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B》第1次作业(优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1.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 [1分]A
A.六经辨证
B.脏腑辨证
C.经络辨证
D.八纲辨证
E.卫气营血辨证
* 2.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 [1分]E
A.寸脉浮、关脉沉
B. 脉沉紧
C.脉浮大
D.脉浮滑
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 3. 伤寒的涵义是: [1分]A
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
C.是传染病的一种
D.肠伤寒
E.以上都不是
* 4. 栀子豉汤禁忌 [1分]D
A.少气
B.胸中窒
C.心中结痛
D.旧微溏
E.但头汗出
* 5.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B
A. 麻黄汤加葛根
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麻桂合方加葛根
D. 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
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 6.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 [1分]D
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
C.先表后里
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E.以上均不是
* 7.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1分]D
A.头部前额
B. 头部巅顶
C. 头部两侧
D.头部后项
E.以上都不是
* 8.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 [1分]C
A.一、二天
B.三、四天
C.六、七天左右
D.十一、二天
E.以上皆不是
* 9.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1分]B
A.太阴脾虚证
B.虚实夹杂证
C.阳明腑实证
D.寒湿内凝证
E.热实互结证
* 10.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 [1分]C
A.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B.葛根黄芩黄连汤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大青龙汤
E.以上均不是
* 11. “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 [1分]B
A.寸口、趺阳
B.尺、寸
C.寸浮、尺沉
D.人迎、趺阳
E.迟数
* 12.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 [1分]E
A.大黄、芒硝、甘遂
B.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
C. 大黄、栝蒌实、半夏
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
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 13. 太阳蓄血证,不应见: [1分]C
A.少腹硬满
B.如狂或发狂
C.小便不利
D.身黄
E.脉沉结
* 14.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 [1分]A
A.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D. 解肌祛风、通下里实
E.疏散风热、清热凉血
* 1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1分]B
A.中风
B. 伤寒
C.温病
D.风温
E.湿温
* 16. 下列方剂中不需要去滓再煎的是: [1分]D
A.半夏泻心汤
B.生姜泻心汤
C.甘草泻心汤
D.附子泻心汤
E.旋复代赭汤
* 17. 栀子厚朴汤的组成: [1分]C
A.栀子、厚朴
B.栀子、厚朴、豆豉
C.栀子、厚朴、枳实
D.栀子、厚朴、大黄
E.栀子、厚朴、芒硝
* 1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 [1分]D
A. 干呕、短气、汗出、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
B. 脐下悸
C.气从少腹上冲心
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E.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 19.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宜用: [1分]D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C.桂枝去芍药汤
D.麻黄汤
E.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 20. 五苓散中没有见到过: [1分]D
A. 心下痞
B.小便不利
C.微热消渴
D. 心下悸
E.脉浮数
* 21. 旋复代赭汤所主治的证候是: [1分]A
A.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B.心下痞硬,干噫食臭
C.心下痞硬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D. 心下痛,按之石硬者
E.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
* 22.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 [1分]B
A.湿热发黄
B.火逆发黄
C.蓄血重证发黄
D.寒湿发黄
E.以上均不是
* 23.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 [1分]C
A.温复阳气
B.滋养阴液
C.先复阳,后复阴
D.先救阴,后扶阳
E.阴阳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