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磁共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测量海马体积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12 半 自动测量 方法 .
接近病理水平 。利用磁共振图像测量活体海马结构
的体 积 ,是神 经精神 疾病研 究 的重要手段 ,但 国 内 尚未 见其在 帕金 森病 中应用 的报 道 。本 文主要 介绍 磁共 振测量 海 马体 积 的方法及 其在 帕金森病 中的应
用。
利 用 手 工 跟 踪 一 阀 值 法 ( rcn Taig—t ehl h so— r dg i )测 量海 马结构体 积 的方法 。 与手 工划 界 法 和 n 自动测 量 的随机 标记 法 比较 ,Jc -发 现半 自动 的 ak4 阀值 一手工划 界法有 较高 的准确性 和可 重复性 。但 在实 际工作 中 ,不 同 阀值 的选择 往往对 图像 分析结 果 产生很 大的影 响 ,操作 者需反 复实 践才 能获得 适 宜 的阀值 ,这是 影响其广 泛应 用 的主要 因素 。
摘
要 磁共振测量海马体积主要有手工 、半 自动和 自动测量 3种方 法。应用 磁共振 测量海马体积发 现无痴呆 的帕金
森病 患者存在海 马萎缩 ,其程度轻 于帕 金森病痴 呆 ,轻 度认知 障碍伴海 马萎缩被认 为是 帕金森病患 者痴 呆前 的亚临 床标 志 ;帕金 森病痴呆海 马萎缩的程度与路易体痴呆相似 ,均 比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萎缩 的程度轻 。磁共振 测量海马体积 为帕金 森病及其相关认知 障碍 的诊断及鉴别诊 断开辟 了新的途径 。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 ;海 马体积 ;萎缩 ;痴呆
i t.A et nl,20 ,9 ( ) 7 9 e i rs ns A ag 0 3 7 6 :18 sn a h
i t f e e a n e t sa f n s a tr g n rl a a s e i ? An e te i ,2 0 e e h as s s h t 0 2, 5 1
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中应用

磁共振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m e t h o d s s u c h a s s t r u c t u r l a MR I ,d i f f u s i o n t e n s o r i m gi a n g( D T I ) ,b l o o d o x y g e n— l e v e l d e p e n d e n t MR I( B O L D —f Mn I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s i g n s o f w h i c h i n c l u d e s l o s s o f d o p a m i n e r g i c n e u r o n s i n s u b s t a n t i a n i g r a( S N) a n d v e n t r l a t e g me n t l a a r e a ,a c c o m p a — n i e d b y L e w y b o d y f o r m a t i o n .C o n v e n t i o n l a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MR I )T l ,T 2 一 w e i g h t e d i ma g i n g c a n s h o w t h e s t r u c -
王 蕾,熊中奎 .磁共振 成像 在 帕金 森病诊 断 中的应 用现状 及研 究进 展 [ J ].中国全科 医学 ,2 0 1 3,1 6( 8 ) : 2 7 7 1 — 2 7 7 3 .[ w w w . c h i n a g p . n e t ]
MR I i nD i a g n o s i s o f P a r k i n s o n s D i s e a s e W A NGL e i ,X I O N GZ h o n g— k u i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Me d i c a l I m a g i n g ,Me d i c i n e S c h o o l fS o h a o x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o x i n g 3 1 2 0 0 0 ,C h i n a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及干预方法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及干预方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功能,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认知功能障碍也逐渐成为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准确评估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一、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1、神经心理学测试神经心理学测试是评估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等。
MMSE 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
MoCA 则对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的评估更为敏感。
2、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可以反映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nstrumenta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
通过评估患者在穿衣、进食、洗漱、购物、理财等方面的能力,了解其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了解帕金森病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以显示大脑萎缩、白质病变等结构异常。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可以检测大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和代谢情况,有助于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和进展。
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近况

Cr、Cho的水 平 进 行 了测 量 .发 现 在 PD 组却无 差异显 著性 。Ellis等 “ ]研究 发 征提供临床诊 断依 据的c22]。
组豆状 核 的 NAA/Cho比值 下降 、Cho/ 现 .与服 用 L—DOPA治 疗 的 PD患 者相
目前 ,除 了 上 述 PD 与 帕 金 森 叠 加
究
前 后相关 代谢 物浓度 的改 变来 间接 评 性 。我 PD患 者基 底节 区相关 代 谢 物 的 估药物 的疗效 。
金森 病与 多 系 统萎 缩 患 者研 究 显示 :
研究 Holshouser等…的大规模 多 中心
Holshouser等 0 在 未 进 行 药 物 治 两 者 桥 脑 、患 侧 壳 核和 额 叶 NAA/Cr
在 PD的诊断 、鉴别 诊 断 、药 物 治疗 等 代谢物浓度 的差异有显 著性 。有研究 即 Fedefico等 l19 将 PD与进行 性核上性 麻
方 面 研 究 近 况 做 一 综 述 。
表 明 :通 过 ’H—MRS检 测黑质 、壳 核 、苍 痹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
氢 质子波谱 ( H.MRS)可通过质 子 白 球 等 处 的 NAA/Cr或 NAA/(Cr+ 患者做 了比较 ,发现 PSP患者 的豆状核
信 号检 测脑组织 中 N一乙酰天 门冬 氨酸 cho)比值 的变 化 ,可 为黑质 纹状 体的神 的 NAA/Cr、NAA/Cho比值下 降均有显
Cho比 值 的 下 降 差 异 具 有 显 著 性 下 降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而 服 用 左 旋 多 或 MSA疾病 的辅助手段 I21]。但也有研
Clarke等 f2]运 用短 回波时 间对 NAA、 巴 (L.DOPA) 或 卡 比多 巴 治 疗 的 PD 究 认 为 , H—MRS不 能 为 PD 和 PD综 合
DTI在帕金森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DTI在帕金森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刘莉莉; 陈艳芳【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8(016)006【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 帕金森; 诊断价值【作者】刘莉莉; 陈艳芳【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郑州450000;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南阳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帕金森病(PD)系中老年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加及姿势反射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且病情进行性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1-2]。
其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遗传、环境及年龄老化等因素相关,发病机制主要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相关[3]。
目前主要依靠患者病史及临床症状诊断PD,依靠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但尚缺乏客观依据,诊断准确率仅为82%,易出现误诊漏诊,症状出现时,患者多伴有60%以上的黑质纹状体神经元变性改变[4]。
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扫描联合CT检查仅能提示脑萎缩征象,灵敏度及特性性较低[5]。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影像学方式监测PD的病理改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在MRI技术上发展的特殊形式,利用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特性变化成像,可用于评价组织结构完整性及连续性,追踪蛋白质纤维束走形。
本研究收集我院62例PD患者的DTI影像表现,探究DTI在PD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就诊的62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为PD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6]诊断标准,存在运动减少等典型临床症状表现,已接受多巴胺药物治疗,且排除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及感染史,合并其他系统性或全身性疾病史患者。
帕金森病精准诊疗的现状和展望

帕金森病精准诊疗的现状和展望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第二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患病率为1.7%,2030年患病人数可达500万。
其临床特征包括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抑郁和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随着帕金森病患者年龄的增长与疾病的进展,其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会逐渐加重,可致患者残疾,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信息;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等,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尚无治愈方法。
精准医疗是一种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多模态影像融合等技术,对疾病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分析与应用,从而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精准治疗的医疗模式。
自国内外精准医疗计划被提出,精准治疗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也得到大力发展。
文中将从帕金森病的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方面,介绍近年来精准医学在帕金森病中的发展现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帕金森病的精准诊断(一)帕金森病的临床分型明确疾病亚型是精准诊疗实施的重要途径,认识到帕金森病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帕金森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意见。
目前,帕金森病的分型仍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时间,可以分为早发型(<45岁)和晚发型(≥60岁),发病年龄<21岁为青少年型。
早发型患者以僵直和步态迟缓起病更为常见,从起病至出现不可逆症状的时间更长,更易出现异动症和其他运动并发症。
以主要运动症状为依据,可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震颤为主型(tremor-dominant,TD)、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postural instability or gait dysfunction,PIGD)和中间型。
PIGD-帕金森病患者疾病进展更快、预后更差,对左旋多巴反应较差,更易合并痴呆、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

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但尚无根治方法。
近年来,核磁共振(MR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神经影像学技术。
一些研究表明,核磁共振技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为了探究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通过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磁共振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信息。
在帕金森病的研究中,核磁共振技术主要应用于了解病变部位、评估神经元变化、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
近年来,一些研究还发现了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作用,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核磁共振技术在帕金森病的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研究发现,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揭示帕金森病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变化,如黑质和纹状体的退化、病变区域的代谢代偿等。
通过对这些变化的定量分析,可以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核磁共振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程度和范围,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核磁共振技术在帕金森病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发现,核磁共振成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元变化、脑功能活动、病变进展情况等,为预测病情发展方向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尤其是在评估深部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时,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准确、直观地观察患者大脑部位的相关变化,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虽然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核磁共振技术的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解析相关的生物学机制。
目前的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核磁共振技术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彩霞等 功能磁共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诊断中的应用 第 21 期
·6261·
DA 能神经元具有调控作用。皮质-基底节-丘脑-皮质环路的紊 乱将导致运动过多或运动过少。目前已经鉴别出来的皮质-基 底节-丘脑-皮质神经环路至少有 5 条,这些环路通过 BG 和丘 脑分别与不同的大脑皮质区相联系,而 PD 脑内的皮质-新纹状 体-背侧丘 脑-皮 质 环 路 最 易 受 损,该 环 路 包 括 辅 助 运 动 区 ( SMA) 、运动前区、初级运动区、壳核、苍白球和丘脑等,因此目 前大多 fMRI 研究都集中在这些区域。此外,利用 fMRI 还发现 PD 患者的其他神经环路的改变。比如包括小脑、丘脑、躯体感 觉皮质和外侧运动前区的小脑环路,在执行特异的运动任务时 会出现信号改变。研究表明 BG 环路的重要作用主要为内部指 导性运动,而小脑环路为外部指导性运动。两条环路之间并非 绝对分离,尚存在一定的功能关联。而且,在中脑和 BG 水平 上,fMRI 功能数据与结构数据的研究结果相关联。
帕金森病( PD) 发病年龄在 40 ~ 70 岁,55 岁以上人口发病 率为 1% 。目前主要以英国脑库帕金森病诊断标准提出的典型 的临床运动症状为依据。其病理改变主要位于中脑黑质( 尤其 是致密部) 多巴胺( DA) 能神经元以及黑质-纹状体通路上,表 现为 DA 神经元丢失,残留的黑质神经元内出现 Lewy 小体。经 病理验证其临床确诊率约 80% ,误诊率达 25% 。典型的运动 症状出现时,黑 质 DA 能 神 经 元 的 丢 失 至 少 达 到 了 50% ,且 70% ~ 80% 以上的黑质纹状体神经末梢已 有 退 行 性 改 变〔1〕。 虽然近年有关 PD 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较深入,但确切的运动症 状的脑改变仍然不明。本文就近年涉及 PD 运动症状方面的功 能磁共振成像( fMRI) 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Kwak 等〔24〕在未用药的 PD 病人里观察到了一个增强的皮质纹状体连接性,并且这个增强的连接性在药物治疗后会发生标 准化,特别是在运动区域。Wu 等〔28〕观察到了一个增加的皮质 运动区间的连接性,但在皮质运动和后壳 ( Posterior putamen, PUT) 中却发现一个减少的连接性。Luo 等〔27〕在一系列早期未 服药的 PD 纹状体亚区里,发现患者在中脑边缘纹状体和皮质 纹状体环路显示出降低的功能连接性。皮质感觉运动区域减 少的功能连接性明显出现在最受影响的壳核副区域,中脑边缘 区域在通过纹状体时的功能连接性也出现明显减少变化,而且 在这系列里并没有发现增加的功能连接性。 2. 2. 2 步态僵化 在临床期中,患者出现运动症状后,有研究 表明脑区中主要的激活增强脑区包括外侧运动前区、顶叶、小 脑、扣带回皮质前部、SMA 区及 M1 区等。近期一个研究报道 了脑桥脚核、小脑、丘脑和额叶多个区域间降低的连接性,表明 步态僵化与右 脑 运 动 网 络 结 构 的 关 系〔29〕。 另 外,有 研 究 发 现 PD 并发认知障碍时,其对运动负荷回应的步态僵化有不同的 神经活动模式〔30〕。有步态僵化和无步态僵化的两组 PD 展现 了在执行任务时二者认知控制网络里的 BOLD 回应模式一致。 然而,组间比较反映,当回应于非直接认知线索同时维持运动 输出时,有步态僵化的 PD 更难得到以下脑区的补充: 双侧前岛 叶、腹侧纹状体、前 SMA 和左侧丘脑下核。这些结果提示在执 行同步运动和认知功能时,PD 在认知控制网络中不能适当地 募集特定的皮质和副皮质区域。
1 神经解剖学基础与 fMRI PD 的众多症状不仅归因于单纯的基底节( BG) 功能障碍,
还牵涉到多种神经环路的广泛性功能紊乱〔2〕。大脑包含多个 特异性、解剖相连的脑区以及它们组成的互相联系的网络。大 脑神经系统是由多个有内部关联性的神经网络组成。许多高 级指令的功能,比如运动计划和执行功能,依靠这些脑区之间 的相关协作。PD 患者由于存在黑质细胞变性,其新纹状体内 DA 含量明显降低,可通过锥体外系环路影响大脑皮质区的兴 奋水 平,但 DA 障 碍 影 响 不 同 脑 网 络 之 间 的 连 接 性 尚 未 可 知〔3〕。在 PD 的早期阶段,甚至是临床前期,大脑 BG 区及皮质 区的形态结构及生理代谢功能已发生改变,这些变化的出现成 为了应用功能成像技术检测 PD 患者病变部位的神经解剖学 基础。
·6260·
1456-64. 26 Schroeder A,Fahrenholz F,Schmitt U. Effect of a dominant-negative
form of ADAM10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J〕. J Alzheimers Dis,2009; 16( 2) : 309-14. 27 Prox J,Bernreuther C,Altmeppen H,et al. Postnatal disruption of the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年 11 月第 35 卷
disintegrin / metalloproteinase ADAM10 in brain causes epileptic seizures, learning deficits,altered spine morphology,and defective synaptic functions〔J〕. J Neurosci,2013; 33( 32) : 12915-28. 〔2015-01-15 修回〕
肌萎缩侧索硬化和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第一作者: 魏彩霞( 1979-) ,女,硕士,主要从事帕金森病的防治研究。
过程发展相关的差异,需要一些测量连接性的工具。人类死后 的追踪技术并不十分成功,因为这只能按计划在短程内追踪连 接性〔4〕。到目前为止,功能成像技术,包括 fMRI、单光子发射 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 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评估多个神经环路及其神经连接性。
fMRI 能被应用于研究 PD 运动方面的激活模式。rfcMRI 方法检测内在信号的波动,在研究 PD 运动系统障碍中的作用 举足轻重。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聚焦于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 fMRI 研究结果。
2 PD 临床前后期的 fMRI 诊断 2. 1 临床前期 在临床前期,可通过 fMRI 检测脑皮质潜在的 活性改变。Bulmann 等〔15〕发现 Parkin 基因和 PINK1 基因携带 者在执行运动任务时在右脑扣带运动区头端( rCMA) 和左脑背 侧运动前区( PMd) 头端有较高信号。有研究进一步发现,Parkin 基因和 PINK1 基因携带者都存在增强信号,但部位在辅助 运动区头端( SMA) 和 PMd 头端,而正常对照组没有此改变〔16〕。 此外,以在运动皮层有额外补偿为特征,来识别杂合的 Parkin 基因和 PINK1 基因两种基因突变携带者在临床前期功能脑网 络的重组〔17〕。Williams-Gray 等〔18〕研究说明以上两种基因携带 者的改 变 与 基 因 型 无 关,而 其 他 众 多 基 因 的 表 现 未 得 证 实〔19,20〕。 2. 2 临床期 2. 2. 1 早期 rfcMRI 利用大脑的内在信号波动提供网络环路 之间的连接强度,为阐明 PD 运动功能障碍病理生理机制、比较 病理状态下对运动环路连接强度的改变,并在提供不同治疗下 的补偿效应方 面 提 供 了 新 鲜 视 角〔21〕。 目 前,最 常 被 发 现 的 改 变为皮质-纹状体连接〔22 ~ 27〕,或者皮层运动区连接〔28〕。比如,
大脑内的神经环路是动态实体: 神经元具有适应性、多稳 态动力的特性。人脑或者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不 仅子系统数目多,而且其相互关系复杂,层次很多,对系统产生 影响的外界环境通常也不确定。理解这些系统的功能和衰退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560042,81160161) 1 南昌大学医学院 2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 徐仁伵 ( 1969-) ,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在寻找 PD 的 fMRI 诊断性生物标志时,一些研究首先用 PET 葡萄糖代谢图像识别出具有疾病特征和症状特异性的脑 网络,然后再用 fMRI 寻找其功能与结构相关联的进一步证据。 这些网络,可能成为客观评估 PD 病人的诊断工具和治疗干预 的生物标记。近年研究表明 fMRI 是一种具有诊断价值的方 法〔12〕。但是,fMRI 在 PD 诊断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 研究设备和条件。与 SPECT、PET 等成像技术相比,fMRI 的优 势是有更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更好的依从性和无同位素辐 射性。高场强的 MRI 对 PD 研究的意义尤为重大〔13,14〕,它使我 们对皮 质 活 动 性 的 研 究 变 得 更 简 单。更 准 确 的 高 场 fMRI BOLD 信号能让复杂的运动、认知任务的皮质激活模式得到更 好的体现。fMRI 对活动皮质区域的鉴定,使检查皮质纹状体 环路和计量它们在 PD 中的损害成为可能。
静态功能连接磁共振( rfcMRI) 是在 rfMRI 的基础上,利用 基于图论的网络模型刻画功能连接,把各个脑区视为节点,分 别计算各个节点与其他节点间的连接强度,然后得到每一个节 点的其他节点作用于它的强度的方法〔8〕。对 rfMRI 的分析方 法主要包括: 主成分分析法、非独立成分分析法和基于种子分 析法。BOLD 信号作为神经活动的非直接标记,是上述基础方 法和基于体素的网络分析理论所处理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