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 三轮冲刺练习 中国古代史部分 五(20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练习
中国古代史部分五
1.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
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这说明( )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的主流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

这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D.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3.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
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4.有学者在谈到唐初的经济政策时,认为唐初不仅轻徭薄赋,更侧重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
划分配,使社会下层能够享受基本水准以上的生活,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均田制
C.三长制
D.方田均税法
5.晚唐诗人李绅在《宿扬州》中写道:“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
须开口问迷楼。

”这反映扬州( )
A.成为国际大都会
B.成为经济政治中心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开始出现娱乐场所
6.西周通过分封制完成对国家的控制,分封的同姓贵族主要分布在富庶的中原地区,异姓贵族主要
分封在边疆与戎狄接壤的地区。

关于这种分封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
A.异姓国燕国成为周北疆的屏障
B.同姓国宋国统治商朝遗民
C.同姓国齐国成为东方制夷堡垒
D.同姓国鲁国建设文化中心
7.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明清
两代充分继承了前代的政治文化,又显现出一些其时代的特征。

下列属于明清独特政治文化的是( )
A.君权神授皇权至上
B.推崇理学剪除异端
C.忠孝伦理家国同构
D.先富后教开明统治
8.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
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

这说明分封制( )
A.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
9.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0.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
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

这表明( )
A.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行省与郡县无异
11.《朱子语类》载:“且以饮食青之,凡饥渴而欲得饮食以充其饱且足者,皆人心也。

然必有义理
存焉。

有可以食,有不可食……”这意味着朱熹( )
A.认为人性本质是恶
B.肯定人正当的欲求
C.倡导适当放纵私欲
D.特别关注百姓生计
12.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
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

这表明隋代史官( )
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
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
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
13.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
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无为面治”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D.商品经济的靠物发展
14.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
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

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
A.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
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
15.钱穆认为古代中国:“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
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材料中所指出的古代中国“政制演进”趋势的实质是( )
A.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B.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与加强
C.国家统一是历史在发展主流
D.小农经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16.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
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

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

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

此制度( )
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
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
D.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
17.明正德年间任吏部尚书的王琼说:“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

六部之权渐轻,凡事多禀受
内阁风旨(意旨)而后行。

”材料现象( )
A.体现了皇权专制的加强
B.说明内阁官位高于六部
C.反映了六部直辖于内阁
D.表明内阁大臣趋向专权
18.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省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
情况进行分配。

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

这反映出宋代( )
A.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
B.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
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D.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
19. “新民本思想”是明清之际形成的一种政治理念和社会思潮,是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形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旧民本是时代呼唤君主集权政治的产物,新民本则是在时代试图解构君主专制制度之际应运而生的。

所以旧民本中包含着浓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则包含着强烈的限君意识。

如果说,“一盘散沙”式的小农社会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君主集权来实行国家权力的整合,那么,手工商业时代到来之际那只“看不见的手”便开始排斥君主专制制度。

新民本思想家在罪君和限君的同时,却无法摆脱旧的传统思想的羁绊,最终选择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顺利驶向近代民主的广阔海域。

——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材料二
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约束君主权力。

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

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

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

王夫之则提出将中央的权力一级级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

——摘编自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旧民本”思想的主要主张。

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旧民本思想与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差异。

(2)据材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约束君主权力的主要措施。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民本思想”。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

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

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

此受命之符也”。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
周敦颐、张载用太极或太虚的气一元论,结合易传的宇宙论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体宇宙论。

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穷理”重新解释经典的内涵,从本体论、人性论、知识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

朱熹把这一理学发展为以“理气”“心性”“格致”问题为中心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全面体系。

陆九渊以及明代的王守仁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认为人心即是道德主体,心能自身决定道德规范,突出了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原则。

理学和心学的互动、论争贯穿并促进了理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复兴的运动具有崇高的理想,典型地表达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展的原因。

答案解析
1.A;
解析:
由材料中“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可得出,思想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关联,故A项正确;据材料中“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可知,这仅是部分先进儒家学者的主张,无法判断其为明末儒学的主流,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可得出,明代理学家强调人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明末儒学不属于市民文学的范畴,故D项错误。

2.答案为:B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割据分裂时期,故A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不能称王,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说明分封制逐渐崩溃,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故C项错误;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只是对材料表面现象的概括,不能反映实质,故D项错误。

3.答案为:B
解析: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它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

在京剧脸谱中其颜色是程式化的。

具体解析如下:
4.答案为:B
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兴起,鼓励小农经济抑制商业发展为出发点,与侧重为民制产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均田制是立足于抑制土地兼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与材料中“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相符,故B项正确;三长制是中国北魏中后期开始实行的一种基层政权组织制度,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方田均税法首创于北宋,最早称“千步方田法”,在王安石变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答案为:C;
解析:根据题干诗句中“夜桥灯火”“水郭帆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扬州水陆交通繁荣,在唐代号称“雄富冠天下”已经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故C项正确。

A项诗句中未反映扬州外商云集的盛况,无法体现其国际大都会的地位,故排除。

B项,题干未体现扬州的政治作用,故排除。

D项,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城市出现娱乐场所,故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6.答案为:D;
解析:燕国是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故A项错误;宋国分封给了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宋国不是同姓国,故B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齐国也不是周的同姓诸侯国,故C项的说法也不对;鲁国是周公本人的封地,故属于周的同姓诸侯国,最终鲁国成为了当时的文化中心,所以D项的说法符合题意,故选D项。

7.答案为:B;
解析:君权神授、皇权至上是历代政治文化的共性,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文化专制加强,理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凸显,日益成为束缚思想的桎梏,而具有进步思想的思想家则被视为异端而遭受打击,故B项正确;忠孝伦理、家国同构并非明清独有,汉代以后历代都存在,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开明统治,故D项错误。

8.答案为:D
解析:
根据材料,广大地区权力出现真空,通过分封制实现权力重构,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了西周的分封制度,但并不能表明是分封制的开始,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西周的基本政治原则,应是以血缘为纽带,分封制只是其在政治上的表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通过分封制有效填补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故D项正确。

9.答案为:D
解析: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与“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符,故A项错误;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与“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符,故B项错误;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与“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符,故C项错误;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议政王大臣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力,由此可见与“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不符,故D项正确。

10.答案为:A
11.答案为:B;
解析:材料说明人饥渴要进行饮食属于人的正常需求,体现出朱熹对于人性正当欲求的肯定,故B项正确;A、D两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材料中“有可以食,有不可食”说明可以根据人性需要进行行为调整,不是倡导放纵私欲,故C项错误。

12.答案为:A;
解析: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故A项正确;B、
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3.C
14.答案为: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中书令姚崇并无执行权,强令地方长官执行命令是越权,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门下省,不能说明门下省失权,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故C项错误;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是因为中书令姚崇越权,并非是藩镇割据,故D项错误。

15.B
16.答案为: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雍正年间制定的“冲繁疲难”制度不仅打破了天下州县官尽由吏部选用的权力格局,而且更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地方官员的选用制度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划的变化,故A、B项排除。

17.答案为:A;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所以内阁的官位不会高于六部,六部也不会直辖于内阁,内阁大臣更不可能趋向专权,故排除B、C、D项。

由于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所以“内阁之权渐重,无异宰相之设”
的原因主要是借助了皇权的力量,也由此可以体现皇权专制的加强,故选A项。

18.答案为:A;
解析:解试合格者人数增加,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录取比例变小,说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显著增加,也就是说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增加,故A项正确。

一、材料阅读
19.答案为:
(1)思想主张:孔子“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
主要差异:内容主旨不同:前者包含尊君(呼唤君主集权)思想;后者包含限君(解构君主专制)意识。

产生背景不同:前者是小农社会;后者是是手工商业时代。

(2)主要措施:扩大宰相权力(提高宰相地位);使学校具有治理国家的功能;地方分权。

(3)评析:新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但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近代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先声,但未对当时社会产生直接影响。

约束君主权力,但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20.答案:
(1)特点:强调君权神授,神化君主的权威;把阴阳五行学说、法家思想引入儒家思想;主张治
国刑德并用,重德远刑(或答“德主刑辅”);宣扬天人感应,限制君主权力。

影响: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推动其最终成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君权,构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制约皇权。

(2)趋势:不断发展完善(或答“体系化”);哲学化(或答“思辨化”);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
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原因:唐宋时期政局变动,社会动荡;儒学受到来自佛、道的冲击(或答“三教合一”);理学家个人的主观努力;理学与心学之间的论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以得出强调君权神授,神化君
主的权威;根据“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

刑主杀而德主生”可以得出把阴阳五行学说、法家思想引入儒家思想;根据“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说明董仲舒主张治国刑德并用,重德远刑;根据“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说明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以此限制君主权力;第二小问,其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产生的影响来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从本体论、人性论、知识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可以得出不断发展完善、表现出哲学化的趋势,根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得出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第二小问,联系所学,从儒学发展到理学的背景来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