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
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免疫标记电镜技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
A.对细胞超微结构完好保存
B.保持被检细胞或其亚细胞结构的抗原性不受损失
C.选择的免疫试剂能顺利穿透组织细胞结构与抗原结合
D.以上叙述都正确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D
2、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在感染后()
A.感染后0~4小时内
B.感染后4~96小时内
C.感染后24~48小时内
D.感染后96小时内
E.感染后4~5天
【答案】 A
3、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
A.分类讨论
B.数学建模
C.数形结合
D.分离变量
【答案】 B
4、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π/3,且|a|=1,|b|=2,若m=λa+b与n=2a- b 互相垂直,则λ的为()。
A.-2
B.-1
C.1
D.2
【答案】 D
5、室间质控应在下列哪项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A.愈小愈好
B.先进设备
C.室内质控
D.在允许误差内
E.质控试剂
【答案】 C
6、有限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关系是()。
A.对立关系
B.从属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
7、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存在于
A.微丝
B.致密颗粒
C.α颗粒
D.溶酶体颗粒
E.微管
【答案】 C
8、内源凝血途径和外源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
A.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B.启动方式不同
C.启动部位不同
D.启动时间不同
E.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答案】 A
9、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粒红比缩小或倒置
B.血红蛋白尿
C.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D.血红蛋白电泳异常
E.骨髓中幼稚红细胞明显增高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A.基础性、竞争性、普及型
B.基础性、普及型、发展性
C.竞争性、普及性、发展性
D.基础性、竞争性、发展性
【答案】 B
1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B.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操,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C.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技能
【答案】 C
12、Goodpasture综合征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均正确
【答案】 B
13、《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定了九条基本事实,下列属于基本事实的是()。
A.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两平行线间距离相等
C.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D.两直线被平行线所截,对应线段成比例
【答案】 D
14、定量检测病人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常用的方法是()
A.间接血凝试验
B.双向琼脂扩散
C.单向琼脂扩散
D.外斐试验
E.ELISA
【答案】 C
15、设随机变量X~N(0,1),X的的分布函数为φ(x),则P(|X|>2)的值为()
A.2[1-φ(2)]
B.2φ(2)-1
C.2-φ(2)
D.1-2φ(2)
【答案】 A
16、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标志
A.AFP
B.CEA
C.PSA
D.CA125
E.CA15-3
【答案】 A
17、一级结构为对称性二聚体的是
A.因子Ⅲ
B.因子Ⅴ
C.因子Ⅰ
D.因子Ⅹ
E.因子Ⅸ
【答案】 C
18、男性,67岁,因低热、乏力2月余就诊,两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2cm,RBC4.25×10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答案】 D
19、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
免疫浊度分析的必备试剂不包括
A.多抗血清(R型)
B.高分子物质增浊剂
C.20%聚乙二醇
D.浑浊样品澄清剂
E.校正品
【答案】 C
20、光学法包括
A.光学法
B.黏度法
C.电流法
D.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E.以上都是
【答案】 D
21、T细胞阳性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A.选择出对自身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
B.选择掉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
C.实现自身免疫耐受
D.实现对自身MHC分子的限制性
E.实现TCR功能性成熟
【答案】 D
22、关于抗碱血红蛋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又称碱变性试验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HbF减少
C.用半饱和硫酸铵中止反应
D.用540nm波长比色
E.测定HbF的抗碱能力
【答案】 B
23、下列哪些不是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
A.数感
B.空间观念
C.数据处理
D.推理能力
【答案】 C
24、“三角形内角和180° ”,其判断的形式是().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答案】 A
25、《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答案】 A
26、细胞介导免疫的效应细胞是
A.TD细胞
B.Th细胞
C.Tc细胞
D.NK细胞
E.Ts细胞
【答案】 C
27、下列描述为演绎推理的是()。
A.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B.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C.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推理
D.通过观察猜想得到结论的推理
【答案】 A
28、免疫学法包括
A.凝固法
B.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C.免疫学法
D.发色底物法
E.以上都是
【答案】 B
29、下列哪种疾病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阴性
A.肝外梗阻性黄疸
B.肿瘤
C.蚕豆病
D.感染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答案】 B
30、命题P的逆命题和命题P的否命题的关系是()。
A.同真同假
B.同真不同假
C.同假不同真
D.不确定
【答案】 A
大题(共10题)
一、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设计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析集合语言的意义入手,说明为什么把它安排在高中数学的起始章;(6分)(2)说明高中阶段对函数概念
的处理方法;(4分)(3)给出本章课程的学习目标;(8分)(4)简要给出集合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
(12分)
【答案】
二、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中,对于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两位教师的一些教学环节分别如下:
【教师1】
第一步:教师直接给出几个有理数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将加法算式分成六类,即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负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0与0相加,负数与0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
第二步:教师给出具体情境,分析两个正数相加,两个负数相加,正数与负数相加的情况。
第三步: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第四步:教师将学生模仿练习的题目分成四类:同号相加,一个加数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异号相加。
分析每一类题目的特点,得到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师2】
第一步:请学生列举一些有理数加法的算式。
第二步:要求学生先独立运算,然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对于讨论交流的过程,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运算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么得到结果的?……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利用具体情境来解释运算的合理性……第三步:教师提出问题:“不考虑具体情境,基于不同情况分析这些算式的运算,有哪些规律?”……分组讨论后再全班交流,归纳得到有理数加法法则。
问题: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及应用。
三、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中,对于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两位教师的一些教学环节分别如下:
【教师1】
第一步:教师直接给出几个有理数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将加法算式分成六类,即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负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0与0相加,负数与0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
第二步:教师给出具体情境,分析两个正数相加,两个负数相加,正数与负数相加的情况。
第三步: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第四步:教师将学生模仿练习的题目分成四类:同号相加,一个加数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异号相加。
分析每一类题目的特点,得到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师2】
第一步:请学生列举一些有理数加法的算式。
第二步:要求学生先独立运算,然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对于讨论交流的过程,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运算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么得到结果的?……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利用具体情境来解释运算的合理性……第三步:教师提出问题:“不考虑具体情境,基于不同情况分析这些算式的运算,有哪些规律?”……分组讨论后再全班交流,归纳得到有理数加法法则。
问题: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及应用。
四、在弧度制的教学中,教材在介绍了弧度制的概念时,直接给出“1弧度的角”的定义,然而学生难以接受,常常不解地问:“怎么想到要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作1弧度的角?”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便更加感到乏味:“弧度,弧度,越学越糊涂。
”“弧度制”这类学生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从未碰到过的概念,直接给出它的定义,学生会很难理解。
问题:(1)谈谈“弧度制”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作用;(8分)(2)确定“弧度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0分)(3)根据教材,设计一个“弧度制概念”引入的教学片段,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抽象概念的过程。
(12分)
【答案】
五、数据分析素养是课标要求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
(1)请说明数据分析的内涵,并简述数据分析的基本过程;(2)请在具体教学实践上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答案】
六、下面给出“变量与函数”一节的教学片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从小学步入初中到现在的八年级这段时间里,你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年龄增长了;个子长高了;知识增多了;体重增加了;课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在进行知识技能教学时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答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于知识技能教学属于反面案例,主要不足之处有两点:(1)创设情境的目的应该为当节课的教学内容服务,本节课应该指向引入“变量”的概念,教师在引入环节中,只注重了变量的特征之一“变”,却忽视了“在一个变化过程中”这一变量的前提条件,而这一条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变量及函数的概念至关重要.(2)一个新的数学概念的建立必须经历一个由粗浅到精致,由不完整到严谨的过程,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关键
词的含义,还应通过适当数量的正反例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否则概念的建立是没有联系的,也是不稳定的.同时,数学概念的理解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在进行知识技能教学时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有:(1)体现生成性;(2)展现建构性;(3)注重过程性;(4)彰显主体性;(5)突出目标性.
七、下列是三位教师对“等比数列概念”引入的教学片段。
【教师甲】
用实例引入,选了一个增长率的问题,有某国企随着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给国家创造的利税逐年增加,下面是近几年的利税值(万元):1000,1100,1210,1331,……,如果按照这个规律发展下去,下一年会给国家创造多少利税呢?
【教师乙】
以具体的等比数列引入,先给出四个数列。
1,2,4,8,16,…1,-1,1,-1,1,…-4,2,-1,…1,1,l,1,1,…由同学们自己去研究,这四个数列中,每个数列相邻两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丙】
以等差数列引入,开门见山,明确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等比数列,它与等差数列有密切的联系,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已学过的等差数列来研究等比数列。
”什么样的数列叫等差数列?你能类比猜想什么是等比数列吗?列举出一两个例子,试说出它的定义。
问题:(1)请分析三位教师教学引入片段的特点?(2)在(1)的基础上,谈谈你对课题引入的观点。
【答案】
八、数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
(1)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
(2)阐述数学文化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
【答案】本题考查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数学文化包含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相关历史材料等方面。
九、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时,某位教师对该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做出了合理的教学设计,根据该课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3)在情境引入的时候,某位老师通过一道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走路问题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让学生讨论得出有理数加法的两个数的符号,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教学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进行加法运算。
(3)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有理数的存在,通过贴近生活现实的实例进行讨论,得出结论会印象深刻,使学生对有理数的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
一十、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简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教学原则的内涵(3分);(2)初中数学教学中“负负得正”运算法则引入的方式有哪些?请写出至少两种(6分);(3)在初中“负负得正”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6分)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严谨性与量力性的教学原则,以及课堂导入技巧的教学技能知识。
(1)“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教学原则的内涵是指数学逻辑的严密性及结论的精确性,在中学的数学理论中也不例外。
所谓数学的严谨性,就是指对数学内容结论的叙述必须精确,结论的论证必须严格、周密,整个数学内容被组织成一个严谨的逻辑系统。
教材有时对有些内容避而不谈,或用直观说明,或用不完全归纳法验证,或不必说明的作了说明,或扩大公理体系等,这些做法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估计降低内容的严谨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要学的数学内容。
当前数学界提出的“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口号实质上也是侧面反映出数学必须坚持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的问题。
(2)初中数学教学中“负负得正”运算法则引入的方式可以从生活中的负数入手,举出两个引入的方式即可。
(3)在初中“负负得正”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入手,设法安排学生逐步适应的过程与机会,然后再利用一些数学模型解析“负负得正”运算法则,从而体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