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B》第1次作业(优选.)

合集下载

《伤寒论B》第次作业

《伤寒论B》第次作业

《伤寒论B》第2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病证中,哪一项不出现心下痞硬或心下痞:[1分]AA. 黄连汤证B.十枣汤证C.半夏泻心汤证D.桂枝人参汤证E.大柴胡汤证* 2. 脾约证的脉象是:[1分]CA.脉滑而疾B.脉沉迟C.趺阳脉浮而涩D.脉浮大E.脉微涩*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1分]DA.和解少阳,重镇安神B. 和解泻热,软坚散结C.和解少阳,软坚散结D.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E.和解泻热,涤饮安神* 4.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当服何方:[1分]BA. 白虎汤B.白虎加人参汤C.桂枝汤D.麻黄汤E.猪苓汤* 5.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机是:[1分]DA. 阳明血瘀B. 湿热内蕴C. 伤津不甚D.热在血分E.热在阳明气分* 6. 下列原文哪条有错误:[1分]CA.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而紧者,与小柴胡汤。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C.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大柴胡汤D.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E.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 7. “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属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1分]DA. 茵陈蒿汤B.葛根芩连汤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E.麻黄升麻汤* 8. 下列除何症外,均属阳明病可攻的范畴内:[1分]CA. 腹满B.谵语C.呕多D.便秘E.心烦* 9. 下列各方,不需去滓再煎的是:[1分]CA. 半夏泻心汤B. 旋复代赭汤C.黄芩汤D.大柴胡汤E.柴胡桂枝干姜汤* 10. 哪项不属少阳病96条所述的主证:[1分]BA.往来寒热B.口苦咽干C.胸胁苦满D.心烦喜呕E.默默不欲饮食* 11. 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是:[1分]DA.小承气汤加麻仁B.小承气汤加麻仁,芍药C.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D.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E.以上均不对* 12. 后下大黄的方剂[1分]EA.大黄黄连泻心汤B.大陷胸汤C.调胃承气汤D.大陷胸丸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3.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分]EA.渴而不呕B.小便不利C.但头汗出D.胸胁满微痛E.烦躁不得眠* 14. 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1分]EA. 身黄渐退B. 腹满减轻C.小便当利D. 尿如皂角汁状E.身濈然汗出而解* 15. 小承气汤方中,大黄的煮法哪项是正确的:[1分]AB. 后下C.先煮D. 麻沸汤浸泡E.以上都不对* 16. “口苦,咽干,目眩”的病机[1分]EA.邪入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常B.邪入少阳,结于胁下,津液受伤C.邪入少阳,经气不利,气逆上冲D.邪入少阳,肝气郁结,津液受伤E.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 17. 根据原文,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承气汤证:[1分]AA. 阳明病,心下硬满B.发汗不解,腹满痛C.阳明病,发热汗多D.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E.以上都不是* 18. 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_____主之。

伤寒论B作业答案

伤寒论B作业答案

A型题:1. 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 D.巅顶痛2.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 D.半夏泻心汤证3. 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 D.茯苓甘草汤证4. 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5. 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6.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 D.牡蛎泽泻散7. 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 E.蒸蒸发热8. 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9. 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10.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 B.胸上有寒11. 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 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12. 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 E.阴阳气不相顺接13. 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 E.炙甘草汤14. 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 D.下利清谷15. 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 C.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16. 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 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17. 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 D.伤寒脉滑而厥18. 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19.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 E.茯苓甘草汤20.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21. 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 D.栀子柏皮汤22. 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 E.附子泻心汤23. 寒格吐利的主方是: 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B型题:24. 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25. 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时需用: D.甘澜水26. 属桂枝汤小和之的身疼痛:D.呕吐止而身痛不休27. 属附子汤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28. 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 A.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29. 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E.肝血不足,复受外寒伤寒论B第3次作业A型题:1. 桂枝加芍药汤证病变部位: C.太阴脾经2. 桂枝加大黄汤中大黄的作用: D.行瘀止痛3. 桂枝加大黄汤的药物组成:E.桂枝汤加重芍药再加大黄4. 不属于治疗少阴寒化证的方剂:B.四逆散5. 少阴寒化证的口渴,其原因是: E.阳虚不能蒸化津液6.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主之;服汤:C.脉暴出死,微续者生;7.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主之;服汤:C.脉暴出死,微续者生;8.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最适宜的方剂是: B.麻黄细辛附子汤9. 四逆散方后注中的加减法哪项不正确: D.腹中痛者,加芍药五分;10. 猪肤汤的药物组成: C.猪肤白蜜白粉11. 用生甘草的方剂是: D.桔梗汤12. 桃花汤证不应见: D.里急后重13. 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药味相同,只是:D.干姜、附子用量较大14. 属少阴寒化证的下利:A.自利而渴15. 太阴下利的特点: A.自利不渴16. 猪苓汤证中不应有: D.汗出多而渴17. 吴茱萸汤证不包括哪一项:E.谵语18. 原文: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E.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9. 发热,恶风寒,汗出,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完谷不化,手足厥冷,脉寸浮尺沉,治宜:E.先温其里,后解其表20. 根据下列原文,宜大承气汤急下者有: A.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21. 太阴病,脉浮者:B.可发汗22. 虚证腹满的特点是:B.腹满时减,喜温喜按23.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最宜用: B.通脉四逆汤24. 不出现下利的方证是: C.旋复代赭汤证25. 真武汤方后注中的加减法哪项不正确: A.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一两;26. “白粉”是指: A.米粉27. 患者腹泻,日3-5次,为稀水便,有后重感,伴腹痛,时口渴,时悸,四肢欠温,脉弦,治疗当用: C.四逆散28. 不需白饮和服的散剂: D.瓜蒂散29.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可用: D.吴茱萸汤30. 真武汤的适应症是: E.下利清稀,小便不利,腹痛,四肢沉重疼痛31. 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的药味相同,只是:D.干姜、附子用量较大32. “脾家实”的含义是: C.脾阳恢复B型题:33. 干姜附子汤可治:C.肾阳虚烦躁证34. 茯苓四逆汤可治:D. 阴阳两虚烦躁证35. 宜用理中汤的脉证是:D.下利,腹满时痛,食不下,呕吐36. 宜用真武汤的脉证是:E.下利清稀,小便不利,腹痛,四肢沉重疼痛37. 宜用四逆散的脉证是:A.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泄利下重者38. 属附子汤证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39. 属桂枝新加汤证的身疼痛:A. 发汗后,身体痛,脉沉迟40. 桂枝加芍药汤的腹痛为:A.腹满时痛,不伴呕吐、下利41. 桂枝加大黄汤的腹痛为:C.腹痛剧烈,据按,不伴呕吐、下利。

《伤寒论》·卷一

《伤寒论》·卷一

《伤寒论》·卷一《伤寒论》·卷一伤寒论汉张仲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方二。

(用前第一方。

)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方三。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芍药(二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桂枝(去皮,二两)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B》答案

《伤寒论B》答案

《伤寒论B》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BA.西晋B.东汉C. 南北朝D.唐E.宋2.《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方法:AA.六经辨证B.脏腑辨证C. 经络辨证D.八纲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3.太阳中风证的提纲是“太阳病,发热,……,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C A.头项强痛B.恶寒C. 汗出D.无汗E.呕逆4.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A.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B.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C.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D.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E.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病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痒,宜用:BA.桂枝汤B.桂枝麻黄各半汤C. 桂枝二麻黄一汤D.桂枝二越婢一汤E.以上均不能用6.原文填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__B___主之”。

A.白虎汤B.白虎和人参汤C. 桂枝汤D.桂枝二麻黄一汤E.以上均不对7.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A.附子汤B.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C. 桂枝加附子汤D.桂枝人参汤E.四逆汤8.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DA.发热恶寒,尺中脉微者B.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C. 平素易自汗或盗汗者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E.久患淋病者9.葛根芩连汤证下利的病机为:AA.表邪挟里热而下利B.里寒挟表邪而下利C. 外邪不解,内迫肠道D.脾肾阳微,阴寒下趋E.运化失职,水气内停10.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A.麻黄汤加葛根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C. 麻桂合方加葛根D.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11.“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 C ”A.濈然微汗出B.脉洪大C. 不恶寒反恶热D.舌上燥而渴E.谵语12.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为:DA.当归、干姜、附子、甘草B.当归、人参、干姜、附子、甘草C. 当归、茯苓、干姜、附子、甘草D.当归、桂枝、芍药、大枣、甘草、细辛、通草E.当归、芍药、甘草、吴茱萸、生姜、大枣、桂枝、细辛、通草13.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EA.大黄、芒硝、甘遂B.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C. 大黄、栝蒌实、半夏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14.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A.如狂B.发狂C. 惊狂D.惊痫E.以上都不是15.“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26道中国《伤寒论》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26道中国《伤寒论》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26道中国《伤寒论》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伤寒论》的作者是()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孙思邈答案:A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A. 中风B. 伤寒C. 温病D. 热病答案:A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A. 中风B. 伤寒C. 温病D. 热病答案:B4.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方中麻黄的作用是()A. 发汗解表B. 宣肺平喘C. 利水消肿D. 温经散寒答案:A5.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的主要功效是()A. 解表散寒B. 利水渗湿C. 温阳化气D. 清热泻火答案:B6.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此方中桂枝的作用是()A. 发汗解表B. 温通经脉C. 调和营卫D. 温阳化气答案:C7.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的主要功效是()A. 发汗解表B. 解肌退热C. 升津舒经D. 调和营卫答案:C8.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此方中黄连的主要作用是()A. 清热燥湿B. 泻火解毒C. 清心除烦D. 厚肠止泻答案:A9.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附子的主要功效是()A. 回阳救逆B. 散寒止痛C. 补火助阳D. 温经散寒答案:A10.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此方中芍药的作用是()A. 养血敛阴B. 柔肝止痛C. 缓急止痛D. 平抑肝阳答案:C11.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提纲。

要点有三点:浮脉;头痛,或脖子痛;怕冷。

凡有这三个特点的,就是太阳病,就可以用桂枝汤或麻黄汤来治愈。

·太阳病的三个提纲里,又以脉浮、恶寒为最主要的特点。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头痛或脖子痛的情况,只要脉浮、恶寒,就是太阳病。

·如果只是脉浮,而没有恶寒现象,就不是太阳病。

如温病。

·但还要分清是阳性病还是阴性病。

阳性病的脉浮、恶寒,才是太阳病。

阴性病的脉浮、恶寒,则是少阴病。

·区分太阳病与少阴病也很容易,主要是看有无发热现象。

第7条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不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一段,后世说是叫提纲啊,什么叫提纲,提纲两个字提的对,就是太阳病的纲领。

我们具体的来说,对于这个太阳病啊,它是一个概括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它必须有这个特征,那么也就是说太阳病啊,不是一个个别的病,象咱们说的那个现在的病名多了,是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个个别的病,它是专有一个致病的因素,一个病变所在的地方,这种现在西医的病名一个病一个病的病名。

这个虽然叫太阳病,它不是单独对一个病说的,这个太阳病啊,凡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这一系列的症候反映,那么它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它就是一般的证,无论什么病。

象我们平常见的感冒啊,流感啊,伤寒啊,瘟疹啊等等的吧,它一开始发作都有着种情形,这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东西了,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那么具备这种特征就叫太阳病,你就根据治疗太阳病的方法治疗,那是不会错的,这太阳病头一节说的就是这个。

我们再深研究,那么根据这些征候,我们来更深入的认识太阳病。

那这个脉浮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脉浮就是脉出来了,往外出来了,它怎么出来的呢?就是血管里头充血了,就是血液多了,所以它脉浮。

血液多了就上它理由水份多了,他不是说一得病血到多了,哪有那事啊,是水份多了。

脉浮啊,就是我们身上外面这些浅表的动脉,有高度充血的这么一种情况,脉才出来了,尤其头项这个部位充血更加的厉害,所以在上边特别疼,而且强,这个强啊,就是强直的样子,这个在书的注里呀给该作僵,这也通。

《伤寒论B本科辅导资料考试资料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伤寒论B本科辅导资料考试资料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伤寒论》本科辅导资料一、选择题 A 型题:1.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B. 东汉 A. 西晋 B. 东汉 C. 南北朝 D. 唐 E.宋2.《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方法:A.六经辨证 A. 六经辨证 B. 脏腑辨证 C. 经络辨证 D. 八纲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3.太阳中风证的提纲是“太阳病,发热,……,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A. 。

头项强痛 A. 头项强痛 B. 恶寒 C. 汗出 D. 无汗 E.呕逆4.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A.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B.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C.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D.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E.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病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痒,宜用:B. 桂枝麻黄各半汤 A. 桂枝汤 B. 桂枝麻黄各半汤 C.桂枝二麻黄一汤 D. 桂枝二越婢一汤E.以上均不能用6.原文填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__ ___主之” B. 白虎和人。

参汤 A. 白虎汤 B. 白虎和人参汤 C. 桂枝汤 D.桂枝二麻黄一汤 E.以上均不对7.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桂枝加附子汤 A. 附子汤 B.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C. 桂枝加附子汤 D. 桂枝人参汤E.四逆汤8.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B. 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A. 发热恶寒,尺中脉微者 B. 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 C. 平素易自汗或盗汗者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E.久患淋病者9.葛根芩连汤证下利的病机为:A.表邪挟里热而下利 A. 表邪挟里热而下利 B. 里寒挟表邪而下利 C.外邪不解,内迫肠道 D. 脾肾阳微,阴寒下趋E.运化失职,水气内停10.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A.麻黄汤加葛根 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 麻桂合方加葛根 D.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11.“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 ” C.不恶寒反恶热 A. 濈然微汗出 B. 脉洪大 C. 不恶寒反恶热 D. 舌上燥而渴 E.谵语12.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为:D. 当归、桂枝、芍药、大枣、甘草、细辛、通草A. 当归、干姜、附子、甘草 B. 当归、人参、干姜、附子、甘草 C.当归、茯苓、干姜、附子、甘草 D. 当归、桂枝、芍药、大枣、甘草、细辛、通草E.当归、芍药、甘草、吴茱萸、生姜、大枣、桂枝、细辛、通草13.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A.大黄、芒硝、甘遂 B. 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 C. 大黄、栝蒌实、半夏 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14.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 如狂 A. 如狂 B. 发狂 C. 惊狂 D. 惊痫 E.以上都不是“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试题(优选.)

《伤寒论》试题(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伤寒论》试题一、单选题1、《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大约是()A.春秋时代 B.西汉末年 C.战国时代 D.东汉末年2、《伤寒论》中变证的概念是()A.实证突然转为虚B.热证突然转为寒证C寒证突然变为D病情发生性质变化,超越六经范围3、并病的涵义是()A.两经病归并为一经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C.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D.一经病证兼有其他证候4、治疗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应首选()A.桂枝汤B.麻黄汤C.小青龙汤D.麻黄附子细辛汤5、太阳中风证中汗出的机理是()A. 阳虚不能固摄于外B. 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C. 卫虚失固,腠理疏松D. 外邪化热,热迫津出6、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桂枝汤的适应征()A.汗出恶风B.头痛发热C.咳嗽痰黄D.鼻鸣干呕7、桂枝汤服法中指出,服药后,“啜热稀粥”,其意在()A.助药力以发汗,以散风寒之邪B.防止发汗太过,以伤阴液C.防止发汗太过,以伤阳气D.补脾气以助运化8、桂枝去芍药汤证中“脉促胸滿”的机理是()A.误下邪陷,与水气相结于上焦 B.误下邪陷,痰热阻于胸中C.邪陷胸中,正气欲抗邪外出之势 D.邪陷胸中,胸阳被遏,郁而不伸9、麻黄汤证的病机是()A.风寒袭表,营卫失调,营阴外泄B.风寒袭表,卫气被遏,营阴郁滞C.风寒袭表,邪入经输,经气不利 D.风寒袭表,卫气被遏,阳郁内热10、小青龙汤用于()A.外感风寒,内有气滞B.外感风寒,内停水饮C.外感风寒内有里热D.素有痰热又感风寒11、哪项不是大青龙汤证的表现()A.发热 B.无汗而喘 C.脉浮紧 D.无汗,烦躁12、患者,女,30岁。

恶寒发热头痛,项背拘急不舒,无汗,鼻塞流清涕,周身酸楚不适,纳减,食后欲呕,小便清,苔白,脉浮。

《伤寒论B》作业1答案(推荐文档)

《伤寒论B》作业1答案(推荐文档)

A型题:1. 桂枝人参汤的作用是:C. 温中解表2. 泻热逐水破结之峻剂是:A. 大陷胸汤3.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 六经辨证4. 原文填空:“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

”:B.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5. 栀子豉汤禁忌:D. 旧微溏6. 《伤寒论》里“合病”是指:B. 两阳或三阳的病证同见7.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A. 调和营卫、解肌祛风8.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C. 112方9.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B. 火逆发黄10. 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病机是:D. 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11. 辨别疾病的传变与否的依据:E. 现有的脉证12.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B. 小便利否13.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A.大陷胸汤14. 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 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15. 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 桂枝加附子汤16. 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17.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B. 外邪入里,邪热壅肺18.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19.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 如狂20.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2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C.先复阳,后复阴22. “将息”是指:B. 将养调摄23.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A.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24. “fǔ咀”是指:C.碎成小块25.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D.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26. 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的主方是:A. 旋复代赭汤27.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B. 麻黄汤28.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29. 微热、脉浮、消渴、小便不利之证,宜选:B. 五苓散30.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完整版)伤寒论试题

完整版)伤寒论试题

完整版)伤寒论试题1.伤寒论测试题A型题1.《伤寒论》中的并病是指(B)A。

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B。

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

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E。

一经病症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2.《伤寒论》中的合病是指(C)A。

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B。

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

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E。

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3.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B)A。

循经传B。

表里传C。

直中D。

并病E。

合病4.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D)A。

直中B。

并病C。

表里传D。

两感E。

越经传5.以下不属于太阳中风脉证提纲的是(E)A。

恶风B。

发热C。

汗出D。

脉缓E。

头痛6.以下不属于太阳伤寒证初起必见之证的是(A)A。

发热B。

恶寒C。

体痛D。

呕逆E。

脉紧7.“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之“阴阳”指(B)A。

表证与里证B。

三阴证与三阳证C。

实证与虚证D。

新病与痼疾E。

寒证与热证8.以下不是桂枝汤的适应症的是(C)A。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B。

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者C。

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D。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E。

外证未解,脉浮弱者9.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病机是(D)A。

表邪内陷B。

邪热内扰C。

正虚邪扰D。

正邪搏击E。

阳郁不解10.“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的处理方法是(B)A。

当以扶正,以小建中汤B。

当以汗解,宜桂枝汤C。

当以温阳,宜附子汤D。

当表里双解,宜桂枝人参汤E。

当表里双解,宜麻黄附子甘草汤11.“若微寒,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之“醒微寒”指(C)A。

轻微恶寒B。

指头寒C。

脉微恶寒D。

胸微恶寒E。

脉微弱12.麻黄汤证“无汗而喘”的机理是(A)A。

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肺气不宣B。

外寒内饮,壅塞于肺,肺失清肃C。

风寒束表,卫强营弱,肺气上逆D。

素有喘疾,外感风寒,引动宿疾E。

风寒束表,久郁化热,肺气上逆13.下列病证不可用麻黄汤治疗的是(D)A。

试卷(伤寒论)B卷

试卷(伤寒论)B卷
25、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其中的“虚故也”是指()
A、表里俱虚B、表阳不足C、阴阳两虚D、汗后阳虚E、胃中空虚
26、心下痞满,按之则痛,脉浮滑,最适宜用()
A、大黄黄连泻心汤B、附子泻心汤C、小陷胸汤
D、大陷胸汤E、大柴胡汤
27、初诊主诉心下痞满、胸中烦热、口渴,按诊柔软不痛,视其舌苔黄,切其脉关上浮。治宜()
A、大结胸证B、阴明痞满燥实证C、痰厥证
D、蛔厥证E、热扰胸膈证
伤寒论期末试卷B
A或B
B卷
课程
伤寒论
使用班级
制卷份数
100
考生姓名
命题人
教研室审核人
单位审核人
答题纸数
2
班级
题号










合计
学号
评分
分数
阅卷人
一、A型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备选答案之间也不能出现包含、义同词别的现象。)
1、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
A、王叔和B、孙思邈C、成无己D、林亿E、柯韵伯
E、以上都不是
22、根据原文填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A、必自下利,脉促者B、腹痛不止,脉促者C、下利不止,脉浮者
D、邪热而利,脉促者E、利遂不止,脉促者
2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的病机是()
A、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B、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
C、心阳虚,又兼脾虚水停D、心阳虚,又兼虚胃停饮
2、关于《伤寒论》一书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较为确当?()
A、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B、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

《伤寒论B》第1次作业剖析

《伤寒论B》第1次作业剖析

《伤寒论B》第1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1分]AA.六经辨证B.脏腑辨证C.经络辨证D.八纲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 2.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1分]EA.寸脉浮、关脉沉B. 脉沉紧C.脉浮大D.脉浮滑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3. 伤寒的涵义是:[1分]A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C.是传染病的一种D.肠伤寒E.以上都不是* 4. 栀子豉汤禁忌[1分]DA.少气B.胸中窒C.心中结痛D.旧微溏E.但头汗出* 5.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1分]BA. 麻黄汤加葛根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C.麻桂合方加葛根D. 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6.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1分]D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C.先表后里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E.以上均不是* 7.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1分]DA.头部前额B. 头部巅顶C. 头部两侧D.头部后项E.以上都不是* 8.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1分]CA.一、二天B.三、四天C.六、七天左右D.十一、二天E.以上皆不是* 9.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1分]BA.太阴脾虚证B.虚实夹杂证C.阳明腑实证D.寒湿内凝证E.热实互结证* 10.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1分]CA.桂枝加厚朴杏子汤B.葛根黄芩黄连汤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D.大青龙汤E.以上均不是* 11. “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1分]BA.寸口、趺阳B.尺、寸C.寸浮、尺沉D.人迎、趺阳E.迟数* 12.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1分]EA.大黄、芒硝、甘遂B.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C. 大黄、栝蒌实、半夏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3. 太阳蓄血证,不应见:[1分]CA.少腹硬满B.如狂或发狂C.小便不利D.身黄E.脉沉结* 14.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1分]AA.调和营卫、解肌祛风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D. 解肌祛风、通下里实E.疏散风热、清热凉血* 1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1分]BA.中风B. 伤寒C.温病D.风温E.湿温* 16. 下列方剂中不需要去滓再煎的是:[1分]D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附子泻心汤E.旋复代赭汤* 17. 栀子厚朴汤的组成:[1分]CA.栀子、厚朴B.栀子、厚朴、豆豉C.栀子、厚朴、枳实D.栀子、厚朴、大黄E.栀子、厚朴、芒硝* 1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1分]DA. 干呕、短气、汗出、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

2021春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B》平时作业1

2021春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B》平时作业1
B:小青龙汤
C:五苓散
D:真武汤
E:茯苓甘草汤
正确答案:B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最宜用:
A:四逆汤
B:通脉四逆汤
C:当归四逆汤
D:白通加猪胆汁汤
E:四逆散
正确答案:B
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
A:附子汤
B: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C:桂枝加附子汤
D:桂枝人参汤
E:四逆汤
D:治疗得当否
E:现有的脉证
正确答案:E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A:头部前额
B:头部巅顶
C:头部两侧
D:头部后项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
A:湿热发黄
B:火逆发黄
C:蓄血重证发黄
D:寒湿发黄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B
太阳病提纲证的病机是:
A: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太阳经脉气机不利、卫气不能温分肉
D:肠伤寒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张仲景的故里是:
A:湖南长沙
B:河南安阳
C:湖北枣阳
D:河南南阳
E:湖北襄阳
正确答案:D
虚证腹满的特点是
A: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B:腹满时减,喜温喜按
C:腹满时轻时重,重时不喜温按
D: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
E: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正确答案:B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
A: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B:调和营卫,温中止利
C:回阳救逆,交通内外
D:温肾补脾,发汗散寒
E:先温其里,后解其表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伤寒论B》第1次功课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拔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伤寒论》全书主如果什么辨证: [1分]AA.六经辨证B.脏腑辨证C.经络辨证D.八纲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 2.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消失外,其余脉象皆可见: [1分]EA.寸脉浮.关脉沉B. 脉沉紧C.脉浮大D.脉轻狂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3. 伤寒的涵义是: [1分]A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C.是传染病的一种D.肠伤寒E.以上都不是* 4. 栀子豉汤禁忌 [1分]DA.少气B.胸中窒C.心中结痛D.旧微溏E.但头汗出* 5. 葛根汤的药物构成是: [1分]BA. 麻黄汤加葛根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C.麻桂合方加葛根D. 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6.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 [1分]D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C.先表后里D.不雅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E.以上均不是* 7.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1分]DA.头部前额B. 头部巅顶C. 头部两侧D.头部后项E.以上都不是* 8. 一般情形下,太阳病的天然病程约是 [1分]CA.一.二天B.三.四天C.六.七天阁下D.十一.二天E.以上皆不是* 9.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1分]BA.太阴脾虚证B.虚实搀杂证C.阳明腑实证D.寒湿内凝证E.热实互结证* 10.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 [1分]CA.桂枝加厚朴杏子汤B.葛根黄芩黄连汤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D.大青龙汤E.以上均不是* 11. “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 [1分]BA.寸口.趺阳B.尺.寸C.寸浮.尺沉D.人迎.趺阳E.迟数* 12. 大陷胸丸的药物构成是: [1分]EA.大黄.芒硝.甘遂B.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C. 大黄.栝蒌实.半夏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3. 太阳蓄血证,不该见: [1分]CA.少腹硬满B.如狂或发疯C.小便晦气D.身黄E.脉沉结* 14. 发烧.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 [1分]AA.折衷营卫.解肌祛风B.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C.分散风热.清热解毒D. 解肌祛风.通下里实E.分散风热.清热凉血* 15. 太阳病,或已发烧,或未发烧,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1分]BA.中风B. 伤寒C.温病D.风温E.湿温* 16. 下列方子中不须要去滓再煎的是: [1分]D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附子泻心汤E.旋复代赭汤* 17. 栀子厚朴汤的构成: [1分]CA.栀子.厚朴B.栀子.厚朴.豆豉C.栀子.厚朴.枳实D.栀子.厚朴.大黄E.栀子.厚朴.芒硝* 1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 [1分]DA. 干呕.短气.汗出.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B. 脐下悸C.气从少腹上冲心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E.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19.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宜用: [1分]DA.葛根黄芩黄连汤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C.桂枝去芍药汤D.麻黄汤E.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20. 五苓散中没有见到过: [1分]DA. 心下痞B.小便晦气C.微热消渴D. 心下悸E.脉浮数* 21. 旋复代赭汤所主治的证候是: [1分]AA.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B.心下痞硬,干噫食臭C.心下痞硬满,干呕心烦不得安D. 心下痛,按之石硬者E.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 22.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 [1分]BA.湿热发黄B.火逆发黄C.蓄血重证发黄D.寒湿发黄E.以上均不是* 23.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呕吐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 [1分]CA.温复阳气B.滋养阴液C.先复阳,后复阴D.先救阴,后扶阳E.阴阳统筹* 24.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 [1分]AA.如狂B.发疯C.惊狂D.惊痫E.筋剔肉瞤* 25. 太阳病的提纲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 [1分]DA.发烧B.恶风C. 身疼D.恶寒E.呕逆* 26. 《伤寒论》除反复和佚方外,计有: [1分]CA.110方B.111方C.112方D.113方E.114方* 27. 太阳病,或已发烧,或未发烧,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1分]BA.中风B.伤寒C.温病D.风温E.湿温* 28. 原文填空:“火逆下之,因烧针焦躁者 .” [1分]BA.桂枝甘草汤主之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C.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D. 干姜附子汤主之E. 桂枝加桂汤主之* 29. 微热.脉浮.消渴.小便晦气之证,宜选: [1分]BA.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B. 五苓散C.茯苓甘草汤D.苓桂术甘汤E.真武汤* 30. 泻热逐水破结之峻剂是: [1分]AA. 大陷胸汤B.大陷胸丸C.小陷胸汤D.十枣汤E. 三物白散* 31.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 [1分]BA.风寒束表,肺气掉宣B.外邪入里,邪热壅肺C.饮停中焦,上逆犯肺D.肠热壅盛,上蒸迫肺E. 素有喘病,外感激发* 32. 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的主方是: [1分]AA. 旋复代赭汤B.甘草泻心汤C.半夏泻心汤D.生姜泻心汤E.干姜芩连人参汤* 33.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可用: [1分]EA. 炙甘草汤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C.柴胡加龙骨牡蛎汤D. 桂枝加桂汤E.小建中汤* 34.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烧.身疼腰痛.骨节痛苦悲伤________,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分]BA. 恶寒B. 恶风C.脉浮D.项背强几几E.呕逆* 35. 发烧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 [1分]BA.小青龙汤B. 麻黄汤C.桂枝加厚朴杏子汤D.麻杏甘石汤E.大青龙汤* 36. 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鉴此外症结是: [1分]BA.恶风照样恶寒B.有汗照样无汗C.有喘照样无喘D.有无呕逆E.有无身痛* 37. 下列病证,哪一项不成用桂枝汤: [1分]DA. 太阳病.头痛.发烧.汗出.恶风B.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C.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D.其人脉浮紧.发烧汗不出者E.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烧自汗出而不愈者* 38. “将息”是指: [1分]BA.喘息B. 将养调摄C.推敲之意D.歇息E.迁就* 39.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构成是: [1分]AA.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B.桃仁.大黄.桂枝.厚朴.枳实C.桃仁.大黄.桂枝.厚朴.枳实.芒硝D. 桃仁.大黄.桂枝.大黄E. 以上都不是* 40. 张仲景的桑梓是: [1分DA.湖南长沙B.河南安阳C.湖北枣阳D.河南南阳E.湖北襄阳* 41.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治以: [1分]DA.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B.生姜泻心汤C.四逆汤加厚朴D.甘草泻心汤E.半夏泻心汤* 42.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治以: [1分]DA.炙甘草汤B.茯苓甘草汤C.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D.桂枝甘草汤E.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43.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 [1分]AA.大陷胸汤B.大柴胡汤C.大承气汤D.小承气汤E.调胃承气汤* 44.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构成: [1分]AA.茯苓.桂枝.甘草.生姜B.茯苓.桂枝.甘草.大枣C.茯苓.桂枝.甘草.白术D.茯苓.桂枝.甘草.干姜E.茯苓.甘草* 45.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重要差别点: [1分]BA. 少腹满否B.小便当否C.脉浮否D.消渴否E.发烧否* 46. 下列诸项中,除哪项以外,为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所共有?[1分]EA.恶寒B.脉浮C.头痛D.发烧E.喘* 47. 《伤寒论》里“合病”是指: [1分]BA.太阳与少阳的病证同时消失B.两阳或三阳的病证同见C.太阳与阳明的病证同见D.少阳与厥阴的病证同见E.以上均不是* 48.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 [1分]BA.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B.小青龙汤C.五苓散D.真武汤E.茯苓甘草汤* 49.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 [1分]DA.葛根汤B.桂枝人参汤C.麻杏甘石汤D.葛根黄芩黄连汤E.黄芩汤* 50. “fǔ咀”是指: [1分]CA. 极少含咽之B. 大口饮用之C.碎成小块D.立刻之意E.缩短服药时光* 51.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1分]CA.王叔和B.林亿C.张仲景D.赵开美E.成无己* 52. 发烧.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宜用: [1分]CA. 葛根汤B.麻黄汤加葛根C. 桂枝加葛根汤D.桂枝汤E.桂枝加附子汤* 53. 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 [1分]DA.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B.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C.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D.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E.胁下鞕满,干呕不克不及食,往来寒热* 54. 初次将《伤寒杂病论》汇集整顿成册名《伤寒论》者是:[1分]BA.方有执B.王叔和C. 钱闻礼D.许叔微E.王冰* 55. 由芍药.麻黄.石膏.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构成的方子,其方名为: [1分]DA. 大青龙汤B.桂枝麻黄参半汤C.桂枝二麻黄一汤D.桂枝二越婢一汤E.以上都不是* 56. 大结胸证的病机是: [1分]BA. 痰热互结B.水热互结C. 湿热内郁D.寒湿壅聚E.宿食结聚* 57. 炙甘草汤方中,没有哪味药: [1分]DA.桂枝B.人参C.麦冬D.五味子E.阿胶* 58.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原因是: [1分]CA.表证已罢,转属阳明B.心阳虚,心神浮越C.邪重药轻.正邪相争,邪郁不解D.阴阳两虚E.气血两虚* 59. 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 [1分]CA.附子汤B.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C.桂枝加附子汤D.桂枝人参汤E.四逆汤* 60. 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病机是: [1分]DA. 心阳缺少,空虚无主B.脾虚水停,水气凌心C.心阴心阳两虚,心掉所养D.脾虚气血缺少,心掉所养E. 以上均不是* 61. 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 [1分]DA. 发烧恶寒,尺中脉微者B.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C.平昔易自汗或盗汗者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E.久患淋病者* 62. 服小青龙汤后,消失口渴的特色是: [1分]BA.大烦渴不解B.口渴欲极少饮C.但欲漱水,不欲咽D.消渴不已E.渴欲冷饮* 63. 大青龙汤的主治证候为: [1分]DA. 表实兼项背强几几B. 表实兼下利C.表实兼内饮D.表实兼内热焦躁E.表实证* 64. 分辩疾病的传变与否的根据: [1分]EA.病程的长短B.感邪的轻重C.体质的强弱D.治疗得当否E.现有的脉证* 65. 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以见心下痞 [1分]DA.生姜泻心汤B.旋复代赭汤C.五苓散D.黄连汤E.桂枝人参汤* 66.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 [1分]EA.其脉关上浮者B. 脉浮而疾C. 寸脉浮.关脉沉D.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E. 脉轻狂者* 67. 栀子豉汤主治: [1分]EA.心烦腹满,卧起不安,B.心中懊憹,呕逆C.心烦懊憹,心下痞塞D.心烦懊憹,下利E.心烦懊憹,胸中窒* 68. 太阳病提纲证的病机是: [1分]AA. 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太阳经脉气机晦气.卫气不克不及温分肉B.风邪袭表.肌腠松疏.卫外不固.营阴内弱C.风寒袭表.卫气闭遏.营阴郁滞D.寒邪束表.肌腠致密.卫阳闭遏.经输晦气E.以上都不是* 69. 桂枝人参汤的感化是: [1分]CA.升阳解表B.滋阴解表C.温中解表D.祛湿解表E.理气解表* 70.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麻黄汤证可见的脉证: [1分]EA.头痛B.发烧C.恶风D.无汗而喘E.脉浮弱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应用一次或反复应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准确答案A. 茯苓桂枝甘草白术B.大枣桂枝茯苓甘草C. 茯苓生姜桂枝甘草D.桂枝大枣生姜甘草E.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 1. 胃虚水停证治用: [1分]CA B C D E* 2. 欲作奔豚证治用: [1分]BA B C D EA.太阳病,发汗已,身炽热,脉浮,汗出B.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C.太阳病,发烧而渴,不恶寒D.太阳病,发烧,身痛苦悲伤,无汗而喘E.太阳病,发烧汗出,恶风,脉缓 * 3. 太阳温病的提纲证是: [1分]CA B C D E* 4. 太阳中风的提纲证是: [1分]EA B C D EA.发烧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B.发烧恶寒,热多寒少,一日再发C.汗出而喘,无大热D.发烧恶寒,不汗出而焦躁E.发烧恶寒,热多寒少,心烦口渴 * 5. 桂枝麻黄参半汤证可表示为: [1分]AA B C D E* 6.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可表示为: [1分]BA B C D E* 7.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可表示为: [1分]EA B C D EA. 温阳化气B. 解肌祛风C.温通心阳D. 通经活血E.平冲降逆 * 8. 桂枝甘草汤顶用桂枝意在: [1分]CA B C D E* 9. 桂枝加桂汤顶用桂枝意在: [1分]EA B C D EA.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B.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C.病邪不经太阳及三阳阶段,直接入侵三阴而发病D.凡表里两经同时感触感染外邪而发病者E.邪气由此经进入彼经 * 10. 并病的概念是: [1分]BA B C D E* 11. 直中的概念是: [1分]CA B C D EA. 苓桂术甘汤B. 茯苓甘草汤C. 苓桂草枣汤D.五苓散E.真武汤 * 12. 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宜用: [1分]CA B C D E* 13. 发汗病不解,其人仍发烧,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宜用: [1分]EA B C D EA. 脾虚胃寒B.水饮属寒,水停心下C.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津不上承D.温解后,寒饮将去,津液暂未上承E. 因无汗,热不得外月,化燥伤津 * 14. 原文:“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烧不渴,……小青龙汤主之”个中“不渴”的机理是: [1分]BA B C D E* 15. .原文:“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烧不渴,服汤已渴者……小青龙汤主之”个中“服汤已渴”的机理是: [1分]D A B C D E* 16.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烧而咳,或渴,或利,……”个中“渴”的机理是: [1分]CA B C D EA. 心下痞硬,利下不止,表证未解者B.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C. 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D.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头痛,汗出,不恶寒者E.心下痞硬满,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者 * 17. 生姜泻心汤治: [1分]BA B C D E* 18. 甘草泻心汤治: [1分]E A B C D E* 19. 桂枝人参汤治: [1分]A A B C D《伤寒论B》第2次功课。

伤寒论习题及答案

伤寒论习题及答案

《伤寒论》习题库一、选择题A 型题1、“虚烦”一词是指:A 气虚而肺气不足心胸烦闷B血虚而血不养神的心烦C阳虚而虚热内扰的心烦D阴阳两虚心神失养而烦E邪陷而无痰水等实邪所致的心烦2、下列栀子豉汤证应除( )之外:A心中懊憹B心中结痛C胸中窒而烦热D卧起不安E胸满烦掠3、桂枝甘草汤的主要脉症为:A脉结代,心动悸B心下悸,欲得按C心中悸而烦D气从少腹上冲心E心下逆满4、原文“火逆下之,因烧针而烦躁者,( )。

”A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B大青龙汤主之C四逆汤主之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E桂枝甘草汤主之5、太阳病误冶变成坏病,是指:A病从太阳转成阳明腑实重证B太阳病转为少阴寒化证C太阳病转为少阴三急下证D太阳转为少阳烦惊证E以上都不是6、太阳病发汗或下后汗出而喘,身无大热、不可更行桂枝汤,应给予:A桂枝去芍药汤B白虎汤C麻杏甘石汤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E以上都不是7、脾虚水气内停而太阳经气不利的脉症为:A头项强痛,汗出,翕翕发热,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B头项强痛,无汗,翕翕发热,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C头项强痛,心下逆满,小便不利,少腹满D发热恶寒,汗出.头眩,脉沉紧E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心下满微痛,消渴8、太阳经气不利,兼脾虚水停,治疗方剂为:A五苓散B.猪苓汤C真武汤D.桂技去桂加茯苓白术汤E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9、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脉症为:A头眩时时自冒,小便不利,脉沉紧B心下痞满,脐下悸,头眩,脉沉涩C小腹硬满,小便不利,心下痞满脉沉涩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E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起则头眩,脉浮紧1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的病机为:A汗伤心胸阳气,水饮痰邪扰心B汗伤心阳,心神浮越C心阳虚损,心神失养D发汗过多,内伤心阳,水寒乘虚上逆E心肾阳虚,阴寒内盛,阴盛格阳11、“胸中窒”意指:A胸中有疼痛感B胸中烦闷,不可言状C胸中有闭塞不舒之感D如结胸状,按之疼痛E以上都不是12、原文“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 )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第1条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煎服方法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

《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本条为太阳病的提纲。

前文已经简单介绍了太阳病的命名,太阳病不是一个特殊的病,不类似于现代西医学所说的如肺炎,胃炎,糖尿病等这种某某病。

太阳病属于一大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这种大系统疾病。

但太阳病又和西医的那种系统疾病不太一样,西医注重的是病位在哪一个系统,如呼吸系统疾病是指病位或者说病灶在呼吸系统的疾病。

而这里提到的太阳病可不仅仅是病位在表的一类疾病,更重要的是病性还要属阳的一类疾病。

所以太阳病有两个限定要素:一是病性属阳,二是病位在表。

那么这样定义太阳病就简单了。

即病性属阳而同时病位(病情反应之所在)在表的一大类疾病就是太阳病,这就是太阳病的病情描述。

所以《伤寒论》里的六病就是类病法,简单理解就是类似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这种类病法,这样把疾病一分类,后面治疗起来就相对比较简单了,因为中医的这个分类更具有内涵,能直接关联到治疗原则,比如这里太阳病的治疗原则是汗法,而西医类似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分类法却没有相应的治疗原则,这也是中医这种疾病分类的优势所在。

所以这里第一条就是提出了具备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可以被定义为太阳病。

和发生在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感染,出血,肿瘤统称为呼吸系统疾病是类似的描述和定义,所以按照做减法原则,大家可以不必过分解读。

只要知道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是太阳病,更深层次内涵还需要知道这是在描述阳性在表的疾病就可以了。

当然还应该注意其中的大眼目就是转折词后的那个“恶寒”,所以古人又有“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之说。

脉浮指脉的位置来说的,脉能浮起来说明机体抗病能力还是充足的,对比阴性病,当抗病能力不足时往往表现为比较沉的脉。

头项强痛是一个概说,用头项来概说上部和表位。

恶寒是一个全身症状反应,而且是表位的全身症状反应。

这样就用简单的三个症状组合,高度概括了太阳病属于阳性的表位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伤寒论B》第1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 [1分]AA.六经辨证B.脏腑辨证C.经络辨证D.八纲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 2.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 [1分]EA.寸脉浮、关脉沉B. 脉沉紧C.脉浮大D.脉浮滑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3. 伤寒的涵义是: [1分]A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C.是传染病的一种D.肠伤寒E.以上都不是* 4. 栀子豉汤禁忌 [1分]DA.少气B.胸中窒C.心中结痛D.旧微溏E.但头汗出* 5.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BA. 麻黄汤加葛根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C.麻桂合方加葛根D. 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6.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 [1分]D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C.先表后里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E.以上均不是* 7.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1分]DA.头部前额B. 头部巅顶C. 头部两侧D.头部后项E.以上都不是* 8.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 [1分]CA.一、二天B.三、四天C.六、七天左右D.十一、二天E.以上皆不是* 9.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1分]BA.太阴脾虚证B.虚实夹杂证C.阳明腑实证D.寒湿内凝证E.热实互结证* 10.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 [1分]CA.桂枝加厚朴杏子汤B.葛根黄芩黄连汤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D.大青龙汤E.以上均不是* 11. “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 [1分]BA.寸口、趺阳B.尺、寸C.寸浮、尺沉D.人迎、趺阳E.迟数* 12.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 [1分]EA.大黄、芒硝、甘遂B.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C. 大黄、栝蒌实、半夏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3. 太阳蓄血证,不应见: [1分]CA.少腹硬满B.如狂或发狂C.小便不利D.身黄E.脉沉结* 14.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 [1分]AA.调和营卫、解肌祛风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D. 解肌祛风、通下里实E.疏散风热、清热凉血* 1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1分]BA.中风B. 伤寒C.温病D.风温E.湿温* 16. 下列方剂中不需要去滓再煎的是: [1分]D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附子泻心汤E.旋复代赭汤* 17. 栀子厚朴汤的组成: [1分]CA.栀子、厚朴B.栀子、厚朴、豆豉C.栀子、厚朴、枳实D.栀子、厚朴、大黄E.栀子、厚朴、芒硝* 1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 [1分]DA. 干呕、短气、汗出、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

B. 脐下悸C.气从少腹上冲心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E.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19.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宜用: [1分]DA.葛根黄芩黄连汤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C.桂枝去芍药汤D.麻黄汤E.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20. 五苓散中没有见到过: [1分]DA. 心下痞B.小便不利C.微热消渴D. 心下悸E.脉浮数* 21. 旋复代赭汤所主治的证候是: [1分]AA.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B.心下痞硬,干噫食臭C.心下痞硬满,干呕心烦不得安D. 心下痛,按之石硬者E.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 22.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 [1分]BA.湿热发黄B.火逆发黄C.蓄血重证发黄D.寒湿发黄E.以上均不是* 23.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 [1分]CA.温复阳气B.滋养阴液C.先复阳,后复阴D.先救阴,后扶阳E.阴阳兼顾* 24.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 [1分]AA.如狂B.发狂C.惊狂D.惊痫E.筋剔肉瞤* 25. 太阳病的提纲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 [1分]DA.发热B.恶风C. 身疼D.恶寒E.呕逆* 26.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 [1分]CA.110方B.111方C.112方D.113方E.114方* 27.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1分]BA.中风B.伤寒C.温病D.风温E.湿温* 28. 原文填空:“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

” [1分]BA.桂枝甘草汤主之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C.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D. 干姜附子汤主之E. 桂枝加桂汤主之* 29. 微热、脉浮、消渴、小便不利之证,宜选: [1分]BA.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B. 五苓散C.茯苓甘草汤D.苓桂术甘汤E.真武汤* 30. 泻热逐水破结之峻剂是: [1分]AA. 大陷胸汤B.大陷胸丸C.小陷胸汤D.十枣汤E. 三物白散* 31.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 [1分]BA.风寒束表,肺气失宣B.外邪入里,邪热壅肺C.饮停中焦,上逆犯肺D.肠热壅盛,上蒸迫肺E. 素有喘病,外感引发* 32. 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的主方是: [1分]AA. 旋复代赭汤B.甘草泻心汤C.半夏泻心汤D.生姜泻心汤E.干姜芩连人参汤* 33.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可用: [1分]EA. 炙甘草汤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C.柴胡加龙骨牡蛎汤D. 桂枝加桂汤E.小建中汤* 34.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________,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分]BA. 恶寒B. 恶风C.脉浮D.项背强几几E.呕逆* 35.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 [1分]BA.小青龙汤B. 麻黄汤C.桂枝加厚朴杏子汤D.麻杏甘石汤E.大青龙汤* 36. 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鉴别的关键是: [1分]BA.恶风还是恶寒B.有汗还是无汗C.有喘还是无喘D.有无呕逆E.有无身痛* 37. 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 [1分]DA.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B.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C.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D.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E.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38. “将息”是指: [1分]BA.喘息B. 将养调摄C.斟酌之意D.休息E.将就* 39.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AA.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B.桃仁、大黄、桂枝、厚朴、枳实C.桃仁、大黄、桂枝、厚朴、枳实、芒硝D. 桃仁、大黄、桂枝、大黄E. 以上都不是* 40. 张仲景的故里是: [1分DA.湖南长沙B.河南安阳C.湖北枣阳D.河南南阳E.湖北襄阳* 41.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治以: [1分]DA.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B.生姜泻心汤C.四逆汤加厚朴D.甘草泻心汤E.半夏泻心汤* 42.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治以: [1分]DA.炙甘草汤B.茯苓甘草汤C.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D.桂枝甘草汤E.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43.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 [1分]AA.大陷胸汤B.大柴胡汤C.大承气汤D.小承气汤E.调胃承气汤* 44.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 [1分]AA.茯苓、桂枝、甘草、生姜B.茯苓、桂枝、甘草、大枣C.茯苓、桂枝、甘草、白术D.茯苓、桂枝、甘草、干姜E.茯苓、甘草* 45.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 [1分]BA. 少腹满否B.小便利否C.脉浮否D.消渴否E.发热否* 46. 下列诸项中,除哪项以外,为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所共有? [1分]EA.恶寒B.脉浮C.头痛D.发热E.喘* 47. 《伤寒论》里“合病”是指: [1分]BA.太阳与少阳的病证同时出现B.两阳或三阳的病证同见C.太阳与阳明的病证同见D.少阳与厥阴的病证同见E.以上均不是* 48.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 [1分]BA.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B.小青龙汤C.五苓散D.真武汤E.茯苓甘草汤* 49.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1分]DA.葛根汤B.桂枝人参汤C.麻杏甘石汤D.葛根黄芩黄连汤E.黄芩汤* 50. “fǔ咀”是指: [1分]CA. 少少含咽之B. 大口饮用之C.碎成小块D.立即之意E.缩短服药时间* 51.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1分]CA.王叔和B.林亿C.张仲景D.赵开美E.成无己* 52. 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宜用: [1分]CA. 葛根汤B.麻黄汤加葛根C. 桂枝加葛根汤D.桂枝汤E.桂枝加附子汤* 53. 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 [1分]DA.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B.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C.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D.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E.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54.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 [1分]BA.方有执B.王叔和C. 钱闻礼D.许叔微E.王冰* 55. 由芍药、麻黄、石膏、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的方剂,其方名为:[1分]DA. 大青龙汤B.桂枝麻黄各半汤C.桂枝二麻黄一汤D.桂枝二越婢一汤E.以上都不是* 56. 大结胸证的病机是: [1分]BA. 痰热互结B.水热互结C. 湿热内郁D.寒湿壅聚E.宿食结聚* 57. 炙甘草汤方中,没有哪味药: [1分]DA.桂枝B.人参C.麦冬D.五味子E.阿胶* 58.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原因是: [1分]CA.表证已罢,转属阳明B.心阳虚,心神浮越C.邪重药轻、正邪相争,邪郁不解D.阴阳两虚E.气血两虚* 59. 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 [1分]CA.附子汤B.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C.桂枝加附子汤D.桂枝人参汤E.四逆汤* 60. 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病机是: [1分]DA. 心阳不足,空虚无主B.脾虚水停,水气凌心C.心阴心阳两虚,心失所养D.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E. 以上均不是* 61. 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 [1分]DA. 发热恶寒,尺中脉微者B.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C.平素易自汗或盗汗者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E.久患淋病者* 62.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 [1分]BA.大烦渴不解B.口渴欲少少饮C.但欲漱水,不欲咽D.消渴不已E.渴欲冷饮* 63. 大青龙汤的主治证候为: [1分]DA. 表实兼项背强几几B. 表实兼下利C.表实兼内饮D.表实兼内热烦躁E.表实证* 64. 辨别疾病的传变与否的依据: [1分]EA.病程的长短B.感邪的轻重C.体质的强弱D.治疗得当否E.现有的脉证* 65. 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以见心下痞 [1分]DA.生姜泻心汤B.旋复代赭汤C.五苓散D.黄连汤E.桂枝人参汤* 66.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 [1分]EA.其脉关上浮者B. 脉浮而疾C. 寸脉浮、关脉沉D.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E. 脉浮滑者* 67. 栀子豉汤主治: [1分]EA.心烦腹满,卧起不安,B.心中懊憹,呕逆C.心烦懊憹,心下痞塞D.心烦懊憹,下利E.心烦懊憹,胸中窒* 68. 太阳病提纲证的病机是: [1分]AA. 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太阳经脉气机不利、卫气不能温分肉B.风邪袭表、肌腠松疏、卫外不固、营阴内弱C.风寒袭表、卫气闭遏、营阴郁滞D.寒邪束表、肌腠致密、卫阳闭遏、经输不利E.以上都不是* 69. 桂枝人参汤的作用是: [1分]CA.升阳解表B.滋阴解表C.温中解表D.祛湿解表E.理气解表* 70.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麻黄汤证可见的脉证: [1分]EA.头痛B.发热C.恶风D.无汗而喘E.脉浮弱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 茯苓桂枝甘草白术B.大枣桂枝茯苓甘草C. 茯苓生姜桂枝甘草D.桂枝大枣生姜甘草E.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 1. 胃虚水停证治用: [1分]CA B C D E* 2. 欲作奔豚证治用: [1分]BA B C D EA.太阳病,发汗已,身灼热,脉浮,汗出B.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C.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D.太阳病,发热,身疼痛,无汗而喘E.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 * 3. 太阳温病的提纲证是: [1分]CA B C D E* 4. 太阳中风的提纲证是: [1分]EA B C D EA.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B.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再发C.汗出而喘,无大热D.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E.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心烦口渴 * 5.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可表现为: [1分]AA B C D E* 6.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可表现为: [1分]BA B C D E* 7.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可表现为: [1分]EA B C D EA. 温阳化气B. 解肌祛风C.温通心阳D. 通经活血E.平冲降逆 * 8. 桂枝甘草汤中用桂枝意在: [1分]CA B C D E* 9. 桂枝加桂汤中用桂枝意在: [1分]EA B C D EA.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B.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C.病邪不经太阳及三阳阶段,直接入侵三阴而发病D.凡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者E.邪气由此经进入彼经 * 10. 并病的概念是: [1分]BA B C D E* 11. 直中的概念是: [1分]CA B C D EA. 苓桂术甘汤B. 茯苓甘草汤C. 苓桂草枣汤D.五苓散E.真武汤 * 12. 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宜用: [1分]CA B C D E* 13. 发汗病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宜用: [1分]EA B C D EA. 脾虚胃寒B.水饮属寒,水停心下C.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津不上承D.温解后,寒饮将去,津液暂未上承E. 因无汗,热不得外月,化燥伤津 * 14. 原文:“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其中“不渴”的机理是: [1分]BA B C D E* 15. 、原文:“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小青龙汤主之”其中“服汤已渴”的机理是: [1分]DA B C D E* 16.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其中“渴”的机理是: [1分]CA B C D EA. 心下痞硬,利下不止,表证未解者B.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C. 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D.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头痛,汗出,不恶寒者E.心下痞硬满,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者 * 17. 生姜泻心汤治: [1分]BA B C D E* 18. 甘草泻心汤治: [1分]EA B C D E* 19. 桂枝人参汤治: [1分]AA B C D《伤寒论B》第2次作业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