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第一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显微镜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精密仪器,由于学生第一次使用显微镜,对显微镜有浓厚的兴趣,总想动一动。

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实验操作能力。

考虑到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因此在帮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时,采取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力目标: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课前每班培训5名“小助手”,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命的奥秘,必须认识细胞的结构。

大多数细胞很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1取镜:一手握,一手托;
2.放:略偏左(便于左眼观察,右眼记录绘画)
3.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显微镜的使用
4.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5.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动作要缓慢)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抽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

倾听,引起注意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

小助手巡视,帮助。

提出疑问,明确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加以解释。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认真观看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 写有“上”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给予鼓励性评价。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使学生明确: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练习思考,回答。

看书了解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小结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课后实验室开放。

教师总结出并板书: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教学反思: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在实验室上的第一节课,学生好奇心很强,需要在上课前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守则,强调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布置好值日生。

以便上课时场面便以控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懂得爱护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

在教学中由学生根据教材,对照实物,通过看一看、动一动、试一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构造与功能。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老师及时检查,激励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不足之处:老师指导太细致,学生主体体现不充分。

第二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 教学背景
显微镜是初中生物中重要的实验仪器,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实验操作能力是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同时也是做好后续多个实验如观察草履虫、观察植物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的基础。

要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规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练习,然而由于显微镜属于较精密贵重的仪器,而且学校的实验课时有限,所以学生能够练习的机会并不多,自然对于显微镜的操作知识多停留于书面知识上,而真正操作时却无从下手。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生物以来进行的第一个分组实验,七年级的学生
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新事物总是充满新鲜感,这给教师在生物实验室中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应用初中生物虚拟实验平台中的虚拟显微镜,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 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掌握显微镜的构造,二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其基本思路是:首先播放精美的图片以及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再结合模式图对显微镜的结构进行讲解,完成学生的“识”。

然后学生根据老师所讲的操作方法自行调节显微镜,做到“用”。

最后通过小动画来巩固学生对显微镜结构的掌握情况,即“练”。

本节课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通过识―用―练,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总结的能力;通过情境的引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知识的学习在兴趣中完成;利用初中生物虚拟实验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多次反复练习的环境。

● 整合点分析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靠肉眼是很难看见或看清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

下面让我们先来观察一组精美的图片。

整合点:在平台的编辑模块中选择“图片”,教师可将事先搜集好的精美的图片插入到平台中,来营造学习情境,引发学习热情(如图1)。

教师也可将搜集来的关于显微镜的视频资料插入到平台中播放给学生,且可对插入的视频进行时间控制。

2.实验器材介绍
师:看过了精美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显微镜的作用有了大致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练习使用显微镜,首先来认识一下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

整合点:常规实验中教师往往结合实物进行讲解,容易导致某些学生看不清。

在平台的编辑模块中选择“仪器”,展开“专业仪器”,点击“显微镜”,弹出“显微镜”的二维图片。

可结合此图片对显微镜的构造进行讲解(如图2)。

3.实验过程
师:认识了显微镜的构造以后,我们来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整合点:显微镜是较贵重的器材,实验过程中存在由于学生操作不当而导致物镜破碎等危险情况,另外教学时间有限,是否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操作显微镜也是一个困难点。

在平台的同步实验模块中选择“演示实验”,展开“七年级上册”,点击“练习使用显微镜”,弹出“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动画。

点击右下角的“进入”图标,进入到显微镜调节页面(如图3)。

学生在此动画中可反复练习调试显微镜。

4.巩固练习
师: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

整合点:教师对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做到全面掌握,而学生自己也没有个衡量的标准。

在平台的编辑模块中选择“动画”,将“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动画插入到平台中。

学生自行进行知识的复习(如图4)。

第三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一、教学目标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过程与方法
观察分析,分组实验,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启发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分组
学法引导
分组实验,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仪;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课前每班培训两名“小先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内容
走进新单元
①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讲授新课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
兴奋,跃跃欲试。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2.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
物像的。

倾听,引起注意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

小先生巡视,帮助。

提出疑问,明确
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加以解释。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上”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给予鼓励性评价。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
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
看着物镜。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使
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小组竞赛
按座位纵向分成四大组,随机抽查一组,起立操作,另外三组指出问题,评等级。

明确评价标准,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像。

练习
思考,回答。

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
么办?
小结
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课后实验室开放。

教学后记:
第四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一,概念分析
了解显微镜的概念,把学生脑海中的学前的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真正知道什么是显微镜,显微镜的用途以及怎样操作他而获取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新课标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三个二级主题。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三,学生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节内容是实验课的开始,学生会很兴奋,组织教学比较困难。

引导学生在细胞的水平上认识生物体,教学上也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设计理念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

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

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

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

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
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二)能力目标1.练习使用显微镜。

2.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

2.爱护显微镜。

3.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显微镜的结构和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精美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的图片和用实物举例细胞有大有小,看不见的该怎么办?新授:
师:指导学生观看多媒体播放视频取镜和安放。

生:迅速动手取镜和安放。

师:强调安装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在此视频中突出此点。

生:引起注意。

师:巡查、检测,一边问这是用的什么显微镜?生:是光学显微镜。

师:对照实物和多媒体展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生:两人一组,看电子白板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师:随机叫学号,指示显微镜不同部分提问,进行抽测。

生:回答问题。

师: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观察标本,要求学生看书后进行操作观察。

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和视频边动手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师:巡视指导,注意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纪律,抓住他们的
玩心、好奇心转向学习目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有没有疑问?
生:为什么镜筒要先下降,后上升?为什么用左眼看目镜,右眼要同时睁开?师: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防止压碎玻片标本。

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

师:回答非常好。

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要用低倍物镜(如10×物镜)对准通光孔。

另外要注意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

演示给学生看。

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另外请同学们注意,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将标本压碎。

生:加深、记忆。

师:鼓励学生继续观察。

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物象调不出的,物象不在视野中央的,物象不清晰的,有小组调出象拿到另一组物象不见了等。

)师: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垂直于一线,当对光以后,一移光线就改变了,移动玻片标本使物象到视野正中央,并强调移动方向的变化,再有如果物象不够清晰,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

生:纠正,操作。

师:观察后,同学们是否有问题要提出?
生:问为什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我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师:发动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回答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线穿透的物体,从而理解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师:现在谁来说一下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生: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师:现在我们再来一起观看一下显微镜使用的录像。

生:认真观看。

师:鼓励学生脱离书本按步骤规范操作。

生:动手观察,注意规范,小组互相检测。

师:巡视检查,总结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练习:
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字。

2.显微镜的目镜5X,物镜10X,放大倍数是();目镜10X,物镜
10X,放大倍数是();目镜10X,物镜40X,放大倍数是()。

其中看到细胞数最多(),看到细胞最大()。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师:实验后,显微镜应如何处理?
生:收入箱内。

看书39页注意事项,然后把显微镜放入箱中。

师:学习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

师:给予肯定,并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基本实现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初衷。

在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学习,自觉地从问题走向新的问题,并从中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由于课上用于认识结构的时间偏多,再有新生刚接触实验器材,课堂有些太过于活跃,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解决这一问题。

第五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2、能力目标
(1)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2)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或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进新单元
指导学生阅读二单元开篇语,观察书上细胞彩图,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二)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

提问,引出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提问:通过预习,你对显微镜的发明、发展知道了多少?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三)新课过程
1、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2、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3、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教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
4、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三种观察标本:(1)写有“上”字的玻片;(2)印有数字的透明纸;(3)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5、对光: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6、观察: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