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吐温的美式幽默文学及对美国现实的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马克·吐温的美式幽默文学及对美国现实的批判
作者:闫静
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8期
摘要:马克·吐温是美国幽默文坛中的灵魂人物:他继承了美国早期幽默作家的写作特色与技巧;并把幽默与社会讽刺有机结合起来,为后来的幽默作家树立了幽默文学创作的新典范。
纵观他众多的幽默作品,马克·吐温的幽默有三个特点:夸张、对照和讽刺。
马克·吐温的小说批判美国现实的内容极为广泛,忠实地再现了他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
关键词:幽默;继承;开拓;讽刺
马克·吐温是举世公认的幽默大师。
能获此殊荣的作者和艺术家,为数寥寥。
马克·吐温是美国幽默文坛中的灵魂人物:他继承了美国早期幽默作家的写作特色与技巧;并把幽默与社会讽刺有机结合起来,为后来的幽默作家树立了幽默文学创作的新典范。
马克·吐温从他熟悉的那片土地和人们身上汲取了宝贵的创作灵感与素材。
人生的风风雨雨也使他对幽默的理解更加深刻。
马克·吐温幽默风趣的母亲洁恩·克莱门斯,温柔善良的妻子莉薇,壮丽的密西西比河与粗犷的西部都成为他一生中值得信赖的心灵导师和创作源泉。
马克·吐温的小说是幽默的,他的演讲更是幽默的。
他的言谈话语,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充满着幽默。
幽默已经融化于他的血液之中,形成了他的独特气质,以至于我们无法把幽默同马克·吐温或者是赛缪尔·朗荷恩·克莱门斯分开。
作为一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是随着他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日趋成熟与深刻而成长起来的。
这一过程在他众多幽默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马克·吐温的幽默经历了从稚气到成熟又到悲愤的三个阶段。
马克·吐温开始创作的年代,正是美国西部幽默创作的繁荣时期。
这种文学根源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其特点是诙谐、滑稽、夸张,意在逗乐。
马克·吐温深受奥古斯都·朗特劳斯、章生·胡柏、阿蒂默斯·沃德等几位西部幽默文学前辈和同行的影响。
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1865)就是他早年继承西部幽默传统创作的一部力作。
故事中西蒙·威勒听似不着边际的闲谈,面无表情的神态,以及他对听众反应的漠不关心都是这篇作品的幽默之处。
也正是从那时起,马克·吐温独特的幽默天才开始显露。
一八六九年问世的《傻子出国记》奠定了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坛的地位。
这是一部由60篇通讯组成的幽默诙谐的旅途笔记。
马克·吐温以独具卓见的慧眼,对那些看似严肃的事物、任意残害无辜的封建暴君,扼杀思想自由的宗教和那些“道貌岸然的老顽固”进行了嘲讽和揶揄。
当读者欣赏这些唐突之作时,不禁捧腹为之倾倒。
马克·吐温也一下子成为美国“第一流作家”、“美国文学上的林肯”。
在随后出版的另一部游记《苦行记》中,马克·吐温根据自己早年在西部的亲身经历,以轻松、戏谑的文笔将西部边疆那富于刺激而又令人着迷的生活景象如实呈现给读者。
一些文学评论家曾把《苦行记》中的幽默称为“恐怖的幽默”。
原因就在于马克·吐温把厌恶与蔑视、死亡与嬉笑融汇在一起,通过幽默削弱了小说中暴力与死亡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恐惧。
众所周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幽默文学创作的颠峰。
在此
之前近十年间(1873—1884,),马克·吐温先后出版了《镀金时代》(1873)、《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王子与贫儿》(1882)、《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等几部佳作。
这些作品的创作与发表为“哈克”的诞生无论从主题还是在艺术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镀金时代》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美国上层社会的投机风气,以致后来的历史学家们把这一时代称为“镀金时代”和“吐温时代”。
《王子与贫儿》以英国历史为题材影射了当时的美国社会,预示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创作主题。
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中,文言与白话这两种语言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哈克这一形象最早出现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与哈克从此成为美国文学中最耀眼的儿童形象。
《汤姆·索亚历险记》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马克·吐温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展现了男孩子的顽皮、淘气的天性,与此同时也揭露了大人们的自负与愚蠢。
尽管全书情节围绕一桩谋杀案展开,但读起其中的一些插曲还是令人忍俊不禁:男孩子们争先恐后粉刷围墙,汤姆喂小猫彼得止痛片,汤姆获奖,组建海盗帮,汤姆与贝蒂的初恋……欧内斯特·海明威曾指出:“所有美国现代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创作的一本叫《哈克贝利·费恩》的书。
”书中马克·吐温把现实主义的描绘与浪漫主义的抒写结合在一起,使人物心理的刻画与诙谐滑稽的想象混成一体。
随着哈克的出现,马克·吐温登上了他艺术创作的顶峰,他的幽默也进入了辉煌的成熟阶段。
过去夸张滑稽,粗犷奔放的特点逐渐减弱,他的幽默趋向温和,抒情描写逐渐增多,文笔也开始精细雅致起来。
幽默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是不容易掌握的。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做到了诙谐而不失之无聊,轻松而不失之肤浅,在滑稽可笑之中对读者进行了“训诫”。
哈克是小说中的幽默大师,他的不动声色酷似演讲中的马克·吐温,伴随着他顺流而下的历险,哈克的幽默也经历了由天真到失落进而成熟的过程。
最终说的那句话“下地狱就下地狱吧”为他赢得一片喝彩。
马克·吐温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初同他一起的幽默作家都销声匿迹了?他是这样解释的:“因为他们仅是幽默家。
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经久的。
幽默只是一股香味,一束花絮。
我老是训诫人家,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写了三十年”。
正因为马克·吐温的幽默含有讽刺,所以随着他对美国民主与文明的日渐失望,作品中的“笑料”变得越来越少,讽刺占了主导地位。
过去幽默诙谐、夸张、滑稽的喜剧性淹没在悲愤凄凉的气氛之中。
马克·吐温在后期创作的《亚瑟王朝廷上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傻瓜威尔逊》(1894)、《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1900)以及《神秘的陌生客》几部作品中,嘲弄了势力、虚荣、自私等一切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思想和行为,悲观情绪显而易见。
他在《神秘的陌生客》中借用撒旦的口说过“人类虽然贫穷,却无疑有一件真正有效的武器,那就是笑……没有任何东西能抵挡住笑的攻击。
”几句话可以说是马克·吐温对自己幽默艺术所作的最中肯的说明。
纵观众多的马克·吐温幽默作品,他的幽默有三个特点:夸张、对照和讽刺。
夸张即言过其实,对事物加以夸大渲染。
早在殖民地时期,被称为“美国幽默之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就利用这种写作技巧启发并激励了美国人民的自我意识与民族精神。
夸张从此成为“美国幽默的特质”。
马克·吐温在西部幽默传统的基础上,运用了极度夸张的喜剧手法。
《王子与贫儿》与《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将攻击的矛头直指封建专制。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傻瓜威尔逊》则无情地批判了奴隶制与种族歧视。
欢笑与讽喻交融与马克·吐温的幽默之中,马克·吐温后来在《自传》里总结说;“如果幽默不邀自来,我就在布道时幽默一下,但我并不是为幽默而去布道”。
马克·吐温的著作脍炙人口,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了人类共同的
精神财富。
他的幽默既属于美国又属于全世界。
其魅力就在于马克·吐温以“笑骂”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本质。
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触角扎根于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
随着生活阅历加深,马克·吐温对美国表面繁荣掩盖下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开始在作品中探讨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个时期是马克·吐温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他在继续观察社会的基础上加深对美国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情操的思考和探索时期,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是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点。
其作品的基调也由早期的幽默乐观转为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笔锋更加犀利,讽刺更加激烈,幽默讽刺中批判的成分增强了。
作品生活画面的广阔和人物形象的确立,反映了作者艺术技巧的更加成熟,更具有魅力,更为丰富多彩。
他的批判小说主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傻瓜威尔逊》、《王子与贫儿》、《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等,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1 马克·吐温对美国现实批判的表现
1.1批判美国虚伪的政治
马克,吐温在创作游记《在密西西比河上》这部作品时也一针见血地揭露过政党和新闻媒体的流靡一气。
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领航员这一职业时他提到:“那个时候领航员是世界上所有的人当中唯一不受任何约束和完全独立的人物。
国王是贵族社会不自由的仆人;国会带着选民铸成的锁链开会;而报纸的编辑总和某一个政党联系在一起;如果不照顾自己的信徒的意见,就没有一个传道者能够自由发言和全说真话;作家只不过是读者的奴仆,我们写作的时候坦率而无畏,但后来,到排印之前又要或多或少地减掉自己作品的锐气”。
由此可见,马克·吐温是看穿了美国政党和选举的真实性的,并且毫不隐讳地给以了抨击。
《竞选州长》更是马克·吐温对美国社会民主政治制度进行的全方位揭露和抨击。
小说风格幽默诙谐,用短小的篇幅,挖掘出了美国选举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思想极为深刻。
它揭露了美国所谓“民主”的选举制度药黑暗内幕,暴露了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虚伪性。
1.2批判美国畸形的道德观
马克·吐温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中,马克·吐温揭示出了这样的事实:金钱可以支配人说谎、勒索甚至杀人,金钱是至上的。
在小说《镀金时代》中,围绕着建设铁路、开辟航道、开办大学等情节,概括了当时弥漫整个美国的投机发财心理。
在刻画塞勒斯上校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上,作品用独特的语言展现了他的狂热:“发财,无论如何也要发财,…空气里到处都有财可发”,他被“一切人都有平等机会”以及”任何一个擦皮鞋的人都可能成为百万富翁”的谎言引入歧途,他永远沉醉于那些冒险计划和虚幻的企业,从而使他失去了最起码的人情,他的家人为他的这种虚幻的等待过着几乎赤贫的生活。
而小说《百万英镑》中,一个持有百万英镑的穷汉,在惶恐中得到了满意的消费和体面的服务,却丝毫不用付账。
资本主义拜金思想下的人性在一张百万巨钞的面前,显得何其脆弱和为人不齿。
1.3批判美国虚伪宗教
在杂文《基督教的上帝》中,马克·吐温讽刺性地写道:“这些教士忘记了提到他们的上帝是宇宙间最慢的移动者,他从不睡眠的眼睛也是一样的慢,因为他的眼睛要等一个世纪才看到的事情,其他人的眼睛只需要一个星期就能看到。
在所有的历史上尚没有一个例子是上帝最先想到的一件高尚事迹,他总是比其他的人慢一步的想到和做到,然后他才到达、现身,并且享受到功劳利益。
”如果上帝真有先见之明,为何总是事后才现身。
在短篇小说《斯托姆菲尔德船长访问天国》中,马克·吐温以怪诞而讽刺的形式描绘了天堂的至福。
斯托姆菲尔德船长早从主日学校时候起就一直认为,一个人由于他正直的一生,将会在天堂里获得应有的奖赏,他这样相信和祈祷着,“上帝在人间的全权代表们”也曾应许过他天堂的至福,但他死后却感到极为愤慨的是,他明白了这种“契约”只是一种欺诈,天堂的至福是一套骗局。
在小说《坐在黑暗中的人》中,马克吐温以美国阿曼特神父为例严词批评了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他批评阿曼特之流残酷盘剥中国农民、他们的女人及无辜的小孩,使其挨饿和濒临死亡,以这些血腥钱来传播福音,并肯定了中国人对传教士认识上的怀疑和日益觉醒。
2 结束语
马克·吐温的著作脍炙人口,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他的幽默既属于美国又属于全世界。
其魅力就在于马克·吐温以“笑骂”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本质。
在美国文学史上,马克·吐温不仅是一位改革家,还是一位开拓先锋。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
他在继承美国西部幽默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把美国民族文学提高到世界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吐温的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风格,对美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巨大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他的不朽功绩是他使文学语言民族化了,他的带有强烈方言色彩的密西西比河上“野孩子”的语言,就给整个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那是一种朴实无华、色彩鲜明的民间的语言,是马克·吐温使它成为文学作品的正式表现形式。
其次,在创作方法方面,他不爱抽象的叙述与说教。
他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一个人的性格突出在读者的面前。
这种用简练的笔法达到高度戏剧性效果的方法对20世纪美国作家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在美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块永志纪念的丰碑,他将作为人类的巨大精神财富而永驻人间。
参考文献:
[1]董衡哭.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2]波布洛娃.马克·吐温评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3]钱满素.美国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闫静(1979.2~),男,籍贯:河南开封,学历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郑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