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学案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复习学案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复习学案鲁教版一、锁定目标、学有方向:1、说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并会判断;2.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3.说出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名称和用途;4.学会实验基本操作会对常见意外情况进行处理;二、知识回顾: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就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电灯照明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电解水是将把能转化为能;电池充电是把能转化为能。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用到主要仪器是和石棉网;现象是、、。
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
5.按要求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用_________ _②量取45mL的水应用规格为__ _mL的量筒。
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应用__________,应在容器正上方滴加。
④取粉末状药品用______或___________取块状药品用___________。
⑤盛装气体常用___________,盛装液体药品常用__________________。
6.50ml的量筒只能准确称量到_____ mL,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平,视线偏高读数偏_ __,视线偏低读数偏__ __。
7.托盘天平只能准称到________g,称量干燥的药品应在托盘上各放__________来称量,易潮湿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_________里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量时左盘放_______,右盘放______。
因此称量物的质量等于砝码游码(填“+”或“---”,下同);若“左物右码”放反了,称量物的质量应等于砝码游码;8.组装仪器装置的顺序是由向,由向。
9.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分别是。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
分别是。
三、基本操作:1 A. 块状用取用 B. 粉末状用取用2 A. 胶头滴管 B. 细口瓶里取用试液(倾倒)。
3、1)“放平稳”,“凹液面最低处”(2)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能用来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用来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学案1
学。
交流共享:想象一下:一桶水如果无限次的分下去,最后我们会得到什么?合作探究:完成课本第9页挑战自我2归纳总结:1、宏观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又是由极其微小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
3、分子都是由构成的。
当堂测试: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食盐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2、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关于它的组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和分子都是很小的粒子B.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实际上元素就是所有原子的总称D.把每一类原子称之为一种元素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B.有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而有的物质则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的存在的2、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从问题开始”并回答问题:1、你对爱因斯坦的名言有何认识?的发现”有什么感想?2、同学们看了“化学之旅”和“C603、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后回答4、你有什么问题或谜团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阅读“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后回答:1、科学探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基本环节。
2、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实验探究一:认真阅读14页实验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备实验课上进行实验探究。
2021年九年级化学 第、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水和溶液教案 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1、2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水和溶液教案鲁教版知识点总结: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发光发热,气体生成,沉淀生成等),如木炭变成灰,葡萄酿成酒2、镁条燃烧现象:镁条逐渐减少,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氧化镁3、鉴别碱的指示剂是无色酚酞,现象:酚酞滴入NaOH溶液中变红4、CuSO4与 NaOH 混合现象:产生蓝色絮状Cu(OH)2沉淀5、烫伤:立即用水清洗烫伤部位,并涂上烫伤膏;6、酸、碱烧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灼伤处,若见如眼部,千万不要揉眼睛,应用大量水冲洗,带上防护眼镜7、实验台起火如何处理:移开可燃物,用湿纱布或沙子覆盖,或是用灭火器8、量筒俯视或仰视读数有何变化:会画图解释9、分子特征:分子很小,相互间存在间隔,总在不停运动10、知道植物对水有净化作用11、过滤操作3点要求: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内壁要贴紧,不留气泡;漏斗末端紧贴烧杯内壁;③液体应沿玻璃棒注入漏斗中,液面低于漏斗边缘12、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干冰);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空气、钢、溶液)13、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常用过滤(不溶性杂质)、蒸发、蒸馏方法分离混合物14、 水直流电解:正极:O 2;负极:H 2 ;氧气体积:氢气体积=1:2(为什么)H 2O = H 2↑ + O 2↑证明氧气:带火星木条复燃;15、 H 2 + O 2 = H 2O氢气燃烧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水雾生成,手触烧杯发热16、 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特征: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分子:由原子构成,如H 20,H 2,O 217、 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有带正电的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所以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整个原子不带电荷,所以: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18、原子结构示意图(教材45页) 19、原子序数:原子质子数 20、 相对原子质量: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他的比值。
[初中化学]化学改变了世界教案1 鲁教版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自然界中的两类变化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1 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无1-2 蓝色块状的胆矾蓝色粉末状的胆矾无1-3蓝色的胆矾溶液生成蓝色絮状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有1-4 颗粒状石灰石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等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类别本质区别常见的现象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无物质“气、液、固”三态之间的转化;物质外观形状、位置上的改变;电灯的发光、发热等。
化学变化有物质的燃烧;金属的锈蚀;食物、动植物的腐败;酒、醋的酿造等。
【两点注意】1、化学变化时一定会伴随着物理变化,反之则不一定。
2、化学变化时往往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除此,常见的现象特征还有生成气体或沉淀等,但有这些现象时却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例如:电灯的发光、发热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定义:课本P7~8 常见的描述语言:能…,可以…,会…•具体内容物理性质包括有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导电性、某些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毒性,另外还有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等。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板书设计】一、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认识蜡烛点燃前后现象的变化及其燃烧的生成物。
实验药品、仪器:蜡烛、澄清石灰水、小刀、火柴、小木条、干燥的小烧杯、(集气瓶)、玻璃片步骤现象分析或结论点燃前白色块状固体,能被小刀切开,无味;不溶于水,入水后浮在水面。
石蜡的质地较软,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烛心周围的石蜡熔化,火焰分三层,内焰最亮;小木条伸入火焰,迅速离开后,两端明显烧焦,而中间变化不大。
外焰温度最高有时会产生黑烟,完全燃烧时,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改变了世界教案 鲁教版 学案
1.2 化学改变了世界 教学
年级
初四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_ 周第 课时 课 题
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二课时) 课型 主备 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教学
目标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加强习题练习 教学
资源
教法与学法 学生练习为主
通案内容设计 个案内容设计
教
学
内
容
1、针对课堂反馈情况,做适当讲解
可以给学生5分钟的复习记忆时间
2、习题练习
(1)学生进行习题练习,独立完成
(2)订正答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3)学生分小组解决简单问题,互相讲解
(4)教师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做个别讲解
3、课堂反馈
检测学生习题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板
]
书
设
计
化学真奇妙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2、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和能量变化
3、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及注意问题
4、酒精灯的使用及“三禁止”给固体、液体药品加热
5、天平量筒的使用及仪器的洗涤
课外作
业布置
必作 伴你学部分习题
选作
导学案的补充完善、反思。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了解所有的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形成的;原子有类别之分,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课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出发,提出了很多饶有兴趣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抓住学生的这种情感,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4.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课时具体安排]3课时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第一课时)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知道化学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认识化学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联系实际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化学科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九年级化学 第1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精品教案 鲁教版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单元备课(上)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生成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元素是宏观概念第二节化学之旅人的长处以及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⑵不考虑水蒸气含量的变化,试推断地窖中的气体与空气(主要含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支持仪器未征得教师同⑵误操作相结合;画图分析仰视或俯视读单元备课(下)单元总结一、知识网络归纳二、专题综合讲解1.如何描述实验现象“现象”是指事物在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化学反应“现象”也同样是反映物质在变化中的外部表象,而不是变化的实质。
至于反应后生成什么?具有什么性质等,就不属于“现象”的范畴。
因此,在启蒙阶段,同学们要养成正确描述现象的习惯。
描述现象三忌:忌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如生成氧化镁;忌脱离实验实际,没有观察到的现象也描述出来;忌片面描述实验现象,不全面。
描述实验现象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如烟和雾、火星和火焰、燃烧和点燃的区别。
2.量筒的使用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3.托盘天平的使用常见的错误分析:⑵指针未指到中央时便读数⑶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药品质量=砝码—游码第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 A.光导纤维和玻璃 B.钢铁和水泥 C.煤和石油 D.塑料和橡胶2.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 B.冰雪融化、干冰升华 C.剩饭变馊、粮食酿酒 D.灯泡发光、铁锅生锈3.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曾青得铁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4.古诗词的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你认为这种变化是()A.冰雪融化B.压缩空气C.酒精挥发D.馒头遇碘酒变蓝6.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集气瓶7.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课时)教案 鲁教版
送、三直立) 问题 3:怎样将粉末状或块状固体装 量的规定
入试管中?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⑶块状固体
粉末:用药匙或纸槽,试管横放 练习操作:
(一横、二
块状:用镊子,试管横放,放在
放、三慢竖) 管口,慢慢竖起,沿管壁滑下。
实验 1
⑷最少量原
用后的药匙、镊子用纸擦净。
则 没有说明用量时:
实验 2
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2mL;固
现象: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黑色的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
蓝色。
讨论:某同学给试管里的
蓝色的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 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了,
末;试管口有大量的水珠。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小结
1.药品的取用:
⑴“三不”原则;
⑵最少量原则;
⑶用剩药品的安全环保原则;
⑷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⑸块状药品的取用;
⑹多量液体的倾倒;
精品文档
2021 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三节 走进
知识点
化学实验室(第 2 课时)教案 鲁教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三、练习实验
(第二课时)
活动天地 P22
基本功
1. 药 品 的 取
问题 1:怎样把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 试管?
想一想 P22 1.
用 ⑴液体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课题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 型
新授
第 3 课时 第 周
年
月
日
教
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
学
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1.2化学之旅教案1鲁教版
课题:第二节化学之旅一、从问题开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述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2、通过对发现问题、表述问题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
教学内容分析(见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在已经明确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知道了物质发生的变化和构成物质成分的基础上来认识怎样学习化学的。
因此怎样学好化学是学生热切关注的,此时的求知欲望也是非常强烈的。
但对于怎样发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又怎样明确地提出问题,准确地表述问题并不明确。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教室、化学影片素材、烧杯、生石灰、水、蜡烛、鹌鹑蛋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交流、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与积极的鼓励、评价,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课题:第二节化学之旅(第二课时)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2、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见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明确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于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但对怎样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学生急于想知道怎样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因势利导地帮助引导学生尝试科学探究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是非常高涨的。
教学媒体选择烧杯、蜡烛、火柴、秒表。
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时,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分组去做不同的实验,如可分为高低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不同、蜡烛芯粗细不同的蜡烛等四组分别进行实验。
课题:第二节化学之旅(第三课时)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教学目标1、明确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的重要性;2、知道如何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3、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实验、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的科学习惯。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分析(见单元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学案
微粒是真实存在的;然后通过氧气、氢气的组成图示.让学生认识不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最后通过其它物质的组成及结构图.物质又是由元素组成的。
【学习过程】问题一: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活动1:阅读课本第7-8页.讨论:1.一桶水可以分成许多水滴.一滴水又可以分成许多更小的水滴.这说明物质是由许多构成的。
2.观察教材第7-8页的图片说明:水是由许多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有个原子和个原子构成的。
氢气是由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由个。
原子构成的。
氧气是由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个原子构成的。
这说明不同物质的组成微粒。
3.结合教材第8页第2段.完成第9页第2题。
通过该题说明.在宏观上.物质又是由组成的。
小结:从宏观上.物质是由组成;从微观上.物质又是由组成。
问题二:3.观察教材第-8页图片发现: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按排列的;氢分子中的氢原子是按排列;氧分子中的是按排列。
这说明不同物质的组成结构。
4.教材第8页下面的图片可知: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看到并实现了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这说明。
一个油墨小点约100亿亿个碳原子组成.这一数据说明;练习:第9页《挑战自我》第2题小结:元素是。
补充: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氧元素符号:O;氢元素符号:H;四、诊断评价:小明为例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实验一.如图甲.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结果发现低的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对于该实验进行分析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②实验二.如图乙结果高的蜡烛先灭.请你分析原因?③你认为以上两个实验条件有什么不同?④对比以上两个实验.你对化学探究活动有什么看法?【课后反思】第二节化学之旅。
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复习教学案 鲁教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案课题: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复习课)1.药品的使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不能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
(2)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mL,固体只需。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要放在。
2.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块状:用夹取,放入平放的,再将容器慢慢直立(横放竖),使块状物轻轻滑落至底部,可防止打破容器底。
②粉末: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较多量:倾倒法,瓶塞,标签,瓶口与容器口紧挨。
②较少量:用滴加,注意要“垂直悬空”。
③一定量的液体:所用仪器:和(3)取用一定量的药品①液体用:a.量筒应放,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改用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②固体用:a.将游码拨零,调节天平平衡;b.称量物放盘,砝码放盘。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纸片上(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砝码要从到加,用镊子拨动游码;称量物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3.物质的加热⑴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部分,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应用加热。
②灯壶内的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③点燃时应用,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请同学们把老师归纳的知识精要内容补充完整。
(以抢答的形式展开)【投影】知识梳理内容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完成对知识的整合口诀:一横二放三慢竖口诀:一斜二送三直立倾倒:“一倒二向三紧挨”教师指出: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的读数及托盘天平使用是本单元涉及的易错与疑难点。
先让学生分析回答,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创设问题情境】取5毫升水并加热至沸腾,试回答下列问题:(1)需要用哪些化学仪器(标明主要仪器的规格)?(2)需要经过哪些基本学案中基础知识梳理中的内容学生独立完成,互相批改,校对答案,纠错。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第课时)》教案 鲁教版
2、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开发高效、无毒副作用的药品;②用生物细菌分解水而制得氢气做燃料;③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④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⑤研制某些人
1、区分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的材料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化学制品
3、讨论学习化学的意义
反思与重建
o36714 8F6A轪36267 8DAB趫32249 7DF9緹%t35012 88C4裄>P39308 998C馌22064 5630嘰35374 8A2E訮\
作业: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请你选择感兴趣的一项,通过上网查询、查阅 、走访专家等方式,了解一下化学科学帮助人类解决了以及尚待解决哪些问题?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堂训练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绝大多数是人造材料制成的,这些人造材料都是通
课本P2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各种功能各异的产品的图片思考:你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吗?对此你有何感想?
自主学习
1、观看录像资料: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所使用的化学制品,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化学产品吗?
2、请仔细观察教师中的各种物品,说说哪些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
3、展开想象:如果没有化学产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教学重点
体验化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难点
认识到化学科学的价值
教学方法及教具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1.1奇妙的化学教案3鲁教版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阅读想象明确要点]以水为例
1.水是由大量的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一个和两个构成的,并且它们的排列方式是一定的。
2.同一类原子总称为。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是由组成的,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是由组成的,氧分子是由构成的。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二、本节知识点及探究活动
化学改变了社会;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利用化学反应的目的;绿色化学观念;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
观察化学改变了世界的事实;思考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实验一:点燃镁[Mg]条
仪器;。现象:。
表达式:
实验二:氢氧化钠[NaOH ]溶液与酚酞试液混合
仪器:。现象;.
实验三:锌[Zn]粒和稀盐酸[HCl]反应
仪器;。现象:。
表达式:
实验四:硫酸铜[CuSO4]溶液和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
仪器;。现象:。
表达式:
实验小结: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只能帮助我们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确定化学变化的依据仍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三、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创设情境交流感知]结合教材图片,请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提出问题学生学习]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请举例:。
[学生活动交流想象]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九年级化学 上册第一、二章教案鲁教版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提出问题]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学习]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二、观察化学变化[阅读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
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明确以下几点: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最新初中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单元备课(上)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第二节化学之旅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单元备课(下)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单元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单元备课(下)单元总结一、知识网络归纳1.如何描述实验现象“现象”是指事物在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化学反应“现象”也同样是反映物质在变化中的外部表象,而不是变化的实质。
至于反应后生成什么?具有什么性质等,就不属于“现象”的范畴。
因此,在启蒙阶段,同学们要养成正确描述现象的习惯。
描述现象三忌:忌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如生成氧化镁;忌脱离实验实际,没有观察到的现象也描述出来;忌片面描述实验现象,不全面。
描述实验现象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如烟和雾、火星和火焰、燃烧和点燃的区别。
2.量筒的使用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3.托盘天平的使用常见的错误分析:第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A.光导纤维和玻璃 B.钢铁和水泥 C.煤和石油 D.塑料和橡胶2.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B.冰雪融化、干冰升华C.剩饭变馊、粮食酿酒D.灯泡发光、铁锅生锈3.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曾青得铁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4.古诗词的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你认为这种变化是()A.冰雪融化B.压缩空气C.酒精挥发D.馒头遇碘酒变蓝6.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集气瓶7.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3课时)教案 鲁教版
⑴甲同学把砝码放在左盘,食盐在右盘,他称取的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⑵乙同学把砝码放在右盘,食盐在左盘,他称取的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3课时)教案 鲁教版
2.用天平称量易吸水且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固体时,最好放在( )
A右边托盘 B左边托盘 C右边烧杯 D左边烧杯
3.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可进行多种操作,如:①取少量液体做实验;②加热液体;③洗涤试管;④收集气体。上述操作用到液体(或水)的量常有:a盛满试管,b约占试管的容积的一半,c不超过容积的1/3,d为1~2mL,对于上述①~④操作,正确的液体用量相应的是( )A.abaa B.dcba C.dcab D.cdaa
知 识 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3.物质的称量
⑴天平的使用
步骤:调零、放纸、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还原
加药品和砝码的先后顺序
一般精确到0.1g
⑵量筒的使用
读数
三点一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
10mL的量筒可精确到0.1mL
⑶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仪器
4.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⑴仪器的连接
⑵气密性的检查
操作
原理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三课时)
称量前:先把游码调零,然后调平衡。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两盘应先各垫一张相同的纸;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一般放在烧杯里称量。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称量物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当称量一未知物体的质量时,先加物体后加砝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学案鲁教版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感受化学在改造世界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2、能复述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会判断常见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3、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自主探究: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包括我们的学习用品、衣着穿戴,哪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教室的物品有:其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有: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有:通过观察和统计你有什么感想:二、观察化学变化生活中有很多变化,试比较下面变化的区别:1、凉水烧成热水2、木炭燃烧变成灰烬3、布料做成衣服4、葡萄酿成酒5、水结冰6、铁矿石炼成钢铁7、酒精挥发 8、矿石粉碎将这些变化分类:你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归纳总结:1、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2、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2、在试管里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将一粒锌放入试管中,加入1~2毫升稀盐酸,观察现象。
4、取3~4毫升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回答问题:1、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什么?2、这些变化伴随着什么现象?结论: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着、、、、等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发生了变化。
3、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着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和吸收。
4、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或。
化学造福着人类,然而化学对环境的污染也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社会倡导绿色化学。
阅读课本“多识一点”后总结什么是绿色化学?我的收获: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而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变化制得的。
2、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大类:变化和变化。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3、绿色化学的理念是。
当堂测试:1、发生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 B.沙尘暴 C.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D.汽油挥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3、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陶瓷地板B.铝合金门窗C.玻璃D.木质桌椅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瓷瓦破碎B.煤炭燃烧;水的蒸发C.酒精挥发;食物腐烂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5、几千年以前,半坡氏族人从事的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建筑房屋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烧制瓷器6、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的矿泉水中含有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7、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只是在和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变化,如加热蜡烛,温度稍高就可融化,这是变化,温度再高就可燃烧,这是变化。
奇妙的化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2、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第7---8页后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1、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 (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例如我们熟悉的物质水就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
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和一个构成的。
2、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
每个氢分子又是由两个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构成的。
3、什么是元素?水、氢气、氧气分别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4、什么是化学?化学就是在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及其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交流共享:想象一下:一桶水如果无限次的分下去,最后我们会得到什么?合作探究:完成课本第9页挑战自我2归纳总结:1、宏观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又是由极其微小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
3、分子都是由构成的。
当堂测试: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食盐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2、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关于它的组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和分子都是很小的粒子B.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实际上元素就是所有原子的总称D.把每一类原子称之为一种元素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B.有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而有的物质则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的存在的D.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5、下列广告用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补血口服液”可补血补铁,防止缺铁性贫血B.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D.矿泉水中含钾、钠、钙、镁等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6、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 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7、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8、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A.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软件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品质C.提炼石油,生产各种燃料D.利用指南针航海9、“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10、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泰安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
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A.泼上汽油焚烧 B、倒入大汶河中C.埋入土中 D.碾碎后回收再利用第二节化学之旅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2、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从问题开始”并回答问题:1、你对爱因斯坦的名言有何认识?2、同学们看了“化学之旅”和“C60的发现”有什么感想?3、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后回答4、你有什么问题或谜团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阅读“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后回答:1、科学探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基本环节。
2、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实验探究一:认真阅读14页实验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备实验课上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我的猜想:我的设计方案:选择仪器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实验探究二:小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实验一,如图甲,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结果发现低的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对于该实验进行分析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②实验二,如图乙结果高的蜡烛先灭,请你分析原因?③你认为以上两个实验条件有什么不同?④对比以上两个实验,你对化学探究活动有什么看法?当堂测试:1、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一般是()A.动手实验B.提出问题C.调查研究D.总结归纳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水或二氧化碳3、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A.水B.食盐水C.澄清石灰水D.糖水4、下列疑问中你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定道理的是()A.珠穆朗玛峰为什么是海拔最高的山峰B.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水,住在海边的人为什么还说缺饮用水C动物呼吸,煤、天然气的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但随着森林面积的逐渐减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会越来越少D在饮用上为什么矿泉水要比纯净水好5、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
小花说“可以尝一尝”。
对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实验D.作出结论6、要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设计实验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的是()A.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B.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C.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D、实验所需用仪器的产地7、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等五个基本环节。
8、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才能保证实验的公正性。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认识实验室、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2、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学习重点】1、认识常见仪器及用途2、让学生熟悉实验规则及应急处理办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任务一:认识实验室观察实验室中的各种设施,找一找:1、实验室中电源、灭火器在哪儿?2、排风扇、废液缸在哪儿?它们有什么用途?3、化学实验仪器、药品在哪儿?任务二:认识仪器(阅读课本143页认识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观察实验桌上的各种仪器,想一想这些仪器有哪些特点和用途?任务三: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则: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第20页和第142页。
(先阅读思考,再交流,看谁发现的问题多)回答:图中的实验室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它们可能会造成什么?小结:化学实验时应注意:1、2、3、4、5、学生活动2 阅读《多识一点》了解发生意外怎么办?烫伤:酸碱灼伤:实验台起火:二、当堂练习1.化学实验时,取剩的药品应放入,实验完毕废弃的物质应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