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平台联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影响的研究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双向教育”是指以双向互动、双向学习、双向促进为特点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思政教育领域,双向教育则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而“双向教育”正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而应运而生的。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往往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灌输思想,学生则是被动接受。
这种单向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而“双向教育”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育格局,让思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和富有活力。
在双向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参与者,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成长。
在“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建立有利于促进师生对话和互动的机制。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育,促进学生成为思政教育的主体。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发表观点、提出问题、分享经验等方式,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还可以开展思政教育主题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合作。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团队合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体验并实践思政教育的内涵。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从而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总的来说,“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只有通过双向互动、双向学习,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让思政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财富。
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关注并实践“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如何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传播给广大学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设计了“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以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形式,使思政教育更加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我们的“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采用了在线直播的形式,通过网络将教师的授课内容直接传递给学生。
通过在线教学,学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的平台还采用了在线讨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种互动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的平台还设置了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功能,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丰富的教育资源。
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和下载教材、教学视频、学术文献等资料,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我们还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形成一个共享学习的氛围。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优势和挑战都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在线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这种自主学习的形式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性和责任心,否则容易出现学习计划的打乱和拖延。
在使用平台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
通过在线讨论的形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力。
这种讨论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以保证讨论的质量和深度。
由于每个学生的观点和经验都不同,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氛围,避免出现过激言辞和争吵。
通过资源共享功能,学生可以获取到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果。
也需要注意资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免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思想政治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发布时间:2021-05-06T14:31:21.10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3期作者:侯平原玲刘林刁欢欢[导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适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共同促进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更高质量的人才,在高校教育环境中,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积极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执行路径,最终促使学生整体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侯平原玲刘林刁欢欢河南省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453000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适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共同促进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更高质量的人才,在高校教育环境中,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积极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执行路径,最终促使学生整体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前言: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这相互独立但有有着内在统一的联系,其教育目的均在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并且能够以健康科学的心态去迎接未来更加广阔的生活,尽情地拥抱自己的青春理想[1]。
教师需要积极地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也要善于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从而促使学生思想觉悟、心理健康均可得到大程度提升与发展。
一、树立课程有机融合的科学观念教师自身应当正确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树立其健康、科学心态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主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大学时期是当代青年学生初步融入社会的人生新阶段,但是由于不同的学生往往存在的客观的差异,不同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会造就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与个人性格,因此,在大学期间,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陷入崭新的成长困境,若这种困境无法及时消解,那么则极有可能促使学生爆发出思想、心理问题。
例如,性格内敛的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在与人交流沟通中所出现的挫败感又会加剧这种障碍,久而久之则会导致自卑心理的出现;又或者是在学业、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学生自我情绪无法有效纾解,那么就会导致其出现偏执、暴躁的情绪,甚至影响其品质与性格。
构建“一体两翼三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
构建“一体两翼三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时代新要求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
面对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构建“一体两翼三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一体两翼三平台一、构建“一体两翼三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里、把党的政治意识形态转化到大学生的心灵和意识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的任务。
为了完成这一初心和使命,高校以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构建“一体两翼三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价值观。
二、“一体两翼三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施与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上,立足高职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构建“一体两翼三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
(一)“一体”——政治理论学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事项,从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学生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为主要教育内容,从三个层次全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两翼”——社会实践工程与活动驱动工程“两翼”是围绕社会实践工程和活动驱动工程两大工程,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开展,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深悟透、真信笃行,以实际行动把理论教育体现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全过程。
1、社会实践工程一是假期社会实践。
为了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更好结合,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通常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教育,而“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出现,为传统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在“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上,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更为灵活和多样的交流互动,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社会的现实,更加具有参与性和实践性。
在“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学会独立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实践情况我校自2019年开始成立了“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平台上设有思政课程、讨论区、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等功能,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
在平台上,老师们会发布各种思政教育资源,包括视频、文档、音频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
而在讨论区和交流互动中,学生们可以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例如文字、语音、视频等,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立体和丰富。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优点是多方面的。
平台的出现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思政教育更加年轻化、活泼化。
传统的思政课程常常显得枯燥、乏味,而在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视听、互动等方式来学习和交流,更加符合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点。
平台上的资源共享功能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不再受限于教室、教材和时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更加自由地进行学习。
二、思考与建议尽管“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平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尤其是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筹备和维护平台。
学生对于平台的参与程度和态度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平台的使用并不理解或者不够重视。
平台的内容管理和质量把控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肃性,需要教师和管理者认真思考和努力。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传授过多、交流互动不足等。
为了更好地实施思政教育,建立一种更为充分、有效的教育平台,许多高校开始尝试“双向教育”模式。
所谓“双向教育”,即将传统的单向教育模式转变为双向的教育模式,既教育者面向学生传递教育内容,也允许学生的参与和反馈。
在这样的平台上,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学生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政教育中。
这种模式下,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
实践中,“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建立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可以引入讨论、案例分析、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提供开放式的交流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论坛、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等方式,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思想交流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思辨能力。
第四,设置开放的评估机制。
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效果,可以采取多种评估方式,如学习笔记、实践报告、小组讨论等,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政教育情况。
在实践中,我也深有体会。
在校园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双向教育”平台,推行思政教育的创新。
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
通过发表文章、举办讲座和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各种思政知识。
我们也鼓励学生自主发表文章、参与讨论,提供了一个更开放的交流平台。
我们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社会调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我们注重评估和反馈。
在每学期结束时,学生需要提交学习报告和心得体会,老师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思政教育多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难以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政治观念。
因此,创建一种“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发挥积极的社会责任意义十分重要。
该平台的实践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囊括各领域的政治教育话题,供教师、学长学姐、校友等多个群体在其中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平台采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主题讨论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随时展示学生思想反映。
同时,平台还会定期邀请有影响力的人士来校,针对当前社会热门问题进行探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思政教育体验。
在实践中,该平台的效果得到极大肯定。
一方面,通过打破课堂讲解的限制,学生成为了思政教育的主体,可以更直观地感受社会问题的现实意义,更深入地思考和寻找自己的观点。
另一方面,平台还能使学生跨年级、跨专业互相交流,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此外,通过校友等身处社会实际的人士的分享,学生还能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培养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发展规划打好基础。
然而,我们也应当在平台建设过程中认清一些问题。
首先,平台应当避免对政治教育话题的“强制性”与“灌输性”。
学生的自主性应当得到重视,教育应当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现实问题为主。
其次,平台也不能偏离对基本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结合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特定规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争议。
总的来说,“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是一种有益的、前瞻性的教育思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探究现实问题、深化对政治的认知。
关键在于平台建设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育导向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避免走向空洞式的思想阔论。
这样,思政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成长成为积极的、有价值观的公民,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存在单向灌输的弊端,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导致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建立一种“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实践与思考的角度,探讨双向教育平台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实践建议。
一、双向教育的概念及意义“双向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使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思政教育领域中,双向教育的意义更加重要。
双向教育可以使思政教育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
双向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最重要的是,双向教育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任感,使教育更加有效和深入。
二、双向教育平台的实践在“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中,我们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的实施步骤。
创建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和老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个平台可以是学校的官方网站,也可以是专门为思政教育设计的在线社区。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评估机制,以保证双向教育的有效实施。
在这个体系中,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并在平台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我们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他们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教学技巧,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在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优势和特点。
平台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分享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和积极。
平台的实时性和交流性可以使思政教育的内容得到更加及时和有效的传达。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相关的思政资源,学生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和意见。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存在着单向传递知识、僵化教学方式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我们需要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打造“双向教育”的思政教育平台。
“双向教育”模式强调教育的双向性,即既有师生之间的知识传授和教育引导,又有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经验分享。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更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育的过程,提高教育的效果。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建设“双向教育”的思政教育平台。
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一个线上平台,提供个性化和互动性强的教育资源。
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习资料,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分享。
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思政教育的设计和实施中。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讨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知识和兴趣去探究和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教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来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和公益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辩论赛和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和创新精神。
建设“双向教育”的思政教育平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双向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进行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互相启发,而不是传统的单向教育。
在“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上,学生和教师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本文将介绍“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和思考。
一、平台的创建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机制需要运用到思政教育中。
因此,我们创建了“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探讨,共同学习。
平台的创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分析:对学生和教师的需求进行调研,明确平台的功能和设计方向。
2. 设计平台: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互动类型的设计,创造一个易于使用的平台。
3. 测试应用: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使平台更加完善。
二、平台的实践1. 线上交流:通过微信、QQ、钉钉等社交平台,建立交流群,开展问题答疑、经验分享等教学活动。
2. 微视频教育:制作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微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获得更生动的学习体验。
3. 线下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思政教育讲座、课程活动、亲身感受思政教育的氛围和氛围的熏陶。
三、平台的思考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平台上,学生可以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磨练思维,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个人面对实际应用的能力和素质。
2. 打造数字智慧课堂:平台是打造数字智慧课堂的有效手段,为学生自主选择课堂学习外提供更多精彩内容,为师生互相协作、互相学习提供更多机会。
3. 减少教师的负担:平台的创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和负担,让教师专注于教学和学术研究。
总之,“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教育平台,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让思政教育更具深入性和互动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索,“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潜力,积极推动平台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思政教育实现更好的全面发展。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思政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一种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应运而生。
本文将结合自身经验,分享“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一、实践1、“双向教育”平台的构建在我们学校,建立了一个“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这个平台是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自律组织共同合作搭建而成的。
平台上有专门的留言板、问答区和学习资源分享区,学校相关部门和老师都会定期更新平台上的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们对思政教育的需求。
2、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平台上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模式。
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对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的思考,老师和同学们都可以在下面进行回复和讨论。
通过这种交流,学生学会了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能够从他人的观点中吸收到新的思想。
这个过程中,老师会在一旁进行引导和点评,使得学生们的思维更加开放和丰富。
3、情感指导和心理辅导除了思政课的知识教育,平台上还设置了心理辅导专栏,引导学生有效排解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
这种关怀式的指导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思政教育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二、思考“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参与到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
这种参与感能够增强学生们对思政教育的身份认同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尽管“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有着很多优点,但是也面临着着很多挑战。
首先是平台的管理和运营成本比较高,需要学校投入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维护平台的正常运行。
其次是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老师有较强的引导和点评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是平台的内容和资源要求比较高,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补充教育资源。
尽管“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更多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将会重视并投入更多的资源到这个领域。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平台成为了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之一。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政教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建立与实践,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通过建立“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可以使思政教育成为一种互动式的教育过程。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是单向的灌输式教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而在“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上,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这不仅使得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和时事问题的讨论中去。
通过建立“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可以拓宽思政教育的宣传渠道。
新媒体平台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在平台上,可以通过文章、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思政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平台上的内容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通过建立“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可以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平台上不仅可以进行思政教育的交流和探讨,还可以发布学校相关的通知和政策,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和解决学生的困惑。
这种联系和沟通的方式更加快捷和便利,能够有效地缩短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建立“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平台的内容和质量需要保持高水平。
对于思政教育平台而言,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不能随意发布一些低俗和虚假的内容,以免误导学生。
平台的管理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平台的运营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管和维护,以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1. 引言1.1 引言“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双向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瞩目的概念,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传统的单向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教育目标,因此"双向教育"应运而生。
它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有趣,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本文将围绕“双向教育”这一主题展开,从双向教育的意义、双向教育平台的构建、双向教育实践案例、双向教育的未来发展以及双向教育的影响和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双向教育”在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双向教育的意义双向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搭建思政教育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双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学生可以及时解决疑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双向教育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通过平台上的讨论和交流,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双向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平台上进行讨论和合作,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双向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2.2 双向教育平台的构建双向教育平台的构建是指建立一个能够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学习、有效传播思政教育理念的在线平台。
在构建双向教育平台时,首先需要确定平台的宗旨和目标,明确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
要建立完善的内容管理机制,包括思政教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在线资源采集等。
还需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形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面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困境和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应运而生。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打通,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知识传递的教育模式。
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到教师上传的课件、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等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教学任务、检查学生作业、进行即时答疑和和学生互动等,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教育。
实践“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思政教育往往是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抗拒和漠视。
而通过“双向教育”平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通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平台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为他们推送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广度。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只停留在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内容,难以真正理解和消化。
而通过平台,学生可以自由浏览各类思政教育资源,获取到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文章阅读、音频观听、视频观看等,可以使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难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难以进行个性化教育。
而通过平台,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调整,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解答和指导。
要实现“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有效运行,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平台联动”模式构建研究——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为例
131作者简介:覃一桢(1988— ),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
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教改课题:大思政格局下构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双平台联动”模式的探究——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为例(项目编号:SWJWJG202030)。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进一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与期待,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①主阵地和主阵地结合不足。
就我校现行体制来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一般分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工两个不同体系,并各自形成了独立的管理和工作机制,课堂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
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专任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教学科研工作,认为把理论知识讲透即完成任务,往往忽视对学生日常思想状况的了解。
而学工队伍认为其主要工作主要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处理学生日常事务。
两支队伍日常信息沟通交流较少,很难实现资源共享。
②实践教学内容泛化,教学过程形式化。
相关教育部门虽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有着学时的要求,但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等却没有明确的指导,一般由高校自行决定。
在缺乏明确实践教学内容的情况下,首先易把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同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其次实践教学内容泛化必然导致实践活动过程随意化和形式化。
③考核体系不完善。
思政课理论教学考核评价中往往通过用试卷进行考核方式进行,主要侧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侧重“知书”。
而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理,更注重的是向“达理”的转化。
相对于试卷的改判,实践教学是一个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思想价值转变的过程,其考核很难做到“一考定终身”。
但当前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中往往借鉴理论教学的考核方法,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学生的日常感受和体验。
二、“双平台联动”模式构建途径(一)落实顶层设计,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提供制度保障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高校分属不同部门,相关制度性文件中均标明两者有着明确的职能定位和工作任务,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两支队伍的优势等方面有着积极保障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构建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构建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构建是当前大学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据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诸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成为了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正确处理情绪,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社会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他们的内心力量,使其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坚定、乐观地面对。
在大学生教育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构建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通过协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健康、积极地成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寻找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探讨如何更好地整合这两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和路径,使两者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1.3 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以高校思政课“多堂联动”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以高校思政课“多堂联动”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大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
为了更好地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许多高校开始实施“多堂联动”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一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意义和特点。
一、多堂联动的意义1.促进思政课内容的全面展示以往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只在一堂课上讲述一个特定的主题,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非常有限。
而采用多堂联动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思政课的内容更加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和了解。
2.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多堂联动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多个课程的联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思政课的内涵和精神,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深化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借助多堂联动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多个不同角度的课程联动,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思考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融合跨学科的知识多堂联动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一大特点就是能够融合跨学科的知识。
在多个相关的思政课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拓宽自己的学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综合性和系统性通过多堂联动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思政课程能够形成一个系统,从而突出了综合性和系统性。
学生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不同课程间的联系和内在关联,增强了对思政课程整体性的认识。
3.多角度解读社会问题三、多堂联动的落地实践1.构建思政课程联动教学体系为了实施多堂联动的教学模式,高校需要构建思政课程联动教学体系。
通过分析不同的思政课程之间的关联和内在联系,学校可以建立起完善的思政课程体系,为联动教学奠定基础。
2.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多堂联动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
“双向教育”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教育手段袁研究设计出以校外思政课和校内党员宣讲团宣讲的野双向教育冶思政工作平台袁让思政课变得可亲尧可敬尧可信尧可
互动尧可交流袁让师生真学尧真懂尧真信尧真用袁从而适应新形式下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遥
揖关键词铱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野双向教育冶思政工作平台
揖中图分类号铱G64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揖文献标识码铱A
野双向教育冶思政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陈 捷 周 涛 冯 宇 何非凡 周 勇 于 涛渊通讯作者冤
渊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冤
揖摘要铱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袁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袁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
课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遥 当前袁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袁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
揖文章编号铱2095-3089渊2020冤05-0071-01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袁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
. 伟 义A业制l袁度l必尧须立Ri培志g养为h一中t代s国又特R一色e代社s拥e会r护主v中义e国d事.共业产奋党斗领终导身和的我有国用社人会才主遥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袁亟待探索出一种 创新的教育方法遥 [1] 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渊1冤教学缺乏互动性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老师与学生互动性不强袁大部分思 政课都是纯理论灌输式教学遥 事实上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袁教师 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尧组织者尧合作者遥 [2] 渊2冤教学形式单一 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袁过于教 条化尧形式化袁缺乏新鲜感和真实感袁再深刻的内容也容易缺乏 感染力袁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遥 [3] 渊3冤内容脱离实际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创新发展袁最核心的内容 是教学内容的创新袁 即对于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的具体演绎袁 而不是对着教材的泛泛空谈遥 渊4冤理论与实践分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科,不能仅仅局限于书中的理论研究遥 在实践中袁大学生可将 平时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运用起来袁做到野知行合一冶袁才能看 出该大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并理解了其中深意遥 2.野双向教育冶思政教育工作平台的实践探索 面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存在的新形式尧新 问题尧新挑战袁我院充分利用江西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袁将江 西的野红冶特色与学院的野核冶特色相结合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 式袁发挥自身优势袁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建设袁提出建设以校 外红色基地为载体的校外思政课野正向教育冶优秀学生尧优秀学 生组建宣讲团野反向教育冶其他学生的野双向教育冶思政教育新 模式袁真正筑牢高校思想教育主阵地遥 我院现已针对校外思政课及校内宣讲团设定了标准化的 建设方案院确定培训目标尧确定培训内容尧规范培训时间尧确定 培训地点尧确定培训对象遥 并在充分调研了江西红色教育基地
以高校思政课“多堂联动”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以高校思政课“多堂联动”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高校思政课是培养高校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兴趣等。
为了有效引领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可以采取“多堂联动”方式,以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效果。
“多堂联动”的概念是指将高校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相结合,通过合作开展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以丰富思政课的内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动,高校思政课可以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多堂联动”可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实现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互动。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各学科的教师可以进行交流合作,共同确定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历史学科可以与思政课联动,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地理学科可以与思政课联动,通过地理环境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联动,思政课可以更好地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增加课程的实际意义。
“多堂联动”可以在教师培训方面实现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在教师培训活动中,可以邀请其他学科的专家来为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分享各学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思政课教师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
思政课教师也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开展合作研究,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多堂联动”可以在教学方法方面实现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思政课教师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实践活动等,使思政课更加生动有趣。
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分析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协同创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行协同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城乡一体化等趋势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结构和发展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及时跟进,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这些趋势的发展。
例如,面对全球化的潮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把跨文化交流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面对网络化的格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宣传方式,使学生接受更加多样化、更富启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与不同专业、不同领域学科的交流与合作,进行协同创新。
实现协同创新需要通过开展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与探索、搭建跨领域平台等措施。
例如,教师可以牵头组织多学科教师进行合作开发教育创新项目,培养学生跨领域思维与实践能力。
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与引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意产生能力,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协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
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机制的优势,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过渡到创新型、创业型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8—06—12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研究规划项目“双平台联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影响的研究(QSX2017-19YB )。
作者简介:周一杨(1983—),男(满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干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双平台联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影响的研究周一杨,张子奇,韩笑(齐齐哈尔大学团委,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艰巨性。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研究目标,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目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课题组认为当下高校思想教育“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存在脱节的现象,教学与学生日常思想行为教育相对割裂,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教育效能。
课题组以高校青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归纳了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心态问题。
社会现象会折射到大学校园,特别是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产生不可估量、不可忽视的影响,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心态问题,为解决传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本课题组在探索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联动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设性工作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社会心态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8)06—0139—0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迈入新征程,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青年群体,他们的年龄决定了其正处于思想、心理成长的关键时间,并且他们有高频率使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习惯,信息接收的内容又多又杂,学生对社会的信息比较敏感、好奇,但又缺乏成熟的辨别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因此,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影响规律,进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进一步打好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攻坚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查阅、走访座谈、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目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有:第一,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内容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有86%的同学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认为实践教学的比重最好大于等于理论教学的学时。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主阵地是思政类课程,而思政类课程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普遍缺失。
此外,在学工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是以处罚性管理为主,兼有组织一些简单的植树、观看教育影片、召开主题团会等实践教学内容。
教育手段简单,教育成效不高。
第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少。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只有7%的学生曾在课下有过交流,有15%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每个月有1次以上的互动交流,更多的学生表示不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没2018年第6期理论观察N o.6,2018(总第144期)Theoretic Observation S erial N o.144139--有与教师有信息交流。
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有距离,没有深入到学生人群当中。
此外,教师灌输性教育过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提供现成结论多,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反思、讨论的环节少。
当然,思政课合班授课的弊端也是影响因素。
第三,有6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自身的思想、行为引导和培养成效不足,思政课教学和学习仅是体现在期末考试中,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活动仅是体现在获得综合测评的“加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释力、舆论引导力、利益疏导力、发挥核心价值引领力,是培养良好社会心态的关键。
当下高校思想教育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脱节,教学与学生日常思想行为教育相对割裂,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教育效能。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问题调研分析社会现象会折射到大学校园,特别是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产生不可估量、不可忽视的影响〔1〕。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心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社会就业压力大造成学生的过度恐慌、消极、迷茫;第二,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享乐主义思想使得很多学生或多或少的产生攀比、炫富、仇富思想,甚至进而引发撒谎欺诈、偷窃、校园贷、卖淫等事件;第三,社会个别腐败现象和公共突发事件,让一些学生产生了诚信缺失、信仰不坚定、缺少爱心等思想;第四,社会的拜金主义现象使得学生对求职择业、择偶观念产生了影响〔2〕。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心态问题,为解决传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本课题组探索了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联动式教学模式改革。
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这个背景下的团学骨干个群体的跟踪调查,大部分团学骨干在步入社会后的工作中,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具有关心时事政治、关注社会发展动态,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心态。
这种社会心态的建立与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的同时,在课下参与各级团学组织开展的相应活动和培训积极相关。
不同学校开展的“青马工程”可以说是“双平台联动式”思政教育模式的典型尝试,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具体的人文关怀、积极的价值榜样引领是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有效路径。
把“点”象培养发展到“线”性发展,直至“面”象普及,是应用“双平台联动式”思政教育模式今后发展的方向。
三、基于“双平台联动式”开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实践分析“双平台联动式”教学模式的架构思路就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紧密结合。
其中,“理论教学平台”负责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播,“实践教学平台”负责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理论教学平台”的拓展延伸,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眼看、耳听、行动,内化为情感信仰以及行为习惯,“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紧密结合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理论教学平台”主要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程的理论环节、网络在线课程学习系统以及媒体宣传教育阵地;“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程的实践环节、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1.合理编排思政课教学组织,保证“双平台联动式”思政教学的重要地位。
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的文件要求,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安排应合理科学,大力提倡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
课题组认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少、互动少是大班额授课的弊端,小班额教学的人数最好是50人以下。
除了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小班额教学外,实践教学平台也尽量采用大主题、分散式、多渠道、集中式的教学才能更好的保证教学效果。
此外,思想政治引领、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教学平台中的主要内容,目前很多高校正在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制定,将其纳入课程学分,这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作用的重新定位,对“双平台联动式”思政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实践提供了契机。
2.通过“双平台”联动的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学生日常思想行为养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灵魂课程。
理论教学平台仍然以学生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形式为主要组成,在思政课程中设计出实践教学模块,通过课堂的实践教学以及丰富的课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思政课理论教学平台与实践教学平台联动,注重学生日常思想行为养成〔3〕。
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将课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内容与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例如组织“普法剧展演出”、“观看教育影片”、“给父母的一封感恩信”、“爱国主义诗词朗诵会”、“红色歌曲合唱”、“警官讲座进校园”等特色实践教学活动。
第二,要将学生参加课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将学生参与表现纳入思政课程成绩的一部分,或者单独作为实践教学课程或第二课堂进行学分认证。
例如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走访革命老红军”、“扶贫支教”、“公益慰问演出”等第二课堂活动。
第三,定期开展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摸排统计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心态问题。
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毕业生回校讲座或远程140--视频访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倡议书签字、大学生不良思想行为情景剧演出或视频录放、争做文明礼貌大学生演讲比赛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形式有针对性的结合社会心态问题开展思想行为养成教育。
3.基于“双平台联动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教育引导。
针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重点问题、敏感问题,应基于“双平台联动式”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可以采用如下措施〔4〕:第一,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利用好新媒体,针对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客、贴吧、论坛BBS、表白墙等新媒体宣传手段,引导学生正确的树立社会观念。
及时发现、关注新媒体上学生的不良言论,保持与学生的密切沟通,及时的纠偏、引导、教育。
第二,针对学生关注的社会时事问题和敏感话题,理论课堂教师不要回避不谈,要敢于揭露、批判社会不良现象,进而传播正能量,传播理想信念。
第三,开展好心理拓展、职业素质拓展活动,设置并利用好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疏导与指导解决大学生在校园、家庭、社会中遇到的各种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5〕。
4.加强“双平台联动式”思政教学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专业素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色蓬勃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具有相应教学模式、教学队伍将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既要求能将理论知识进行解读,也要求能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完善自我提升教学工作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完成思想观念转变,提高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和专、兼职团干部在教育过程中的配合,增进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及时地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