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合集下载

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

一、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概述1.新基础教育概述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概念,是全面而系统地对传统基础教育予以深入改革和优化升级的全新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是相对旧基础教育而言,具体涵盖了以下“新”的元素:其一,新基础教育强调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大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基础教育的转型和变革;其二,新基础教育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以及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整体性创新;其三,新基础教育重视实践应用,通过建立新型学校对理论加以推广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其四,新型基础教育理念摆脱了传统“认知”教育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五,新基础教育强调了动态发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始终保持先进性;其六,新基础教育要求教育从业者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学生[1]。

2.从旧基础教育到新基础教育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人才,提升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素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旧基础教育越来越凸显了其不适应性,严重限制了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职能的发挥,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生命教育”之后,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弊端频现,一方面对于教育环境而言,教育相关管理者不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使得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工作环境差,工资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很难满足,相对应的是贫困地区或家庭的学生无法上学,人文关怀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对于教育质量而言,很多学校教育还停留在“认知”教育甚至是“应试”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在教学阶段就问题频发,这些都暴露了我国传统基础教育一定程度的教非所用和力不从心。

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以叶澜为首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教育理念同时代需求的适应性,开始推动基础教育变革,新基础教育理论应运而生。

叶澜教学理念实践(3篇)

叶澜教学理念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叶澜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长期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她提出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叶澜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实践路径以及实际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叶澜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1. 学生中心叶澜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专业发展叶澜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学技能的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等。

3. 全面发展叶澜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4. 教学创新叶澜教学理念倡导教学创新,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叶澜教学理念的实践路径1.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

通过参加培训、教研活动、教育科研等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 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环境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

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

4. 推进教学创新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最新资料推荐------------------------------------------------------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 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 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 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 ,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1/ 24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叶澜的教育思想总结

叶澜的教育思想总结

叶澜的教育思想总结叶澜是中国教育界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叶澜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以“爱心、智慧、勤奋、协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以下是对叶澜的教育思想的总结。

首先,叶澜强调个体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她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潜能,应该通过教育开发和发挥出来。

在她看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次,叶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她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她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叶澜还强调了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她认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特点是他们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情感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叶澜的教育思想还强调合作学习和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她主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她强调教育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教育者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叶澜的教育思想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以“爱心、智慧、勤奋、协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她认为教育者应该用爱心对待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并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

同时,她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使他们成为有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此外,她认为勤奋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实现个人目标。

最后,她强调协作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才能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总的来说,叶澜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强调合作学习和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以及以“爱心、智慧、勤奋、协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叶澜教育思想

叶澜教育思想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 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 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
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 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 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一个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 他在每一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 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合。 教师的创造才能,指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 时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 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 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 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 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 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第二:教育改革要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精神
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是叶澜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叶澜从教育发展的 历史进程中领悟到教育改革不能不反映时代精神。“只要时代发生 深刻的变化,教育或迟或早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凡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和教育名著, 都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代言人,他们思想的光彩是时代精神 的独特折射。”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它将从哲 学家的沙龙中、思想家的头脑中走出来,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包 括教育领域。时代精神集中地反映在叶澜所设计的理想新人形象中。
观点二:以人为本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 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 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过程中,教师有 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陶行知先生提出“儿童应该是快乐的,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正是针对当前和以前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忽视生命存在,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的情况下提出的。

教育对生命的漠视,对人文关怀的旁落,实际上是对教育本身的一种扭曲。

以往的教育漠视了人的体验,忽略了生命的需求,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了,没有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某种程度上说,淡漠了对生命激情的需要,淡漠了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对人的批评和民主精神的培养,对人的生命和环境的热爱。

在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少讲、不讲并不能说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

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课上少讲、不讲,任由学生发表见解,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就会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迷失方向。

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千万不可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会讲、精讲。

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下,才能有目标、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给以明晰,对学生产生的错误予以纠正。

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和思想动态,该肯定就肯定,该讲解就讲解,特别是学生不懂的地方就绝不能不讲。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为了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竞赛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叶澜与新基础教育

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叶澜与新基础教育

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把教师教育工作建设成“融‘教育服务’、‘教育研究’、‘专业学习’于一体的专业工作”是建设现代化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研究活动,是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专业研究成果,而是一种教学实践中的教育理论总结。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示范,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节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941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等社会职务。

曾任华东师大教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

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研究课题。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分别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作为研究生导师,叶澜教授培养了硕士博士60余人。

重点研究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等领域,先后发表了《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等众多产生广泛影响的论文。

一、叶澜的“教育生命”观在叶澜的心目中,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

她认为创造,能够唤起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

因为从小受当教师的父亲一言一行的影响,叶澜对教师职业有一份特别的尊敬和羡慕。

高中毕业在大学报考志愿时一口气将六个志愿全填成师范大学,并且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作为第一志愿。

从那时起,叶澜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教育系的学生到教师,从青年教师到一个研究教育的著名学者,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40多年。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一、叶澜教授简介1、生平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 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 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 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20 世纪80 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 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面向21 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4、代表性著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 年)《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年)《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年)《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 年)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叶澜的教育思想

叶澜的教育思想

叶澜的教育思想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等职务。

她曾经还任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主授课程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原理,教育学原理等。

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自1984年以来,先后出版由个人独立撰写或他人合作编写的著作,译著及研究报告共10本,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近44篇。

她主要的著作有:《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构建》,《教育研究》,《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教育概论》,《走出低谷》,《新编教育学教程》,《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她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如:199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发表的论文“迎接挑战:在改革中走向新世纪棗再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1998年在《中国教育学刊》第二期发表的论文“更新教育观念,创建迈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

同时她还主持了“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等课题的研究,其中近七年来进行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课题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

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曾先梓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奖项。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叶澜教授在探索新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建构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做了全面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

叶澜教授的

叶澜教授的

叶澜教授的“五条基本要求”我认为应更多从学生的学习接受和发展方面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而对那些琐碎的标准尽量简化。

评价标准宜粗而不宜细。

当然评价一堂课也应该有基本的要求,而这基本的要求,我以为叶澜教授的“五条基本要求”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的见解,对我们教师很有借鉴意义。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意义。

叶教授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

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二有效率。

她认为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学习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

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三生成性。

叶教授介绍,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常态性。

叶教授说,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

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1、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

2、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3、思考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与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聚焦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1、《东西沟通三人谈:新教育实验》/news/2004/06/12/24/news220502407. shtml 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第一件事叫营造书香校园。

实验方式:诵读中华经典。

学校每周定期进行"诵读考"。

每个孩子都可以申报1至6级的考试,且依诵读篇章的多寡难易赢得不同的段位。

实验效果:学生阅读水平提高明显)第二大行动叫师生共写随笔。

实验方式:让老师与孩子共写随笔,每天必须坚持实验效果:为了写的精彩他必须活得精彩,他必须做得精彩。

)第三大行动叫聆听窗外声音。

实验方式:把外面的声音引到学校。

让学生找到具体可感的人生榜样;另外要求老师们能够主动关心窗外的世界,与孩子们进行分享。

实验效果:激发学生的生活激情,开阔老师的视野)第四个行动叫熟练运用双语。

实验方式:在双语(中文、英文)的运用上,要求参加学校每个月要给孩子有十分钟在全班,或者全年级,或者全校同学面前用中文、英文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讲话的机会。

实验效果:增强学生的双语沟通能力)第五个行动叫创建数码校园,创建数码社区。

实验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上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每个老师每个孩子能够建设他的个人主页。

叶澜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叶澜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叶澜新基础教育读后感叶澜新基础教育读后感一:在空闲时间里,我每天都坚持读叶澜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觉得有的地方我还没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觉得很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切实际,比如叶澜教授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这四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形象生动地勾勒了转型前后学校日常实践的不同形态,呈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师智慧”、“学生成长”和“主动发展”等主题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本书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书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

书中指出,教师要主动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更新。

我认为,传统的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还想再加上几个词:创新,与时代接轨。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

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

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

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我会不断进行自我的创新,以造福于我的学生们。

叶澜新基础教育读后感二:利用假期阅读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书中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

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

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

摘要:叶澜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她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核心观点、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生命实践教育理论是叶澜在长期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该理论认为,教育是人的生命活动,教育过程是生命之间的互动,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

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1.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活动叶澜认为,教育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生命之间的互动,促进人的生命成长。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2. 教育过程是生命之间的互动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过程是生命之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通过这种互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从而促进自身生命的成长。

3. 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叶澜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

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4. 教育的实践性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实践性。

教育不能脱离实践,实践是检验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教育实践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生命实践教育理论的实践路径1. 重视教师的生命成长生命实践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教师的生命成长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教育部门应该重视教师的生命成长,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2. 构建生命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强调课程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应该围绕学生的生命成长设计。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第一篇: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一、叶澜教授简介1、生平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世纪80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4、代表性著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年)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基础教育”探索方向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团体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践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叶澜所建构的新教育观念为:⑴基础教育的“价值观”的更新,包括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教育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基础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

⑵教师的学生观的具体化,包含了“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让她们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

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

⑶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提出了“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四个新观念。

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体。

教育活动内容过程与方法都应呈结构状态,且结构是灵活的。

教育活动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而生成新的动态要素。

真实的教育活动以综合为特征,需要人的多方面的投入。

叶澜提出了改造思路: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教师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真正地在育人。

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⑴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

具体而言,即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

⑵知识结构。

即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知识面及相互关联。

包括“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运用的技能、技巧;一至二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科知识。

⑶新的能力结构。

即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包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他人包括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主管领导、社区人员等。

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组织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师专业素养的成熟标志是形成教育智慧。

这种教育集中地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是敏锐地感受、准确地判断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是具有把握教育时机、化解冲突、消除矛盾的机智;再次是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及时地做出教育决策、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最后是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真诚对话的魅力。

“新基础教育”创建新型学校的要求:第一,价值提升。

从传递知识为本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是现代性学校价值提升的核心构成。

第二,重心下移。

首先在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的重心下移,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

最后,重心下移还包括管理重心下移。

第三,结构开放。

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的开放:一个是外向的,包括对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以及学校间、相关教育机构的相互交流开放。

另一个是内向的,在管理上向师生的开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

第四,过程互动。

第五,动力内化。

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机和动力机制是最深层次的转换。

十大要义:1、“新基础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聚焦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上。

这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一义。

2、我们在学生观上提出要把学生当做“具体个人”去认识和研究,那就是“要承认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每一个具体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一日不可中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具体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各种生命经历中,通过主观努力、奋斗、反思、学习和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创建和实现;离开了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体个人是既有惟一性、独特性,又在其中体现着人之普遍性、共通性的个人,是个性与群性具体统一的个人”。

这是教育价值观中的生命性在学生观中的具体展开,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二义。

3、人的主动发展,是“新基础教育”理论探讨和实践更新中始终关注的问题。

主动发展观强调,个体的发展只能在人与其相关的各种关系和本人参与的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实现,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人,在复杂、多元、多变、具有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生存环境中,实现把握和创造新的确定性的人。

让学生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是在培养目标中最富有当代价值和个体生命价值的选择,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三义。

4、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

第一层次指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即课堂教学要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将教学的价值指向与培养目标统一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第二个层次涉及到具体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教师是以学科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只有一般层面的价值观重建还不足以落实“育人”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了拓展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

第三个层次涉及到更为具体的、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学科知识内容。

第一,把本学科的书本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由点状积累转化为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并做出“长程两段”的教学设计。

第二,将结构化后的以各种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三方面实现沟通,也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呈现出生命态,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为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可能和提升主动探求的欲望与能力,并在学习中获得体验。

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研究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需要,而不只是知道学生的知识基础。

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教书和育人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就朝着统一的方向转换。

以上三个层次的价值观重建,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四义。

5、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

发展性研究在深入探讨了学生在“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与“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的区别后,把教学基本任务定位为: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

这一届定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五义。

“个性化”,是指个人的动机、需要、基础、兴趣、特长、倾向性、学习风格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组合。

“创造性的占有”过程,一方面是指这一过程不是知识的灌输与简单积累,而是用科学、文化内含的创造力,去激发、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是对创造性活动的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生成意义,它不仅表现在丰富、形成和发展了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各种能力和加速社会化的进程,而且表现在学生对自我的期望、信心、发展意识和策略等方面的提升。

6、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单位”,不是由“教”与“学”两个单位相加而成。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合作交往关系。

所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不是“教”,也不是“学”,而是“教学”如何“互动生成”。

这里的互动,不只是指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全体或小组),也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

这是一种人人参与的网络式互动,作为网络中节点的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

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处于多元变动之中。

教学中的“生成”,一是指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我们称其为“资源生成”;二是指对新生教学资源的即时分析与重组,形成新的、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的内容或程序的新过程,故我们称之为“过程生成”。

以上从认识方法论突破到教学过程“单位”的重新认识和提出,对教学过程的重新理解和表述,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六义。

7、确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成为学生资源的激发者,而且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把最难做到的“生成”要求落实到课堂中不同资源的认识,提出了课堂五大资源和“互动生成式”的教学内在逻辑,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七义。

课堂五大资源: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学生已有的差异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避免,它不只是教学要面对的事实,而且是互动中不可缺少的“互动性资源”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是不同程度的“生成性资源”“原始性资源”和“方案性资源”8、传统教学对儿童发展的关注只限于儿童已经能独立做到的一切,而好的教学在于激发、形成当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它走在现有发展前面、且是可能实现的领域。

这一研究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方法论的,即我们应从发展的意义上把握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在发展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特殊的、与成长相关的需要。

这种内在的需要是由学生生理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氛围、提供的刺激或实践可能、周边包括同伴和教师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发展主体已有生命史的积累等内外因素综合交互作用的产物。

它既反映发展可能性所指向的领域,也包含着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必须跨越的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