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d1ae9db2f121dd36a32d8292.png)
s c i e n c e f o C MN H ,( 2 ) t h e s t r a t e g y a n d a c t i o n o f B S A P i n C MHN, a n d ( 3 ) t h e r o l e o f C h o n g q i n g c i t y i n B S A P . T h e ma i n o b j e c t i v e s o f t h e s e w e r e t o
i mp r o v e d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nd a 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 i n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va r t i o n b y mu s e um o f n a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
o f N a t u r a l Hi s t o r y( C MNH ) p l a y s a l l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n C h o n g q i n g c i t y . A d d i t i o n , C MNH i s a l s o o n e f o t h e i m p o r t nt a b a s e s o f t h e p o p u l a r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h o n g q i n g C i t y . I n t h e p r e s e n t s t u d y , t h r e e c o n t e n t s w e r e p r e s e n t e d( 1 ) t h e p l a n a n d i d e a o f t h e p o p u l a i r z i n g
自然博物馆管理制度
![自然博物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ac4a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0.png)
自然博物馆管理制度一、前言自然博物馆是展示自然历史、地理和生物多样性的文化机构,其收藏的自然史藏品涵盖了生物、地质、气候等多个领域,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自然博物馆的馆藏和展品,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自然博物馆馆藏管理、安全防范、人员管理和展览管理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自然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馆藏管理1、采集与鉴定自然博物馆的馆藏是其宝贵资源,为了丰富馆藏,博物馆需要对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界的物种进行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博物馆应该坚持“合法、合规、合理”的原则,严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盲目采集珍稀濒危物种,要进行科学鉴定和评估,确保对馆藏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同时,对于采集的标本,博物馆要建立规范的登记制度,明确每一份馆藏的来源、采集时间、地点等信息,最大程度地保留和传承其科学价值。
2、保管与维护对于博物馆的馆藏,其保管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博物馆应该建立完善的保管制度,设立专门的保管单位,负责对馆藏进行定期清点、整理和保养。
特别是对于易损物品,如纸质标本、化石等,博物馆要严格控制环境温湿度和光线照射,以确保其长期保存。
此外,博物馆还应建立保险制度,对馆藏进行保险投保,以应对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
3、利用与利用自然博物馆的馆藏不应只是冷冰冰的陈列品,更应该成为科研学术的重要资源。
博物馆应该积极推动馆藏的科研利用,支持相关学术研究工作,为科学家和学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便利。
同时,博物馆还可以通过举办展览、出版图录等方式,将其馆藏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三、安全防范1、防火安全自然博物馆的馆藏多为珍贵文物,一旦发生火灾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博物馆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加强防火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处置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盗窃防范鉴于自然博物馆的馆藏价值较高,盗窃风险也较大,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安保制度,包括24小时闭路监控、门禁系统、保安巡逻等措施。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b3d5ad29a5e9856a561260fc.png)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摘要】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能力建设项目框架体系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一个代表。
本文介绍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工作的规划和设想,在BSAP中的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以及在重庆市BSAP中的位置和作用。
旨在通过自然博物馆这一宣传、教育平台,促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进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关键词】重庆自然博物馆;BSAP;策略;行动0 引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经济、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大国,中国率先签署并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2008年开始重新修订该战略,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简称国家BSAP)。
2008年,由重庆市环保局牵头,联合重庆市发改委、教委、科委、财政局、国土房管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林业局、旅游局、园林局等十几个市级部门、国内外专家、科研院校和非政府组织,启动《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简称重庆BSAP),重庆自然博物馆参与其策略和行动计划的编制。
2010年,在我国省级层面上,重庆市率先编制完成了该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
重庆市制定和实施BSAP是中国政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活动之一,是重庆市政府履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庆示范项目承诺的需要。
重庆市具有特别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编制和实施BSAP对于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作为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中的一员,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行动呢?教育与宣传的职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自然博物馆 行走的生态文明课
![重庆自然博物馆 行走的生态文明课](https://img.taocdn.com/s3/m/50cf32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c.png)
重庆自然博物馆行走的生态文明课重庆自然博物馆:行走的生态文明课重庆,这座山城,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食,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而重庆自然博物馆,更是将这座城市的自然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每一个展品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次参观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一走进重庆自然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具巨大的恐龙骨架。
这具骨架高耸入云,仿佛在诉说着亿万年前恐龙称霸地球的辉煌历史。
孩子们围在骨架周围,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他们不仅惊叹于恐龙的庞大身躯,更对这种早已消失的生命形式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沿着展厅继续前行,各种珍稀的动植物标本一一呈现在眼前。
这里有生活在高山之巅的雪豹,有在深海中遨游的鲸鱼,还有那些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昆虫标本。
每一个展品都凝聚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不禁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与感激。
而博物馆最具特色的莫过于那些模拟的生态环境。
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亚马逊雨林、沙漠、草原等各个自然场景中。
这里既有飞翔的鸟儿、奔跑的猎豹,还有在水中悠然游弋的鱼儿。
通过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参观者仿佛亲身遇见动物们在其自然栖息地中繁衍生息的画面。
在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孩子们更是乐此不疲。
他们可以亲手触摸各种化石和动植物标本,还可以参加各种科普活动,如制作昆虫标本、观察生物显微镜等。
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对于许多市民来说,重庆自然博物馆已经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总是人头攒动。
家长们带着孩子来这里,不仅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是为了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这里,生态文明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实物和体验传递给每一个人的深刻观念。
总结起来,重庆自然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自然历史的场所,更是一堂行走的生态文明课。
它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尊重,从而更加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
![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71f44f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1.png)
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自然博物馆作为一座展示自然界珍贵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场所,其设计理念应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保护环境、呵护生物的理念。
以下是我对自然博物馆设计理念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自然博物馆应具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科学是自然博物馆的灵魂,艺术则是展示和传达科学知识的媒介。
在设计上,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将科学展示与艺术创意相结合,使观众在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带来的美感。
其次,自然博物馆应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设计及建造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可再生能源、生态建材等环保手段。
同时,在展示核心主题的同时,宜设置生态花园、绿化景观等,为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激发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三,自然博物馆设计应以教育为核心。
通过丰富的展品和互动方式,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启发思考、增长知识。
可以设置多媒体展示、实验室、讲座等功能区,为观众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此外,可设立儿童专区,通过专门设计的展示形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最后,自然博物馆设计应注重参与性与互动性。
观众可以通过探索、触摸、互动等方式参与其中,增加参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可以增设交互展示、沙盘模型等,为观众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导览系统、虚拟现实等,提供更多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综上所述,自然博物馆设计应注重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育为核心以及参与性与互动性。
通过这些设计理念的贯彻,自然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向观众传递保护环境、呵护生物的理念,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活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如何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东风
![重庆自然博物馆如何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东风](https://img.taocdn.com/s3/m/8a4f6ae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1.png)
【博物馆学】Museology0 引言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为了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提出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
对于国家而言,现有的三个增长极全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它们与全球接轨程度较深,而随着中美贸易战摩擦频发,全球经济形势并不明朗,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远。
①②而成渝地区拥有人口基数大、工业体系较为完备、经济活跃度高等较好的基础条件,如果能将成渝地区作为中国未来的第四个增长极,那么中国经济在面对全球经济疲软冲击的情况下,防御能力就会有效增强,被动受限的情况会相对减少。
对于成渝两地而言,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对成渝地区的一招大棋。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如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两地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东风,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③对于重庆自然博物馆而言,成渝两地互动带来的人口、产业及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对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游客增量、影响力、产业发展等也大有裨益。
1 成渝两地互动现状从市级层面来看,自2020年1月初,中央首次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后的两个多月里,川渝之间互动十分频繁。
例如,1月17日,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召开了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对接会;3月11日,川渝两省市举行深化交通运输合作视频会;四川省科技厅与重庆市科技局举行工作对接会。
随后形成了《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机制》《四川重庆两省市共同争取国家支持的重大事项》《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重点任务》等文件,从重点任务到工作机制等方面都有体现。
尤其是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视频会召开,双方高度重视,川渝两地党政“一把手”均有出席。
双方通过强化“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务实深化对接合作,尽快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双方分别在会上通报了《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机制》《四川重庆两省市共同争取国家支持的重大事项》《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重点任务》。
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策划
![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15b723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7.png)
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和目的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旨在通过展示和保护自然界的珍贵资源,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为了提高自然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吸引更多观众参与,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参与者亲自体验自然的魅力,并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活动目的:1. 提供观众与自然互动的机会,增强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2. 拓宽观众的知识面,增加对自然界的了解。
3. 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提高自然博物馆的知名度。
二、活动内容1. 自然科学讲座自然科学讲座将邀请知名科学家和专家,通过讲解自然界的奥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让观众了解科学的力量和生命的奇迹。
这些讲座将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等等。
通过讲座的方式,观众将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方面的自然现象,并得到解答他们一直以来的疑问。
2. 实地探索活动自然博物馆将组织实地探索活动,带领观众前往自然环境丰富的地区,如森林、湿地、海洋等地,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和采集标本。
参与者将由专业的导游和讲解员带领,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物种的生活习性,并亲自参与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工作。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加参与者对自然的亲近感,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素养。
3. 制作手工艺品活动自然博物馆将组织手工艺品制作活动,以自然界的材料为主题。
这些活动将通过教授参与者制作各种与自然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纸鸢、花瓶等,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创作的乐趣。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通过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珍贵和利用方式。
4. 彩绘比赛自然博物馆将组织彩绘比赛,以自然为主题。
参与者将以绘画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展示参与者的艺术才华,还可以通过赛事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三、活动计划时间活动将根据季节的变化和观众的需求安排,共计持续半年时间,每月进行一次大型活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注意事项
![重庆自然博物馆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28b68d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f.png)
重庆自然博物馆注意事项
1. 嘿,到重庆自然博物馆可别乱跑哦!你想想,要是像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那怎么能好好欣赏里面的精彩呀!就好比你去一个美丽的花园,不按路径走,那不就会错过很多美景嘛!所以呀,一定要有秩序地参观哟。
2. 亲,可别大声喧哗呀!这又不是菜市场。
你想想,如果大家都吵吵闹闹的,那多破坏氛围呀,和在大街上有啥区别!安静地感受自然的魅力不好吗?
3. 哇塞,千万不要随便触摸展品呀!那可都是宝贝呢,不是让你随便摸的玩具。
就像你爱护自己的宝贝一样,也要爱护那些文物呀。
4. 嘿,参观的时候可别开小差哦!不然怎么能领略到自然的神奇呢,这可不是逛街闲聊的时候呀,专注点好不好啦。
5. 哎呀,记得要跟紧讲解员呀!不然你就像只迷路的小羊羔,啥都弄不明白啦!人家讲解得多详细呀,就像给你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呢。
6. 喂,拍照的时候注意点呀!别光顾着拍照而忽略了真正欣赏的机会呀,难道拍了照就等于你真的了解了吗?
7. 哼,一定不要在馆内乱扔垃圾哦!这里可不是垃圾场呀,保持整洁多重要呀,就像你喜欢待在干净的家里一样。
8. 哟,注意参观时间哟,别等闭馆了才反应过来!就像一场精彩的电影,你可不能错过结尾呀!总之,遵守这些注意事项,好好享受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时光吧!。
自然博物馆营销策划方案
![自然博物馆营销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c99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4.png)
自然博物馆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具有科普、教育和文化艺术功能的机构,旨在向公众提供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展览和教育活动。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自然博物馆面临着来自其他娱乐和学习方式的竞争,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营销策划方案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提高参与度。
二、目标群体分析自然博物馆的目标群体主要包括:1.学生群体:包括学龄前、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生,他们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对象。
2.家庭群体:由父母和孩子组成,他们希望通过参观自然博物馆,增进亲子关系、开展家庭教育。
3.社区群体: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他们关心社区环境、愿意参加地区性的科普活动。
4.学术群体:包括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和大学教师等,他们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教学有着专业需求。
三、营销策略1. 多元化展览和活动•不定期举办特别展览,如恐龙展、地震模拟体验等,吸引不同群体观众。
•定期开展科学讲座和工作坊,邀请专家学者和科普嘉宾参与,提升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结合当地季节特点,举办主题活动,如“春天花卉展”、“秋天采摘节”等,吸引家庭和社区群体参与。
2. 社交媒体推广•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博物馆的展览、讲座、活动信息,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合作微博大V和知名科普博主,邀请他们到博物馆进行直播和分享,增加博物馆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发布有趣的科普视频和文章,增强观众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和兴趣,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
3. 学校合作项目•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博物馆教育项目,如校外科学实践、夏令营等,提供丰富的实践和学习机会。
•设立学术奖项和科研基金,鼓励学生参与自然科学研究,提高博物馆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举办学校游学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参观博物馆,并为学生提供特殊的学习体验。
4. 家庭套票及亲子活动•推出家庭套票,降低家庭观展成本,鼓励家庭一同参观博物馆。
•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如亲子科学实验、亲子DIY等,增加家庭参与度,强化家庭教育功能。
浅谈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策划
![浅谈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747fbb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4.png)
浅谈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策划前言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展示自然现象、万物生命及其演化过程、人类文化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场所。
它们可以为公众提供多种知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培养观众的科学素养。
而科普活动作为博物馆面向公众展示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博物馆教育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一次成功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策划是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策划的几个方面,介绍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策划。
活动策划内容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应该明确且可检测。
设置目标时应当首先考虑受众的需求,明确活动的受众、目的和期望的效果。
比如,主题为“环保”的科普活动,目标可以是增强观众的环保意识、宣传环保对人类、生态和经济的重要性、并激发参与者对环境保护的热情。
活动主题活动主题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符合博物馆所展示的科学内容,而且应该与当下时事联系密切,吸引观众的注意。
同时,主题应该能够便于参与者的理解和接受。
比如,当前全球关注的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可以成为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主题,通过组织科普活动,向公众传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该根据受众需求和活动目标,结合博物馆展品进行设计。
活动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等相应设定,如亲子科普活动,知识竞赛等。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的讲解、科技体验、展览演示、互动教育等方面。
比如,在“环保”主题的科普活动中,可以设置多个环节,如探讨家庭废品的分类、回收利用,还可以组织观众自制环保玩具、举办环保主题美术创作比赛等。
活动时间和场地活动时间和场地是活动策划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策划阶段要考虑到季节性、假期及当地的文化氛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活动。
同理,场地选定要考虑到博物馆的票务、展览、机电设备等硬件因素。
活动宣传活动宣传是吸引观众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才能够对科普活动产生浓厚兴趣。
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相应宣传策略,活动宣传宜通过媒体广告、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微信群、博客文章、海报等方式进行。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效果比较及思考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效果比较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3a2842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6.png)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效果比较及思考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效果是增加公众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在自然博物馆中展示的各种自然珍品和探索奇观可以激发公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产生兴趣。
通过讲解员的引导和现场展示,公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从而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自然博物馆还可以通过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来传递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自然博物馆中,公众可以看到很多自然界的美景和生物多样性,也能够了解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自然界的影响。
这些展示和讲解可以让公众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动力。
通过开展相关的科普教育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自然博物馆在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科普教育活动需要丰富的资源和展示手段。
自然博物馆需要具备丰富的自然珍品和展示物品,并能够提供现场模拟和实验等手段,才能够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自然科学。
科普教育活动需要专业的科普人员和教育团队。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需要有科普人员的讲解和引导,还需要在教育团队的协助下进行安排和组织。
科普教育活动需要与公众的需求相结合。
不同年龄和层次的公众对科普教育的需求不同,自然博物馆需要根据公众的需求和兴趣来组织活动,才能够更好地提高科学素养。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对于公众的教育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增加公众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和传递环境保护的意识,自然博物馆可以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自然博物馆在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有丰富的资源和展示手段、专业的科普人员和教育团队,并与公众的需求相结合,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效果比较及思考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效果比较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cb1541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6.png)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效果比较及思考自然博物馆是一个集合生态环境、动植物、地理地貌等自然资源的综合性博物馆,同时也是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之一。
通过举办各种科普教育活动,可以增加大众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以及普及科学知识。
一、科普意识培养通过参加自然博物馆中的科普教育活动,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魅力和不可思议,加深对于自然环境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主动参与环保行动的意愿。
二、科学知识普及自然博物馆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涵盖了植物、动物、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科学知识,对于人们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这些科普教育活动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验知识,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三、教育引领在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科普教育活动内容的安排要科学合理自然博物馆组织科普教育活动时,不仅需要注重活动方式环节的设计,还要关注活动内容的安排。
活动如何让观众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科学的严谨,如何设计能够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参与,这些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科普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是教育组织者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组织科普教育活动的同时,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如提高教育活动的组织水平,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增加活动参与者的参与感等。
三、科普教育活动互动性的增强现代科普教育活动的特点之一是互动性强,因此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也不例外。
通过适当的互动,例如让观众参与实验或识别动植物等方式,来增加观众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参与感。
总之,自然博物馆是一种有效的科普教育场所。
通过组织科普教育活动,向观众普及科学知识和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既是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保障,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9de23ff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9.png)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宋中伟;侯江【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3(000)021【摘要】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能力建设项目框架体系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一个代表。
本文介绍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工作的规划和设想,在BSAP中的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以及在重庆市BSAP中的位置和作用。
旨在通过自然博物馆这一宣传、教育平台,促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进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BSAP is the abbreviation of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As one of members of BSAP, Chongqing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CMN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hongqing city. Addition, CMNH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es of the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in Chongqing C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three contents were presented (1) the plan and idea of the popularizing science of CMNH, (2) the strategy and action of BSAP in CMHN,and (3) the role of Chongqing city in BSAP.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ese were to improved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participating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总页数】3页(P182-183,189)【作者】宋中伟;侯江【作者单位】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重庆 400700;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重庆4007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陈列展示在传承中的创新突破 [J], 宋中伟;侯江2.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爬行动物名录 [J], 李健;钟婧;张虹;刘文萍;李华3.浅谈观众流量监控系统在大型文博场馆中的应用——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 [J], 黎巍巍4.提高自然博物馆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利用率的有效策略 [J], 唐小凤5.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BSAP)编制进展和实施策略 [J], 武建勇;于之的;刘海鸥;刘纪新;赵富伟;薛达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12ba31bd852458fb760b5664.png)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能力建设项目框架体系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一个代表。
本文介绍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工作的规划和设想,在BSAP中的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以及在重庆市BSAP中的位置和作用。
旨在通过自然博物馆这一宣传、教育平台,促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进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重庆自然博物馆;BSAP;策略;行动0 引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经济、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大国,中国率先签署并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20__年开始重新修订该战略,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简称国家BSAP)。
20__年,由重庆市环保局牵头,联合重庆市发改委、教委、科委、财政局、国土房管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林业局、旅游局、园林局等十几个市级部门、国内外专家、科研院校和非政府组织,启动《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简称重庆BSAP),重庆自然博物馆参与其策略和行动计划的编制。
20__年,在我国省级层面上,重庆市率先编制完成了该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
重庆市制定和实施BSAP是中国政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活动之一,是重庆市政府履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庆示范项目承诺的需要。
重庆市具有特别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编制和实施BSAP对于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作为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中的一员,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行动呢?教育与宣传的职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自然博物馆管理平台技术方案-1
![2023-自然博物馆管理平台技术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e42888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e.png)
自然博物馆管理平台技术方案自然博物馆是指以自然生态、天文、地理、古生物等为主题的博物馆。
由于其内容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自然博物馆的管理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这就是自然博物馆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第一步,确定需求和目标。
首先需要确定自然博物馆管理平台所需要实现的具体需求,例如:展品管理、安全管理、场馆预约、科普活动发布等。
在确定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明确管理平台的目标,比如提升博物馆管理效率、提升游客体验等。
第二步,设计系统架构。
在确定需求和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设计系统架构,确定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关系。
比如,需要一个展品管理模块,可以对展品进行分类、管理、查询和维护;还需要一个安全管理模块,可以对场馆内部的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报警、记录等;还需要一个场馆预约模块,可以让游客通过网站或手机应用实现提前预约场馆等。
第三步,选择技术方案。
在设计系统架构之后,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比如,要选择哪种数据库、服务器、编程语言等技术。
可以考虑使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模型,将管理和用户体验的复杂性降到最低。
第四步,编写软件代码。
当确定了技术方案之后,就可以开始编写软件代码,实现各个功能模块。
根据需求和模块设计的要求,选择不同的编程语言,比如Java、Python等。
第五步,测试和部署。
在软件开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测试、调试和部署。
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发现并修改软件中的问题,确保软件的功能正常运行。
之后,将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中,保证让用户通过即可访问到。
自然博物馆管理平台技术方案对于自然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具有整合、掌上、用户体验等特点的自然博物馆管理平台,可以更好地服务游客,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和安全保障水平。
自然博物馆营销策划方案
![自然博物馆营销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f87a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b.png)
自然博物馆营销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分析自然博物馆以收藏、陈列、研究、教育、推广自然文化为主要任务,是一个通过展示自然文化资源、宣传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环保理念的文化教育机构。
但是,由于自然博物馆一般都位于人流量较小的地区,且大部分人对其了解不够,因此常常面临着游客数量不足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自然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本方案将从市场营销的角度,为自然博物馆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营销策划方案。
二、目标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定位自然博物馆的目标市场主要涵盖以下三类人群:(1)学生群体:由于自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较为突出,学生群体是其最重要的目标市场之一,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等不同层次。
(2)家庭群体:由于家庭游客能够带动更多人的到访,多为亲子游客,因此也是自然博物馆的重要目标市场。
(3)社会群体:包括游客、研究者、科普爱好者等。
2. 目标市场需求分析(1)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对自然博物馆的需求主要包括学习科学知识、参观实物标本、亲自体验和探索、开展实地考察等。
(2)家庭群体:家庭群体的需求包括亲子互动、家庭教育、休闲娱乐等。
(3)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对自然博物馆的需求主要包括参观展览、了解最新科技和科学知识、了解环保理念、放松心情等。
三、营销策划方案1. 品牌定位和目标(1)品牌定位:将自然博物馆定位为一个集自然科学知识普及、多元化展览、亲子活动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知名自然博物馆。
(2)品牌目标:提高自然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及学生群体参观和探索。
2. 产品规划(1)展览规划: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策划丰富多样的展览内容,包括自然标本展览、科普展览、特殊主题展览等,不定期更新展览内容,吸引游客持续关注和到访。
(2)科普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龄和教育层次的目标市场,策划一系列的科普教育活动,如科学讲座、亲子科普活动、科技体验等。
(3)举办特色活动:定期举办特色活动,如自然摄影展、科学实验展示、生态保护讲座等,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
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
![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8936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9.png)
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1. 引言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主要旨在为参观者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主题活动,以增加参观者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预期的效果和成果。
2. 活动方案设计为了提供多样性和互动性,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2.1 学术讲座定期举办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讲座,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通过学术讲座,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科学研究的进展,并增加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2 互动体验设置各种互动体验区域,如化石挖掘区、虫类观察区、地震模拟区等。
参观者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亲身感受和体验自然科学的奥妙,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
2.3 主题展览每季度更换主题展览,展示自然界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魅力,如恐龙时代、古生物演化、天文学探索等。
通过展览,参观者可以全面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的发现。
2.4 科学实验室设立专门的科学实验室,为参观者提供机会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参观者可以亲自参与实验,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体验。
2.5 生态园区建设一个生态园区,模拟自然环境,让参观者近距离观察和接触自然界的各种生物。
通过生态园区,参观者可以直观地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
3. 活动实施计划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的实施计划如下:3.1 活动周期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将根据季节变化进行更新和调整,每个季度的活动内容不同,以保持参观者的新鲜感和兴趣。
3.2 活动时间活动将在每周末和节假日举行,满足不同参观者的时间需求。
同时,每天设立固定的时间段进行互动体验活动,确保参观者能够有序地参与其中。
3.3 参观者分组根据参观者的年龄和兴趣,将参观者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专门负责引导和解答问题的导览员。
3.4 宣传策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然博物馆的活动方案,包括社交媒体、官方网站、地方媒体和学校等。
同时,与相关机构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他们参与活动并进行宣传。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活动策划书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活动策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92db4dd181c758f5f61f674c.png)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活动策划书一、活动类型:主题活动二、活动主题:自然博物馆之行,阅巴渝自然文化三、活动背景:重庆自然博物馆是是中国综合性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藏有地质矿产、古生物、动物、植物、土壤和旧石器等标本近7万件,模拟标本和其他珍稀标本100余件。
它是重庆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青少年科普和德育教育基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身为地协成员,完全有必要对自然历史及科普进行了解。
四、活动目的:1、了解自然,丰富知识2、为所有地协成员的深刻交流提供一个平台3、团结集体,增长友谊4、缓解学习压力5、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五、活动时间:2012年3月24日(周六)六、活动地点:重庆市北碚区文星湾自然博物馆七、活动机构:重师地理协会八、活动内容:1、参观自然博物馆2、欣赏自然文物,体会文物艺术3、了解相关自然文物知识4、成员间交流心得九、活动流程:(一)、活动前的准备1、通知会员及有兴趣的同学,统计具体人数2、地协召开会议,讨论具体的活动安排,如负责人分工、路线、食物等3、出发前准备好相机、记事本等4、提醒同学们注意活动期间的安全,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二)、活动过程中1、观看自然,听讲解2、参观过程中做到有序文明3、拍照,以便返校后整理相关资料4、成员间交流感想(三)、活动后1、合影留恋2、总结此次活动的心得3、出活动海报十、注意事项:1、将活动的时间地点提前告诉参与者2、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注意安全3、预先制对可预料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4、时刻注意保持大学生形象策划人:×××2012年3月2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摘要】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能力建设项目框架体系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一个代表。
本文介绍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工作的规划和设想,在bsap中的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以及在重庆市bsap中的位置和作用。
旨在通过自然博物馆这一宣传、教育平台,促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进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关键词】重庆自然博物馆;bsap;策略;行动0 引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经济、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大国,中国率先签署并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2008年开始重新修订该战略,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简称国家bsap)。
2008年,由重庆市环保局牵头,联合重庆市发改委、教委、科委、财政局、国土房管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林业局、旅游局、园林局等十几个市级部门、国内外专家、科研院校和非政府组织,启动《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简称重庆bsap),重庆自然博物馆参与其策略和行动计划的编制。
2010年,在我国省级层面上,重庆市率先编制完成了该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
重庆市制定和实施bsap是中国政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活动之一,是重庆市政府履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庆示范项目承诺的需要。
重庆市具有特别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编制和实施bsap对于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作为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中的一员,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行动呢?教育与宣传的职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改善大众受教育和获取信息的机会是自然博物馆这一公共科普教育机构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首先应当充分发挥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的作用,对bsap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影响公众、社区和非政府组织能够积极参与bsap的制定和实施。
在公众教育和意识培养方面,第一,促进和鼓励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所需要的措施的理解,并通过大众传播工具进行宣传并将保护题目列入教育大纲;其二,酌情与其他地区和组织合作制定关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和公众意识方案。
其三,应便利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一切公众可得信息的交流。
同时,在科普教育的基础上,挖掘收藏丰富的标本科研价值、开展生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1 重庆自然博物馆基本情况该馆现设有生命科学部(包括动物学及植物学)、地球科学部(包括古生物学)两大学科研究部门,现有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人员30余人。
该馆自1930年创建以来,我国老一辈动植物学家俞德浚、施白南等曾先后在此任职,进行野外采集、科学研究以及科普工作。
该馆经过80余年的学科积累,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担负着生物标本收藏、展示与科研的职责。
该馆展览面积1800余m2;生物标本馆1400余m2;生物标本制作场1200m2;收藏生物标本近11万件,向公众固定展示生物标本约800件,承担并从事着西南地区(特别是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科学普及工作。
2 重庆自然博物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方面所做的工作该馆固定陈列有脊椎动物陈列、恐龙陈列、古生物化石陈列。
年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展览面积1800m2、出展标本数1000余件。
近10余年来,举办巡回展览50余场次、观众累计人数364.5万人次、展览面积63400m2、出展标本数9300余件。
从展览内容上分,蝴蝶及昆虫展览8场次,观众人数26.5万,展览面积2400m2,出展标本数3200余件;鸟兽展览7场次,观众人数28万,展览面积30000m2,出展标本数4400余件;恐龙展览35场次,观众人数310万,展览面积31000m2,出展标本数1700余件。
从展览地区分,内展展览37场次,观众人数80.5万人次,展览面积53000m2,出展标本数8390余件;外展展览场次13次,观众人数284万人次,展览面积10400m2,出展标本数910余件。
通过历年所作的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取得一定成果,参观或参与科普展览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尤其是2008年3月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以后,民众生物保护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基本陈列,每年大约接待10万余人次的参观,是重庆地区动植物知识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
通过直观生动的展览,使人们在趣味中认识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在提高民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自觉关心和爱护地球家园、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每年坚持在“爱鸟周”、“世界环境日”、“国际博物馆日”、“全国科普日”等全国性活动中,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把自然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环境教育基地来开展工作,使环境教育者能够方便利用基地资源对来访的学生开展各种环境教育活动。
在此基地,参与者可以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来认识自然、体验自然、体验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通过种种活动的开展,达到普及环境教育理念的要求。
帮助人们学习许多知识和技能,形成能力和价值观,理解持续保护地球资源的义务和保持环境质量的责任,有助于培养民众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促使人们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自重庆市直辖以来,该馆就开始实施绿色志愿者行动。
绿色志愿者主要以大、中学生为主,紧紧围绕“通过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这个主题,积极争取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在社区进行广泛宣传。
志愿者开展了宣传活动、举办知识讲座、组织环保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了学校环境教育(由志愿者在学校长期开展环境教育)、志愿者绿色行动(号召使用一次性餐具、可分类回收垃圾等的宣传)。
有效地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爱护环境,参与环保”的热潮,绿色志愿者从无到有,活动规模逐步壮大,通过宣传教育和公益活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参与能力,维护公民合法的环保权益,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 重庆自然博物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与行动各种各样的生物资源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引起了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生物多样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那么,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灭绝规模将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物种大灭绝。
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目标旨在促进人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明了生物多样性起源、分布与灭绝的规律与机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和方法。
3.1 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工作的规划和设想3.1.1 建立“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电子信息交流平台,促使公众的保护意识得到提高,从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具体实施办法:建立一个具有查询、搜索功能的电子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可通过互联网网页进入),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所收集的信息测试和更新此平台系统。
每年有超过10万人通过填写问卷调查、浏览点击网站或参加项目活动而直接参与到项目中来,让其在项目执行期间有超过100万人次通过媒体接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
总结政府采取电子平台等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经验,并在国家和地方层次进行交流。
通过参与式的方法,让地方ngo(非政府组织)、专家和公众跟踪、监测、评估和总结该平台的运行情况,在地方上进行经验交流,并把经验总结后在国家层次上进行交流。
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性,在各大专院校对学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进行领导能力培养和相关的培训。
让来自大学学生社团、受过培训的学生领袖进入各个中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生物多样性最生动体现的有花植物花的多样性、目前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专题,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片与影像资料,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引导学生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切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领域,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将来在学习和工作中关注生命科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关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提供知识背景。
3.1.2 搭建“户外自然教育”平台。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组织、联络和执行机构,开展各种户外自然教育活动。
“守望家园,共同分享”。
在学生和公众中间建立各种亲和自然的联合会,组织各种诸如“观鸟”、“踏青”、“赏虫”、“露营”等野外活动,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绿色未来——与孩子共享自然”。
针对低幼儿童群体,通过以家庭为小单元组成的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的体验式户外活动,用全新的环境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情景活动中传达具体的环境知识,强调对儿童的环境教育,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环保之旅”。
利用节假日或寒暑假,针对中小学生或大学生,开展深度不同的、以传播绿色文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主题的环境保护旅游。
环境问题的特性之一,就是每个人既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又是环境问题的制造者,而且往往并不自觉。
通过旅行所见的工业污染、水资源匮乏、森林和树木花草遭遇的厄运、汽车工业过度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等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公害和环境灾难,针对所见所闻,书写报告、讨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这样,融知识教育、科学教育和警示教育于一体,使参与者更能体会到公众的环境意识对于改善和保护环境的特殊重要性,从而提高认识、影响行动。
“绿色社区”。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必须在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地方深入开展,把自然博物馆作为社区环境教育的共享资源,为地方社区的有效保护工作创造条件并给予鼓励。
建立健全的环境行为、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建立起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方式的联系,采取健全的环境行为,除认识和避免污染,还要在更高的层面,主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以崇尚简单和节俭、亲近和回归自然、适度消费、降低资源消耗等等为特征的绿色生活方式。
3.1.3 “自然之美”讲堂(论坛)。
在自然馆新馆规划设计的自然教室(367.3m2)中,常设“自然之美”科普讲堂,请中小学老师、博物馆生物专家、高校或研究机构学者,针对学龄前儿童、大中小学生、社会公众,举办不同层次的讲座或活动。
并利用大小会议室(共758m2),举办地区或全国层次的专题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以提高地区的保护知名度、促进保护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升该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水平和科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