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合集下载

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已知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A.GAT B.GAA C.CUA D.CTA2.遗传信息从RNA→RNA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下列能够进行该传递的生物是()A.烟草B.烟草花叶病毒C.噬菌体D.大肠杆菌3.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病人()A.染色体上基因的改变B.基因重组C.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改变D.血红蛋白分子中某个氨基酸种类的改变4.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基因的分离]5.有关基因、DNA、蛋白质、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异常的色素D.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6.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5℃时,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A.生物的突变常常是有利的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是有利的C.突变体的体质增强D.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7.八倍体小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数是( )A.8B.4C.2D.18.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的蔬菜,对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环境因素限制了有关基因的表达B.两种均为基因突变C.叶子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D.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9.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10.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生物16合集)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模拟卷

(生物16合集)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模拟卷

2019年高二(上)生物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拉马克的自然选择学说B.滥用抗生素会使“耐药性”细菌发生定向变异,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C.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人类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D.人工饲养的斑马与驴交配产下“斑驴兽”,说明斑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2.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 4 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①发生了隔离②发生了基因突变③发生了自然选择④发生了隐性性状所占比例的增加⑤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⑤ D.④⑤3.某物种进化形成新物种的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 B.B 表示生殖隔离C.C 表示地理隔离 D.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及其呼吸类型是()A.单细胞陆生生物,无氧呼吸 B.单细胞水生生物,无氧呼吸C.多细胞陆生生物,有氧呼吸 D.多细胞水生生物,有氧呼吸5.2015 年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她的团队研发的治疗疟疾新药------青蒿素,可以杀灭寄生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A.淋巴 B.血浆 C.组织液 D.消化液6.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组织液B.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循环、泌尿系统C.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D.激素、氨基酸、血浆内的 H2O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7.下列生化反应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C.胰蛋白酶作用下蛋白质分解 D.氨基酸脱水缩合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B.内环境的稳态破坏,必然会引起糖尿病C.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D.早起时体温较低属于稳态失调9.下图是人体神经调节示意图。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 .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C .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D .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2.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 .寒冷时出现寒颤B .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减少尿的生成,以减少水的排出D .接受抗原刺激后,B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大量相应抗体以清除抗原)分别向20 mL 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 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3.A .B .C .D .4. 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B .C.D .5. 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B.若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分泌物是胰岛素C.若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则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D.该种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广泛且反应很迅速6. 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丙是肾小管和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在甲细胞中合成D.下丘脑中的渴觉中枢兴奋7. 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人的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变化依次为A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 .增加、增加、减少、减少8.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T 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C .过敏体质的人第一次接触抗原即可引发过敏反应D .毒蛇咬伤后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中和蛇毒的相应抗原9.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淋巴细胞包括B 细胞、T 细胞和吞噬细胞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 细胞和B 细胞C .吞噬细胞和B 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10.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C .HIV 入侵人体后,主要侵染人体的细胞2D .物质a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C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B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A .艾滋病病毒破坏T 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逐渐瘫痪11.下列关于免疫异常疾病的说法,错误的是()D.抗原第一次侵入人体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12.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患者自身产生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该病属于一种过敏反应C.增强体液免疫可缓解症状D.肌肉注射神经递质可缓解症状13.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16年我国宣传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优选项;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1.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尚未大量繁殖;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直接转化而来;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所得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2.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遗传信息转录所必需的条件()A.解旋酶B.ATP C.模板链D.氨基酸4.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5.地球上的生物虽千姿百态,却具有许多共性。

下列有关生物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都储存在细胞核的DNA中;B.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基本相同;D.几乎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6.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

若以公式N=(a/b)×100%进行计算,则公式中a和b依次表示( )A.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B.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总数;C.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D.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总数;7.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

海南中学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文科)第 I 卷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染色体的复制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3. 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B、核苷酸、磷酸、碱基C、脱氧核糖、磷酸、碱基D、脱氧核糖、五碳糖、碱基4.猴、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是( ) A.4,4,5 B.5,4,4 C.4,5,4 D.5,4,55. 在双链DNA分子中,已知A≠C,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A+T)/(G+C)=1B、(A+C)/(G+A)=1C、(G+C)/(A+T)=1D、(A+G)/(T+C)≠16. 某些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

这些药物作用的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A 、间期B、前期 C 、后期 D 、末期7. 马和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8. 如果把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然后放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进行6次有丝分裂,含有标记的细胞占所有细胞的比例为()A、1/4B、1/8C、1/16D、1/329. 转录与复制过程相同的是()A、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合成C、合成的产物是mRNAD、以碱基U与碱基A配合成对10. 下列各组细胞结构中都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叶绿体④中心粒⑤高尔基体⑥核糖体A 、①②③④B 、②③⑤⑥C 、①④⑤⑥D 、①②③⑥11. 牛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肽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该多肽合成的mRNA和转录mRNA 的基因中的碱基的最少个数分别是()A、30和30B、60和60C、90和180D、90和9012.在同一草场,牛和羊虽吃同样的草料,但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却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牛羊肉中所含物质不同B、牛羊的染色体数目不同C、不同的D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D 、牛和羊的祖先不同A、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1个B、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C、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D、CTA是一个位于mRNA上的密码子14. 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A、蛋白质→DNAB、RNA→DNAC、DNA→RNAD、DNA→DNA15. 放射自显影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如果仅要求标记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而不标记核酸,运用的同位素是( )A、14CB、3HC、32PD、35S16. 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杂交B、观察C、测交D、自交17. 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A、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个白化病女儿B、穗大粒多的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少C、植株在水肥条件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D、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皮肤变得特别黑18. 分析人类的下列疾病,其中属于遗传病的是()①夜盲症②白化病③血友病④脚气病⑤肝炎⑥苯丙酮尿症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⑤⑥D、②③④19.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20.“猫叫综合症”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这种遗传病的类型是()A、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 B、性染色体多基因遗传病C、常染色体数目变异疾病D、常染色体结构变异疾病21.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B、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定向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D、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2. 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和ab或Ab和aBB、AABB或aabb 或AAbb或aaBBC、AB或ab或Ab或aBD、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23.无籽西瓜比一般西瓜吃起来甜,这是因为()A、由于无籽西瓜培育时卵细胞未受精B、由于无籽西瓜是多倍体,有机物含量高C、由于无籽西瓜是二倍体D、由于无籽西瓜有机物储存在西瓜里24. 果蝇多是有翅的,但后来产生了残翅的类型,这些类型的个体在森林中难以生存,但在海岛上生活得很好,这说明:()A、突变是有害的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决定于环境条件B、突变是有益的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25.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海南中学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文科)第 II 卷二、填空题:(3小题,共50分)26.(16分)如图表示的是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各种物质之间的传递过程。

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5秋•天水校级期末)血浆中的水来自()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2.(2011•河北区模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3.(2013•未央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稳态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内分泌腺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4.(2014春•淄博期末)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5.(2013春•涵江区期末)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6.(2012•兴庆区校级二模)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7.(2009•闵行区一模)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8.(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某大山里的村民,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饮水及食物中长期缺碘,这样对成年人的影响是()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加强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减弱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加强9.(2011秋•青山区校级期末)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10.(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A.激素是蛋白质分子B.激素只能由内分泌细胞产生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D.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11.(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下列各组腺体中,都是内分泌腺的是()A.唾液腺、汗腺、甲状腺B.肠腺、胰腺、胰岛C.垂体、胰岛、甲状腺D.肝脏、胃腺、甲状腺12.(2014秋•湘潭期末)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阻止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B.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C.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13.(2014秋•福建校级期末)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A.感受器B.效应器C.感受器和效应器D.神经中枢14.(2010秋•兰山区期末)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人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在免疫学原理相同()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B.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D.红斑狼疮的病理15.(2014春•铜仁市期末)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9.5℃,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的关系是()A.基本相等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产热量小于散热量D.不确定16.(2013秋•榆阳区校级期末)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A.过敏反应增强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17.(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长时间不住人的老屋充满灰尘,某人进人后立即出现了打喷嚏、全身痛痒等症状,离开老屋后不久症状消失,以下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机体B细胞首次接触到尘土中过敏原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B.该症状是一种过敏反应,一般对机体组织不会造成损伤C.过敏反应虽然反应强烈,但绝不会引起个体死亡D.要避免该症状再次出现,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过敏原18.(2012秋•巢湖校级期末)对胚芽鞘进行如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A.←↑→↑B.←↑↑→C.→↑→↑D.→↑←↑19.(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匈牙利学者拜尔(Paal)在1914一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鞘尖端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这个实验证明()A.尖端能产生某种“影响”B.合成“影响”不需要光照C.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影响”不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20.(2015秋•忻州校级期末)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21.(2011•长沙校级模拟)生长素类似物2,4﹣D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较方泛,但不可用于()A.单性结实B.作除草剂C.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解除顶端优势22.(2015春•西夏区校级期末)一只发育着的幼果,虫蛀后不再生长,主要原因是虫蛀食了()A.子房壁B.受精极核C.幼嫩种子D.受精卵23.(2014春•温州校级期末)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情况是()A.植物的向光性B.顶端优势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24.(2012•山东)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25.(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浓度高于50μmol•L﹣1的生长素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B.浓度高于1 μmol•L﹣1的ACC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C.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可能能够共同发挥作用D.根据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效果可知ACC具有两重性二、综合题1.(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A代表,B代表,C代表.(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3)如图所示,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稳态的概念是.2.(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如图甲示某一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是感受器的是,图中字母所示结构共同组成.(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乙图是甲图中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叫.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单方向的,即只能从乙图结构中的传导到.(4)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刺激b处,肌肉.3.(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为,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进行的原因是.(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4.(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如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细胞名称:④为,⑦为.(2)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的模板.(3)当相同的病菌第二次进入机体,患病程度往往比初次轻,并且好的快,这说明二次免疫的特点是.(4)某人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些抗体与肌细胞膜上的相应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此人所患疾病属于哪种免疫疾病?.5.(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南瓜是雌雄同株开单性花的植物.开花时选A、B、C三株南瓜,做如下处理:A株全部雌花于开花前套上纸袋;B株全部雌花于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柱头上涂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C株全部雌花于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授以南瓜花粉.分析说明:(1)一个月后,三株南瓜的结实情况大约是(每空2分):A B C(2)A、B套纸袋的目的是(3)比较A、C的实验结果说明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4)比较A、B的实验结果说明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5)南瓜的无籽性状(能/不能)遗传?海南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5秋•天水校级期末)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B .组织液、消化道C .淋巴、组织液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答案】D【解析】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后回流到血浆中.解:A 、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但是这只是一方面,不全面,A 错误;B 、消化道的水分可以经过吸收而进入血浆中,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消化道,但这也只是一方面,不全面,B 错误;C 、由于淋巴可以回流到血浆中去,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淋巴,同样这也是一方面,不全面,C 错误;D 、由A 、B 、C 的分析可知,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消化道和淋巴,D 正确.故选: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2.(2011•河北区模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 .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答案】D【解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为:解:A 、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可形成组织液,A 正确;B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可形成血浆,B 正确;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可形成淋巴,C 正确;D 、淋巴不能形成组织液,D 错误.故选:D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3.(2013•未央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稳态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 .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 .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内分泌腺参与D .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答案】B【解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A 、稳态调节不一定都有反射弧的参与,如血液的pH 维持在7.35~7.45之间,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H 2CO 3/NaHCO 3,A 错误;B 、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稳定、动态平衡,而不是固定不变的,B 正确;C 、稳态调节不一定都有内分泌腺参与,如免疫调节,C 错误;D 、有的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也有的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脊髓和下丘脑,D 错误.故选:B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4.(2014春•淄博期末)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 会( )A .大于7.35~7.45B .远小于7.35~7.45C .维持在7.35~7.45D .稳定在3~4【答案】C【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以及温度.人体的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解:人剧烈活动后,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呼产生乳酸,但因为血液中有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该物质会和乳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碳酸可以分解.所以经调节后血浆的pH仍然维持在7.35~7.45.故选:C.【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5.(2013春•涵江区期末)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答案】D【解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过氧化氢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2﹣、葡萄糖、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D、Na+、HPO4故选: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6.(2012•兴庆区校级二模)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答案】B【解析】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效应器包括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分为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3、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解:A、狗在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完成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动作,A正确;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B错误;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C正确;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作为效应器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正确.故选:B.【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7.(2009•闵行区一模)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答案】C【解析】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说明它的作用部位在突触间隙.解: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纤维是轴突的上的一部分.由于题中提出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因此可排除ABD三项.而突触间隙中存在神经递质的传导,因此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故选:C.【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8.(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某大山里的村民,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饮水及食物中长期缺碘,这样对成年人的影响是()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加强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减弱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促进幼小的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需的,如果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当甲状腺激素过少时,会反过来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故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时,代谢活动减弱,ABD错误;C正确.故选:C.【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9.(2011秋•青山区校级期末)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答案】C【解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解:A、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引起口渴,A错误;B、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C、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细胞吸水能力增强,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正确;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使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错误.故选:C.【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10.(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A.激素是蛋白质分子B.激素只能由内分泌细胞产生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D.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答案】B【解析】激素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动物由内分泌腺或细胞产生,属于信息分子,通过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解:A、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分子,激素不都是蛋白质,A错误;B、激素是信号传导的分子,是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的,B正确;C、激素通过调节各种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错误;D、激素运输到身体各部分,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错误.故选:B.【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11.(2015秋•海口校级期中)下列各组腺体中,都是内分泌腺的是()A.唾液腺、汗腺、甲状腺B.肠腺、胰腺、胰岛C.垂体、胰岛、甲状腺D.肝脏、胃腺、甲状腺【答案】C【解析】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内环境,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解:A、唾液腺、汗腺属于外分泌腺,A错误;B、肠腺属于外分泌腺,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胰岛是内分泌腺,B错误;C、垂体、胰岛、甲状腺均属于内分泌腺,C正确;D、肝脏、胃腺属于外分泌腺,D错误.故选:C.【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12.(2014秋•湘潭期末)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阻止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B.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C.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B【解析】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当兴奋传至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抑制),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立即在胆碱酯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一种,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因此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故选:B.【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3.(2014秋•福建校级期末)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A.感受器B.效应器C.感受器和效应器D.神经中枢【答案】C【解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1、感受器指觉神经末梢与之相连的特化结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以及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皮肤里有感觉神经末梢,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分为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皮肤中有汗腺,毛细血管,在体温调节中为效应器.故选:C.【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14.(2010秋•兰山区期末)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人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在免疫学原理相同()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B.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D.红斑狼疮的病理【答案】D【解析】据题干分析,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解: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属于过敏反应,即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故A错误;B、感染HIV病毒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机能减弱,故B错误;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免疫能力,故C错误;。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苏教版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苏教版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苏教版【会员独享】(15-20班用)班别:姓名:座号:分数: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B.鱼类C.鸟类D.草履虫2.下列有关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3.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血浆、组织液、淋巴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B. 肌肉注射青霉素C. 眼睛进沙子D.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5.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尿素③二氧化碳④Na+⑤血浆蛋白⑥胃蛋白酶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6.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组织液 D.血浆、消化液7. 一次喝水过多会影响人体胃液pH变化,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图是()。

A. B. C. D. 8.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9.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 神经调节B.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D. 体液调节10. 据调查,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例如在宁夏山区,重度营养不良的儿童占15%以上,其中部分婴幼儿身体浮肿,其原因很可能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多 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C.血糖含量过高 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11. 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2018-2019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最新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

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杂交育种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新物种形成必然经历生殖隔离D.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2.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足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图中③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C.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②中D.体液②中含有胰岛素、血浆蛋白、CO2等物质3.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盐酸进入胰液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包含体液调节4.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6%,aa占10%.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aa的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依次为()A.增大,不变B.增大,增大C.不变,增大D.不变,不变5.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6.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的主要原因B.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C.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关系密切D.大脑皮层H区受损则无法形成听觉7.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不合理的是()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B.乙瓶的环境更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甲瓶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8.切除狗的胰腺,狗会出现糖尿病.被切除胰腺后,狗的生理活动变化是()A.小肠内消化酶的种类不变B.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幅度增大C.促胰液素的调节作用能正常进行D.体内不再产生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9.药物哇巴因可使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浓度升髙,则使用该药物后直接影响()A.神经元的数量B.膜电位的变化C.神经元的结构D.反射弧的结构10.日本9级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主要泄漏的物质为具有放射性的“碘131”,“碘131”一旦被人体过量吸入,会引发某种内分泌腺疾病,你认为最可能引发下列哪种内分泌腺疾病()A.垂体B.胰岛C.甲状腺D.肾上腺11.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A.B.C.D.1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会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现象称为()A.协同作用B.互补作用C.负反馈D.正反馈13.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的是()A.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C.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14.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包括成分稳态和理化性质稳态B.内环境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内环境温度和渗透压的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15.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结构②参与了④的形成B.当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内流时需要能量C.④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为胞吐D.药物麻醉的原理是抑制⑤的分泌或抑制⑤与受体的结合16.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17.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捕食者的存在直接破坏了生物多样性C.环境的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无关D.有性生殖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原材料18.当前,有少数学生沉迷于用手机玩游戏、聊天等,使学习成绩下降.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其辐射会对人的脑部神经造成一定伤害,从而使理解力、记忆力下降.在下列脑的结构中,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主要是()A.大脑皮层B.小脑C.下丘脑D.脑干19.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下表为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前30min和后30min每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有关分析正确的是()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1010~40甲10~10>40乙<10<10A.TSH的靶细胞可以是下丘脑、甲状腺细胞和肌肉细胞B.甲注射TRH后,TSH浓度增高是反馈调节的结果C.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垂体D.甲、乙两人注射TRH前的耗氧量比正常人高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障碍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B.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C.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D.用皮康素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21.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是()A.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D.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22.如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A.感受器产生感觉B.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导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刺激后,效应器发生反射活动23.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最新-海南省海南中学18—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终考

最新-海南省海南中学18—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终考

海南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文科)期末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 B.葡萄糖C.氧和二氧化碳 D.氨基酸2.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3.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4. 下列哪项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A.反应速度比较缓慢 B. 作用范围比较局限C. 作用时间比较长D. 作用范围比较广泛5. 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舒张 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 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6.抢救危重患者时,输给患者的氧气中需加入少量CO2,这是因为()A.刺激呼吸中枢,使患者呼吸加深加快 B. 使患者吸入气体接近空气成分C.使患者吸入气体变酸 D. 使患者吸入气体变慢7.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致昏睡,该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8.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相当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

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A. 病原体B. 噬菌体C. 抗原D. 抗体9.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已免疫的机体②未免疫的机体③接受相同的过敏原④接受过敏原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10.抗体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的()A.T细胞 B.B细胞 C.效应T细胞D.浆细胞1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A、脾B、淋巴结C、扁桃体D、肝脏12.在下列各组织器官中,产生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 ( )A.成熟的果实B.发黄的叶片C.成熟的种子D.发育的种子13.果树整枝修剪和棉花的摘心,都能提高产量,根据的原理是 ( )A.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使其代谢旺盛B.减少营养器官的生长,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C.破坏顶端优势,使其多产生侧枝,从而提高产量D.避免生枝过多,出现落花落果,从而降低产量14.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能产生向光性,其感受光刺激和发生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 )A. 胚芽鞘的尖端和尖端的下面B. 尖端的下面和尖端C. 都在胚芽鞘的尖端D. 都在尖端的下面15.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成熟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16.下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图中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具有不透水性)图中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 )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甲、丁17.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 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2010-2023历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卷

2010-2023历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卷

2010-2023历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说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A.大脑皮层的言语区B.大脑皮层的运动区C.小脑D.下丘脑2.遗传信息从RNA→RNA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下列能够进行该传递的生物是()A.烟草B.烟草花叶病毒C.噬菌体D.大肠杆菌3.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0%,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A.18%、82%B.36%、64%C.53%、47%D.76%、24%4.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的蔬菜,对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环境因素限制了有关基因的表达B.两种均为基因突变C.叶子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D.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5.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6.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B.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C.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高度不育D.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7.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存在问题的是()A.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C.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消化液中8.有关基因、DNA、蛋白质、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异常的色素D.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9.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A.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感受器10.人体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组织液C.细胞外液D.血浆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C。

2010-2023历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2010-2023历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2010-2023历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右图所示的是植物不同器官(根、茎、芽)对生长素的反应。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10-8mol·L-1B.A,点对茎生长的效应是抑制生长C.B点对芽生长的效应是促进生长D.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灵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茎﹥芽﹥根2.下图一为人体手背皮肤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

图二为图一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二表示图一中(填字母)处的结构。

在图二④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

神经纤维D在E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2)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

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性发生变化,离子大量向膜内侧流动,膜内电位变化为,此时测得的电位称为电位。

(3)如果在图二中③处注射神经递质,④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抑制)。

3.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的性行为只受性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一些激素影响B.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对生长的调节作用是拮抗作用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平衡的调节作用是协同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4.下图是人体某一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A、B、C、D代表的是液体,则它们合称为,B的名称是。

用箭头和文字表示A、C、D液体之间的关系是。

(2)细胞中的CO2可以从产生部位进入血浆,而CO2不能从血浆到细胞的原因是完成此过程的细胞膜运输方式是。

(3)C的渗透压升高导致人体产生渴觉的部位是。

(4)目前普遍认为: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5.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实验组ⅠⅡⅢⅣ处理种皮完整,25℃蒸馏水浸泡24h机械破损种皮,25℃蒸馏水浸泡24h种皮完整,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24h机械破损种皮,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24h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B.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6.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

最新-海南省海南中学18—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终考

最新-海南省海南中学18—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终考

海南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理科生物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优选项;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1.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体液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C6H12O6+O2→CO2+H2O”可发生在③中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2.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促使A.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D.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3.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佝偻病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没有直接关系B.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初次接触花粉时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D.饥饿状态下,人体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4.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5.右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激素①、②的含量会增加,③减少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C.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D.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6.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B.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氧化,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D.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7.如右图所示,如果A接受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会引起E收缩B.神经细胞C与D的兴奋是同步的C.在B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D.一般情况下,E中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8.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期中考试试卷1.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 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C. 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D. 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答案】C【解析】、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血浆,A项错误;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项错误;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少量的抗体,C项正确;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降低,①处的液体会增加,引起组织水肿,D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生活的环境【名师点睛】1.据图识别四种体液的方法四种体液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先找不与双向箭头相连的体液即丁,它一定是淋巴,淋巴起源于组织液流回血浆,所以乙为组织液,丙为血浆,最后剩余的体液甲就是细胞内液。

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2.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 寒冷时出现寒颤B. 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减少尿的生成,以减少水的排出D. 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大量相应抗体以清除抗原【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常见的稳态失调: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④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详解】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颤栗可以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这属于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A错误;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正常的调节已失去效果,需要外来药物的干扰才能回复稳态,B正确;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以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错误;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是正常免疫反应,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B.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的浓度决定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 人的血浆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溶液渗透压越低。

【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A正确;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D错误。

故选D。

【点睛】识记渗透压的概念和影响细胞外液的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 下列物质都可以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 氨基酸、纤维素、CO2、Na+C. 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答案】A【解析】可以在血浆中找到的物质有小分子物质,激素、抗体、淋巴因子等,所以产A选项正确。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成分,人无法消化吸收,胃蛋白酶属于外界环境中,呼吸酶位于细胞内液中,所以B、C、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名师点睛】内环境的成分:①水;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⑤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⑥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如O2、CO2、胰岛素等;⑦其他如抗体、神经递质等。

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①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如载体;②胞内酶:如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③消化酶。

3. 动物激素、神经递质、抗体共同的特点是( )A. 都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 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C. 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D. 在不同人体内种类各不相同【答案】A【解析】激素主要在血浆,神经递质主要在组织液,抗体主要在血浆,它们都属于内环境,故A正确。

抗体不需要与受体结合,故B错误。

激素和神经递质有很多不是蛋白质,故C错误。

在不同人体内种类大致相同,含量会有所差异,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中涉及的物质分子及其来源和靶细胞或作用部位4. 下列关于反射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 反射弧中任一环节受伤,反射活动都不能实现C. 反射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唯一形式D. 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反射通过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完成,故A 正确。

反射弧中任一环节受伤,都会导致兴奋无法正常传导,故反射不能完成,故B正确。

人体还有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故C错。

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完成,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5.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弱B.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C. 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D.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

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详解】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使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弱,导致血糖含量偏高,A、B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因而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C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D正确。

故选C。

【点睛】识记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作用机理,结合图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6.下图为人体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的变化B. AB段相关激素的分泌量均逐渐减少C. 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D. 肝糖原的分解可使CD段逐渐上升【答案】B【解析】【分析】1、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

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2、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

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为葡萄糖以及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

【详解】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大约为0.8~1.2g/L,A正确;AB段血糖浓度逐渐升高,则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逐渐减少,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B错误;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以及葡萄糖转化为其他非糖物质等均会使血糖浓度下降,C正确;肝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使血糖浓度上升,D正确。

故选B。

【点睛】糖原可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肝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

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须先分解为乳酸,经血液循环到肝脏再转变为肝糖原或合成葡萄糖。

7.冬泳爱好者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汗腺分泌减少B.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肌肉收缩加强C.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通过反馈调节使其减少D. 引起毛细血管收缩的过程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答案】A【解析】【分析】寒冷时体温调节的过程为:寒冷环境→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寒冷可引起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汗腺分泌减少、立毛肌收缩,A错误,B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通过反馈调节使其减少,C正确;寒冷可引起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而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D正确。

故选A。

【点睛】识记人体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便可。

8.下列对处于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分析合理的是( )A. 吞噬细胞缺陷的小鼠特异性免疫无法产生B. 胸腺被破坏的小鼠因无淋巴因子产生,无体液免疫C. 骨髓被破坏的小鼠输入造血干细胞后能恢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 B细胞缺陷的小鼠无法合成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可发生体液免疫,A错误;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若小鼠的胸腺被破坏,无细胞免疫,但仍保留体液免疫,B错误;骨髓是B细胞和T细胞产生的场所,也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

骨髓被破坏的小鼠输入造血干细胞后能恢复细胞免疫,无法恢复体液免疫,C错误;B细胞缺陷的小鼠无体液免疫,无法合成抗体,D 正确。

故选D。

【点睛】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便可准确判断各选项。

9.如图甲是蛙坐骨神经纤维某位置上给予刺激示意图,图乙①~③中反应电表变化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②B. ②①③②C. ③②①②D. ②③②①【答案】A【解析】【分析】①静息状态时,K+外流,导致膜外阳离子多,产生外正内负的膜电位。

②兴奋时,Na+内流,导致膜内阳离子多,产生一次内正外负的膜电位。

③神经元的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势差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刺激临近未兴奋部位产生一次兴奋。

【详解】根据题图可知,在a点给予适宜的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先到达b点,再到达c点。

将电极均置于膜外,当兴奋传至b点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c点电位未发生变化(即膜外为正电位),电流从右电极流向左电极,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如图中的①所示。

当兴奋传至b、c两点之间时,b点电位恢复,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点电位未发生变化(即膜外为正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如图中的②所示。

当兴奋传至c点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b点的膜外为正电位,电流会从左电极流向右电极,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如图中的③所示。

当兴奋传至c点后,b、c两点的膜外均已恢复正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如图中的②所示。

所以在蛙坐骨神经a点上给予刺激,电表的变化顺序为①②③②,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根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结合题图进行分析便可准确判断各个选项。

10.下列有关人体口渴时饮水解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当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就会随之降低B. 产生口渴的感觉并主动去饮水,这一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 口渴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尿量减少D. 大量饮水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渗透压变化,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溶液渗透压越低。

【详解】当机体缺水时,单位体积的血浆中水分子的数目减少,溶质微粒的数目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升高,A错误;机体在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由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主动饮水,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口渴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减少,C错误;大量饮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渗透压变化,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D正确。

故选D。

【点睛】理解水平衡调节的过程和维持稳态的机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 ②⑤B. ④⑤C. ③⑥⑦D. ②③⑤⑥⑦【答案】C【解析】【分析】1、皮肤黏膜等物理性屏障构成防卫的第一道防线2、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防卫的第二道防线3、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对病原体没有特异性,也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