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丙肝感染现状及临床检验的分析探究
丙型肝炎的病例报告和临床观察
丙型肝炎的病例报告和临床观察引言: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该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感染人群众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一位患者的病例报告和临床观察,探讨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以期为医学人员提供参考。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5岁,因乏力、食欲不振和黄疸等症状就诊。
患者否认过去存在肝炎病史,但曾有多次输血史。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肝脏轻度肿大,腹水阳性。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肝酶升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病毒载量高。
临床观察:1. 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丙型肝炎的潜伏期长,多数患者在感染初期无明显症状,容易漏诊。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体征。
丙型肝炎患者还可合并其他系统病变,如肾脏损害、皮肤损害等。
2. 丙型肝炎的诊断方法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
病毒抗体检测可分为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两个阶段,其中抗体鉴定包括抗体亚型鉴定。
病毒核酸检测可通过PCR等方法检测病毒RNA,确定病毒载量和基因型。
3. 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和支持疗法。
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是丙型肝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毒基因型和治疗经验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方案。
同时,对于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等并发症的患者,还需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
结论: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炎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合理运用诊断方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此外,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丙型肝炎的防控意识,对于控制该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有7100万人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其中每年大约有40万人死于与丙型肝炎相关的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对于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一、感染途径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注射药物使用、共用注射器、母婴传播等途径。
此外,性传播和与感染者共享个人卫生用品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因此,一些特定人群,如吸毒者、输血受过多次、接受器官移植或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等更容易感染。
二、地区差异丙型肝炎的流行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
根据数据显示,亚洲、北非和中东地区的感染率较高,而北美和欧洲地区的感染率相对较低。
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区的卫生条件、医疗设施和感染防控措施有关。
三、潜伏期和病程丙型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2至26周,平均为6至7周。
大多数感染者在初次感染后会出现急性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
然而,约70-85%的感染者无明显症状,这使得丙型肝炎的流行范围更加广泛。
四、慢性感染和并发症约75-85%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感染,其中一部分患者可能在数十年后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研究,长期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患肝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0倍以上。
五、预防和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丙型肝炎的关键是加强宣教,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1. 定期进行丙型肝炎病毒的筛查,及时发现感染者并提供适当的治疗;2. 推广安全注射和输血操作,杜绝血液传播的可能;3. 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性传播的风险;4. 加强卫生教育,普及个人卫生知识,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5. 为高风险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如吸毒者、医务人员等。
六、疫苗和药物研究目前,已经研制出丙型肝炎疫苗,但其覆盖范围有限。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更有效的疫苗和药物,以减少丙型肝炎的感染和并发症。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2006-11-28中医学论文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作者:黄华 HCV 抗原检测核心抗原核酸检测技术(NAT)同时检测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世界性传染病[1],这种病毒主要经由血液传播,也可能存在其他传播途径如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家庭内接触传播。
约有近半数的HCV感染传播途径不明确。
丙型肝炎的流行呈全球性,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
根据WHO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2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有3.5万例。
目前尚无治疗丙型肝炎的疫苗,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防控丙型肝炎传染源及阻断传播途径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早期准确诊断并及时发现 HCV感染者。
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两方面控制丙型肝炎[2].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研究诊断丙型肝炎的新技术。
自1989年建立了丙肝病毒抗-HCV检测方法以来,随着医学检测技术和仪器的不断发展,丙型肝炎的检测技术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
到目前为止,丙型肝炎检测技术主要有抗-HCV检测、HCV-RNA核酸扩增检测、HCV核心抗原的检测以及同时检测抗-HCV 和HCV核心抗原4种类型。
本文将对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展望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1 抗-HCV的检测最早出现的HCV检测技术是抗-HCV的检测。
由于HCV在病人外周血液中的含量及病毒抗原的含量很低,这就使得用常规方法难以直接检测,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其检测方法又演变出多种,如:双抗原夹心 ELIS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 ELISA)、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蛋白芯片检测法以及免疫层析法。
在这些方法之中,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是抗体检测的金标准,蛋白芯片检测法主要用于抗-HCV的分型。
丙型肝炎检验现状临床观察
差异 ,使 得检 测 的结果 易 出现假 阳性和 漏检 情况 。 同时酶联 免 疫 检验 方法 的操作过 程相对 复杂 , 所 需时 间过 长 , 且 需要 的试 剂较 多,
1 . 1资料 患者 1 1 8 0 例, 对 其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 析 , 其 中男性 患者 5 8 1 例,
1 . 2方法
选取 2 0 1 3年 6月至 2 0 1 4年 6月 来我 院进 行丙 型肝 炎检 验 的 对 设备 的要 求较严 格, 因此 该方法 具有一 定的 限制 。
实时荧 光定 量 P C R 检 验方 法 是 目前 生物 界发 展最 为迅速 的一
的病毒 核酸 检测 l 临床上 主要 分为 定量检 测和 光 定量 P C R检验 方法在检 验 HC V 时无显著统计 学差异 ,两种方法均可应用于 临床 ,都具有一 定 的效 果 ,但 实 时 荧光 定 量 P C R 检 验 方 法 较 酶 联 免 疫检 验 方 法 而 言 其 灵敏 度 更 高 ,特 异 性 更 强 ,因此 准确 率也 相 对 较 高 。 【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检 验现 状 ;临床观察 ;酶联免 疫法 ;实时荧光 定量 P C R 法
对 患者 的健康 和生命 造成 严重威 胁 。 由于 目前人 们对 丙 型肝 炎还 于近年来 基 因工程 抗原技 术 的不 断成熟 , 价格呈 逐年下 降的趋势 ,
比较 陌生 ,缺乏 足够 的认 识 以及 重视 ,因此 ,做 好丙 型肝 炎 的预 试 剂盒 的质 量也 在不 断提 高 ,特 异性 高达 9 2 %以上 。但 对 于免 疫 防和 治疗 工作至 关重 要 ,本 研究 对两种 检验 丙型 肝炎 病毒 的方法 功 能 不正 常 的 H C V 感 染者 , 则不 能检 出抗 H C V ,而 且 由于 目前 市 进行 对 比分析 , 旨在 总结 出最有 效 的临床 检验方 法 ,现将研 究 结 面 上不 同 的厂家 采用 的 H C V重组 抗原 的质量 及各 抗原 包被 片段 比 果作 如下报道 。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摘要】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较隐匿的肝脏炎性病变,主要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
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相关的临床检验技术的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
分析各项检验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价值,不仅是加快 HCV 临床检验技术的关键措施,也是提高临床丙型肝炎诊治水平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研究进展;丙型肝炎在全球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是其主要诱发因素,而 HCV感染的传播途径复杂多样,除了常见的血液传播以外,HCV病毒还可能通过性接触、母婴物质交换,甚至一些综合性途径、隐性途径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种族的人群均对HCV易感,每年因此类感染而死亡的人数达到35万例,其中仅有近25%的患者出现特异性症状。
考虑到HCV感染传播途径具有显著的复杂性,且早期症状较隐匿,早期提升丙型肝炎大面积筛查能力、推进 HCV 检验技术研究、完善 HCV 防控机制、有效控制 HCV 感染是全面降低丙型肝炎发病率及提升人类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
对于丙型肝炎而言,其临床上也没有研制出专门有效的丙型肝炎疫苗,基于此需要找寻出更加敏感的HCV检验途径,实现早预防,早发现的目的,更好实现干预工作,给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
1 当前对丙型肝炎的检验技术有哪些?1.1ELISAELISA是临床较常用的抗 - HCV 检测手段,其利用酶结合物与HCV 抗原抗体复合物融合后产生的显色反应分析 HCV 阴阳性。
ELISA 凭借简单的操作步骤、低成本等在临床抗 - HCV 检验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2 间接 ELISA间接 ELISA 检验也是临床应用度较高的一种检测方法。
间接 ELISA 阳性检出结果不理想或与抗 - HCV ELISA 试剂与血清中高免疫球蛋白 G(IgG)的含量有关,抗 - HCV ELISA 试剂与血清中 IgG 结合形成少量非特异性吸附,可对 HCV 阳性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应尽量在检测前稀释样本以避免血清中非特异性 IgG 所形成的固相吸附反应导致假阳性[2]。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丙型肝炎是全球流行性疾病之一,我国丙型肝炎的感染率高达3.20%,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据统计,全球范围约有3.00%的人口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约有1.7亿丙型肝炎感染者[1]。
而其中有20.00%的患者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丙型肝炎病毒为隐匿性感染,感染者无自觉症状,使感染者成为隐蔽的传染源,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
目前,临床治疗丙型肝炎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这也是控制疾病发展的关键措施[2]。
本研究对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实施聚乙二醇干扰素ɑ-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医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80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122例;年龄27~56岁,平均(44.5±3.5)岁。
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4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患者体质量≤75kg,用量1000mg/d;体质量>75kg,用量1200mg/d;治疗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ɑ-2a(国药准字:J20030034,商品名:派罗欣,厂家:上海罗氏制药,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联合利巴韦林(国药准字:H20057932,厂家:天津君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患者体质量≤75kg,用量1000mg/d;体质量>75kg,用量1200mg/d,两组患者治疗48周。
1.3观察指标检测治疗前患者的HCV-RNA含量和基因分型,于治疗第4、12周、结束时、停药后24周分别进行检测。
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指治疗第4周HCV-RNA含量低于最低检测限;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是指治疗12周时HCV-RNA的含量低于最低检测限;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是指治疗结束时HCV-RNA含量低于最低检测限;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是指治疗结束后24周的HCV-RNA含量仍低于最低检测限的状态。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丙型肝炎首个检测方法丙肝病毒-HCV检测法于1989年正式被提出,丙型肝炎病毒(HCV)医学检测研究和实践越来越深入。
该研究为了解丙肝病毒检验技术发展发展与研究现状,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此类病毒的检验手段主要涵盖了HCV抗原检测技术、HCV-RNA核算扩增检测技术、抗-HCV 检测以及HCV核心抗原和抗-HCV检测等类。
了解不同HCV检验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进展是加快HCV检验技术研究改良以及更好地运用HCV检验技术、改善HCV临床诊疗水平与效益的关键所在。
[Abstract] hepatitis C the first detection method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detection method was put forward formally in 1989,hepatitis C virus (HCV)detection is more and more in-depth study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The development of virus detection technology so far,this kind of virus test mainly covers the HCV antigen detection technique,HCV-RNA accounting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detection of anti -HCV technology,and HCV core antigen and anti -HCV detection class. Progr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HCV test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is to accelerate the HCV test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and better use the improved HCV test technology,the key HCV clinical diagnosis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the place.[Key words] hepatitis C virus;nucleic acid detection;core antigen;progress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典型全球性传染性疾病,HCV 传播途径较多,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也可通过家庭内接触、性接触、母婴传播,但至今依然有及半数的HCV患者感染传播途径未能明确,这表明HCV传播有许多综合途径或隐性途径[1]。
丙型肝炎的病例分析和疫情调查
丙型肝炎的病例分析和疫情调查引言: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慢性肝炎,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本文将通过对丙型肝炎的病例分析和疫情调查,探讨该疾病的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防控措施。
一、病例分析1. 病例背景:病例A,男性,45岁,从事医疗行业,曾接触过大量血液制品。
近期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
2. 临床表现: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期常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慢性期则可能出现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3. 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测是诊断丙型肝炎的主要手段,包括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HCV RNA)。
病例A的血清检测结果显示Anti-HCV阳性,HCV RNA检测为阳性。
二、疫情调查1. 传播途径: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血液直接接触,如输血、血液制品的使用、注射毒品等。
此外,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也是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
2. 高危人群: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注射毒品者、多次输血史患者等是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病例A作为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接触大量血液制品,属于高危人群。
3. 防控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2)加强血液供应安全管理,确保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3)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减少毒品注射行为的传播风险。
(4)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5)开展丙型肝炎疫苗研发和接种工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结论: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病例分析和疫情调查对于了解该疾病的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防控措施和宣传教育,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丙型肝炎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
35例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分析
的病毒 灭 活和提 倡 自身输 血 。
年龄增 加 , 免疫 力低 下是人 群 感染 丙型肝 炎不 可忽视 的重要 原 因, 我们应 加 强对 血液 及血液 制品
【 关键 词 l丙 型肝 炎 携 带 生 化检验
【 图分 类 号 】 R 4 中
【 献标 识码 】 A 文
具体情 况见表 1 。结 果显 示丙 型肝 炎患者 的 G U、K L 、AL B、
3 2 本次 抽查 医院 人群 抗 一HC 阳性率 为 2 8 要 低于 全国平 . %, V . %,
均水平 ,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①近年来血液及献血 员的严格管 理与筛选 , 输血后丙肝感染率明显下降 ; ②对医源性感染加大管理
实 施 的 力度 , 效地 阻止 了 HcV 的传 播 。 有 抗一 HC 的检测 是最 早 出现 的 HC 检测技 术 , V V 其检 测方 法又 有 多种 , : 如 间接 酶联 免 疫 吸附 实验 ( 间接 E SA) LI 、双 抗原 夹 心 E IA、重组 免疫 印迹 法( B 、免 疫 层析法 以及 蛋 白芯 片检 测 LS RI A) 法 。其 中 ELI 是 应 用 最广 的 抗 体检 测 技术 。 目前 我国 市售 的 SA 抗 一 V试 剂盒 普遍 是采 用 间接 法 的第三 代抗 一 V L S HC HC E IA试 剂 盒 , 异性 9 %~l 0 由于 近 来基 因工 程抗 原技 术的 完善 , 格 特 2 %, 0 价 不断 降 低 , 剂 盒 质量 不 断提 高 , 试 但对 于 免疫 功 能不 正 常的 H cV
方 法一 种或 两种 试 剂 阳性 结果 进行 RI A 确认 。 B 2 结 果 2 1 抗 一 V 阳性率 . HC
丙肝调研报告
丙肝调研报告丙肝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传染病。
它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途径感染人群,而丙肝患者一般不会自愈,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丙肝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受众群体需求,我们开展了丙肝调研活动。
二、调研方法与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1000名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的居民。
我们在多个城市的社区、医院和公共场所发放了调查问卷,并依据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研结果1. 疫情认知程度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80%的受访者表示对丙肝有一定的了解,其中30%的人能够正确回答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丙肝防控需求在我们的调查中,66%的受访者表示希望政府能加大对丙肝的宣传力度,并提供更多的免费检测和疫苗接种服务。
同时,受访者们也希望医疗机构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药物。
3. 受众群体特点我们发现丙肝感染的主要受众群体为青壮年和中老年人群,其中男性感染者较多。
此外,住在农村地区的居民感染率略高于城市居民。
4. 对丙肝的态度与行为大多数受访者对丙肝持谨慎态度,65%的人表示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检测,而35%的人认为丙肝与自身无关或不重视。
五、调研总结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丙肝的疫情、防控需求和受众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应加大对丙肝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丙肝的认知程度。
2. 提供更多服务:政府和医疗机构应提供免费的丙肝检测和疫苗接种服务,以鼓励更多人参与丙肝防控。
3. 完善治疗方案:医疗机构应加强研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药物,让患者能够获得更有效的治疗。
4. 针对特定人群加强宣传:对于青壮年和中老年人群以及农村地区居民,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控意识。
总之,丙肝是一种严重传染病,对社会健康构成威胁。
通过加大宣传、提供服务和改善治疗方案,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和预防丙肝的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黄华 【关键词】抗原检测核心抗原核酸检测技术同时检测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世界性传染病 [1], 这种病毒主要经由血液传播,也可能存在其他传播途径如母婴传播、性传 播和家庭内接触传播。
约有近半数的感染传播途径不明确。
丙型肝炎的流行呈全球性,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 原因。
根据统计, 全球的感染率约为 3,估计约 2 亿人感染了,每年新发丙型肝 炎病例约有 35 万例。
目前尚无治疗丙型肝炎的疫苗,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防控丙型肝炎传染源及阻断传播途径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早期 准确诊断并及时发现感染者。
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两方面控制丙型肝炎 [2]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 在不遗余力地研究诊断丙型肝炎的新技术。
自 1989 年建立了丙肝病毒抗-检测方法以来,随着医学检测技术和仪 器的不断发展,丙型肝炎的检测技术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
到目前为止,丙型肝炎检测技术主要有抗 -检测、-核酸扩增检测、核 心抗原的检测以及同时检测抗-和核心抗原 4 种类型。
本文将对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展望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1 抗-的检测 最早出现的检测技术是抗-的检测。
由于在病人外周血液中的含量及病毒抗原的含量很低,这就使得用常 规方法难以直接检测,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其检测方法又演变 出多种,如双抗原夹心、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重组免疫印迹法、 蛋白芯片检测法以及免疫层析法。
在这些方法之中,重组免疫印迹法是抗体检测的金标准,蛋白芯片检 测法主要用于抗-的分型。
而由于其操作简单,检测设备廉价,因此成为应用最广的抗体检测技 术。
根据出现时间的先后以及使用抗原的不同,抗-检测技术可分成三代。
第一代抗-试剂盒所用的抗原来自病毒基因组非结构区 100,它的使用 使的输血感染率下降了 80 以上。
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目的研究和分析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中接收并诊断的丙型肝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收集静脉血,然后取血清备用。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和胶体金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
结果通过采用胶体金法和联免疫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患者的检验阳性数据之间没有明显性差异(P>0.05),说明这两种检验方式的有效性均得到肯定。
结论针对丙型肝炎的检验采用胶体金法和联免疫法进行,两种方式检验的阳性率不存在明显性差异,但胶体金法检测具有时间短、操作方便、效果直观、经济性好等特点,并可以无需采用特殊设备,进行单份测定,在临床和急诊过程中发挥其优势和价值,因此针对丙型肝炎的检验可以选择胶体金法进行检验。
标签:丙型肝炎;检验方法;临床研究;分析丙型肝炎患者的数目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人们对甲型和乙型肝炎比较熟悉,对于丙型肝炎来说较为陌生,但丙型肝炎对人体的损害程度较高,严重影响到丙型肝炎患者的身体健康[1]。
因此,为提高患者疾病的诊断水平,进行有效的检验,需要加强对该病症的分析和探究,以提高检验技术的水平和质量[2]。
肝炎病毒(HBV)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丙型肝炎(HCV)是肝炎症状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单股正链R N A 病毒多导致的,慢性的丙型肝炎病毒可以导致患者产生肝细胞癌和丙型肝炎等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下面就检验方式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中接收并诊断的丙型肝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收集静脉血,然后取血清备用。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和胶体金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
关于丙肝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检验的分析探究
关于丙肝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检验的分析探究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丙肝病毒的危险因素,探究现有临床检验手段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设计问卷的方法对其感染因素进行统计,并分析其所接受的临床检验手段。
结果:结果显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吸毒、输血与医源性暴露等都容易造成感染,而现有的临床检验方法来看,实验室检验能够较好的保证准确性。
结论:人们对丙肝病毒感染因素的认知尚处于探索,主要以养成良好的预防习惯进行防治,临床检验要早筛查早治疗。
关键词:丙肝;感染现状;临床检验丙肝病毒凭借其较高的传染性与严重的致病后果,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然而,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卫生问题,丙肝病毒现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防治疫苗。
要想更好地对其进行防治,除了遏制非法血液采集、吸毒等途径外,良好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与临床检测手段也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丙肝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39±1.6)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5±2.2)年。
如果患者在无其他型别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血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呈现阳性,且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呈现阳性,则经本人同意确定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研究方法分为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临床检验研究。
危险因素调查对接受研究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统计,统计因素包括感染情况以及平日里的高危行为,高危行为包括你纹身、打耳孔等皮肤创伤,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输血、母婴传染等医源性暴露等。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及危险感染因素。
临床检验研究由于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尚没有有效的办法进行疫苗防治。
但目前注入核酸扩增、HCV抗体检测、HCV抗体-抗原联合检测等临床。
关于丙肝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检验的分析探究
关于丙肝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检验的分析探究摘要:目的:探讨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检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90例丙肝患者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
结果:经过调查后,引起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造成感染、外科手术引起的感染、内窥镜检查、母婴感染,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和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
结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而且较为复杂,人们往往对其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感染风险加大。
不过,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防治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遏制其发生。
关键词:丙肝病毒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探究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test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nd clinical test analysis,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Methods: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HCV were investigated retrospectively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and 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taken. RESULTS:After investigation,the risk factors for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cluded the use of syringes,the use of syringes,the trauma of skin trauma,the infection caused by blood transfusion,surgical infection,endoscopy,maternal and child infections,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The factor is the use of syringes mixed with drugs and can easily cause skin trauma. Conclusion:The risk fac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re more complicated and complicated,and people do not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m,so that the risk of infection increases. However,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can be controlled,w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its risk factors,from the source to curb its occurrence.Key words: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risk factors clinical analysis丙肝病毒的传染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关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检验的分析探究 刘文清
关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检验的分析探究刘文清摘要】目的:对临床中丙肝病毒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究。
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丙肝病毒感染患者274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对丙肝病毒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家庭成员是否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纹眉、是否去洗浴场所、是否去理发店修面、是否使用安全套、手术史、输血史、输血时间、针灸史、口腔诊疗史、内窥镜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医务人员需通过有效的检验方法,对丙型肝炎进行有效的检验,以为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临床检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294-01丙型肝炎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很多国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患者要比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多很多,以美国为例,前者是后者的4倍。
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接近3%,粗略估计有1.7亿人多,而且这一数据每年都在增长[1]。
现如今,丙型肝炎病毒并没有有效疫苗,也无特别高效的方法。
所以要想控制丙型肝炎病毒,只能够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尽早确诊,尽早防控。
正式如此,各个国家都对丙型肝炎病毒加大了研究力度。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病例组的选取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的丙型肝炎病例,血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同时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阳性,并且排除已知的其他型别肝炎病毒感染者。
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74份,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7份。
经过血标本检测,排除病例组25份,其中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7份,丙型肝炎病毒核糖苷酸阴性18份;排除对照组2份,其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份,血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1份,共排除27对样本。
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分析
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分析【摘要】目的:对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期临床对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600例患者分别采取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以及荧光定量检测法进行丙型肝炎检验,并对3种不同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以及荧光定量检测法三种检验方法的检验阳性率分别为1.2%、1.5%、1.3%。
P>0.05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在进行丙型肝炎患者的检测中,选择三种方法进行检验,所得结果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中荧光定量检测法的丙型肝炎确诊意义较重,同时胶体金法的操作较简单,检验时间较短,较为适合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
【关键词】丙型肝炎;荧光定量检测法;酶联免疫法;临床检验1991年,ICTV(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经输血或输血液制品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正式定名为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的一种,相对于与甲型肝炎、或是乙型肝炎,多数人群对于丙型肝炎的了解较少,甚至不知道丙型肝炎的存在,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也有少数患者是与丙型肝炎病人过多接触传染所致,丙型肝炎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对患者进行感染的期间,可引发患者出现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等疾病,对患者的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早发现和治疗,有着极重要的意义[1]。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是对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期临床对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属于自愿入组,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患者的详细数据见表1。
1.2实验方法1.2.1研究方法:在进行检验前,对患者进行常规静脉血抽取,对样本及进行分离处理后,取血清并进行低温保存,为进行检验做准备。
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丙型肝炎患者检验结果,探讨丙型肝炎的有效检验方法。
方法对209份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FQ-PCR)检测HCV-RNA,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及差异。
结果检出抗-HCV阳性138份(66.03%),HCV-RNA阳性128份(6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抗-HCV与HCV-RNA均阳性者112份(53.59%),两者均阴性的55例(26.32%)。
两种检测方法总符合率为79.90%(配对x2=2.3810,P>0.05)。
结论ELISA和FQ-PCR法检测HCV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二者结合检测可提高HCV检出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test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inspection method for hepatitis C. Methods Anti-HCV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ELISA)and HCV-RNA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in 209 specimens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methods. Results 138(66.03%)cases were detected positive for anti-HCV,while 128(61.24%)cases were detected positive for HCV-RNA(P> 0.05). 112 cases (53.59%)were positive for both Anti-HCV and HCV-RNA,while 55 cases (26.32%)were negative for both Anti-HCV and HCV-RNA.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79.90%(paired x2=2.3810,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etecting HCV between ELISA and FQ-PCR,however,the detection rate of HCV can be improved by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s.[Key words] Hepatitis C;Detection;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method;Enzyme-linked immunoassay丙型肝炎(HCV)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主要经血液传播的慢性疾病,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探析HCV检测现状及新进展
探析HCV检测现状及新进展摘要:丙肝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我国平均感染率为%。
北方稍高,约为%,南方为%~%,感染人数估计有3700万。
受感染的母亲传播给婴儿的发生率为5%。
患急性肝炎后约有50%~70%的感染者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倾向,重者20~25年后可转化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10年内有大约30%的发展为终末期肝病[1-2],并且HC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密切的关系。
对于HCV感染者,第3、5、7、10年的肝癌累积发生率达11%、%、29%、% 。
随着医学检验的迅猛发展,HCV检测技术也不断提高.但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比,HCV的检测还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 HCV 抗–HCV RNA ELISA RT-PCRHCV检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由于HCV抗原结构的特殊性,直接检测血清中HCV抗原的技术问题还未彻底解决。
2.抗体(抗-HCV)出现时间晚,从HCV感染后到抗体转阳的时间平均为50~70天,有的患者可延长至6~9个月,检测的“窗口期”较长。
3.病毒基因型复杂而且容易变异,使基因水平的检测质量不够稳定。
随着有关人员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和相关科学的迅猛发展,已经在HCV检测技术方面有了重要进展。
1 第三代抗-HCV试剂的应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仍是目前常用手段,这方面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第三代酶免疫测定法(EIA)或间接酶免疫法(ELISA),我国大多采用ELISA方法。
ELISA方法中包被抗原的组成和质量是关键因素。
第三代ELISA试剂比第一、第二代试剂有明显的改进,其包被的抗原为HCV核心抗原NS3、NS4和NS5。
由于第一、第二代试剂的重组基因多肽抗原中仍有SOD多肽,所以都存在抗-SOD造成的假阳性。
而第三代HCV试剂,用中国北方地区HCV全基因序列,根据文献开发的预测蛋白理化性质及三级结构和抗原决定簇的位点的序列软件,完成了HCV全基因序列的亲水性﹑亲近性﹑移动性分析,已预测到HCV抗原决定簇的位点。
丙型肝炎临床检测方法的探讨
丙型肝炎临床检测方法的探讨丙型肝炎对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它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以前认为丙型肝炎病毒多与输血相关,是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现已知它是使社区公众患病毒性肝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高侵染率可达60%~90%,主要发现在直接、反复地经皮肤感染的人群中,如血友病患者和静脉注射吸毒者。
控制丙型肝炎只能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入手,早期准确诊断和发现HCV感染者就是防控丙型肝炎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最为有效的手段。
我院近些年对临床上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现将结论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选取我院临床丙型肝炎病毒检验患者87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1例。
年龄21~68岁,平均37岁。
1.2 方法:1.2.1 丙型肝炎病毒抗-HCV的检测:常用的抗-HCV诊断试剂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其基本原理是以HCV抗原包被酶标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与被检血清中的抗-HCV反应,邻苯二胺(OPD)或3,3' 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后,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阴阳性判断.该方法中包被抗原的组成和质量是关键因素。
对抗-HCV的检测,目前仍有改进的潜力。
随着HCV研究的深入,更多的HCV蛋白被发现,其中新型核心蛋白和外膜蛋白被认为有效提高抗-HCV的灵敏度。
1.2.2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RNA的检测:直接检测HCV RNA对于筛查窗口期HCV感染的献血者,降低输血后HCV感染的发病率是必要的。
HCV RNA检测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首先经逆转录酶作用,在特异性引物存在下,将HCV RNA逆转录为单链的cDNA,再通过PCR将cDNA扩增。
不同定量分析方法中的检测单位与临床标本的HCV RNA实际水平的关系不完全一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HCV RNA定量分析单位的国际标准(IU),目前分析方法检测的下限值范围为30~615 kIU/L,上限值范围为5×105~7.7×105 kIU/L,特异性为98~99%,且不受基因型的影响。
丙型肝炎的临床检验技术分析
丙型肝炎的临床检验技术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的临床检验技术。
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丙型肝炎筛查的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组患者的丙型肝炎检验内容以及检验结果。
结果本组患者接受丙型肝炎临床检验中,共发现丙型肝炎阳性4例,阳性率为4.08%,分析丙型肝炎患者生化检验指标显示,其K+、GLU、ALT、AST等指标明显低于标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可以通过酶联免疫检验法等方式为其进行丙型肝炎的筛查,通过对比患者的生化检验相关指标,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患者的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应用丙型肝炎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具有传染性且危害患者肝健康的疾病,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正在不断增加,准确的筛查丙型肝炎并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能够更好的保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丙型肝炎的临床检验技术对于丙型肝炎筛查以及后续诊疗效果的判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检验中,通过优质的临床检验技术准确判断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确切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是提高患者治疗效率的关键[1]。
目前应用酶联免疫检验法以及生化指标检验的方式,能够比较好的判断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为了具体了解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技术的应用情况,本文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丙型肝炎筛查的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丙型肝炎检验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丙型肝炎筛查的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46例,患者年龄8—74岁,平均年龄(44.39±6.52)岁,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使用酶联免疫检验法对其进行丙型肝炎筛查,并对患者生化指标K+、GLU、ALT、AST等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丙肝感染现状及临床检验的分析探究
发表时间:2016-07-06T11:54:14.5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作者:李娜
[导读] 丙型肝炎病毒(HCV) 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其带有脂质包膜以及病毒蛋白的亲、疏水性与黄病毒和瘟疫病毒相似。
李娜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150500
摘要:目的了解丙肝感染现状及临床检验方法,为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我市吸毒与普通人各100人,检测血清HCV抗体。
结果丙肝阳性率79.84%,女性感染丙肝的危险性大于男性,OR = 7.100;注射过毒品、在戒毒所参与戒毒过(即重复吸毒者)的吸毒人员感染丙肝的危险性大于未注射吸毒、未毒过的吸毒人群,OR值分别为23.967、2.748。
结论吸毒人群的丙肝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吸毒人群共用针具与不安全性行为。
关键词:丙肝感染现状、临床检验、分析探究
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 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其带有脂质包膜以及病毒蛋白的亲、疏水性与黄病毒和瘟疫病毒相似,目前将HCV归于黄病毒科。
HCV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是人类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2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HCV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血液传播,也可能存在其他传播途径如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家庭内接触传播,其中静脉吸毒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某些地区,因静脉吸毒导致的丙肝传播占60%-90%,但仍约有近半数的HCV感染传播途径不明确。
HC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抗体和HCV-RNA。
ELISA法检测抗HCV法操作简单、准确性、特异性高,成本较低,在实际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酶联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核心抗原试剂盒的开发,为丙肝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主要研究吸毒人员的丙肝感染率。
1. 资料
吸毒组:选取我市戒毒所100名强制戒毒人员,年龄16-44岁,平均30岁,其中男80例,女20例;对照组:普通人群,随机抽取100例,年龄18-50岁,平均34岁。
其中男80例,女20例;两组年龄与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105)。
2.临床检测方法
2.1抗-HCV的检测
HCV在宿主外周血中的含量及病毒抗原的含量非常低,使得常规方法很难直接检测,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HCV抗体检测。
其检测方法又有多种,如: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ELISA)、双抗原夹心ELISA、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免疫层析法以及蛋白芯片检测法。
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是抗体检测的金标准,采用重组或者合成的HCV多肽作为包被抗原,其试剂发展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抗-HCV IgG试剂盒所用的包被抗原来自病毒基因组非结构区(C100-3),HCV感染3-4个月后可检测抗-HCV阳性,敏感性也较高,达到80%-90%,但假阳性较高。
第二代试剂除了包被C100-3抗原外又加入了HCV核心区多肽C22-3和非结构区抗原C33c,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感染后8-12周即可检测。
第三代HCV抗体ELISA试剂中采用了重组的NSS多肽,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进一步改善。
由于各厂家使用的HCV 基因重组抗原的质量和各抗原片段包被比例不同,从而使各厂家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抗-HCV检测结果的不一致,产生漏检和假阳性等。
2.2HCV抗原检测
目前报道有两类HCV抗原的检测可作为HCV感染的指标,非结构抗原和核心抗原。
核心蛋白区位于HCV基因组N端,紧接5c-NCR,核心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除作为HCV的核壳蛋白具有病毒颗粒组装功能外,它具有自身多聚化和结合病毒RNA的能力,调控细胞及病毒基因表达、调控细胞正常生长等功能,是HCV感染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国内外对HCV抗原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如美国Ortho公司已推出了用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或定量检测血清样品中总的或游离的HCV核心抗原ELISA试剂盒,与RT-PCR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单、时间短、对实验环境要求低以及假阳性率低的特点。
2.3同时检测抗-HCV和HCV核心抗原
联合检测抗原抗体的思路是HCV筛查试剂盒和血清学检测的发展方向,具有操作快速、简便,可在3 h内获得结果,并且与现有的仪器设备兼容,适用于各基层医院。
主要把HCV核心抗原和外周蛋白抗体及部分核心抗体相结合的检测试剂盒。
湖南景达基因公司研制出针对HCV核心区全序列抗原不同区段的多株单克隆抗体细胞,制备高亲和力的抗HCV核心抗体,并将这些单抗进行功能配伍采用双抗夹心技术制备出HCV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盒,大量实验研究表明,HCV核心抗原的检测低了HCV经血传播的风险。
2.4HCV-RNA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
HCV基因组为单链正股RNA病毒,具有单一的ORF几乎跨越整个基因组,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可以在极低病毒含量的肝脏和血浆标本中检测到HCV基因的特异片段,且能动态反应病毒的复制状态,这一技术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丙型肝炎的有效指标。
HCV RNA在大多数向慢性转化的感染者中,含量降低速度逐渐减慢,最后趋于稳定,晚期肝病患者的HCV RNA水平很低,甚至无法测出,HCV RNA易被血细胞中的RNA酶降解,因此如果被检标本保存不当(例如反复冻融)将影响检测结果。
此法还受进食的影响,易与血中脂质及脂蛋白结合,降低检出率。
NAT检测技术中在临床上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是PCR技术,现在临床上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大大提高检测水平。
竞争性逆转录PCR(competi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CTR-PCR)也称定量竞争PCR,是以一种人工构建的突变HCV cDNA作为竞争模板或内参标准,与待遇标本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竞争扩增。
3.结果
抗HCV检出率:100例吸毒者血清标本吸光度值范围0.001- 2.960,均值为1.686,HCV感染率为80.4%。
吸毒者中男性80例,阳性60例,感染率80.00%;女性20例,阳性17例,感染率85.0%;男、女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105)。
对照组100例标本吸光度值范围0.002-0.986,均值为0.048。
其中2例丙肝抗体阳性,感染率为2%。
两组阳性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2=180123, P<0.01)。
4.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普通人群丙肝感染率平均为3%,我国略高为3.2%。
研究结果证明静脉吸毒者的HCV携带率之高是HCV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丙肝抗体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重复感染会导致机体抗体滴度增高。
丙型肝炎病毒为单正链RNA病毒,感染后极易慢性化,约20%可发展为肝硬化,HCV的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随着吸毒人群的增加,HCV传播的机会也随之增大,吸毒者有可能成为丙肝向周围普通人群扩散和传播的重要传染源,且结果显示吸毒者丙肝感染的概率要大于普通人群。
HCV感染通常是持续性的终生感染,抗体检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现较慢,因此,抗HCV抗体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少量的假阴性,故早期诊断丙肝仍有困难。
血清HCV-RNA检测阳性是HCV感染的直接证据,对丙肝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实验结果表明,HCV-RNA与抗HCV检测结果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HCV临床检测技术也不断进步,但不管那种检测方法都离不开灵敏度高、早期就能作出诊断、检测过程快速准确等这些原则。
HCV RNA检测技术已经成熟,但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条件,目前基层医院还没有普及。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几种方法联合检测,综合判断病人的病情,并及时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何长辉,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0):753-755
[2]冯国钢,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技术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781-2782
[3]张华源,周伴群,焦亮,珠海市斗门区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8):95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