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朋友》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漂亮朋友》赏析
作者:陶斯敏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2年第04期
法国文豪莫泊桑的经典长篇《漂亮朋友》,叙述的是主人公杜洛阿的发迹史。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品质低劣,但却通过俊美的外貌左右逢源、扶摇直上。小说通过杜洛阿所在报社发生的故事,映射当时法国社会传媒业的浮躁风气,鞭挞他们低劣的人性。
莫泊桑着力勾勒杜洛阿流氓无耻的嘴脸,而他只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腐败群像中的一个,从娼妓、贵妇到外交部长,每一个都是纵情肉欲、道德败坏的模样。小说开头是洼勒兑尔太太为乔治·杜洛阿的新闻纪实起一个篇名——《一个非洲猎人的回忆》,这则关于阿尔及利亚的不实杂感成为主人公迈入上层社会的敲门砖,之后杜洛阿的每一次攀爬都建立在他的投机和捏造之上。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杜洛阿并不缺乏对于人情世故的领悟力,他善于“猜测老板的秘密念头”,投机取巧和利用别人是他飞黄腾达的手段,对于帮助过他的人没有感恩的念头,反而在别人死后有一种“这没有我先头揣想的那么长”的内心独白。他唆使妻子去找旧情人要遗产,又为了得到西茶因的嫁妆要和妻子离婚。即使这样他也不会名誉扫地,杜洛阿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他通过各种手段积累到的财富和地位足以让他成为被膜拜的对象。他的流氓和无耻有一层年轻、俊朗的外壳,这使他逐渐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小人物,变成主教赞扬的最富有、最受人尊敬的榜样。
《漂亮朋友》寓意深刻、暗讽现实,对人性的刻画精准、犀利。师从福楼拜的莫泊桑谙熟老师关于刻画典型人物的教诲。福楼拜教导莫泊桑要注意平时的细心观察,要描绘出有特殊性的“杂货商人”“守门人”,让人们不至于将他们同任何别的“杂货商人”“守门人”混淆起来。这种对于生活实践和塑造典型的重视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美学思想暗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奠基性说明了一些美学基本问题:第一,论证了审美活动的实践本质,强调物质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为审美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证明;第二,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美的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说明美是有客观规律的;第三,《手稿》论述了审美具有社会属性,认为审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对于美的认识也是有阶级之分的。
正是基于生活的丰富经验,莫泊桑才得以刻画出一系列生活奢靡、品行低劣的角色。社会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莫泊桑以小说的形式刻画出人生百态。按照马克思美学思想中审美的社会属性来分析,杜洛阿这一形象反映了资产阶级野心家对于金钱和地位的贪婪,正是资产阶级对于资本的迷恋才导致了畸形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是制度导致了人伦的丧失,造成人们品行的低劣。
虽然造成社会价值观扭曲有制度性的原因,但小说中反映的对于知识的不尊重,对于金钱、地位的崇拜,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才会出现的社会问题。抛开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的思维模式,我认为莫泊桑对于丑恶人性的书写具有普世意义,他折射的不仅仅是对于某一个阶层的批判,更是对人类灵魂的拷问和匡扶。
我们无法通过外在去发掘人内心灵魂的丑恶,只能因美丽引起生理的快感,唤起心理上的爱慕。灵魂的高尚与否最后被金钱、地位消解,对于知识和高尚情操的追求成为冥顽不灵或者愚蠢的佐证。当下人们畸形的价值观与莫泊桑笔下的人物相似,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中国,大众不尊重知识,人们在追求金钱和地位的过程中迷失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虽然莫泊桑并没有在《漂亮朋友》中给我们指明通往高尚追求的道路,但我认为他在小说中鲜明地表达了对于低俗和腐败的厌恶,这种立场本身就能反映他向善和高贵的灵魂。《漂亮朋友》应该能帮助我们破除对于金钱和地位的固执追求,指引我们在俊丽的外貌之外追求更稀缺的灵魂之美。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 201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