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3.7 启蒙运动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集训(P272)
一、选择题
1.学者杨晓东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你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
”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C)
A.引导独立思考的途径
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
C.自主开拓精神的家园
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
(解析)此学者认为,启蒙是要激发人们敢于运用自己理智的勇气、精神。
2.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权”。
这本质上反映了
A.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A)
B.西欧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D.反对宗教压迫,实现信仰自由的要求
(解析)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则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启蒙思想家提倡的民权是针对神权,天赋人权是针对君权神授,自由是针对专制,所以材料体现的本质就是资产阶级需要打破传统桎梏的需求,故选A项。
题目问的是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的认识和解读,启蒙思想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所以启蒙思想本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排除B项。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在14世纪前后,排除C项。
材料没有涉及宗教,也不是启蒙思想的本质,排除D项。
3.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
……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C) 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解析)伏尔泰肯定真理,反对暴力奴役,肯定“认识宇宙的人”,否定“歪曲宇宙的人”,可见C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没有涉及,B、D非伏尔泰思想。
4.对于孟德斯鸠来说,路易十四是个恶棍,然而对伏尔泰来说,却是个英雄。
由此可见(C)
A.启蒙思想家没有共同的思想主张
B.法国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启蒙运动并非统一的运动
D.路易十四并非真实的人物
(解析)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反对专制、反对教权,所以A项错误。
两人观点的分歧不能得出社会矛盾尖锐的结论,所以B项错误。
D项与史实不符。
5.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
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C)
A.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
B.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C.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
(解析)由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只是能够做法律允许的应该做的事情”,这体现了自由和法律的联系,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社会性”,排除A;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6.按照卢梭的理论,“社会契约”由共同体各个成员之间加以确定,而不是在上者和在下者之间的一种规定。
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出自己的权利,全体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构成一个“大我”。
下列选项符合“大我”内涵的是(D)
A.民主共和B.法律至上
C.主权在民D.公共意志
(解析)根据“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出自己的权利,全体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构成一个‘大我’”可知,这个“大我”就是“公意”,故选D项。
A、B、C三项不符合材料。
7.卢梭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
理性有它的用处,但就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言,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
因此,卢梭主张(A)
A.理智与情感兼顾
B.社会契约论
C.情感至上
D.人民主权说
(解析)材料中卢梭既肯定理性的作用,也赞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故选A。
B、D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是片面说法。
8.康德尖锐地批判统治阶级政策,他讽刺说:“保护人首先是使他们的牲口愚蠢,并且小心提防这些温顺的畜生不要竟敢冒险从锁着他们的摇车里面迈出一步。
”因此,他主张(C)
A.推翻统治阶级的所谓保护
B.构筑社会契约,制约统治者
C.人民应该勇敢运用自己的理智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材料中“牲口”指被统治者,针对统治者的愚民政策,首先即要鼓励人们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智,故选C。
9.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启蒙运动的了不起的发现,是把批判的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习俗时的有效性,不管这权威、传统、习俗是宗教、法律、社会方面的,还是政府方面的……启蒙运动对权利和自由的激情释放出一种毁灭性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削弱了对共同体的任何感觉。
材料认为(D)
A.理性的作用应全面肯定
B.个人主义的释放毁灭了启蒙运动
C.个人主义与理性无关
D.启蒙运动进步的同时也有局限性
(解析)题干中认为启蒙运动打破了传统、习俗、宗教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威,但同时也造成了个人主义膨胀,D项正确;A项中的“全面”表述错误;B、C两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
10.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人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因此选A。
B、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承担这个人格的人即国家被称之为主权者,其余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臣民。
”“所有社会成员应相互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一个人亦即君主,以建立能保障人们的安全与幸福的国家,而且契约一旦成立就不可推翻,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君主。
”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权利……虽然只能有一个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其余一切权力都是而且必须处于从属地位,但是立法权既然只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行使的一种受委托的权力,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
——洛克《政府论》
材料三“要寻找出一种结合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前一样自由……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主权既然不外是公意的运用,所以就永远不能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自己……因此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
”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分析霍布斯、洛克、卢梭的学说有何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契约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契约论》的实质,并指出《社会契约论》的哪些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
(参考答案)(1)同:都反对“君权神授”,主张“社会契约论”。
异:①霍布斯认为人民应把全部的权利交给一个人即君主;统治者的权利一经建立就不可转让,人民不能违约而收回权利。
②洛克认为人民只是出让部分权利,还保留着生命、自由、财产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如果立法机关不能保护这些权利,人民有权罢免或更换。
③卢梭主张每个人都应该通过缔结契约把自己的全部自然权利让渡给由公意统治的共同体;提出人民主权说,认为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④三人在论述契约国家中人民让出权力的多少、转让给什么人、人民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反抗等方面存在差异。
(2)历史背景:①受到古希腊民主政治思想和古罗马自然法思想的影响;②近代西欧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③自然科学突飞猛进,
宗教神学影响力下降;④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⑤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发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和建立“理性王国”需要新的理论。
(3)实质:《社会契约论》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国家起源学说,用以解释国家、社会和政府的产生以及人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论学说。
观念:契约精神、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主权)、有限政府等。
12.人类文化的世俗化与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
此时,珍惜的倒是尘世生活了。
从前,贫穷备受尊敬,至少在基督教义上是如此。
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
……这种尊重人类活动的新观念使得社会和个人都发生了变化。
15世纪初叶,仍为共和制的城市如佛罗伦萨,呈现出一种新的市民意识,即社会责任感。
……这个时期,在意大利兴起的绘画、雕刻和建筑的新形式中,可以看出对人间事物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些艺术也反映出一种日甚一日的世俗观念和新的空间观念,直到20世纪早期,它还是欧洲人的思想基础。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哲人们建立一个进步、富裕、和谐的社会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而启蒙运动却彻底地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文化。
虽然它并没有摧毁教会制度,但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会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思想颠覆了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基督教价值观,用一套以理性建构而非上帝启示的世俗价值观取而代之。
不仅如此,启蒙运动促使政治和文化领袖理性地分析社会,并积极地投身于社会进步和繁荣的伟大事业中去。
在很多方面,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
——(美)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与世俗化相伴随的是近代化。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欧洲的世俗化与近代化”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第一等:论点方面:明确归纳出中心论点“欧洲文化的世俗化与社会的近代化相互促进”。
论据方面:论据充分,能从世俗化推动近代化(文艺复兴时期以人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尊重人类活动的世俗观念使得社会和个人都发生了变化,冲击了教会神权的束缚,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产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启蒙运动以理性建构的世俗价值观冲击了基督教价值观,对欧洲的社会进步产生持久影响)和近代化也推动世俗化(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推动了欧洲人思想观念和艺术的世俗化;以理性主义为旗帜的启蒙运动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文化,使欧洲人的价值观更加世俗化)等方面论证。
论证方面:关联性强;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表达流畅。
第二等:论点方面:隐含中心论点“欧洲文化的世俗化与社会的近代化相互促进”。
论据方面:论据较充分,能从以上两个方面展开,至少涉及其中四个要点。
论证方面:层次较分明,但关联性不够;史论结合。
第三等:论点方面:中心论点偏颇,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欧洲近代化”。
论据方面:论据不充分,能从以上一个方面展开,至少涉及其中三个要点。
论证方面:非要点式列举;层次缺少关联性。
第四等:论点方面:缺少中心论点。
论据方面:至少涉及一个要点。
论证方面:要点式列举。
单元整合
单元线索梳理(P125)
人文主义产生、发展的几个阶段
古希腊
关注焦点:人。
背景: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需要;希腊工商业发展的需要。
内容: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影响:将人们对自然的关注转移到对人类自身的关注,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关注焦点:人性。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需要(观念层面反封建)。
内容:①提倡人性的解放,反对宗教禁欲主义;②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
启蒙运动时期
关注焦点:理性。
背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实现民主政治的需要(制度层面反封建)。
内容:①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反对任何权威;②矛头直指君主专制制度和宗教思想体系,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
影响: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