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
高考历史合格考知识点
高考历史合格考知识点高考历史考试主要涉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中华文化知识。
以下是高考历史合格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历史1.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等朝代的基本历史概念与特点;2.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及其特点;3.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学派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4.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科学技术和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5.中国古代的名山大川、古代遗址、文物古迹的基本情况。
二、中国近代历史1.鸦片战争及其后果,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中外列强与中国的斗争,如《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等;3.辛亥革命及后续历史事件,如北洋政府、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4.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如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5.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如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三、世界历史1.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等;2.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及其衰落,如封建社会的农奴制度、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运动等;3.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5.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如冷战、联合国的建立和发展、国际秩序的重建等。
四、中华文化1.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如儒家文化、道教思想、中国传统的礼仪观念等;2.中华传统思想的代表人物与著作,如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3.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4.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及其风格特点,如山水画、花鸟画等;5.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意义,如春节、中秋节等。
上述知识点是高考历史合格考的基础,考生应重点掌握。
此外,还需具备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掌握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过程,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和评价能力。
2024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____字版本)第一章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与历史起源1.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原始社会的特点与结构- 农业的出现与农耕文明的形成-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兴起- 奴隶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特征2. 四大文明古国的崛起与影响- 夏、商、西周与东周的兴衰沿革- 金文与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周礼与封建制的确立- 儒家、道家与法家学派的兴起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解放- 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兴起与战争- 诸子百家与思想解放- 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主要观点- 地方政权与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二章秦汉时代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社会1. 秦朝的统一与变革- 秦朝的兴起与战国时期的背景- 秦朝的统一战争与郡县制度的建立- 吕不韦的变法与中央集权的形成- 郑国渠与灌渠的建设与对农业经济的影响2. 汉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陈胜、吴广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融合- 高祖、文帝时期的改革与制度建立- 私人奴隶制的废除与奴隶主义的兴起3.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发展- 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与扩大- 郡国制度的改革与丞相制的设立- 经济政策与农业开发的推进-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家与文化艺术1. 魏晋南北朝政治体制的变革- 三国与两晋时期的政治变革-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草原胡族与汉族统治者的相互影响- 华夏中心思想与多元文化的融合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 乐府古文化与文人雅集的兴起- 道教佛教与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 归化诗与七言绝句的创作与影响- 旧体诗与文言小说的发展与繁荣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与思想家- 曹操与司马懿的政治功绩- 王导与嵇康的文化贡献- 陆机与张载的学术成就- 道教的创始人与佛教的传播第四章隋唐的政治体制与文化繁荣1. 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隋文帝的政治改革与统一战争- 隋朝的郡县制与六部制度- 科举制的建立与士族分化- 大运河的开凿与通商发展2. 唐朝的政治体制与繁荣时期- 唐朝的兴起与玄武门之变- 宋玄宗与肃宗时期的政治运动- 唐玄宗盛唐时期的政治体制- 科举制度的完善与文人政治的兴起3. 唐朝的文化繁荣与外交往来- 唐朝的文化格局与科学技术成就- 唐朝的雕版印刷与纸张产业- 唐朝的外交往来与丝绸之路- 唐代文人与美术、诗词创作的繁荣第五章宋元时代的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1. 宋代的政治变革与中央集权- 宋太祖的政治改革与中央集权- 宋代的官员选拔与科举制度- 大宋君权的制约与宰相决策- 欧洲封建制度的作用与对比2. 元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元世祖的征战与统一中国- 愚民政策与蒙古统治模式- 元朝的三税制与行省制度- 蒙兀儿与汉人的交融与对抗3. 宋元时代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成就- 宋代的农业技术与产量提高-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商业革命- 元代的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 宋元文化艺术的昌盛与交融第六章明清时代的政治制度与思想解放1. 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明太祖朱棣的起义与建立- 朱棣的政治改革与中央集权- 明太祖的海禁政策与对外扩张-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发展2. 明末的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 明朝的文臣集团与武将集团- 东林学派与反抗与革命- 崇祯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动荡-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3. 清朝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建国和后金制度- 顺治、康熙与雍正时期的政治制度- 清朝文官政治的裁制与统治模式- 准蒙继位制与八旗制度的变革第七章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1. 清末民主革命与西方利益- 清朝社会矛盾与民主革命的兴起-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工业化- 中日战争与列强对中国的割据- 五四运动与近代民主政治的影响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与组织建设- 八二七事件与国共合作的建立- 长征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与社会建设-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邓小平时代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 现代化建设与科技进步的推进-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挑战总结:以上为____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一个总结,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历史起源、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知识点。
高考历史50条中国历史常识知识点汇总!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1.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特征之一。
封建制度是指君主通过封爵制度来管理统治国家的一种制度。
2.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主要包括皇帝、王公贵族、士人、农民和奴隶等不同阶层的人。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王公贵族是统治者的亲属,士人是负责管理国家事务的人,农民是生产者,奴隶是为贵族服务的人。
3.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家族的血缘关系和封地的分封制度。
4. 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存在了几千年,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才被推翻。
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兴盛于宋明两代,直到清朝灭亡。
2.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和文论等。
3. 科举制度的目的是选拔人才,并通过考试来检验考生的学识和才能。
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但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视死记硬背而忽视实际能力、容易导致腐败等。
三、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1.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种植粮食和养殖动物。
2. 农耕文明的特点是以农业为基础,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以农村为主,社会结构以农民为基础。
3. 农耕文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培养了工商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4. 农耕文明也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比如农业技术、工艺制作、交通运输等。
四、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1.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
它连接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地区和非洲等地。
2.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终点是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
3.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
同时,中国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引进了外来的文化、物品和技术。
4.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也为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历史高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三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进化-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影响2.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文明 - 希腊城邦制度与希腊文化-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3. 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东亚的封建社会特点(如中国的唐宋变革)4. 宗教与文化-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传播与影响-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二、近现代史1. 近现代转变-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2. 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 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3. 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战役与战后影响4. 冷战与后冷战时代- 冷战的起源、对抗与结束- 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与全球化三、中国历史1. 古代中国-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与特点- 秦汉统一与帝国的建立- 唐宋变革与社会经济发展2. 近现代中国-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3.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影响- 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四、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历史人物评价的多元视角2. 历史思维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 历史事件的比较与对比- 历史进程中的时间感与空间感3. 历史教育的意义- 历史知识对公民身份的塑造-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历史思维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历史高三知识点的一个概览,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教育体系有所差异。
教师和学生应根据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考试指南来准备和复习。
此外,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应注重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研究方法的学习。
新高考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新高考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世界古代史1)古代社会的形成2)古代东方社会3)古代地中海社会4)古代印度河流域社会5)古代中国社会2. 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三代2)春秋战国3)秦朝和秦汉4)魏晋南北朝5)隋唐五代6)宋元明清3. 世界古代史名著1)《古代史》2)《昭示》3)《史记》4)《史记》5)《史记》二、近现代史1. 近现代中国史1)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4)第一次国共合作5)南方政权6)北伐战争7)抗日战争8)解放区的建立9)解放战争10)新中国的成立2. 世界近现代史1)英国革命2)美国独立战争3)法国大革命4)法国大革命5)俄国十月革命6)第一次世界大战7)第一次世界大战8)第二次世界大战9)亚非拉国家的独立10)国际关系3. 近现代史名著1)《近代史》2)《近代史》3)《近代史》4)《近代史》5)《近代史》6)《近代史》三、现代史1. 中国现代史1)中国共产党成立2)第一次国共合作3)抗日战争4)第二次国共合作5)解放战争6)新中国的成立2. 世界现代史1)第二次世界大战2)亚非拉国家的独立3)国际关系4)冷战5)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与发展3. 现代史名著1)《现代史》2)《现代史》3)《现代史》4)《现代史》5)《现代史》四、近代史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至1918年的真人世界大战,是史学家评价为“联合国刚立的战争”。
1)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剥削扩张的必然结果,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引发。
2)战争过程:从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27日a.西方战线: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b.东部战线:塞尔维亚、奥匈帝国、俄国、土耳其3)结果:反映了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和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
巩固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4)世界影响:瓦解了帝国主义世界,世界重国态,开辟了社会主义举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力。
五、当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兴亡及其特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3. 秦统一六国和秦朝的建立4. 汉朝的六个时期及其特点5.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6. 隋朝与唐朝的建立及其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7. 宋朝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8. 辽金夏的兴起与覆灭9.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10. 明朝的兴起、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点11. 清朝的建立、封建专制统治、对外侵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任务12.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运动(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13.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二、世界史知识点1. 远古史时期的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内容2. 古代文明(如伊尼干、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等)的兴衰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与教士统治4. 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于欧洲历史的影响5. 文艺复兴与科学技术革命6. 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7. 英法工业革命及工业化的全球扩散8. 近代帝国主义的兴起与扩张(包括殖民体系的建立与扩张)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和影响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和影响11. 冷战与两极格局12. 当代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三、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3. 戊戌变法及其失败4. 辛亥革命及其意义5. 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与北洋政权的统治6. 五四运动及其影响7. 北伐战争及国共合作8.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政权建设9. 抗日战争的爆发、长期战争与人民抗战胜利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及新中国的成立四、世界现代史知识点1. 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2. 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革命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战后国际秩序重建4.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与战后秩序的形成6. 冷战与两极格局7. 美国的对外扩张与全球跨国公司的兴起8.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运动与发展道路9. 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与发展受阻的原因10. 当代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展五、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关系1. 近代中国的开放与世界的联系2.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相互影响3. 世界历史对中国近代史的启示4. 中国近代史对世界现代史的启示以上是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您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总复习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大全
高考总复习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大全高考总复习历史必背的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1、历代赋税制特征、演变原因及作用2、水利建设及作用3、历代休养生息政策对国家兴盛、民众生活的关系4、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15---16世纪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差异5、清康乾盛世的原因、本质及与西方发展的差异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民族间的相互取长补短二、中国近代现代史1、近代国人对待西方文化态度的逐渐变化,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近代前期(1919年前)中国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两次机遇、成就及经验教训。
(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外和好”时期,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共和时期)。
3、19世纪中日现代化道路二阶段、背景、措施、结果比较。
4、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的影响。
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巨变中,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运动或措施的背景、内容、意义。
6、对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经济、外交建设的客观分析、评价。
(经济建设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7、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8、新中国外交的不断成熟,(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现在是独立自主、灵活务实的和平外交。
9、亚洲(尤其是新加坡、南朝鲜)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0、城市经济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
11、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创新;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宽容、尊重、合理吸收。
12、用眼光审视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三、世界近代现代史1、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全方位影响(促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生产关系调整,阶级、阶层、上层建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重心转移,国家地位变化,国际关系格局调整,世界体系构建,东方从属西方;促进城市化,生活方式变化,思想观念变化;同时,也带来人口膨胀,治安混乱,道德沦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南北差距扩大等问题)2、19世纪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原因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在独立前,必须先反殖反帝,取得民族独立,解决现代化的政治前提,独立后,现代化建设有成就,土耳其较典型,但各国各地很不均衡,都有许多制约因素,如国内的专制统治,经济基础差,国民素质低,经济政策、结构不合理等,国际有不平等的经济政治秩序等。
新高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新高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元谋人、蓝田人等。
- 母系氏族社会: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 父系氏族社会:龙山文化、大溪文化。
2.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夏桀的暴政。
- 商朝的兴衰,商汤、武丁的治国,甲骨文的发现。
- 西周的分封制,周公制礼,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3. 春秋战国- 战国七雄的兴起与争霸。
- 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 各国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
4. 秦汉-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
- 秦朝的法家治国,焚书坑儒。
- 汉朝的兴衰,汉武帝的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 东汉的建立,光武帝中兴。
5.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的兴衰。
- 晋朝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 南北朝的对峙与融合,隋朝的统一。
二、中古历史1. 隋唐五代- 隋文帝、隋炀帝的治国与隋朝的灭亡。
- 唐朝的开国与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政治改革。
- 唐朝的盛世:开元盛世,唐玄宗与杨贵妃。
- 五代十国的割据与混战。
2. 宋辽金元- 宋朝的建立与变革: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
- 辽、金的兴起与对宋的威胁。
- 元朝的建立,忽必烈的统治,行省制度。
- 元朝的文化融合与科技发展。
3. 明清- 明朝的建立与海禁政策。
- 明朝的宦官专权,土木堡之变。
- 清朝的兴起,康熙、乾隆的治国。
- 晚清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三、近现代历史1. 近代前期-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 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 抗日战争与第二次国共内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改造与三大改造。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
-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四、世界历史1. 古代世界-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
历史高考对应知识点
历史高考对应知识点历史高考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历史高考对应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历史高考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三皇五帝及夏商周时期:黄帝、尧、舜、禹、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基本制度。
2.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的强大、秦始皇的政治和军事措施、秦朝的政治制度。
3. 西汉、东汉及三国时期:西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兴汉思想、东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三国鼎立的原因和特点。
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国力的衰落、魏晋南北朝政治和社会制度、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5. 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隋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农业和商业的繁荣、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6. 宋朝及元朝时期:宋朝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元朝的统治和后果。
7. 明朝及清朝前期:明朝的统治及其政治、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清朝的建立和社会状况。
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2. 辛亥革命及近代中国的社会革命:辛亥革命的发生和背景、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第一次国共合作及抗日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和目标、抗日战争的发展和影响。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政治、经济建设、文化大革命。
5. 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成就。
三、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旧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人类最早的文化特征、农业革命的发生和影响、铁器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2. 古希腊及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古希腊的政治、文化和科学成就、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
3.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4.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伊斯兰教的创立和清真教的形成、伊斯兰帝国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高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了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包括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农业的起源等。
2. 夏商周时期:掌握夏朝的传说与考古发现,商朝的甲骨文、青铜文化,西周的分封制、礼乐制度。
3. 春秋战国时期:理解春秋五霸的兴起与衰落,战国七雄的竞争,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
4.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六国、法家治国理念,汉朝的郡县制、丝绸之路的开辟。
二、中古历史1.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局面,晋朝的八王之乱,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2.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大运河的建设;唐朝的开元盛世,科举制度的完善。
3. 宋元时期:宋朝的经济发展,理学的形成;元朝的大一统,行省制度的建立。
4. 明清时期:明朝的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清朝的康乾盛世,晚清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三、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与辛亥革命。
2. 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统治,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中国的建立,土地改革,五年计划的实施,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4. 改革开放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四、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爱琴海文明的特点与发展。
2. 古典文明:希腊城邦制度,罗马法的创立与发展,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3.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教会影响,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运动。
4. 近现代史: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五、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社会形态的更替。
2. 历史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比较研究,历史评价。
3. 历史资料的运用: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的区分与应用,史料的批判性分析。
六、历史知识点的串联与整合1. 时间线索的梳理:从史前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
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框架
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框架
一、古代史
1. 黄河流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
3.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思想文化
4. 秦朝的统一战国、秦汉经济文化政治思想变革
5.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二、近代史
1. 明清两代的政治变革和文化特点
2.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对外关系
3.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
4. 辛亥革命与各时期的政治制度
5. 辛亥革命与社会变革
6. 辛亥革命与文化变革
三、现代史
1. 五四运动后民主主义思潮
2.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3. 五四运动与共产主义思潮的形成
4. 其他民主主义思潮及共产主义思潮
5. 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和变革
6. 中国革命战争的政治变革
7. 中国革命战争的社会变革
8. 中国革命战争的文化变革
四、现代史的其它问题
1.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同俄罗斯的关系
2.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政策
3.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建设
4.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建设
5.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
6. 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历史特点
7. 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思想
8. 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9. 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
五、古代史
1. 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2. 中国历史上对外政策的主要思想
3. 中国历史上对外政策的主要经验
4. 中国历史上对外政策的主要效果
5. 中国现代化的必然性和历史特点
6. 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思想
7. 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8. 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影响。
高三历史全部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全部知识点归纳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 古代文明的起源2. 古代中国-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百家争鸣- 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治国-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隋唐盛世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与文化创新-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变革与稳定3. 古代世界-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兴衰-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基督教的传播-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发展-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与教会权威-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科学革命二、近现代史1.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全球扩张2. 现代中国- 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转型与社会进步3.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后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与影响 -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与国际关系- 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趋势与新秩序三、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辩证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2. 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 历史比较法与历史综合法3. 历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历史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历史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养-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的形成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系统归纳与深入理解,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历史学科的核心内容,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新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一、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开端,包括了夏、商、周三个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时期出现了甲骨文,周朝则实行分封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兴起。
2.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汉朝继承秦制,推行儒学,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疆拓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社会动荡不安。
这一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道教兴起,文化艺术繁荣。
4. 隋唐五代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唐朝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对外开疆拓土,与周边国家保持友好往来。
5.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宋朝实行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文化繁荣。
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扩张。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对外交往有限。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对外交往受限。
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农民起义爆发,试图挽救民族危亡。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统治,军阀割据,国家分裂。
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统一了大部分国土。
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陷入混乱。
改革开放后,实行市场经济,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逐渐走向繁荣。
三、世界史1.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
这些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中世纪中世纪时期,欧洲处于封建社会,教会统治,文化停滞。
十字军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猎采集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发明陶器,出现初步的社会分工。
- 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代表性文化。
2. 夏商周- 夏朝: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第一个朝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 商朝:出现了成熟的青铜文化,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形式。
- 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宗法社会;春秋时期,诸侯割据,五霸争雄。
- 东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的黄金时期。
3. 秦汉-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法律。
- 汉朝:西汉时期,汉武帝开疆拓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是历史上著名的分裂时期。
- 两晋:西晋短暂统一后,八王之乱导致国家分裂,东晋偏安江东。
- 南北朝:南北分裂,北方多民族融合,南方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二、中世纪历史1.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开皇之治,隋炀帝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诗繁荣,对外交流广泛。
- 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直至宋朝统一。
2. 宋辽金元- 宋朝:北宋时期,经济文化发展,商业繁荣,科技有所进步,如活字印刷。
- 辽、金、西夏: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宋朝长期对峙。
-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领土辽阔,实行民族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近现代历史1. 明清-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展示国威。
- 清朝:康乾盛世,国家统一,领土达到历史最大范围,但晚清时期西方列强侵略,国力衰弱。
2. 近现代-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洋务运动:清朝末期的自强改革,引进西方科技,建立近代工业。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全汇总历史作为一门学科,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高考中,历史作为一门必考科目,更是备受考生关注。
为了帮助高考考生高效备考历史,本文将为大家汇总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一、古代史1. 先秦时期1.1 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和衰落原因;1.2 周朝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农业技术的发展;1.3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4 孔子及儒家学派的兴起。
2. 秦汉时期2.1 秦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点;2.2 千里走单骑、焚书坑儒以及高祖帝国的巩固;2.3 汉朝强盛和经济发展的原因;2.4 五路六经、文景之治以及两汉对外关系。
3. 魏晋南北朝时期3.1 曹魏、东吴、蜀汉三国鼎立;3.2 六朝文化的繁荣和佛教的传入;3.3 北方民族的入侵以及南北朝的建立。
4. 唐宋时期4.1 唐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成就;4.2 安史之乱、五代十国以及北方辽金南宋的构建;4.3 宋朝的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4.4 唐宋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二、近代史1. 明清时期1.1 明朝的政治制度与科举制度;1.2 明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1.3 清朝的开国与崛起;1.4 鸦片战争以及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2.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2.1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2.2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2.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2.4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抗日战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3.1 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3.2 三大改造和五年计划;3.3 党的路线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4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4. 当代中国4.1 经济改革与发展;4.2 政治改革与发展;4.3 社会变革与发展;4.4 中共中央的决策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三、世界史1. 欧洲古代史1.1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1.2 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和天主教的统治;1.3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 海上霸权和资本主义的崛起。
2. 欧洲近现代史2.1 工业革命和新殖民主义;2.2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3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政治重构;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上,分封制逐渐瓦解,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
2.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
3.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经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文化:佛教盛行,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突出。
4.隋唐时期-政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大运河开通。
-文化:诗歌繁荣,书法、绘画等艺术达到高峰。
5.宋元时期-政治: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经济:商业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
-文化:科技成就突出,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宋词、元曲繁荣。
6.明清时期-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
-文化:明清小说繁荣,思想领域出现批判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二、中国近现代史1.晚清时期(1840—1912 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民国时期(1912—1949 年)-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抗日战争: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史-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与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隋唐时期的盛世与科举制度- 宋元明清的变迁与封建制度的终结2. 世界史-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 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二、近现代历史1.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2. 世界近现代史- 一战与巴黎和会-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 经济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二战的爆发与联合国的成立-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苏联解体三、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事件的直接与间接原因- 事件的短期与长期影响2. 历史人物的评价- 人物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人物的决策与历史进程3. 历史时期的特征与比较- 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 中外历史时期的对比分析四、历史资料的分析与运用1. 原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区分- 原始资料的识别与解读- 二手资料的评估与利用2. 历史资料的批判性分析- 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资料的偏见与立场3. 历史论证与论文写作- 论证的逻辑结构与方法- 论文的格式与写作技巧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个概要,具体的知识点需要根据高考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年考试真题进行详细梳理和深入学习。
您可以根据这个结构在Word文档中添加具体的知识点和细节,以创建一个完整的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大题知识点大全
高考历史大题知识点大全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年)1.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背景2. 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3. 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启示二、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年)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和组织结构3. 太平天国战争的过程和结果4.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教训三、洋务运动(1861-1895年)1.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2.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和政策措施3. 洋务运动的成果和局限四、戊戌变法(1898年)1.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2. 戊戌变法的内容和目标3.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意义五、辛亥革命(1911年)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起因2.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3.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六、五四运动(1919年)1. 五四运动的原因和背景2. 五四运动的主要活动和口号3. 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七、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1.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背景和历史条件2.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和活动3.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4.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和地位八、抗日战争(1937-1945年)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发展2.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略3.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意义九、解放战争(1946-1949年)1. 解放战争的爆发和发展2. 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略3. 新中国的成立和意义十、中国历史上其他重要事件和人物1. 辽金战争和金朝的灭亡2.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3. 明朝的兴衰和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4. 清朝的建立和清朝的政治制度5. 中国近代史上的其他重要人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总结:高考历史大题知识点大全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事件,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解答历史大题和提高整体成绩非常重要。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每个知识点,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相关影响,为解答历史大题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考生能够注重历史知识的积累和理解,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历史手写知识点
高考历史手写知识点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1. 原始社会- 特点: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以采集、狩猎和渔猎为生,集体生活,生产力水平低下。
- 代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 特点:原始共产主义,人人平等。
2. 奴隶社会- 特点:私有制的兴起,人与人之间出现剥削和压迫关系。
- 代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
- 特点:社会分工,奴隶制度。
二、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1. 封建社会- 特点:世袭的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农民作为农奴处于地主统治下。
- 代表:封建王朝。
- 特点: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
2. 资本主义社会- 特点:私有制的发展,资本家阶级剥削工人阶级。
- 代表: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国家。
- 特点:市场经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三、近代史事件与思潮1. 法国大革命(1789年)- 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平等、博爱、自由,开创了现代民主制度。
- 影响:影响了欧洲乃至全世界,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 工业革命(18-19世纪)- 内容:以英国为中心,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 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变革。
3. 无产阶级的崛起与社会主义思潮- 内容:无产阶级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困境,社会主义的提出与发展。
- 影响:引发了工人运动,推动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社会主义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潮。
4. 科学技术革命(20世纪)- 内容: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 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四、中国近、现代史1. 辛亥革命(1911年)- 内容:推翻了满清封建专制制度,宣告了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2.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 内容:以反封建、反传统为主要内容的一场思想文化变革运动。
- 影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 五四运动(1919年)- 内容:发端于北京的学生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
- 影响:激发了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追求,对中国进步思潮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一历代疆域的变迁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
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1.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2.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3.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4.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5.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
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
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
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宋朝时,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明的贡献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弱,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2、中国古代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汉赋: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的文体——赋。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A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
B盛唐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南宋)等。
元曲:到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以《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高鄂)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3、汉字与中国书画了解汉字的演变起源: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商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演变:A演变过程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B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
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
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主要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楷书:具有实用价值。
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等。
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
4、中国的戏剧艺术了解京剧的产生A形成:清朝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
B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C传播:民国以来,京剧又逐渐走向世界。
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三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外交方针与政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含义、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内涵、意义。
(2)重大外交活动: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义)、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
(1)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建国之初,中国面对当时阵垒分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决定在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遵循三个基本方针:“另起炉灶”,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扫干净后再与它建立外交关系。
为此,中国首先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争取同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参加了的亚非会议。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提出并确立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五个方面是完整的辩证的统一,其实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促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
它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不断发展的主要保证。
因此,考纲以“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作为引子,其立意则在于通过了解这些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这一考点复习的重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标志、原因、意义。
(2)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经过、影响。
(3)中日建交:背景、经过、意义。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这一考点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命题的重点地区,因此复习既要注意细节。
又要关注宏观。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
这突出表现在: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打破;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改善,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这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中国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发展变化的意义,自然就成为这一考点复习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它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凋整(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及其意义。
本考点两种教材有差异。
相同的内容有:新时期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因此复习的重点要放在这些相同知识的理解、认识上。
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四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土地兼并、、思想专制)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
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五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背景:①人们对革命或改革后的欧洲状况普遍不满,对启蒙理性的失望;②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特点浪漫主义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与此相对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塑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