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文鉴赏《深虑论》

合集下载

《深虑论》古文赏析

《深虑论》古文赏析

《深虑论》古文赏析【作品介绍】《深虑论》是一篇史论。

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但却将原因归结为非人智能所虑及的天意。

论证“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原文】深虑论作者: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①,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②。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③。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④;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

变封建而为郡县⑤,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弒之谋。

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因于夷狄。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注释】①图:谋划,设法对付。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篇一:方孝孺阅读答案及翻译豫让①论方孝孺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覥然②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噫!选自注①豫让,春秋战国时晋国人,为晋卿智伯家臣。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豫让①论方孝孺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覥然②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噫!选自《古文观止》【注】①豫让,春秋战国时晋国人,为晋卿智伯家臣。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豫让①论方孝孺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覥然②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噫!选自《古文观止》【注】①豫让,春秋战国时晋国人,为晋卿智伯家臣。

手工注释古文观止《深虑论》(共58处注释)

手工注释古文观止《深虑论》(共58处注释)

深虑论明·方孝孺虑1天下者,常图2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3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4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5于不足疑之事。

岂6其虑之未周欤7?盖8虑之所能及者,人事9之宜10然11,而出于12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13也。

1.虑:想,考虑。

2.图:想,考虑。

3.遗:忽略。

4.发:生长,产生。

5.起:兴起。

6.岂:加强反诘语气。

难道。

7.欤:助反诘语气。

吗。

8.盖:表示揣测、估计。

大约,大概。

9.人事:人力所能做的事。

10.宜:应该,应当。

11.然:<语气>助终结语气。

12.于:<介>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范围。

在......方面。

13.天道:天理,天意。

译文:考虑国家大事的人,一般情况下能想到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解决的事情,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

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的事情中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兴起。

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力所应该做到的事情,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而发生的事情,都是天意的安排呀!当14秦之世15,而灭诸侯,一16天下。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17。

方以为兵革18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19,而卒20亡秦之社稷。

汉惩21秦之孤立,于是大建22庶孽23而为诸侯24,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25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26。

武、宣以后27,稍削析28之而分其势29,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30。

光武31之惩哀、平32,魏33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34由35亡而为之备36。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37人于疑似38之际39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40见五代方镇41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42,思之详而备之审43矣。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篇一:方孝孺《豫让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豫让①论方孝孺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覥然②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深虑论》古文阅读练习答案及参考译文

《深虑论》古文阅读练习答案及参考译文

《深虑论》古文阅读练习答案及参考译文《深虑论》是一篇古文名篇,篇幅较长,内容深奥。

本文将为您呈现《深虑论》的阅读练习答案以及参考译文,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篇古文。

第一段:导言《深虑论》是一篇由汉朝文学家刘向所著的文章,该文以典故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人在深思熟虑后做出决策的故事。

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强调决策的重要性,以及理性思考对于决策的影响。

第二段:解析篇章结构《深虑论》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导言、正文和结尾。

导言部分通过故事情节引出文章主题,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正文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对话,揭示了人心的浮躁和决策的困难。

结尾则以寓言的形式,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给读者以深思。

第三段:对答案的解读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

首先,作者在讲述故事过程中,通过对话揭示了一个人在做决策时常常陷入的困境。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人们在决策时常常被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所左右,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

其次,作者通过故事的结尾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即深思熟虑,理性决策。

第四段:参考译文以下是《深虑论》的参考译文:一个人寄宿在山上的庙宇里,决心要做几天的静修。

正当他专注于修行时,却被一只兔子打乱了思绪。

兔子从他面前溜过,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他开始跟随兔子,穿过树林,穿过草地,最后来到了一个池塘旁。

眼前的池塘十分美丽,池水澄净,而其中游动的鱼儿更是美不胜收。

这一切都使他心驰神往,忍不住放下了修行的心思。

当他看到岸边有围捕鱼儿的人时,他决定加入其中,迅速地捉住了一条大鱼。

他洋洋自得地回到庙宇,准备享受他的成果。

然而,等到他拿起刀准备剖开鱼腹时,他突然意识到问题:如果他剖开这条鱼,那为了捕获这条鱼,他付出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开始深思熟虑,并最终放过了鱼儿。

结尾: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在决策时的困境。

人们常常受到环境、欲望和情绪的左右,导致难以做出理性的选择。

因此,对于重要的决策,我们需要冷静思考,追求长远的利益,而不是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

方孝孺文章

方孝孺文章

方孝孺文章《深虑论》翻译思虑天下大事的人,常常谋求解决那些难以处理的问题,而忽视解决那些容易处理的问题;防备那些自己感到担心的事情,而遗漏那些自己不怀疑的事物。

然而祸患往往发生于被忽视的问题当中,而动乱常常产生于被遗漏的事情当中。

难道因为他们的考虑不周详吗?因为能够考虑得到的,是人的力量可以做得到的事;而那些超出人的智力的无法考虑到的,就是天道啊。

在秦朝的时侯,秦始皇消灭了众多诸侯,统一天下,而他心里认为周王朝的灭亡,问题在于诸侯国的强大,于是就改分封制为郡县制;正当他以为今后武器将不再动用,皇帝之位可以世代相传时,却不料汉高祖已起兵于民间,而且最终灭亡了秦朝的政权。

汉帝鉴于秦王家族的孤弱,于是广泛册封子弟为诸侯王,认为他们是同姓宗亲,可以世代相继而不会出现变故,不料楚、吴等七国相继萌发了篡国弑君的阴谋。

汉武帝、宣帝以后,逐渐削弱诸侯王势力,分散了他们的力量,以为可以天下无事了,然而王莽终于夺取了汉朝的帝位。

东汉光武帝以西汉哀帝、平帝时动乱作为警戒,三国时曹魏以汉末动乱作为警戒,晋朝以曹魏动乱作为警戒,他们各自都以前代灭亡原因作为警戒并且有了准备。

然而他们自身的灭亡又都出于防备之外。

唐太宗听说有个姓武的女人要杀他的子孙,就想把那些可疑对象找出来除掉,然而武则天日夜侍奉在周围他却毫无察觉。

宋太祖看到五代时地方藩镇势力强大,能挟制他们的君主,建朝后解除将帅们的全部权力,削弱地方势力以便于控制,然而他的子孙却因此被敌国击败。

这里所说的这些人都有着超出常人的智慧,盖过世人的才能,对于治、乱、存、亡所以产生的迹象,考虑可谓周详,防备可谓周密啊。

可是,考虑在这一方面深入细致,祸患却在另一方面兴起,最终发展为动乱以至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智慧只能用以考虑人事,却不可以用它来考虑天道。

良医的儿女,大多死于疾病;良巫的儿女,大多死于鬼祟。

难道他们只长于救护别人而对于救活自己的儿女无能为力吗?其实他们在人事的考虑上非常精明,而在天道的考虑上显得笨拙!古时候的圣贤君主,深知天下相传到后世的变化,不是智谋思虑所能够料定的,不是法律制度所能够控制的,因此不敢任意施用他的阴谋诡计,只有积蓄最真诚的心意,用最大的功德去投合上天的心意,使上天喜欢他的德行品质,好像慈祥的母亲爱抚婴儿一般不忍心放手,所以他的子孙中即使有极愚笨、极不成材的人,纵然足以亡国,上天却终于不忍心马上使他灭亡。

深虑论原文在古文观止的页码

深虑论原文在古文观止的页码

深虑论原文在古文观止的页码
摘要:

正文:
【引言】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少史论家通过对前代兴亡的研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明代方孝孺的《深虑论》便是其中之一篇具有深刻思考的史论。

【方孝孺的《深虑论》】
《深虑论》是明代方孝孺创作的一篇史论,作者通过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

【历代君王对前代灭亡教训的吸取与忽视】
方孝孺在《深虑论》中指出,历代君王在借鉴前代灭亡教训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未能深入挖掘隐藏在表面下的真正原因。

他们因此未能全面地吸取教训,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再次发生。

【将原因归结为非人智能所虑及的天意】
方孝孺在《深虑论》中提到,历代君王将很多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天意,认为这是人力无法改变的。

这种观念限制了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也影响了他们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的决心。

【历史教训对明代统治者的启示】
方孝孺通过《深虑论》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提醒他们要从历代兴亡的史实中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认识到祸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防范问题的发生。

【总结】
《深虑论》作为一篇史论,通过对历代兴亡的深入剖析,为明代统治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文言文古文观止卷八明文深虑论

文言文古文观止卷八明文深虑论

古文观止卷八明文深虑论卷八明文深虑论(方孝孺)【题解】本文系针对明初的政治形势而提出的治国方略。

明代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在“盛世”之下决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潜在的危机。

作者就历代兴衰的史实,提出了有关长治久安的积极性的建议。

作者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世称正学先生,宁海(今属浙江)人。

十九岁时拜宋濂为师,性刚直,尚气节。

明太祖时任汉中府学教授。

建文帝即位后,升任侍讲学士。

其后,燕王朱棣起兵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命他草拟登位诏书,他执意不肯,遂遇害。

他的文章颇为时人所重,今存有《逊志斋集》。

【一段】虑天下者,常图①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②也。

【注释】①图:对付、图谋。

②天道:原指自然界的规律,其后包含的内容不断扩大,把支配人类命运的种种社会现象都纳入了天道,成为天神意志的体现。

【译文】考虑治理天下的人,常常谋求解决那些难以处理的问题,而忽视了那些容易处理的;提防那些自认为可怕的事情,而遗漏了那些自认为不必怀疑的事情。

但是祸患常常发生在被忽视的问题中,而动乱常常发生在自认为不必怀疑的事情中。

难道说是由于他们考虑问题不够周到吗?这是由于人们在考虑问题时所能达到的范围,是人事中的通常现象;超出人们的智力所达不到的地方,是天道。

【二段】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③天下。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④。

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⑤,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⑥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⑦萌篡弑之谋。

武、宣⑧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⑨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深虑论文言文阅读答案

深虑论文言文阅读答案

深虑论文言文阅读答案深虑论文言文阅读答案《深虑论》是明代方孝孺创作的一篇史论。

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但却将原因归结为非人智能所虑及的天意。

论证“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深虑论文言文阅读答案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为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

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住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用,非法术乏所能制,若慈母乏保赤子而不恶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祸常发于所忽之中忽:疏忽B.汉惩秦之孤立惩:惩罚C.思之详而备之审矣审:周密D.岂工于活人工:善于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九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而卒亡秦之社稷B.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变封建而为郡县C.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D.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值得疑虑的事上突起。

深虑论-方孝孺(2)原文

深虑论-方孝孺(2)原文

深虑论|方孝孺(2)原文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

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

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

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

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

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

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

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

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利天道啊!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限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

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立即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希望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方孝孺《深虑论》(附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方孝孺《深虑论》(附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方孝孺《深虑论》(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候,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明·方孝孺《深虑论》) 文本二:(秦)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

从方孝孺的《深虑论》谈起

从方孝孺的《深虑论》谈起

从方孝孺的《深虑论》谈起方孝孺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深虑论》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著作之一,被誉为“二程之外的政论”。

这部著作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现实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方孝孺的《深虑论》谈起,探讨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深虑论》的核心思想是“虑一国”。

方孝孺在书中指出,“虑一国者,思其治,大治由国之立以来,小治由一人之立已来,由术士、师先开启,合诸上成之”,“治投我的政治,礼投我的社会,恩信或有得。

”方孝孺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同时也需要有德行高尚的人来执政。

他强调了政治制度和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很多关于治国理政的具体建议。

方孝孺在《深虑论》中提出了“先正其体,后安其用”的治理理念。

他认为国家应该先建立起一个健全的政治体制,然后再去安排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只有政体建设得当,政治制度健全,国家才能有长治久安的可能。

这个理念对于当今社会也具有启示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只是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

方孝孺的这种先正其体的治理理念,对于当今社会的治理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方孝孺在《深虑论》中还提出了“扫除众丑,立行清”的治国方略。

他认为要治理一个国家,就必须扫除众丑,立行清。

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清除一切不正之风,建立清廉的政治风气。

这一点对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要想解决当今社会上的很多问题,就必须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标准,建立廉洁的政治环境。

方孝孺还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

他认为,君子治国,以仁为本。

一个君子如果要治理一个国家,就必须以仁爱之心,行仁政,用仁政来感化民心,稳定社会。

这一点对于当今社会也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个政府要想得到民心,就必须以民为本,以仁为本,推行仁政,使得政府的施政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

方孝孺的这种仁政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治理也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其于治乱存亡之几”下一句是什么

“其于治乱存亡之几”下一句是什么

“其于治乱存亡之几”下一句是什么“其于治乱存亡之几”下一句是:“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这是出自于明朝方孝孺所著的《深虑论》。

附《深虑论》全文赏析深虑论作者:方孝孺朝代:明朝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

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深虑论文言文阅读答案

深虑论文言文阅读答案

深虑论文言文阅读答案深虑论文言文阅读答案《深虑论》是明代方孝孺创作的一篇史论。

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但却将原因归结为非人智能所虑及的天意。

论证“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深虑论文言文阅读答案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为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

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住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用,非法术乏所能制,若慈母乏保赤子而不恶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祸常发于所忽之中忽:疏忽B.汉惩秦之孤立惩:惩罚C.思之详而备之审矣审:周密D.岂工于活人工:善于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九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而卒亡秦之社稷B.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变封建而为郡县C.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D.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值得疑虑的事上突起。

“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下一句是什么

“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下一句是什么

“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下一句是什么“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下一句是:“故其子孙”,这是出自于明朝方孝孺所著的《深虑论》。

附《深虑论》全文赏析深虑论作者:方孝孺朝代:明朝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

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下一句是什么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下一句是什么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下一句是什么“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下一句是:“其于治乱存亡之几”,这是出自于明朝方孝孺所著的《深虑论》。

附《深虑论》全文赏析深虑论作者:方孝孺朝代:明朝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

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鉴赏《深虑论》【作品介绍】《深虑论》是一篇史论。

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但却将原因归结为非人智能所虑及的天意。

论证“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原文】深虑论作者: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①,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②。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③。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④;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

变封建而为郡县⑤,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弒之谋。

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因于夷狄。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注释】①图:谋划,设法对付。

②遗:遗弃。

③天道:上天的意志。

说人事是由天命决定的。

④一:统一,用作动词。

⑤变封建而为郡县:封建,指周代衽的“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度。

天子将爵位和土地赐给贵族,贵族对领地和爵位有世袭权。

这些诸侯名义上属于王室,实际上各自为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

郡、县长官司均由皇帝任免,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译文】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

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

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

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

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

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

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亚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丈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

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

宋丈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

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

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利天道啊!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限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

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希望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讲解】这是一篇史论。

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但却将原因归结为非人智能所虑及的天意。

论证“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本文系针对明初的政治形势而提出的治国方略。

明代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在“盛世”之下决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潜在的危机。

作者就历代兴衰的史实,提出了有关长治久安的积极性的建议。

文章的开始先从“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谈起,并把这种现象和天道挂上了钩,这是作者立论的核心。

在作为全文重点的第二段中,作者列举了大量史实,从秦始皇一直谈到了宋太祖,其用意也是为了证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应该说,这些翔实的历史经验是可信的,是有强烈的说服力的。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作者写作本文后不久,明朝就发生了“乱”。

明太祖死后,其孙建文帝即位,由于和某些亲王产生了矛盾,终于导致了“靖难之变”,方孝孺本人也死在这次动乱之中。

从这一点来看,作者还是有一定的预见性的。

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再一次点明全文的主旨。

在语言的运用上,作者尽量发挥了他那犀利而坚定的文风,做到了既能说理透彻,又能通俗易晓,这在他评论前代帝王时可以充分看出。

由于思想上的局限性,作者对“天道”的理解还带有一定的宿命论的色彩。

“不可以谋天”的提法实际上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消极态度。

【作者介绍】方孝儒(1357--1402),方克勤之子,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时人称“缑城先生。

”又因在蜀任教时,蜀献王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

”幼聪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

呼为“小韩子”15岁随父兄北上济宁,励志攻读。

及长,承学于宋濂,深受器重。

洪武十五年(1382),东阁大学士吴沉等起荐方孝儒,应征至京,在奉天门奉旨作《灵芝》、《甘露》二诗,甚合上意。

赐宴时,太祖朱元璋有意使人欹斜几具,试其为人,方孝儒正之而后坐。

朱喜其举止端庄,学问渊博,有期待日后辅佐子孙之意,厚礼遣回乡。

此后十年,居家读书写作,著《周易考次》《宋吏要言》等篇。

31岁时,仇家于叔争讼,词连孝儒,官府籍其家,械押至京问罪。

朱元璋见孝儒名,特名释放,洪武二十五年,再次受荐,授汉中府学教授,深为蜀献王赏识,聘为世子师。

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继位,召孝儒入京,任翰林侍讲学士,次年,值文渊阁,尊师以礼,帝读书有疑,即召讲解。

凡国家大事,常命孝儒就坐前批答,时宫中纂修《太祖实录》及《类要》,孝儒任副总裁。

后调文学博士,奉命与董伦、高逊志等主持京考。

建文三年(1401),燕王朱棣反。

时朝廷征讨檄文,均出自孝儒之手,且为朝廷多方策划,抵御燕兵。

四年,燕兵入京师,宫中大火,惠帝焚死,孝儒日夜恸哭于殿前。

初,朱棣自北平起兵南下,军师姚广孝曾说:“南方有方孝儒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至此,朱棣命孝儒起草即位诏书,孝儒披麻带孝至,痛骂不绝,拒草诏。

朱棣为孝儒设坐,并起身劝慰说:“先生何自苦,余欲学周。

”周公辅成王耳。

孝儒反问:“成王安在?”朱棣说:“渠自焚死”。

再问:“保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说:“国赖长君。

”又问:“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搪塞说:“此朕家事耳,先生无过劳苦。

”即示左右强行授笔,并说:“诏天下,非先生不可。

”孝儒执笔,疾书“燕贼篡位”数字,掷笔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发怒说:“汝不顾九族乎?”孝儒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骂声益厉。

朱棣大怒,命人剁孝儒嘴,孝儒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朱棣厉声道:“汝焉能遽死,当灭十族!”于是,一面将关至狱中,一面搜捕其家属,逮解至京,当其面一一杀戮。

儒强忍悲痛,始终不屈。

胞弟孝友临刑时,孝儒泪如雨下,孝友从容吟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

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

”孝儒亦作绝命诗一首:“天将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贲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乎哀哉兮庶不我尤。

”最后,朱棣将孝儒陵迟处死。

所灭10族(9族及学生),达873人,行刑就达7日之久。

孝儒死后,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庸、铭等人捡其遗骸,葬于聚宝门山上,死于宁海县城之方氏族人,有义子马子同收其残骸,投于井中,后称此井为义井。

孝儒死后,朝廷方禁甚严,弟子王徐私藏孝儒遗稿,辑为《侯城集》,后文禁渐弛,遂有《逊志斋集》行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