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黑龙江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辅导: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发展
微观经济学绪论
边际分析方法 的应用:在生 产、消费、投 资等领域进行 分析,如边际 产量、边际消
费倾向等
边际分析方法 的优点:能够 更准确地反映 经济变量之间 的关系,提高 决策的准确性
边际分析方法 的局限性:需 要大量的数据 和复杂的计算, 可能难以在实 际应用中实现
微积分:用于求解边际效应 和弹性
线性代数:用于求解最优化 问题
添加标题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 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
之间的差额
市场均衡:市场供求平衡的状态,价格稳定,资源配置合理
价格机制:市场价格对资源配置和供求平衡的作用
供求关系:影响市场均衡的主要因素,包括供给和需求
价格弹性:衡量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的影响程度,包括需求价格弹性 和供给价格弹性
市场失灵:市场均衡无法实现的情况,包括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 称等
结论:价格政策 和市场干预对市 场的影响,以及 政府如何更好地 运用这些政策来 促进市场健康发 展。
工资决定:工资水平的影响 因素,如教育、技能、经验 等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供给 与需求,工资水平与就业率
案例分析:不同行业的工资 水平差异,如IT、金融、制
造业等
政策建议:如何提高工资水 平,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加强职业教育等
资本市场:股票、债 券、基金等金融产品 的交易市场
投资决策:投资者根 据市场信息、经济形 势等因素,对投资对 象进行选择和决策的 过程
微观经济学在资本市 场中的应用:分析市 场供求关系、价格波 动、投资者行为等
案例分析:通过微观 经济学理论,分析资 本市场中的投资机会 和风险,为投资者提 供决策参考
需求: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希望您喜欢篇一: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边际效用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
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导论48271共62页
•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微观经济学大体经历了古典时期、新古 典时期和新古典后微观经济学三个发展 时期。
一.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
• 微观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 威廉·配弟(W.Petty)和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 (B.Bois—guillebert)分别成为英、法两国古 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在他们的有关经济论著中, 出现了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本命题。 尽管他们对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分析是粗糙的, 但他们都讨论了商品与劳务的价值与价格决定 这一核心问题,这也为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 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使经济学第一次成 为一门科学。
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 增长。关于价值理论,斯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 劳动创造价值为中心提出了多元论的价值观。
• 另一方面,斯密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被许多经济学家 所继承,发展成为以后的各种经济学体系。英国古典学者大 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一元论的劳动的价值论。与李 嘉图同时代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英国的马尔萨斯 (T.R.Malthus)利用斯密价值论中“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提出“生产要素服务论”、“生产费用价值论”。萨伊认为商品 的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而效用的创造不仅有劳动,还有资本和 土地。这三种生产 要素的收入相当于创造效用时各自所耗费的 代价,从而构成效用的生产费用。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由效用 的生产费用决定,即由工资、利息和地租决定。
• 。瓦尔拉斯的继承人是出身于意大利的 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A.Pareto)。帕累 托运用序数效用观点,并在序数效用基 础上承袭和发展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 理论。此外,由于他论证了被称为生产 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问题,对以后的西 方福利经济学产生了较大影响,故被认 为是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先驱。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希望您喜欢篇一: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边际效用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
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微观经济学概述PPT课件
(2)古典经济学革命
《国富论》的出版被称为经济学史上的第 一次革命,即古典经济学革命。其标志着微观 经济的诞生,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贡 献是建立了以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经 济学体系。
13
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思想反映了自由 竞争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古典经济学家把经 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使经济学 真正成为有独立体系的学科。
31
1.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 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的经济总量在一定时 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 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 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这种分析考察时间 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 续的过程来看待。
32
三、边际分析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发展简况 二、微观经济学及其体系
9
一、微观经济学发展简况
1.古典经济学时期——微观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2.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微观经济学的建立时期
10
1.古典经济学时期
(1)对古典经济学的说明 (2)古典经济学革命
11
(1)对古典经济学的说明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典经济学是从17世纪 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前为止,其代表人 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西尼尔、约翰•缪勒、马尔萨斯。其中最重要 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其代表作是1776年 出版的《国富论》
管理者必须学会告别过去的失误,做到 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地进行决策。
37
3.边际分析方法的深化
边际分析法要求正确处理好增量与存量的 关系
(1)通过增量,激活存量,实现总量的共同 发展。
(2)控制增量,而盘活存量。
38
微观经济学导论
微观经济学 第二十七讲 经济学的发展
六、学生演讲题目
(感谢同学们!谢谢!下面任选一题) • 1.我爱郑航 • 2.经济学有用的体会 • 3.经济学无用的体会 • 4.本学期微易的结果,到重视交易成本。
三、行为经济学
• 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 损失厌恶。 • 锚定理论。 • 框架效应。
四、公共选择经济学
• 如何理解政府? • 如何理解公务员的行为? •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是公平性的吗? • 投票能选出最优者吗?
五、技术经济学
• 经济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 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技术本身发展的规律。
第二十七讲
经济学的发展
一、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由侧重于财富,到侧重于人的行为。 • 由完全信息,到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 • 由均衡时个人实现最优,到均衡时个人并
没有实现最优。
• 由市场买卖行为,到委托代理行为。
二、制度经济学
• 由重视劳动、资本、技术,到重视制度的 作用。
• 由对正式制度的重视,到非正式制度的重 视。
浅谈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浅谈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作者:范涛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3期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微观经济学的诞生、建立与最新的进展。
对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一般均衡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内容,但是其假设太过严格,经济学家们在很多方面对原有假设进行了放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代微观经济学。
关键词:一般均衡理论产权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的诞生1776年有两个重要的文件问世,其中一份为《独立宣言》,《独立宣言》是一个伟大的政治文件,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则: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政府必须经人民的同意而组成,应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人民有权起来革命以推翻不履行职责的政府。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和美利坚和众国的诞生。
另一份则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而其中,“看不见的手”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内容,亚当·斯密是这样描述的:每个人都应利用好自己的资本,使之产生最大的价值。
从主观上讲,这个人并不想增进公共福利,更不知道他实际上增加了多少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所得。
但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而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想追求的东西。
通过追求个人利益,却无意识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真地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好。
在此后200余年的时间里,众多经济学家都在试图将“看不见的手”理论进行数学描述并加以证明。
二、微观经济学的建立微观经济学特别是古典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就在于对“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证明。
然而要对此证明,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公理体系来对现实的经济体进行概括。
最简单地,可以将经济体的构成分为三个方面,即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
1. 消费者。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试卷3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4)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试卷34(总分60,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
SSS_SINGLE_SELA 商品经济的存在B 物质利益的差别C 生产力状况D 劳动就业的需要分值: 2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问题.它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故本题选C。
2.—台电脑标价5800元人民币,这里的“元”是( )。
SSS_SINGLE_SELA 观念货币B 商品价值C 价格标准D 货币价值分值: 2答案:C解析:为了用货币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本身必须确定一个计量单位,并且为了便于计算,对每个计量单位,还要分成若干等份。
这种计量单位及其等份,就是价格标准。
货币通过价格标准能准确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我国人民币的价格标准,基本单位为“元”,它的等份是“1元分为10角,1角分为10分”。
故C项正确。
3.近年来,毒大米、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瘦肉精、勾兑醋等事件层出不穷。
这反映了市场调节的( )。
SSS_SINGLE_SELA 自发性B 盲目性C 滞后性D 竞争性分值: 2答案:A解析: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
自发性是指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可能导致市场上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如题干中所说的“毒大米”“地沟油”等。
答案为A。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及其在资源配置中所起作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SSS_SINGLE_SELA 政府是“有形的手”,市场是“无形的手”,“手拉手,才能向前走”B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C 政府对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调节和引导功能D 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分值: 2答案:B解析: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基础性作用。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一、引言事业单位考试是目前许多求职者追逐的职业机会之一。
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考生需要对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本文档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份全面的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更好地备战考试。
二、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2.1 政治学政治学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国家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民主法治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政治学复习资料的一些重点内容:•国家政治制度:包括单一制、联邦制等不同形式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多党制的特点;•民主法治:掌握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和法制相关的知识。
2.2 法学法学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科目。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法律制度和法律基本原理。
以下是法学复习资料的一些内容:•法律制度:包括我国的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主要法律制度;•法律基本原理: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法律文书的写作规范。
2.3 经济学经济学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考生需要了解国民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以下是经济学复习资料的一些重点内容:•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指标;•微观经济学:了解市场供求关系、价格理论等微观经济原理;•金融学:掌握货币市场、银行体系等金融基本知识。
2.4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考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以下是计算机基础的一些复习资料:•计算机硬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计算机网络: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网络安全知识;•常用软件:了解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三、总结本文档为事业单位考试的准备者提供了一份全面的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考生在备考期间,可以结合本文档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通过认真的复习和准备,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顺利进入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
本文档旨在介绍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内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是一种常见的招聘考试形式,旨在评估考生在公共基础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该考试的主要内容概述:
1. 宪法和法律法规
- 宪法基本原则
- 国家机构和政府机关的组织和职责
- 法律法规的层级和适用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政治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3. 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历史
-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过程
4. 经济基础知识
- 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概念
-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基本知识- 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指标的解读- 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
5. 社会基础知识
- 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概念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 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
- 公共事务和社会服务
6. 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 基本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
- 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 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和成就
- 文化传统和文化保护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考试内容的概述,具体的考试大纲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事业单位而有所差异。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的考试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
此外,本文档中提到的内容仅供参考,请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
祝您考试顺利!。
微观经济学讲解
微观经济学讲解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研究供求关系、价格形成、企业行为以及消费者行为等微观经济变量,揭示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并对个体、家庭、企业和市场决策进行分析。
本文将从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四个方面讲解微观经济学。
首先,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往往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往往上升。
通过研究供求关系,我们可以了解价格的形成和市场的运行规律。
其次,市场均衡是微观经济学的关键概念。
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即市场上的商品数量等于消费者需求的数量。
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由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确定。
当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当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需求量超过供给量,市场出现需求过剩的情况。
通过研究市场均衡,我们可以预测价格的变化以及市场的波动情况。
第三,消费者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在面临选择时的决策过程。
消费者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个人收入以及个人喜好和偏好等因素。
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揭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决策的参考。
最后,企业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行为研究企业在市场上的生产和销售决策。
企业的生产决策取决于成本和产出的关系,即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企业应该如何选择生产的规模和投入的因素。
企业的销售决策取决于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即企业应该如何定价和推广产品以吸引消费者。
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企业的供给曲线和成本曲线,揭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策略和利润最大化的方法。
在总结上述内容时,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研究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等变量,揭示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并对个体、家庭、企业和市场决策进行分析。
微观经济学知识要点
微观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彖(1)济学产生的根源:稀缺性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社会中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阐述经济社会中的经济单位为什么和怎样作出经济决策。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沈对彖.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
国外经济学家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为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为谁生产。
机会成本:为了获得一种商品或者劳务而放弃的其他商品和劳务的最大价值。
(2)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1.以个量分析为基本方法:着眼于微观主体和微观变量的分析。
不分析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边际分析为主要工具:来源于数学中的増量分析。
举例而包的效应.3.以均衡状态为分析依托:包括了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举例供求关系。
4.以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丈M分L-一指的是关于纯事实的叙述和因果关系的描述分析。
回答“足什么”的问题: 为什么医生比看门人赚得多?増加稅收的经济影响是什么?"忙分柿-一指的是对经济状况、经济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它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 评价经济运行、经济状态的好坏优劣,并探讨怎样才能符合那些“好”的标准。
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穷人必须工作才能得到政府的帮助吗?5.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____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6.以理论多元化为发展特色主要来源: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内容:现代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寻租论等。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需求(1)需求的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两个相关变量:(1)商品的销售价格(2)有能力的购买数量(2)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需求函数就是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需求量和决定这些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Qd = f ( R Pr» Pe, M, E t,...)影响因素:产品自身价格(P)相关产品价格(Pr),替代商品互补商品預期价格(Pe)家庭收入(M)个人偏好(F)时间变化(t)等二、供给(1)供给的定义供给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总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
微观经济学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第4章: 剩余与市场效率
28
4.1 消费者剩余 4.1.1 支付意愿与需求曲线
2019/2/2
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是消费者为了获得某商品而愿意付出的最高的 代价。
需求曲线可以表示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量下,对多消费 (购买)额外一单位商品的支付意愿。
29
4.1.1 支付意愿与需求曲线
2019/2/2
图4.3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剩余增加,增加的消费者剩 余,一部分来自原来消费商品的总价减少,另一部 分来自消费更多商品获得的剩余。
35
4.2 生产者剩余 4.2.1 生产的代价与供给曲线
2019/2/2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可以理解为生产者在不同的供给量下,再多提 供额外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9
16.3 资本主义矛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3.1 剩余价值、利润和剥削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价值,而劳动力作为商品, 其价值低于它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 基础: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
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经济的衰退和经济学家的恐慌
萨伊(Say):“萨伊定律”
生产将会自动地产生需求,当供给者得到收入时他就会 去买同样多的东西 市场将始终是平衡的,经济危机只会是短暂的
6
16.2 自由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经济学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7
16.2.1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微观经济学发展简史
微观经济学发展简史微观经济学发展简史自数学进入经济学,提高了经济分析水平以来,微观经济学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高级阶段:边际分析阶段、集论与线性经济分析阶段、方法汇合阶段。
从方法上看,这三个阶段的分析方法水平是不断提高的。
本节从时间上对这三个阶段提出建议性的划分。
时间划分并不意味研究工作的终结,直到目前这些研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这三个历史阶段的研究,经济学的分析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一、边际分析阶段(1838—1947)1838年到1947年,是经济学向数学借用武器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借用的基本武器是微积分,尤其是偏导数、全微分和拉格朗日乘数法。
边际分析法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形成了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学派,代表人物有瓦尔拉(L. Walras)、杰文斯(W.S. Jevons)、戈森(H.H. Gossen)、门格尔(C. Menger)、埃奇沃思(F.Y. Edgeworth)、马歇尔(A. Marshall)、费希尔(I. Fisher)、克拉克(J.B. Clark)以及庞巴维克(E. von Bohm-Bawerk)等人。
边际效用学派对边际概念作出了解释和定义,当时瓦尔拉斯把边际效用叫做稀缺性,杰文斯把它叫做最后效用,但不管叫法如何,说的都是微积分中的“导数”和“偏导数”。
数理经济学的创始人古诺的主要贡献,是他提出的企业理论和单一市场上企业与消费者的相互作用论。
古诺的企业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他对完全竞争和寡头垄断作了严格定义和研究。
古诺的企业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论,提出了完全竞争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相等之思想,他还研究了垄断竞争问题。
这一研究至今仍被当作一种标准的方式,并且推广应用于对策论之中。
边际分析阶段,高级微观经济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形成和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微观经济活动者行为理论;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建立了一般经济均衡的理论框架;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竞争理论、及一般经济均衡理论的数学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是测试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图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经济之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