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中美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差异性的启示

合集下载

中美贷学金制度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美贷学金制度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美贷学金制度比较分析及启示作者:李阳王丽云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6期摘要:大学生资助制度关乎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问题,是社会公平和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望通过对比美国与中国的贷学金制度,得到一些启示,取长补短,以期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的贷学金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会均等;贷学金制度;中美对比;启示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149-02一、美国贷学金制度及其自运行机制为了不使任何有才能的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同时满足美国的国防所需之足够数量的高质量人才,美国在1958年《国防教育法》确立了贷学金,要求联邦政府支持该项资助计划,并授权拨款设立贷学金,资助大学生[1]。

至此之后,美国贷学金不断演进,形成了贷款渠道通畅,贷款种类多样的贷学金制度。

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美国主要有以下几种贷学金。

1.联邦帕金斯贷学金(Perkins Loan)是一种以校园为基础,向美国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的贷学金方式。

它由联邦政府负责统筹,将贷学金款直接拨给学校,委托学校直接负责贷学金的发放和回收,学生在校期间无需支付利息,毕业后第十个月开始偿还,归还期限为10年。

这种贷学金贷款利率最低,年利率为5%,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状况最差的那部分学生,贷学金款项有限,受贷学生范围小。

2.斯塔福德学生贷学金(Stafford Loan)贷款对象为所有经济资助需要的学生,它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系统,由各州教育担保机构担保,银行将钱贷给学生。

这种贷学金方式资金来源充足,比联邦帕金斯贷学金受贷范围要大得多,是美国最大的大学生资助项目。

3.学生家长贷学金(PLUS)允许得到政府的担保、有良好信用借贷记录的家长向商业银行贷款。

这种贷款的金额取决于学生就学的花费,联邦政府规定其利率不能高于9%,毕业后六个月开始偿还,偿还期限一般为十年。

中美校园贷差异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校园贷差异对我国的启示

CHINACOLLECTIVE ECONOMY■杨慧中美校园贷差异对我国的启示i mur ,p ^m摘要:校园贷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大学生的资金需求, 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消费观念不够理性, 加之校园贷处于发展的初期,致使各种乱 象丛生。

文章对比分析了美国和我国校园 贷的差距,就如何规范我国的校园贷提出 了建议。

关键词:校园贷;中美差距;启示 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 德辛,利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向14个 平台贷款赌球,最终欠款高达60万元, 因无力偿还巨款而跳楼自杀。

江苏常州女 大学生“裸条”借贷500元,周息30%,利 滚利欠款5.5万元。

此类事件的频繁发 生,致使校园贷成为2016年轰动校园和 全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

借鉴美国校园贷 的有益经验,维护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利 益,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贷风险,具有 积极的研究意义。

一、我国校园贷乱象丛生 (一)贷款用途以消费贷为主 在国内对于私人借贷并没有严格的 要求,法律监管不健全,这导致许多平台 借着电商的名义进行私人借贷,像分期 乐、趣分期等一系列分期购物网站打着电 商旗号对大学生进行贷款业务。

国内大多 数的校园借贷平台都是为了满足大学生 的消费欲望,只有少数是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

(二) 对借款人的资格审核形同虚设校园贷对借款人的资格审查基本上 是形同虚设,大学生只要提出申请,提供 身份证、学生证、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就 可以。

学生只需要下载平台A PP 或者网 站进行注册,填与相关信息,最后凭借身 份证、学生证、电话号码等证件信息就可 以迅速获得贷款。

校园贷因办理流程简 单、无需任何抵押、拨款时间短而受到了 广大学生的欢迎。

有的贷款平台甚至拿着 别人的学生证、身份证,审核依旧畅通无 阻。

审核不严导致不法分子冒用他人名义 四处借款,造成社会的混乱。

(三) 贷款利率高,费用五花八门各种校园贷总是以“低息、高效”这样的口号吸引大学生,真正借款的时候,平 台就会以咨询费、服务费等各种名录收 费,而他们口中的低息通过重新计算更是 化身“高利贷”。

中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度比较分析

中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度比较分析

中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度比较分析在美国,助学贷款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助学方式,它在鼓励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参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析了中美两国在助学贷款制度方面的做法,以借鉴美国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使我国助学贷款制度更加完善。

标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比较分析21世纪初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泛需求和严峻挑战。

一方面是庞大的受教育人口,居民教育需求高涨,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另一方面是国家财力有限,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迫使管理层和高教系统不得不日益重视政府收入来源以外的融资渠道。

结果就是:国家助学贷款应运而生。

显然,它已经不是一项单纯的金融产品,而是一项事关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事关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事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工作。

但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之路并不平坦,我国的助学贷款是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全面铺开,至今已历时十余年之久,但一直进展缓慢问题不少。

究其原因是我国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中美两国助学贷款的不同,最后归纳出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是十分必要的。

1 美国国家助学贷款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共性分析1.1 共同问题发达国家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都面临着在国家预算日益紧缩时,社会和个人对接受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教育服务的要求却持续增长所产生的矛盾。

尽管两国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不同,但高等教育越来越被视作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和个人机遇与发展的基础,如何满足社会和私人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减轻公共预算压力,是两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

1.2 共同目标(1)保障教育机会均等。

两国都不同程度存在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和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不均等现象,因而增加这部分人的就学机会就成为两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教育和社会政策。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中美两国在大学生资助的理念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尤其在资助的功利意识方面取向不同,中国在大学生资助理念方面主要关注的是政治影响与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理念。

美国对大学生的资助则倾向于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同时也兼顾个人的需要,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对二者资助主体观念异趣的比较,可以促进我国大学生资助观念的变革与拓展,为不断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标签:中美;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启示对贫困大学生实施资助从广义上讲,它是一个社会福利制度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可以称为一种社会救助,只不过在资助主体、资助形式、救助对象等方面,可能更加单一,并具有其特殊性和时效性。

大学生资助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特殊性,既与学生所处学校学习这一特殊人生发展时段有关,也与其所处地区、学校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很大关联,尤其在不同的国情背景下,大学生资助的意识和观念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本文拟就中美两国在大学生资助理念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来剖析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的观念变革及其发展的必要性,从而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大学生资助内涵的拓展与观念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学生资助观念演变及特色我国对大学生资助的主体变化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具体国情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资助主体也不尽相同,有时也会有较大差异,反映出来的资助理念与意识也是不一样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新型社会形态的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教育的人民主体意识非常浓厚,人民政府的主体办学观念异常强大。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教育部等先后于1952年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的通知》两个政策性文件,对我国大学办学形式及其经费资助方式予以明确规定。

中美两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比较研究

中美两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比较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事业在资助理念、资助主体、资助模式的比较研究,得出两国在这些方面的差异。

与此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得到一些关于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事业的启示。

关键词:资助理念;资助主体;资助模式;比较一、引言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与此同时,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增加较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20%,这个弱势群体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美两国贫困生资助在理念、主体、模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到对我国大学生资助事业的启示。

二、中美两国资助理念的比较(一)美国的资助理念第一,慈善与宗教的理念与民间资助。

慈善与宗教的资助理念最初流行于殖民时代的新英格兰及广大的东部地区。

早期移民创办哈佛学院的时候就明确提出:捐资助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学问,传授子孙,以便在活着的传教士过世入土后,教会不至于请文盲来当牧师。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慈善与宗教的资助理念并没有像欧洲那样随着州政府、联邦政府参与大学生资助事业而衰弱或消失。

这个理念至今仍是美国大学生资助事业的重要支柱,仍然是民间集资、资助学生的基本动机。

第二,为国培养英才与《国防教育法》。

独立以后,为国家的利益资助贫寒学生,培养治国精英的理念在东部和中西部各州兴起,该理念是由《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佛逊倡导提出的,他提出了向天资聪明又有道德的人提供有助于捍卫同胞的神圣权利和幸福的教育。

杰弗逊在从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的角度论述了为大学生提供公费教育的必要性的同时,还提出了“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并且从这个角度论述了选拔贫困学生上大学,并以公共资金教育培养他们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1957年,国会以杰弗逊提出的“国家利益”为依据,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该法不仅充分体现了为国家利益资助学生的理念,而且为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大学生提供了法律依据,形成了通过法律安排联邦年度拨款、资助学生的“先例”。

中美高校资助体系比较研究与启示

中美高校资助体系比较研究与启示

二、美国高校资助体系的优势分析
美国是一个高等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美国政府和各大学为学 生提供 了比较充 分的财政支持 。近 5% 0 的大学 生曾经接受过不 同类 型的学生资助,每年用于学生资助的经费高达数百亿美元。长期以 来,美国成功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生资助体系。助学金、奖学 金 、工 读方案和贷 学金是美 国资助 体系构成的 四大支 柱。助学金是 指美国联邦政府或州政府支付给高等院校或学生的助学资金,用于 资助那些进入高校还未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本科生和满足本科生 额外金融需要; 奖学金 旨在充分引起学生对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视, 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存在 的弊端分析 吸引优秀人才到设立奖学金的高校和学科上;工读方案类似于我国 现阶段我 国高校 资助 体系在工作 中暴 露出的弊端主要 如下: 的勤工助 学, 由联邦政 府向进入高校学 习且具有金融 需要的本科生 第一 ,无偿 的资助模式助长 了贫 困生 “ 等、靠、拿 ”的依赖心 和研究 生提供 工作机会 , 使他 们通过工作获取需要支付 的教育费用: 理 。我国 的资助 体系中 “ 、补 、减 ”都是 无偿 性质 的援助 ,这类 贷学金是美国资助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如以家庭经济 助 补助 操作简单 ,学生只需到生源所 在地乡镇 或街 道 民政部 门开具足 困难学生为贷款对象的斯坦福贷学金,以供养大学生且信用记录良 以证明本人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均可获得学校数额不等的资助。 好的家长为贷款对象的大学生家长贷学金以及以经济上独立于父母 这种 资助 一般是 一年一次性 ,不 需要 学生归还 ,学生也不 需要承担 的大学生为贷款对象的补充学生贷学金等 总体上来说,相对我国 相应 的义 务 。这种无偿 性质的资助容 易造成学生 不劳而获 的思想, 现阶段高校 资助 体系 比较而言 ,美 国高校 资助体系优势体现在 : 尤其 是在 市场经济 的背 景下心理上助 长 “ 、靠 、拿 ”的心 态,不 等 第一,资助理念多元并存。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先后出 利于 学生 自强 自立 精神 的培养 。同时,对这些无偿 性资助一般 对受 现 了 6种 基础 性的资助理念 。最早 的是来 自民间 的 “ 慈善”与 “ 宗 助学生没有任何制约机制,部分受助学生将接受的资助不用于学业 教理念” ,第二种是托马斯 ・ 杰弗逊首先阐述的 “ 为了国家利益,资 等用途,也不努力学习,使得资助工作效益大打折扣。 助 贫寒学生 , 养精英人才 ” 第三 种是经济学家舒尔茨提 出的 “ 培 , 人 第二 ,资助工作缺乏 有效地操作程序 ,对贫 困生资助力度 不公 力 资本投 资” 四种是民权运动促使 国会在 16 ,第 95年通过 的 《 高等 平 ,违背 了教育公平 的初 衷。 目前 ,我 国资助工作 基本上是基 于贫 教育法》中体现的 “ 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第五种是 “ 扩大选择 困生认定的基础上的,而贫困生认定的主要依据是生源地乡镇或街 自由”资助理念, 第六种是 8 年代后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提出的 0 道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而准确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仅凭一张 “ 成本分担”理念。美国资助理念的出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 难以核实准确性的贫困证明是不够的。其次,为了方便操作,高校 下的,但 是每 一种新的理念 出现都不完全排斥 原有的某些理念 ,从 往往根据 贫困证 明上 的家 庭人均收入划 分助学金发 放的档次 ,而据 而形成了当前混合理念的资助体系,混合理念适应时代背景发展, 调查 ,很 多家庭 经济困难 学生父母收入不 固定难 以计算 家庭人均 收 并指 导高校在不 同时期 调整资助体系 中各种 资助 项 目的 比例 。 入,或各个地区消费水平不同,同样的家庭人均收入在不同地区所 第二,资助结构多层次,资助项目层出不穷。在混合资助理念 代表的贫富程度不一。由于缺乏可行有效的资助程序,使得部分家 的指导下,美国政府尽可能多的吸引各方面的资金发展高校的资助 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资助,而部分学生在利益驱动 工作。一方面,美国政府对资助工作的投入力度很大,美国政府为 下虚报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获得了不应该获得的资助,从而造成了有 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财政支持。在哈佛大学,每年接受各种财政 限资助金没有完全得 到有效利用 。 支持的学生在 7% 0 以上,麻省理工学院接受财政支持的学生达到 第三 ,我 国国家助学贷款 实施步履艰难 ,未能发挥助 学贷款在 7% 5 。另一方面,民间集资助学是美国资助体系的中坚力量。这些资 资助 体系 中的主 体作用 。国家助 学贷 款是所 有资助政策 中资助面和 助弥 补了联邦政府 、卅政府和学校提 供资助的不足 ,且民间渠道 的 I 资助 力度最大 的一种形式 ,应 当定位于资助 工作的重 中之 重 ,作为 资助形式 多样, 来源广 泛。 08年尽 管受金融危机影响 , 20 经济萧条 , 解决经济 困难学 生在校期 间学 习费用的主渠 道。但是 , 目前我 国的 但是根据 美国慈善捐助基金会 的报告显示 , 国人 20 年的慈善捐 美 08 国家助学贷款 由于缺少有效 的风 险管理机制 ,违约率高 ,严重挫伤 助数额仅下降了57 ,在计入通货膨胀因素后,大学接受的捐助实 .% 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 一方 面, 政府未 担任起 助学贷款 的主 要角色 , 际上增加 了 16,达 36 美元 ,创历史新高 。 .% 1亿 政府对银行的支持力度仅限于免收贷款利息营业税 ,将助学贷款的 第三,“ 资助包”制度实现资助公平有效发放。“ 资助包”是指 主要责任推给银行,而银行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考虑,对管理 把提供给学生的全部资助,即把所有的联邦政府的、非联邦政府的 成本高的助学贷款发放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另一方面,目前我国 各种资助, 如奖学金、 助学金、 校园工读和贷学金混合成一个“ , 包” 的国家助学贷款品种单一,还款年限短,且缺乏可行有效地违约惩 以便协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其核心是大学通过规范合理的配置, 戒制度,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进一步挫伤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与其困难程度相称的经济资助。首先计算包括 第网,资助工作更多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对贫困生的精神世 学杂费 、书费文具 、食宿 费和交通费等 费用 的 “ 上学成本 ” ;其次根 界关注 少。贫困生群体 是思想政 治教 育中的一特殊 群体 ,这 一群体 据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积蓄、家庭人 口 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中美大学生资助体系对比分析

中美大学生资助体系对比分析

中美大学生资助体系对比分析一、问题阐述1989年,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开始采取收费上学的制度。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弥补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有效缓解国家财政负担、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却给求学的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实际的经济困难。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年推进,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学费由最初的每学年200元涨到如今的5000至几万元不等,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现象越来越多。

据教育部调查统计(来源:教育部2008年7月25日公布),截至2007年底,中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999.26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407.7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39%。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和学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单靠原有的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资助办法已经无法满足贫困学生的需求,因此,如何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机会,使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获得适切的资助,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自20世纪 90年代后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各国对大学生资助政策有了重要发展,以助学贷款和助学金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型资助政策成为基本的国际发展趋势。

美国的混合资助模式、日本的收费加贷学金模式和英国的助学金模式不仅在各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各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和完善也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二、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现状分析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如下表1):人民助学金制度的确立和实行(1952年——1983年)、助学资助的初步改革(1983年——1986年)、奖学金和贷学金制度的并举模式(1986年——1993年)、多元化助学体系初步构成阶段(1993——1999年)、‚奖、贷、助、补、减‛多元化助学体系完善发展阶段(1999——至今)。

表1: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演变这张表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调整和完善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启示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启示

25针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是社会福利延伸的一种表现,学生资助活动在资助主体、资助形式、资助对象等方面较为单一。

不同的社会背景及国家政策下的学生资助策略及资助方式存在差异性,借助差异性能够更加清晰地对比出两国之间的文化及政策制度的不同之处。

通过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的对比及启示,能够深刻剖析我国现行的大学生资助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我国大学生资助方式的转变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1.资助理念在美国大学生资助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共出现了六种大学生资助理念。

第一种大学生资助理念源自于民间的“慈善”及“宗教”,其中主要以慈善事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资助,继而借助学生的力量传播宗教的思想,这种基本的资助理念现今仍盛行于美国社会之中。

第二种大学生资助理念是以国家为主,通过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精英人才。

第三、第四种资助理念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主要的目标是促进高等教育中的机会公平。

人力资本的投资活动中,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度更高。

第五种大学生资助理念是为了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利,因此,取消了申请国家担保贷款的家庭经济状况限制条件。

最后一种大学生资助理念是成本分担理念,这种学生的资助理念中认为社会中各阶层都应分担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成本。

在美国的大学生资助工作中资助理念是多元发展的,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及多样化的学生资助局面[1]。

2.资助方式美国资助大学生的主要方式可分为联邦政府资助、州政府资助、院校资金及社会慈善资金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之中有40%的学生接受各种形式的资金资助,其中每年来自联邦政府及各地政府的资金援助高达几百亿美元。

美国资助贫困生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助学金、扶助金、勤工俭学及助学贷款。

首先,资助金是指国家政府出资通过学校的管理分配,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

其次,助学金是美国最为基础的贫困学生资助方式,主要需要教育部门的审核批准。

再次,勤工俭学是指政府出资通过学校管理,学生在校内或校外的公共事业单位进行工作,而学生工资标准不能低于国家的最低标准。

中美高校助学贷款追欠之比较研究

中美高校助学贷款追欠之比较研究

中美高校助学贷款追欠之比较研究摘要:过高的拖欠率会阻碍学生贷款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甚至会毁掉学生贷款事业本身。

美国在助学贷款追欠中的措施,对我国的主要启示是:要明确政府核心作用,健全完善追欠法规,设计灵活的还贷计划,建立金融征信体系,引入专业担保机构,学校深度参与追欠等。

关键词:中美高校;助学贷款追欠;情况;启示一、国内高校与美国高校助学贷款追欠情况简介1.我国我国向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工作起始于1987年,那时它只是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一项补充措施。

作为资助体系的主体部分的国家助学贷款起始于1999年。

2004年6月,国家对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新政策不但延长了还贷年限,以招标方式确定贷款银行,而且还通过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方法,要求政府财政和高校各承担一半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同时还要求高校负责在一年内向经办银行提供那些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主动与经办银行取得联系的借款学生的有效联系方式。

新政策不但把银行、高校和政府有效联系起来,共同防范贷款学生的违约风险,而且还平衡了助学贷款各参与方的利益。

高校由于须承担50%的违约风险专项补偿资金和贷款学生违约的跟踪责任,自然会在大学期间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贷款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可以享受全额的财政贴息,因而会更踊跃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而高校和银行是利益的共同体,当然也会严格地对贷款学生进行把关。

政府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经办银行,有利于在商业银行之间形成竞争,提高经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助学贷款的回收率。

但是,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后,一些地方商业银行态度冷淡,个别商业银行虽然态度比较积极,但具体工作比较困难,全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仍然相对比较缓慢;特别是2006年经中国几家商业银行的统计,不少高校毕业生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超过了20%,有的甚至高达30%至40%。

中美高校勤工助学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中美高校勤工助学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中美高校勤工助学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作者:贺晓梅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2期摘要勤工助学活动是资助贫困大学生的重要渠道之一。

目前,我国高校勤工助学活动已初步形成体系,但尚不健全,勤工助学活动面临着基金严重不足,对高校贫困生认定不严以及提供岗位数量有限等问题。

该文通过对中美高校勤工助学进行比较,提出我国高校应渠道筹集勤工助学基金、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建立健全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加强勤工助学规章制度健全化和管理的信息化,并发挥勤工助学在高校贫困资助中的作用。

关键词勤工助学家庭经济困难差异启示中图分类号:G522.5文献标识码:A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Work-study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hinaHE Xiaomei(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AbstractWork-stud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nnels to help poor college students. Nowadays, activities of college work-study system has taken shape in our country, but still not so perfect. Work-study activities is facing a serious shortage of funds, identifying for poor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serious, a limited number provided jobs and other issues. This article compares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work-study,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work-study funds, broaden work-study channels, establish a sound mechanism to identify poor students, strengthen work-study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lay the role of work-study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poverty funding.Key wordsWork-study; family financial difficulties; difference; implication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问题也日益突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比率也越来越大。

中美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比较研究与借鉴

中美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比较研究与借鉴

中美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比较研究与借鉴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美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在两国教育体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教育和成长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两国的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也存在一些差异。

研究中美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教育体系的特点,为我们改进和提升我国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中美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不同之处,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以便为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优化与改进提供借鉴与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中美两国的大学生资助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体系之间的优势与劣势,为我国在大学生资助方面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经验借鉴。

借助比较研究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大学生资助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和挑战,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000字】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中美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异同,为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中美两国拥有不同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其中包括资助方式、政策和效果等多个方面。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体系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吸取经验,改进我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研究中美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也有助于深化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促进我国教育改革进程。

通过借鉴中美两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推动国际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发展。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完善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还在于促进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中美大学生资助体系概述中美两国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

中美两国都设立了大学生资助制度,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在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助学贷款、校内奖学金等形式,覆盖面较广。

中英两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的比较与思考

中英两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的比较与思考

中英两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的比较与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英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其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作为两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和英国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大国,在大学生资助管理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体系和政策。

中国政府多年来致力于提高教育公平,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而英国则以其多元化的资助形式和机制广受称赞。

通过比较中英两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可以发现彼此之间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互学互鉴,提升大学生资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英两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的异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政策建议,为各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中英两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其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找出中英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资助制度提供参考。

我们也希望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政策建议,以促进中英两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的发展和提高资助效率。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促进两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的交流和合作,为提升大学生资助管理水平和质量做出贡献。

2. 正文2.1 资助管理体系概述资助管理体系是指国家、地方及各类机构为大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和帮助的体系,旨在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经济困难问题,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资助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方式。

在中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的资助项目。

这些项目覆盖了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到学业表现优异的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资助支持。

而在英国,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主要由政府和学校共同管理,学生可以通过申请政府提供的学费贷款、生活费贷款以及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来获取资助。

中美高校教育扶贫政策对比研究

中美高校教育扶贫政策对比研究

中美高校教育扶贫政策对比研究中美高校教育扶贫政策是两国在教育领域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资助和机会的政策。

中美两国在教育扶贫方面有着不同的政策和方法,下面将对两国的高校教育扶贫政策进行对比研究。

一、政策目标中美高校教育扶贫政策的目标是打破贫困家庭的教育壁垒,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在中国,高校教育扶贫政策旨在提供资助和奖助学金,降低贫困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门槛。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包括国家助学贷款、贫困地区学生资助计划等,以确保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美国的高校教育扶贫政策主要是通过提供财政援助和减免学费的方式实现的。

美国联邦政府实施的联邦援助计划,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联邦贷款等,可以帮助贫困学生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

美国的高校还设立了一些特殊的招生政策,为具有一定特殊条件的贫困学生提供机会,例如希望工程和奖学金计划。

二、政策实施方式中美高校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方式有所不同。

中国的高校教育扶贫政策主要由教育部和地方政府负责实施。

国家助学贷款和贫困地区学生资助计划由政府出资进行资助,通过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合力,确保资助金到位和发放。

中国的高校还设立了一些特殊的招生名额,优先录取贫困地区的学生,并且提供相应的奖学金和补助。

美国的高校教育扶贫政策主要由各个高校自主制定和实施。

美国高校通常设有专门的助学金办公室,负责管理和发放助学金。

学生可以通过提交财务资料和申请材料申请助学金。

美国的高校还与许多机构合作,提供奖学金和奖助学金。

一些孤儿、外国难民、低收入家庭和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可以获得特殊的奖助学金。

三、政策效果评价中美高校教育扶贫政策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高校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量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政府的资助计划进入了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的实现为贫困家庭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也有效缓解了贫困地区的教育不平等问题。

在美国,高校教育扶贫政策对于提供贫困学生的教育机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摘要:中美两国在大学生资助的理念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尤其在资助的功利意识方面取向不同,中国在大学生资助理念方面主要关注的是政治影响与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理念。

美国对大学生的资助则倾向于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同时也兼顾个人的需要,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对二者资助主体观念异趣的比较,可以促进我国大学生资助观念的变革与拓展,为不断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美;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启示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12-03对贫困大学生实施资助从广义上讲,它是一个社会福利制度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可以称为一种社会救助,只不过在资助主体、资助形式、救助对象等方面,可能更加单一,并具有其特殊性和时效性。

大学生资助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特殊性,既与学生所处学校学习这一特殊人生发展时段有关,也与其所处地区、学校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很大关联,尤其在不同的国情背景下,大学生资助的意识和观念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本文拟就中美两国在大学生资助理念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来剖析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的观念变革及其发展的必要性,从而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大学生资助内涵的拓展与观念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学生资助观念演变及特色我国对大学生资助的主体变化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具体国情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资助主体也不尽相同,有时也会有较大差异,反映出来的资助理念与意识也是不一样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新型社会形态的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教育的人民主体意识非常浓厚,人民政府的主体办学观念异常强大。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教育部等先后于1952年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工资及人民助学金的通知》两个政策性文件,对我国大学办学形式及其经费资助方式予以明确规定。

助学贷款信用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助学贷款信用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助学贷款信用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于溯源【摘要】国家助学贷款在西方国家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助学方式,在鼓励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参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十几年前乃至几十年前就出台并实行了助学贷款政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品种设计、发放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均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通过贷款的一系列多层次风险防范手段有效地规避了助学贷款金融交易前后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助学贷款工作自2004年6月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助学贷款市场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信用制度缺陷,以及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缺失等原因,致使我国的助学贷款在运行中存在很高的信用风险,从而影响了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借鉴国外助学贷款信用制度的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期刊名称】《东北财经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助学贷款;信用制度;制度缺陷【作者】于溯源【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589美国作为世界上大学生资助体系最为发达的国家,在实行大学生助学贷款方面尤为典型和成功。

该国性质各异、不计其数的“混合资助模式”构成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主体,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受助机会,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全美有 65.7%[1]的在校大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接受高等教育,平均联邦学生债务为16 888美元,如果将父母贷款也包含在内,则平均债务约为 19 785美元 (2002年数据)。

[2]美国助学贷款的成功运作,让政府、银行和学生三方都从其中获得了益处,实现了三方共赢。

1.美国主要的助学贷款项目目前,美国主要贷款项目包括三类:一是联邦家庭教育贷款计划 (简称 FFELP),又名“担保学生贷款”,贷款方是银行、信用联盟和学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486 高等教育论文
中美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差异性的启示
引言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可以帮助贫困的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证贫困学子可以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的有效途径。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开始允许银行开展助学贷款业务,国家助学贷款才开始正式实施。

自1999―20xx年,累计998.90万人获得助学贷款,审批金额1032.08亿元。

其中537.53万人获得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审批金额535.62亿元;国家助学贷款经历了15年的发展历程。

15年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始终处在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之中。

财力保障不断加强、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各项管理不断规范、诚信教育不断加强。

美国高校助学贷款开始比较早,在1965年联邦政府就为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立法,启动第一个联邦助学贷款工程,在发展的50年时间里,贷款制度、贷款种类,风险防范等各方面发展相对成熟,值得我们多方面的借鉴。

一、中美高校助学贷款的不同之处
(一)中美贷款种类不同:中国高校助学贷款形式比较单一,就是国家政府在学生学习期间贴息,高校和财政给予银行风险补偿金。

中国高校的助学贷款共涉及到贷款高校学生,高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四方组成。

而美国高校助学贷款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帕金森贷款(Perkins Loans),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设立,其宗旨是为国家利益,资助贫困本科生和研究所,培养人才,利率为5%,政府支付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毕业后学生开始偿还,贷款偿还期限为10年,若学生参军或者从事国家需要的公益事业可以减免。

二是斯坦福贷学金(Stafford Loans)是美国最大的学生资助项目,分为直接助学金和联邦家庭助学贷款,资助的对象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资助的对象的比较宽,不必要一定要是贫困学生才有资格申请,不贫困的也可以申请贷款,因此斯坦福贷学金分为政府贴息和无政府贴息。

第三是学生家长贷学金(Plus Loans)和学生补充贷款计划(SLS)此类助学金是商业银行贷款,国家担保,面对的是家庭困难且信誉良好的学生家长,此类助学金利率要稍高些。

第四是联邦直接学生贷款计划(Federal Direct Student Loan)此类助学金是联邦政府直接出资设立,学生直接向联邦授权的学校申请,然后毕业后直接向联邦还款。

(二)贷款发放的机构和还款期限不同:中国的高校助学贷款是政府担保,然后国家开发银行负责发放贷款。

发放贷款后在校期间政府贴息,毕业后开始还款,利率随银行的标准利率浮动,如果不能及时还清利息,下年度会产生银行的罚息,还款期限一般是10年。

美国的发放机构比较多,贷款提供机构有联邦政府、联邦教育部、各商业银行、私人金融机构、信用机构及证券二级市场。

学生可以自己需要选择贷款种类,银行利率一般为固定值,美国也会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划分不同的利息,对于经济困难,还款有压力的学生减免或少征利息,美国的还款期限为10-30年。

(三)风险防范的不同:我国实行的是政府全额贴息,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无息贷款。

如果学生毕业后无法正常还款而形成坏账死账,则有财政和高校各出一半的风险补偿金。

而美国一般实行的担保机构的贷款,如果学生毕业后无法还款,则有担保机构向银行支付补偿金,如果能够正常的还款,担保机构则可以收到30%的报酬,如果超过一定的时间而无法回收欠款,可以说明缘由,向教育部申请补偿。

美国的信用体系比较完善,设有国家信用局,该局纪录和保存每位公民的信用档案,对每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
打分评级,如果借款人有了信用不良的纪录,那会长期影响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使得违约人今后要向银行借款变得非常困难。

在美国的个人资信系统中,有两个记录――逃税记录和助学贷款违约记录,会终身相伴,一辈子带着这种污点,将很难翻身。

在中国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这就造成了很多毕业后的同学专空子,恶意拖欠国家贷款。

二、中美贷款制度的不同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贷款主体,保证贷款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完全有政府主导,有国家开发银行向学生贷款,高校负责贷款的发放和回收,由于高校的职能的局限性,发放贷款工作可以非常顺利,在做好贷款回收工作时就常常显得有心无力。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贷款的模式,吸引更多的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参与,这样不仅保证了资金的充足,而且使得贷款的回收工作更加有效,大大的普及贷款的覆盖面,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贷款违约率。

(二)制定灵活多样的还款方案:我国目前还款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毕业后开始征收贷款利息,利息随着商业银行利率浮动,一旦学生在年度内不能还清该年度的利息,就会使得产生罚金,造成了很多学生一旦毕业后没有
找到工作或没有固定收入,导致短时间内无法还账而产生了很高的罚息,还款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多样化的还款方案,包括标准还款计划、延期还款计划、渐增还款计划和按收入比例还款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还款,如果刚开始较低可以选择渐增还款方案,刚开始少还,以后多还。

也可以选择按一定的比例还款。

如果遇到伤病,灾难等情况,可以申请延期还款,一般为10年,可以申请到30年还款。

政府还有一些减免措施,比如选择入伍,参加社会急需的公益活动,或者当老师,可以减免部分或全部的贷款。

我国现在是毕业后入伍,国家代偿助学贷款。

(三)创建严格的个人信用体系:个人信用问题是贷后工作的首要问题,也是恶意欠款的漏洞。

现在很多高校不断地在加强个人诚信教育,在校期间,举办“诚信校园行”活动,从学生活动中,让在校的大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

另外学生毕业进入社会,诚信就需要制度上加以保障,依“法”求信,建立健全诚信管理体制,规范诚信管理工作程序,完善诚信管理工作监督、评价、反馈的途径与机制,处理不良诚信行为的依据及补救措施,对于加快建立个人信用法或高等教育资助法或助学贷款管理法,完善我国高校助学贷款诚信建设,形成信用法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建合理的还款机制:做好“防”与“罚”:在防的方面:为降低银行的货款风险,可以适当加大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比例;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条件审查应从借款学生个人扩大到其关系人,形成双约束机制,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实行多层次的差别贷款利率,如对经济因难的学生实行低利率,对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实行市场利率等;此外,适当延长贷款的偿还时间,也能降低贷款的拖欠率,参照美国的10~30年,我国的贷款偿还时间应该是在10年或10年以上。

在罚的方面:银行可以把毕业后6个月尚未与银行联系的学生名单和相关信息在媒体公示,毕业1年还没与银行联系的学生名单和相关信息则以黑名单形式再次公示,并对拖欠者剥削优惠利率,或者交纳高额滞纳金;对那些无故恶意拖欠者,应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强制执行。

三、结语
国家助学贷款是支撑教育的重要举措,让无数的贫困学子有机会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但国家助学贷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细节之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逐步推进,制度的逐渐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会
变得更加高效,为造福更多的学子走进理想的大学殿堂。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