新 路 径 和 生 成 味 文 化 ,让 现 代 都 市 的 人 们 感 受 完成 产 品 、服 务 的销 售 、 购 买 和 电
随 着 居 民 收 入 增 加 和 消 费 需 求 民就业增 收注入 持久 活 力。 升 级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快 速 发 展 和 创 新 应 用 ,农 村 改 革 不 断 深 化 和 发展 的 组 合 利 用 方 式 正 在 发 生 新 的 变 化, “ 互联 网+” “ 旅 游 +” “ 生 态 乡村 休 闲 旅 游 是 以 农 业 生 产 、
本 身 正 在 发 挥 和 创 造 着 越 来 越 多 的 特 有 的 旅 游 资源 ,突 出 区 域 特 色和 生 态 、 文 化 、 旅 游 功 能和 价值 。 特 资 源 特 色 , 采 取 “ 旅 游 +” “ 生 态
别 是 随着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的 应 用 ,大 +” 等 模 式 ,推 进 农 业 、林 业 与 旅
机 理 ,通 过 要 素 聚 合 、 叠 加 衍 生 和
“ 乡愁 ” 的 幸 福 和 惬 意 。 随着 农 业 子 支 付 等 业 务 交 易 的经 济 活 动 。 农 交互 作 用 生 成 新 的经 济 形 态 ,创 造 生 态 、旅 游 价值 的 不 断 凸 显 ,以 及 村 电商 通 过 把 实 体 经 济 与 电子 商 务 出 新 产 品 、 新 服 务 供 给 和 增 量 效 消 费 需 求 多 元 化 、 个 性 化 趋 势 的 增 有机 结 合 ,广 泛 应 用 到 农 业 、 农 村 益 。 从 产 业 融 合 来 看 ,农 业 与 信 息 强 , “ 农家乐” “ 休 闲农 业 ” “ 文 工 业 、 商 贸 流 通 、 金 融 服 务 等 领 产业 、 农 业 与 文 化产 业 、 农 业 与 旅 化 农 序 ”等 乡村 休 闲旅 游 逐 渐成 为 域 ,使 实 体 经 济 与互 联 网 共 同 产 生

实施 “ 互联 网+ ” 行 动 计 划 ,加 快 推 进 农 村 电 商 发 展
随 着 信 息 技 术 的 发 展 , 电商 经
供给 侧结 构性 改 革的重 要 内容 。
度 假 、养 生 养 老 、康 体 娱 乐 、 文 化 济 开 始 广 泛 扎根 于 农 村 ,各 类 农村
新 产 业 、 新 业 态 是 现 代 生 产 技 教 育 于 一 体 的 新 兴 旅 游 方 式 。 与 其 消 费 品 电商 、农 业 生 产 资 料 电商 、 术 及 管 理 要 素 与传 统 的 农 业 农 村 产 他 旅 游 方 式 相 比 , 乡村 休 闲 旅 游 突 农 产 品 电商 蓬 勃 发展 。 农 村 电商 是
科 学 规 划 、设 计 和 建 设 不 同主 题 的 乡村 旅 游 目的地 和 精 品 路 线 , 发展
拓 展 农 业 多种 功 能 ,大 力 富 有 乡村 特 色 的 民 宿 和 养 生 养 老基 活 力 有 效 释 放 ,农 业 农 村 资 源 要 素 发 展 乡村 休 闲旅 游 产 业 地 。 鼓 励 有 条件 的 地 区 集 中打 造 一
背 景 下连 锁 经 营 、 物流 配 送 等 新 的 意 、 乡村 手 工 艺 等 产 业 ,使 之 成 为
彭 建 强 ,河 北 J 茼社 科 院 副
院 长 、研 究 员
经 营 模 式 , 成 为 引 领 农 村 生 产 生 繁 荣 农 村 、 富裕 农 民的 新 产 业 和 新 活 、 服 务 消 费 的 新 动 力 。 新 形 势 业 态 。 积 极 发展 特 色 村 寨 民俗 游 、 下 ,应 充 分 发 挥 农 村 自然 资 源 、生 现 代 农 业 园 区 游 、 农 家 乐等 多种 旅 态 环 境 、 民 俗 文 化 和 特 色 产 业 等 优 游 形 式 ,将 休 闲 养 生 、 科 普 教 育 、 势 ,培 育 ; l 士大 新 产 业 、 新 业 态 ,为 康 体 运 动 等 新 元 素 融 入 其 中 ,不 断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农 业 转 型 升 级 和 农 丰 富 乡村 旅 游 业 态 和 旅 游 产 品 。要
数 据 、 云计 算 、 物 联 网等 与 农 业 农 游 、 教 育 、 文化 、康 养 等 产 业 深 度
村经济 活动深度 “ 联 姻 ” ,催 生 了
融 合 ,大 力发 展 休 闲 度 假 、旅 游 观
农 业 农村 电子 商 务 , 以及 电子 商 务 光 、 养 生 养 老 、 农 耕体 验 、农 业 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